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偏头痛针灸什么穴位

偏头痛针灸什么穴位

1、悬颅治疗偏头痛

灸。艾条灸5~10分钟。间接灸3~5壮,艾条灸5~10分钟。配伍:悬颅配风池、外关,有祛风止痛的作用,主治偏头痛。悬颅配丝竹空、太阳、风池,有疏风明目的作用,主治目外眦痛。悬颅配人中,有通经消肿的作用,主治面肿。文献摘要:《针灸甲乙经》:热病头痛,身重,悬颅主之。《铜人腧穴针灸图经》:治热病,烦满汗不出,头偏痛,引目外眦赤,身热齿痛,面肤赤痛。《类经图翼》:主治头痛齿痛,偏头痛引目,热病汗不出。

2、阳辅治疗偏头痛

膜→胫骨后肌。布有腓浅神经和胫前动、静脉分支。特异性:五输穴之经穴,五行属火。功效与作用:清热散风,疏通经络。阳辅穴有疏肝调气、通经活络的作用。主治病症:阳辅穴主治头、胸胁及本经脉所过处的疾患。如偏头痛、口苦、腋肿、瘰疬、胸胁痛、腰痛、膝关节酸痛、足冷、下肢痿痹等。

3、风池穴治疗偏头痛

风池穴位于后颈部,后头骨下,两条大筋外缘陷窝中,位置大体与耳垂齐平。风池穴是胆经上一个非常重要的穴位。它对于风邪导致的头痛,自古以来都有奇效,经过多年总结,我们知道它,丰治头痛、头重脚轻、眼睛疲劳、颈部酸痛、落枕、失眠、宿醉,对同眩、肩膀酸痛、头痛等有特效。

4、风府穴治疗偏头痛

风府穴位于后发际正中直上一寸,枕外隆凸直下凹陷中,主要治疗头痛、眩晕、颈痛等头顶病症以及巾风、癫狂、痴呆、咽喉肿痛、失音等症。

5、太冲治疗偏头痛

太冲属于肝经,主治肝经风热病症,如头痛、眩晕、耳鸣、目赤肿痛等。这几个穴位一起用,每天都在临睡前按上三分钟,对于风湿性头痛的治疗特别有效。

针灸哪些穴位可以治疗头痛

针灸治头痛穴

头痛穴定位:此穴位于足背第一第二趾骨结合之前凹陷中。(太冲与行间之间)

头痛穴局解:在拇长伸肌腱外缘,第一骨间背侧肌,布有木趾短伸肌,足背动脉网,为腓深神经布有趾背神经。

头痛穴原则:交叉取穴。发病时间短用男左女右取穴。发病时间常采用左右交替取穴。

特点:以针刺趾背神经后出现的针感为宜。

手法:上下提插,可滞针。

针感:以局限性针感出现的酸麻胀为主。

功能:消炎止痛解痉,降压,缓解胆道括约肌痉挛,活血化淤,疏肝理气,健脾和胃,醒脑开窍。

主治:偏头疼,神经性痛疼,血管性头疼,颈性头痛,高血压性头痛,低血压性头痛,副鼻窦炎头痛,外感头痛。临床还可用于治疗近视,青光眼,手指震颤,血小板减少,急性肝炎,神经衰弱,胆囊炎。

头痛穴在临床上用于治疗头部病变为主,该项研究获科技进步奖,针刺此穴还可缓解胆道括约肌痉挛,作用大于组三里,阳陵泉。

以上就是头痛时可以通过针灸来治疗头痛的穴位,针灸是我国自古流传下来的治病方法,并且也得到了国际的医学机构的认可和追捧。针灸对人体疾病具有很好的治疗效果,并没有西医治疗的副作用大。对于上述关于头痛时针灸哪些穴位可以治疗头痛,大家都已经有所了解,而大家在日常生活中也要进行锻炼,减少疾病的侵袭。

职场女性为何易患头痛

职业女性的偏头痛与工作压力密切相关。临床调查也发现,许多患有偏头痛的职业女性通常有这样的感觉,当加班、烦燥、忙碌、长时间用脑过后,偏头痛出现的几率就会大一些。偏头痛“偏爱”女性,以职业女性更为突出。

因此,消除紧张烦躁的情绪十分重要,可以试试行为疗法。

如果因为工作紧张、烦躁、想发脾气前,先深呼吸一口气,心情就会平静下来。总体来讲,要学会随时随地放松。另外,如果偏头痛真的来了也不用怕,深呼吸后,用手指分别按摩太阳穴、风池穴,几分钟后,就会发觉症状已经有所缓解。

有一些研究表明,偏头痛与饮食有密切关系。调查发现,罐头、冷藏食品、肉类熟食、火腿类等食品中含有亚硝酸盐等成分,也会诱发偏头痛的产生。因此,偏头痛女性要及早改口。多吃含镁的食物,如香蕉、坚果、海产品等。

如果头痛得非常厉害,也可选用一些活血、疏风、安神类的中药进行调整,如防风、白芷、菊花、川芎等。另外,也可到正规的中医院进行针灸穴位治疗。

针灸可以戒烟吗

针灸可以戒烟吗?

大家都知道吸烟危害健康,可引起中风、血稠、高血压、哮喘等多种疾病。吸烟不仅于己有害,也危害他人健康,因此提倡戒烟。临床实践证明,针灸可以戒烟。

针灸戒烟的方法:

列缺穴

列缺,古时指雷鸣电闪,针灸常用验穴。在前臂桡侧缘,桡骨茎突上方,腕横纹上1.5寸处,当肱桡肌与拇长展肌腱之间。功效疏风通络、宣肺平喘。主治咳嗽、气喘、咽喉干痛、偏头痛、颈项强痛。列缺穴能够抑制烟瘾,治疗咳嗽、气喘、痰多等症状,治疗吸烟引起的不适。

此外还可以尝试一些有搭配的穴位组合。百会、印堂、内关三穴具有宁心安神作用,能够控制戒烟后出现的症状,如疲倦易怒、精神不集中、头痛、头晕等,不仅解决了戒烟出现的痛苦,而且还解决了吸烟者在心理上对烟草的依赖。

百会穴

百会的位置在巅顶之上。当前发际正中直上5寸,或两耳尖连线与头部正中线之交点处。功效平肝熄风、安神醒脑、开窍明目、升提阳气。主治头晕、头痛、健忘、失眠。

头痛针灸防治

针灸治疗头痛的方法

中医对头痛分类很多,主要包括外感头痛和内伤头痛。王麟鹏向大家介绍说,在排除头痛器质性病变外,针对原发头痛,按其症状,治疗手法如下:

外感头痛

症状:头痛连及项背,遇风寒加重,兼见恶风恶寒。口不渴,舌苔薄白,脉浮者为风寒头痛。头痛而胀,兼见面红而赤,发热,口渴欲饮,目赤齿痛,舌苔黄,脉浮数者,为风热头痛。若头痛身重,肢体倦怠,舌苔白腻,脉濡者,为风湿头痛。

治法:祛风通络、止痛。

主穴:百会、风池、太阳、列缺。

风寒头痛者,加风门。

风热头痛者,配大椎、曲池。

风湿头痛者,加阴陵泉、丰隆。

可根据头痛的不同部位配穴。

操作:毫针泻法。风门拔罐或艾灸,大椎点刺出血。

方义:百会、太阳可疏导头部经气。风池为足少阳与阳维脉的交会穴,功长祛风活血、通络止痛。列缺为肺经络穴,可宣肺解表,祛风通络。

内伤头痛

内伤头痛有肝阳上亢、痰浊头痛、瘀血头痛、血虚头痛、肾虚头痛等不同类型。总以虚实之分。

各类头痛的针灸治疗方法

1 风热头痛

症状:发热恶风,口渴心烦,鼻塞头痛,喜凉畏热,舌苔薄黄,脉浮数。 针灸:主穴,风府、风池、外关、太阳。配穴,前头痛取上星、印堂。

2 风寒头痛

症状:发热恶寒,鼻塞流涕,无汗不渴,脊背酸痛,偏头痛、正头痛或后头痛,喜热畏寒,舌苔白滑,脉浮滑。 针灸:大椎、风府、列缺,后头痛配昆仑。

3 风湿头痛

症状:微热恶风,肢节酸痛,头痛身重,一身尽痛,遇风益甚,小便赤涩,舌苔腻,脉浮缓。 针灸:主穴,风府、大椎、丰隆、头维,配穴,三阴交、阴陵泉。

4 风火头痛

症状:发热恶风,目赤肿痛,卧寐不安,多惊多怒,头痛而晕,耳鸣口苦,舌绛苔黄,脉弦数。 针灸:主穴,风池、合谷、大敦、行间。配穴,偏头痛配侠溪、率谷;巅顶痛配通天、百会。

5 气虚头痛

症状:身热心烦,头痛恶寒,懒言厌食,倦怠少气,朝轻夜甚,自汗出,脉洪大。 针灸:主穴,气海、关元、足三里、百会。配穴,太白。

6 血虚头痛

症状:怔仲健忘,发热体倦,夜不能寐,头痛目涩,精神不振,面白唇淡,纳差,脉沉细。 针灸:主穴,心俞、膈俞、脾俞、足三里。配穴,气海。

7 肝肾阴虚

症状:头目眩晕,头部空痛,腰膝酸软,耳聋齿摇,遗精梦泄,潮热盗汗,咳呛颞红,脉象细数。 针灸:主穴,肝俞、肾俞、太溪、三阴交。配穴,攒竹、鱼腰。

8 痰厥头痛症状

头眩眼花,头痛如裂,恶心烦闷,四肢厥冷,呕吐,舌苔滑腻,脉弦滑。 针灸:主穴,中脘、丰隆、头维、太阳。配穴,百会、阴陵泉。

针刺头维穴怎么正确操作

头维针灸方法

取穴:耳前鬓角前缘向上直线与前发际交点上5分处是穴。

针刺方向:从前向后与颞面平行沿皮刺。

进针深度:进针0.3-0.5寸,留针20分钟,温和灸10分钟。

感觉及放射方向:局部有胀痛感并向周围扩散。

功能主治

头维乃足阳明之穴,又为足少阳与本经相会之处。该穴可祛风泻火,止痛明目。《甲乙经》认为该穴可治疗“寒热,头痛如破,目痛如脱,喘逆,烦满,呕吐,流汗难言。”现代常用于治疗偏头痛,三叉神经痛,面神经麻痹,面肌痉挛,青光眼,高血压症的治疗。

注意事项

头维位于头部肌肉浅薄处,宜用挟持进针法。

若平刺或斜刺时,深浅要适当,过浅沿表皮横刺进针,过深沿骨膜横刺进针,均会产生剧痛。如进针时疼痛,可能刺伤血管,应停止进针或捻针,缓慢提出几分,转变方向另行刺入。出针时,应以棉球按压,以防出血。

再者,由于头部血管丰富,直接灸会损伤血管,所以本穴禁止直接灸。

治疗肩周炎的偏方

偏方1、中药可服用养血荣筋丸、活血止痛散等中成药,也可选用活血化瘀、舒筋活络、消肿散结的中药热熨、热敷。

偏方2、拔罐,拔罐治疗肩周炎常选用的穴位有:肩井、肩隅、肩前、肩贞、天宗等穴位。每次选两个穴位,交替使用。

偏方3、刮痧,刮痧治疗肩周炎常选用的经络有:手臂外侧的肺经、大肠经。每周可刮1~2次。

偏方4、针灸,针灸治疗肩周炎常选用的穴位有:肩井、肩隅、肩前、肩贞、大椎、曲池、外关、腕骨等穴位。选用1~1.5寸针灸针,用75%酒精棉球消毒皮肤,刺入穴位,留针20~30分钟。每日1次。两周为1疗程。

腰痛针灸部位 腰痛针灸常用穴位

俯卧位,先取与脐相对的命门穴,再于命门旁1.5寸取穴。

刺灸方法:直刺0.8-1.0寸,,寒湿腰痛,瘀血腰痛均针灸并用,泻法;肾虚腰痛针灸并用,补法。

在脊柱区,当第4腰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1.5寸,当第4腰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1.5寸。

刺灸方法:直刺0.8-1.8寸,寒湿腰痛,瘀血腰痛均针灸并用,泻法;肾虚腰痛针灸并用,补法。

俯卧位,先按取两髂嵴,髂嵴平线与正中线交点处相当于第4腰椎棘突,棘突下方凹陷处即是本穴。

刺灸方法:直刺或斜刺0.5-1.9寸,寒湿腰痛,瘀血腰痛均针灸并用泻法,肾虚腰痛针灸并用,补法。

俯卧位,在腘横纹中点,当股二头肌与半腱肌的中间。

刺灸方法: 直刺0.5-1.0寸,寒湿腰痛,瘀血腰痛针灸并用,泻法,肾虚腰痛针灸并用,补法。

相关推荐

针刺合谷的作用有哪些

针刺合谷的作用 合谷为手阳明大肠经原穴,又名虎口,穴位在太阴与阳明经结合之处,开则如谷,合则如山也。该穴具有活血调气,清热退热,疏风解表,通经活络,行气止痛的功效,针刺合谷对人体有广泛的调整作用,多用于治疗头面部,肢体及消化呼吸系统等疾病,如:发热头痛,目赤肿痛,鼻衄鼻渊,齿痛,耳聋,面肿,半身不遂,指挛臂痛,咳嗽气喘,胃痛,腹痛,便秘痢疾等症。 针刺合谷的方法 取穴:前臂旋前,肘关节半屈,手背面第1,2掌骨之间,在第2掌骨桡侧缘近侧1/3与远侧2/3交界处。 简易取法:以一手的拇指掌面指关节横纹,放在另

面瘫针灸穴位

1、合谷穴:一手的拇指第一个关节横纹正对另一手的虎口边,拇指屈曲按下,指尖所指处就是合谷穴。合谷穴属于手阳明大肠经的穴道,是一个很重要又好用的穴位,凡是颜面上的病,颈项牙痛、头痛、发热、口干、流鼻血、脖子痛、咽喉痛以及其它五官疾病等都有疗效。但要注意的是体质较差的病人,不宜给予较强的刺激,孕妇一般都不要按摩合谷穴。 2、太阳穴:太阳穴在耳廓前面,前额两侧,外眼角延长线的上方。在两眉梢后凹陷处。太阳穴的主治病症为:头痛、偏头痛、眼睛疲劳、牙痛等疾病。太阳穴是人头部的重要穴位,当人们长时间连续用脑后,太阳穴往

头痛和眼睛疼怎么回事 头痛怎么缓解

冷敷是缓解头痛的最有效最简单的方法,用冰袋或者凉毛巾直接敷在额头,能够快速缓解头痛症状,特别是感冒发烧,酒后引起的头痛效果很好。 热敷只要对风寒感冒,受凉,血管痉挛,神经性头痛有很好的作用,可以用热毛巾或者暖手宝之类的东西直接敷在额头,起到很快缓解头痛的作用。 用药物治疗头疼可以对症下药,比如感冒了我们可以选择吃一些百服宁,对乙酰氨基酚或者中药柴胡口服液等等。由于高血压或者脑血管疾病引起的头疼的毛病要服用活血止痛的药物。 中医针灸治疗头痛效果很好,起效非常快,主要穴位有曲池穴,合谷穴,足三里穴等,用银针针

脑出血针灸效果怎么样呢

我们先来了解什么是脑溢血?脑溢血又称脑出血,是指原发性非外伤性脑实质内出血,占全部偏瘫30-40%。在医学方面尤其中医称中风,属于中风的一种。脑出血是指非外伤性脑实质内血管破裂引起的出血,此病的发病群体在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 脑溢血的病发症状是什么样的?多在情绪紧张、兴奋、排便、弯腰用力时发病,气候变化剧烈时也发病较多。其特点:发病突然,一般在数分钟至数小时达高峰,多表现为突然头痛、头晕、恶心、呕吐,偏瘫失语,意识障碍,大小便失禁,血压多增高等症。 那么脑溢血的针灸治疗是怎么样的呢?病人首先放松,后便可

针灸对颈椎病的作用

针灸疗法用于颈椎病,而且效果非常理想,多采用循经取穴、局部取穴与经外奇穴:相结合,可消除或减轻颈椎病所引起的头痛头晕、颈部酸痛、活动不便、耳鸣、上肢麻木及神经功能障碍等症状。 中医认为气不通则麻,血不通则木,气血不通则生麻木,可用中医药跟中医针灸治疗: 针灸疗法具有温经通络、行气活血、散寒止痛的功效,对颈椎病的颈肩及上肢麻木、疼痛有很好的疗效。我国治疗颈椎病的针灸疗法有多种:有穴位刺激法,如电针、温针、隔药饼灸、竹罐法、穴位激光照射、穴位注射、磁针、铍针等等都应用于本病的治疗。国外针灸工作者多用毫针或电针

针灸一般做多长时间好

针灸可以治疗很多疾病,并且疗效好,一般都是没有副作用的。一般情况下针灸是半个月属于一疗程,然后间隔一个礼拜,再进行下一个疗程。至于总的需要多少个疗程,这个要视具体情况而定。医生会根据你的病情,在治疗过程中的恢复情况来制定具体需要几个疗程。至于针扎下去会停留多久,这个也是视具体情况而定的,一般都是需要留针15-20分钟,腰椎间盘突出根据严重程度可能留针久一些。 偏瘫用针灸治疗的穴位可以根据偏瘫的部位参考以下列举。如果是面部偏瘫那主穴有听会穴,地仓穴,合谷穴和迎香穴这些穴位。其次是偏瘫针灸的配穴:有风池穴,有

​丰胸针灸穴位有哪些呢

针灸丰胸天宗穴:这个穴位是位于肩胛骨中央。 针灸丰胸屋翳穴:这穴位是位于乳头直上、第二条肋骨与第三条肋骨之间接缝处。 针灸丰胸中府穴:位于腋下往上一寸半、乳头旁间二寸、锁骨下第一条与第二条肋骨之间的接缝处。 针灸丰胸乳根穴:乳根穴是位于身体两边乳头对下来到乳房底下的正下方处,实际上它是一边一个。 针灸丰胸膻中穴:位于胸骨正中线上。 针灸丰胸乳中穴:指的就是乳头的位置。 针灸丰胸必须在有经验的中医师指导下进行,不可盲目进行治疗,以求满意疗效。 以上所讲述的就是丰胸针灸穴位有哪些呢,其实还可以采用按摩的手法.

肾病针灸哪几个穴位

主穴:分2组。1、肝俞、脾俞、肾俞、志室、飞扬、太溪;2、膻中、鸠尾、中脘、肓俞、气海、三阴交、复溜、京骨。 配穴:偏阳虚加大椎、命门、关元;偏阴虚加京门、膈俞;面浮肢肿加入中、阴陵泉、三焦俞、膀胱俞;血压偏高加太冲、足三里;咽痛加合谷、天鼎;胸有压痛加俞府、步廊;肾功能不全加夹脊胸5~7。 主穴酌选3~4穴,二组穴位轮流选用。配穴据症酌取。以针刺为主,配用灸法。用30号毫针,浅刺得气即轻加捻转后卧针,留针20~30分钟,留针期间,间隔轻捻行针。大椎、命门、关元三穴施以麦粒灸,每次5~7壮。针灸每周2次。

针灸治疗中风偏瘫绝技

中风偏瘫是最常见的中风后遗症。它是指一侧肢体肌力减退、活动不利或完全不能活动。中风偏瘫后遗症随着病变时间的延长,肢体逐渐趋向强直,肌张力逐渐增高,上肢肘关节呈半屈曲内收状。 中医专业人士介绍说:中风偏瘫病人常伴有同侧肢体的感觉障碍如冷热不知、疼痛不觉等。有时还可伴有同侧的视野缺损,表现为平视前方时看不到瘫痪侧的物品或来人,一定要将头转向瘫痪侧才能看到,中医针灸治中风偏瘫后遗症具有显著疗效。 中医专业人士认为:针灸疗法可以起到健脑提神、活血化瘀,直达病根起到一定的治疗效果,简单介绍如下: 中医针灸治中风偏瘫

尿频按摩哪里可以缓解 三阴交+阴陵泉+气海+关元

要改善频尿,也可以用针灸穴位,经常针灸穴位是脚踝上3寸的三阴交,以及小腿膝盖内侧的阴陵泉,针灸时会有酸软微痛感,或是肚脐下1.5寸的气海与3寸的关元穴,都可以改善频尿,而平常可以多按压这些穴位,也有缓解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