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脸识乳腺癌
看脸识乳腺癌
第一种人:13岁前月经初潮或绝经晚
女性月经初潮早(12岁前来月经),绝经较晚(50岁以后绝经),经期长(大于35年),都是公认的发病危险因素。
统计数据表明,月经初潮年龄每提前4-5岁,患乳腺癌的几率就增加1倍;初潮年龄在13-15岁以上者,患乳腺癌的机会要比12岁以下者少20%。绝经期在55岁以下者,乳腺癌的发病率则较低。绝经年龄大于55岁者比绝经年龄小于45岁者危险性增加1倍左右。
第二种人:乳腺增生多年不愈
乳腺增生有四种怪脾气:一是乳房出现边缘不清的肿块;二是经前乳房胀痛,甚至放射至双肩或背部,有时还很难受;三是有发生癌变的可能,特别是属于囊性增生类型的,据说它的癌变率在0.35%;四是治疗时间长,增生组织对药物敏感性差,或者说,至今还缺乏特效药治疗。
因此,乳腺增生在现代科学发达的今天还令众多医生感到棘手,更令许多妇女感到困惑。
第三种人:反复做人工流产手术
反复人工流产会使女性患乳腺癌症的可能性大增。一项研究表明,自然流产不增加患乳腺癌的危险性;而18岁以前做过人工流产的妇女,比没有做过人工流产者高110%。
这是因为怀孕妇女每次人工流产后,妊娠被突然中断,体内激素水平骤然下降,使刚刚发育的乳腺突然停止生长,使得腺泡变小以至消失,乳腺复原。而这种复原通常是不完全的,容易造成乳腺肿块和发生疼痛,可诱发乳腺疾病,反复多次的乳腺病变可成为乳腺癌的诱因。
看脸识健康 看脸色知道宝宝健康状况
新妈妈要学会看脸色知道宝宝健康状况
做为年轻的妈妈,有一个常识你一定需要学会,当我们发现宝宝的脸色有时候偏黄有时候偏红都应该注意了,宝宝的脸色里往往隐藏着一字儿健康信息,需要父母随时观察,所以,宝宝父母一定要留意是否有合并其他症状,一发现宝宝的身体不适,以便随时了解宝宝健康情况。
宝宝脸色偏黄要注意营养和黄疸
黄色分两种,一种是淡黄,一种是鲜黄。淡黄色提示孩子虚弱,若是大一点的孩子就提示脾胃功能不好。如果是新生儿的脸色发黄了,你就要注意他有没有新生儿的黄疸。
新生儿黄疸有生理性和病理性,病理性的就是生后很短时间就出现黄,这种黄是次序的,一般黄疸会从脸上开始,再逐渐往下延伸到脚,消退时的路径是反过来的,会从脚底开始往上消退,脸部为后。
若发现宝宝面部肤色偏黄,不妨翻开宝宝的衣物,和身体的肤色做比较,若是身体的肤色没有明显偏黄,则表示黄疸情况还属轻微,不用担心;若是已黄到躯干部位,甚至往腿部延伸,就必须请医生检查黄疸指数,给予治疗。还有一种母乳性黄疸,喂母乳是常见的原因,往往是轻微黄疸,而且只要黄疸不要太高,对宝宝的健康是无害的。
宝宝脸色偏红可能是发烧或者过敏
如果宝宝一睡醒来或者在玩耍当中脸色红彤彤的,甚至面红耳赤,这种情况下大多数由于外感风热引起的,也就是感冒发烧了,发烧宝宝还会出现烦躁不安、呼吸变粗变快、口唇干燥的情况;宝宝如果出现脸色发红、轻咳嗽,可能是扁桃体发炎;
有的时候孩子早上起来面色是白白的,淡粉色的,可是下午一睡醒了以后脸色就潮红,这大多数是阴虚内热;还有一些孩子,口唇是红红的,但是一摸他的脑门凉凉的,两颊又是苍白的,这时孩子有肢冷汗出的情况,比如说一岁的宝宝患腹泻以后造成脱水了,那么这时他就是脸色发白,口唇发红,这个时候你要引起高度警惕。
另外,室内缺乏充足的氧气、天气过冷或过热、寒风之后过敏、空气过于干燥或含有某些刺激性的化学物质等都有可能造成宝宝脸红,呼吸不畅,妈妈们要细心比对,按症处理。
认识乳腺癌是怎么回事呢
1、雌激素紊乱
乳腺癌发生的真正病因尚不清楚,但医学界一般认为,乳腺癌的发生与体内的雌性激素升高是密切相关的。乳腺癌的高发年龄是40岁以后的女性,这年龄阶段正是女性体内的激素分泌失调、雌性激素水平偏高的时期。
2、环境污染
引起乳腺癌原因还和激素水平的分泌有很大的关系,近些年乳腺癌逐渐出现在年轻人身上,其很大部分是因为生活结构的改变,改革开放以后很多西方的文化生活方式被引入国内,同时环境的污染、饮食的污染,以及其他因素造成的激素水平的改变,甚至人为的一些因素都导致年轻女性乳腺癌的发病风险增加。
3、遗传因素
患有遗传性乳腺癌家族史可表现为两种形式:一种为母亲患乳腺癌,女儿亦好发乳腺癌,发病年龄轻,常发生在闭经前,多为双侧性;另一种为母亲未患过乳腺癌,但在一个家庭中,至少有两个姊妹患乳腺癌,这种家庭中乳腺癌的发病率要比无家族史的家庭中乳腺癌发病率高2—3倍,且这种乳腺癌多发生在闭经后,常为单侧性。
4、癌变体质
原癌基因与抑癌基因一同决定着癌症,一旦抑癌基因发生屡次突变就无法控制和修复原癌基因发生的突变,就会引发癌症,一部分人群很容易出现原癌基因突变。
5、肥胖
体重超过正常标准的妇女,乳腺癌的发病率明显增高,且与动物性脂肪的摄取量有关。在以高脂肪食物为主的一些国家中的妇女,乳腺癌的发病率较以低脂肪为主的国家的妇女高5~10倍。因为肥胖者体内脂肪堆积,可刺激内分泌系统,使雌性激素或催乳素含量增高,肥胖者平常往往摄取大量的脂肪和蛋白质,以至于血浆中含有高水平的雌性激素和催乳素。
6、母乳喂养时间长短
母乳喂养孩子的时间长短是影响妇女患乳腺癌发病几率的重要因素,甚至超过了遗传因素。这项调查发现,母乳喂养是预防乳腺癌的最佳天然手段之一,哺乳可使生乳腺癌的危险减少20%至30%。
与乳腺癌容易发生混淆的疾病包括哪几种
1、慢性乳腺炎及脓肿
慢性乳腺炎及其脓肿是比较常见的病症,也需要与乳腺癌鉴别,然后进行针对性的治疗,慢性乳腺炎及脓肿常有脓肿形成,触之为肿块,边缘不清,呈囊性感,可有轻压痛,与周围组织有轻度粘连感。
2、乳腺纤维腺瘤
乳腺癌主要是应于乳腺纤维腺瘤要鉴别开来,这是乳腺癌的治疗的重点,找出病因才能较好的治疗,一般肿瘤大多为圆形或椭圆形,边界清楚,活动度大,发展缓慢。
3、乳腺囊性增生病
乳腺囊性增生病和乳腺癌的鉴别比较简单,但有时也常会出错,而导致误判,患者应当注意,平时要多了解一下乳腺疾病方面的知识,乳腺囊性增生病表现为乳房胀痛、肿块可呈周期性,与月经周期有关。
乳腺癌的发生与哪些因素有关
乳腺癌的发生与很多方面都有关系,大家了解乳腺癌疾病的病因有助于日常发现这种疾病,乳腺癌带给我们的危害非常严重,很多人因为不了解乳腺癌的病因,所以患上这种疾病不能及时的采取措施,现在我们认识一下,乳腺癌的发生与哪些因素有关?
1、年龄、月经。年龄是乳腺癌的重点因素,尤其是中年女性要注意。在女性中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上升在月经初潮前罕见20岁前亦少见但20岁以后发病率迅速上升45~50岁较高但呈相对的平坦绝经后发病率继续上升到70岁左右达最高峰死亡率也随年龄而上升在25岁以后死亡率逐步上升直到老年时始终保持上升趋势。初潮年龄早于13岁者发病的危险性为年龄大于17岁者的2.2倍。绝经年龄大于55岁者比小于45岁的危险性增加。
2、遗传、怀孕、饮食等。乳腺癌是可以遗传的疾病,这一点也要重视一下。家族的妇女有第一级直亲家族的乳腺癌史者其乳腺癌的危险性是正常人群的2~3倍危险性随着初产年龄的推迟而逐渐增高初产年龄在35岁以后者的危险性高于无生育史者。在更年期长期服用雌激素可能增加乳腺癌的危险性。体重增加可能是绝经期后妇女发生乳腺癌的重要危险因素。尤其是脂肪饮食可以增加乳腺癌的危险性。
通过上面的讲解,大家对于乳腺癌的发生与哪些因素有关有了一定的认识,乳腺癌具有非常严重的危害性如果大家发现,自己患有乳腺癌的症状是及时的到医院接受检查和治疗,防止乳腺癌因为处理不当引发更严重的危害。
男人也会得乳腺癌
男性也有乳腺 更容易扩散
性也有乳腺,只不过男性乳腺癌的发生概率很低,只是女性乳腺癌发生率的1%左右。由于男性乳腺体积小和淋巴管短,癌细胞更容易扩散。更糟糕的是,这种病很容易被忽视。几乎每年都会遇到几例男性乳腺癌的患者。
油炸食品、烟酒导致癌变
/>专家表示,以往十二三岁小女孩才出现乳腺早发育,但现在十八九岁的小男孩也会出现乳腺提早发育。爱吃油炸食品、饮食中胆固醇等摄入过高,尤其是长期酗酒者、肝功能障碍导致肝脏分泌对雌激素灭活的影响,以及乱服营养保健品等,都可能导致雄激素下降、雌激素上升等,导致癌变。如果对男性乳腺发育不重视,不及时干预或治疗,长此以往不仅可能影响生活质量,如果增生严重,还可能出现局部病变,甚至癌变等。
时刻谨记:三大注意信号
中国生物抗癌网专家提醒,胸部发育好的男性,中年后体检时应该增加一项乳腺检测,如果发现腺体特别丰富,最好做手术切除,以免发生癌变。
此外,男士应注意以下乳腺癌信号:
2结块和肿胀感。男性乳腺癌的主要症状是乳房内肿块常发生在乳晕周围,质地较硬,边界不清,表面往往不光滑,活动度较差。
3乳房皮肤凹陷,乳头内陷,偶尔伴有乳头溢血。疼痛有时候不会很明显,但如果发现乳头出现回缩,且累及皮肤,都应该提高警惕。
4淋巴结肿大。乳腺肿瘤最大的特点就是容易转移,所以如果发现腋下淋巴结长时间肿大也要特别小心。
END
远离误区 正确认识乳腺癌
关于乳腺癌我们有很多误区,其中,男人不会得乳腺癌就是其中一例。还有很多其他误区,阻碍着我们真正认识乳腺癌。比如,女性喝酒不会得乳腺癌?避孕药会诱发乳腺癌?乳腺癌就必须切除乳房?如果我们能够正确认识乳腺癌,这些误区都必须排除。
乳腺囊肿的易患人群有哪些
乳腺囊肿是困扰女性正常生活的一种常见病,由于它经常发生在患有乳腺增生的女性,所以症状较轻的患者一般没有明显的不适症状,其实乳腺囊肿对患者的健康还是影响较大的,建议女性朋友要定期体检,积极预防这种疾病的发生,下面我来介绍一下乳腺囊肿的易患人群。
1、乳房异常
乳房密度高,质地较坚实的妇女易患乳腺癌。此外,青春期乳房异常肥大,未成年时过多地抚摸乳房,或者是为了保持乳房丰满和外形美在乳房内填充一些不恰当的物质来做乳房整形等,也是发生乳腺癌的原因之一。
2、经常饮酒
一个年轻妇女每周饮酒3~6次,每次按250毫升的啤酒或185毫升的烈性酒计算,其日后患乳腺癌的危险将增加30%~60%。
3、精神创伤
据调查,性格内向,早期生活不幸福,是导致癌症的重要因素。
4、饮食偏嗜
研究表明,高脂肪低纤维饮食可使乳腺癌发病提高4倍以上。
5、体形特殊
腰部以上特别肥胖,腰围与臀部相近,或绝经期前身体十分瘦弱的妇女。
6、未哺乳者
据研究表明,未哺乳的妇女患乳腺癌的危险性比哺乳妇女大1.5倍以上。
7、从未生育或生育过晚
据有关资料表明,从未生育的妇女患乳腺癌的危险性比已生育的妇女高30%;35岁以上的妊娠初产者患乳腺癌的相对危险性是30岁以下妊娠初产者的3~4倍。
8、有癌症家族史
据资料证实,有癌症家族史,特别是其父母和姐妹曾是乳腺癌患者,发生乳腺癌的可能性比其他人大30%左右。
9、乳腺良性疾病患者
据研究表明,乳腺囊性增生、乳腺单纯增生、乳腺纤维瘤等病变有可能恶化成癌变。
通过上述内容的介绍,相信大家对乳腺囊肿的易患人群有了更加清楚的认识,乳腺囊肿多发生在患有乳腺疾病的女性,另外经常饮酒、体型特殊、生育过晚的女性也容易患此疾病,希望属于上述人群的女性朋友要定期体检,警惕乳腺囊肿的发生。
治疗乳腺癌的误区
乳腺癌是一种癌症,对于我们来说并不陌生,它不仅仅只会出现在女性身上,男性同样会得乳腺癌。这种疾病最好能够早发现早治疗,一旦发现乳腺癌要进行系统正规的治疗,在治疗乳腺癌的时候经常会出现一些误区,下面大家一起来了解一下。
乳腺癌的治疗误区:
1、大多数乳房包块都可能是癌变。这是非常错误的认识,其实约8成的女性乳房肿块为良性囊肿;
2、女性患乳腺癌的几率为1/8,并且乳腺癌危险会随着年龄增加而增加。研究发现,女性各年龄段患乳腺癌几率为:30多岁时大约为1/235;85岁时会增至1/8;
3、乳房较小的女性患乳腺癌的危险更小。这个说法也不准确,大乳房在检查时的确麻烦,易漏诊;
4、乳房切除后不会再患乳腺癌。乳房切除之后,乳腺癌复发率会降低91%,但有些患者的疤痕处依然会出现乳腺癌复发;
5、乳房囊肿的女性患上乳腺癌风险更大。纤维囊性乳房并不是乳腺癌。不过乳房出现囊肿要及时上医院检查,以排除乳腺癌危险。
以上就是关于乳腺癌的治疗误区,大家一定要认真的认识乳腺癌并且避免进入治疗的误区,只有对症下药才能更快的帮助病情痊愈。乳腺癌的治疗方法有很多,因人而异每个人都有适合自己的方法,一定要选对。最后祝大家身体健康,生活快乐。
乳腺癌在临床上是怎么确诊的
乳腺癌早期症状常缺乏特异性,待病情进展发现时很多都已属中晚期,因此怎么确诊是否患上乳腺癌对及早发现乳腺癌及早治疗有积极的意义。
那怎么确诊是否患上乳腺癌呢?乳腺癌的确诊方法主要包括:
1、乳房X光检查:乳腺X光检查是一种常见的乳腺癌诊断方法,可根据是否有钙化现象、阴影等来判定,一般而言,乳腺X光检查对肿块判断的准确率可高达70%以上。
2、超声检查:对于判断乳腺肿块的位置和大小非常准确,但对于判断乳腺肿块是良性还是恶性则很困难。
3、红外线扫描:利用人体不同结构的软组织对红外线的吸收率不同而进行检查。此方法仅作为一种初步筛选,很多情况下也无法作出准确的判断。
4、穿刺:将细针插入肿块中,抽出少量组织,做细胞学检查。这是最终判定肿块性质到底是良性还是恶性的检查方法,也是达到确诊目的的唯一方法。
对于乳腺癌的确诊方法临床还有肿瘤标志物检测、乳腺钼靶摄片等诊断检查方法,而对于确诊了的乳腺癌患者,应注意给予及时有效的治疗,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实行联合手术治疗、放化疗、癌症生物治疗等的联合治疗手段,尤其是多细胞靶向生物治疗的联合应用,可有效恢复手术造成的免疫损伤,提高机体免疫功能,防止癌细胞复发转移,对于早期乳腺癌患者可达到较高的临床治愈率,中晚期乳腺癌患者通过联合生物免疫治疗可有效缓解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有效延长患者带瘤生存期。
以上所讲的内容就是关于乳腺癌的确诊的一些知识,乳腺癌是恶性肿瘤,在初期没有什么特异性,所以我们最好在日常生活中定期体检和学会自我检查,尽量做好自我防护,远离疾病的困扰。得病以后要到正规的医院进行检查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