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钙的介绍
尿钙的介绍
高钙尿症是指尿中钙的排出超出了正常范围,是一种临床比较常见的疾病。随着人们对此病的认识,越来越多的病例被诊断。高钙尿症一般分为原发性即特发性高钙尿症及继发性高钙尿症。国内高钙尿症的诊断标准通常是指尿钙>4mg/d.kg,及尿Ca/Cr>0.21。但尿钙排出量是受多种因素影响的,如饮食中的钙、钠、磷及蛋白质的含量,维生素D的摄入量等,有学者提出可按以下公式计算尿钙排出量:尿Ca(mg/d)=摄入Ca(mg)×0.056+2.19×体重(kg),如测定尿钙值高于计算值的15%以上可考虑为高钙尿症。
尿蛋白偏高的介绍
尿蛋白偏高是指尿液中的蛋白质含量偏高,蛋白质漏进尿液从尿道排出来形成了蛋白尿。尿蛋白越高说明肾脏滤过功能越差,这是衡量肾脏功能的重要指标。
正常情况下,人体尿液里不含蛋白质或只含有微量蛋白质,但当肾脏发生病变时,随血液循环流动的蛋白质流经肾脏时,因为肾脏滤过功能的降低而使蛋白质“漏网”。
利尿的介绍
肾内血管渗透压比肾外周血管渗透压低时,易吸收外周血管水份,而用药物降低肾内渗透压使其吸收水份增加,使尿的排出增加而达到利尿的效果。
通过尿液检查和血液检测。
肾脏和膀胱疾病会引起排尿困难,全日总尿量减少,甚至小便闭塞不通,点滴下或全无的症状。主要见于神经性尿闭、膀胱括约肌痉挛、尿路结石、尿路肿瘤、尿路损伤、尿道狭窄、老年人前列腺增生症、脊髓炎等病所出现的尿潴留及肾功能不全引起的少尿、无尿症。 治疗的时候以通利小便为主,辅助以滋补脾肾。营养原则饮食应该以清淡为主;给与充分的热量以节约蛋白质的利用,从而减轻肾脏的负担;补充足量维生素以调节体内的酸碱平衡。适量增加饮水量,注意休息。
高尿酸原因介绍
一、体内嘌呤物质的新陈代谢紊乱,致使尿酸合成增加。1、嘌呤摄入过多:尿酸高含量与食物内嘌呤含量成正比。摄入的食物内RNA的50%,DNA的25%都要在尿
中以尿酸的形式排泄,严格限制嘌呤摄入量可使血清尿酸含量降至60μmol/L(1.0mg/dL),而尿内尿酸的分泌降至1.2mmol/d(200mg/d)。2、内源性嘌呤产生过多:内源性嘌呤代谢紊乱较外源性因素更为重要。嘌呤由非环状到环状的从头合成过程要经过11步反应,其中酶的异常多会导致嘌呤合成过多。目前已经发现的有:1)磷酸核糖焦磷酸合成酶活性增加。2)次黄嘌呤-鸟嘌呤磷酸核糖转换酶缺乏。3)葡萄糖6-磷酸酶缺乏。3、嘌呤代谢增加:如慢性溶血性贫血、横纹肌溶解、红细胞增多症、骨髓增生性疾病及化疗或放疗时会产生尿酸高。过度运动、癫痫状态、糖原贮积病的III、V、VII型,都可加速肌肉ATP的降解。心肌梗塞、吸烟、急性呼吸衰竭也与APT加速降解有关。二、体内嘌呤物质的新陈代谢紊乱,导致尿酸排出减少持续尿酸高的患者中90%有肾处理尿酸功能的异常。在高尿酸症并有痛风的患者中,给予其不同的尿酸负荷,其尿酸盐清除与肾小球滤过率的比值要低于正常人群。尿酸分泌的减少可能与肾小球滤过率的降低,肾小管分泌减少或肾小管重吸收有关。虽然尿酸高在慢性肾病中总是存在,但尿酸浓度与血肌酐、血尿素氮之间的关系还不清楚。随着肾功能的减退,每单位肾小球的尿酸分泌量是增加的,但肾小管的分泌能力基本不变,肾小管的重吸收能力也是降低的,肾外尿酸的清除能力明显增加。1、肾小管分泌受抑制:最为重要的机制之一。由于药物、中毒、或内源性代谢产物抑制尿酸排泄和/或再吸收增加。当阴离子转运系统受抑制时会出现这种情况,其中两个重要的抑制因子是乳酸和酮酸类。2、肾小球滤过减少:也可使尿酸水平增高。其中之一的机制是滤过率降低,这是肾功能不全或衰竭的高尿酸血症的主要原因。尿酸净重吸收增加可发生在容量降低的情况下,这是利尿剂引起高尿酸血症的机制之一。3、肾小管重吸收增多:高尿酸血症也可由于距分泌位置的远端重吸收的增强导致。这些可见于糖尿病脱水或利尿治疗的时候。三、两种因素同时存在很多患者是尿酸产生增加和排泄减少两种因素同时存在的。如葡萄糖6-磷酸酶缺乏症、遗传性乳糖不耐受的患者。酒精也可通过两种途径使尿酸潴留。过度酒精摄入加速肝脏降解ATP,增加尿酸的产出。酒精导致的尿酸也阻止了尿酸的排泌。高嘌呤含量的酒精饮料如啤酒也是重要因素。尿道上裂介绍
尿道上裂表现:
为阴茎体短小包皮垂悬于阴茎腹侧阴茎头扁平阴茎尿道背侧向外口至耻骨联和部呈现不同长度有粘膜覆盖的沟槽根据成都的不同分为阴茎头型阴茎体型和完全性尿道上裂三型完全性尿道上裂与膀胱外翻同时存在
尿失禁通常是尿道括约肌发育不良还可出现远端阴茎弯曲耻骨分离常合并膀胱外翻尿道上裂认为是膀胱外翻的一种较轻形式;同意严重的尿道上裂常并发膀胱外翻
尿道上裂的多次治疗:
阴茎头和阴茎体型尿道上裂可实行尿道成形阴茎伸直及重建副作用手术完全性尿道上裂的处理不说原则与膀胱外翻相同
憋尿的介绍
尿是人体代谢产生的废物之一。它95%~97%是水,3%~5% 是固体物。固体物主要包括电解质和非蛋白氮。电解质中,以氯、 钠、钾三种离子较多;非蛋白氮化合物,以尿素为最,这些化学元素 都是人体所不能利用的,尿生成于肾脏,蓄存在膀胱。物质在体内经过分解代谢后,各部 分组织产生的终末产物便相继汇集于血液,随血液流经各排泄器官时 排出体外。当血液流经肾脏时,肾脏便将其以尿的形式由输尿管注入 膀胱,然后排出体外。正常人排尿时,不急不频,不痛不痒;排完后有舒适轻松的感觉,每昼夜排出尿液1000~2000毫升。膀胱蓄存尿液的容量是有一定限度的。正常成年人膀胱内尿量达 150 ~ 250毫升时,才开始有尿意;尿量达250~450毫升时,就引起排尿活动,此刻,膀胱尚无不适之感,所以,生理学上就将这个数字 称做“膀胱生理性容量”。平日,膀胱中的尿液一旦超过了这一生理 性容量,就会使膀胱内压力升高,膀胱壁扩张,从而使腹部产生一种 胀迫不适之感,甚而疼痛和心烦意乱。所以,一般人多能控制在这个 生理性容量以内排尿,所谓“忍尿”,就是膀胱中蓄存的尿液超过了“膀胱生理性容 量”,却有意识地忍而不排。
新生儿尿量的介绍
(一) 排尿次数:婴儿出生不久便开始排尿,但也有至生后36小时左右才开始排尿者。生后头几天,因摄入少,每天排尿尽4、5次,1周以后,因为小儿新陈代谢旺盛,进水量较多而膀胱容量小,排尿忽然增至20-25次;1岁时每日排尿15-16次,一般1岁半左右小儿可以自己控制排尿,排尿时间间隔也逐渐延长,至学龄前和学龄期每日6-7次。
(二) 每日尿量:小儿尿量个体差异较大,新生儿生后48小时正常尿量一般每小时为1-3毫升/公斤,每小时<1.0毫升/公斤为少尿,每小时<0.5毫升/公斤为无尿。正常婴儿每日排尿量400-500毫升,幼儿为500-600毫升,学龄前儿童为600-800毫升,学龄儿童为800-1400毫升。当学龄儿童每日排尿量少于400毫升,学龄前儿童少于300毫升,婴幼儿少于200毫升200毫升,即为少尿;每日尿量少于30-50毫升为无尿。
(三)尿的性质:
1、尿色--出生头几天尿色深,稍混浊,放置后又红褐色沉淀,此为尿酸盐结晶,2-3天后尿色变淡。正常婴幼儿尿液淡黄透明,但在寒冷季节放置后可有盐类结晶析出而变混浊,尿酸盐加热后、磷酸盐加酸后可溶解。
2、酸碱度--生后头几天因尿内含尿酸盐多而呈强酸性,以后接近中性或弱酸性,PH多为5-7。
3、蛋白--正常小儿尿中仅含有微量蛋白,当含蛋白>200毫克/天为异常。
4、尿沉渣检查--正常新鲜尿液离心沉淀后沉渣镜检,红细胞<3个/HP,白细胞<5个/HP,管型一般不出现。
现在各位心急如焚的家长们都清楚了吗?其实小孩每天的排尿量也会根据每天食用的水和食物而不同的。宝宝们要是感到不舒服了,会哭闹不止,这个时候家长们就该注意了,看看是否是宝贝们身体出现状况了。
男性尿道长度介绍
前列腺部prostatic part为尿道穿过前列腺的部分,管腔最宽,长约2.5cm。后壁上有一纵行隆起,称为尿道嵴,嵴中部隆起的部分称为精阜。精阜中央有小凹陷,称为前列腺小囊。其两侧有细小的射精管口,精阜两侧的尿道粘膜上有许多前列腺排泄管的开口。
膜部membranous part为尿道穿过尿生殖隔的部分,其周围有尿道括约肌环绕,属于檬纹肌。膜部管腔狭窄,是三部中最短的一段,长度平均为1.2cm。此段位置比较固定。
海绵体部cavernous part为尿道穿过尿道海绵体的部分。尿道球内的尿道最宽,称为尿道球都,有尿道球腺开口于此。在阴茎头内的尿道扩大成尿道舟状窝navicula fossa of urethra。尿道的粘膜下层有许多粘液腺,称为尿道腺。其排泄管开口于尿道粘膜。
尿道在行径中粗细不一,有三个狭窄、三个扩大和二个弯曲。三个狭窄:尿道内口、膜部和尿道外口。三个扩大:前列腺部、尿道球部和尿道舟状窝。一个弯曲为耻骨下弯,在耻骨联合下方2cm处,凹面向上,包括前列腺部、膜部和海绵体部的起始部。此弯曲恒定无变化。另一个弯曲为耻骨前弯在耻骨联合的前下方,凹面向下,位于阴茎根和体之间。如将阴茎向上提起,此弯曲可以消失。当向男性尿道插入导尿管或器械时,便采取这种位置。
女性导尿管的介绍
导尿术的目的:1、直接从膀胱导出不受污染的尿标本,作细菌培养,测量膀胱容量、压力及检查残余尿量,鉴别尿闭及尿潴留,以助诊断。
2、为尿潴留病员放出尿液,以减轻痛苦。
3、盆腔内器官手术前,为病员导尿,以排空膀胱,避免手术中误伤。昏迷、尿失禁或会阴部有损伤时,
4、保留导尿管以保持局部干燥,清洁。某些泌尿系统疾病手术后,为促使膀胱功能的恢复及切口的愈合,常需做留置导尿术。
5、抢救休克或垂危病员,正确记录尿量、比重,以观察肾功能。
适应症:1:各种下尿路梗阻所致尿潴留。
2:危重病人抢救。
3:膀胱疾病诊断与治疗。
4:进行尿道或膀胱造影。
5:留取未受污染的尿标本做细菌培养。
6:产科手术前的常规导尿。
7:膀胱内药物灌注或膀胱冲洗。
8:探查尿道有无狭窄,了解少尿或无尿原因。
物品准备1:无菌导尿包:内有治疗碗1个,尿管2根,小药杯一个,血管钳2把,石蜡油棉球1个,标本瓶1个,洞巾1块,纱布数块,20ml注射器1个(内有生理盐水20ml)2:外阴初步消毒用物:无菌治疗碗一个(内盛消毒液棉球10余个,血管钳1把),清洁手套1只。3:其他:无菌持物钳,无菌手套,消毒溶液(碘伏)操作流程:
1、携用物至床旁,向病员说明导尿目的,以取得合作。
2、能自理者嘱病员清洗外阴,不能起床者,护士协助洗净。
3、操作者站在病员右侧,病员取仰卧位,屈髋屈膝,双腿略向外展,脱去对侧裤腿,盖在近侧腿上,对侧大腿用盖被遮盖,露出会阴。
以上就是我为大家讲述的关于女性导尿管的神秘面纱。女性是一个比较弱势的群体,所以出现各种症状不足为奇,有了症状女性们不要害怕,关键是你要去勇敢的面对,而且要有勇气去医治。不要因为好面子而失去了最佳的医治时间。最后祝有此类症状的女性朋友们早日康复!
尿频的概况介绍
尿次数增多而每次尿量正常,因而全日总尿量增多,见于糖尿病、尿崩症、前列腺炎、急性肾功能衰竭多尿期等,排尿次数增多而每次尿量减少,或仅有尿意并无尿液排出,见于:
①膀胱或尿道受刺激:膀胱、后尿道炎症、膀胱结核或结石,其中膀胱结核时,尿频持续时间特别长;
②膀胱容量减少:见于膀胱内占位性病变、结核性挛缩膀胱或妊娠子宫、子宫肌瘤、子宫脱垂压迫膀胱等;
③下尿路有梗阻:见于前列腺增生症、尿道狭窄等。通常有排尿困难,表现为排尿开始迟缓,排尿费力,射程缩短、射力减弱、尿线中断或不成线呈滴沥状;
④神经原性膀胱(neurogenicbladder):由于神经系统疾病导致膀胱功能失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