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抗衰老艾灸哪里 艾灸抗衰老取穴

抗衰老艾灸哪里 艾灸抗衰老取穴

灸疗法则:补肾填精,调理气血,益养脏腑,抗老防衰。

取穴:

关元:腹部正中线脐下3寸。

百会:两耳尖直上与头顶正中线交会,前发际5寸处。

脾俞:背部第11胸椎下旁开1.5寸处。

肾俞:腰部第2腰椎下旁开1.5寸。

足三里:外膝眼正中直下3寸,胫骨外侧旁开1中指宽。

三阴交:足内踝高点上3寸。

女人常常艾灸穴位更显年轻

女人要想年轻,艾灸三穴,一生不显老。

抗衰老的方法有很多种,比如食疗、运动、美容等。抗衰老还可采取艾灸疗法,助您留住美丽的容颜,淡去岁月留下的痕迹。专家指出,对关元、神阙及足三里穴进行艾灸疗法,可延缓衰老。

方法1:取关元、神阙、足三里穴

采用艾卷温和灸法,将艾条的一端点燃,对准穴位,在距离皮肤约2-3厘米处施灸,以患者局部有温热感而无灼痛感为宜,每穴每次灸10-15分钟,灸至皮肤潮红为度。每日1次。

方法2:取足三里穴

采用艾炷瘢痕灸法,将约0.7厘米高的艾炷直接施在穴位上,点燃施灸,如果感觉到疼痛,可用手轻轻拍打穴位旁边。每穴灸7-9壮,灸完后,用小膏药贴在施灸部位,直到灸疮愈合为止。

关元穴:标准定位与取法

关元穴是任脉穴。在下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下3寸。小肠的募穴。

在脐下3寸,腹中线上,仰卧取穴。 取穴时,可采用仰卧的姿势,关元穴位于下腹部,前正中线上,从肚脐到耻骨上方画一线,将此线五等分,从肚脐往下五分之三处,即是此穴。

小腹疼痛,霍乱吐泻,疝气,遗精,阳痿,早泄,白浊,尿闭,尿频,黄白带下,痛经,中风脱症,虚痨冷惫,羸瘦无力,眩晕,下消,尿道炎,盆腔炎,肠炎,肠粘连,神经衰弱,小儿单纯性消化不良。 泌尿、生殖器疾病,如遗尿、尿血、尿频、尿潴留、尿道痛、痛经、闭经、遗精、阳痿;此外,对神经衰弱、失眠症、手脚冰冷、荨麻疹、生理不顺、精力减退、太胖(减肥)、太瘦(增肥)等也很有疗效。

神阙穴:标准定位与取法

神阙,人体穴位名,位于脐正中,属于任脉的穴位。有治腹痛、久泄、脱肛、痢疾、水肿、 虚脱。禁刺,宜灸。

主治疾病:中风虚脱,四肢厥冷,尸厥,风痫,形惫体乏,绕脐腹痛,水肿鼓胀,脱肛,泄利,便秘,小便不禁,五淋,妇女不孕。

人体穴位配伍:配三阴交穴治五淋;配公孙穴、水分穴、天枢穴、足三里穴治泄痢便秘、绕脐腹痛(脾肾不和);配长强穴、气海穴、关元穴治脱肛、小便不禁、肾虚不孕症;神阙(隔盐灸)配关元穴、气海穴(重灸)治中风脱证。

足三里穴:标准定位与经络

足阳明胃经穴。在小腿前外侧,当犊鼻下3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中指)。足阳明胃经的合穴,胃的下合穴。

足三里中医术语,是“足阳明胃经”的主要穴位之一,是一个强壮身心的大穴,传统中医认为,按摩足三里有调节机体免疫力、增强抗病能力、调理脾胃、补中益气、通经活络、疏风化湿、扶正祛邪的作用。足三里穴位于外膝眼下四横指、胫骨边缘。

月经干净几天可以艾灸

在月经干净3天后开始艾灸。

经期时艾灸容易使月经过多,而月经过后也不宜立刻艾灸,因为经期过后身体血液流失,抵抗力降低,身体需要一段时间恢复。

经期过早艾灸的影响

容易经期回潮

艾灸本身具有活血化瘀的功效,在经期艾灸会使月经量增多,而月经结束后立即开始艾灸有可能引起月经回潮。

容易晕灸

经期后体质较虚弱,容易出现“晕灸”:出现头晕眼花、大汗淋漓、恶心欲吐甚至晕厥等症状。

经期后艾灸调理穴位

1.暖宫止痛

穴位方:神阙(肚脐),关元(小腹),脾俞、次髎(背部),足三里、三阴交(足部);

灸法:艾条温灸、隔姜灸均可;

功效:益气养血,散寒止痛。

2.美容美白

穴位方:颊车、下关、印堂(面部),合谷(手部),关元(小腹),足三里、三阴交(足部);

灸法:艾条温灸、隔蒜灸,一次选取4个穴位;

功效:润肤美容,延缓衰老。

3.减肥塑身

穴位方:曲池(手部),天枢、中脘、关元(腹部),足三里、三阴交、上巨虚、阴陵泉(足部);

灸法:艾条温灸、隔姜灸,一次选取3-5个穴位。

功效:调理脏腑,加速脂肪代谢。

艾灸美容怎么做 艾灸哪里可以美容

合谷穴位于第1,2掌骨之间,在第2掌骨的重点,桡侧边缘处。是养生保健的重要穴位,具有清泄阳明,祛风解表,舒筋镇痛,通络开窍,清热解毒的作用,艾灸该穴位能收到养生,保健,美容的效果。对热症引起的痤疮有良好的调节效果。

内关穴位于腕横纹上2寸(约7厘米),在掌长肌腱和桡侧屈腕肌腱之间。也是重要的保健穴位,因为具有宁心安神,理气和胃,舒筋活络的作用,所以艾灸该穴位也有很好的养生保健,美容养颜效果。

足三里穴位于犊鼻穴下3寸(约10厘米),当胫骨前嵴外一横指处。具有健脾和胃,消积化滞,益气养血,疏风化湿,通经活络,扶正培元的作用,艾灸足三里穴可以改善机体对营养成分的吸收,增强免疫功能,调畅气血,促进血液循环,有助于淡化黄褐斑,还可以帮助水液代谢,消除皮下水肿和眼部组织液聚集,以消除眼袋。

位于脐上1寸,再旁开2寸,艾灸该穴位可以增强腹部肌纤维的弹性,增加血流量,同时可以调理气血,疏通经气,使气血上输下达,从而预防皮肤老化。

肺俞穴位于第三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艾灸该穴位有助于增强表皮细胞的代谢能力,使皮肤细腻,起到抗衰老的作用。

脾俞穴位于第11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艾灸该穴位可增强机体对营养的吸收能力,使新陈代谢的机能旺盛,并且能促进血液循环,提高造血功能,起到抗衰老的作用。此外还可以促进眼部血液循环,防止瘀血沉积,并且能帮助色素代谢和水液代谢,具有消除黑眼圈和眼袋的作用。

曲池穴为多血多气之手阳阴大肠经的合穴,具有良好的疏通经络,调和气血功效和清热解毒作用,艾灸该穴位有利于促进大肠气血畅通,促进毒素,废物排出,从而起到养颜抗衰老的作用。还可以调节因肺热及血热引起的痤疮。

水分穴位于脐上一寸处,艾灸该穴位可以促进水液代谢和血液循环,有助于消除黑眼圈。

按摩命门最好的方法 命门的其他用法

艾灸命门延缓衰老。

取艾条灸命门穴10-15分钟,或用艾罐灸命门20-30分钟,温灸至皮肤稍见红晕为度,每天1次,每月20次。

艾灸命门有补肾壮阳,健脾益胃,调节精神,强健筋骨之功,可延缓人体衰老,同时可以提高免疫力,对于预防疾病,预防流感有一定作用。

卵巢功能不好艾灸有用吗

1、卵巢功能不好艾灸有用吗

1.1、卵巢保养取穴:神阙、水分、水道、天枢、归来。卵巢功能不好艾灸非常有用。

1.2、艾灸保养卵巢的原理:采用温和灸。用点燃的纯艾条对准腹部(卵巢部位)施灸,在距离皮肤3cm-5cm左右施行温和灸法,以患者局部无灼痛感为度。此种灸法通过对穴位的刺激,透过皮肤表面直接向深部组织穿透,激发经气活动,开通经络,产生灸性感传。施灸时间为20分钟左右。

1.3、艾叶——属菊科灌木状草本植物,春夏之末花开时节采摘为上品。中医认为“艾性辛,温,味苦,省寒熟热,自古为妇科主药。适应于虚寒腹痛,蹦漏下血,月经不调,带下病及皮肤瘙痒等,可温气血,通达经络,治疗各种寒痛症。增强人体免疫力。

2、艾灸治疗卵巢早衰效果很好

中医以为,人之所以能容光奕奕,离不开血和气两种东西,以气带血,以血养气,阴阳均衡,人才安康而无疾。女性体质为阴性,容易因寒凉而生病。寒邪进入身体后耗费掉女性体内本就不多的阳气,使得血液循环不畅,脏腑得不到滋养,各种皮肤问题就会显现。艾灸主要有疏经通络,活血养血的功效。卵巢早衰的症状在中医就是被认为,患者的肾虚症状,加上肝脏和脾脏失养导致的。通过艾灸的治疗能很好的治疗卵巢早衰症状。艾灸的功效能让卵巢早衰的症状得到根本性解决。能让患者失养的肝脏和脾脏重新恢复器官机能。对于补肾的效果也是很明显的。通过这样的治疗,就能达到治疗卵巢早衰症状的目的。

3、艾灸穴位可以解决卵巢衰老的本质问题

3.1、肝俞穴

3.1.1、位于脊柱区,第九胸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1.5寸,俯伏或俯卧取穴。

3.1.2、功效:肝俞穴为肝的背俞穴。肝:肝脏;俞:输注。气能生血,气为血之帅。艾灸此穴,疏肝理气,行气活血。

3.2、肾俞穴

3.2.1、取定穴位时,通常采用俯卧姿势,肾俞穴位于人体的腰部,当第二腰椎棘突下,左右二指宽处。痛、肾脏病、高血压、低血压、耳鸣、精力减退等。

3.2.2、功效:肾为先天之本,又为后天之本,坚持按摩艾灸肾俞穴,弥补女性的先天后天不足。

3.3、太溪穴

3.3.1、取穴时,可采用正坐,平放足底或仰卧的姿势,太溪穴位于足内侧,内踝后方与脚跟骨筋腱之间的凹陷处。

3.3.2、功效:此穴位为人体足少阴肾经上的主要穴道之一,艾灸太溪穴有滋阴益肾的作用。

卵巢功能不好如何调理

1、在医生指导下,根据自身体内的激素水平,适量服用雌激素,服药后三个月要监测一次,有助于防治卵巢功能的衰退。

2、可以每天喝牛奶,多吃鱼、虾、豆类、蛋类,这些食物富含植物性雌激素,有助于改善因体内雌激素分泌不足对身体造成的影响。另外,还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补养肝肾、滋补气血的药物,如何首乌、熟地、黄芪等。

3、瑜伽调理。通过特殊的瑜伽动作和呼吸,帮助疏通女性器官的气血,促进血液循环,有助于调整荷尔蒙的分泌。

4、每天可以口服天然的维E胶丸。有助于增强卵巢功能,还能抗衰老。

5、卵巢功能不好可以多吃有益于调节体内激素的食物,如豆类食品,特别是大豆,含有大豆异黄酮,是自然的植物雌激素,有助于改善内分泌失调。平时也可以多补充富含维生素C、维生素E的蔬菜水果,如胡萝卜、卷心菜、玉米等。

灸法可祛百病

端午时节草萋萋,野艾茸茸淡着衣,无意争颜呈媚态,芳名自有庶民知。

这首诗生动地写出了艾在民间的广泛认知和艾灸的普遍应用。

如果说杏是中医之花,那么艾便是中医之草了。艾的药用在我国至少有3000多年的历史。古人云:“家有三年艾,医生不用来”,说的就是使用艾灸进行自我调治。艾灸具有温经散寒、行气通络、扶阳固脱、升阳举陷、拔毒泄热、防病保健等作用。

艾灸疗法就是借助艾草燃烧时发出的药力和温热刺激,用以熏灼特定的穴位,达到防病治病、养生保健的目。中医理论认为,艾灸补气助阳,温益脾肾,能使人体元气充足,精力旺盛,抗衰延年。长期施灸保健穴位,还能够达到调和阴阳,健脾和胃,固本培元,补中益气,强壮全身,祛病延年的效果。艾灸的方法有:艾炷着肤灸、隔物灸、隔物悬灸、压灸、运动按灸、辅灸、器灸、温针灸等。

现代人工作压力大,加上长期运动量不足,并且长时间待在空调房里,身体气血往往不能旺盛充盈。于是,身体虚寒成为现代人的“文明病”。身体“变冷”,不适和疾病随之而来。对于男性,身体虚寒会导致倦怠易疲劳,甚至可能导致阳痿、早泄,这不仅有损阳刚之美,更对健康不利;对于女性,身体虚寒不仅会导致气色不佳,还可能导致多种妇科疾病及肌瘤的发生,可以说,虚寒是女人健康美丽的大敌;对于中老年人,身体阳气渐衰,虚寒更易导致身体的加速衰老,会降低身体对疾病的抵御能力。而艾灸正是温养驱寒最简单有效的中医理疗法,能帮助现代人对抗虚寒,起到温补身体阳气、祛病疗疾的作用。

艾灸对女性的好处有哪些

艾灸的一种神奇的疗法,因为它的确有很多不同凡响之处。首先,艾灸的疗效就十分神奇。艾灸疗法的适应范围十分广泛,在中国古代是主要治疗疾病的手段。用中医的话说,它有温阳补气、温经通络、消瘀散结、补中益气的作用。可以广泛用于内科、外科、妇科、儿科、五官科疾病,犹其对乳腺炎、前列腺炎、肩周炎、盆腔炎、颈椎病、糖尿病等有特效。

其次,艾灸具有奇特养生保健的作用。用灸法预防疾病,延年益寿,在我国已有数千年的历史。《黄帝内经》“大风汗出,灸意喜穴”,说的就是一种保健灸法。《庄子》记载圣人孔子“无病而自灸”,也是指用艾灸养生保健。日本人须藤作等做过的灸法抗癌研究,还表明艾灸可以使皮肤组织中潜在的抗癌作用得到活化,起到治癌抗癌的作用。

而且,关于艾灸的起源更是神奇。据研究表明,灸的发明应是原始人用火时,某一部位的病痛受到火的烘烤而感到舒适,便主动用火烧灼治疗更多的病痛。艾草古时候又叫冰台,古人在占卦之前,制冰取火,以艾为引,就在这种引天火的仪式氛围中,巫者把龟甲兆纹与人体的血脉取得模拟想象,思索中医的火论与气论,进而产生了艾灸这种神奇的治疗手段

脐下三寸是关元穴,可以艾灸关元穴。关元穴是小肠的募穴,为男子藏精,女子蓄血之处,为全身养生保健、强身健体的要穴,艾灸关元穴可增强人体阳气,补虚益损、延缓衰老作用!阳气不足,身体虚弱怕冷乏力以及阳痿早泄等均有防治作用。一般灸关元在7月底到9月中,。然如果天气过热或室内过热的话,就不要灸了。以免上火。一般是在20分钟左右。

以上这篇文章就是向大家详细介绍了艾灸对妇科的好处,当女性朋友们感觉到自己的身体比较虚弱,来月经的时候痛经都是可以用艾灸去缓解,因为艾灸是有一定强身健康的作用,还能够延缓女性朋友们的衰老。

艾灸关元有什么好处 艾灸关元穴的作用

艾灸关元穴对于阳气不足,身体虚弱,怕冷乏力,以及腹泻,阳萎,早泄等症均有防治作用,尤其是老年人,阳气虚衰,真元不足,宜多用此穴灸之。

艾灸关元穴能通三焦,以调经通下焦为先,主治泌尿系统,消化系统,肝胆方面的疾病。

肾阳不足,命门火衰所致脾阳不振,脾肾阳虚等症,如小腹冷痛,腰部冷痛等症,也可以通过艾灸关元穴治疗。

艾灸关元穴可温通下肢,有助于治疗风寒湿痹,下肢疼痛及痹症。

相关推荐

陈艾保健灸

1.温通经脉 行气活血气血运行具有遇温则散,遇寒则凝的特点。灸法其性温热,可以温通经络,促进气血运行。 2.培补元气 预防疾病艾为辛温阳热之药,可补阳壮阳,故艾灸有培补元气,预防疾病之作用。 3.健脾益胃 培补后天在中脘穴施灸,可以温运脾阳,补中益气,常灸足三里,不但能使消化系统功能旺盛,亦可收到防病治病,抗衰防老的效果。 4.升举阳气 密固肤表气虚下陷,则皮毛不任风寒,清阳不得上举,因而卫阳不固,腠理疏松。常施灸法,可以升举阳气,密固肌表,起到健身、防病治病的作用。

艾灸:老人养生保健绝招

艾灸法——绿色养生疗法 艾灸法,就是借助艾草燃烧时发出的药力和红外线温热刺激,来熏灼特定的穴位,以达到治病防病、养生保健的目的。 中医理论认为,艾灸能补气助阳、温益脾肾,使人体元气充足,精力旺盛,抗衰延年。 现代医学研究证明,艾灸相关穴位,可以调节脏腑功能,促进机体的新陈代谢,提高机体的免疫力,还能够增加红细胞、白细胞的数量和增强巨噬细胞的吞噬能力。 如果长期施灸保健穴位,就能够达到调合阴阳,健脾合胃,固本培元,补中益气,强壮全身,祛病延年的效果。 三十而立要艾灸 艾灸养生,对于30岁以上的人尤为重要。王

艾灸熏肚脐的最佳时间 艾灸经常熏肚脐的好处

脐通百脉,艾灸肚脐,能够起到通经活络,理气和血,达到“通则不痛”。适用于肠麻痹、痹症,手足麻木及诸酸痛证。 艾灸肚脐可增强脾胃机能,使升阳得升、浊阴下降,以健脾止泻,和胃降逆,适用于胃痛、反胃、痞满、呕吐、泄泻等症。 冲为血海,任主胞胎,冲任督带与生殖及妇人的经带、胎、产息息相关,故艾灸脐可以调理冲任,理气养血,固经安胎。临床用于妇女月经不调、痛经、带下、崩漏、黄褐斑等症。 经常用艾灸脐能激发三焦的气化功能,使气机畅通、经络隧道疏通、促进代谢、缩减脂肪等。用于艾条可以调理小便不利、腹水、水肿、肥胖等症。

呕吐艾灸哪里图解 饮食停积型呕吐

主要症状:呕吐酸腐,脘腹胀满,嗳气厌食,吐后则舒,苔厚腻。 艾灸疗法:灸中脘,内关,足三里,建里,神阙,阴陵泉,脾俞穴。 取穴体位:患者仰卧屈膝,取中脘,内关,足三里穴,于仰卧位加灸建里,神阙,阴陵泉,与俯卧位加灸脾俞穴。 艾灸手法:各穴艾炷隔姜灸,取新鲜老姜,据穴区部位切厚0.2-0.5厘米的姜片,中间穿刺数孔,施灸时,将新鲜姜片放在所选穴位的皮肤上,置大火中等艾炷放在其上,用火点燃艾炷进行施灸,待患者感到局部有灼痛感时,略提起姜片,或更换艾炷再灸,每穴灸3-5壮。 艾灸功效:消食化滞,和胃降逆。

艾灸对肠胃有好处吗

调理肠胃应该选择以下穴位进行艾灸艾灸胃俞-和胃健脾助消化 胃俞是胃的背俞穴,是胃在背部的反应点,艾灸胃俞,能和胃健脾,理中降逆,调整胃功能,防止胃功能的偏盛偏衰,维护胃的正常受纳与通降,从而保证消化吸收的顺利进行。 取穴:胃俞在背部,第十二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 艾灸方法:正坐或俯卧位,由施灸者将艾条拿在手,燃端对准穴位所在位置,距离皮肤2-3厘米,或以感受温热为度,每次灸5-8分钟,自行灸治时,可以选用艾灸盒辅助灸。 艾灸丰隆-化痰湿除肥胖 丰隆是足阳明胃经的络穴,艾灸丰隆能调和胃气,使胃的通

艾灸印堂穴的方法

眉心就是中医经络穴位印堂穴的驻地,养生者将印堂穴称为“上丹田”,认为刺激这个部位,勤加耕耘,就能够获取长生延年的“内丹”。 印堂穴定位:在额部,当两眉头之中间。 艾灸方法:灸印堂穴时,你要先将艾条点燃,然后将点着的一端放在印堂上方2厘米处,先停两三分钟。然后,再从印堂一直灸到鼻梁的上部,来回在这两点之间悬灸。 注意艾灸条不要接触到皮肤,不然就会烫个疤了。你在灸这个穴位时,最好躺着。 如果你的体质偏阳虚,灸后可以快速地疏通气血,让面部恢复光泽;如果你是过了青春期,以阳虚体质为主,那用这套方法的效果更加神奇,

艾灸可以抗衰老吗 衰老的主要表现

主要表现为思维活动减慢,反应迟钝,动作缓慢,肌肉活动的控制与协调困难,记忆力下降,健忘,白发或脱发,牙脱落等老化症状,以及眩晕耳鸣,失眠,神疲乏力,畏寒肢冷,腰膝酸软等症状。

中医艾灸常用穴位

1、神阙(脐中) 取穴:在脐窝正中。 作用:本穴是古代重要保健穴之一。如宋代《扁鹊心书》提到期“凡用此灸,百病顿除,延年益寿”。明代《针灸集成》也记述一老者,“年逾百岁,而甚壮健”,原因是“每交(指春分、秋分、夏至、冬至)灸脐中”之故。现代用它调节肠胃功能,提高免疫力,延缓衰老,预防中风。 操作:灸法:隔盐灸,以黄豆至枣核大之艾炷,灸5~30壮。关于壮数,《类经图翼》认为:“若灸三、五百壮,不惟愈疾,亦且延年”。可作参考。艾条灸,每次15~20min,以局部潮红为度。 2、气海 取穴:在腹正中线上,脐下1

无烟艾灸条到底好不好

艾灸的时候艾条燃烧会有烟产生。有人做艾灸的时候觉得呛,所以市面上有了无烟艾灸条。但无烟艾灸条到底好不好呢?让我们帮您分析一下。 首先,艾烟是怎么产生的呢?是晾干的艾草燃烧后产生的。艾草燃烧后药理作用更强,艾烟中含有人体所需的很多微量元素,如铁、锌、镁、纳、钾、钙等成份。艾烟对交感神经有调节作用,被人体吸收后起到镇静的作用,有缓解压力的效果。艾烟中含有硒,是一种抗癌成份,可增加人体的免疫力,平喘止咳。艾烟有抗菌、抗真菌、抗病毒、净化空气的作用可预防传染病。艾烟中的甲醇提取物还有抗氧化和清除自由基的作用,可防

拉肚子艾灸什么部位

拉肚子应该分型取穴进行艾灸: 湿热型拉肚子艾灸 艾灸疗法:灸天枢,上巨虚,阴陵泉,水分,内庭,公孙穴。 取穴体位:患者仰卧屈位取天枢,上巨虚,阴陵泉,水分,内庭,公孙穴。 艾灸手法:用艾炷隔姜灸,将新鲜老姜切成厚0.2-0.5厘米的姜片,中间穿刺数孔,施灸时,将姜片放在所选穴位的皮肤上,置大火中等艾炷在姜片上,点燃艾炷施灸,待感到局部有灼痛感时,略提起姜片,或更换艾炷再灸,每穴3-5壮。 艾灸功效:健脾消食,导滞止泻。 脾虚型拉肚子艾灸 艾灸疗法1:灸神阙,关元,脾俞,胃俞,命门,肾俞,申脉,足三里,腹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