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预防心力衰竭
如何预防心力衰竭
1、预防感冒
在感冒流行季节或气候骤变情况下,患者要减少外出,出门应戴口罩并适当增添衣服,患者还应少去人群密集之处。患者若发生呼吸道感染,则非常容易使病情急剧恶化。
2、适量活动
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体力活动,但切忌活动过多、过猛,更不能参加较剧烈的活动,以免心力衰竭突然加重。
3、饮食宜清淡少盐
饮食应少油腻,多蔬菜水果。对于已经出现心力衰竭的病人,一定要控制盐的摄入量。盐摄入过多会加重体液潴留,加重水肿,但也不必完全免盐。
4、健康的生活方式
一定要戒烟、戒酒,保持心态平衡,不让情绪过于兴奋波动,同时还要保证充足的睡眠。
如何预防心衰的发生
心衰就是我们常说的心力衰竭,是一种严重的心血管疾病,心衰病严重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心衰是所有心脏病的终末阶段,所有的心脏病到最后都会出现心力衰竭,并且心衰患者死亡率很高,25%的新发心衰患者在1年内死亡,且常反复入院治疗。因此,预防心衰发生对保护患者生命和改善患者生活质量至关重要。
研究发现,严格遵守“戒烟、减肥、经常锻炼和多吃蔬菜”这四个习惯,可以使男女心脏衰竭危险分别降低81%和69%。
1、保持良好的情绪
情绪紧张,激动,大喜,大悲等将给病人蒙上一层阴影.因上述情况可使交感神经兴奋,儿茶酚胺大量分泌,结果使心率增快,血压升高,就很容易导致心衰,因此日常中要保持情绪稳定
2、饮食
暴饮暴食也是诱发心衰的原因之一,.因胃部饱胀,可使膈肌升高,影响心肺功能,易促使心衰发作。所以日常中饮食原则应以易消化,清淡的半流质或软食为主,并少食多餐,适当限制钠盐。
3、充足的休息
少因劳累过度,使心率加快,耗氧量增加,诱发和加重心力衰竭的例子不乏其人.其实,恢复期病人虽不可长期与病床为伴,但也应注意充分休息,根据具体情况,"动静结合"----如散步,打太极拳等,待心功能确实恢复稳定后,再参加力所能及的工作.
4、感染
罹患病毒或细菌感染,均可损害心肌收缩力,其中以上呼吸道感染为最常见.如风湿活动为诱发风湿性心脏病心力衰竭的主要诱因,也与上呼吸道感染密切相关.心脏病人注意保护自己,预防各种感染至关重要,一旦发生上呼吸道感染等应及时彻底治疗.
5、注意保暖
预防心衰的发生,朋友们要注意保暖,特别是冬天,不能只要风度,不要温度,要注意保暖,避免感冒。出现发烧、贫血、甲亢等疾病,一定要及时到医院就诊,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不要呆在家里讳疾忌医。
6、注意锻炼
预防心衰,朋友们还要注意加强锻炼。每星期进行两三次、每次30分钟的有氧运动,对于防止冠心病大有裨益。
7、不吸烟
与不吸烟者相比,男性烟民心衰危险高出86%,女性烟民心衰危险高出109%
8、保持健康体重
肥胖男性和肥胖女性心衰危险分别增加75%和106%。体重超标会使男女心衰危险分别增加15%和21%。
年轻人警惕爆发性心肌炎
著名影星伊丽莎白·泰勒23日辞世,享年79岁,而死亡的原因是充血性心力衰竭。我们该如何预防和避免这种心脏病?专家表示,这是一种常见疾病,多发于心脏病人,普通人很少见,只有爆发性心肌炎才有可能产生。预防心衰最好的方法是提早治疗原发疾病,如控制高血压,治疗冠心病。
突发性心力衰竭很常见
突发性心力衰竭,这种病其实很常见。它主要发生在有心血管毛病的人身上,比如高血压患者、冠心病患者、瓣膜病患者、先天性心脏病患者等等,在心血管病房里,心衰的人占了1/3,而一般正常人得这病的可能非常非常小。
由于得了高血压、冠心病,随着心室压力增高,心脏的后负荷增重,长时间下去,心肌变得肥厚肥大,进而心腔也会变大起来,最终导致心衰的产生。
充血性心力衰竭临床表现是怎么样的?心脏病患者如何避免得充血性心力衰竭?
突发性心衰临床表现主要为,早期阶段以活动后胸闷气促为主,症状加重的话,静息的状态也会胸闷气促;再严重的话就会夜间平卧困难,甚至要端坐呼吸。
如果出现这些情况,就必须要尽早治疗原发疾病,比如控制高血压,治疗冠心病,改善心肌供血,如果有瓣膜病,或者先天性心脏病,尽早手术治疗,就能防止心脏病发展到心衰阶段。
年轻人会有心脏衰竭这种病吗?
除非得了心肌炎,或者有先天性心脏病才会有心衰的可能,一般来说没有基础性心脏病的是不会得心衰的。但年轻人最要当心爆发性心肌炎。因为它的危害实在是很大,严重的会出现心衰、心律失常,甚至导致心源性休克,更严重的会猝死;不过在发病前两到三周会有上呼吸道感染史或者腹泻史,大部分主要是胸闷气促乏力,有的表现为浑身酸痛,出现这些状况了,一定要及时就医。
年轻人一定要重视心肌炎。对于年轻人来说,预防心肌炎,关键在于生活规律、适量运动,每周达到150分钟以上的运动锻炼,最好每天运动半小时以上,以增强自身对于病毒的抵抗力。
临床治疗心力衰竭的常见方式有哪些
心力衰竭对人的危害是很大额,它是由心脏病变或是长期的心室负荷过重而导致的一种心脏疾病,患上心力衰竭后,最重要的就是做好相关的治疗工作,因此掌握心力衰竭的治疗方法就显得相当重要了。
1、整体思维,平衡脏腑阴阳:心力衰竭病位在心,“五脏相关”,它脏与心互相制约、互相影响,既可成为心力衰竭的诱发或加重因素,反之又可因心力衰竭致他脏功能失调或损害。治疗心力衰竭必须调补五脏之气血阴阳,不可局限于治心。对心力衰竭合并胃肠功能紊乱者采用调脾护心法治疗;对心力衰竭合并低血压、肾脏灌注不佳者,采用温肾健脾法;对容易外感的心力衰竭患者,采用补肺益卫法调理;对心力衰竭缓解期适当运用补肾护心法,对促进组织修复,减少心力衰竭复发。
2、因人制宜,注重个体差异:心力衰竭成因及诱因多样,个体差异非常大,常需要评估每个心力衰竭患者的具体情况,采用个体化治疗;即便是同一个患者,在不同时期,其治疗心力衰竭方案也常常需要改变。
3、改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心力衰竭常常伴有诸多其他症状,如口干口苦、头晕、心悸、乏力、胸闷、腹胀、腰膝酸软等,西药根本无能为力;同时许多心力衰竭患者因忧虑病情而导致抑郁焦虑,出现失眠、精神压抑、出汗等,这些又严重影响了心力衰竭患者的生活质量。缓解症状是首要。
4、增强体质,预防心力衰竭复发:感染是心力衰竭复发的最常见诱因,如何预防感染发生,是一个困难而具有重要意义的问题。心力衰竭患者多数年龄较大,生病后容易情绪低落,不敢进行身体锻炼,消化功能减退等等原因,体质弱,抵抗力较差,容易感染。
5、减少药毒,降低心力衰竭患者死亡:心力衰竭合并利尿剂抵抗、心律失常、低血压状态、肺部感染等,由于米力农等血管活性药物增加死亡率、抗生素滥用增加细菌耐药性、抗心律失常药物的致心律失常作用导致西医治疗效果较差。通过中医药的早期介入,可减少或不用多巴胺、米力农等血管活性药物、抗生素、抗心律失常药物,提高治疗心力衰竭的效果。
心力衰竭预防
1.预防感冒
在感冒流行季节或气候骤变情况下,患者要减少外出,出门应戴口罩并适当增添衣服,患者还应少去人群密集之处。患者若发生呼吸道感染,则非常容易使病情急剧恶化。
2.适量活动
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体力活动,但切忌活动过多、过猛,更不能参加较剧烈的活动,以免心力衰竭突然加重。
3.饮食宜清淡少盐
饮食应少油腻,多蔬菜水果。对于已经出现心力衰竭的病人,一定要控制盐的摄入量。盐摄入过多会加重体液潴留,加重水肿,但也不必完全免盐。
怎样控制血压预防心力衰竭
抗高血压药物延缓心力衰竭
美国医学界最近发表的一项医学研究显示,在新发生的心力衰竭病患中,有91%的病人在出现心力衰竭前已患有高血压病。而患上高血压病后,病人患上心肌梗塞、糖尿病(糖尿病食品)、高脂血症、左心室肥厚和瓣膜性心脏病等疾病的机率也会随着提高,这也大大增加了发生心力衰竭的危险性。
研究发现,抗高血压药物的治疗可使心力衰竭的发生延缓几年至几十年。美国医生在一组研究中,采用抗高血压药物积极控制高血压的病人组,结果发现,发生心力衰竭的人数明显低于未用抗高血压药物的另一组,不足后者的二分之一。研究也说明,心力衰竭完全有可能被延缓发生,甚至被控制。
高血压分等级
血压是指血液对动脉血管内壁的压力(压力食品),在过去,医学界根据血压高低,将高血压分为轻度、中度、重度和最重度4种等级。后来,为了让病人对病情有更清楚的认知,医学界又将高血压从轻、中、重、最重改为第1、2、3、4级高血压。
前年,美国在第6届心脏血管国际联合委员会会议中提出最新的高血压治疗准则及控制高血压的新标准,将高血压的第3、4级合并为1级,共浓缩为3级;分别是:第1级(舒张压90、收缩压140以上)、第2级(舒张压100、收缩压160以上)、第3级(舒张压110、收缩压180以上)。
避免太咸的食物
大部分高血压病人都必须通过药物来控制病情,但除了药物控制之外,病人也应以明智的态度选择饮食,积极改变生活方式,从而改善病情。
在饮食方面,应抑制食盐的摄取,避免吃盐分高或是太咸的食物,尤其是咸鱼、咸蛋、咸菜、皮蛋、火腿、腊肠、腊鸭等含盐量高的食品。
心力衰竭如何预防
①预防感冒
在感冒流行季节或气候骤变情况下,患者要减少外出,出门应戴口罩并适当增添衣服,患者还应少去人群密集之处。患者若发生呼吸道感染,则非常容易使病情急剧恶化。
②健康的生活方式
一定要戒烟、戒酒,保持心态平衡,不让情绪过于兴奋波动,同时还要保证充足的睡眠。
③饮食宜清淡少盐
饮食应少油腻,多蔬菜水果。对于已经出现心力衰竭的病人,一定要控制盐的摄入量。盐摄入过多会加重体液潴留,加重水肿,但也不必完全免盐。
④适量活动
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体力活动,但切忌活动过多、过猛,更不能参加较剧烈的活动,以免心力衰竭突然加重。
如何预防心衰的发生
心衰就是我们常说的心力衰竭,是一种严重的心血管疾病,心衰病严重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心衰是所有心脏病的终末阶段,所有的心脏病到最后都会出现心力衰竭,并且心衰患者死亡率很高,25%的新发心衰患者在1年内死亡,且常反复入院治疗。因此,预防心衰发生对保护患者生命和改善患者生活质量至关重要。
研究发现,严格遵守“戒烟、减肥、经常锻炼和多吃蔬菜”这四个习惯,可以使男女心脏衰竭危险分别降低81%和69%。
1、保持良好的情绪:情绪紧张,激动,大喜,大悲等将给病人蒙上一层阴影.因上述情况可使交感神经兴奋,儿茶酚胺大量分泌,结果使心率增快,血压升高,就很容易导致心衰,因此日常中要保持情绪稳定
2、饮食:暴饮暴食也是诱发心衰的原因之一,.因胃部饱胀,可使膈肌升高,影响心肺功能,易促使心衰发作。所以日常中饮食原则应以易消化,清淡的半流质或软食为主,并少食多餐,适当限制钠盐。
3、充足的休息:少因劳累过度,使心率加快,耗氧量增加,诱发和加重心力衰竭的例子不乏其人.其实,恢复期病人虽不可长期与病床为伴,但也应注意充分休息,根据具体情况,"动静结合"----如散步,打太极拳等,待心功能确实恢复稳定后,再参加力所能及的工作.
4、感染:罹患病毒或细菌感染,均可损害心肌收缩力,其中以上呼吸道感染为最常见.如风湿活动为诱发风湿性心脏病心力衰竭的主要诱因,也与上呼吸道感染密切相关.心脏病人注意保护自己,预防各种感染至关重要,一旦发生上呼吸道感染等应及时彻底治疗.
5、注意保暖:预防心衰的发生,朋友们要注意保暖,特别是冬天,不能只要风度,不要温度,要注意保暖,避免感冒。出现发烧、贫血、甲亢等疾病,一定要及时到医院就诊,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不要呆在家里讳疾忌医。
6、注意锻炼:预防心衰,朋友们还要注意加强锻炼。每星期进行两三次、每次30分钟的有氧运动,对于防止冠心病大有裨益。
7、不吸烟:与不吸烟者相比,男性烟民心衰危险高出86%,女性烟民心衰危险高出109%
8、保持健康体重:肥胖男性和肥胖女性心衰危险分别增加75%和106%。体重超标会使男女心衰危险分别增加15%和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