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皮饮的功效与作用 五皮饮的注意事项
五皮饮的功效与作用 五皮饮的注意事项
适宜人群:水肿人群。
禁用人群:药不对症人群。
不宜同食:生冷油腻食物。
小儿肾病综合症的中医治疗方法
1.脾虚湿困
治法:益气健脾,利水消肿。
方药:四君子汤合五皮饮加减。党参、白术各12g,茯苓皮、桑白皮、大腹皮各9g,陈皮、生姜皮、甘草梢各bg。腹胀尿少加槟榔、厚朴;脘闷纳呆加木香、枳壳;肿甚伴胸腹水加葶苈子、车前子;汗多加浮小麦。
2.脾肾阳虚
治法:温阳利水。
方药:真武汤加减。茯苓皮、白术、白芍各10g,附子、生姜皮各6g。偏肾阳虚加补骨脂、肉桂;偏脾阳虚加砂仁、黄芪、益智仁;大便溏薄加炒扁豆、苍术。
3.肝肾阴虚
治法:滋肾养肝,育阴潜阳。
方药:杞菊地黄丸加减。枸杞子、生地、茯苓各12g,菊花、丹皮、泽泻、山药、山萸肉各9g,远志、钩藤各6g。胄纳欠佳加砂仁、陈皮;头痛头晕加夏枯草、石决明;盗汗加地骨皮,生牡蛎。
慢性肾炎的中医治疗方法
肾脏对于我们人体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它关系到很多我们日常行为动作,一旦肾脏出现了问题,那么将非常影响我们的生活,而慢性肾炎就是一种肾脏经常会犯的疾病,所以下面我们就给大家介绍一下慢性肾炎的中医治疗方法。
①风水相搏:治法:宣肺利水。
方药:越婢加术汤合五皮饮加减。药用陈皮、茯苓皮、桑白皮、大腹皮、生姜皮、牛膝、车前子、麻黄、石膏、白术。外感风寒者和(或)素体阳虚者,可用麻黄附子细辛汤合五皮饮,以温阳解表散寒。外感风热者,加连翘、菊花、荆芥以清热解表。此为急则治之法,表证去则应因证治之。
②脾虚湿困:治法:健脾利水。
方药:防己黄芪汤合春泽汤加减。汉防己、生黄芪、白术、茯苓、猪苓、泽泻、党参、桂枝、生姜、大枣。方中以黄芪益气固表,防己利水湿;白术、甘草培土胜湿,生姜、大枣调和营卫。通过临床观察,慢性肾炎普通型和肾病综合征属脾虚之证者较为多见,因而应用本方的机会也较多。据临床观察,药后患者不仅症状改善,部分患者还可见尿蛋白逐渐减少。应用本方时,黄芪量一般小于30g,不宜大量。个别病例由于黄芪量大,反见尿量减少,水肿加重。对于肾炎水肿患者,由于肺脾气虚,表气不固常自汗出而易感风寒者,常以本方合玉屏风散,即本方加防风。为加强防己黄芪汤的利水消肿作用,常于本方加车前子、怀牛膝。春泽汤是在五苓散化气利水的基础上,再加人参以增益气之力,本方气味平淡,无壅中之弊,药后常使尿量增加,而水肿消退。由于本方益气活血、化气利水并进,故可恢复正常的水液代谢。
③脾肾阳虚:治法:温肾健脾,通阳利水。
方药:偏脾阳虚者, 用实脾饮。制附片、干姜、茯苓、白术、大腹皮、川朴、广大香、大瓜、甘草、白蔻仁。偏肾阳虚者,用真武汤合五皮饮。制附片、干姜、茯苓、白术、白芍、桑白皮、陈皮、大腹皮、牛膝、车前子。实脾饮与武汤同为温阳利水之剂,二方相较,实脾饮重在温运脾阳,真武汤主要温补肾阳而利水,临床运用时当细为分辨,临床脾肾阳虚往 往并存,再者,脾阳虚,肾阳虚,两者相互影响。临床治脾不宜忘肾,温先天以暖后天,治肾不宜忘脾,温后天以暖先天。故两方临床上需结合化裁,以治脾肾阳虚水肿症。两方皆为辛温助阳散寒利水之剂,水肿消其大半,则应易真武汤为济生肾气丸法,以阴阳双补,阴中求阳。化气行水,勿致辛温劫伤真元。
中医治疗慢性肾炎,是分为很多个时期的,所以无论是处于哪个时期的慢性肾炎,都是可以采用中医的治疗方法的。因为中医在治疗慢性肾炎时,是调理人的整个身体机能,所以对于我们身体的其他方面也是非常好的。
营养不良性肝硬化的4种治疗方法
营养不良性肝硬化主要由长期营养缺乏引起,除个别患者由于摄入不足外,多数是由于其他疾病限制了食物的摄入和吸收所致,治疗时可采取的方法主要包括补充各种维生素、补充矿物质、应用保护肝细胞的药物、中药治疗。
1、补充各种维生素:肝硬化晚期常常缺乏维生素,不利于肝细胞代谢,可适当补充维生素B、维生素C及维生素E,以起到防止脂肪性变和保护肝细胞的作用,亦可服用酵母片。
2、补充矿物质:肝硬化患者平时需注意摄入富含锌的食物如猪瘦肉、牛肉、蛋类、鱼类及含镁多的食物如绿叶蔬菜、乳制品和谷类等。
3、应用保护肝细胞的药物:肝硬化治疗目前没有特效药,可适当应用保护肝细胞的药物,如肝泰乐、维丙肝、肝宁、益肝灵、肌苷等。10%葡萄糖液内加入维生素C、维生素B6、氯化钾、可溶性胰岛素,不宜滥用药物,以免加重肝脏负担而适得其反。
4、中药治疗:中医认为肝硬化由湿热所致,肝气郁积,影响脾胃,致血行不畅、脉络阻塞,辨证多属肝郁脾滞或水积鼓胀型,前者可用柴胡疏肝汤、复肝汤等,后者可用五苓散或五皮饮。
中医如何治疗急性肾炎水肿
1.宣肺利水法
凡病程短,有肺经症状,以面目浮肿为主,或兼发热者,均可用宣肺利水法,一般可根据前驱残留症状来决定。
如是风寒外感后,可用麻桂五皮饮(麻黄6g,桂枝10g,陈皮10g,云苓皮30g,桑白皮15g,大腹皮15g,生姜皮6g)。如是风热外感,可用越婢五皮饮(麻黄6g,生石膏30g,陈皮10g,云苓皮30g,桑白皮15g,大腹皮15g,生姜皮6g)。
2.健脾利水法
如果病程延长,水肿由面部延及四肢,甚至全身水肿,纳食差,腹胀胸闷,身体困重,甚则恶心呕吐,舌淡红脉沉,可用防己黄芪汤合防己茯苓汤加味(生黄芪15g,防己30g,白术10g,肉桂6g,茯苓30g,炙甘草6g,怀牛膝10g,车前子30g,生姜6g,大枣6g)。
炙桑皮的功效
1修复组织细胞 桑白皮有修复受损组织细胞,淡化疤痕,利水消肿之功效。
2降压作用桑树煎剂给动物口服有轻微缓慢的降压作用, 根或枝的皮降压效果显著, 而根和新梢叶则无作用.用乙醚、热水或温甲醇的提取液给兔皮下注射1g(生药)/kg 时, 可使血压下降。治衄血、咯血及肝阳肝火偏旺之高血压症。桑白皮有止血清肝之功,可治衄血、咯血及肝阳肝火偏旺之高血压症。
3 用於水肿,如风水、皮水等。桑白皮能清降肺气,通调水道而利水。故全身水肿,面目肌肤浮肿,胀满喘急,小便不利者用之,常配茯苓皮、大腹皮等,如五皮饮。
4 用於肺热喘咳等。桑白皮性寒入肺经,能泻肺火兼泻肺中水气而平喘。治肺热咳喘,常配地骨皮同用,如泻白散;若水饮停肺,胀满喘急,可配麻黄、杏仁、葶苈子等宣肺逐饮之药同用。
5美白肌肤桑白皮外用确实能营养美白肌肤,特别是富含蛋白质对于肌肤有非常好的效果哦。
治小儿肾炎妙方
小儿急性肾炎的秘方
链球菌感染为急性肾炎的主要前驱原因,所以预防链球菌感染为最有效措施。
(一)一般措施
1.锻炼身体,增强体质,提高抗病能力。
2.平素要注意皮肤卫生,勤换衣、勤洗澡,尤其是在夏秋季节,要防止蚊虫叮咬及皮肤感染。
3.在集体幼儿机构或家族中,如发现猩红热、扁桃体炎等链球菌感染,须立即采取隔离措施,进行彻底治疗。未患病者可用青霉素40~80万单位,日2次,连用7天作预防。
4.对于反复发作扁桃炎的患儿,可考虑行扁桃体摘除术。对已发生急性咽炎、中耳炎、皮肤感染者,应及早给予有效治疗,以减少肾炎发病的机会。
5.注意气候变化,及时给小儿增减衣服,避免感受外邪。
(二)药物预防
1.益母草100克,水煎代茶,每日饮用。
2.清热解毒方:银花15克、连翘15克、射干12克、赤芍15克、白茅根15克、白藓皮9克、蒲公英9克,水煎服,日2次。
3.赤小豆50克、桑白皮30克、白术12克,水煎服,日2次。
4.陈葫芦壳30克,水煎服,日2次。
既病防变
本病经过恰当及时治疗,预后一般良好。但如失治误治,部分可转为慢性肾炎或肾病综合症,并发心衰1、高血压脑病、急性肾功能衰竭。导致本病传变的原因有误诊失治,素体虚弱,内蕴水邪泛滥,或邪热太盛,火毒内犯。所致变证有水气上凌心肺,热毒内犯心肝,心阳欲脱,水毒内闭等。
(一)一般措施
1.起病2周内均应卧床休息,直到肉眼血尿消失,浮肿消退,血压恢复正常后方可下床活动。3个月内应避免剧烈活动。
2.本病早期,应给予易消化食物。有浮肿、少尿、高血压或心力衰竭时要严格限制盐的摄入,待患儿浮肿消退,尿量正常,血压也降至正常后可给低盐饮食。
3.急性肾炎患儿一般不必限制饮水,但有循环充血,心力衰竭或少尿、无尿等现象的例外。肾功能不好时,要给低蛋白饮食。一旦好转,要早日恢复蛋白质供应,如蛋、牛奶、肉、鱼等,以保证小儿生长发育的需要。(二)中药治疗
1.在急性期可用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加减治疗。如水肿明显者合用五皮饮:麻黄、连翘、赤小豆、陈皮、生姜皮、桑白皮、五加皮、茯苓皮;如血尿明显者,可加用活血化瘀之大蓟,小蓟、白茅根、白芨、侧柏叶等,如见咳喘气粗,有水邪上凌之势者,加桑白皮、葶苈子、陈皮、苏子、杏仁等。
2.热毒证,为避免毒盛火攻,用五味消毒饮加白花蛇舌草、大青叶、玉米须等,或合用龙胆泻肝丸。
3.若面色苍白,四肢不温欲厥者,用五苓散合五皮饮,或加防已、川椒、肉桂、五味子、人参等,也可急煎独参汤或注射生脉散注射液。若神志不清,服用苏合香丸,芳香开窍。
急性肾炎治疗
急性肾炎西医治疗
一、一般治疗
(一)起病后应卧床休息至肉眼血尿消失、水肿消退及血压恢复正常,以后仍要防止剧烈活动和感冒,一般休息至少半年。
(二)应给高糖及富有维生素的低盐(<3g/d)饮食,出现氮质血症者应限制蛋白质摄入量。
(三)尿量明显减少者应限制液体入量及钾的入量。
二、药物治疗
(一)利尿:经限水及盐后,水肿仍明显者,可应用利尿剂,如速尿20mg,3/d或双氢克尿塞25mg,3/d,严重少尿者可静推速速尿200~400mg/d,一般不宜用渗透性利尿剂及保钾利尿剂。
(二)降压:经利尿治疗后血压仍高者应加用降压药物,如硝苯地平10mg,3/d次或卡托普利25mg,3/d(严重少尿者慎用)。严重高血压者可静滴硝普钠。
(三)抗感染:有感染病灶或伴发热者需用抗生素治疗,如青霉素80万u,肌注,2/d共2周。对反复发作的慢性扁桃体炎,待尿蛋白少于(+),尿红细胞少于10个/HP时,可做扁桃体摘除。
(四)尿蛋白超过3.5g/d者仍可用糖皮质激素或合并用雷公藤多甙。
(五)持续血尿者可用大量维生素C及雷公藤多甙口服;血尿明显者加用清热利湿、消炎通便中药,如越婢汤、八正散。根据辨证施治用六味地黄丸、桂附地黄丸、知柏地黄丸等。
三、血液净化治疗
对合并急性肾功能衰竭者及时做血液透析或腹膜透析治疗。
急性肾炎中医治疗
1.风水泛滥
(1)风寒外柬
【症状】先有外感风寒,故恶寒恶风,发热无汗,全身酸痛,咳嗽气喘,面部浮肿,小便不利,口淡不渴,脉象浮紧,舌苔薄白。
【治法】疏风散寒,宣肺利水
【方药】麻桂五皮饮加减:麻黄、桂枝、杏仁、陈皮、茯苓、桑白皮、大腹皮、生姜皮、怀牛膝、车前子(包煎)。水肿消失后则应更方。
(2)风热袭表
【症状】发热咽痛,乳蛾肿大,或有咳嗽痰黄,面部浮肿,小便黄少,口干喜饮,大便偏干,脉象浮数,舌苔薄黄,舌质红,亦可兼见肉眼血屎。
【治法】疏风散热,宣肺利水
【方药】越蜱五皮饮加减:麻黄、生石膏、杏仁、陈皮、茯苓皮、桑白皮、大腹皮、怀牛膝、车前子(包煎)、瓜蒌皮。血尿明显者,加大小蓟、丹皮、白茅根。
2.湿热内盛
【症状】乳蛾化脓溃烂或疮疡肿痛,发热或无热,口苦口粘,口干喜饮,腹胀纳少,或有便秘小便短赤,面部及四肢水肿,脉弦滑数,舌苔黄腻,舌质红,亦可兼有血尿。
【治法】清热解毒,渗利水湿
【方药】五味消毒饮合五皮饮加减:银花、蒲公英、紫花地丁、野菊花、天葵子、大腹皮、陈皮、茯苓皮、桑白皮、怀牛膝、车前草、砂蔻仁。有血尿加大小蓟、生地、丹皮、白茅根。
3.阴虚湿热
【症状】水肿消退,面红烦热,口干喜饮,口粘口苦,手足心热,腰酸乏力,大便干结,尿黄灼热,或有屎血,脉象细数,舌质红根部微见黄腻苔。
【治法】滋养肾阴,清利湿热
【方药】知柏地黄汤加味:知母、黄柏、生地、山萸肉、山药、丹皮、茯苓、泽泻、桑寄生、白 花蛇舌草、石韦。有血尿者加大小蓟、茜草、白茅根。如乏力显著,伴有气虚者,加太子参、牛黄芪。咽部充血,经常仍有咽痛发作者,加金莲花30克、银花30克。
营养不良性肝硬化的4种治疗方法
1、补充各种维生素:肝硬化晚期常常缺乏维生素,不利于肝细胞代谢,可适当补充维生素B、维生素C及维生素E,以起到防止脂肪性变和保护肝细胞的作用,亦可服用酵母片。
2、补充矿物质:肝硬化患者平时需注意摄入富含锌的食物如猪瘦肉、牛肉、蛋类、鱼类及含镁多的食物如绿叶蔬菜、乳制品和谷类等。
3、应用保护肝细胞的药物:肝硬化治疗目前没有特效药,可适当应用保护肝细胞的药物,如肝泰乐、维丙肝、肝宁、益肝灵、肌苷等。10%葡萄糖液内加入维生素C、维生素B6、氯化钾、可溶性胰岛素,不宜滥用药物,以免加重肝脏负担而适得其反。
4、中药治疗:中医认为肝硬化由湿热所致,肝气郁积,影响脾胃,致血行不畅、脉络阻塞,辨证多属肝郁脾滞或水积鼓胀型,前者可用柴胡疏肝汤、复肝汤等,后者可用五苓散或五皮饮。
妊娠高血压吃什么好
1、五皮饮
桑白皮,生姜皮,大腹皮各15克及茯苓皮20克,入沙锅,加清水700毫升,文火煮至300毫升。然后入陈皮6克,白糖20克。再煮沸3分钟,分2次服。
功效:健脾利水,行气消肿,主治脾虚型妊娠水肿;症见妊娠期头面、肢体肿胀,四肢沉重无力,面色淡黄,食后胃脘饱胀不舒,甚或腹部胀大,大便稀溏。
2、千金鲤鱼汤
青鲤鱼1尾(约500克)去鳞甲,内脏。白术,生姜,陈皮,白芍,当归各10克及茯苓5克用干净纱布包裹,与鲤鱼同煮1小时,去药包.饭前空腹吃鱼饮汤,1次/日,待水肿消退停服。
功效:健脾行水,安胎。主治脾虚型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症见水肿甚者。
3、芹菜瘦肉粥
锅内放适量清水,沸后入芹菜(连叶,茎)段100克,煮熟后投瘦猪肉丝100克,滚片刻入盐,油,味精调味食。可连续服。
功效:主治阴虚阳亢型妊娠高血压综合征。
4、陈皮冬瓜汤
陈皮10克,冬瓜(连皮)250克同入锅煮熟,加少许盐.2次/日,服至肿消。
功效:行气利水。主治气滞型水肿;症见水肿,脘闷胁胀。
中医超有效减肥方法
化湿法:用于因脾运不健,聚湿而为肥胖。症见满、苔腻、脉沉细。代表方如泽泻汤、二术茯苓汤、防已黄芪汤等。
祛痰法:用于痰浊肥胖。症见气虚胸闷、嗜睡懒动、苔白腻、舌胖、脉滑。轻者用二陈汤、平陈汤、三子养亲汤,重者用控涎丹、导痰汤等。
利水法:有微逐与推逐之分。症见肥胖浮肿、水尿、腹胀、脉细沉。微逐用五皮饮、小分清饮,推逐用舟车丸、十枣汤之类。
通腑法:以轻泄为主。多用于嗜食肥甘厚味导致的肥胖。症见大腹便便、动则喘息、苔黄厚、脉实。选用大承气汤、小承气汤、调胃承气汤或单味大黄片。
消导法:用于食欲无进型肥胖。症见肥胖懒动、腹满积食、苔白。一般消肉积用山楂,消面积用神曲,消食积用麦芽。
疏肝利胆法:用于胖肥兼肝郁气滞或血瘀者。症见肥胖兼有胁痛、急躁、眩晕、倦怠、腹胀、舌苔黄、脉弦。常选温胆汤、疏肝饮、消胀散、逍遥散等。
健脾法:肥胖以健脾补胃为正治法。症见脾虚气弱、胃纳减少、体倦无力、苔白质淡、脉细弱无力。常用方如参术白术散、异功散、枳木丸、五苓散等。
慢性肾炎有什么偏方可以治疗
1水肿期:①风水相搏:治法:宣肺利水。 方药:越婢加术汤合五皮饮加减。药用陈皮、茯苓皮、桑白皮、大腹皮、生姜皮、牛膝、车前子、麻黄、石膏、白术。外感风寒者和(或)素体阳虚者,可用麻黄附子细辛汤合五皮饮,以温阳解表散寒。外感风热者,加连翘、菊花、荆芥以清热解表。此为急则治之法,表证去则应因证治之。2脾虚湿困:治法:健脾利水。 方药:防己黄芪汤合春泽汤加减。汉防己、生黄芪、白术、茯苓、猪苓、泽泻、党参、桂枝、生姜、大枣。方中以黄芪益气固表,防己利水湿;白术、甘草培土胜湿,生姜、大枣调和营卫。通过临床观察,慢性肾炎普通型和肾病综合征属脾虚之证者较为多见,因而应用本方的机会也较多。据临床观察,药后患者不仅症状改善,部分患者还可见尿蛋白逐渐减少。3脾肾阳虚: 治法:温肾健脾,通阳利水。 方药:偏脾阳虚者,用实脾饮。制附片、干姜、茯苓、白术、大腹皮、川朴、广大香、大瓜、甘草、白蔻仁。偏肾阳虚者,用真武汤合五皮饮。制附片、干姜、茯苓、白术、白芍、桑白皮、陈皮、大腹皮、牛膝、车前子。实脾饮与武汤同为温阳利水之剂,二方相较,实脾饮重在温运脾阳,真武汤主要温补肾阳而利水,临床运用时当细为分辨,临床脾肾阳虚往往并存,再者,脾阳虚,肾阳虚,两者相互影响。4脾肾阳虚:治法:温补脾肾。 方药:济生肾气汤。生地、丹皮、茯苓、泽泻、山药、山萸肉、制附片、肉桂、牛膝、车前子。济生肾气汤是温补脾肾的常用方剂。该方具有温补脾肾化气行水之功。用于慢性肾炎证属脾肾阳虚者,每能取得较好疗效。方中以肾气丸补益肾阳,加牛膝、车前子利水渗湿;方中附子不仅温肾阳,而且可助脾阳。现代药理研究证实:本方具有扩张外周血管。降低血压、抗炎、利水等功效。若脾阳虚明显者,去肉桂加桂枝、党参、生姜以辛甘温脾助肾。5气阴两虚:治法:益气养阴。 方药:参芪地黄汤。人参、黄芪、生地、丹皮、生地、山萸肉、茯苓、泽泻生姜、大枣。参芪地黄汤是治疗慢性肾炎证属气阴两虚的常用方剂。本方即六味地黄汤加人参、黄芪而成。方以人参、黄芪益气健脾,六味地黄汤滋养肾阴,共扶气阴两虚之本。
五皮饮的功效与作用 利水消肿
五皮饮是由生姜皮、桑白皮、陈橘皮、大腹皮、茯苓皮组成的方剂,主要治疗的是水停气滞之皮水证,具体表现为头面四肢水肿、肢体沉重、小便不利,桑白皮入肺、脾经,有泻肺平喘、利水消肿的功效,大腹皮功效行气宽中、行水消肿,茯苓皮、生姜皮功效都是利水消肿,用这四味药煎煮服用能起到一定的利水消肿的功效。
五皮饮的注意事项 理气健脾
陈皮归肺、脾经,在此方的作用就是理气健脾、燥湿醒脾,虽然用到了上述四种利水消肿药,但针对全身的水肿,需要加行气的药推动药力作用到全身,陈皮在行气的同时,还能增强脾胃本身的化湿能力,使机体和药物同时起到利水去肿的功效。当然如果要用的话,应在医生的建议下用药用量。
纯中药减肥有哪些方法
化湿法:用于因脾胃不健,聚湿而致的肥胖,症见胀满。代表方如泽泻汤、二术茯苓汤、防己黄芪汤等。
利水法:有微逐与推逐之分。症见肥胖浮肿、水尿、腹胀、脉细沉。微逐用五皮饮、小分清饮,推逐用舟车丸、十枣汤之类。
通腑法:以轻泄为主。多用于嗜食肥甘厚味导致的肥胖。症状为大腹便便、动则喘息、苔黄厚、脉实。选用大承气汤、小承气汤、调胃承气汤或单味大黄片。
消导法:用于食欲无进型肥胖。症见肥胖懒动、腹满积食、苔白。一般消肉积用山楂,消面积用神曲,消食积用麦芽。
疏肝利胆法:用于肥胖兼肝郁气滞或血淤者。症见肥胖兼有胁痛、急躁、眩晕、倦怠、腹胀、舌苔黄、脉弦。常选温胆汤、疏肝饮、消胀散、逍遥散等。
健脾法:肥胖以健脾补胃为正治法。症见脾虚气弱、胃纳减少、体倦无力、苔白质淡、脉细弱无力。常用方如参苓白术散、异功散、枳木丸、五苓散等。
以上这篇文章就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纯中药减肥的方法,相信大家已经有了一个了解了,那么在平时的时候就可以试试这样的方法,毕竟一些减肥药大多数都是西药,中药的副作用就比西药好的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