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性溃疡的饮食保健
消化性溃疡的饮食保健
溃疡患者不宜吃得过饱,以免引起胃内食物淤积,促进胃酸分泌而加重病情。平时可适当吃点含糖较少的饼干或馒头干,因为馒头干香酥可口,易于消化,进入胃内可中和胃酸,从而减轻胃酸对溃疡面的刺激和腐蚀作用,有利于减轻疼痛和溃疡面的修复。要注意进食一些可以保护胃粘膜的食物,如牛奶和鸡蛋等,但要注意少吃多餐。
鱼虾中不仅含有丰富的易于消化的优质蛋白质,而且富含有利于溃疡粘膜修复的微量元素锌。常食土豆可有效防治胃和十二指肠溃疡,一般连吃6个星期以上的热土豆,可使溃疡面逐渐缩小、愈合。
另外,要少吃生、冷和性寒的食物,如梨、西瓜、黄瓜、兔肉、鳗鱼和田螺等。也要少吃过热的食物,以免引起胃内血管扩张、充血,而诱发溃疡出血。辣椒、大蒜和酒类等均可刺激溃疡病变而加重病情,故需少吃或不吃。红薯、南瓜等产气多的食物以及易产酸的糖类和甜味食品,如月饼等,也应尽量少吃或不吃。
消化性溃疡饮食上需要注意哪些
消化性溃疡病人平时饮食应有规律,忌食生冷、干硬和煎炒油炸的食物,如:生萝卜、柿子、油炸花生米、炸焦鱼、烧鸡等,亦不宜饮酒、浓茶和咖啡,这些可使胃酸增多,影响溃疡愈合。西安昆仑医院专家说胃酸过多者,不宜食过酸的食物,如醋、话梅、柠檬、酸苹果、辣椒、芥末、胡椒等刺激性食物也不宜食之,它们可刺激溃疡病,引起上腹痛。
西安昆仑医院专家指出消化性溃疡患者需要注意精神情绪,锻炼身体,增强体质。养成良好的生活饮食习惯,节制烟酒,避免暴饮暴食及刺激性药物,食物,注意生活规律,劳逸结合,避免各种诱发因素。
消化性溃疡病人只吃细软食物,医学研究表明,食物中纤维素不足也是引起溃疡病的原因之一。医学科学家对溃疡病人随访,发现饮食富含纤维素的,消化性溃疡复发率不足45%,饮食过分细软者,消化性溃疡复发率在80%以上。
消化性溃疡病人应该少吃多餐,不少患者经常少吃多餐,以进食来止痛。其实,这不仅不能减轻溃疡病的症状,反而会加重病情。因为食物进人胃内,虽能中和 一部分胃酸,但又会刺激胃酸分泌,因而少吃多餐会使溃疡面不断受到胃酸侵蚀,不利于溃疡的愈合,所以溃疡病人平时饮食还是定量定时为好。
消化性溃疡病人应该与牛奶与饮酒,近年研究表明,消化性溃疡病人常饮牛奶并不利于消化性溃疡愈合。牛奶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钙质,均能促进胃酸分泌。医学研究表明,饮牛奶后胃酸分泌增加30%。
消化性溃疡病人食物的选择,戒刺激性的食物:咖啡、酒、肉汁、辣椒、芥茉、胡椒等,这些会刺激胃液分泌或是使胃黏膜受损的食物,应避免食用。由于每个人对食物的反应都有特异性,这些毋须完全禁食。
消化性溃疡病人饮食
此期应以少食多餐、清淡易消化的温凉流质食物为主。严格限制对胃黏膜有刺激的食物,并以富含易于消化的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为主,如牛奶、米汤等,每2 h进食1次,每日6~7次。若牛奶不习惯或腹部胀气者,用豆浆代替,或加米汤稀释,其它可给蒸蛋羹、稀藕粉、豆腐脑,其中牛奶、豆浆虽能稀释胃酸,但也能刺激胃酸分泌,故不宜多吃。限制肉汤、鸡汤、鱼汤的摄入,因为脂肪过多摄入会促进胃酸分泌和胆汁返流。
随着症状的减轻,可逐渐改用面糊、稀粥、蛋羹等,还可加蒸肉饼、肉末蛋羹、鸡肉汤等,每日进餐5~6次,每餐主食50 g,加餐可用牛奶、蛋花汤等。为保证供给正常代谢和溃疡组织修复所需的能量和营养物质,饮食宜定量( 250 mL/次),定时(次/2~ 3 h),进食不宜过快,要细嚼慢咽。以细软易消化的食物为主,并注意适当增加营养,以免发生营养不良,影响溃疡面愈合,禁食碎菜及含渣较多的食物。
此期患者病情稳定,自觉症状明显减轻,应指导患者在坚持药物治疗的基础上,掌握进食的规律性,预防疾病的复发。饮食仍以细软易消化半流质食物为主,每日可进食5次,除3次正餐外,上、下午可各加1次点心。可食软米饭、面条、小馄饨、小蒸包、清蒸鱼、氽肉丸等,避免过饱,防止腹胀;另外,可增加一些含纤维少的蔬菜,如冬瓜、土豆、山药、芋头、萝卜等。注意要细嚼慢咽。
由于消化性溃疡以胃和十二指肠球部为高发区,若不按时进食,空腹时胃酸分泌增多,直接作用于损伤部位,破坏胃黏膜保护屏障,影响溃疡愈合。因此要指导患者规律进食,忌食酸性食物,多食偏碱性食物,适当补充蛋白质、维生素等,促使溃疡面及早愈台。蛋白质以鸡蛋、牛奶、肉类等食物为主,脂肪以植物油为主。
病情稳定后每天3餐,可给予正常普食,以保证各种营养素平衡,注意避免消化性溃疡诱发因素,如暴饮暴食、饮酒、非甾体类药物等。
消化性溃疡的检查
(一)内镜检查
不论选用纤维胃镜或电子胃镜,均作为确诊消化性溃疡的主要方法,在内镜直视下,消化性溃疡通常呈圆形,椭圆形或线形,边缘锐利,基本光滑,为灰白色或灰黄色苔膜所覆盖,周围粘膜充血,水肿,略隆起。
日本学者将消化性溃疡的生命周期的胃镜表现分为三期:
活动期(A期),又分为A1及A2两期。
A1:圆形或椭圆形,中心覆盖白苔,常有小出血,周围潮红,有炎症性水肿。
A2:溃疡面覆黄或白色苔,无出血,周围炎症水肿减轻。
治愈期(H期),又分为H1及H2两期。
H1:溃疡周边肿胀消失,粘膜呈红色,伴有新生毛细血管。
H2:溃疡变浅,变小,周围粘膜发生皱褶。
瘢痕期(S期),也分为S1及S2两期。
S1:溃疡白苔消失,新生红色粘膜出现(红色瘢痕期)。
S2:红色渐变为白色(白色瘢痕期)。
(二)X线钡餐检查
消化性溃疡的主要X线下象是壁龛或龛影,指钡悬液填充溃疡的凹陷部分所造成,在正面观,龛影呈圆形或椭圆形,边缘整齐,因溃疡周围的炎性水肿而形成环形透亮区。
胃溃疡的龛影多见于胃小弯,且常在溃疡对侧见到痉挛性胃切迹,十二指肠溃疡的龛影常见于球部,通常比胃的龛影小,龛影是溃疡存在的直接征象,由于溃疡周围组织的炎症和局部痉挛等,X线钡餐检查时可发现局部压痛与激惹现象,溃疡愈合和瘢痕收缩,可使局部发生变形,尤多见于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后者可呈三叶草形,花瓣样等变形。
(三)HP感染的检测
HP感染的检测方法大致分为四类:
1、直接从胃粘膜组织中检查HP,包括细菌培养,组织涂片或切片染色镜检细菌。
2、用尿素酶试验,呼吸试验,胃液尿素氮检测等方法测定胃内尿素酶的活性。
3、血清学检查抗HP抗体。
4、应用多聚酶链反应(PCR)技术测定HP-DNA,细菌培养是诊断HP感染最可靠的方法。
(四)胃液分析
正常男性和女性的基础酸排出量(BAO)平均分别为2.5和1.3mmol/h,(0~6mmol/h),男性和女性十二指肠溃疡病人的BAO平均分别为5.0和3.0mmol/h,当BAO>10mmol/h,常提示胃泌素瘤的可能,五肽胃泌素按6μg/kg注射后,最大酸排出量(MAO),十二指肠溃疡者常超过40mmol/h,由于各种胃病的胃液分析结果,胃酸幅度与正常人有重叠,对溃疡病的诊断仅作参考。
消化性溃疡病人饮食 消化性溃疡喝什么茶好
配料:小白菜250克,盐少许,白糖适量。
制法:将小白菜洗净剁碎,加盐腌10分钟,用纱布包扎绞汁,加入白糖即成。每日3次,空腹饮用。
功能:清热,止津,养胃。
适用:老年消化性溃疡胃痛较剧、胃中灼热、反酸嘈杂、心烦易怒、口千口苦、便秘等。
配料:鲜牛奶250毫升,蜂蜜50克,白及末6克。
制法:将鲜牛奶煮沸后加入蜂蜜、白及粉末,调匀即成。
功能:补虚和中,益气养胃。
适用:老年消化性溃疡胃疼缠绵、不思饮食、大便干结、神疲乏力、面色萎黄等。
配料:红茶5克,蜂蜜、红糖适量。
制法:将红茶置于保温杯中,用沸水冲泡,加盖浸泡10分钟,再加入红糖和蜂蜜即成。
功能:和中润燥,养胃止痛。
适用:老年消化性溃疡胃痛缠绵、久痛不愈、不思饮食、口干便结、神疲乏力、面色萎黄等。
配料:鲜佛手12克,鲜夏枯草24克,白糖或冰糖适量。
制法:鲜佛手洗净切片,夏枯草淘洗干净切节。将二物同入杯中,放入少量白糖或冰糖,冲入沸水,加盖浸泡15~30分钟,取汁当茶喝。
功能:疏肝散郁,和胃止痛。
适用:老年消化性溃疡上腹疼痛较剧、痛无定处、胃中灼热、反酸嘈杂、心烦喜怒、口千口苦、便秘尿黄等。
配料:红花5克,蜂蜜与红糖适量。
制法:将红花放在保温杯中,以沸水冲泡;加盖后温泡10分钟,再调入蜂蜜与红糖适量。趁热频频饮用。
功能:和胃利肠,止痛愈疡。
适用: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或胃脘刺痛者。
配料:绿萼梅、绿茶各6克。
制法:加沸水冲泡5分钟后即可。代茶饮用,每日1剂,不拘时温服。
功能:疏肝理气,和胃止痛。
适用:肝胃不和,脘腹胀满而痛,或有恶惊讶、呕吐等。
配料:玫瑰花6克,佛手10克。
制法:加药物放入杯中,倒入沸水,浸泡5分钟后即可饮用。每日剂,不拘时温服。
功能:理气解郁,和胃止痛。
适用:肝胃不和胁肋胀痛,胃脘疼痛,嗳气少食。
配料:玳玳花3克。
制法:将玳玳花放入杯中,以沸水冲泡当茶饮。功能:疏肝理气,和胃、止痛、止呕。
适用:脘腹胀痛,胸胁不舒,恶心呕吐,不思饮食者饮用。
配料:鲜旱莲草50克,红枣8~10枚。
制法:将二味药加清水两碗,煎至一碗,每日分2次服其汤汁。
功能:补肝肾,养胃阴,凉血止血。
适用:胃、十二指肠溃疡出血,失血性贫血等症,有良好的辅助治疗作用。
配料:乌贼骨30克,浙贝母15克,白及30克。
制法:共研粗末,加水煎沸20分钟后,滤取药汁。每日1例,不拘时当茶温饮。
适用:胃酸过多的消化性溃疡患者。
消化性溃疡的饮食
1、溃疡患者不宜吃得过饱,以免引起胃内食物淤积,促进胃酸分泌而加重病情。平时可适当吃点含糖较少的饼干或馒头干,因为馒头干香酥可口,易于消化,进入胃内可中和胃酸,从而减轻胃酸对溃疡面的刺激和腐蚀作用,有利于减轻疼痛和溃疡面的修复。要注意进食一些可以保护胃粘膜的食物,如牛奶和鸡蛋等,但要注意少吃多餐。鱼虾中不仅含有丰富的易于消化的优质蛋白质,而且富含有利于溃疡粘膜修复的微量元素锌。常食土豆可有效防治胃和十二指肠溃疡,一般连吃6个星期以上的热土豆,可使溃疡面逐渐缩小、愈合。
2、另外,要少吃生、冷和性寒的食物,如梨、西瓜、黄瓜、兔肉、鳗鱼和田螺等。也要少吃过热的食物,以免引起胃内血管扩张、充血,而诱发溃疡出血。辣椒、大蒜和酒类等均可刺激溃疡病变而加重病情,故需少吃或不吃。红薯、南瓜等产气多的食物以及易产酸的糖类和甜味食品,如月饼等,也应尽量少吃或不吃。
得了消化性溃疡该如何保健
(1)培养合理的饮食习惯:生活规律,避免熬夜,减少无谓的烦恼,心情保持愉快,睡前2-3小时不要进食,避免太紧的衣服。吃饭应定时定量,细嚼慢咽。在溃疡活动期,以进食流质或半流质,易消化,富有营养的食物,并以少量多餐为宜,症状得到控制后,就应恢复平时一日三餐的规律饮食,同时应避免餐间吃零食。
(2)加强营养:应选用易消化、含足够热量、蛋白质和维生素丰富的食物如稀饭、细面条、软米饭、豆浆、鸡蛋、瘦肉、豆腐和豆制品;富含维生素A、B、C的食物,如新鲜蔬菜和水果等。 这些食物可以增强机体抵抗力,有助于修复受损的组织和促进溃疡愈合。反酸重及在急性期的患者应尽量少饮用豆奶和牛奶,因其可刺激胃酸分泌过多。
(3)忌食粗糙刺激性食物(特别是在急性期或有明显的症状的时候需要注意避免):避免食物的机械性、化学性和过冷过热的刺激有利于保护胃粘膜。
机械性刺激可增加胃粘膜的损伤,破坏胃粘膜的屏障作用。因此,忌食生冷的蔬菜、水果,粗纤维食物,如粗粮、芹菜、韭菜、雪菜、竹笋、干果类,干豆类等;特别强调苏州上海地区的人很喜欢吃“草头”,有溃疡的人一定要避免。
忌食易产气的食物,如生葱、生蒜、生萝卜、蒜苗、洋葱;忌食易产酸的食物,如地瓜、凉粉、土豆;忌食过甜的点心及糖醋食品等;(消化性溃疡的治疗在应用抑酸药,食入糖类甜食会引起胃内酸高,影响治疗疗效)忌进食大量冷饮、辛辣凉拌菜、坚硬及不易消化的食物,如腊肉、火腿、香肠、蚌肉、油炸食品,年糕,粽子等糯米制品等。
上述食品均可加重溃疡病的病情和促进溃疡病复发。但各种粗粮经过加工制成菜泥等易消化的食物可以食用。
化学性的刺激对胃液有分泌强烈的兴奋性和刺激性,如浓肉汤、肉汁、味精、咖啡、巧克力及雪碧、可乐等碳酸饮料;以及强烈的调味品,如芥末、胡椒粉、辣椒油、醋、辣椒、咖喱和酒等;以及油煎、油炸的食物和大量的蔗糖等。
任何过冷或过热的食物均能刺激溃疡面,故应避免,一般食物的温度以45℃为宜。总之,食品不宜过酸、过甜或过咸,要清淡爽口,不要油腻肥厚。
(4)戒烟戒酒:烟草中的尼古丁能改变胃液的酸碱度,扰乱胃幽门正常活动,诱发或加重溃疡病。乙醇可以直接破坏胃粘膜保护层,引起胃黏膜糜烂溃疡形成。所以溃疡病人应该戒烟戒酒。
(5)食物烹调方法:溃疡病所吃食物必须切碎煮烂;烹调要恰当以蒸、烧、炒、炖等法为佳。煎、炸、烟熏等烹制的菜不易消化,在胃内停留时间较长,影响溃疡面的愈合。
(6)避免服用对胃粘膜有损害的药物:有些药物如阿司匹林、地塞米松、强的松、消炎痛等对胃粘膜有刺激作用,可加重胃溃疡的病情,应尽量避免使用。如果因疾病需要非得要服用,向医生咨询,遵从医嘱。
常见的消化性溃疡
常见的消化性溃疡主要指发生于胃和十二指肠的慢性溃疡,是一多发病、常见病。溃疡的形成有各种因素,其中酸性胃液对黏膜的消化作用是溃疡形成的基本因素,因此得名。酸性胃液接触的任何部位,如食管下段、胃肠吻合术后吻合口、空肠以及具有异位胃黏膜的Meckel憩室,绝大多数的溃疡发生于十二指肠和胃,故又称胃、十二指肠溃疡。
病因
近年来的实验与临床研究表明,胃酸分泌过多、幽门螺杆菌感染和胃黏膜保护作用减弱等因素是引起消化性溃疡的主要环节。胃排空延缓和胆汁反流、胃肠肽的作用、遗传因素、药物因素、环境因素和精神因素等,都和消化性溃疡的发生有关。
临床表现
1.消化性溃疡疼痛特点
(1)长期性由于溃疡发生后可自行愈合,但每于愈合后又好复发,故常有上腹疼痛长期反复发作的特点。整个病程平均6~7年,有的可长达一、二十年,甚至更长。
(2)周期性上腹疼痛呈反复周期性发作,乃为此种溃疡的特征之一,尤以十二指肠溃疡更为突出。中上腹疼痛发作可持续几天、几周或更长,继以较长时间的缓解。全年都可发作,但以春、秋季节发作者多见。
(3)节律性溃疡疼痛与饮食之间的关系具有明显的相关性和节律性。在一天中,装晨3点至早餐的一段时间,胃酸分泌最低,故在此时间内很少发生疼痛。十二指肠溃疡的疼痛好在二餐之间发生,持续不减直至下餐进食或服制酸药物后缓解。一部分十二指肠溃疡病人,由于夜间的胃酸较高,尤其在睡前曾进餐者,可发生半夜疼痛。胃溃疡疼痛的发生较不规则,常在餐后1小时内发生,经1~2小时后逐渐缓解,直至下餐进食后再复出现上述节律。
消化性溃疡
1.消化性溃疡疼痛特点
(1)长期性由于溃疡发生后可自行愈合,但每于愈合后又好复发,故常有上腹疼痛长期反复发作的特点。整个病程平均6~7年,有的可长达一、二十年,甚至更长。
(2)周期性上腹疼痛呈反复周期性发作,乃为此种溃疡的特征之一,尤以十二指肠溃疡更为突出。中上腹疼痛发作可持续几天、几周或更长,继以较长时间的缓解。全年都可发作,但以春、秋季节发作者多见。
(3)节律性溃疡疼痛与饮食之间的关系具有明显的相关性和节律性。在一天中,装晨3点至早餐的一段时间,胃酸分泌最低,故在此时间内很少发生疼痛。十二指肠溃疡的疼痛好在二餐之间发生,持续不减直至下餐进食或服制酸药物后缓解。一部分十二指肠溃疡病人,由于夜间的胃酸较高,尤其在睡前曾进餐者,可发生半夜疼痛。胃溃疡疼痛的发生较不规则,常在餐后1小时内发生,经1~2小时后逐渐缓解,直至下餐进食后再复出现上述节律。
(4)疼痛部位十二指肠溃疡的疼痛多出现于中上腹部,或在脐上方,或在脐上方偏右处;胃溃疡疼痛的位置也多在中上腹,但稍偏高处,或在剑突下和剑突下偏左处。疼痛范围约数厘米直径大小。因为空腔内脏的疼痛在体表上的定位一般不十分确切,所以,疼痛的部位也不一定准确反映溃疡所在解剖位置。
(5)疼痛性质多呈钝痛、灼痛或饥饿样痛,一般较轻而能耐受,持续性剧痛提示溃疡穿透或穿孔。
(6)影响因素疼痛常因精神刺激、过度疲劳、饮食不慎、药物影响、气候变化等因素诱发或加重;可因休息、进食、服制酸药、以手按压疼痛部位、呕吐等方法而减轻或缓解。
2.消化性溃疡其他症状与体征
(1)其他症状本病除中上腹疼痛外,尚可有唾液分泌增多、烧心、反胃、嗳酸、嗳气、恶心、呕吐等其他胃肠道症状。食欲多保持正常,但偶可因食后疼痛发作而惧食,以致体重减轻。全身症状可有失眠等神经官能症的表现,或有缓脉、多汗等植物神经系统不平衡的症状。
(2)体征溃疡发作期,中上腹部可有局限性压痛,程度不重,其压痛部位多与溃疡的位置基本相符。
消化性溃疡症状
1、消化性溃疡的症状之一胃黏膜剥落
胃溃疡初期症状,胃脏受损,胃黏膜被破坏殆尽,造成胃黏膜剥落。导致善饥易饿,未到用餐时间,就会感觉到饥饿。感觉到饥饿时若未立即进食,即感觉胃糟糟,饿而微痛。进而全身无力,两手发抖,双腿变软。更甚者会在半夜因为饿极而醒,醒后就很难再入眠。
2、消化性溃疡的症状之二胃部饱胀
因胃溃疡引起胃璧发炎而造成整个胃壁肿胀,胃酸分泌过多,胃部膨满,到了该用餐时间,虽然感觉饥饿但同时亦感觉饱胀。虽食慾如常,却稍食即感胀满,吃饱後更胀。由於腹部时时感觉膨满而胀,因而导致胸闷或闷而欲死。病情严重时腹部绞痛,频频如厕,所下之屎皆黏稠如膏状而量少。
3、消化性溃疡的其它症状
3.1、长期性由于溃疡发生后可自行愈合,但每于愈合后又好复发,故常有上腹疼痛长期反复发作的特点。整个病程平均6~7年,有的可长达一、二十年,甚至更长。
3.2、周期性上腹疼痛呈反复周期性发作,乃为此种溃疡的特征之一,尤以十二指肠溃疡更为突出。中上腹疼痛发作可持续几天、几周或更长,继以较长时间的缓解。全年都可发作,但以春、秋季节发作者多见。
3.3、疼痛性质多呈钝痛、灼痛或饥饿样痛,一般较轻而能耐受,持续性剧痛提示溃疡穿透或穿孔。
3.4、影响因素疼痛常因精神刺激、过度疲劳、饮食不慎、药物影响、气候变化等因素诱发或加重;可因休息、进食、服制酸药、以手按压疼痛部位、呕吐等方法而减轻或缓解。
3.5、周期性上腹疼痛呈反复周期性发作,乃为此种溃疡的特征之一,尤以十二指肠溃疡更为突出。中上腹疼痛发作可持续几天、几周或更长,继以较长时间的缓解。全年都可发作,但以春、秋季节发作者多见。
消化性溃疡的症状
1.长期性由于溃疡发生后可自行愈合,但每于愈合后又好复发,故常有上腹疼痛长期反复发作的特点。整个病程平均6~7年,有的可长达一、二十年,甚至更长。 2.周期性上腹疼痛呈反复周期性发作,乃为此种溃疡的特征之一,尤以十二指肠溃疡更为突出。中上腹疼痛发作可持续几天、几周或更长,继以较长时间的缓解。全年都可发作,但以春、秋季节发作者多见。 3.节律性溃疡疼痛与饮食之间的关系具有明显的相关性和节律性。在一天中,装晨3点至早餐的一段时间,胃酸分泌最低,故在此时间内很少发生疼痛。十二指肠溃疡的疼痛好在二餐之间发生,持续不减直至下餐进食或服制酸药物后缓解。一部分十二指肠溃疡病人,由于夜间的胃酸较高,尤其在睡前曾进餐者,可发生半夜疼痛。胃溃疡疼痛的发生较不规则,常在餐后1小时内发生,经1~2小时后逐渐缓解,直至下餐进食后再复出现上述节律。 4.疼痛部位十二指肠溃疡的疼痛多出现于中上腹部,或在脐上方,或在脐上方偏右处;胃溃疡疼痛的位置也多在中上腹,但稍偏高处,或在剑突下和剑突下偏左处。疼痛范围约数厘米直径大小。因为空腔内脏的疼痛在体表上的定位一般不十分确切,所以,疼痛的部位也不一定准确反映溃疡所在解剖位置。 5.疼痛性质多呈钝痛、灼痛或饥饿样痛,一般较轻而能耐受,持续性剧痛提示溃疡穿透或穿孔。 6.影响因素疼痛常因精神刺激、过度疲劳、饮食不慎、药物影响、气候变化等因素诱发或加重;可因休息、进食、服制酸药、以手按压疼痛部位、呕吐等方法而减轻或缓解。
【标准定位】仰卧位。在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上4寸。
【主治疾病】胃痛,腹痛,腹胀,呕逆,反胃,食不化;肠鸣,泄泻,便秘,便血,胁下坚痛;喘息不止,失眠,脏躁,癫痫,尸厥。胃炎,胃溃疡,胃扩张,子宫脱垂,荨麻疹,食物中毒。
【标准定位】梁门穴位于人体的上腹部,当脐中上4寸,距前正中线2寸。
【主治疾病】主治胃痛、呕吐、纳呆、泄泻、便溏,及消化性溃疡病,急、慢性胃炎,胃下垂等。
【标准定位】足三里穴在外膝眼下3寸,距胫骨前嵴1横指,当胫骨前肌上。取穴时,由外膝眼向下量4横指,在腓骨与胫骨之间,由胫骨旁量1横指,该处即是。
【主治疾病】足三里穴能治疗消化系统的常见病,如胃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急性胃炎、胃下垂等,解除急性胃痛的效果尤其明显,对于呕吐、呃逆、嗳气、肠炎、痢疾、便秘、肝炎、胆囊炎、胆结石、肾结石绞痛以及糖尿病、高血压等,也有辅助治疗作用。
【标准定位】在背部,当第12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主治疾病】消化系统疾病:胃炎,胃溃疡,胃扩张,胃下垂,胃痉挛,肝炎,腮腺炎,肠炎,痢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