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溪的准确位置图和作用 后溪的作用
后溪的准确位置图和作用 后溪的作用
腰部突然扭伤,或者不小心闪了腰,或夜间睡觉腰部着凉,都会引起急性腰痛。按揉后溪穴可以有效缓解腰痛,这是因为后溪使手太阳小肠经的腧穴,又通于督脉,可以治疗腰痛。
具体按揉方法:端坐仰掌,手微握拳,用另一手的拇指指尖掐按后溪穴,力度以能耐受为度,酸痛感明显,注意不要掐破皮肤,早晚各一次,每次掐按1-2分钟,左右手交替。
后溪为手太阳小肠经腧穴,输主体重节痛,故有散风寒,祛风湿,通经络,止痹痛之功,又为八脉交会穴之一,通于督脉,是治疗头项痛的要穴,主治头项,颈肩部疼痛,肘臂小指拘急疼痛等。
小肠经与心经相表里,后溪穴归于小肠经,可调心经之气,具有清心安神之功,主治癫狂,痫,脏燥等症;本穴具有疏散风热,聪耳利咽之功,用于治疗耳聋,耳鸣,目眩,咽痛等症,临床上还常用于治疗神经系统疾病,五官科疾病,运动系统疾病等。
解溪的准确位置图和作用 解溪穴的作用
本穴属足阳明胃经,穴居足背踝关节横纹中点,故可治下肢痿痹,足跗疼痛等局部疾患;本穴又属经火,为胃经之母穴,根据虚则补其母的法则,用补法,有收益火生土,健脾强胃的作用;使用泻法,可退阳明之实热,达到热退则气不升,火不补,神可安,风可熄的作用。
侠溪的准确位置图 侠溪的作用机制
侠溪属足少阳胆经,位于足跗部,为胆经之荥穴,五行属性属水,水可滋阴,水可克火。故本穴可清泻肝胆之火,可治疗肝胆郁滞的胁肋疼痛及肝胆火盛循经上扰坐直的头痛眩晕,目赤肿痛,耳鸣耳聋,颊颌肿痛,可达清利头目的功效;并且有通经活络,消肿止痛的作用,用于乳痈肿痛,足跗肿痛。
天溪的准确位置图 天溪穴的功效作用
功效:宽胸理气,通络止痛。
作用:天溪属脾经,位居胸部,内应于肺,故可宽胸理气,宣肺止咳,治疗胸闷胸痛,咳嗽气喘。该穴又位于乳房部,故有疏通乳络,清热散结,消肿止痛,益气增乳的作用,可以治疗乳痈,乳汁少。
主治疾病:胸痛,咳嗽,乳痈,乳汁少。
针刺阳溪准确位置图和作用 针刺阳溪的方法
操作方法:仰掌取穴。
进针方法:直刺0.-0.5寸。以局部有酸胀感为宜,留针20分钟;艾炷灸3-5壮,或温和灸5-10分钟。
注意:穴位忌直刺过深,本穴位于桡骨茎突与掌骨之间,直刺过深会损伤骨膜,造成手腕部刺痛;忌用粗针强刺,本穴位于骨缝之间,粗针强刺会伤及骨膜,造成手腕刺痛无力,甚则损伤神经,造成腕部活动障碍;忌瘢痕灸,本穴位于腕关节部,肌腱附近,故不宜用直接灸或化脓灸,以免影响活动和美观。
太溪的准确位置图和作用 按摩太溪的好处
长期坚持按摩太溪穴,有温补肾阳,滋补肾阴,阴阳双补之功效,可缓解由于肾虚引起的腰膝酸软,手脚冰冷等症状,还可以调节睡眠,改善健忘。主治头痛,目眩,咽喉肿痛,月经不调,失眠,健忘,遗精,阳痿等症。
侠溪准确位置图和作用 侠溪穴类属功效
类属:为足少阳胆经荥穴,属水。
功效:清肝写单,清利头目,消肿止痛。
主治:头痛眩晕,目赤肿痛,耳鸣耳聋,颊颌肿痛,胸胁痛,乳痈肿痛,足跗肿痛。
侠溪准确位置图和作用 侠溪的准确位置
在足跗部,第4,5趾缝间,当趾蹼缘后方赤白肉际处。
取穴手法:脚掌伸直,在足背部,第四,第五趾间,皮肤颜色深浅交界处,即为侠溪穴。
天溪的准确位置图作用 天溪穴穴位解剖
在第4肋间隙,胸大肌下缘,下层为前锯肌,再深层为肋间内,外肌;有胸外侧动,静脉,胸壁动,静脉,第4肋间动,静脉;布有第4肋间神经。
后溪的准确位置图视频 后溪穴穴名解析
后溪的“后”与“前”相对,指穴内气血运行的人体部位为后背督脉之部;溪,穴内气血运行的道路。“后溪”的意思是穴内气血外行于腰背的督脉之部,本穴物质为前谷穴传来的天部湿热之气,至本穴后,其外散的清阳之气上行督脉,运行的部位为督脉所属之部,因为本穴有清阳之气上行督脉,所以为督脉手太阳之会,在五行中此处穴位属木。
解溪的准确位置图和作用 解溪的准确位置图
在踝区,踝关节前面中央下陷中,即踝关节前横纹中两条大筋(拇长伸肌腱与趾长伸肌腱)之间的凹陷处,与足趾正对处即是本穴。
阳溪准确位置图和作用 阳溪穴常用配伍治疗
头面五官疾患可配合谷及五官附近的穴位;热病可配曲池,大椎;神志可配神门,劳宫,丰隆;腕臂痛可配曲池,合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