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脑梗塞发作怎么急救
老人脑梗塞发作怎么急救
1、发现病人突然发病后切忌慌乱紧张,应保持镇静,让病人平卧在床上,尽快与医院或急救中心联系。
2、脑梗塞可分为出血性脑梗塞和缺血性脑梗塞,在诊断未明确时,不要用药,因为不同类型的脑梗塞用药各异。
3、掌握正确搬运病人的方法。首先,不要急于从地上把病人扶起,最好2~3人同时把病人平托到床上,头部略抬高,以避免震动;其次,松开病人衣领,取出假牙,呕吐病人应将头部偏向一侧,以免呕吐物堵塞气管而窒息;再次,如果有抽搐发作,可用筷子或小木条裹上纱布垫在上下牙间,以防咬破舌头;最后,病人出现气急、咽喉部痰鸣等症状时,可用塑料管或橡皮管插入到病人咽喉部,从另一端用口吸出痰液。
4、在送医院前尽量减少移动患者。转送病人时要用担架卧式搬抬。如果从楼上抬下病人,要头部朝上脚朝下,这样可以减少脑部充血。在送医院途中,家属可双手轻轻托住患者头部,避免头部颠簸。
5、对昏迷较深、呼吸不规则的危重病人,可先请医生到家里治疗,待病情稳定后再送往医院。
脑梗塞最佳治疗时间
当脑梗塞发病的时候,如果是没有得到及时的治疗,会直接让患者的生命受到威胁,因此,在了解到自己患有脑梗塞的时候,首先就需要您了解一下脑梗塞最佳治疗时间,及时的采取治疗。
在脑梗塞急性发作期的6小时内,是得到最有效治疗的黄金时段。患者如果在这个时限内没有任何的急救措施,后果将不堪设想。超过12小时的,绝大部分脑细胞都将由缺血发展到坏死。一旦脑细胞发生坏死,则是“不可逆”的,即不会再逆转为正常细胞,那么肢体的瘫痪和失语就不易恢复了。
而在这6个小时内,最佳的脑梗塞治疗方式是溶栓治疗。如果患者不宜用溶栓治疗,也可依据自己病情选择其他药物进行治疗。但总体来说,疗效都不如溶栓治疗来得好。
经过急救的脑梗塞患者,只要神志清楚,没有任何发病状况,身体各生命体征平稳有序,就可在48小时后进行循序渐进的康复锻炼。
脑梗塞的治疗方案分为两期,分别是急性发作期和恢复康复期。急性发作期的脑梗塞治疗多采用输液模式。患者在昏迷或突发意外情况时,难以进行口服药的输送。而在这病情危急时刻,又急需药物控制。这个时候,只有选择静脉输液的迅速供给,才能发挥疗效,有利于病情稳定。
其实对于脑梗塞治疗的时候,不但要注意了解脑梗塞最佳治疗时间,在首期治疗之后的恢复阶段同样需要注意,脑梗塞的恢复阶段患者不但要注意积极的进行治疗,而且其家属要注意做好患者生活中上的护理,只有两者结合才能达到最好的效果。
老人脑梗塞危险吗
1、老人脑梗塞危险吗
小编个人认为很危险,经研究表明,脑梗塞患者出现脑梗塞的后遗症,是由于脑组织内部出现血粘度高、血脂高、血压高、血小板聚集等血液病变,和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管腔狭窄等血管病变,脑梗塞的后遗症是由于两种病变共同作用的结果。
专家强调:脑梗塞发病的群体多集中在中老年身上,传统的西药虽然起效快,但是药效劲强,对肝肾的损失是许多患者无法承受的;单纯的中药虽然安全,但是中药作用慢,且难以从脑梗塞病根出发,作用单一,不能快速修复受损脑神经,最终导致脑梗塞反复发作,留下后遗症变成难以治愈的顽症。
2、老人脑梗塞能活多久
2.1、脑梗塞能活多久,需要看病情程度怎么样,是否有其他方面的疾病,如果经过治疗后,不能说话,但是心跳呼吸等都正常,意识方面也比较清楚,一般对于生命是没有什么危险的,可以存活很长时间,但是需要及时观察,注意病情程度。
如何鉴别脑梗塞和脑出血
脑溢血,又称脑出血,它起病急骤、病情凶险、死亡率非常高,是急性脑血管病中最严重的一种,为目前中老年人致死性疾病之—。
脑出血和脑梗塞性质不同,治疗方法也不同,因此需及早明确诊断。在没有条件进行CT或核磁共振检查的情况下,可按以下几点鉴别:
1.脑出血多在情绪激动或用力的情况下发病,而脑梗塞多在安静休息时发病。
2.脑出血病人多有高血压和脑动脉硬化病史,而脑梗塞病人多有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或心脏病史。
3.脑出血病人发病后常有头痛、呕吐、颈项强直等颅内压增高的症状,且血压高、意识障碍重。脑梗塞发病时血压多较正常,神志清醒。
4.脑出血发病急、进展快,常在数小时内达到高峰,发病前多无先兆。而脑梗塞进展缓慢,常在1~2天后逐渐加重,发病前常有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病史。
5.脑出血病人中枢性呼吸障碍多见,瞳孔常不对称,或双瞳孔缩小,眼球同向偏斜、浮动。脑梗塞病人中枢性呼吸障碍少见,瞳孔两侧对称,眼球少见偏斜、浮动。
6.脑出血病人腰穿脑脊液压力高,多为血性。而脑梗塞病人脑脊液压力不高,清晰无色。
常见的脑梗塞治疗方法
脑梗塞的治疗:急性脑梗塞发作时由于脑血管内的血栓、栓塞或其他原因造成脑供血量减少,最终导致部分脑组织出现坏死。要治疗有效的治疗急性脑梗塞,专家认为,要在6小时这个关键时刻把患者送到医院救治,会大大增加成功救治的可能性。
脑梗塞的治疗:如果人的大脑动脉被阻塞后,如果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变有可能转危为安,而如若超过了6小时的时限,可能会引发严重的后果。脑梗塞后的患者,如果在治疗后恢复良好,可以适当从事一些日常的工作,慢慢恢复到正常的生活状态,但一定要循序渐进,从而避免病情复发及并发症出现。此外还应要控制血压、血脂、血糖维持在适当的水平,以防止脑梗塞的突发。
如果老年人出现了一侧面部及上、下肢突然间出现了麻木、软弱乏力、嘴角歪斜、流口水、眩晕等症状,或视力突然障碍、出现不明原因的头痛等情况,都应注意起来,即刻前往医院就医。如果患者在家中突发脑梗塞,在等待急救的间隙内应保持安静平卧,不可自行服药治疗。
老人头痛嗜睡会不会是脑梗塞
一般来说,上了年纪的老人会逐渐减少运动,如果长期宅在家中,不参加活动的话,往往就会形成嗜睡的习惯。这对健康极为不利,但是却并不见得就是脑梗塞症状。而诊断脑梗塞疾病的话,需要从以下几点出发:
一、头晕、头痛:特别是头痛突然加重或由间断性头痛变为持续性剧烈头痛。一般认为头痛,头晕多为缺血性脑梗塞的先兆,而剧烈头痛伴恶心,呕吐则多为出血性脑梗塞的先兆,这是脑梗塞的症状。
二、困倦与嗜睡:表现为哈欠连连是脑缺氧,特别是呼吸中枢缺氧的反应。随着脑动脉硬化加重,动脉管腔愈来愈窄,脑缺血严重恶化80%左右的人在缺血性脑梗塞发作5至10天前,频频打哈欠。所以,千万不要忽略了这一重要的报警信号。
三、一过性黑檬:指正常人突然出现眼前发黑,看不见物体,数秒或数分钟即恢复常态,既没有恶心,头晕,也无任何意识障碍。这是因视网膜短暂性缺血所致,提示颅内血液动力学改变或微小血栓暂时性堵塞视网膜动脉,为脑梗塞的症状。
脑梗塞患者发作后怎么正确的急救
脑梗塞患者发作后怎么正确的急救?让患者体位保持合适,使脑梗塞病人绝对卧床。脑出血病人头部稍垫高,脑栓塞病人应立即使病人平卧、头稍后仰,以保证脑血回流灌注。
注意脑梗塞患者保持呼吸道通畅,立即解开领口,颈部垫高,头部偏向一侧,及时清理口鼻腔内的分泌物及呕吐物,以防流入气管,引起窒息或吸入性肺炎。家中若备有氧气袋,可立即给予吸氧,如病人呼吸已停止,则做人工呼吸抢救;不要随便给病人喝水、吃东西,以免发生气道堵塞。
脑梗塞发病后要控制血压,家中有备用血压计立即进行血压测量,若血压≥23/15Kpa,适当应用现有的降压药,使血压保持在2O~21/12~14Kpa左右,不可降至过低。要对脑梗塞患者进行心理安慰,遇此情况,家属不要过于惊慌,应保持镇静,安慰病人,避免病人因过度紧张或恐惧而使病情加重。
脑梗塞患者发病要呼叫急救中心或及时送到附近医院检查(如CT、核磁共振)、抢救。有发病先兆或脑中风表现者,应立即送往医院住院治疗。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天冷时要注意保暖,天热时要注意降温;用冷毛巾覆盖患者头部,因血管在遇冷时收缩,可减少出血量。避免不必要的搬动,必须搬动时,动作要轻,固定头部,以防出血加重。在将患者送往医院的途中,车辆应尽量平稳行驶,以减少颠簸震动。此时应将脑梗塞患者头部稍稍抬高,并随时注意病情变化。
脑梗塞患者的最佳急救时间是什么时候
脑梗塞患者的最佳急救时间是什么时候?应该说六小时之内是一个很有余地的时间了,但在脑梗塞临床病例中我们看到能够在3~6小时送到医院的是极少数的,不到整个脑血管意外病例的10%,很可惜。
原因也很简单就是家属和病人对脑梗塞救治知识的匮乏,常常是老人家发现自己半边身子麻木,使不上劲儿,总是想等一等看一看再说,家里人也是抱着观察观察,再去医院也不迟的想法。结果是等到半边身子不能动了,才急急忙忙去医院,这时候已经超过了六小时,缺血的脑细胞已经死亡,此时“溶栓”不仅不能溶通闭塞的血管、挽救已经死亡的脑细胞,反而有造成脑出血的危险,最终脑梗塞病人失去了最佳抢救时机,造成终身瘫痪。
很多患者没有把握好脑梗塞的时间窗(发病以后的时间长度),溶栓治疗只有在脑组织出现缺血坏死之前进行才有意义,这个时间限定在发病后3-6小时内。在脑血管堵塞3-6小时以内,血管再通,血液供应恢复,脑细胞还不至于坏死,那么瘫痪的肢体就可能迅速恢复正常。假若超过6小时,部分脑细胞就会坏死;超过12小时,绝大部分脑细胞都将由缺血发展到坏死。一旦脑细胞发生坏死,则是“不可逆”的,肢体的瘫痪和失语就不易恢复了。因此,若能在脑梗塞发生后的3-6小时内施行溶栓治疗,则能事半功倍,这也是脑梗塞治疗的“黄金时间”。
当出现走路不稳、一边倒,一侧肢体感觉迟钝,口齿不灵、发音不清等症状时,一定要马上去条件好的大医院,最好通过急诊入院。因为在急诊,医生一般会通过脑血管病绿色通道完成CT、脑血管造影等诊疗措施,进而对适合溶栓的脑梗塞病人进行溶栓治疗。
老人得了脑梗塞会死吗
1、老人得了脑梗塞会死吗
老人得了脑梗塞会不会死吗,需要看病情程度怎么样,是否有其他方面的疾病,如果经过治疗后,不能说话,但是心跳呼吸等都正常,意识方面也比较清楚,一般对于生命是没有什么危险的,可以存活很长时间,但是需要及时观察,注意病情程度。
2、老人得脑梗塞怎么办
生过大病后老人会变得忧郁,不想跟人甚至是最亲的人交流,这时千万不要放任他们,一定要多跟他们讲讲话,多表现出你的关心,让老人感到没有被嫌弃。
每天都要鼓励老人运动身体,还要帮他们揉搓、拍打失去知觉的部位。当能走以后,也要每天锻炼,坚持不懈,这样运动功能就能慢慢恢复了。
在日常饮食中适量增加蛋白质。由于膳食中的脂肪量下降,就要适当增加蛋白质。可由瘦肉,去皮禽类提供,可多食鱼类,特别是海鱼,每日要吃一定量的豆制品,为了增加食欲,可以在炒菜时加一些醋、番茄酱、芝麻酱。对防止脑出血有一定好处。
药物治疗可选用血塞通O.4g+5%葡萄糖250ml静滴1次/日,尼莫地平20mg(1片)每天2~3次。血塞通胶囊:每日3次,每次1-2粒;金脉胶囊(2粒,日2次服。如果脑梗严重,患者出现神志不清,不认人,患者家属应加倍看护,避免患者走丢!
3、哪些人容易脑梗塞
有中风家族史者。与高血压病一样,脑血管病具有遗传倾向,特别是直系亲属,如父母、兄弟姐妹中有脑血管病史者,则本人要比一般人容易昨此类疾病。
有高血压或高血压病史者,高血压被公认为脑血管病最重要的危险因素。
糖尿病。糖尿病患者的糖代谢和脂肪代谢紊乱,可引起心脑血管,特别是微血管病损,增加了动脉化和发生脑血管疾病的危险性。
心脏病,特别是冠心病,心脏扩大,心律失常,心房颤动,心功能不全,都不同程度的减少了脑血流量,容易形成心脏微血栓脱落,使发生脑血管疾病的危险性增加。
一过性脑缺血发作,俗称“小中风”,往往是发生脑血管病的先兆。如反复发作,近期更易发展成“完全性中风”。
脑动脉粥样硬化,是脑血管病的病理基础,由于脑动脉内膜厚,管腔狭窄,而造成脑供血不足,颈内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微血栓脱落都可引起脑栓塞。
其他如肥胖、喜食肥肉、高脂血症者、烟酒瘾过大、脾气急躁、体力活动少、先天性脑动脉畸形和颈椎病经常眩晕发作者。
老人脑梗塞发作怎么急救
1、发现病人突然发病后切忌慌乱紧张,应保持镇静,让病人平卧在床上,尽快与医院或急救中心联系。
2、脑梗塞可分为出血性脑梗塞和缺血性脑梗塞,在诊断未明确时,不要用药,因为不同类型的脑梗塞用药各异。
3、掌握正确搬运病人的方法。首先,不要急于从地上把病人扶起,最好2~3人同时把病人平托到床上,头部略抬高,以避免震动;其次,松开病人衣领,取出假牙,呕吐病人应将头部偏向一侧,以免呕吐物堵塞气管而窒息;再次,如果有抽搐发作,可用筷子或小木条裹上纱布垫在上下牙间,以防咬破舌头;最后,病人出现气急、咽喉部痰鸣等症状时,可用塑料管或橡皮管插入到病人咽喉部,从另一端用口吸出痰液。
4、在送医院前尽量减少移动患者。转送病人时要用担架卧式搬抬。如果从楼上抬下病人,要头部朝上脚朝下,这样可以减少脑部充血。在送医院途中,家属可双手轻轻托住患者头部,避免头部颠簸。
5、对昏迷较深、呼吸不规则的危重病人,可先请医生到家里治疗,待病情稳定后再送往医院。
6、缺血性脑梗塞的病人大多数神志清醒,应防止病人过度悲伤和焦虑不安。此时应让病人静卧,并可安慰病人。同时做一些肢体按摩,这样可以促进血液循环,防止血压进一步下降而使缺血加重。
老人得脑梗塞吃什么蔬菜
香菇:具有补气益胃、活血化瘀之功效。可降低血液中胆固醇,降低血压,加速血液循环,改善心脑及微循环供血。加热后营养不被破坏,对高血压、动脉硬化有良好疗效。
芹菜:有清热利湿、醒神健脑、平肝凉血之功效,可降低血中胆固醇的含量,对防治高血压、脑血管意外、冠心病等有一定疗效。芹菜根5个,红枣10个,水煎服,食枣饮汤,可起到降低血胆固醇作用。
苦瓜:苦瓜做菜,对中风伴血糖高者有辅助治疗作用。
萝卜:每天30毫克萝卜汁,日2次,连用10天。适用于伴有血压增高的中风病人。
木耳:白木耳或黑木耳30克,清水浸泡一夜,于饭锅上蒸1-2小时,加入适量的冰糖。于睡前服用,对中风高血压、眼底出血、血管硬化、冠心病均有治疗作用。
冬瓜:冬瓜100克,煮熟取汁服。对中风伴有血糖高,或有水肿者有好处。
脑出血和脑梗塞的鉴别
脑出血和脑梗塞性质不同,治疗方法也不同,因此需及早明确诊断。在没有条件进行CT或核磁共振检查的情况下,可按以下几点鉴别:
1.脑出血病人多有高血压和脑动脉硬化病史,而脑梗塞病人多有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或心脏病史。
2.脑出血多在情绪激动或用力的情况下发病,而脑梗塞多在安静休息时发病。
3.脑出血发病急、进展快,常在数小时内达到高峰,发病前多无先兆。而脑梗塞进展缓慢,常在1~2天后逐渐加重,发病前常有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病史。
4.脑出血病人发病后常有头痛、呕吐、颈项强直等颅内压增高的症状,且血压高、意识障碍重。脑梗塞发病时血压多较正常,神志清醒。
5.脑出血病人腰穿脑脊液压力高,多为血性。而脑梗塞病人脑脊液压力不高,清晰无色。
6.脑出血病人中枢性呼吸障碍多见,瞳孔常不对称,或双瞳孔缩小,眼球同向偏斜、浮动。脑梗塞病人中枢性呼吸障碍少见,瞳孔两侧对称,眼球少见偏斜、浮动。
老年人突然出现这些症状警惕脑梗塞
1、出现走路不稳一边倒
2、半侧身体感觉迟钝
3、发现流口水
4、发现口齿不灵、发音不清
5、麻木每个人都偶尔会因为睡眠姿势不当而在醒来时觉得手指发麻,过一会儿活动活动就可以恢复。但这对老人来说经常麻木很可能是脑梗塞的症状。
6、手合不拢脑梗塞的症状还可能出现手不听使唤,手上拿着的物件突然掉了下来,手指对合或攥拳无力,可能就是短暂脑缺血发作的征兆。
7、说话吐字不清或流涎有些人会暂时不能说话,有些人会发出毫无意义的声音,有些人则听不明白或无法理解别人说话的内容,出现短时间的表达不清或失语,或不由自主的流涎,
8、视力模糊中风或短暂脑缺血发作时,脑梗塞的症状往往会是患者突然发觉眼前变成漆黑一片或灰蒙蒙的,通常只有一只眼暂时失明,另一只眼则完全正常。脑梗塞的症状都是十分严重的状况,都是需要及时进行治疗的,对老人的生活自理能力是极大的影响。如果您对老年人脑梗塞的症状方面的内容还有什么疑问,欢迎您咨询我们的在线专家,一定会给您一个满意的答复。
脑梗塞发病前兆
脑梗塞会给患者带来非常大的危害。这种疾病的主要病理变化是在脑动脉硬化的基础上,血管内形成血栓,阻塞了血流,造成脑组织的缺血、缺氧和坏死,使病人出现偏瘫、失语、偏侧肢体麻木、走路不稳、大小便失禁、精神错乱、痴呆、甚至成为植物人,部分脑干血栓和大面积脑梗塞可致命。可见脑梗塞的危害非常的大,为了脑梗塞减少脑梗塞的伤害,大家应该熟知脑梗塞发病前兆,以便能够尽快的发现疾病,尽快的进行治疗。
脑梗塞发病前兆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视力障碍:脑梗塞患者在发作的时候会出现视物模糊,或视野缺损,看东西不完整,这种现象虽然在一小时内自行恢复,但是需要引起大家的注意,因为这个症状是脑梗塞患者最早的发病信号。
二、语言与精神改变:脑梗塞前兆会出现发音困难,失语,写字困难,还有脑梗塞患者的个性突然改变,沉默寡言,表情淡漠或急躁多语,烦躁不安,有些脑梗塞患者还会出现短暂的判断或智力障碍,嗜睡的症状。
三、困倦与嗜睡:困倦与嗜睡其实是脑梗塞前兆之一,很多人不会重视这个症状的信号灯,哈欠连连是脑缺氧,特别是呼吸中枢缺氧的反应。随着脑动脉硬化加重,动脉管腔愈来愈窄,脑缺血严重恶化80%左右的人在缺血性脑梗塞发作5至10天前,频频打哈欠。
四、头晕头痛:头痛突然加重或由间断性头痛变为持续性剧烈头痛。剧烈头痛伴恶心,呕吐则多为出血性脑梗塞前兆。而头晕多为缺血性脑梗塞的先兆。
以上的四种症状就是脑梗塞的发病前兆,希望患者朋友对脑梗塞的发病前兆有什么这个问题要重视起来,及时的发现及时去治疗,推荐中医加物理仪器综合治疗脑梗塞。
脑梗和脑血栓的区别
虽然脑血栓形成和脑栓塞都是缺血性脑血管病,在临床上统称为脑梗塞。但是由于两者症状极为相似,常常统一混淆,但因为两者病因不同,我们不可混为一谈,如果不加以区别就进行治疗,很可能出现未知情况。
在没有条件进行CT或核磁共振检查的情况下,可按以下几条鉴别: (1)脑出血病人多有高血压和脑动脉硬化病史,而脑梗塞病人多有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或心脏病史。 (2)脑出血多在情绪激动或用力的情况下发病,脑梗塞多在安静休息时发病。 (3)脑出血发病急、进展快,常在数小时内达高峰,发病前多无先兆。而脑梗塞进展缓慢,常在1~2天后逐渐加重,发病前常有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病史。 (4)脑出血病人发病后常有头痛、呕吐、颈项强直等颅内压增高的症状,血压亦高,意识障碍重。脑梗塞发病时血压多较正常,亦无头痛、呕吐等症状,神志清醒。 (5)脑出血病人腰穿脑脊液压力高,多为血性,而脑梗塞病人脑脊液压力不高,清晰无血。 (6)脑出血病人中枢性呼吸障碍多见,瞳孔常不对称,或双瞳孔缩小,眼球同向偏视、浮动。
脑梗塞病人中枢性呼吸障碍少见,瞳孔两侧对称,眼球少见偏视、浮动。 当然,个别轻度脑出血病人临床症状轻,与脑梗塞相似,两者难以鉴别。而大面积脑梗塞病人,出现颅内压增高,意识障碍时,也酷似脑出血,临床上不好区分。脑出血的CT 表现为高密度阴影,而脑梗塞表现为低密度阴影,两者截然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