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现什么样的情况则应停止腹膜透析
出现什么样的情况则应停止腹膜透析
(1)肌酐、尿素氮等「毒素」清除不达标,伴有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皮肤瘙痒、失眠、昏迷等尿毒症症状,可选择在原治疗基础上每周加 1 次血液透析,或更换为其他透析方式;
(2)各种原因导致腹膜损伤,功能受损,无法发挥清除「毒素」的功能;
(3)严重的、难治的腹膜炎 需要借助血液透析过渡,待炎症控制后可继续腹膜透析;
(4)血糖控制较差的糖尿病患者;
(5)成功接受肾移植,无需继续进行透析治疗者。
腹膜透析有几种类型
腹膜透析包括持续非卧床腹膜透析(简称 CAPD)和自动腹膜透析(简称 APD)两种类型。
(1) 持续非卧床腹膜透析(CAPD) 是指: 连续使用一次性透析液 3~5 袋,通过不断更新,达到透析的目的;整个过程需要手动更换透析液,更换透析液较费时间。
(2) 自动腹膜透析(APD) 是: 各种需要借助外界小型机器的腹膜透析,通过预先设置,机器可自动往腹腔内灌注大量透析液,再将其逐渐引流出体外的过程,无需手动更换透析液,可在夜间进行治疗,适合日间需要工作或比较繁忙没有足够时间进行腹透的患者。
APD 和 CAPD 相比,更容易操作,夜间睡眠时自动进行,白天可以正常活动,但费用较高,临床不易推广;而 CAPD 需要人工更换透析液,但费用能为大多数人所接受。临床 90% 以上患者会选择 CAPD。
腹膜透析是否能取代其他透析方法
血液净化所涵盖的各种透析方法,如血液透析、血浆置换、血液灌流、吸附疗法、免疫吸附、腹膜透析等多种透析方式,每种透析方式各有其优缺点,临床患者病情复杂多样,很难有一种透析方式可以满足所有患者,腹膜透析也不能完全取代其他透析方法。
血透影响生活质量吗
最近几个月,赵舒总是觉得头晕、恶心,没有食欲也倒罢了,吃点东西还容易呕吐。几个月来,无论他如何调节饮食和生活作息都不见好转,于是他决定去医院好好检查检查。
经过检查,年仅40岁的赵舒被确诊为尿毒症,医生建议他接受腹膜透析治疗。赵舒和家人都被这一消息给吓住了,在经过一段时间的“消化”之后,也不得不接受了这个现实。但是,想起电视里演的,接受透析治疗的患者都一个个面色憔悴、头发脱落的样子,赵舒赶忙问医生,这个腹膜透析会不会影响生活质量呢?
医生的回答是肯定的:
1)腹膜透析患者常伴有贫血,营养不良,血压偏高,骨病和透析不充分导致的水肿。每日数次更换液体,干扰了正常生活规律;此外,胃纳差、睡眠不足等必然导致生理领域的生活质量下降。
2)腹膜透析患者不仅承受疾病的痛苦,还要接受来自经济、家庭和其他方面带来的生活和精神压力。
3)由于患者需长期透析,时有并发症发生,影响工作和学习。
4)由于日常的透析治疗影响参加社会活动。
腹膜透析的人能活多少年
腹膜透析患者的生存期受诸多因素,如腹腔感染、体重增加、蛋白质流失等影响,目前尚无大型研究表明接受腹膜透析的患者生存期有多长,但规律透析,保证置管区域和腹膜透析操作的卫生清洁,就有希望延长腹膜透析患者的生命。
从脾肾论治腹膜纤维化
那么,如何从中医找到防治腹膜透析腹膜纤维化的理论切入点呢?腹膜透析是在腹腔内放置一根腹透管,利用腹膜作为半透膜,向腹腔内注入透析液,通过扩散和渗透原理以清除机体代谢废物和潴留过多的水分,同时由透析液中补充必要的物质。可见,腹腔及腹膜,是腹膜透析得以进行的场所。《黄帝内经》指出“脾主大腹”,明确提出了脾在腹腔组织及其功能中起着重要作用。腹膜的转运功能与脾功能有密切相关性。在腹膜透析过程中,腹膜透析患者腹腔中每天要灌入大量的腹透液并要留腹一定时间,这样就人为造成水湿困脾的病理局面。日久脾主运化功能不及,导致腹透患者透析效能减低,超滤减少,临床症状及营养状况改善不佳,最终,可能出现腹膜超滤功能丧失。 来自“养生之道”
另外,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本虚多属脾肾亏虚,而脾肾亏虚是痰、瘀产生的主因。脾失输布,不能“升清”,肾失开合,不能“泌浊”,故湿浊或痰湿内停,停而成饮,凝聚成痰。慢性肾脏病病程中见胸闷脘痞,纳呆,恶呕,身重困倦,甚至神识昏蒙,均为湿浊或痰湿作祟的表现。慢性肾衰竭患者病程较长,可因脾肾气虚无力推动致瘀,或脾肾火衰,温煦无权而致瘀,或阴虚火旺灼血为瘀,或湿浊痰阻,气机不畅,郁而成瘀。所以慢性肾衰竭患者瘀血证候极为多见,症状常见面色黧黑或晦黯,肌肤甲错,肢体麻木,局部固定性疼痛,舌质紫黯或有瘀点、瘀斑,舌下脉络曲张等。痰湿和瘀血之邪在慢性肾衰病程中广泛存在,因此,当腹膜透析患者腹腔在外邪侵袭、药毒、内伤等因素影响下,痰湿和瘀血之邪易在腹腔受损络脉处停聚、互结,日久则积于腹部络脉,使腹腔络脉功能减退,甚至丧失,病理表现为腹膜纤维化。
基于以上原因,我们从补益脾肾入手,化痰祛瘀为法来防治腹透相关性腹膜纤维化。研究初步显示,健脾益气,化痰祛瘀中药可以改善腹膜透析患者临床症状和营养状况,提高腹膜透析治疗效果,拮抗腹膜纤维化,保护腹膜功能,延长腹膜透析时间,显示了较好的临床效果。
尿毒症能治好吗
尿毒症能治好吗取决于选择的治疗方法是否正确:
1、饮食治疗:是不可或缺的一种尿毒症的治疗方法,专家表示这也是辅助其他疗法最有效的措施。 需要重视的饮食方法有低蛋白饮食,避免含氮代谢废物及毒物在体内蓄积,使肾功能进一步恶化。
2、血液透析治疗法:是将患者的血液与透析液同时引入透析器膜的两侧,通过半透膜清除血液中的代谢废物 、纠正电解质和酸碱失衡,并清除体内多余的水份。如能长期坚持合理的透析,不少患者能存活10~20年以上。
血液透析由于需借助血透机,须每周到医院2次至3次,每次大约4个小时,其优点在于每次血透后体内积存的废物较少,每周都有固定的时间回到医院进行治疗,如有病情变化,可得到及时的处理,透析过程中有专业医疗人员操作,无需自己动手。
缺点也很明显:每次需要扎针;贫血比较严重;透析前后血压会受影响,对心血管疾病和糖尿病病人较不利;需要严格控制饮食;透析前较易产生不适 ;无法任意更改透析时间;感染乙型肝炎和丙型肝炎的风险大大增加。尿毒症能治好吗?
3、腹膜透析:把一种被称为“腹透液”的特制液体通过一条“腹透管”灌进腹腔,这时候腹膜的一侧是含有代谢废物和多余水 份的血液,另一侧是干静的腹透液,血液里的代谢废物和多余水份就会透过腹膜跑到腹透液里。保留3-4个小时后(夜间可保留8-10小时),把这些含有废物 的腹透液从腹腔里放出来,再灌进去新的腹透液。这样每天更换3-4次,就可不断地排出体内的毒素和多余水份了。患者及其家属经过教育、培训,掌握腹膜透析 操作后,可自行在家中进行腹膜透析。若借助全自动腹膜透析机,每日夜晚在睡眠中执行透析即可,白天的时间可以正常的工作、学习。
腹膜透析的优点:
⑴保护残余肾功能比血透好:腹透是最接近生理状态的治疗方案,腹透过程中没有血流动力学、体液容量和生化的骤变,从而减少因内环境不稳定而产生的透析并发症,如心血管病变、高血压、低血压、心律失常等。治疗过程中不会造成肾脏缺血,有利于保护残余肾功能。
⑵适用范围广:腹膜透析心血管的稳定性好,是伴有严重心血管疾病、脑血管疾病、糖尿病以及老年患者首选的透析方式;腹透的饮食限制较少,患者营养状态较好,对儿童的生长发育影响少,且免除血透穿刺的痛苦;腹透不需要动静脉瘘,避免了糖尿病患者因周围血管病变而导致的动静脉瘘闭塞。
⑶透析效率高:对中分子毒素物质、β2微球蛋白及磷的清除较好。故腹透能改善尿毒症的症状、对贫血、神经病变的改善优于血透。
⑷发生乙型和丙型病毒性肝炎感染的机会少。
⑸长期透析发生透析骨病的程度亦优于血透。
⑹可在家中进行透析,不用去医院,不影响工作、学习和旅游,治疗费用较低,生活质量高。
腹膜透析的缺点:由于腹膜透析需要在腹腔内置入腹透管,且透析过程中存在频繁的更换腹透液等操作,如果患者或家属没有严格掌握好无菌操作,容易感染,导致腹膜炎。但随着腹膜透析装置的改进,腹透专科医生、护士对患者的教育和培训的加强,生活、居住卫生条件的改善,腹膜透析感染的发生率已经大大的降低。
腹膜透析用于维持尿毒症患者的生命有三十余年的历史。目前在香港及一些欧洲国家,尿毒症病人中的80%在腹膜透析治疗下生活、工作和学习。
尿毒症能治好吗?但是,无论血透还是腹透,都只能代替肾脏的清除代谢废物、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的作用,而无法替代肾脏的另外一 个重要功能,即内分泌功能,比如EPO、活性维生素D3等的产生。因此维持性血液透析或腹膜透析的病人,仍然需要视病情使用EPO、骨化三醇等药物治疗。 而并非某些患者认为的“做上透析就不用吃药了”。
尿毒症能治好吗?肾移植是尿毒症病人最合理、最有效的治疗方法,但由于供体的缺乏,肾移植无法发挥其应有的治疗作用。目前全国每年接受肾移植者仅有5000多例,大约每150个等待的病人,只有一人可能得到肾移植的机会,而供体短缺已成为限制器官移植的一个瓶颈。因此绝大多数尿毒症患者需要长期维持性血液透析或腹膜透析治疗。根据机构统计数据,我国在治透析患者约为10万人,血透患者约占 90% ,腹透患者仅占10%。
腹膜透析液的用法用量与不良反应
1)治疗急、慢性肾功能衰竭伴水潴留者,用间歇性腹膜透析每次2L,留置1~2小时,每日交换4~6次。无水潴留者,用连续性不卧床腹膜透析(CAPD),一般每日4次,每次2L,日间 每次间隔4~5小时,夜间一次留置9~12小时,以增加中分子尿毒症毒素清除。一般每日透析 液量为8L。(2)治疗急性左心衰竭,酌情用2.5%或4.25%葡萄糖透析液2L;后者留置 30分钟,可脱水300~500ml;前者留置1小时,可脱水100~300ml。
腹膜透析液常见不良反应有:(1)脱水(2)低钾血症(3)高糖血症(4)低钠、低氯血症、代谢性碱中毒(5)化学性腹膜炎
尿毒症如何进行血透析
专家指出,尿毒症的透析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血液透析,一种腹膜透析,两种透析方式都有各自的优缺点,因此患者需要根据医生的建议配合自身的具体情况来选择适合自己的透析方式。
腹膜透析,小手术肚子左侧或右侧留置引流导管,利用腹膜透析液体在身体内的循环清除毒素,患者经过培训自己做,2-4袋/天,在家完成,较适合年轻心细者,需要注意消毒与卫生。腹膜透析的优点:
⑴腹膜透析能够较好的保护残余肾功能:腹透是最接近生理状态的治疗方案,腹透过程中没有血流动力学、体液容量和生化的骤变,从而减少因内环境不稳定而产生的透析并发症。治疗过程中不会造成肾脏缺血,有利于保护残余肾功能。
⑵腹膜透析的适用范围广:腹膜透析心血管的稳定性好,是伴有严重心血管疾病、脑血管疾病、糖尿病以及老年患者首选的透析方式;腹透的饮食限制较少,患者营养状态较好,对儿童的生长发育影响少,且免除血透穿刺的痛苦;腹透不需要动静脉瘘,避免了糖尿病患者因周围血管病变而导致的动静脉瘘闭塞。
⑶透析效率高:对中分子毒素物质、β2微球蛋白及磷的清除较好。故腹透能改善尿毒症的症状、对贫血、神经病变的改善优于血透。
血液透析 ,小手术手臂留置管,通过机器来清除体内毒素,需要在医院医生护士做,2-4次/周。 血液透析的优点:
因为血液透析需借助血透机,所以患者每周到医院2-3次,每次大概4个小时,所以每次血透后体内积存的废物较少,每周都有固定的时间回到医院进行治疗,如果出现病情变化,可以获得及时的处理,透析过程中有专业医疗人员操作,不用自己动手。
肾衰竭抢救
肾脏乃生命之源,对于肾衰患者而言,及时进行有效的治疗,尽量延缓或逆转肾衰进展,以求尽最大限度地保护受损肾脏,是健康的基本。血液透析是目前临床使用较为普遍的肾衰治疗方式之一,除此之外,腹膜透析、肾移植亦可作为抢救肾衰的有效手段。
1、腹膜透析
腹膜透析作为肾衰竭治疗方式已经有几十年的临床应用,应用人体的腹膜作为透析膜进行血液净化,将透析液灌入患者腹腔,使血液中的毒素和多余水分透过腹膜进入腹腔中的透析液,然后排出体外。腹膜透析可帮助患者明显缓解症状,亦可以作为抢救急性肾衰的有效措施。
腹膜透析一般在家有患者或家属自己操作,每天3-4次,每次操作约半小时。由于腹透具有设备简单、操作方便、对中分子毒素的清除效率高、符合人体的生理情况、且费用相对低于血液透析等优点,故对我国大多数患者来说,是一项安全有效的肾衰竭治疗方法。等待肾移植的患者也可用腹膜透析维持较好的健康状态。但腹透也有一些要求,比如需要患者的家中要有一定的空间储存透析用品,有干净的区域进行换液。
2、血液透析
血液透析是当前临床使用较普遍的肾衰竭治疗方式,将患者的血液引入透析器中,和已经预先配制好的透析液作交换。血液透析患者需要到医院进行肾衰竭治疗,每周3次,每次4-8个小时,每次穿刺2针。血透对减轻患者症状,延长生存期均有一定意义。由于血透在医院由医护人员进行操作,因此可以较及时的得到专业的指导。但血透的麻烦在于每周必须往返医院看,不利于患者自主安排时间和回归社会。
3、肾移植
移植是将他人供给的肾脏,通过手术植入尿毒症患者的体内,使其发挥肾脏功能。移植对大多数患者来说,可能是最期望的肾衰竭治疗方式。但是肾移植的手术要求很高,而且目前我国面临肾源紧张的现实问题,能顺利肾移植的条件还是非常有限的。肾移植后应长期服用免疫抑制剂,并定期做血、尿常规、肝功、肾功等项目检查,以警惕急、慢性排斥反应等各种并发症的发生。
透析的注意事项
腹膜透析的设备较血液透析简单,可在床边操作,又可避免体液平衡的突然变化。
腹膜透析分为持续性非卧床式腹膜透析(CAPD,患者可随身携带设备自由活动)、持续性循环式腹膜透析(CCPD ,优点同CAPD,夜间依靠腹壁透析机进行透析,白天仍可工作)及间歇性腹膜透析(用于急性患者)。一般每日应进行4~6次腹透,每次灌入2000mL腹透液。腹膜透析无需依赖机器 ,操作简便,无需特殊培训人员,故价格低廉,在基层医疗单位均可开展。虽然腹膜透析和血液透析的适应症相同,但各有利弊,不能互相取代,故应根据患者的原发病因、病情及医疗、经济条件作适当选择,使患者得到最大效益。下述情况应优先考虑腹膜透析:①高龄、心血管系统功能差者。②建立血液透析血管通路困难者。③出血倾向严重不能作血液透析全身肝素化者。④糖尿病肾病尿毒症者,将胰岛素加入腹腔,可使血糖控制较好。下述情况为腹膜透析的禁忌症 :①腹部大手术后3日内 。②腹膜有粘连或有肠梗阻者 。③腹壁有感染无法殖入腹透管者。④腹腔肿瘤、肠瘘、膈疝等 。
无菌操作不严格可引起腹膜炎,反复发作腹膜炎可使腹壁的透析面积减少,透析疗效减退。此外由于腹膜上的膜孔大于血透器膜上的孔径,故营养物质从腹透液的丢失较血透时严重。故严格的无菌操作以及足够的营养是腹膜透析成功的保证。腹膜透析的存活率第1.2.3.4.5年分别为90%、80%、70% 、65%及46% ,约每年递减10% ,世界上有报道已存活20年者。
腹膜透析和血液透析相比有哪些优势
(1)腹膜透析是利用人体自身的腹膜充当透析膜,带出留在血液中的「垃圾」,达到净化血液的目。
(2)且腹膜透析可以保留残余肾功能,又简便易行,可以自己在家中进行,不用天天跑医院。
(3)治疗效果相对缓慢,但可以使血液中的「垃圾」持续性清除,对血压、心脏的影响小,有严重心脑血管疾病以及老年人可首选腹膜透析。
(4)血液透析需要在人体外建立一个血管通路,借助透析机达到清除血液废物、净化血液的目的。血液透析见效快,但是依赖透析机,一旦进行血透,每周需多次到医院,要占用大量时间。
尿毒症能治愈吗
1.血液透析
将患者的血液经血管通路引入透析机,在透析器中透过透析膜与透析液之间进行物质交换,再把经过净化的血液回输至体内,以达到排出废物、纠正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的目的。如能长期坚持合理的透析,不少患者能存活10~20年以上。
2.腹膜透析
把一种被称为“腹透液”的特制液体通过一条“腹透管”灌进腹腔,这时候腹膜的一侧是含有代谢废物和多余水份的血液,另一侧是干静的腹透液,血液里的代谢废物和多余水份就会透过腹膜跑到腹透液里。保留3-4个小时后(夜间可保留8-10小时),把这些含有废物的腹透液从腹腔里放出来,再灌进去新的腹透液。这样每天更换3-4次,就可不断地排出体内的毒素和多余水份了。患者及其家属经过教育、培训,掌握腹膜透析操作后,可自行在家中进行腹膜透析。若借助全自动腹膜透析机,每日夜晚在睡眠中执行透析即可,白天的时间可以正常的工作、学习。
如何护理腹部引流管,防止腹膜炎发生
防止腹膜炎的发生最重要的是保持局部清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护理:
(1)保持腹透管出口干燥;
(2)自己进行腹膜透析前应佩戴帽子、口罩,尤其注意清洁双手;
(3)定期用生理盐水冲洗导管出口,碘伏消毒液消毒局部皮肤,每周至少消毒 1 次;
(4)腹膜透析置管的时间内,不可进行游泳及剧烈活动,避免导管潮湿,伤口撕裂,增加感染可能;
(5)外接导管 6 个月需更换一次,特殊情况及时就医;
(6)注意引流管的固定,避免牵扯和脱落。
腹膜炎有哪些症状?应怎么处理
腹膜炎是腹膜透析主要并发症之一,通常在腹腔受到细菌感染的 12~24 小时,突然出现透析液变浑浊,或伴随腹痛,少部分人还可能出现恶心、呕吐、发热、寒战等情况,应引起重视,警惕腹膜炎的发生。另外,在进行持续非卧床腹膜透析(CAPD)时,通畅的透析管突然堵塞,也应警惕腹膜炎的情况。必要时需结合实验室检查明确感染类型。
一旦发现有腹膜炎的征兆,应及时就医,同时进行细菌培养,及早应用抗生素,减少腹膜炎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