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中医教你手部点穴治病

中医教你手部点穴治病

手部点穴不但可自治,也可他治。有很多问题可以发现并进行调理。如颈椎病、肩周不适、头痛、耳鸣、失眠、腹泻、疲劳综合征、中风后遗症等。通过点穴,开始时那些酸、胀、痛、麻、热、沉、寒、凉等反应会逐渐减轻,病情也随之逐渐缓解或康复,即通过点穴经脉疏通,令其“行气、活血、化瘀”,扶正祛邪,提高人体正气,和谐脏腑,平衡阴阳,提高机体免疫能力。

手部点穴宜在饭后一小时。急性重症性、传染性、高烧性、出血性疾病或必需手术者不宜进行。女性例假、怀孕期和产假期不宜。点穴时,指甲要修短、洗净,保持卫生,主要用拇指端偏峰对相关穴位点压,同样会有如同针灸一样酸,胀、痛、麻、热、沉、寒、凉、辐射等“得气”感。手法上宜先轻后重,再轻揉,循序渐进,逐渐达到力中肯綮,要有一定渗透力。点压频率约同呼吸次数,每穴位点压5分钟左右,一只手做完后再换另一只手,时间掌握在一小时左右。做完后,周身温热微汗,口渴,喝杯白开水。

中医教你按摩穴位治疗落枕

位置

落枕穴在手背侧,当第二、第三掌骨之间,掌指关节后约1厘米处。用手指朝手腕方向触摸,从骨和骨变狭的手指尽头之处起,大约一指宽的距离上,一压,有强烈压痛之处。

方法

用拇指的指尖切压揉按落枕侧的“落枕穴”,并同时活动被切压手的手指,以加强穴位的指压感觉。按摩手部的同时,缓慢活动颈部:将头稍向前伸,由前下方缓缓缩下去,使下颌向胸骨上窝靠近,颈部肌肉保持松弛,然后将头轻轻缓慢地左右转动,幅度由小逐渐加大,并将颈部逐渐伸直到正常位置。转动时以基本不出现疼痛的最大幅度为限。

功效

约5-10分钟,疼痛则可明显缓解。这个方法既能治疗落枕,又能预防颈椎病。另外也能缓解手臂痛和胃痛。

注意

应注意鉴别落枕与早期颈椎病,后者最好到医院治疗。

月经病可尝试中医点穴

点穴位 理气血

许小姐今年32岁,是一位中层干部,工作比较繁忙。她最近遇上烦心事——往常如期而来的例假突然拖后了,连续两个月都是如此。每次经期延后许小姐都是心惊胆战,非常担心意外怀孕。她听说中医点穴疗法对治疗月经病具有一定效果,抱着试一试的态度去治疗,经过7次点穴治疗后月经延后的情况缓解了。

为什么推拿点穴能调节月经?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推拿科副主任医师贾超介绍,一般说来女人月经周期中有两个转化期,一是行经期,重阳转阴,是本次周期的结束,新周期的开始;二是经间排卵期,重阴转阳,是月经周期中的一次至关重要的转化。两个转化期的气血活动显著,如果这时受内外因的影响使得人体肝气郁结、郁而化火,就会造成脏腑失调、阴阳失衡。而中医点穴治疗通过穴位刺激可以较好地调理气血、疏通经络,对于脏腑失调、阴阳失衡所诱发的月经紊乱症状具有较好疗效。

贾超说,点穴疗法具体方法是:月经干净后,进入经后阴长期,应以补阴为主;经间期排卵后,进入经前阳长期,常易出现阳长不足,常以补阳为主。根据月经不同阶段的不同特点,分别在取穴和推拿点穴刺激强度上做适当的调整,以达到阴阳平衡的状态。如果患者出现症状阴阳偏重不明显时,可以中度刺激,对手足三阴、三阳经进行平均用力,调理气血运行,气血行则脏腑健;脏腑健则病无由而生。

家中也可点穴调经

不过贾超强调,点穴疗法只对脏腑失调、阴阳失衡所引起的月经失调比较有疗效,而对于气血阴阳都亏虚的患者则疗效较差,需要在内服中药的基础上,相互配合治疗。

推拿点穴需要每周来医院大约1~2次,如果工作上抽不出时间,患者能否自己进行推拿点穴治疗呢?对于这个问题的回答是肯定的。贾超介绍,推拿点穴操作手法比较简单,其取穴特点除了主要的几个穴位外,其他部位可以“离穴不离经”,即只要在相关经络的部位上操作,即有一定效果。只需要医生进行简单的讲解,患者或家属就可掌握,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治疗。

月经病的刺激部位主要选择手、足三阳经和足三阴经及相关穴位,重点刺激穴位包括风池、风府、颈百劳、中府、云门、上脘、中脘、下脘、天枢、关元、归来,足太阳膀胱经第一、二侧线穴位及太溪、照海、太冲、三阴交、委中、委阳等。

刺激手法以掐、点、拨、按四种手法为主,进行手法治疗的要诀就是在穴位上刺激时,能感受到酸麻胀重的感觉即是正确的部位。

与针灸相比,推拿点穴更为安全简单易学,患者容易接受,经过简单的培训,患者也可以自己进行治疗。

中医教你如何利用姜水治病

醉酒用热姜水代茶饮用,可消化体内酒精。脚臭热姜水中加点盐和醋,浸泡双脚15分钟左右,脚臭便可消除。

牙周炎先用热姜水清洗牙石,然后以热姜水代茶饮用,一般6次左右即可消除炎症。

头皮屑先用生姜轻轻擦洗头发,再用热姜水清洗头发,可有效地防治头皮屑。经常用热姜水洗头,对秃头也有一定疗效。

蛲虫病每天睡觉前,先用热姜水清洗肛门周围,然后饮用热姜水1-2杯,约7天左右即可治愈。

食道癌每天两次,以热姜水代茶饮,可起到止痛、延长生命或缓和病情的作用。口腔溃疡用热姜水代茶漱口,每日2-3次,一般6-9次溃疡面即可收敛。咽喉肿痛热姜水加少许食盐,以此漱口,每日早、晚各一次,可消炎止痒。

动脉硬化每天早晚坚持用热姜水漱口,并在每天睡眠前饮用热姜水一杯,可促进血液循环,防止动脉硬化。

面部暗疮用热姜水清洗面部,每天早晚各1次,约60天左右暗疮减轻或消失。此法对雀斑及皮肤干燥等也有一定疗效。

感冒头痛将双脚浸于热姜水(姜水中可加少许盐、醋)中,并不断添加热水,泡至脚面发红为止,对伤风感冒、头痛、咳嗽,疗效显著。

中医教你姜水治病

1、偏头痛:

当偏头痛发作时,可用热姜水浸泡双手,大约浸泡15分钟左右,痛感就会减轻,甚至消失。

2、醉酒:

用热姜水代茶饮用,可加速血液流通,消化体内酒精。还可在热姜水里加适量蜜糖,可缓解或消除酒醉。

3、面部暗疮:

用热姜水清洗面部,每天早、晚各1次,持续约60天左右,暗疮就会减轻消失。此法对雀斑及干燥性皮肤等亦有一定的治疗效果。

4、腰肩疼痛:

先在热姜水里加少许盐和醋,然后用毛巾浸水拧干,敷于患处,反复数次。此法能使肌肉由张变弛、舒筋活血,可大大缓解疼痛。

5、蛲虫病:

每天睡眠前,先用热姜水清洗肛门周围,然后再饮用热姜水1至2杯,持续10天左右即可治愈。

6、脚臭:

将脚浸于热姜水中,浸泡时加点盐和醋,浸泡15分钟左右,抹干,加点爽身粉,臭味便可消除。

7、高血压:

血压升高时,可用热姜水浸泡双脚15分钟左右。热姜水浸泡双脚,可反射性引起血管扩张,使血压随之下降。

8、感冒头痛:

将双脚浸于热姜水中,水以能浸到踝骨为宜。浸泡时可在热姜水中加点盐、醋,并不断添加热水,浸泡至脚面发红为止。此法对风寒感冒、头痛、咳嗽治疗效果显著。

9、口腔溃疡:

用热姜水代茶漱口,每日2至3次,一般6至9次溃疡面即可收敛。

10、牙周炎:

先用热姜水代茶漱口,每日早、晚各1次。如果喉咙痛痒,可用热姜水加少许食盐代茶饮用,每日2至3次。

11、龋齿:

每日早、晚坚持用热姜水漱口1次,并每日代茶饮用数次。此法对保护牙齿、预防和治疗龋齿颇为有效。

12、头皮屑:

先用生姜轻轻擦洗头发,然后再用热姜水清洗头发,可有效防治头皮屑。此外,经常用热姜水洗头,对秃头亦有一定治疗效果。

中医教你按摩穴位治咳嗽

1、咳嗽痰黄

痰黄说明是肺热之证,选择的穴位当然要有泻肺热的作用,鱼际是手太阴肺经的荥穴,少商为手太阴肺经的井穴,两穴都有泻肺热的功效。

鱼际穴位于手掌大鱼际部的中点处,靠近第一掌骨的边缘,点此穴时,拇指要立起用指尖用力点按,更易出现明显的酸胀感。

少商是手太阴肺经的最后一个穴位,拇指桡侧指甲角旁0.1寸处,掐之可泄肺中之热。由于穴区窄小,不好用力,故改用指甲掐按,疼痛感较其它穴位为甚,甚至会出现灼热痛感,均属正常。除掐按外,还可用三棱针刺血,而刺血的方法还可以治疗咽喉肿痛,特别有趣的是在哪一侧少商刺血,几乎同时,同侧的咽喉疼痛就会明显缓解。

注意这两个穴位在刺激时手法一定要重一些,因为轻柔的手法为补,而重刺激的手法则有泻的作用。

2、咳嗽痰白

很典型的风寒咳嗽,一般发生在冬天,特点是咳嗽,咽痒,咳痰清稀,痰白稀薄,鼻塞流清涕,舌苔白等,要想防止风寒咳嗽,一定要加强抵御寒气的能力。

低头时,摸到颈后最突起的高骨,在这块高骨的下方就是大椎穴,这里是人体所有阳经汇聚之处,阳气聚集。用手掌搓热颈后的大椎穴,以皮肤发热发红这度,帮助振奋阳气,抗御外邪。如果能洗上热水澡,那么就用热水多冲冲这个部位吧,哪怕只用热气腾腾的毛巾晤晤大椎,都能抵御寒气的侵袭。

当然,中医的特色还是在于治未病,与其生病后想办法解决,还不如彻底杜绝疾病的发生。要想从根本上解决咳嗽的麻烦,还是要从日常生活做起,好好爱护你的肺,比任何有效的治疗都要好上千万倍。

3、干咳咽痒

干咳或咽痒,往往肺阴不足的表现,治疗时一方面要止咳,另外一方面还要滋阴,前者治标,后者治本,所以列缺与照海两穴合用,就是标本同治的方法了。

列缺是肺经的络穴,功效就是止咳,所以单纯性的咳嗽,没有其他症状时,只按列缺就可以缓解咳嗽的症状了。怎么找这个穴位呢?将两手虎**叉,手腕要伸直,将食指点在手腕的侧面,可以感觉到食指下面的骨头上有一个明显的纵向裂隙,这里就是列缺穴,名字够形象吧。因列缺位于窄小的骨缝中,所以治疗时需将拇指立起用指尖掐按。每次3-5分钟,每日5-10次。

照海是足少阴肾经的穴位,在五脏的功能中,肺主气司呼吸,而肾主纳气,以引气归元,肾气不足时多有咳、喘等逆气之症。加上列缺与照海两穴都是八脉交会穴,列缺通于任脉,照海通于阴跷脉,而两条奇经又会聚于咽喉处,因此两穴形成了一对儿经典的组合。照海又怎么取呢?沿内踝尖向下循按到内踝的末端,可以感觉到这里有一个明显的骨缝,即为照海穴,用指尖掐按,每次3-5分钟,每日5-10次。

中医教你按摩穴位治疗落枕

晚上睡觉的不注意,再加上睡觉姿势的固定,就容易发生落枕。落枕,不仅让你感觉脖子异常的酸痛,同时还给你的生活带来一定的小烦恼。中医穴位按摩方,专门帮你治落枕。

位置

落枕穴在手背侧,当第二、第三掌骨之间,掌指关节后约1厘米处。用手指朝手腕方向触摸,从骨和骨变狭的手指尽头之处起,大约一指宽的距离上,一压,有强烈压痛之处。

方法

用拇指的指尖切压揉按落枕侧的“落枕穴”,并同时活动被切压手的手指,以加强穴位的指压感觉。按摩手部的同时,缓慢活动颈部:将头稍向前伸,由前下方缓缓缩下去,使下颌向胸骨上窝靠近,颈部肌肉保持松弛,然后将头轻轻缓慢地左右转动,幅度由小逐渐加大,并将颈部逐渐伸直到正常位置。转动时以基本不出现疼痛的最大幅度为限。

功效

约5-10分钟,疼痛则可明显缓解。这个方法既能治疗落枕,又能预防颈椎病。另外也能缓解手臂痛和胃痛。

注意

应注意鉴别落枕与早期颈椎病,后者最好到医院治疗。

教你手部护理6大妙招

勤抹护手霜

每次洗手后,把双手彻底擦干,再抹护手霜,可以在办公窒、家中的厨房、卫生间等地方都放上护手霜,洗手后马上涂抹。

秋冬改用多脂香皂洗手

尽量使用多脂性香皂或是含有油性的洗面奶洗手,洗手后立即用毛巾擦干,涂上护手霜。

磨砂膏也是护手的好帮手

如果自己的双手很粗糙和干燥,可以先用温热水充分浸泡,然后用磨砂膏在双手各个部位全方位的轻轻按摩,十分钟后,你会发现,双手竟会变得意想不到的细腻滑润哦。

皮肤需要酸性保护

建议大家,可以再每天一次擦干手之后,然后在食醋中泡一下,着怎样做可以使皮肤表面形成一层酸性的保护膜,对手的保护作用很好。

敲击促进血液循环

打字、弹琴或用手指在桌面上轻轻敲打有助于促进双手的血液循环,同样的方法,也适用于冻疮的治疗。

周末特殊护理

利用周末做一做手部特殊护理,在晚上睡觉的时候,将双手放在热水中浸泡20分钟左右,然后再进行20分钟的手部按摩,这样可以加速血液循环速度,再将护手霜放在微波炉内,用低度加热后涂在自己的双手上,戴上薄棉手套睡觉。

中医点穴治痤疮

中医有着悠久的历史,渗透在不同的科室。大家可能只知道美容业去痘去痤疮,却不知道其实中医治疗痤疮的历史要比现代美容业早很多。或是说其实美容这一科,自古中医中就有。用中医方法治疗痤疮,不但效果好,而且是对症施治,可以除根。下面我们就来看一下中医是如何用针炙治疗痤疮的。

痤疮(俗称粉刺)是一种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症,好发于青春期的男女。此病病程缠绵,一般药物难以控制。

痤疮其发病原因有很多,中医认为多数是饮食不节,损伤脾胃,肺胃郁热,上蒸颜面而致,其证多属实证。且与患者心情有关,如果长期精神不舒,热毒之邪乘虚而入,客于肌腠之间,或流窜于经络,以致气血脉络受阻,瘀久化腐成脓而致脓疮。中医学采用点刺大椎放血法治疗,方法简单,疗效甚速。

治疗方法

患者端坐,头颈部稍向前倾,颈部大椎穴充分暴露。用碘伏将患者大椎处消毒,取一次性注射器针头快速点刺大椎穴,一般点刺3~5下,点刺深度中等,再在大椎处快速拔上火罐放血,放血量约3~5毫升,每星期2次,8次为一疗程。

根据实则泻之的原则,故采取三棱针点刺放血疗法。督脉为阳经之海,总督一身之阳经,阳经又常为热毒之邪蕴积。大椎及督脉穴,又是手三阳经与督脉交会穴,有诸阳之会之称。在大椎处放血能泻肺胃蕴热,起到条达气机、泻热散结、活血化瘀之功。

中医还有许多美容去痤疮的方法,例如按摩,中药调理等等,在我们中医养生栏目里会陆继为您介绍。

中医教你看舌治病

1、舌头振颤

对着镜子吐舌头,如果舌头微微颤动,很可能是精神紧张、体力衰退的征兆。

建议:尽快调整作息时间,合理饮食,否则很快会面临神经衰弱的危险!

2、舌头发紫

当血液中含有大量废物、体内水分供应不足时,缺氧血和含氧血就会混在一起,使得血管变成紫色。如果除了舌头发紫,还感觉肩膀僵硬和腰痛,说明体内的毒素已经沉积了不少!

建议:坚持一周清淡饮食,保持规律、轻度的有氧运动,毒素很快就能排出。

3、舌苔太厚

舌苔就像豆腐渣一样很容易被刮去,可能是肠胃功能不良或饮食过量造成的。

建议:最好去消化科,让医生帮你降降胃火。

4、舌苔太薄

舌苔不明不白脱落,舌头表面颜色斑驳不均,医学上将这称为“地图舌”。过敏体质的人最易出现这种情况,尤其在春、秋两季比较常见。“地图舌”的出现预示你的抵抗力正在下降。

建议:在这段时间内远离花粉、海鲜、小昆虫等过敏源。

相关推荐

怎样调理脾胃效果好

中医如何调理脾胃。脾胃全靠养,有些人时常会感到没胃口、食欲不振,其实这是脾胃不好的缘故。中医如何调理脾胃,下面是一些调理脾胃的方法,以及一些调理脾胃食谱推荐。 中医如何调理脾胃? 俗话说:“三分治七分养”,调理脾胃是一个长期而渐进的过程,在生活中应以饮食调摄、体育锻炼为主,必须坚持以下几方面: 1、饮食有规律。饮食调摄是保养脾胃的关键,因此,一日三餐,需定时定量、切忌暴饮暴食。素食为主、荤索搭配,要常吃绿色蔬果,以满足消化需要和保持大便通畅。少吃有刺激性和难于消化的食物,如酸辣、油炸的东西,生

中医养肝

1、要养肝,首先要多喝水。喝水不仅可以可补充体液,还可以增强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不仅如此,喝水还会促进腺体,尤其是消化腺和胰液、胆汁的分泌,以利消化、吸收和废物的排除,减轻肝脏的代谢负担。 2、再者肝脏要好,要先学会制怒,常言道“气大伤肝”,生气对我们的身体造成的损害可以说是巨大的。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如果生气也不要超过3分钟,要尽力做到心平气和,从而使肝火熄灭,肝气正常生发、顺调。 3、饮食要保持均衡,食物中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维生素、矿物质等要保持相应的比例,少吃辛辣食物,饮食要清淡。饮食合理

中药与针灸治疗失眠

中西医的失眠疗法 在治疗方面,西医治疗原发病外,主要采用安眠剂治之,但长期使用安眠药会产生药物依赖性,而且仅是治标之治。 在中医治疗方面,治病求其本,主要是采用中药和针灸治疗。 中医应用中药治疗失眠症已有二千年的临床丰富经验,应用的方药擢发难数。兹介绍中国某中医院治疗失眠的一张良方,本方有养心安神之功,其临床疗效观察如下:共治疗失眠症40例,结果完全痊愈34例,好转6例。其药方组成如下: 夜交藤1两合欢皮1两 桑椹子5钱徐长卿5钱 酸枣仁5钱柏子仁5钱 五味子2钱丹参5钱 (煎服) 在针灸治疗方面,经过多

春季过敏 中医穴位按摩防治

中医认为,在背的足太阳膀胱经上有许多俞穴,是体内五脏六腑的对应点,位于脊椎正中左右各旁开 1.5寸,经常按压这些穴位可调节脏腑功能。加强按压脾俞(在第11胸椎棘突下,脊中旁开1.5寸处)、肺俞(在第3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肾俞(在第2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可改善过敏体质。一般自行按摩以每个穴位按3~5分钟为宜,有酸胀感觉即可,按摩完后再喝杯温开水,做几次深呼吸。 过敏性鼻炎 按摩鼻的鼻通(又名上迎香,在鼻孔两侧,鼻唇沟上)、迎香(位于面,当鼻翼软骨与鼻甲的交界处,近处鼻唇沟上端处)、合谷穴,

中医按摩7个养肝穴

一、日常护肝有诀窍,中医按摩7个养肝穴: 肝脏具有“沉默的脏器”之称。如果平时肝脏不注意护理,会给身体健康带来严重的隐患。当身体出现一些肝受损征兆时,应及时护肝以避免脂肝肪、肝炎等肝病的发生。日常生活中,人们不妨常按一些养肝护肝的养生穴位。 中医认为,肝气郁结是由肝失疏泄或情绪抑郁不舒引起的,可表现为脾气大,脸长斑,黑眼圈等症状。其中情绪问题大多来自工作和生活。要想保健养生,必须改掉脾气大的毛病,以避免伤肝。除了调解心情养生外,还可通过按摩身上的7大“撒气穴位”来护肝养肝。 1、角孙穴、风池穴和太阳

中医养肾八大要点

运动养肾 生命在于运动,通过运动养肾纠虚,是值得提倡的积极措施。下面介绍一种既有助于养肾纠虚,又简单易学的运动方法。具体方法是:两掌对搓至心发热后,分别放在腰掌向皮肤,上下按摩腰,至有热感为止,早晚各做1遍,每遍约200次,具有补肾纳气的功效。 大便要通畅 大便不畅,宿便停积,浊气上攻,不仅使人心烦气躁、胸闷气促,还会伤及肾脏,导致腰酸疲惫、恶心呕吐等。因此,保持大便通畅,也是养肾的一种方法。大便难解时,可用双背贴住双肾区,用力按揉,可激发肾气、加速排便;行走时,用双背按揉肾区,可缓解

中医按摩方法

【按摩方法】 1.头面操作 (1)浴面:两搓热,或以温水温热后,指并拢,平掌紧贴面,作洗脸上下推擦动作,上至发际下至颌骨下缘。然后按揉面各穴。 (2)擦鼻:用两中指指腹推擦鼻之两侧,由攒竹至迎香。然后两食指位于鼻根,用力挤压穴位,配合振法,再由鼻根向鼻翼两侧迎香滑动按揉。 (3)按抹捏鼻:两指尖紧按迎香穴,边按边振动;然后揉鼻尖,并向鼻根移动;再以拇、食二指面从鼻根、鼻梁向鼻翼抹动;最后以拇、食二指捏鼻孔,一捏一放,每分钟60次左右。 (4)鸣天鼓:两掌掩耳,食指叠于中指指背侧,

中医巧治咳嗽

咳嗽怎么办 咳嗽是因外感六淫,脏腑内伤,影响于肺所致有声有痰之症。 《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咳谓无痰而有声,肺气伤而不清也。嗽是无声而有痰,脾湿动而为痰也。咳嗽谓有痰而有声,盖因伤于肺气动于脾湿,咳而为嗽也”。 因外邪犯肺,或脏腑内伤,累及于肺所致。 中医分外感咳嗽和内伤咳嗽 按病邪分,有伤风咳嗽、风寒咳嗽、燥热咳嗽、痰饮咳嗽、风热嗽、热嗽、寒嗽、湿咳、暑咳、火咳、食咳等。 按脏腑气血分,有肺虚咳、肺咳、心咳、肝咳、脾咳、肾咳、大肠咳、小肠咳、胃咳、膀胱咳、三焦咳、胆咳、劳嗽、气嗽、瘀血嗽等。 按咳嗽发

儿童孤独症怎么办

目前药物治疗无法改变孤独症的病程,但可能在某种程度上控制某些症状。行为治疗重点应放在促进孤独症儿童的社会化和语言发育上,尽量减少那些干扰儿童功能和与学习不协调的病态行为。此外还有育治疗、中医点穴治疗。 一、药物治疗 目前药物治疗无法改变孤独症的病程,但可能在某种程度上控制某些症状。使用的药物有抗精神病药、中枢神经兴奋剂、抗组织胺类药、杭抑郁制剂、理盐和维生素等,疗效均无定论。 二、行为治疗 治疗重点应放在促进孤独症儿童的社会化和语言发育上,尽量减少那些干扰儿童功能和与学习不协调的病态行为,如刻板、自伤、

中医如何治疗疑心病

一、中医推拿疗法 推拿疗法通过在疑病症患者体表一定的位施以各种法,或配合某些特定的肢体活动,以防治疾病的方法。 这种推拿方法可应用于各科的治疗,对骨伤科疾患、小儿疾患及各种疼痛性疾病更为适宜。 二、中药熨帖疗法 中药治疗疑病症的特效疗法主要以药(热)熨疗法为代表,即将药物(如药袋、药饼、药膏及药酒)经加热后置于体表特定位,促使腠理疏松、经脉调和、气血流畅,多用于寒湿、气血瘀滞、虚寒证候的治疗的一种外治疗法。 常见的治疗段包括:敷脐疗法、腐蚀疗法、熏洗疗法、敷贴疗法等等。 三、中医针灸疗法 针灸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