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冬天百余只脚烂了,这是为什么
一个冬天百余只脚烂了,这是为什么
剪指甲破了点肉
怎么就烂了一整只脚呢?
唐大伯怎么也想不明白,不过就是剪指甲时剪破点了旁边的肉,怎么就差点烂了一整只脚呢?
原来,唐大伯患糖尿病已有10多年,一直不重视治疗,也没有好好控制血糖血压血脂。
几天前,他不小心剪破了一点指甲旁的肉,当时没在意。后来整只脚都肿了起来,伤口越来越多,流脓,还散发出腐败的恶臭。
唐大伯这才慌了神,赶紧住进了医院。
入院时,唐大伯的脚上已有多处发黑坏死,细菌感染已经入血,每天高烧39度。控制住血糖后,首先面临的就是一场博弈:一方面,感染在蔓延,伤口逐渐变深变大;另一方面,医生根据经验和细菌培养结果调整抗生素。
与此同时,专业的伤口护理非常重要。程度较轻的感染要清创换药,清除坏死组织,充分引流脓液;而大片深部的重度感染则需要骨科手术清创。
住院期间,唐大伯还拍了下肢血管CTA,发现两腿远端的动脉都有不同程度的狭窄变细。血管外科会诊后,为唐大伯做了下肢动脉造影,果然有3处中重度狭窄,术中也都一一打通,这样一来,可以恢复足部血液循环,加快溃疡愈合。
经过多科医护团队的精心照料,加之家人积极配合,1个月后,唐大伯终于顺利出院,他的脚也保住了。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最常见的严重并发症之一,但很多患者往往存在侥幸心理,能拖就拖。殊不知,糖尿病足病进展非常快,几天内创口感染就可以从脚趾蔓延到膝盖附近,甚至播散至全身引发败血症。
那么,这种可怕的并发症该怎么预防?怎么治疗?怎么尽早发现蛛丝马迹?邵逸夫医院的内分泌科专家为我们带来了这篇详细的科普干货。
为什么患了糖尿病会出现足部症状?
糖尿病患者如果长期血糖高,引起血管和/或神经病变,会导致双脚冰冷麻木,偶尔有些针刺,蚂蚁爬的感觉;严重到一定程度,下肢会完全失去知觉;皮肤也容易受伤,而且难以愈合,继而引发严重感染。
为什么天一冷
糖尿病足发生率就特别高呢?
而天气变冷后,足部供血更差,这些症状会更加明显。加之天寒地冻,很多患者用不合适的方式取暖烫脚,也更容易出现足部的破溃。
如何判断是不是糖尿病足?
糖尿病患者可以对照自己,如果存在以下情况,建议尽早就诊。
1
糖尿病病史很长,而且血糖控制总是不太好;
2
被医生诊断有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动脉粥样硬化症,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或糖尿病肾病;
3
骨骼、肌肉发生变化:如肌肉萎缩,易出现韧带损伤、病理性骨折;
4
经常穿着不合脚的鞋或脚上长茧;
5
皮肤瘙痒、干燥、无汗,有色素沉着;
6
下肢发凉肿胀,伴有麻木、疼痛或感觉迟钝;
7
不走路的时候没有明显不适,一走路就会酸胀不适,不得不停下来休息。
如何预防糖尿病足?
对糖尿病患者来说,除了控制好血糖这一首要任务,生活中的这些细节也非常重要。
1
每天用温度适宜的水洗脚,但是不要用脚试水温,可请家人代劳或者用温度计;
2
洗脚时仔细检查足部,发现皮肤伤口及时消毒处理;
3
皮肤干裂可以涂尿素软膏;
4
鞋子、袜子要合脚舒服,每天检查鞋内异物、袜子内部粗糙线头,防止足部损伤,更不要赤脚走路;
5
不要用电热毯、暖手宝等取暖,以免因感觉迟钝而烫伤,最好用空调;
6
戒烟。对糖尿病患者而言,吸烟会显著增加截肢风险。
暖手宝的寿命多久 电热水袋的使用寿命
电热水袋的使用寿命是1~2年,理论上说是可以使用两年,但是由于很多电热水袋都是没有额外的外包装,材质从10元到40元不等,使用一个冬天基本上就比较破旧,有的甚至使用不到一个冬天就坏了,很少会留到第二年继续使用,这种电热水袋更多认为是一年一换的季节货,不建议次年继续使用。
脚气治疗的民间食疗偏方
脚气患者一般都会出现多汗、脚臭、脚痒等症状,严重的患者趾缝间会出现掉皮、水泡、裂口、溃烂等,脚气治疗期间患者的饮食也是非常重要的。下面为大家介绍脚气的食疗偏方,可以有效的缓解脚气症状。
1.黄豆米皮糠
主治:脚气。 配方:黄豆100克,米皮糖160克。 用法:将黄豆与米皮糠用水炖熟吃。
2.红枣陈皮赤豆汤
主治:脚气肿痛。 配方:陈皮4克,赤豆70克,花生仁120克,红枣10枚。 用法:将陈皮、赤豆、花生仁、红枣用水煎煮熟食用。 按注:一方无陈皮,一方再加大蒜无陈皮。
3.麦芽煎
主治:脚气。配方:麦芽适量。 用法:将麦芽用水煎服。
4.冬瓜赤小豆
主治:脚气。 配方:大冬瓜一个,赤小豆130克。 用法:将冬瓜切盖去内瓤,装入赤小豆,放糖水中煨熟淡食,或焙燥为丸食,或加水煮至烂熟,分二、三次食。 按注:一方无大冬瓜加蜂蜜也可。
5.皮骨黄豆
主治:脚气。 配方:黄豆100克,陈皮3克,羊脚骨150克。 用法:将黄豆、陈皮与羊脚骨用水炖烂,适加调味品盐等食用。按注:一方无黄豆。
6.青鱼煮韭黄
主治:脚气。 配方:青鱼500克,韭黄250克。 用法:青鱼洗净,加韭黄煮食。
7.白扁豆散
主治:脚气浮肿。 配方:白扁豆适量。 用法:磨成粉,饭前每次10克,用灯心草煎汤调服,每日3次。
8.花生红枣凤瓜汤
主治:脚气。 配方:花生90克,红枣10粒,鸡脚10只,瘦肉120克,陈皮1/4个。 用法:红枣去核,与余料齐洗净。鸡脚连同瘦肉飞水冲净。陈皮水先煲沸,加入各材料煲2~3小时,调味即可。佐餐食。
脚气食疗方
1.黄豆米皮糠(民间方)
主治:脚气。 配方:黄豆100克,米皮糖160克。 用法:将黄豆与米皮糠用水炖熟吃。
2.红枣陈皮赤豆汤(民间方)
主治:脚气肿痛。 配方:陈皮4克,赤豆70克,花生仁120克,红枣10枚。 用法:将陈皮、赤豆、花生仁、红枣用水煎煮熟食用。 按注:一方无陈皮,一方再加大蒜无陈皮。
3.麦芽煎(民间方)
主治:脚气。配方:麦芽适量。 用法:将麦芽用水煎服。
4.冬瓜赤小豆(民间方)
主治:脚气。 配方:大冬瓜一个,赤小豆130克。 用法:将冬瓜切盖去内瓤,装入赤小豆,放糖水中煨熟淡食,或焙燥为丸食,或加水煮至烂熟,分二、三次食。 按注:一方无大冬瓜加蜂蜜也可。
5.皮骨黄豆(民间方)
主治:脚气。 配方:黄豆100克,陈皮3克,羊脚骨150克。 用法:将黄豆、陈皮与羊脚骨用水炖烂,适加调味品盐等食用。按注:一方无黄豆。
6.青鱼煮韭黄《民间便验荟萃》
主治:脚气。 配方:青鱼500克,韭黄250克。 用法:青鱼洗净,加韭黄煮食。
7.白扁豆散(民间方)
主治:脚气浮肿。 配方:白扁豆适量。 用法:磨成粉,饭前每次10克,用灯心草煎汤调服,每日3次。
8.花生红枣凤瓜汤《食疗百病》
主治:脚气。 配方:花生90克,红枣10粒,鸡脚10只,瘦肉120克,陈皮1/4个。 用法:红枣去核,与余料齐洗净。鸡脚连同瘦肉飞水冲净。陈皮水先煲沸,加入各材料煲2~3小时,调味即可。佐餐食。
女性冬季如何养生
1、头部保暖
女性冬季养生要注意头部保暖。研究发现,静止状态不戴帽的人,在环境气温为15摄氏度时,从头部散失的热量占人体总热量的30百分号,气温为4摄氏度时,散失热量占60百分号。由此看见,头部保暖非常重要,不如这个冬季就去选择一顶时尚又漂亮的帽子吧。
2、腰腹保暖
女性腰部受风寒侵袭,会引发寒湿型腰痛,痛感为局部(腰部偏上)疼痛,表现为冷痛,尤其是阴雨天会加重痛感。所以女性要加强腰腹保暖,比如穿长款衣服,不要将腰腹暴露在寒风中。
3、手脚保暖
手脚冰凉是很多女生到冬天之后都会出现的症状,因为女生大多不爱动,手脚就会经常受凉。手脚冰凉会直接危害到女性身体,出现月经少、月经不调,甚至不孕等症状。当然,加强手脚保暖的措施也是很简单的,只要女生多运动,多搓手都能有效改善手脚冰凉的症状。所以,这个冬天大家不妨都动起来吧。
脚烂是什么病呢
脚烂是由两种不同的细菌引起的感染:鼻疽和炭疽。这两种细菌在自然界中通常存在于牛羊和马身上,会通过生病的动物传染给人,但不会在人际间传染。在浙江省的历史记录上,日军入侵前只发生过零星的动物传染人的炭疽病例。
炭疽是由炭疽杆菌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急性传染病。炭疽杆菌主要从皮肤侵入引起皮肤炭疽,使皮肤形成焦痂溃疡及周围脓肿和毒血症,也可引起吸入性肺炭疽或胃肠炭疽,可并发败血症。临床上主要表现为皮肤坏死、溃疡、焦痂和周围组织广泛水肿及毒血症症状,皮下及浆膜下结缔组织出血性浸润;血液凝固不良,呈煤焦油样,偶可引致肺、肠和脑膜的急性感染,并可伴发败血症。自然条件下,食草兽最易感,人类中等敏感,主要发生于与动物及畜产品加工接触较多及误食病畜肉的人员。
炭疽散布于世界各地,尤以南美洲、亚洲及非洲等牧区较多见,呈地方性流行,为一种自然疫源性疾病。近年来由于世界各国的皮毛加工等集中于城镇,炭疽也暴发于城市,成为重要职业病之一。
如果自己所处的环境比较潮湿的话,那么缴纳也是比较正常的,因为潮湿的环境更容易引起细菌的侵入,尤其是敏感体质的人群,一定要注意自己皮肤的保养。脚烂是不可以随便用药的,一些消炎药和止痒药都要慎重使用才好,不对症治疗是无效的。
脚气的食疗保健
1、黄豆米皮糠(民间方)
主治:脚气。
配方:黄豆100克,米皮糖160克。
用法:将黄豆与米皮糠用水炖熟吃。
2、红枣陈皮赤豆汤(民间方)
主治:脚气肿痛。
配方:陈皮4克,赤豆70克,花生仁120克,红枣10枚。
用法:将陈皮、赤豆、花生仁、红枣用水煎煮熟食用。
按注:一方无陈皮,一方再加大蒜无陈皮。
3、麦芽煎(民间方)
主治:脚气。
配方:麦芽适量。
用法:将麦芽用水煎服。
4、冬瓜赤小豆(民间方)
主治:脚气。
配方:大冬瓜一个,赤小豆130克。
用法:将冬瓜切盖去内瓤,装入赤小豆,放糖水中煨熟淡食,或焙燥为丸食,或加水煮至烂熟,分二、三次食。
按注:一方无大冬瓜加蜂蜜也可。
5、皮骨黄豆(民间方)
主治:脚气。
配方:黄豆100克,陈皮3克,羊脚骨150克。
用法:将黄豆、陈皮与羊脚骨用水炖烂,适加调味品盐等食用。
按注:一方无黄豆。
6、青鱼煮韭黄《民间便验荟萃》
主治:脚气。
配方:青鱼500克,韭黄250克。
用法:青鱼洗净,加韭黄煮食。
7、白扁豆散(民间方)
主治:脚气浮肿。
配方:白扁豆适量。
用法:磨成粉,饭前每次10克,用灯心草煎汤调服,每日3次。
8、花生红枣凤瓜汤《食疗百病》
主治:脚气。
配方:花生90克,红枣10粒,鸡脚10只,瘦肉120克,陈皮1/4个。
用法:红枣去核,与余料齐洗净。鸡脚连同瘦肉飞水冲净。陈皮水先煲沸,加入各材料煲2~3小时,调味即可。佐餐食。
按注:一方不用鸡脚、瘦肉,加饭豆。
春天宝宝祛“湿”饮食
食谱1、薏米粥
组成:薏米30克,淀粉、砂糖、桂花各少许。
做法:常法煮粥,米烂熟时加入淀粉、砂糖、桂花,即可食用。
食谱2、冬瓜粥
组成:粳米30克,冬瓜150克。
做法:将冬瓜切成小块,与米同煮粥,粥熟即可食用。
食谱3、荷叶粥
组成:粳米30克,荷叶1张,食糖少许。
做法:粳米常法煮粥,待粥熟时,取鲜荷叶,洗净,覆盖粥上,再微煮少顷,揭去荷叶,粥成淡绿色,调匀即可,可加食糖少许。
食谱4、鹌鹑祛湿汤
材料:鹌鹑1只,薏米、百合各20克,姜1片。
做法:鹌鹑、薏米、百合、姜一同放入砂锅中,加清水适量煲1个半小时即可。
食谱5、白术猪脚祛湿汤
原料:猪脚500克,黄豆50克,白术5克、姜、葱花、盐适量。
做法:猪脚在开水中焯一下洗净。黄豆在水中泡一会儿。高压锅内放入黄豆、猪脚、姜片同煮20分钟。放入葱花,调味可食。(注:汤类食品,建议2岁以下的婴儿一般不要吃汤渣,只喝汤。
露脚踝对女生的坏处
如今,“露脚踝”已经变成了“时尚”的标志!女孩子们冬季穿短袖短裤,脚踝常露外面现象比较常见。甚至有些男子也卷起了裤腿!但医生说了,你这样漂亮是漂亮,但是健康方面不可取。年轻时不注意,老的时候毛病就都出来了。
常言道“寒从脚下起”,“露脚踝”看似只露出一小截,却可能引发各种疾病:
1、脚踝暴露在外,导致人体受寒,容易感冒。
2、低温可能伤到关节,阻碍气血循环,导致关节冷痛、局部怕冷、伸曲受阻等。
3、裸露部位可能产生冻疮,出现局部青紫、瘙痒、溃烂等症状。
这是因为脚踝皮下脂肪较少,保暖性能较差,但它分布着淋巴管、血管、神经等,还有六条经络通过。脚部被称为人体的“第二心脏”,而脚踝是左右脚部血液是否流通的重要关口,可以说是联系两个心脏的枢纽。不注意保护,寒气就容易从脚踝侵入体内,久而久之易造成一些疾病。
中医也表示,把脚踝露在外面,对身体伤害很大。特别是阴雨寒冷天气,容易导致寒湿入络,引发关节炎和风湿痛。这些症状未必会立马发作,甚至可能“潜伏”至中年。
寒为百病之源,现在很多女性朋友,体寒、宫寒不孕、腹凉痛经、子宫肌瘤、关节风湿等,都与追求不当的时尚穿得少或穿的露有关。脚下神经末梢丰富敏感,又是肝脾肾经络的起始地,保暖好脚才能使身体不受寒邪侵袭。“人老腿先衰,腿衰足先寒”。足暖腿好人安康,健康长寿不是梦。
其实,之前已经有好多新闻提示过露脚踝的坏处:去年入冬的时候,沈阳一个女孩子因为天天露个脚脖子下半身就穿打底裤,竟然给冻!尿!血!了!前阵子陕西省渭南市一个大四女生就因为天天九分裤露脚脖子出门高烧39度住进了医院……
所以,感觉冷的时候就要注意保暖,除了夏天可以穿少之外,在春、秋、冬季都不鼓励大家露脚踝,因为“寒从脚下起”并不只是针对冬天而言。
肠结核患者的饮食
1)嫩光鸡1只(乌骨鸡更佳),黄芪20g,西洋参3g,百部10g,冬笋片30g,熟火腿3片。文火炖2小时后食用。
2)光鸭1只,冬虫夏草10g,装入鸭腹内,加调料蒸2小时取出食用。
3)活甲鱼1只(约500g),加调料,清蒸至熟烂后食用。
4)百合20g,麦冬10g,百部10g,共煎取汁,与粳米100g一起煮粥食用。
5)紫皮蒜若干。
用法:第一疗程10天,每天3次,每次25g;第二疗程20天,每天3次,每次20g;第三疗程30天,每天3次,每次15g;第四疗程12个月,维持量每天2次,每次10g,均在吃饭时服用。若改为白皮蒜,用量均加倍。
6)鲜苋菜300g,田鸡2只(约150g),大蒜60g,扁豆60g,粳米60g。
用法:先将田鸡剥皮,去内脏;其余各用料洗净。把苋菜放入锅内,加清水适量,文火煲半个小时,去渣取汁,放入粳米、扁豆、大蒜、田鸡煲1小时,调味佐膳。
7)鲜马齿苋1500g,黄酒1250毫升。
用法:鲜马齿苋洗净捣烂,放入黄酒中浸泡3-4天,纱布滤过取汁,贮于瓷瓶,每天饭前饮用15-20毫升。
今年几点立冬 立冬是冬至吗
立冬不是冬至。
虽然,立冬和冬至在名称上都有一个冬字,但是,却是两个不同的节气,立冬节气是冬天的第一个节气,而冬至节气是冬天的第四个节气,而且立冬在每年公历的11月8日左右到来,冬至在每年公历的12月22日前后到来,因此两个节气有本质上的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