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孕妇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诊治指南

孕妇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诊治指南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简称妊高征),是妊娠期妇女所特有而又常见的疾病,以高血压、水肿、蛋白尿、抽搐、昏迷、心肾功能衰竭、甚至发生母子死亡为临床特点。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按严重程度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重度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又称先兆子痫和子痫,子痫即在高血压基础上有抽搐。一般发病时间在妊娠20周以后,尤其在妊娠32周以后最为多见。它严重影响母婴健康,是孕产妇和围生儿发病和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妊娠高血压的影响,取决于出现症状时所处的怀孕阶段,以及血压升高的程度。血压越高,越接近怀孕早期出现,孕妇出现问题的风险也就越大。所幸的是,大多数患有妊娠高血压的准妈妈症状都很轻微,而且直到接近分娩时(37周或以后)才表现出来。如果你属于这种情况,你接受引产或剖腹产的风险会略高于其他人。但除此之外,你和宝宝的健康不会受到太大的影响。但是,大约有1/4患有妊娠高血压的女性在孕期或分娩时,或者生下宝宝后不久,会患上先兆子痫。如果孕妇在怀孕30周内出现妊娠高血压,那么进一步发展为先兆子痫的几率是50%。另外,患有妊娠高血压的孕妇,发生其他孕期并发症的风险会更高,这包括宫内发育受限、早产、胎盘早剥、胎死宫内等。

孕妈妈为什么需要测血压

现实中,有很多原先血压非常正常的女性,在妊娠中期以后很有可能会发生一些合并症,而其中最常见的就是妊娠高血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是妊娠期特有的疾病,是指妊娠20周以后出现高血压、水肿、蛋白尿三大症候群,严重时可出现抽搐、昏迷、心肾功能衰竭,甚至发生母婴死亡。

中晚期妊娠特别是妊娠20周以后易发生孕妇妊娠高血压综合征,这是产科的重要死亡原因,对母婴危害均很大。测血压是筛选妊高征的必要手段,测量时,孕妇收缩压升高4kPa,舒张压升高2kPa,即使血压不超过17.3/12kPa,也应视为高血压。血压过低也不行,表示孕妇身体虚弱或有贫血。

孕期检测血压在于及早诊断、早处理,减少母婴并发症如胎盘早剥、产后出血、HELLP综合征、胎儿窘迫,新生儿死亡等。 如因高血压引起的抽搐性头痛,会发生脑血管意外,进而致孕妇死亡。所以妊娠期间必须经常测血压,发现异常积极处理。

孕期精神紧张易发妊娠期高血压吗

孕期精神过度紧张,或受刺激致使中枢神经功能紊乱的准妈妈,容易好发妊娠期高血压。

此外,寒冷季节或气温变化过大,年轻初孕妇或高龄初孕妇,有慢性高血压、慢性肾炎、糖尿病等病史的孕妇,营养不良、体型矮胖、有高血压家族史等准妈妈,也容易患妊娠期高血压。

产科专家建议,首先要注意孕期的营养与休息;减少脂肪和过多盐的摄入,增加富含蛋白质、维生素、铁、钙和其他微量元素的食品,对预防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有一定的作用。

此外,妊娠期要保持足够的休息,保持心情愉快,情绪稳定也有助于预防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发生与发展。

如属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好发对象,经医生预测为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好发者时,可每日补充钙剂等。

什么是妊娠期急性脂肪肝

妊娠期急性脂肪肝(AFLP)又称”产科急性假性黄色肝萎缩”、“妊娠特发性脂肪肝“、“妊娠期肝脏脂肪变性”等。妊娠期急性脂肪肝是妊娠晚期特有的致命性少见疾病。该病起病急骤,病情变化迅速,可发生在妊娠28~40周,多见于妊娠35周左右的初产妇,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双胎和男胎较易发生。临床表现与暴发性肝炎相似。

AFLP的病因不明。由于AFLP发生于妊娠晚期,只有终止妊娠才有痊愈的希望,故推测是妊娠引起的激素变化,使脂肪酸代谢发生障碍,致游离脂肪酸堆积在肝细胞和肾、胰、脑等其他脏器,造成多脏器损害。近年来已有多例复发病例和其子代有遗传缺陷报道,故有人提出可能是先天遗传性疾病。此外,病毒感染、中毒、药物(如四环素)、营养不良、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等多因素对线粒体脂肪酸氧化的损害作用可能也与之有关。

​妊娠高血压胎儿的杀手

在医学逐渐发达的今天,不管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仍是导致孕妇及围生儿发病和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约有15%妊娠的相关死因是妊娠期高血压疾病。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是妊娠期特有的疾病,包括妊娠期高血压、子痫前期、慢性高血压并发子痫前期等,以往一般称为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小李的病属于慢性高血压并发子痫前期,即在慢性高血压的基础上,孕妇出现蛋白尿、水肿等症状。

血压的高低对孕妇和胎儿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当孕妇血压超过170/110毫米汞柱时,可引起肝肾功能衰竭、脑出血、胎盘早剥等,胎儿可能因胎盘血管收缩,胎盘血流减少而引起窘迫。当血压过低时,由于减少了子宫胎盘的血液灌注,又可影响胎儿的生长发育。因此,如何有效控制血压显得十分重要,尤其是在怀孕以前就已确诊为原发性高血压的患者。

毛细血管扩张手术疗法怎么样

目的:利用血流介导的血管扩张技术对正常育龄期非妊娠、早孕期、中孕期、晚孕期妇女及晚孕期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晚孕期妊娠期糖尿病妇女肱动脉的血管内皮细胞功能进行检测,发现和探讨正常不同孕期及妊娠期合并高血压疾病、妊娠期合并糖尿病妇女的血管内皮功能的变化;分析FMD对正常妊娠及妊娠期合并高血压疾病、妊娠期糖尿病血管内皮功能评估的意义和价值,为临床诊疗提供参数支持。

方法: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配有频率为7.0-12.0MHz的线阵探头,对2012年3月至2014年3月就诊我院的育龄期非妊娠妇女32例(其中15例由同一操作者进行不同时间重复测量)、早孕妇女77例、中孕妇女40例、晚孕期妇女73例(其中正常晚孕38例,妊娠期合并高血压疾病20例,妊娠期合并糖尿病15例)进行肱动脉检测,对比育龄期正常非妊娠、早孕、中孕、晚孕期妇女FMD相关参数的变化特征及晚孕期正常孕妇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妊娠期糖尿病孕妇FMD相关参数的变化特征。

结果进行统计学处理,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1、肱动脉FMD测值在同一操作者对受试者重复测量条件下的一致性显著。同一操作者对受试者的FMD重复测量值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2、正常非妊娠、早孕、中孕、晚孕组妇女肱动脉的FMD值如下:正常育龄期非妊娠妇女肱动脉FMD平均值±标准差:7.66±2.74%;早、中、晚孕妇女肱动脉FMD平均值±标准差分别为:11.06±3.74%、9.32±3.61%、8.26±3.13%。早中晚孕期FMD分别比非妊娠期增加了44.39%、21.67%、7.83%。早孕期组FMD值与非妊娠组、中孕组、晚孕组之间及非妊娠组与中孕组之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余各组(非妊娠组与晚孕组、中孕组与晚孕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晚孕期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孕妇肱动脉FMD平均值±标准差为:5.94±3.75%。晚孕期正常组与妊娠期高血压病组FMD值有显著性差异(t=2.51,P0.05)。妊娠期糖尿病孕妇肱动脉FMD平均值±标准差为:5.83±3.81%。晚孕期正常组与妊娠期糖尿病组FMD差异有显著性(t=2.39,P0.05)。但晚孕期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及妊娠期糖尿病组FMD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08,P0.05);以FMD值为7.40%、7.39%分别作为诊断晚孕期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妊娠期糖尿病的阈值,其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1、0.73。

看了上述对于血管扩张术的目的及方法的介绍后,我想大家应该已经有所了解了吧。关于血管扩张术的方法有很多,我们要正确认识和掌握该疾病的知识,并根据其病症来采取相对应的措施来进行针对性的改善和治疗。我们要好好注意身体健康,要好好保护它。

妊娠期高血压的病理病因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在我国,是一种很常见的妊娠期疾病。在产科常见疾病中,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占全部妊娠疾病的5%-10%作用。每年,都有很多孕妇因为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以及其继发疾病死亡,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是孕妇死亡的第二大原因。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后果严重,会影响胎儿健康。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主要症状有高血压、蛋白尿、水肿等。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治疗目的是预防重度子痫前期和子痫的发生,降低母胎围生期病率和死亡率,改善母婴预后。

目前国内外对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分类及诊断已有明确的和被广泛接受的标准。按发病基础、脏器损害程度将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分为五类,即妊娠期高血压、子痫前期、子痫、慢性高血压伴子痫前期、慢性高血压。

妊娠期高血压是指,妊娠期首次出现高血压,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于产后12周内恢复正常。尿蛋白阴性。产后方可确诊。少数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可伴有上腹部不适或血小板减少。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发病原因可能涉及母体、胎盘和胎儿等多种因素,包括有滋养细胞侵袭异常、免疫调节功能异常、内皮细胞损伤、遗传因素和营养因素。但是没有任何一种单一因素能够解释所有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病因和机制。

滋养细胞侵袭异常可能是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子痫前期发病的重要因素。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滋养细胞侵入螺旋小动脉不全,子宫肌层螺旋小动脉未发生重铸,异常狭窄的螺旋动脉使得胎盘灌注减少和缺氧,最终导致子痫前期的发生。

免疫调节功能异常是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母体对于父亲来源的胎盘和胎儿抗原的免疫耐受缺失或者失调,是子痫前期病因的重要组成部分。

血管内皮损伤也是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一个重要因素。氧化应激、抗血管生成和代谢性因素,以及其他炎症介质可导致血管内皮损伤而引发子痫前期。

遗传因素也是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发病的因素之一。子痫前期是一种多因素多基因疾病,有家族遗传倾向:患子痫前期的母亲其女儿子痫前期发病率为20-40%;患子痫前期的妇女其姐妹子痫前期发病率为11-37%;双胞胎中患子痫前期的妇女其姐妹子痫前期发病率为22-47%。但至今为止,其遗传模式尚不清楚。

另外,营养因素也是产生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因素之一。特别是缺乏维生素C有可能导致子痫发病。妊娠期妇女的血管痉挛、内皮细胞激活、前列腺素、内皮素等都有可能诱发子痫,从而发生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通常凝血状态异常,血液浓缩。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饮食调理

发现自己患有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准妈妈也不用过分紧张.可通过"1减少、2控制、3补充”的合理饮食来进行调理。

1.减少动物脂肪的摄入

患有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准妈妈应减少动物脂肪的摄入.炒菜最好以柏物油为主,海日2"一25克。饱和脂肪酸的供热能应低于相%。

2.控制钠盐的摄入

钠盐在防治高血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若辱天食入过多的钠,会使血竹收缩,导致血压上升,因此患有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准妈妈应甸天限制在3一5克以内。同时,还要远离含盐最高的食品。

3.补充蛋白质

重度妊娠期高血压的孕妇因尿中蛋白丢失过多,常有低蛋白血症。因此.应及时摄入优质蛋白.如牛奶、鱼虾、鸡蛋等,以保证胎儿的正常发育。每日补充的蛋白质量最高可达100克。

4.补充钙质

患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孕妇最好多吃含钙丰富的食品,如奶制品、豆制品、鱼虾、芝麻等,也可以适当补充钙剂。若为低钙血症.史应该注意钙的补充.

5.补充锌、维生紊C和维生素E

患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孕妇,血清锌的含最较低,因此,膳食中若供给充足的锌能够增强准妈妈身体的免疫力。另外,维生素C和维生素E能抑制血中脂质氧化的作用,降低妊振期高血压疾病的反应,因此也需要适当补充。

日常诱发蛋白尿的原因都有哪些

1.假性蛋白尿——留取尿液标本时,不小心污染了尿液

女性生殖系统的解剖原因,尿道短且与阴道比邻,患有生殖道炎症的孕妇,阴道分泌物增多,留取尿液不当时,标本极易被阴道分泌物污染,也可出现蛋白尿而造成误诊。

正确的做法:留取尿液标本时,排掉开始时的小便,留取中间的尿液进行检查。

2.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

水肿、蛋白尿、高血压是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3大症状。如果在出现水肿或蛋白尿的同时还伴有血压升高,患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可能性就很大。

正确的做法: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是妊娠特有的疾病。我国的发病率为9.4%,而国外报道的发病率为7%~12%。多数仅在妊娠期出现一过性高血压,蛋白尿,在分娩后即会随之消失。

患病孕妇由于肾小球滤过率下降,血浆蛋白由肾小球漏出形成蛋白尿,蛋白尿的多少也反映出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严重程度。

3.肾脏疾病

孕前既有肾脏疾病——怀孕后会使病情进一步加重

怀孕使女性的机体代谢增加,全身血容量增多,加重了肾脏及其他脏器的负担,从而可使肾脏原有疾病的病情加重。

隐匿性肾炎——怀孕前没有发现肾脏疾病的症状

常在怀孕中、后期出现症状,需要抽血进一步检查血浆微球蛋白,同时到肾内科就诊,及时明确诊断并进行治疗。

4.原发性高血压疾病

怀孕前已经患有高血压或者有高血压家族史,都有可能在孕期出现蛋白尿。

高血压疾病对全身各个脏器都有损害,会损害肾小球引起蛋白尿;而肾脏损害又会进一步加重高血压。

5.妊娠期蛋白尿——有水肿、蛋白尿却没有其他症状

怀孕期间出现蛋白尿、肢体水肿,但是没有出现血压增高和其他不适。实际上,在临床上往往把妊娠期蛋白尿列入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范围考虑。

孕期遭遇蛋白尿怎么办

蛋白尿的5种可能

1、假性蛋白尿——留取尿液标本时,不小心污染了尿液

女性生殖系统的解剖原因,尿道短且与阴道比邻,患有生殖道炎症的孕妇,阴道分泌物增多,留取尿液不当时,标本极易被阴道分泌物污染,也可出现蛋白尿而造成误诊。

正确的做法:留取尿液标本时,排掉开始时的小便,留取中间的尿液进行检查。

2、妊娠期高血压疾病

水肿、蛋白尿、高血压是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3大症状。如果在出现水肿或蛋白尿的同时还伴有血压升高,患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可能性就很大。

正确的做法: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是妊娠特有的疾病。我国的发病率为9。4%,而国外报道的发病率为7%~12%。多数仅在妊娠期出现一过性高血压,蛋白尿,在分娩后即会随之消失。

患病孕妇由于肾小球滤过率下降,血浆蛋白由肾小球漏出形成蛋白尿,蛋白尿的多少也反映出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严重程度。

3、肾脏疾病

孕前既有肾脏疾病——怀孕后会使病情进一步加重

怀孕使女性的机体代谢增加,全身血容量增多,加重了肾脏及其他脏器的负担,从而可使肾脏原有疾病的病情加重。

隐匿性肾炎——怀孕前没有发现肾脏疾病的症状

常在怀孕中、后期出现症状,需要抽血进一步检查血浆微球蛋白,同时到肾内科就诊,及时明确诊断并进行治疗。

4、原发性高血压疾病

怀孕前已经患有高血压或者有高血压家族史,都有可能在孕期出现蛋白尿。

高血压疾病对全身各个脏器都有损害,会损害肾小球引起蛋白尿;而肾脏损害又会进一步加重高血压。

5、妊娠期蛋白尿——有水肿、蛋白尿却没有其他症状

怀孕期间出现蛋白尿、肢体水肿,但是没有出现血压增高和其他不适。实际上,在临床上往往把妊娠期蛋白尿列入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范围考虑。

有时准妈妈原来的基础血压比较低(比正常值低),怀孕期间血压虽较平时有升高,但并没有达到诊断为高血压的标准。

相关推荐

每个女人怀孕后都应了解清楚这病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是近年来孕产妇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妊娠前已有高血压的孕妇多能早期引起重视,但是大部分孕妇是妊娠期首次发现血压高,又称妊娠期高血压。 因此常常有孕妇来产检,医生告知患者有妊娠期高血压,患者会觉得很不可以理解,甚至质疑医生的话。 妊娠期高血压是妊娠期特有疾病,在我国发病率为10%左右,多数孕妈无明显症状,少数有头晕、头痛,甚至抽搐等,死亡率在7/10万左右。早期发现、及时治疗意义重大。 妊娠期高血压的发病机制目前尚不清楚,但是吸烟、肥胖、多胎妊娠、缺钙、既往妊娠有过高血压的孕妈们发生率要高。

孕妇缺钙有哪些症状

1:小腿抽筋:一般在怀孕5个月时就可出现,往往在夜间容易发生。但是,有些孕妇虽然体内缺钙,却没有表现为小腿抽筋,容易忽视补钙。 2:牙齿松动:钙是构成人体骨骼和牙齿硬组织的主要元素,缺钙能造成牙齿珐琅质发育异常,抗龋能力降低,硬组织结构疏松,如果孕妈咪感觉牙齿松动,可能是缺钙了。 3: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缺钙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发生的有一定的关系,如果你被妊娠期高血压困扰,也许你该警惕起来了。 4:关节、骨盆疼痛:如果钙摄取不足,为了保证血液中的钙浓度维持在正常范围内,在激素的作用下,孕妇骨骼中的钙会大量

孕期饮食为何能预防孕期疾病

妊娠是一个特殊的生理过程。这个过程为满足胎儿生长、发育的需要,母体诸器官、系统均发生了一些适应性的变化;器官负荷加大,代谢显著增加,多种营养素需要量亦明显增多。因此,孕妇需储存足够量的脂肪及多种营养素以供临产时、产后及哺乳期的消耗。 在整个孕期,孕妇营养的质和量均很重要,世界各国制订的孕妇每日膳食标准中,营养素供给量皆高于非孕妇女。若营养素缺乏则可能导致母体、胎儿的异常,引 发机体的病理生理改变,致使胎儿畸形、流产、早产、妊娠期贫血、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胎儿生长受限及胎膜早破等病变的发生。 一、妊娠期营养与

晚期妊娠引产与催产的指征

1.妊娠期高血压疾病 轻、中度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胎儿已成熟,重度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经保守治疗无效或恶化,子痫控制后24小时无临产征兆者。 2.胎膜早破 估计胎儿已成熟,24小时未临产者。 3.绒毛膜羊膜炎 继续妊娠可能造成胎儿宫内感染。 4.胎儿宫内环境不良 继续妊娠对胎儿造成危害,甚至可能发生胎死宫内,宫外环境相对子宫内环境更有利于新生儿存活,这种情况包括:严重的胎儿宫内发育迟缓、母儿血型不合、胎儿水肿、羊水过少、可疑胎儿窘迫等。 5.胎死宫内,胎儿畸形 6.预防过期妊娠 妊娠已达41周以上者。 7.母亲合

高龄产妇必做的六种产前检查 监测血压

由于高龄孕妈咪容易出现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所以要在孕期定期监测血压,如果出现头痛、腿肿、血压升高等情况,应尽快去医院诊治

高龄怀孕与肥胖是祸首

■ 闻唱 天气寒冷,心脑血管意外就会增多,所以冬季也是准妈妈患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高发季节。近来许多医院的妇产科收治患妊娠期高血压的准妈妈明显增多,杭州市三医院妇产科主任林晓冰说,准妈妈的血管和老年人一样脆弱,天气骤冷,情绪不稳定,这些都有可能导致血压大大升高。 “全面二孩”政策放开,很多家庭开始准备生二胎,专家提醒,过了35岁后,发生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妊高征)的风险成倍增加,怀孕后一定要严密监测血压。尤其是头胎有妊高征,怀二胎时很有可能会再次发生。 高龄怀孕、肥胖等是妊高症诱因,五成二胎准妈妈是高危产妇

妊娠高血压要怎么进行治疗

妊娠高血压是常见的妊娠期疾病,妊娠高血压给女性患者带来很多的烦恼,妊娠高血压的治疗也是十分困难的,妊娠高血压要怎么进行治疗呢?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虽然凶险,但是尽早发现及早治疗,绝大部分患者的病情还是能够被很好地控制住的。临床上遇到比较危急的病人多数都是因为没有定时做孕期检查,期间一直都不知道有高血压,直到出现抽筋现象才急急忙忙来就医。因此,最重要的是要提醒每一个准备怀孕和正在怀孕的准妈妈要定期到医院做检查,才能保证平平安安度过整个孕期,迎接一个健康的新生命到来。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一般发生在怀孕5个月后,出

妊娠合并贫血对妊娠的影响

1.对孕妇的影响 贫血孕妇的抵抗力低下,对分娩、手术和麻醉的耐受能力也很差,即使是轻度或中度贫血,孕妇在妊娠和分娩期间的风险也会增加。世界卫生组织的资料表明,贫血使全世界每年约50万名孕产妇死亡。例如:重度贫血可因心肌缺氧导致贫血性心脏病;胎盘缺氧易发生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性心脏病;严重贫血对失血耐受性降低,易发生失血性休克;由于贫血降低产妇抵抗力,易并发产褥感染。 2.对胎儿的影响 孕妇骨髓和胎儿在竞争摄取孕妇血清铁的过程中,胎儿组织占优势。而铁通过胎盘由母亲运至胎儿是单向运输,不能逆向转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妊娠期高血压怎么办

1、一般治疗 (1)休息:对于轻度的妊娠高血压可住院也可在家治疗。 (2)密切监护母婴状态:应询问准妈妈是否有头痛、视力改变、上腹不适等症状。每日测体重及血压。定时复查尿蛋白、检测血压、胎儿发育情况和胎盘功能。 (3)间断吸氧:可增加血氧含量,改善全身主要脏器和胎盘氧供。 2、降压治疗 目的:预防子痫、心脑血管意外和胎盘早剥等严重母胎并发症。降压过程要平稳,不可波动过大。 目标血压:准妈妈没有并发脏器功能损伤,收缩压应控制在130-155mmHg,舒张压应控制在80-105mmHg。准妈妈并发脏器损伤,收

什么是妊娠期

现在大多数孕妇都很重视产前检查,但是少数患者,尤其是农村,边远地区的患者,并不重视产前检查,认为听听胎心或是做个B超就是产检了,其实远远不够。最终可能没有及时发现相关母婴疾病,这就造成了不良结局。那么医生诊断的妊高症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疾病呢? 孕妇须慎防在妊娠期间的高血压疾病 我们说,孕妇在妊娠期间可以发生一些特有的疾病,其中妊娠与高血压并存的一组疾病,称之为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多数发生在怀孕20周以后,表现为高血压、蛋白尿及水肿等一系列症状。 据全国孕产妇死亡原因调查报道,威胁孕产妇生命安全的有六大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