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游泳要注意什么
小孩游泳要注意什么
工具/原料
1.游泳圈或者救生衣
2.大人的时刻关注
方法/步骤
出去游泳时应该有同伴,最好是大人陪伴。而且陪伴的人最好水性不错。在一些不太熟悉的池塘,水库等地方,也不知道水的深浅的地方,最好不要带孩子去游泳玩水,以免发生意外。
穿好救生衣或者戴好游泳圈游泳。下水之前检查一下游泳圈和救生衣之类的是否有漏气现象。不管什么时候,也许孩子就在眼前游泳,戴上防护的设备游泳,总是会更加安全。
孩子游泳的时候,大人不要只顾聊天或者玩手机,随时盯着孩子的动向,也许意外只是发生在一分钟里的事情。如果是几个孩子游泳的话,最好游泳池边有电话,以防万一发生什么事情,好呼叫大人求助。
不在游泳池的浅水区跳水。以免跳下去,膝盖受伤或者发生骨折。没有学会游泳的话,或者水性不好的话,不要去游泳池的深水区尝试。告诉孩子,如果同伴溺水的话,最好是找大人来帮忙。而不要自己贸然去帮忙。
对于还不太会游泳的孩子,告诉他不要去有水的地方玩耍,如果有东西,比喻篮球足球掉到水里,也不要自己去捡回来,要找大人帮忙,或者丢掉不要,安全远比财产重要。
最好让孩子学会游泳。一般学游泳的年龄大概是七八岁的时候就可以了。大人最好学会简单的救生知识。
小孩游泳有什么好处
可以促进大脑发育。
游泳的动作需要手脚乃至全身的协调配合,而这些复杂动作结合在一起,是需要在大脑的支配下才能完成的。因此,儿童在游泳过程中,就会提高大脑对外界事物的反应能力,提高大脑功能,促进智力发育。
可以让身体强壮。
孩子如果能够经常游泳锻炼,能够促进孩子的新陈代谢,让孩子心肌更发达,心跳更有力,从而能承担起更大负荷的体力锻炼。而且儿童经常游泳,可以锻炼全身肌肉,消耗多余脂肪,让身体更强壮。
可以提高呼吸系统功能。
如果让水手宝宝长期坚持游泳运动,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孩子的呼吸系统功能,对孩子从事其他体育运动也是大有好处的。提高呼吸系统功能,主要就是表现为肺活量增大,憋气的时间延长。
4
可以提高免疫力。
游泳是一种非常健康的体育锻炼方式,成人游泳甚至冬泳,都会对身体带来极大的好处。而儿童从小坚持游泳的话,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孩子的免疫力,提升耐寒能力,增强防病抗病能力。
三伏天孩子应该学游泳吗 三伏天小孩游泳要注意什么
在水里运动并不等于不会出汗,只是你看不到而已,等到口渴才喝水就晚了。运动的人通常喜欢喝果汁、尤其是碳酸饮料。
这些饮品里面有较多的糖精和电解质,喝多了会对胃肠产生不良刺激,尤其是在夏天,很容易让你食欲不振、消化不良。凉的就更别想。
天气炎热,很多人看见水就迫不及待地往里跳。这样会使全身毛孔快速闭合,体内热量反而难以散发,还会因脑部血管迅速收缩而引起大脑供血不足,发生头晕。
先消消汗,用比体温稍微低一点的水冲洗一下身体,然后缓慢下池。
泳池当然清凉又舒服,但是长时间游泳或者浸泡,会带走你身体的大量热量,凉气进入毛孔,抵抗力差会引起感冒等症状。
相信全力地游40分钟左右,运动量是足够的。
虽然在夏天里提“保暖”有点奇怪,但绝对有必要。自然蒸发+吹空调的做法会让你爽一时。 但随后而来的感冒发烧、腹痛会让你在夏天里犹如咸鱼。还要注意泳馆和室外的温差。
小孩子游泳要注意什么
1、游泳前:
准备必须物品:为孩子购置一套合身的泳衣泳帽,还可以根据需要购买泳镜、耳塞等物品。
确保孩子身体健康:如果孩子感冒发烧,或是生病刚刚恢复,都不能带孩子游泳。另外,孩子有皮肤类疾病的话,也要根据医生的嘱咐选择是否游泳。
需要大人陪同:儿童游泳的前提是一定要有大人陪同。大人在旁边可以保障孩子的安全,帮助孩子检查水深;另外,大人可以帮孩子制定游泳计划。
做好游泳前热身:为避免孩子运动损伤和水中抽筋,辅导孩子做好运动前的热身就显得很有必要了,大人一定不要忽视这点。
注意游泳前的饮食:游泳的时候,吃得太饱会造成食物压迫食管,严重的还会出现窒息,所以游泳前一定要吃的适当。
2、游泳时
密切关注:最好不要让孩子离开自己的视线范围,可以准备一个游泳圈以防不测。
注意休息:孩子的体力有限,游泳时间不宜过长,每隔一小段时间就应该让他们上岸休息,喝点水补充体力。
游泳的注意事项
儿童游泳是一个家长与孩子建立良好有效地沟通的好机会,孩子会对父母产生信任和依赖,父母也能在孩子的成长教育中留下回忆。但是在教学或者陪同的时候,有哪些要点是家长们需要牢记的呢?
1、游泳前,家长要检查孩子的身体,看孩子适不适合下水。例如感冒、发烧或者身上有外伤的小朋友都不适合游泳。尽量避免和用话语劝导孩子,不可让孩子凭兴趣一意孤行。
2、游泳前,家长要仔细检查水深,让孩子充分做好准备运动,避免游泳时抽筋,产生危险。游泳时,家长要时刻关注孩子的动向,提前准备游泳圈等就生工具。年龄较小的孩子,家长最好在一旁保护。游泳每20分钟左右就要适当休息,补充水分,恢复体力。
3、游泳后,家长要给孩子立即把身体擦干,注意去除耳道内的积水。要立即洗澡、冲洗头发、刷牙,洗净粘附在头发上的消毒剂。回家后还要洗个温水澡,并加衣服,多喝水,避免感冒。
小孩游泳后发烧怎么办呢
宝宝发烧38.5℃以下:物理降温
一般情况下宝宝发烧分3种:低烧37.5摄氏度—38摄氏度;中烧38.1摄氏度—39摄氏度;高烧39.1摄氏度—40摄氏度。通常来说,如果宝宝体温在38.5℃以下,且没有特别不舒服、精神状态良好,也就是说照常吃、照常睡及照常玩,妈妈就不必急于给宝宝喂药,物理降温更适合。
建议方法:
不要盲目“捂汗”:一些家长认为给宝宝“捂汗”发烧会好得更快。但事实上,这样身体的热量反而不容易散发,特别是在炎热的夏天,更是容易“中暑”。对3个月以内的小婴儿采取“开包”打开衣被、少穿衣服就可能有逐渐降温的效果,一般来说发高烧的宝宝应该不要盖厚被子,衣服也要少穿。
擦身降温:妈妈可以用 75%的酒精,再加入适量的温开水,给宝宝进行物理降温,但需要注意的是,可以用酒精擦额头、腋下、大腿根和颈部,千万不能擦前胸。
多喝水排尿:发烧的宝宝要多喝水,增加尿量,可促进体内毒素排出。同时还要注意多补充身体流失的电解质,妈妈可以适当让宝宝喝些葡萄糖水或者淡盐水。宝宝发烧38.5℃到39℃:适当吃药
当宝宝发烧在38.5℃-39℃左右时,在家中可首先采取以下物理降温的办法,妈妈同时考虑让宝宝服用退烧药。吃退烧药以一次用一种药为原则,以减轻宝宝的不舒服,并防止宝宝高热惊厥的发生。
建议方法:
使用退烧药:退热药的疗效由大到小依次是: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安乃近、复方氨基比林和阿司匹林。使用最普遍的是含扑热息痛的糖浆,该药短期使用常规剂量副作用轻微,可作为首选退热药。如果孩子不能耐受口服药物,可选择直肠内使用的栓剂。
温湿敷:用温湿半干的大毛巾敷在宝宝的胸腹部,但要注意不要开空调,以免室温过低着凉加重感冒。另外,也可用几块稍凉的湿毛巾(约25℃)拧成半干,放在宝宝的额部、颈部、腋下及大腿根部进行冷敷,每5~7分钟更换一次,清凉感能让宝宝舒服很多。
冰敷或用冰枕:用冰袋放在宝宝额头或者两侧颈部,也可放在腋下及双侧腹股沟的部位,自制冰袋可把碎冰块装入塑料袋,可加上适量冷水,压出空气,把袋口扎好。或者让宝宝睡冰枕,都有助于宝宝的局部散热退烧。但一定要注意在冰袋外需裹一层布,以防局部冻伤宝宝的皮肤。一般冰敷、冰枕只适合稍大的宝宝使用,而对于6个月以内的宝宝可以使用市面上的退热贴,舒缓一些高烧所带来的不适。
宝宝发烧39℃到40℃:温水擦浴
当宝宝发烧到39℃-40℃就已经算是高烧了。除了要吃药以外,建议妈妈结合温水擦浴,帮助宝宝增强血液循环,降低身体高热温度。
建议方法:
温水擦身:当宝宝发烧时用40度至50度的温水擦拭脖子、腋下、肘窝、大腿根等大血管走形的位置帮助宝宝降温。
温水浴降温:你也可以给宝宝做温水浴,泡浴时让宝宝身体全部(头部除外)浸泡在略低于体温2℃的水里,同时用温湿毛巾(37℃)在四肢和前胸后背上下均匀地搓揉,使皮肤表面的血管扩张以促进热的散发。四肢及背部各擦浴3~5分钟,擦至腋窝、腹股沟等血管丰富处停留时间稍长些。每次泡澡约10~15分钟,约4~6小时1次,有助促进宝宝血液循环。
宝宝发烧超过40℃:立刻就医
婴幼儿发烧很容易一下子冲到40℃高烧,也常常因高烧而发生惊厥,比如意识丧失、眼球固定或上翻、头颈后仰、面肌及肢体抽搐等危急症状。所以当宝宝发烧超过40℃,就应该立即送院就医了。
建议方法
立刻就医:如果宝宝发烧超过40℃(尤其是3岁以下宝宝),不是由于接种疫苗引起发烧;小便有烧灼感;烧退超过24小时后,又反复烧起来;且发烧超过72小时,则建议立刻就医,以确保宝宝的安全。
其实,家长带着孩子去游泳馆游泳消暑的心是好的,但就这样导致孩子感冒的话是非常难受的一件事。所以,一旦孩子感冒的话,一定要好好记住上面这些方法,为孩子缓解难受。
小孩游泳有助于长高吗
很多家长认为,现在很多发达国家都要求孩子必须学会游泳,游泳是一种伸展运动,对孩子长个肯定有好处。那么,游泳长高吗?
对于众多家长的想法,内分泌科主任医师介绍,游泳锻炼的确对身高有一定促进作用,人体在水中做伸展运动时,重力影响降低,还可以拉伸韧带,关节和骨骼的生长就会更好。尤其是蛙泳的抱水、蹬腿动作更有利于锻炼。
不过,需要提醒家长的是,人的身高有六成都是由遗传基因决定的,而一些国家要求孩子必须学会游泳,更多是为了让孩子掌握一门求生技能,降低儿童溺水死亡率。游泳这类后期锻炼虽然有促进身高的作用,但是家长也不能对其期待过高。
孩子长身高除了运动外,更重要的是保证良好的睡眠规律。因为人体在入睡后才会大量分泌生长激素,晚上9时左右是生长激素的分泌高峰,保证睡眠时间,让体内自然分泌的生长激素发挥效用,对于长个的作用要比游泳锻炼大得多。另外,游泳时也最好在日光充足的地方,这样既能晒到太阳让身体吸收钙质,也能锻炼出好身材。儿童游泳的好处有以下几个:
1、游泳这一复杂动作是在大脑支配下完成的,这样在游泳的过程中也会提高大脑的功能,表现为大脑对外界环境的反应能力快,智力发育好。
2、孩子经常游泳可使心肌发达,新陈代谢旺盛,心跳比同龄幼儿慢且有力,这就为承担更大的体力负荷准备了条件。
3、孩子经常游泳,呼吸系统的功能也得到了提高,表现为肺活量大,憋气时间长。
4、经常游泳可消耗过多的脂肪,利用全身各部位的肌肉,使体形匀称健美。
5、经常游泳还可以提高孩子耐寒和抗病的能力。
6、但游泳同时存在着一些潜在的危险,父母应未雨绸缪地严加监督与防范。
游泳训练有利于孕妈妈进行顺产
游泳是孕妈妈夏季最佳的解暑运动。孕妈妈游泳应注意以下几点:
① 游泳前要做体检,听取医生意见是否可以游泳及游泳中注意什么。
② 游泳必须选择正规游泳池,水温在30℃左右,清洁卫生。
③ 游泳要有亲人、朋友一同前往,以随时照应,保证安全。
④ 游泳动作不宜剧烈,可在水中漂浮,轻轻打水,如做仰泳更适合。
⑤ 游泳要避开游泳池人多的时间。如在室外泳池游泳,还要避开阳光强烈的时间段,上午10时至下午4时不宜去游泳。
⑥ 若身孕未满4个月,或有流产、早产、死胎病史,或阴道出血、腰部疼痛、妊高症、心脑病者不宜游泳,妊娠晚期也不要去游泳。
培养下一个“宁泽涛”
1.婴儿游泳别戴脖圈
婴儿游泳(实际上是指玩水)可促进各种感觉信息的传递和血液循环,引起全身包括神经、内分泌、消化系统等一系列的良性反应,可以锻炼心肌,增加睡眠,提高肌体免疫力,有助于婴儿形成健康快乐的情绪,对促进婴幼儿的身心健康大有好处。但家长需要注意,给婴儿游泳千万不要戴脖圈。
有专家总结了婴儿用脖圈的4大危险:小宝宝脖子很软,套脖圈容易伤害宝宝稚嫩的颈椎;脖圈是塑料的,临床有见宝宝对脖圈过敏或脖圈摩擦过度导致皮炎的;脖圈容易压迫气管;最最危险的是,人脖子上有颈动脉窦,若不小心被压到,可发生压力感受性反射,出现心率减慢血压下降,严重者甚至休克。》》》相关阅读:婴儿戴脖圈游泳存安全隐患
2.孩子5岁后开始学游泳最好
孩子几岁开始学游泳最好?(需要注意的是,这里的游泳不是指婴幼儿的玩水式游泳。)游泳需要体力、呼吸等各个系统的密切配合,对于孩子本身的体能就是一个考验。等到孩子五岁了,心肺功能也发育得相对完善了,体能上也能够满足游泳所需的力量,等到这个时候再开始学习游泳是比较合适的选择。
美国小儿科研究院建议,4岁以下儿童的父母不要再让他们的孩子过早地开始学习游泳,因为这一年龄段的儿童身体发育情况还不适合接受游泳训炼。研究人员称,小于5岁的儿童原则上都不适于学习游泳。
3.带孩子游泳注意防6种病
孩子游泳好处多多,但公共游泳池人多,细菌也多,也很容易传染疾病,如手足口病、红眼病、传染性皮肤病等,39育儿提醒家长,夏季到孩子游泳一定要做好防护措施。
小孩游泳有好处吗
1.游泳这一复杂动作是在大脑支配下完成的,这样在游泳的过程中也会提高大脑的功能,表现为大脑对外界环境的反应能力快,智力发育好。
2.孩子经常游泳可使心肌发达,新陈代谢旺盛,心跳比同龄幼儿慢且有力,这就为承担更大的体力负荷准备了条件。
3.孩子经常游泳,呼吸系统的功能也得到了提高,表现为肺活量大,憋气时间长。
4.经常游泳可消耗过多的脂肪,利用全身各部位的肌肉,使体形匀称健美。
5.经常游泳还可以提高孩子耐寒和抗病的能力。
6.但游泳同时存在着一些潜在的危险,父母应未雨绸缪地严加监督与防范。
宝宝第一次游泳的注意事项
游泳时间不宜过长,家长要控制好宝宝在水中的游泳时间和运动量,并不是游得越久越好。
婴儿第一次游泳7分钟就可以了,以后可根据情况适当延长至15~20分钟,最长不宜超过30分钟。同时要掌握好宝宝在水中的运动量,既不要漂浮着不动,也不要一刻不停地运动四肢。
如果游得时间过长,或在水中运动过多,会造成宝宝一定程度的疲劳,严重的还会出现虚脱现象。游泳时给宝宝一定的主动性在宝宝游泳的过程中,妈妈和宝宝的安全监护距离要保持在一臂之内。妈妈不要手抓泳圈来回移动泳池中的宝宝,可以握住宝宝的手让宝宝在水中移动。
3个月以上的宝宝在游泳的过程中,妈妈要尽量避免宝宝在游得高兴时双腿向前蹬泳池壁,造成身体后仰。
游泳后要注意休息游泳后用浴巾包裹好孩子,并将孩子的身体擦干,然后涂一些婴儿护肤品,给孩子做全身的按摩。休息片刻后再饮水或吃奶,以缓解宝宝的疲劳。
从游泳室出来,要吹干宝宝头发,注意把孩子包裹好,不要着凉。孩子回家后要好好休息,注意观察孩子的睡眠、吃奶情况、精神状态及大小便等情况,如有异常应及时向医生或游泳训练老师反映。
婴儿游泳的注意事项
游泳时间不宜过长家长要控制好宝宝在水中的游泳时间和运动量,并不是游得越久越好。
婴儿第一次游泳7分钟就可以了,以后可根据情况适当延长至15~20分钟,最长不宜超过30分钟。同时要掌握好宝宝在水中的运动量,既不要漂浮着不动,也不要一刻不停地运动四肢。
如果游得时间过长,或在水中运动过多,会造成宝宝一定程度的疲劳,严重的还会出现虚脱现象。游泳时给宝宝一定的主动性在宝宝游泳的过程中,妈妈和宝宝的安全监护距离要保持在一臂之内。妈妈不要手抓泳圈来回移动泳池中的宝宝,可以握住宝宝的手让宝宝在水中移动。
3个月以上的宝宝在游泳的过程中,妈妈要尽量避免宝宝在游得高兴时双腿向前蹬泳池壁,造成身体后仰。
游泳后要注意休息游泳后用浴巾包裹好孩子,并将孩子的身体擦干,然后涂一些婴儿护肤品,给孩子做全身的按摩。休息片刻后再饮水或吃奶,以缓解宝宝的疲劳。
从游泳室出来,要吹干宝宝头发,注意把孩子包裹好,不要着凉。孩子回家后要好好休息,注意观察孩子的睡眠、吃奶情况、精神状态及大小便等情况,如有异常应及时向医生或游泳训练老师反映。
婴儿游泳的准备
游泳前的准备
宝宝的准备看宝宝是否吃饱,通常要给宝宝做婴儿游泳应该在吃奶后半小时到一小时左右,另外,还要观察宝宝是否高兴,是否刚睡醒,有什么不舒服的地方,一定要在宝宝心情愉快的情况下,进行婴儿游泳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