养生健康

哪些药物可用于治疗偏头痛

哪些药物可用于治疗偏头痛

偏头痛药物1、阿片类药物

阿片类药物并不被建议作为偏头痛治疗的一线用药,但是欧美国家门诊普遍应用哌替啶治疗偏头痛。哌替啶治疗偏头痛随机对照分析试验中,强力麻醉镇痛药哌替啶的治疗效果不及双氢麦角胺,也不及止吐药,与酮咯酸疗效相当。而且有明显的副作用,如头晕、静坐不能、胃肠道症状等。

偏头痛药物2、止吐药

止吐药可以促进镇痛药重吸收,治疗偏头痛恶心,呕吐症状。甲氧氯普胺即胃复安10-20mg口服,20mg栓剂,10mg肌肉、静脉或皮下注射。副反应可出现运动障碍,孕妇和儿童禁用。多潘立酮20-30mg,口服,不良反应较胃复安小,儿童可用。

偏头痛药物3、角碱类

麦角碱类是5-HT(5-HT【译】:中文名5-羟色胺,又名血清素,作为自体活性物质。)受体激动剂,也有直接收缩血管作用。主要激动5-HT1A受体,但对多巴胺,肾上腺素受体也有作用,因此副作用较大。酒石酸麦角胺0.25~0.5mg皮下或肌肉注射。麦角胺咖啡因片每片含酒石酸麦角胺1mg、咖啡因100mg,舌下含化,头痛开始时即服2片,如需要半小时后再服1—2片,1日不超过6片。

当阳的准确位置图和作用 当阳穴的作用

当阳穴属于十四经穴之外的经外奇穴,刺激该穴位,有镇静安神,聪耳明目,行气止痛,通经活络的作用,主要用于治疗头痛,偏头痛,目赤肿痛,眩晕等症;临床上还可用于脑血管意外,感冒等症的治疗。

偏头痛的治疗方法

1、按压穴位治疗偏头痛

研究发现,穴位及脊柱按摩较常规药物治疗偏头痛副作用更少,且疗效持续时间更长。有几个主要的止痛穴位,一是在拇指与食指相连的虎口部位的合谷穴和鼻子两侧颧骨底部的巨瞥穴,按压至酸疼为止,它们有助于缓解偏头痛;另一个是头顶的百合穴,它对血管搏动性的头痛非常有效;对于偏头痛而言,按压悬颅穴最为有效。

2、服用B族维生素治疗偏头痛

对于一个月发生一、二次的偏头痛,B族维生素可派上用场。同时,若你决定使用服用B族维生素,应在偏头痛一开始时,就立即服用,否则效果不彰。

3、加服辅酶Q10治疗偏头痛

高海拔处会引发偏头痛。此时,服用B族维生素加服辅酶Q10有益。当你要到高海拔处旅行,应在出发前一天及旅途中,每天服用1粒辅酶Q10,以及1片B族维生素。

头痛吃什么药

偏头痛属于原发性头痛,目前的发病机制还不是很清楚。有一种说法是:偏头痛属于血管性头痛,是由于颅内外血管舒缩功能障碍所引起的反复发作性头痛。诱发偏头痛的常见原因有:外界物理性刺激(强光、噪音、异味等)、饮食因素、气候变化等,另外过度疲劳、女性月经周期也是常见原因。

偏头痛的症状为,经常单侧头痛(次数超过5次以上),头痛程度为中度或重度,发作时有搏动性头痛或胀痛的感觉,爬楼梯或类似日常活动使头痛加重,发作时可能有恶心,呕吐,畏光,怕声等伴随症状。

酚咖片是治疗偏头痛的一线用药,受到多个国际指南的一致推荐。偏头痛急性发作时,应优先服用对乙酰氨基酚和咖啡因复方制剂,如芬必得酚咖片新头痛装,它可以直达头痛部位起效,从而快速去除头痛,作为非处方药其安全性更高,芬必得做止痛品牌几十年,值得信赖。

其他偏头痛的治疗,还包括注意日常保健,在精神上放松,保持良好心态。其次要排除诱发因素,如含有脂肪、酒、酪胺的食物应避免,注意劳逸结合,保持环境安静,避免日光照射、饥饿等。

预防性治疗为了预防偏头痛发作,常用下述药物:

1、β-肾上腺素能阻滞剂:国内常用心得安(propranolol),有效率约50%.有心动过缓、失眠、眩晕、支气管痉挛等副反应,哮喘病人禁用。也可用纳多洛尔(madolo)、噻吗洛尔(timolol)等药。选择性β-肾上腺素能阻滞剂如阿替洛尔(atenolol)、倍他乐克(netoprolol)等效果更理想。

2、拮抗剂:对偏头痛频繁发作而又有先兆者更适合,如尼莫地平(nimodipine)、氟桂利嗪(flunarizine)等。国内缺乏治疗偏头痛的临床报告,所以疗效和疗程不确定。

3、苯噻啶(pizotilime):为5羟色胺受体拮抗剂,也可能拮抗5-ht1受体,使脑血管收缩。疗效肯定,但服药后第1~2周内嗜睡明显,长期服药使体重增加,故病人不愿常服。

4、癫痫药:如苯妥英钠和丙戊酸钠,国外报道对预防偏头痛有效,但国内很少用于此。苯妥英钠的副 反应有齿龈增生,白细胞增多、多毛、共济失调等;丙戊酸钠则可能引起肝功能损害。

5、抗抑郁药:如单胺氧化酶抑制剂(maoi)苯乙肼(hpenelzine)、三环类的多虑平(doxepin)、阿米替林(amitriptiline)等,对发作频繁的偏头痛合并紧张性头痛者有效,但国内很少用抗抑郁药预防偏头痛发作。

知母可用于治疗什么

用于热病烦渴,本品甘寒质润,善清肺胃气分实热,而除烦止渴。用于温热病邪热亢盛,壮热、烦渴、脉洪大等肺胃实热证。常与石膏相须为用,如白虎汤。

用于肺热咳嗽,阴虚燥咳,本品功能清泻肺火,滋阴润肺。用于肺热咳嗽、痰黄粘稠,常配瓜蒌、大贝母、胆南星同用;或阴虚燥咳、干咳少痰者,多与贝母同用,如二母散。

用于骨蒸潮热,本品又能滋肾阴、润肾燥而退骨蒸,故有滋阴降火之功。用于阴虚火旺,骨蒸潮热、盗汗、心烦等症,常与黄柏同用,配入养阴药中,以加强滋阴降火之效,如知柏地黄丸。

用于阴虚消渴,肠燥便秘,本品有滋阴润燥,生津止渴之效。用于内热伤津,口渴引饮之消渴病,常与天花粉、葛根等配用,如玉液汤。用于肠燥便秘,常与生首乌、当归、麻仁同用,又有润肠通便之效。

偏头痛的中西医疗法

偏头痛的西医疗法

西医治疗偏头痛,主要采用药物治疗的方法,常用于治疗此症的药物有:1.非甾体类抗炎药,此类药物常用于控制急性发作的中、轻度偏头痛,通常无不良发应,如阿司匹林、氟灭酸等。2.麦角胺制剂,此类药物比较适合通过镇痛药而不能缓解偏头痛症状的患者,主要通过收缩血管来治疗偏头痛。3.钙通道阻滞剂,此类药物主要包括尼莫地平、氟桂利嗪等,但是容易发生不良反应。4.抗精神病类药物,如阿米替林、泰必利等,主要是和治疗由于精神性疾病引起的顽固性偏头痛,起效比较迅速。5.若偏头痛症状较严重,可配合食用吗啡、右丙氧芬等麻醉镇痛药,能抑制偏头痛频繁发作。6.此外,服用镁剂、锌剂、抗组胺药物等,也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偏头痛。

偏头痛的中医疗法

天麻头痛散:取天马、当归尾、白菊花、白芷、川芎、诞生、茯苓、白芍、蔓荆子各12克,加入桃仁6克、生地10克,一同加清水煎煮后服用,可有效祛风,缓解偏头痛。

清热止痛方:取陈皮和桔梗各9克,半夏10克、茯苓15克、枳实6克、竹菇2克一同加水煎煮后服用,可治疗风热、痰湿引起的血管神经性头痛。

疏肝止痛方:取柴胡、炒枳壳各9克,赤白芍、香附和桔叶各10克,加入甘草6克,一同加水煎煮后服用,可治疗肝气郁结引发的血管神经性头痛。

偏头痛发作期的药物治疗

1.1 非甾体类抗炎药

非甾体类抗炎药通过抑制环氧合酶,影响花生四烯酸(花生四烯酸【译】:是人体大脑和视神经发育的重要物质,对提高智力和增强视敏度具有重要作用。)代谢,阻碍前列腺素合成酶的作用,减少前列腺素合成,起到抗炎、镇痛和退热作用。故此类药物可以缓解头痛症状,同时对三叉神经节的神经性炎症发挥其抗炎作用。

非甾体类抗炎药的副作用以胃肠道损伤最常见,包括腹胀、消化不良、恶心、呕吐、腹泻、消化道溃疡、严重者出现穿孔或出血;血液系统的影响,血细胞减少或血小板计数减少;肝肾功能损害;过敏反应;神经系统症状等。

1.2阿片类药物

阿片类药物并不被建议作为偏头痛治疗的一线用药,但是欧美国家门诊普遍应用哌替啶治疗偏头痛。哌替啶治疗偏头痛随机对照分析试验中,强力麻醉镇痛药哌替啶的治疗效果不及双氢麦角胺,也不及止吐药,与酮咯酸疗效相当。而且有明显的副作用,如头晕、静坐不能、胃肠道症状等。

1.3止吐药

止吐药可以促进镇痛药重吸收,治疗偏头痛恶心,呕吐症状。甲氧氯普胺即胃复安10-20mg口服,20mg栓剂,10mg肌肉、静脉或皮下注射。副反应可出现运动障碍,孕妇和儿童禁用。多潘立酮20-30mg,口服,不良反应较胃复安小,儿童可用。

2、特异性药物

2.1麦角碱类

麦角碱类是5-HT(5-HT【译】:中文名5-羟色胺,又名血清素,作为自体活性物质。)受体激动剂,也有直接收缩血管作用。主要激动5-HT1A受体,但对多巴胺,肾上腺素受体也有作用,因此副作用较大。酒石酸麦角胺0.25~0.5mg皮下或肌肉注射。麦角胺咖啡因片每片含酒石酸麦角胺1mg、咖啡因100mg,舌下含化,头痛开始时即服2片,如需要半小时后再服1—2片,1日不超过6片。

手指甲发紫是什么原因 服药后指甲发紫:药物反应

如用于治疗偏头痛的麦角胺、男性性爱后服用的避孕药等,吃后可能会让指甲有发紫的不良副作用,多因过量服用药物导致,像吃多了麦角胺中毒的初始症状为头晕、前额痛、抑郁及小腿和下背部疼痛;较严重的中毒则有蚁走感、肢体严重紫绀、肌肉震颤、强直痉挛、惊厥、谵语及死亡。

治疗偏头痛的土方法

1、饮浓薄荷茶

取干薄荷叶15克放入茶杯内,用刚烧开的开水冲泡5分钟后服用,早晚各服1次,对治疗偏头痛也有一定作用。

2、中药塞鼻

取川芎、白芷、炙远志各15克焙干,再加冰片7克,共研成细粉后装瓶备用。在治疗偏头痛时,可用绸布包少许药粉塞右鼻,一般塞鼻后15分钟左右便可止痛。

3、揉太阳穴

每天清晨醒来后和晚上临睡以前,用双手中指按太阳穴转圈揉动,先顺揉7~8圈,再倒揉7~8圈,这样反复几次,连续数日,偏头痛可以大为减轻。

​女性偏头痛的治疗方法

治疗偏头痛的主要方法有四种:减少情绪紧张,改变饮食,生物反馈法和药物治疗。

发于青春女性,有反复发作病史,发作频率不定,疼痛特点多一侧额、颞部钝痛开始,逐渐加重呈搏动性剧痛,持续数小时至数日,睡眠后症状可缓解。典型偏头痛可有家族史。发作前有视觉先兆。减少情绪紧张的方法包括:练瑜伽,冥想,洗旋涡浴,听轻音乐,做喜爱的运动,做任何使自己放松的事情。有些专家教授各种松驰方法,如有必要,可向他们请教。

患者可以请医生或营养师特别编制一份抗偏头痛的食谱。了解哪些食物可诱发偏头痛,哪些食物可预防偏头痛之后,患者就可以选择地安排饮食。生物反馈法是一个历史悠久又现代化的医疗手段,用以左右人体生理过程,前人曾以为这些过程是不由人的意志所控制的。生物反馈法在印度沿用多年,近代由西方医生再次"发现",用于医疗。

研究人员发现,那些经训练凭意念提高双手温度的偏头痛患者,头痛的次数减少,严重程度也降低。另一些患者则借助生物反馈法放松紧张的肌肉。虽然科学家并不确知双手怎么会温暖起来,肌肉怎么会消除紧张,但是他们确实认识到,这样做减轻头痛确是有效的。

阿斯匹林和扑热息痛都用来治疗偏头痛,遗憾的是这些止痛药常常没有什么效果,医生不得不采用较强力的特效药物。其中象β-受体阻断剂心得安和麦角胺,可抑制头部动脉和脑动脉扩张,偏头痛患者的痛楚正是这些动脉扩张引起的。药物治疗有时和生物反馈法同时应用,这样似乎比单用一种疗法有效。

治疗偏头痛的六类药物

1、麦角胺制剂

麦角胺制剂是治疗偏头痛的特异性药物,该类药物为肾上腺素α-受体阻断药,同时有抗5-羟色胺(5-HT)的作用。主要用于单用镇痛药不能较好缓解偏头痛或有明显不良反应的中、重度偏头痛患者。本类制剂具有收缩血管的作用,因此有外周血管或冠状动脉疾病的患者禁用。妊娠、高血压、肝、肾功能衰竭和甲状腺功能亢进等也是此类药物的禁忌证。

2、非甾体类抗炎药

非甾体类抗炎药是传统上控制偏头痛急性发作的一线用药,非甾体类抗炎药主要有阿司匹林和氟灭酸等。此类药物的不良反应相对较少,主要用于某些轻、中度偏头痛的治疗。

3、钙通道阻滞剂

氟桂利嗪治疗偏头痛有效,尼莫地平的治疗效果待定,维拉帕米(Verapamil) 的治疗效果尚不确定。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如头晕、头痛、震颤、便秘、低血压、体液潴留和恶心等。禁用于抑郁、肥胖、伴椎体外系症状、充血性心力衰竭、低血压和心脏传导阻滞者。

4、抗精神病类药

本类药物包括奥拉扎平、阿米替林和泰必利等,对于兼有躁狂症、双相情感障碍或精神病性抑郁症的顽固性头痛患者,奥拉扎平应予以特别考虑。泰必利联合谷维素治疗偏头痛具有起效迅速、显效率高、能显著改善植物神经症状等优点。主要不良反应有口干、头痛和视物模糊长期用药可引起心肌损害。

5、麻醉镇痛药

如右丙氧芬、吗啡等,可单独使用或与镇痛药联用,有成瘾和头痛反跳的危险,只能用于频繁头痛发作者。对于某些有规律性表现的特殊患者,如顽固性经期偏头痛妇女使用阿片类药物可能是必要的。这些药物也有助于治疗用单纯镇痛药无法解除的头痛及对麦角胺和舒马曲坦禁忌或不能耐受者。

6、其他药物

(1)镁剂:可以用于偏头痛急性期的治疗;

(2)锌:可能与其能改善机体心、脑血液循环作用有关;

(3)抗组胺药:如苯噻啶和赛庚啶;

(4)可乐定:小剂量可预防和治疗偏头痛,也适用于高血压脑动脉硬化引起的偏头痛;

(5)前列腺素拮抗剂:如氟灭酸在先兆期用药可避免偏头痛的发作;

(6)激素替代疗法:如肌肉注射雌二醇2 mg或5 mg对绝经期妇女偏头痛的治疗是有效的 。

偏头痛吃什么药

对乙酰氨基酚:又名扑热息痛,是常用的解热镇痛抗炎类非处方药,通过抑制前列腺素合成产生解热、镇痛作用,适用于缓解急性发作的轻、中度偏头痛。其复方制剂散利痛,也是偏头痛患者经常选用的药物,主要成分为对乙酰氨基酚、异丙安替比林和咖啡因,其中的咖啡因是中枢兴奋药,与对乙酰基酚配伍使用,能够增强镇痛作用,适用于偏头痛急性发作的治疗。

布洛芬:与对乙酰氨酚一样,属于解热镇痛抗炎类的非处方药,通过抑制环氧化酶,减少前列腺素的合成,产生镇痛作用,作用比对乙酰氨基酚强,适用于缓解急性发作的偏头痛,该药的普通制剂与缓释剂均可使用,缓释制剂如芬必得作用较持久,每隔12小时服用1次,比较方便。与该药类似作用的萘普生也常用于轻、中度偏头痛的治疗。

麦角胺咖啡因:该制剂每片含酒石酸麦角胺1毫克、咖啡因100毫克,其中的麦角胺主要通过对平滑肌的直接收缩作用,并与5-羟色胺受体的激动有关,使脑动脉血管的过度扩张与搏动恢复正常,从而减轻头痛;咖啡因可增强麦角胺的疗效,并减轻副作用。该制剂主要用于程度较重的偏头痛患者减轻症状,宜在头痛发作时短期使用,若能在偏头痛先兆期应用效果会更好。由于该药对偏头痛无预防和根治作用,且连续使用会增加不良反应发生及成瘾可能,因此须严格掌握用法用量,一般首次口服1~2片,如无效,隔0.5~1小时后再服1~2片,每次发作一日总量不超过6片,一周内不超过10片。

舒马普坦:是一种选择性的5-羟色胺受体激动剂,具有收缩颈动脉作用,适用于治疗急性偏头痛,口服初始剂量100毫克,每日2~3次,一般在口服后约30分钟可缓解症状,若第一剂量服用后无效,就不再给予第二剂量。与舒马普坦药理作用相似的佐米曲普坦,通过收缩血管和抑制神经肽的释放缓解偏头痛发作,适用于偏头痛急性发作的治疗。两药对偏头痛患者无论有无发作先兆均有效,但不用于预防,并仅适用于已明确诊断的偏头痛患者。

苯噻啶:具有较强的抗组胺、5-羟色胺和较弱的抗乙酰胆碱作用,并可抑制缓激肽对神经末梢的致痛作用,适用于偏头痛的预防治疗,能减轻症状及发作次数,但对偏头痛急性发作无即刻缓解作用。常规用量,每次0.5~1毫克(1~2片),每日1~3次。药理作用与之相似的赛庚啶也可用于频繁发作偏头痛的防治,每次口服2~4毫克(1~2片),每日3次。

其他西药:β受体阻滞剂普萘洛尔、美托洛尔、吲哚洛尔及钙离子拮抗剂氟桂利嗪、硝苯地平、维拉帕米、尼莫地平等均可用于偏头痛的预防治疗。有报道称α受体阻滞剂双氢麦角碱,在偏头痛发作后数小时应用仍有效。动物实验证明,原用于抗精神失常治疗的硫必利、舒必利具有良好镇痛作用,可有效治疗偏头痛。近年报道,抗抑郁药阿米替林、马普替林、氟西汀、帕罗西汀、曲唑酮等,以及抗癫痫药卡马西平等均在偏头痛防治上有一定作用,可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使用。

中药:在偏头痛治疗的方剂中,常用中药有川芎、当归、天麻、元胡等,其中川芎理气、活血、疏风、止痛;当归补血、活血、破血、养血、化瘀止痛;天麻平肝潜阳、息风止痛;传统止痛中药元胡更有活血、理气、止痛之功效。以这些中药为主制成的中成药如通天口服液、川芎素片、脑安胶囊、血栓心脉宁、华佗再造丸、养血清脑颗粒、全天麻胶囊、天舒胶囊、天麻丸、天麻祛风丸、平眩胶囊,以及由西藏出产的红景天提取物制成的诺迪康胶囊等,均可用于偏头痛的治疗。

偏头痛怎么办

偏头痛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神经血管性疾患,多数起病于儿童和青春期,在中青年的时候达到发病的高峰。其中,女性患者多于男性,男女患者的患病比例大约是1:2~3。偏头痛是一种患病率很高的疾病,常常有遗传的背景,人群中偏头痛的患病率有百分之五到十之高。

治疗偏头痛的目标是减轻或终止头痛的发作,缓解头痛发作的并发症状,以及预防头痛方法。主要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两个方面。非药物治疗是通过物理疗法比如磁疗、氧疗、心理疏导,缓解患者的压力,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来避免各种诱发偏头痛的原因。药物性治疗则分为发作期治疗和预防性治疗。在发作期症状刚开始的时候就立即服药,可以取得最佳的治疗效果。治疗药物有非特异性止痛药和特异性止痛药。药物选择要根据头痛的程度以及伴随的症状来进行个体化的治疗。

轻中度的偏头痛,可以单用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或萘普生,如果这些药物没有效果再用偏头痛特异性治疗药物。阿片类制剂如哌替啶对偏头痛急性发作有比较好的效果,但是有成瘾性,所以平常临床不做常规推荐,只是对麦角类制剂禁忌的合并有心脏病、周围血管病的患者,才给予哌替啶来治疗偏头痛的急性发作。

中重度偏头痛的患者可以直接选用偏头痛特异性治疗药物比如麦角类制剂和曲谱坦类药物,可以快速的改善症状。麦角类和曲普坦类药物长期大量服用可能会引起高血压喝肢体缺血性坏死,有强力的血管收缩作用。因此严重高血压、心脏病和孕妇患者都不可以服用。如果麦角类和曲普坦类药物应用太过频繁,会引起药物过量使用性头痛,因此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建议每周用药不能超过2-3天。

哪些中成药可以治疗头痛

1.颈复康冲剂

由黄芪、川芎、党参、桃仁、红花、地龙、穿山甲、王不留行、丹参等22味药物组成。具有益气养血,活血通络,散风止痛的作用。部分药物具有温通督脉的功效。主治颈椎病引起的头痛、眩晕、颈部僵直等。每袋10克,每日两次,每次1~2袋。饭后服用为宜,少量黄酒为引。15天为1疗程,总疗程为45天。孕妇忌用,经期停用,高血压、外感发热、溃疡病者慎用。

2.偏头痛冲剂

为古代治疗偏头痛名方“散偏汤”制剂,由川芎、柴胡、白芷、香附、白芍、郁李仁、白芥子、甘草组成。功能活血行气,化痰导滞,祛风止痛。对于偏头痛呈现瘀血挟痰浊阻滞经络者,如见偏头涨痛,痛处烘热,心烦不安,夜梦较多,大便不畅等有良效。每袋20克,每次1袋,每日2次,温开水冲服。高血压头痛者慎用。

3.愈风宁心片

为葛根提取的总黄酮制剂。具有解痉止痛功能,能增强脑动脉血流量。对头痛并见颈项拘紧者疗效较佳。常用量为一次5片,每日3次。注意:过量服用,会引起头晕恶心。

4.川芎茶调丸(袋泡剂)

由川芎、白芷、羌活、细辛、薄荷、防风、荆芥、甘草组成。具有疏风散寒功能,镇静镇痛作用尤为显著。用于治疗偏头痛作用比较突出。丸剂每次3~6克,每日两次,饭后清茶送服。袋泡剂每次1~2包,每日2~3次,开水冲泡15分钟后,饮服浸出液。孕妇慎服,虚证头痛勿服。

吃药了能喂奶给宝宝吗 吃了止痛药可以喂奶吗

如果只是头痛,首选还是乙酰胺酚,但若是属于治疗偏头痛的药物,就不太适合喂母奶。

除了乙酰胺酚,「非类固醇类止痛消炎药」也很常见,可以有效减轻牙痛、头痛、偏头痛、经痛等,其中偏头痛发作时常让人非常不舒服,因此前兆发生时「非类固醇类止痛消炎药」可以有效控制头痛的发作,但由于会分泌到乳汁,怕宝宝发生过敏反应,还是建议服药前先询问过医师或药师比较准确喔~

相关推荐

怕的偏头痛怎么缓解

1.一般原则 偏头痛治疗策略包括两个方面:对症治疗及预防性治疗。对症治疗的目的在于消除、抑制或减轻疼痛及伴随症状。预防性治疗用来减少头痛发作的频度及减轻头痛严重性。对偏头痛患者是单用对症治疗还是同时采取对症治疗及预防性治疗,要具体分析。一般说来,如果头痛发作频度较小,疼痛程度较轻,持续时间较短,考虑单纯选用对症治疗。如果头痛发作频度较大,疼痛程度较重,持续时间较长,对工作、学习、生活影响较明显,则在给予对症治疗的同时,给予适当的预防性治疗。总之,既要考虑到疼痛对患者的影响,又要考虑到药物副作用对患者的

偏头痛针灸什么穴位

1、悬颅治疗偏头痛 灸。艾条灸5~10分钟。间接灸3~5壮,艾条灸5~10分钟。配伍:悬颅配风池、外关,有祛风止痛的作用,主治偏头痛。悬颅配丝竹空、太阳、风池,有疏风明目的作用,主治目外眦痛。悬颅配人中,有通经消肿的作用,主治面肿。文献摘要:《针灸甲乙经》:热病头痛,身重,悬颅主之。《铜人腧穴针灸图经》:治热病,烦满汗不出,头偏痛,引目外眦赤,身热齿痛,面肤赤痛。《类经图翼》:主治头痛齿痛,偏头痛引目,热病汗不出。 2、阳辅治疗偏头痛 膜→胫骨后肌。布有腓浅神经和胫前动、静脉分支。特异性:五输穴之经穴,五

如何有效应对突如其来的头痛

饮浓薄荷茶 取干薄荷叶15克放入茶杯内,用刚烧开的开水冲泡5分钟后服用,早晚各服1次,对治疗偏头痛也有一定作用。 中药塞鼻 取川芎、白芷、炙远志各15克焙干,再加冰片7克,共研成细粉后装瓶备用。在治疗偏头痛时,用绸布包少许药粉塞右鼻,一般塞鼻后15分钟左右便止痛。 揉太阳穴 每天清晨醒来后和晚上临睡以前,用双手中指按太阳穴转圈揉动,先顺揉7-8圈,再倒揉7-8圈,这样反复几次,连续数日,偏头痛以大为减轻。 热水浸手&冰袋冷敷 偏头痛发作时,将双手浸没于一壶热水中(水温以手入水后能忍受的极限为宜),

维生素B2都有哪些新用途

维生素B2又叫核黄素。它能参与机体的糖、蛋白质和脂肪的代谢。在临床上,维生素B2常用于治疗角膜炎、口角炎、舌炎、阴囊炎等病症。近年来,临床实践证明维生素B2还有许多新用途。 一、用于治疗心绞痛 患冠心病、心肌缺血及心绞痛的人,若每次服维生素B275毫克,每天3次,用药一个月后,就使心绞痛的发作频率降低,甚至消失。这是因为维生素B2以改善心脏的血液供应。 二、用于防治偏头痛 比利时和卢森堡的科研人员发现,大剂量补充维生素B2使偏头痛的发生频率降低、发作持续时间缩短。偏头痛是由于脑细胞的能量储备减少所致

头痛的原因

头痛的原因 颅内疾病 颅内疾病有包括具有感染性的脑膜炎、脑炎、脑脓肿和颅内血管性疾病性高血压脑病、脑血栓等等,另外还有包括脑瘤、脑震荡和偏头痛等等疾病影响脑部神经组织,引发经常性的头痛。 颅外疾病 颅外疾病有枕神经同、舌咽神经痛引发头痛,还有因为邻近器官像耳源性头痛、眼源性头痛、鼻源性头痛等。还有鱼油颈部疾病引发的头痛或者像是颅骨肿瘤等等。 全身性疾病 全身性疾病也会造成经常性的头痛,比如患有流行感冒、伤寒、患有心血管系统疾病又或者是患有血液系统、泌尿系统疾病,另外出现一氧化氮中毒、酒精中毒等等都会出现头

偏头痛偏方

饮浓薄荷茶 取干薄荷叶15克放入茶杯内,用刚烧开的开水冲泡5分钟后服用,早晚各服1次,对治疗偏头痛也有一定作用。 中药塞鼻 取川芎、白芷、炙远志各15克焙干,再加冰片7克,共研成细粉后装瓶备用。在治疗偏头痛时,用绸布包少许药粉塞右鼻,一般塞鼻后15分钟左右便止痛。 3揉太阳穴 每天清晨醒来后和晚上临睡以前,用双手中指按太阳穴转圈揉动,先顺揉7~8圈,再倒揉7~8圈,这样反复几次,连续数日,偏头痛以大为减轻。 4梳摩痛点 将双手的十个指尖,放在头部最痛的地方,像梳头那样进行轻度的快速按摩,每次梳摩10

常见的头痛都有哪几类

偏头痛偏头痛是一种与大脑神经血管功能失调有关的慢性神经系统性疾病,好发于中青年,以反复发作的中、重度头痛为特点。多表现为剧烈的搏动性头痛,伴有恶心和呕吐。 偏头痛治疗包括发作期治疗和间歇期治疗两个方面。一旦出现发作表现,甚至先兆,就应及时服用止痛药物,如去痛片、百服宁或泰诺等。这些药物用于轻、中度偏头痛发作。如上述药物效果不好或头痛较重时,选用曲普坦类药物,国内目前使用的有舒马曲坦和佐米曲坦,这是治疗偏头痛发作的特效药物。 颈源性头痛: 颈源性头痛是一种非遗传性、单侧性或双侧性头痛。疼痛分布于

中医怎样治疗偏头痛

热水浸手 偏头痛发作时,将双手浸没于一壶热水中(水温以手入水后能忍受的极限为宜),坚持浸泡半个小时左右,便使手部血管扩张,脑部血液相应减少,从而使偏头痛逐渐减轻。 中药塞鼻 取川芎、白芷、炙远志各15克焙干,再加冰片7克,共研成细粉后装瓶备用。在治疗偏头痛时,用绸布包少许药粉塞右鼻,一般塞鼻后15分钟左右便止痛。 吃含镁食物 有偏头痛的人应经常吃些含镁比较丰富的食物,如核桃、花生、大豆、海带、橘子、杏仁、杂粮和各种绿叶蔬菜等,这些含镁食物都缓解偏头痛症状。 揉太阳穴 每天清晨醒来后和晚上临睡以前

鬼针草的功效与作用 鬼针草常用于治疗哪些病症

内服用于治疗呼吸道感染、咽喉肿痛、急性阑尾炎、急性黄疸型肝炎、胃肠炎、小儿腹泻、风湿关节疼痛、疟疾、偏头痛,外用治疮疖、毒蛇咬伤、跌打肿痛。

临时缓解头痛的六种方法

揉太阳穴 每天清晨醒来后和晚上临睡以前,用双手中指按太阳穴转圈揉动,先顺揉7~8圈,再倒揉7~8圈,这样反复几次,连续数日,偏头痛以大为减轻。 饮浓薄荷茶 取干薄荷叶15克放入茶杯内,用刚烧开的开水冲泡5分钟后服用,早晚各服1次,对治疗偏头痛也有一定作用。 梳摩痛点 将双手的十个指尖,放在头部最痛的地方,像梳头那样进行轻度的快速按摩,每次梳摩100个来回,每天早、中、晚饭前各做1次,便达到止痛目的。 中药塞鼻 取川芎、白芷、炙远志各15克焙干,再加冰片7克,共研成细粉后装瓶备用。在治疗偏头痛时,用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