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养缺乏应该吃什么?
营养缺乏应该吃什么?
营养缺乏应该吃什么
缺乏维生素A:指甲出现凹陷线纹,皮肤瘙痒、脱皮、粗糙发干,眼睛多泪、视物模糊、夜盲症、干眼症,脱发,记忆力衰退,精神错乱,性欲低下等。应多吃鳗鱼鱼肝油、动物肝脏、蛋黄、柑橘、大枣、白薯、胡萝卜、香菜、韭菜、菠菜、黄花菜、莴笋叶、西红柿、豆角等。
缺乏维生素B1:脚气病,消化不良,气色不佳,对声音过敏,小腿偶有痛楚,大便秘结,厌食,严重时呕吐、四肢浮肿等。要多吃猪肉、动物肝肾、全脂奶粉、小米、玉米、豆类、花生、南瓜、丝瓜、杨梅、紫菜等,其中花生米最好。
缺乏维生素B2:口角溃烂,鼻腔红肿,失眠、头痛、精神倦怠,眼怕光、眼角膜发炎,皮肤多油质,头皮屑增多,手脚心有灼热感等。要多吃动物肝和心、鸡肉、蛋类、牛奶、大豆、黑木耳、青菜等,动物肝脏中的羊肝含维生素B2居首位。
缺乏维生素B3:舌头肿痛、口臭。应多吃瘦肉、牛肝等食物。
缺乏维生素B6:口唇和舌头肿痛、黏膜干涸,肌肉痉挛,孕妇过度恶心、呕吐。宜多吃土豆、南瓜、啤酒等食物。
缺乏维生素B12:皮肤粗糙,毛发稀黄,食欲不振,呕吐,腹泻,手指脚趾常有麻刺感。宜多吃鱼虾、禽类、蛋类及动物肝脏等。
缺乏维生素C:骨质和牙质疏松,伤口难愈合,牙床出血,舌头有深痕,不能适应环境变化,易患感冒、微血管破裂,严重的出现败血症。要注意多吃鲜枣、山楂、柑橘、猕猴桃、柿子、芒果、黄瓜、白萝卜、丝瓜、西红柿、菠菜、香菜、韭菜、黄豆芽等。
除此之外,补充营养还有哪些饮食原则呢?
补充营养的饮食原则
吃真正的食物。这一点说易行难,原因是市场上充斥着太多貌似食物的所谓“现代食品”,如鲜果冰酸奶、早餐谷类条形饼干和非乳制奶油,会让你的曾祖母感到茫然。因此,建议你请你的曾祖母帮忙进行判断,她能认得出来的食品可能才是真正的食物。
避开号称有益健康的加工食品。这些食品通常被过分加工,所谓有益健康的宣传往往不能尽信。以人造黄油为例,它是首批号称有益健康的加工食品之一,结果却被证明可能会诱发心脏病。
避开含有5种以上不熟悉成分的食品。虽然这些成分未必有害,但是如果一种食品内含这么多陌生的成分,足以证明这种食品被过分加工过。
尽量远离超市。在新鲜菜市场里,你不会碰到“高果糖玉米糖浆”之类的加工食品,也不会碰到很久以前从很远的地方运来的食品。新鲜菜市场里提供的是新鲜健康的食物。
吃贵点、吃少点。更好的食物,即更美味或者营养价值更高的食物,往往也会有更高的价格,这是因为这些食物往往需要精心的栽培,而且产量较少。吃少点可能是最不受欢迎的建议,但它却有最充分的科学证明:减少卡路里摄入能延缓衰老,少吃点有助预防癌症。历史上不少人瑞都遵循“饭吃八分饱”的原则。
营养缺乏应该吃什么
缺乏维生素A:指甲出现凹陷线纹,皮肤瘙痒、脱皮、粗糙发干,眼睛多泪、视物模糊、夜盲症、干眼症,脱发,记忆力衰退,精神错乱,性欲低下等。应多吃鳗鱼鱼肝油、动物肝脏、蛋黄、柑橘、大枣、白薯、胡萝卜、香菜、韭菜、菠菜、黄花菜、莴笋叶、西红柿、豆角等。
缺乏维生素B1:脚气病,消化不良,气色不佳,对声音过敏,小腿偶有痛楚,大便秘结,厌食,严重时呕吐、四肢浮肿等。要多吃猪肉、动物肝肾、全脂奶粉、小米、玉米、豆类、花生、南瓜、丝瓜、杨梅、紫菜等,其中花生米最好。
缺乏维生素B2:口角溃烂,鼻腔红肿,失眠、头痛、精神倦怠,眼怕光、眼角膜发炎,皮肤多油质,头皮屑增多,手脚心有灼热感等。要多吃动物肝和心、鸡肉、蛋类、牛奶、大豆、黑木耳、青菜等,动物肝脏中的羊肝含维生素B2居首位。
缺乏维生素B3:舌头肿痛、口臭。应多吃瘦肉、牛肝等食物。
缺乏维生素B6:口唇和舌头肿痛、黏膜干涸,肌肉痉挛,孕妇过度恶心、呕吐。宜多吃土豆、南瓜、啤酒等食物。
缺乏维生素B12:皮肤粗糙,毛发稀黄,食欲不振,呕吐,腹泻,手指脚趾常有麻刺感。宜多吃鱼虾、禽类、蛋类及动物肝脏等。
缺乏维生素C:骨质和牙质疏松,伤口难愈合,牙床出血,舌头有深痕,不能适应环境变化,易患感冒、微血管破裂,严重的出现败血症。要注意多吃鲜枣、山楂、柑橘、猕猴桃、柿子、芒果、黄瓜、白萝卜、丝瓜、西红柿、菠菜、香菜、韭菜、黄豆芽等。
除此之外,补充营养还有哪些饮食原则呢?
补充营养的饮食原则
吃真正的食物。这一点说易行难,原因是市场上充斥着太多貌似食物的所谓“现代食品”,如鲜果冰酸奶、早餐谷类条形饼干和非乳制奶油,会让你的曾祖母感到茫然。因此,建议你请你的曾祖母帮忙进行判断,她能认得出来的食品可能才是真正的食物。
避开号称有益健康的加工食品。这些食品通常被过分加工,所谓有益健康的宣传往往不能尽信。以人造黄油为例,它是首批号称有益健康的加工食品之一,结果却被证明可能会诱发心脏病。
避开含有5种以上不熟悉成分的食品。虽然这些成分未必有害,但是如果一种食品内含这么多陌生的成分,足以证明这种食品被过分加工过。
尽量远离超市。在新鲜菜市场里,你不会碰到“高果糖玉米糖浆”之类的加工食品,也不会碰到很久以前从很远的地方运来的食品。新鲜菜市场里提供的是新鲜健康的食物。
吃贵点、吃少点。更好的食物,即更美味或者营养价值更高的食物,往往也会有更高的价格,这是因为这些食物往往需要精心的栽培,而且产量较少。吃少点可能是最不受欢迎的建议,但它却有最充分的科学证明:减少卡路里摄入能延缓衰老,少吃点有助预防癌症。历史上不少人瑞都遵循“饭吃八分饱”的原则。
营养缺乏诱发口腔溃疡
一、消化系统疾病(15%):
患系统性疾病的患者易发生口腔溃疡,主要是通过影响免疫系统而致病。口腔溃疡与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溃疡性结肠炎、局限性肠炎、肝炎等有关。研究表明:30%-48%的口腔溃疡患者有消化道疾病,如腹胀、腹泻或便秘等情况。其中9%以上有消化道溃疡。
二、营养因素(25%):
如缺乏微量元素锌、铁,缺乏叶酸、维生素B12以及营养不良等,可降低免疫功能,增加复发性口腔溃疡发病的可能性。
三、感染因素(13%):
有人提出链球菌和几种病毒在复发性口腔溃疡发病中起病原的作用。
四、遗传因素(10%):
如父母双方均患有复发性口腔溃疡时,其子女约有80—90%患病,若双亲之一患此病时,其子女约有50—60%患病。
营养缺乏的危害
营养对动脉粥样硬化、高脂血症、肥胖症等的影响 世界各地的流行学调查和营养调查都表明:膳食脂肪摄入量与人群动脉粥样硬化、高脂血症、高胆固醇血症和冠心病等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呈明显正相关,20个国家的调查结果,其相关系数为0.489~0.654。尤其是膳食脂肪中饱和脂肪酸的影响更为显著,如豆蔻酸、软脂酸能升高血胆固醇、硬脂酸,12碳中链脂肪酸可提高血脂等。
膳食胆固醇量高可影响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但对血胆固醇水平的影响却小于膳食脂肪的作用。原因是:①肠道的胆固醇吸收率低,只有30%,摄取胆固醇量高时,吸收率更低,每天摄入2000~3000mg胆固醇时,吸收率只有10%。②膳食胆固醇可以反馈性抑制内源性胆固醇在体内合成。正常人从膳食中吸收胆固醇约300mg/日,但内源性合成却有1000mg之多。膳食摄取多了,体内合成的就少,结果血胆固醇升高不多(影响较小)。
卵磷脂通常在甘油的β位上结合不饱和脂肪酸,使胆固醇酯化而不易沉着于血管壁,对防治动脉粥样硬化有利。摄入过多的精制蔗糖与高脂血症、冠心病发病率有关。而淀粉和膳食纤维对肝与血中的甘油三脂上升均无明显影响。实验认为膳食纤维、果胶能降低血胆固醇水平。膳食中蛋白质、氨基酸与动脉粥样硬化、高脂血症等的关系研究不多,且多认为无明显影响。
有报告认为蛋氨酸过多可能是动脉粥样硬化的致病因素之一。热能摄取量高可引起肥胖症、高血脂与血胆固醇升高。维生素 C可降低血胆固醇、缓解动脉粥样硬化,维生素E对防治动脉粥样硬化有积极作用,烟酸有解脂作用,能降低低密度和极低密度脂蛋白的浓度。镁与铬缺乏可引起动脉粥样硬化,镉蓄积能引起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但有的实验证明,镉可降低血胆固醇水平。防治这些疾病的首要原则是提倡平衡膳食并注意身体锻炼。同时根据疾病的不同表现,分别采取不同的膳食调整方式。如肥胖患者主要是减少热能,降低体重,减少夜食、零食及油炸食品,适当减少主食量,但膳食蛋白质应保持适宜水平。高脂血症各型也不同。Ⅰ型血乳糜粒增加,其预防主要是限制外源脂肪,即膳食脂肪摄入量;Ⅱ型以低密度脂蛋白增加为主,应限制膳食胆固醇及饱和脂肪酸含量;Ⅲ、Ⅳ、Ⅴ型均有极低密度脂蛋白增加,主要应限制热能和碳水化合物,而在膳食中增加豆类。
营养缺乏症的7大病因
一、营养缺乏症的病因
1、营养素摄入不足。
最常见的是食物摄入不足,包括原发性和继发性摄入不足。其次偏食、素食、过多食用精制食物以及因烹调不合理而破坏营养素等也可引起某种营养素摄入不足。
2、营养素吸收不良。
营养素吸收不良可由消化系统的形态、化学与生理的改变而引起,如吸收面积减少、分泌障碍、蠕动过度以及口服滑润剂、碱类与吸着剂等。
腹泻可引起多种营养素缺乏。胃、十二指肠切除容易引起脂肪、叶酸、脂溶性维生素和维生素B12、铁的缺乏。便秘者经常服用液体石蜡会使胡萝卜素吸收不良。
近年来证明营养素之间的不平衡也是造成吸收不良的原因。如摄入膳食纤维过多,可影响无机盐的吸收;膳食中的铁和锌需保持一定比例,如一方过高,会影响另一方的吸收。
3、营养素利用减少。
营养素利用减少常见于肝脏疾病,因为营养不能在肝脏进行必要的变化,且肝脏也不能储存营养素。如肝硬化患者在体内不能将胡萝卜素转变为维生素A而发生维生素 A缺乏。有的药物是某些营养素的拮抗剂,如抗肿瘤药脱氧吡哆醇是维生素B6的同素物,能抑制需要维生素B6的酶系,影响维生素B6的利用。
4、营养素损耗增多。
长期发热、代谢功能亢进、癌症及其他消耗性疾病(如糖尿病、结核病)等明显地使体内各种物质的消耗增加。创伤、大手术、大面积烧伤等促使组织分解代谢加剧,从而使体内的氮从尿液及创伤面丢失增加。寄生虫感染会使营养素损耗增加,消化道瘘与肾脏病使营养物质的排泄增加,长期慢性失血使营养物质丢失增加都是导致营养缺乏的原因。
5、营养素需要量增加。
在人体生长发育、妊娠、哺乳、剧烈运动等情况下,营养素需要量明显增加,此时如营养素摄入不足,吸收和利用障碍等原因,则更易发生营养缺乏
6、营养素消耗与排泄增加。
吸收过量,会增加排泄,返流可丢失无机盐(锌、铜、钙、镁);出血,如胃与十二指肠溃疡、肿瘤、寄生虫、腹泻、月经过多、分娩、肾外伤、血吸虫病均可加速缺铁性贫血;药物介导、铜过量、损伤、发热、疟疾导致血红蛋白尿(是另一铁经肾丢失的途径)。如:蛋白尿;出汗过多,多尿(低钠血症);强迫喝水(狗试验),利尿剂;严重的外伤、高热、脓毒血症等引起氮的丢失;急性损伤期可导致VA丢失;哺乳是营养丢失的另一途径。
7、营养素破坏增加。
VB1,VC在酸性环境中稳定;VC在PH=7.95的胃液中,3hr 65%破坏;VB1 在PH=1.5~3.0的胃液中,在37℃保温16小时仍很稳定,若有胆盐与胰液破坏程度可达50%~90%。
8、饮食因素。
营养素相互制约:甘蓝族蔬菜含有干扰碘吸收的物质;未精制的谷物成分、膳食纤维、肌醇六磷酸、植酸等,限制了带电荷离子铁、锌、钙的吸收;茶、咖啡中的多酚限制铁的吸收;草酸限制钙的吸收;纤维素限制维生素和维生素前体α-,β-胡萝卜素的吸收;树脂限制脂肪与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钙可以限制铁、锌的吸收;锌限制铜的吸收;铁限制锌的吸收。
什么是营养缺乏病
营养缺病乏主要是由于营养素摄入不足,消化吸收不良、代谢障碍,需求量增加或消耗过多等因素导致营养素缺乏引起的一类疾病。儿童时期,由于生长发育快速,对各种营养素的需求比成人相对要高;另一方面,由于孩子的器官发育尚不成熟,消化吸收能力差、抗病能力弱,容易患腹泻、消化不良等疾病,造成营养素消化吸收不良或营养丢失,所以孩子更加需要注意合理膳食,否则极易发生营养缺乏病。
根据联合国儿童基金会1990年报告,我国两岁以上儿童生长发育滞缓率为41%,说明我国现阶段虽然部分地区有营养过剩问题,但就全国而言,营养缺乏仍是重要问题。
一般将营养缺乏病分为原发性与继发性两大类。
1.原发性营养缺乏病 由于膳食中营养缺乏或摄入不足而引起的营养障碍性疾病称为原发性营养缺乏病。如蛋白质-热能营养不良、营养性贫血、干眼病等都是原发性营养缺乏病,只要补充足够的相应营养素即可痊愈。
2.继发性营养缺乏病 由于体内体外的各种原因妨碍营养素的吸收与利用,或因病理、生理需要量增多而不能及时供应,或因某种原因使营养素在体内的破坏和排泄过多而造成的营养缺乏病称为继发性营养缺乏病。婴幼儿时期容易出现的钙、锌等微量元素缺乏就属于这种类型。
营养缺乏与营养过剩
今年我国将开展第4次全国性营养调查,此前分别于1959年、1982年、1992年开展过3次。合理的膳食营养维护一个人的健康,也确保一个民族的强壮。本报即日起刊发一组“关注营养、关注健康”的报道,以期引起人们对公众营养尤其是青少年营养问题的重视。
“最近10年来,我们的学生,瘦的没有减少,胖子大幅增加,体重正常的比例却在下降!”
在第4次全国性营养调查前夕,中国营养学会理事长葛可佑忧心忡忡。他提醒社会公众关注一个仍在发展的现实:虽然我们的生活水平已经显著提高,但某种程度上,我国青少年营养不良的问题更趋严重。
人们通常只注意到营养缺乏,其实营养过剩同样是营养不良。最近的统计调查显示,一方面,在我国贫困地区仍有不少孩子患贫血、佝偻病、生长发育迟缓。另一方面,城市里体重超重和肥胖儿童明显增加。营养缺乏和营养过剩几乎同时存在于我国部分青少年身上。
“10年来我国营养状况变化”项目组不久前公布10年来营养监测结果:我国公众的营养状况有一定改善,但人群营养不良问题仍然存在,特别是贫困地区、西部地区的儿童营养不良依然相当严重。缺铁性贫血普遍存在,维生素a的亚临床缺乏在儿童中已成为一个公共卫生问题。
葛可佑的忧虑是有根据的。虽然人们富裕起来了,但是因营养过剩而造成的肥胖问题也趋于严重。我国自1985年到1995年对青少年生长发育与营养状况进行了10年动态调查,结果显示7-18岁青少年中,男生体重超重和肥胖者比例从2.75%升至8.65%,女生从3.38%升至7.18%;与体质密切相关的肺功能、耐力素质和柔韧性素质水平下降。而在20世纪90年代后期,青少年肥胖者激增的趋势更加明显。
与此同时,营养不良还造成青少年生长发育达不到正常标准。上一次全国营养调查发现,我国5岁的儿童身高达不到国际标准者高达32.8%,其中城市儿童为20.3%,农村为35.8%。总体上,全国青少年平均身高矮于日本人。儿童体重达不到国际标准的占18.0%。无论城乡、男女,中国青少年的体重都明显低于日本人。体重低在我国大城市的青少年中也很明显。
全国营养调查资料还表明,我国儿童蛋白质、钙、铁、锌及维生素a等营养素的供给明显不足。例如,维生素a只达到供给标准的一半,而钙只达到40%。
营养专家指出,根据一些中等发达国家的经验,中国儿童的总体生长发育要达到国际标准的水平,至少还需15~20年时间。
葛可佑认为,营养不平衡是影响儿童青少年体质健康状况的重要因素。除了身高、体重以外,膳食营养还影响青少年的心理和免疫力。而铁、碘、锌、维生素a等缺乏,导致孩子从幼小至学龄时期的智力发育及学习能力的不足。
青少年是民族的未来,他们的营养不良问题甚至影响到国民经济的发展。葛可佑表示,这决不是危言耸听。世界银行的专家曾经根据亚洲几个国家的统计数据分析,仅仅由于某些微量元素缺乏产生的营养不良可导致国内生产总值损失2%~3%。而著名经济学家robert fogel证明北欧国家在工业革命时期的长期经济增长有一半以上应归于其人群的体格发育(身高、体重)的增长,他因此获得了诺贝尔经济学奖。
目前,我国部分城市已经开始推行学生营养餐计划。但是,该计划在全国各地的进展缓慢,也常常因个别学校的中毒事件而中止。葛可佑希望政府能切实重视并积极推进学生营养餐工作。“这件事情不能拖,一拖又是一代人。”葛可佑说,“如果从小没有健全的营养,成年以后的体格、反应灵敏度肯定达不到应有的水平。中国人在足球等方面不如别人,与我们民族长期以来的营养问题不能说没有关系!”
缺乏营养什么症状 易怒、暴躁:缺乏铁质
缺铁不但会贫血,还有可能让你变情绪化、容易发脾气,每日男性须摄取8.7毫克、女性14.8毫克的铁才足够。
铁是帮助体内制造红血球细胞的重要元素,对于每月要经历失血的女性来说,铁质更为重要,否则容易有精神不佳、心情易低落沮丧等症状。
改善方法:红肉、鸡蛋、坚果、深绿色蔬菜都是富含铁质的食物,并记得多补充维他命C以促进铁的吸收利用。
没有舌苔缺乏营养
正常的舌体运动自如,柔软灵活,颜色淡红而鲜明润泽,不胖不瘦,不老不嫩,大小适中,无异常形态。舌质主要反映人体脏腑的虚实、气血的盛衰。望舌质,包括观察舌神、舌色、舌形、舌态四方面的变化。
1、舌神
表现于舌质的荣枯和能否灵活运动方面。舌体运动灵活,色泽红润,有生气,有光彩为有神,说明正气尚盛,虽病也可治。舌体运动迟钝呆板,色泽干枯,无生气,无光泽为无神,说明正气衰竭,预后不良。
2、舌色
即舌体的颜色。正常人的舌质颜色淡红而鲜明。主病的舌色有淡白舌、红绛舌、青紫舌等。
3、舌形
正常舌形适中而扁平。观察舌形变化,可测知正气盛衰和病邪性质。
4、舌态
即舌体活动的状态。
胃炎是什么引起的 营养缺乏
内分泌功能障碍、免疫功能异常,可引起慢性胃炎。
锌缺乏吃什么好
补锌的办法,一是服用锌剂,一是饮食调理。1、锌剂的补给可给0.2%硫酸锌糖浆,每日每公斤体重1~2毫升,分2次服,连服4~8周。由于缺锌引起厌食、异食、口腔溃疡的,可用葡萄糖酸锌颗粒,2~3岁的小儿,每次5毫克;3~4岁每次6毫克;4~6岁每次7。5毫克;6岁以上每次10 毫克,每日2次。中药中的鸡内金、神曲、白术、淮山药、茯苓、谷芽、百合、玉竹、沙参、生薏苡仁、远志、使君子等,经科学测定,含锌量都较高。所以,由于缺锌引起的厌食,可用鸡内金、神曲煎水当茶饮,或用白术、茯苓各12克,鸡内金、神曲各8克,谷芽10克,水煎服,每日1剂。或每日用百合20克,沙参、淮山药各10克,加水500毫升,糖适量,煮成百合糖水吃。2、饮食调理,首先要注意食物的多样化,粗精搭配,含锌比较多的食物,如鱼、瘦肉、肝、肾、蛋及奶制品、虾皮、马铃薯、花生、核桃等,发酵食物和发芽的豆制食物,如馒头、豆芽等能使蛋白质分解为氨基酸,促进锌和铁的吸收,也可适当多吃。
宝宝营养缺乏会得哪些病
维生素a缺乏症
维生素a主要分布在肝脏,其次在肾脏,肾上腺和眼睛里,参与性激素的合成,促进生长,保护皮肤,增强免疫。儿童非常容易缺乏维生素a。缺乏维生素a容易感染(尤其是呼吸道感染),视力下降,得皮肤病,头皮脱落和不孕不育。糖尿病人容易不孕不育,因为他们通常缺乏维生素a。维生素a的最佳来源是动物食品,尤其是肝脏。有机食物中的维生素a的含量比普通食物高出25%以上。
可以直接补充维生素a,但过量可能引起中毒,尤其对于儿童和孕妇,可能导致婴儿先天缺陷。最安全的方式是补充β―胡萝卜素,一种没有毒性的“维生素a原”。当维生素a不足时,它可以转化为维生素a。β―胡萝卜素只是几百种类胡萝卜素中的一种。类胡萝卜素具有很强的抗氧化作用,它们主要存在于橘红色的蔬菜水果中。
β―胡萝卜素补充剂非常安全,成人每天10,000―25,000iu(国际单位),儿童可以根据体重比例调节。由于β―胡萝卜素不能在水中溶解,只能在油中溶解,如果饮食中没有脂肪,你不能有效吸收β―胡萝卜素。所以,吃胡萝卜或补充β―胡萝卜素时,应该同时食用油脂食物。
维生素b缺乏症
维生素b族是个大家庭,包括维生素b1(硫胺素),b2(核黄素),b3(烟酸),b5(泛酸),b6,b12,生物素(维生素h)和叶酸等。喜欢吃精加工食品和加热烹调的人,容易缺乏维生素b族。孕妇和奶妈容易缺乏维生素b族。缺乏维生素b1会得脚气病,肌肉松弛和学习困难。缺乏b2会得口腔溃疡,畏光和红眼病。缺乏维生素b3会失眠,抑郁和记忆力下降,皮肤粗糙。缺乏维生素b5会抽筋,易怒和心跳过速。缺乏维生素b6会忆梦,水肿,痛经和怀孕晨吐。缺乏维生素b12会脚痛,磨牙,贫血和神经质。
生物素不足会使指甲和头发易碎,指甲出现凸起的竖纹,精力不足,头发欠佳。叶酸是现代人类最缺乏的维生素。叶酸不足会导致先天不足,少白头,无精打采和肠道疾病。维生素b6,b12和叶酸同时不足会造成“高半胱胺酸”过高,引发心脏病。
与常识相反,维生素b族的最佳来源不是粮食,而是动物食品。维生素b12只存在于动物食品和部分海洋食品,植物食品中几乎不存在。全麦类粮食的确含有维生素b族家庭中的其他成员,但含量通常没有肉食中高。更为重要的是,由于粮食中存在糖苷类反营养素,阻止维生素b族的吸收,粮食中的维生素b族净吸收率很低。加工过的粮食,也就是流行的精制淀粉,更没有什么维生素b族。历史上,十九世纪晚期东南亚脚气病的流行,就是发生在引进稻米的精加工技术以后,它使维生素b1荡然无存。加热烹调也是维生素b族的一大杀手。例如,煮蔬菜可以破坏90%以上的叶酸。这也是为什么叶酸成为当代最缺乏的维生素。
维生素c缺乏症
如果说有一种万能营养素,那就是维生素c。维生素c主要分布在肾上腺和脑垂体,参与多巴胺的合成,并进一步形成肾上腺素。多巴胺和肾上腺素是使大脑兴奋的化学物质,因而缺乏维生素c时,会出现抑郁症或不能面对压力。维生素c参与胶原蛋白的形成和肉碱的合成,所以有美容和减肥作用。维生素c具有很强的抗氧化作用,可以保护维生素e,增加铁的吸收。维生素c不足时,你容易感冒,感染和流血。严重缺乏维生素c时,“坏胆固醇”会升高并且氧化,或出现坏血症。
维生素c主要存在于新鲜的生果和生菜中。其实新鲜的生肉也含有维生素c,这一点大部分人不知道。有机食品中的维生素c含量比普通食品丰富。维生素c很不稳定,加热烹调是它的死敌。我们今天流行的熟食和包装食品中几乎没有什么维生素c,这也是现在孩子们频繁伤风和感染的重要原因之一。维生素c可以在水中就溶解,随着尿液流失,所以在体内的保存时间很短,大约只有两个多小时。因此,孩子应该多吃有机水果,一天最好8次,即醒者时每2小时一次,至少不低于4次。
维生素c补充剂非常安全,成人每天500-1000毫克,儿童可以根据体重比例调节。补充维生素c的同时,最好补充生物类黄酮,也叫维生素p。生物类黄酮可以帮助维生素c吸收,避免维生素c氧化。
铁缺乏症
铁主要分布在红细胞中,是血红蛋白的必需组成部分,可以携带和运载氧气。缺乏铁会导致贫血,食欲下降和学习困难,增加分娩死亡的危险。由于植物中的植酸盐和纤维素会和铁结合,把铁带出体外,植物食品铁的吸收率远低于动物食品。植物中大豆的铁吸收率最高,动物中红肉的铁最丰富。今天的红肉恐惧症使缺铁性贫血流行。
动物食品中的铁不但丰富,而且不会过量吸收,因为人体对其中的有机亚铁的吸收是有限的。而人工合成的铁,包括铁补充剂和铁强化食品,是无机铁,可以在体内无限制累积,增加氧化和患癌的危险。欧洲很多国家,包括德国,法国和意大利等国,已经禁止用铁强化食品。红肉因为含铁而呈红色,是补充铁的最佳来源。事实上,人体本身就是由红肉组成的。
锌缺乏症
锌主要分布在前列腺和皮肤(包括指甲),参与上百种酶的合成。缺乏锌会使食欲下降,性欲下降,生长停滞,性发育缓慢,身材和性器官偏小,不孕不育,前列腺肿大,消瘦,频繁感染和感冒,指甲白斑,耳鸣,多动症等等。
动物食品中的锌不但比植物里丰富,而且吸收率是植物食品中的四倍。粮食的精加工过程会使锌大量流失。加热烹调会破坏消化酶,迫使人体动用储备的锌来合成酶。因此,食用植物食品,加工食品和烹调食物容易造成锌的缺乏,这是今天我们普通缺锌的主要原因。锌的最佳来源是海鲜,肉类,内脏,蛋类,坚果和种子。锌补充剂非常安全,成人每天15-25毫克,儿童可以根据体重比例调节。
钙缺乏症
钙是人体最大量的矿物质,99%分布在骨骼中,其余主要分布在血液中。钙构成骨骼,参与肌肉收缩,神经传导,心脏跳动,血液凝渗,激素分泌。缺乏钙会抽搐或抽筋,失眠或神经过敏,骨质疏松,高血压,早产,流产或产儿体重不足。维生素d可以增加钙的吸收,而植酸,草酸和磷酸会影响钙的吸收。与常识相反,钙的最佳来源不是牛奶,而是大豆和深绿色植物。
检测表明,有机食品中的矿物质,维生素和其他营养素比普通食品丰富的多。例如有机鸡蛋中的铁,锌和钙含量是普通鸡蛋的3-5倍,维生素e是10倍,dha(亚麻酸)是20倍。有机牛肉中的维生素e,硒,dha和cla(共轭亚油酸)是普通牛肉的4-5倍。总之,新鲜的,生的,有机的,全的(未加工的)食品,是维生素,矿物质和其他营养素的最佳来源。
缺乏营养什么症状 脚踝浮肿:缺乏钾
钾是调节体内血液和体液的酸硷平衡、维持体内水分平衡与渗透压稳定的重要元素。
长期缺钾会导致心律不整、神经传导不正常的症状,像大量运动后由于水分流失过多,钾离子流失就容易抽筋,长时间则会发现身体变得浮肿,特别在脚踝处较明显。
改善方法:运动完吃香蕉补充高量钾,可防止抽筋,每天吃定量的蔬菜水果也能补充足够的钾.
缺乏营养有哪些症状
①体重丢失——最重要的营养缺乏信号可能的营养缺乏:能量、蛋白质等。
②头发——脱发、干燥、易断可能的营养缺乏:蛋白质、能量、必需脂肪酸、微量元素锌。
③眼睛——夜晚视力降低可能的营养缺乏:维生素A。
④眼睛——睑角炎可能的营养缺乏:维生素B2、B6。⑤鼻部——皮脂溢可能的营养缺乏:烟酸、核黄素、维生素B6。
⑥舌头——舌炎、舌裂、舌水肿可能的营养缺乏:B族维生素。
⑦牙齿——牙龈出血可能的营养缺乏:维生素C。
⑧牙齿——龋齿可能的营养缺乏:氟。
⑨味觉——味觉减退可能的营养缺乏:锌。
⑩嘴——嘴角干裂可能的营养缺乏:核黄素(维生素B2)和烟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