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头痛针灸什么穴位
偏头痛针灸什么穴位
1、悬颅治疗偏头痛
灸。艾条灸5~10分钟。间接灸3~5壮,艾条灸5~10分钟。配伍:悬颅配风池、外关,有祛风止痛的作用,主治偏头痛。悬颅配丝竹空、太阳、风池,有疏风明目的作用,主治目外眦痛。悬颅配人中,有通经消肿的作用,主治面肿。文献摘要:《针灸甲乙经》:热病头痛,身重,悬颅主之。《铜人腧穴针灸图经》:治热病,烦满汗不出,头偏痛,引目外眦赤,身热齿痛,面肤赤痛。《类经图翼》:主治头痛齿痛,偏头痛引目,热病汗不出。
2、阳辅治疗偏头痛
膜→胫骨后肌。布有腓浅神经和胫前动、静脉分支。特异性:五输穴之经穴,五行属火。功效与作用:清热散风,疏通经络。阳辅穴有疏肝调气、通经活络的作用。主治病症:阳辅穴主治头、胸胁及本经脉所过处的疾患。如偏头痛、口苦、腋肿、瘰疬、胸胁痛、腰痛、膝关节酸痛、足冷、下肢痿痹等。
3、风池穴治疗偏头痛
风池穴位于后颈部,后头骨下,两条大筋外缘陷窝中,位置大体与耳垂齐平。风池穴是胆经上一个非常重要的穴位。它对于风邪导致的头痛,自古以来都有奇效,经过多年总结,我们知道它,丰治头痛、头重脚轻、眼睛疲劳、颈部酸痛、落枕、失眠、宿醉,对同眩、肩膀酸痛、头痛等有特效。
4、风府穴治疗偏头痛
风府穴位于后发际正中直上一寸,枕外隆凸直下凹陷中,主要治疗头痛、眩晕、颈痛等头顶病症以及巾风、癫狂、痴呆、咽喉肿痛、失音等症。
5、太冲治疗偏头痛
太冲属于肝经,主治肝经风热病症,如头痛、眩晕、耳鸣、目赤肿痛等。这几个穴位一起用,每天都在临睡前按上三分钟,对于风湿性头痛的治疗特别有效。
针灸哪些穴位可以治疗头痛
针灸治头痛穴
头痛穴定位:此穴位于足背第一第二趾骨结合之前凹陷中。(太冲与行间之间)
头痛穴局解:在拇长伸肌腱外缘,第一骨间背侧肌,布有木趾短伸肌,足背动脉网,为腓深神经布有趾背神经。
头痛穴原则:交叉取穴。发病时间短用男左女右取穴。发病时间常采用左右交替取穴。
特点:以针刺趾背神经后出现的针感为宜。
手法:上下提插,可滞针。
针感:以局限性针感出现的酸麻胀为主。
功能:消炎止痛解痉,降压,缓解胆道括约肌痉挛,活血化淤,疏肝理气,健脾和胃,醒脑开窍。
主治:偏头疼,神经性痛疼,血管性头疼,颈性头痛,高血压性头痛,低血压性头痛,副鼻窦炎头痛,外感头痛。临床还可用于治疗近视,青光眼,手指震颤,血小板减少,急性肝炎,神经衰弱,胆囊炎。
头痛穴在临床上用于治疗头部病变为主,该项研究获科技进步奖,针刺此穴还可缓解胆道括约肌痉挛,作用大于组三里,阳陵泉。
以上就是头痛时可以通过针灸来治疗头痛的穴位,针灸是我国自古流传下来的治病方法,并且也得到了国际的医学机构的认可和追捧。针灸对人体疾病具有很好的治疗效果,并没有西医治疗的副作用大。对于上述关于头痛时针灸哪些穴位可以治疗头痛,大家都已经有所了解,而大家在日常生活中也要进行锻炼,减少疾病的侵袭。
职场女性为何易患头痛
职业女性的偏头痛与工作压力密切相关。临床调查也发现,许多患有偏头痛的职业女性通常有这样的感觉,当加班、烦燥、忙碌、长时间用脑过后,偏头痛出现的几率就会大一些。偏头痛“偏爱”女性,以职业女性更为突出。
因此,消除紧张烦躁的情绪十分重要,可以试试行为疗法。
如果因为工作紧张、烦躁、想发脾气前,先深呼吸一口气,心情就会平静下来。总体来讲,要学会随时随地放松。另外,如果偏头痛真的来了也不用怕,深呼吸后,用手指分别按摩太阳穴、风池穴,几分钟后,就会发觉症状已经有所缓解。
有一些研究表明,偏头痛与饮食有密切关系。调查发现,罐头、冷藏食品、肉类熟食、火腿类等食品中含有亚硝酸盐等成分,也会诱发偏头痛的产生。因此,偏头痛女性要及早改口。多吃含镁的食物,如香蕉、坚果、海产品等。
如果头痛得非常厉害,也可选用一些活血、疏风、安神类的中药进行调整,如防风、白芷、菊花、川芎等。另外,也可到正规的中医院进行针灸穴位治疗。
针灸可以戒烟吗
针灸可以戒烟吗?
大家都知道吸烟危害健康,可引起中风、血稠、高血压、哮喘等多种疾病。吸烟不仅于己有害,也危害他人健康,因此提倡戒烟。临床实践证明,针灸可以戒烟。
针灸戒烟的方法:
列缺穴
列缺,古时指雷鸣电闪,针灸常用验穴。在前臂桡侧缘,桡骨茎突上方,腕横纹上1.5寸处,当肱桡肌与拇长展肌腱之间。功效疏风通络、宣肺平喘。主治咳嗽、气喘、咽喉干痛、偏头痛、颈项强痛。列缺穴能够抑制烟瘾,治疗咳嗽、气喘、痰多等症状,治疗吸烟引起的不适。
此外还可以尝试一些有搭配的穴位组合。百会、印堂、内关三穴具有宁心安神作用,能够控制戒烟后出现的症状,如疲倦易怒、精神不集中、头痛、头晕等,不仅解决了戒烟出现的痛苦,而且还解决了吸烟者在心理上对烟草的依赖。
百会穴
百会的位置在巅顶之上。当前发际正中直上5寸,或两耳尖连线与头部正中线之交点处。功效平肝熄风、安神醒脑、开窍明目、升提阳气。主治头晕、头痛、健忘、失眠。
头痛针灸防治
针灸治疗头痛的方法
中医对头痛分类很多,主要包括外感头痛和内伤头痛。王麟鹏向大家介绍说,在排除头痛器质性病变外,针对原发头痛,按其症状,治疗手法如下:
外感头痛
症状:头痛连及项背,遇风寒加重,兼见恶风恶寒。口不渴,舌苔薄白,脉浮者为风寒头痛。头痛而胀,兼见面红而赤,发热,口渴欲饮,目赤齿痛,舌苔黄,脉浮数者,为风热头痛。若头痛身重,肢体倦怠,舌苔白腻,脉濡者,为风湿头痛。
治法:祛风通络、止痛。
主穴:百会、风池、太阳、列缺。
风寒头痛者,加风门。
风热头痛者,配大椎、曲池。
风湿头痛者,加阴陵泉、丰隆。
可根据头痛的不同部位配穴。
操作:毫针泻法。风门拔罐或艾灸,大椎点刺出血。
方义:百会、太阳可疏导头部经气。风池为足少阳与阳维脉的交会穴,功长祛风活血、通络止痛。列缺为肺经络穴,可宣肺解表,祛风通络。
内伤头痛
内伤头痛有肝阳上亢、痰浊头痛、瘀血头痛、血虚头痛、肾虚头痛等不同类型。总以虚实之分。
各类头痛的针灸治疗方法
1 风热头痛
症状:发热恶风,口渴心烦,鼻塞头痛,喜凉畏热,舌苔薄黄,脉浮数。 针灸:主穴,风府、风池、外关、太阳。配穴,前头痛取上星、印堂。
2 风寒头痛
症状:发热恶寒,鼻塞流涕,无汗不渴,脊背酸痛,偏头痛、正头痛或后头痛,喜热畏寒,舌苔白滑,脉浮滑。 针灸:大椎、风府、列缺,后头痛配昆仑。
3 风湿头痛
症状:微热恶风,肢节酸痛,头痛身重,一身尽痛,遇风益甚,小便赤涩,舌苔腻,脉浮缓。 针灸:主穴,风府、大椎、丰隆、头维,配穴,三阴交、阴陵泉。
4 风火头痛
症状:发热恶风,目赤肿痛,卧寐不安,多惊多怒,头痛而晕,耳鸣口苦,舌绛苔黄,脉弦数。 针灸:主穴,风池、合谷、大敦、行间。配穴,偏头痛配侠溪、率谷;巅顶痛配通天、百会。
5 气虚头痛
症状:身热心烦,头痛恶寒,懒言厌食,倦怠少气,朝轻夜甚,自汗出,脉洪大。 针灸:主穴,气海、关元、足三里、百会。配穴,太白。
6 血虚头痛
症状:怔仲健忘,发热体倦,夜不能寐,头痛目涩,精神不振,面白唇淡,纳差,脉沉细。 针灸:主穴,心俞、膈俞、脾俞、足三里。配穴,气海。
7 肝肾阴虚
症状:头目眩晕,头部空痛,腰膝酸软,耳聋齿摇,遗精梦泄,潮热盗汗,咳呛颞红,脉象细数。 针灸:主穴,肝俞、肾俞、太溪、三阴交。配穴,攒竹、鱼腰。
8 痰厥头痛症状
头眩眼花,头痛如裂,恶心烦闷,四肢厥冷,呕吐,舌苔滑腻,脉弦滑。 针灸:主穴,中脘、丰隆、头维、太阳。配穴,百会、阴陵泉。
针刺头维穴怎么正确操作
头维针灸方法
取穴:耳前鬓角前缘向上直线与前发际交点上5分处是穴。
针刺方向:从前向后与颞面平行沿皮刺。
进针深度:进针0.3-0.5寸,留针20分钟,温和灸10分钟。
感觉及放射方向:局部有胀痛感并向周围扩散。
功能主治
头维乃足阳明之穴,又为足少阳与本经相会之处。该穴可祛风泻火,止痛明目。《甲乙经》认为该穴可治疗“寒热,头痛如破,目痛如脱,喘逆,烦满,呕吐,流汗难言。”现代常用于治疗偏头痛,三叉神经痛,面神经麻痹,面肌痉挛,青光眼,高血压症的治疗。
注意事项
头维位于头部肌肉浅薄处,宜用挟持进针法。
若平刺或斜刺时,深浅要适当,过浅沿表皮横刺进针,过深沿骨膜横刺进针,均会产生剧痛。如进针时疼痛,可能刺伤血管,应停止进针或捻针,缓慢提出几分,转变方向另行刺入。出针时,应以棉球按压,以防出血。
再者,由于头部血管丰富,直接灸会损伤血管,所以本穴禁止直接灸。
治疗肩周炎的偏方
偏方1、中药可服用养血荣筋丸、活血止痛散等中成药,也可选用活血化瘀、舒筋活络、消肿散结的中药热熨、热敷。
偏方2、拔罐,拔罐治疗肩周炎常选用的穴位有:肩井、肩隅、肩前、肩贞、天宗等穴位。每次选两个穴位,交替使用。
偏方3、刮痧,刮痧治疗肩周炎常选用的经络有:手臂外侧的肺经、大肠经。每周可刮1~2次。
偏方4、针灸,针灸治疗肩周炎常选用的穴位有:肩井、肩隅、肩前、肩贞、大椎、曲池、外关、腕骨等穴位。选用1~1.5寸针灸针,用75%酒精棉球消毒皮肤,刺入穴位,留针20~30分钟。每日1次。两周为1疗程。
腰痛针灸部位 腰痛针灸常用穴位
俯卧位,先取与脐相对的命门穴,再于命门旁1.5寸取穴。
刺灸方法:直刺0.8-1.0寸,,寒湿腰痛,瘀血腰痛均针灸并用,泻法;肾虚腰痛针灸并用,补法。
在脊柱区,当第4腰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1.5寸,当第4腰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1.5寸。
刺灸方法:直刺0.8-1.8寸,寒湿腰痛,瘀血腰痛均针灸并用,泻法;肾虚腰痛针灸并用,补法。
俯卧位,先按取两髂嵴,髂嵴平线与正中线交点处相当于第4腰椎棘突,棘突下方凹陷处即是本穴。
刺灸方法:直刺或斜刺0.5-1.9寸,寒湿腰痛,瘀血腰痛均针灸并用泻法,肾虚腰痛针灸并用,补法。
俯卧位,在腘横纹中点,当股二头肌与半腱肌的中间。
刺灸方法: 直刺0.5-1.0寸,寒湿腰痛,瘀血腰痛针灸并用,泻法,肾虚腰痛针灸并用,补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