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毒症患者尿量的改变
尿毒症患者尿量的改变
慢性肾衰导致尿毒症的尿量可以很少,也可以正常,甚至增加。尿中有无蛋白质主要取决于原发病。尿液重量克分子渗透压浓度可以很低,尿钠浓度可为 40~90毫当量/l,尿中尿素浓度常常是血清尿素浓度的10倍以下。慢性肾衰进入终末期,尿中蛋白质含量可以很少,尿量很少,甚至无尿。
急性肾衰少尿期24小时尿量少于400m1,尿中可能有少量蛋白质,尿液重量克分子渗透压浓度一般为280~300毫渗量/kg。尿钠含量常常大于40毫升当量/l,正常尿中尿素浓度约为血清尿素浓度的12~15倍,而尿毒症时只有2~3倍。急性肾衰多尿期,尿量可达35l/日。
慢性肾衰导致尿毒症的尿量可以很少,也可以正常,甚至增加。尿中有无蛋白质主要取决于原发病。尿液重量克分子渗透压浓度可以很低,尿钠浓度可为 40~90毫当量/l,尿中尿素浓度常常是血清尿素浓度的10倍以下。慢性肾衰进入终末期,尿中蛋白质含量可以很少,尿量很少,甚至无尿。尿毒症患者最好在有尿量的时候治疗,因为人们常说:有一分尿量,就有一分肾功能;保一分尿量,也就保一分肾功能。
肾本身的疾病是引起尿毒症的最直接原因,如慢性肾小球肾炎,肾盂肾炎等;全身性疾病引起的肾疾病如高血压性肾硬化,系统性红斑狼疮等;以及尿路阻塞等引起肾实质严重损伤,大量肾单位破坏,造成严重肾功能障碍时都可出现尿毒症。尿毒症有如下临床症状:恶心、呕吐、腹痛、腹泻、便血(消化系统尿毒症症状);心力衰竭、心包炎和胸膜炎(循环系统);贫血和出血(造血系统)、低血钙、甲状旁腺功能亢进、肾性骨营养不良和囊状纤维性骨炎(骨骼系统)。
引起尿毒症的原因有很多,但最主要的、最需要及时预防的就是各种原发肾病的早期,及时治愈或控制住病情,可大大减少尿毒症的发生,或延缓尿毒症的出现,延长生命!
尿毒症患者应该如何饮食
1、尿毒症患者的饮食首先就要低蛋白为主:在氮质血症期和尿毒症期的患者主要应以低蛋白饮食为主,且蛋白质要以含有人体必需氨基酸的动物蛋白为主,如牛奶、蛋类、鱼、瘦肉等。每日蛋白质摄入量为20克。这样既保证了机体所必需的氨基酸的供应,又可使机体在低蛋白供应的情况下利用非蛋白氮合成非必需氨基酸,从而降低氮质血症。
2、此病患者的饮食富含维生素:食物要易于消化和含有充足的维生素,特别是维生素B、C、D也是常见的尿毒症饮食的重点。要避免粗糙食物对消化道的机械性损伤而导致消化道出血。氮质血症期胃口尚好的患者,热量不应少于每公斤体重35卡,但到尿毒症期只能视患者的胃口而定。如果此病患者尿量不少,水肿也并不是特别明显,一般不需要限制患者的饮水量。
3、及时补充水、盐:尿毒症患者容易发生脱水和低钠血症,特别是长期食欲不振,呕吐和腹泻的患者更是如此。尿毒症患者应该如何饮食?一旦发生,要及时补充。但要注意尿毒症患者对水、钠耐受差的特点,补充不能过量,以免引起高钠血症或水中毒。
4、注意补钙、补钾:也是常见的尿毒症饮食的重点,此病患者的血钾一般偏低,使用利尿剂以后极易发生低血钾症,这时可多吃一些新鲜水果和氯化钾。尿毒症患者血钙常常偏低,可多吃一些含钙量高的食物,如鱼、虾、肉骨头汤等。
尿毒症晚期能治愈吗
尿毒症晚期肾功能衰竭发生的一系列症状的总称。慢性肾功能衰竭的症状主要体现在有害物质引起中毒,肾激素减少贫血的发生积累,和骨疾病。是最常见的早期胃肠道症状,如恶心,呕吐,食欲不振。有先进的尿毒症,整个身体系统后会受到影响,心脏衰竭,严重的精神病,昏迷,危及生命,看到它相信患者也学到了一些,像有尿毒症晚期能治愈吗?这个问题不能确定。
回到正题,晚可治疗尿毒症?这个问题是要让所有的医生很难回答。治疗尿毒症晚期不仅取决于积极有效的治疗方法,同时病人的心态也很重要。有些患者尿毒症晚期思想治愈,常常放弃,早期尿毒症认输。
晚期尿毒症,肾功能的损失会很严重,晚期尿毒症能治愈吗?答案是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后期尿毒症几乎失去了所有的过滤功能,减少尿量或无尿。大量的血肌酐和尿素氮的晚期尿毒症代谢废物,随血液到达全身,影响身体系统,他还。引起细胞功能丧失,酶的活性,水和电解质平衡紊乱,尿毒症晚期代谢系统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尿毒症后期会有糖代谢紊乱:尿毒症患者血糖轻度升高,上升,糖尿病的发病机制,糖尿病是胰岛素绝对或相对分泌不足,与尿毒症患者高血糖降低的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性。正常的口服一定量的葡萄糖和血清胰岛素增加;如果有糖尿病的人,增加更为明显,这表明需要比正常细胞利用葡萄糖胰岛素。据报道,尿毒症患者内源性胰岛素分泌正常,外源胰岛素在体内维持高于正常水平,因为尿毒症患者血液中的胰岛素可以保持很长一段时间,慢性糖尿病患者,一旦出现,尿毒症,胰岛素用量可减少。
研究发现新的活性因子的一些特点能扩张血管,增加肾血流量,改善肾缺血缺氧,消除受损细胞的应激反应,恢复细胞代谢。发挥作用“消炎”的同时,对灭活肾毒性因子活性的炎症反应,防止炎症反应的传播。此外,中医药的活性物质还可进行细胞外基质的降解,降低肾脏固有细胞的损伤。
尿毒症是几乎所有肾脏组织纤维化,导致肾功能丧失的结果。肾纤维化是肾脏损害的早期开始,尿毒症期肾纤维化已经表现出严重的,不能拖。阻断肾脏纤维处理,细胞外基质的去除。如有问题,请立即到医院找相关专家的诊断和治疗。
如何尽早的发现尿毒症呢
当出现下列肾病症状时,需引起高度重视,要到正规肾病医院去检查:
1、困倦、乏力。这可能是很早的肾病症状表现,最容易被忽略,因为引起困倦、乏力的原因太多了。特别容易被认为是工作紧张和劳累。若稍加休息而症状好转,则更容易被忽视。
2、胃口差、轻微恶心、呕吐。这是80%的尿毒症患者的早期表现,系尿毒素潴留、影响消化系统所致,往往没有得到足够重视。即使重视了,很多时候却当作消化疾病诊治,延误了肾病治疗时机。一旦出现腹部闷胀、重度恶心、呕吐,尿毒症就已较重了。
3、贫血。这是尿毒症较重要的临床肾病症状表现。由于这种表现发生和发展十分缓慢,因而比较难发现。一旦发现,也难以引起足够的重视。
4、浮肿。这是一个比较易察觉的现象,系肾脏不能清除体内多余的水分而导致水分滞留在体内组织间隙所致。早期仅表现为踝部及眼睑浮肿,休息后可消失。逐渐发展则呈持续性或全身性浮肿。
5、尿量改变。由于肾脏滤过功能下降,部分肾病患者随病程进展尿量会逐渐减少,还有部分肾病患者因肾小管功能受损表现为夜尿增多,但有相当一部分肾病患者尿量正常,是由于尿液中所排除的毒素减少、体内毒素不能排出所致。所以,尿量并不能完全反映肾脏功能好坏。但一旦尿量明显减少时,则应引起高度重视。
6、高血压。当肾功能受损时,体内会发生水钠潴留,同时肾脏会分泌升高血压的物质如肾素。因此,尿毒症患者早期会出现不同程度的高血压。
患尿毒症的饮食禁忌
1、低蛋白饮食为主 在氮质血症期和尿毒症期的患者主要应以低蛋白饮食为主,且蛋白质要以含有人体必需氨基酸的动物蛋白为主,如牛奶、蛋类、鱼、瘦肉等。每日蛋白质摄入量为 20克。这样既保证了机体所必需的氨基酸的供应,又可使机体在低蛋白供应的情况下利用非蛋白氮合成非必需氨基酸,从而降低氮质血症。
2、饮食富含维生素 食物要易于消化和含有充足的维生素,特别是维生素 B、 C、 D。要避免粗糙食物对消化道的机械性损伤而导致消化道出血。氮质血症期胃口尚好的患者,热量不应少于每公斤体重35卡,但到尿毒症期只能视患者的胃口而定。如果患者尿量不少,水肿不明显,一般不要限制饮水量。
3、及时补充水、盐 尿毒症患者容易发生脱水和低钠血症,特别是长期食欲不振,呕吐和腹泻的患者更是如此。一旦发生,要及时补充。但要注意尿毒症患者对水、钠耐受差的特点,补充不能过量,以免引起高钠血症或水中毒。
4、注意补钙、补钾 尿毒症患者的血钾一般偏低,使用利尿剂以后极易发生低血钾症,这时可多吃一些新鲜水果和氯化钾。尿毒症患者血钙常常偏低,可多吃一些含钙量高的食物,如鱼、虾、肉骨头汤等。
哪些症状预示着尿毒症
你知道吗?早期尿毒症患者可能会出现高血压症状,这是由于肾脏有排钠、排水的功能,肾功能受损时体内会发生钠和水的潴留。另外,此时肾脏会分泌一些升高血压的物质。因此,尿毒症病人早期会有不同程度的高血压。若有高血压加之凝血机制差易导致鼻或齿龈出血,要引起注意。
哪些症状预示着尿毒症?
1.面色泛黄:早期尿毒症患者由于肾性贫血导致。这是由于贫血所致,这种表现发生和进展十分缓慢,因而在一段不太短的时间内不会出现明显的反差,就像人们在早晚见面难以发现各种缓慢进展的变化一样。
2.胃口不佳:早期尿毒症患者因血肌酐高,毒素堆积体内不能排泄导致消化道功能障碍,胃口不佳。这是由于尿毒素潴留,影响消化功能所致,多数人不以为然。待病情进展,将会出现腹部闷胀不适、恶心、呕吐,甚至大便次数增多或便质稀烂,此时,病已较重,这也往往是病人不得不就医的重要原因。
3.尿量改变:早期尿毒症患者由于肾脏功能减退导致的症状。由于肾脏滤过功能下降,部分病人随病程进展尿量会逐渐减少。即便是尿量正常,由于尿液中所排除的毒素减少,质量下降,不能排出体内过多的废物,所以在一定程度上尿量并不能完全说明您肾脏功能的好坏。
4.浮肿:早期尿毒症最直观的症状。这是一个比较易觉察的现象。是因肾脏不能根除体内多余的水分而导致液体滞留在体内组织间隙,早期仅在踝部及眼睑部浮肿,休息后消逝,若进展到持续性或全身性浮肿时,已病不轻矣。
5.困乏、乏力:尿毒症早期症状中最早的表现。这可能是最早的表现,但最轻易被忽略,由于引起困乏、乏力的原因的确太多了。格外是那些在事业上全力搏杀的人,大多将之归咎于工作紧张和劳累。若稍加休息而症状好转,则更易被忽视。
到底哪些人群容易患尿毒症
1、高血压病人中的15%会直接转为尿毒症。我国统计,高血压病人占总人口的10%,也就是说,每10个人中就有1个高血压患者,其中有1.5个人会成为尿毒症患者。
2、30%的糖尿病患者直接转归就是尿毒症糖尿病。近期的统计资料表明,在我国人群中,现有糖尿病患者4320万人,糖耐量降低者5064万人,二者之和为9384万。也就是说,仅因为糖尿病我国就有约1300万尿毒症患者和1500多万尿毒症高危人群。
3、肾病是尿毒症的主要原因,所有慢性肾脏疾病的最终结局都将是尿毒症。这其中慢性肾炎占很大比例,在慢性肾炎导致的尿毒症疾病中,慢性肾小球肾炎占55.7%。
4、泌尿系统感染或尿路感染引起尿毒症。根据统计资料显示,我国尿感的发病率男性为0.23%,女性为2.37%。男女老少皆可发病,尤以育龄已婚妇女为常见,在我国,慢性肾盂肾炎是尿毒症的第二位因素,占21.2%。
5、药物不同程度的毒副作用引起尿毒症。研究表明,约25%的肾功能衰竭患者与药物的肾毒性相关。经常使用偏方、草药、止痛药的人群容易出现肾脏功能问题。
6、与年龄相关的因素引起尿毒症。我国老年人达到总人口的10%,到2025年,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将达到19.3%。在体检中发现,有17.3%的老年人罹患有不同类型的肾脏疾病;在住院病人中,患泌尿系统疾病的老年人占3.4%~6.3%,是老年住院病人的第八位死因。
尿毒症的常见症状
正常人的两个肾脏共有大约200万个肾小球,肾小球滤过率为100ml/min,此时的血肌酐水平低于1.4mg/dl。终末期尿毒症一般是指患者的肾功能不可逆严重受损,肾小球滤过率小于10ml/min,血肌酐超过8mg/dl,肾脏的各种功能基本丧失,导致代谢废物及毒性物质在体内滞留,体液的水分、电解质、酸醎平衡及内分泌等代谢严重紊乱的病理状态。如患有尿毒症,其症状常有以下几种表现:
1、困倦、乏力:这是尿毒症早期的表现,但最容易被忽略,因为引起困倦、乏力的原因太多了,大多被归咎于工作紧张和劳累。
2、尿量改变:由于肾脏滤过功能下降,部分病人随病程进展尿量会逐渐减少。即便是尿量正常,由于尿液中所排除的毒素减少,质量下降,不能排出体内过多的废物。
3、造血系统表现:贫血是尿毒症患者必有的症状。贫血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可能是肾病患者红细胞生成素减少的或是潴留的代谢产物(如甲基胍、胍基琥珀酸等)抑制红细胞的成熟并损害红细胞膜,使其寿命缩短的原因。此外,尿毒症晚期时的厌食、腹泻以及容易出血等会造成缺铁、叶酸缺乏和蛋白质不足,尿中蛋白的丢失(特别是运铁蛋白的丢失),也是造成贫血的一个原因。
尿毒症早期六症状
1、胃口不佳:这是由于尿毒素潴留,影响消化功能所致,多数人不以为然。待尿毒症病情发展,将会出现腹部闷胀不适、恶心、呕吐,甚至大便次数增多。
2、尿量改变:由于肾脏滤过功能下降,部分尿毒症病人随病程进展尿量会逐渐减少。即便是尿量正常,由于尿液中所排除的毒素减少,质量下降,不能排出体内过多的废物,所以在一定程度上尿量并不能完全说明您肾脏功能的好坏。
3、高血压:因为肾脏有排钠、排水的功能,肾功能受损时体内会发生钠和水的蓄留,另外,此时肾脏会分泌一些升高血压的物质。因此,尿毒症病人早期会有不同程度的高血压。若有高血压加之凝血机制差易致鼻或齿龈出血,要引起注意。
4、面色泛黄:尿毒症患者通常会面色泛黄、脸色苍白,这是由于尿毒症病人体内毒素淤积,造血功能减弱从而出现的贫血症状,但这种症状被误诊的情况很是常见,总是被当做缺铁性贫血。所以当出现尿毒症这一容易误诊的早期症状时,且不明原因时,建议最好做一个全身性的体检包括肾功能、尿毒症、肾脏B超等。
5、浮肿:浮肿是尿毒症患者最明显的表现了。因为尿毒症病人肾脏功能减退,体内多余的水分不能清除而导致液体滞留在体内组织间隙,早期仅在踝部及眼睑部浮肿,休息后消失,若发展到持续性或全身性浮肿时,考虑病不轻矣,已经不是尿毒症的早期症状这样简单。
6、困倦、乏力:因为尿毒症引起困倦、乏力的原因的确太多了。特别是那些在事业上“全力搏杀”的人,大多将之归咎于工作紧张和劳累。若稍加休息而症状好转,则更易忽视。
尿毒症有哪些症状表现
1、面色泛黄。很多尿毒症患者看起来面色泛黄,出现这个情况是由于贫血所致,由于这种征兆的发生和发展十分缓慢,因而在一段不太短的时间内不会出现明显的“反差”,就像人们在早晚见面难以发现各种缓慢发展的变化一样。
2、尿量改变。尿量改变主要是因为肾脏滤过功能下降,部分病人随病程进展尿量会逐渐减少。经研究发现,即便是尿量正常,由于尿液中所排除的毒素减少,质量下降,不能排出体内过多的废物,所以在一定程度上尿量并不能完全说明您肾脏功能的好坏。
3、浮肿。多数尿毒症患者都会有浮肿的症状,这是一个比较易觉察的现象。是因肾脏不能清除体内多余的水分而导致液体滞留在体内组织间隙,经研究发现,浮肿早期仅在踝部及眼睑部浮肿,休息后消失,若发展到持续性或全身性浮肿时,已病不轻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