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正确测血压
如何正确测血压
不少高血压患者的家里都购置了血压计,这无疑是一件好事。但是常常有这种情况,患者自测的血压数值与医务人员所测的不一致。
有时,甚至还相差很远,这是为什么呢?
原因基本上有以下四点:
一、受检者上臂与心脏没放在同一水平线上一般测量上肢(开始左右臂都要测,以后可测右上臂),采取坐位,双脚平放地面,背靠椅背,上臂裸露,桌椅高矮要适宜,使上臂中点位于心脏水平。如果上臂位置过高,测得的血压值就会偏低;如果上臂的位置过低,测得的血压值就会偏高。
二、测血压时水银柱打得太低比如只打到170~180毫米水银柱,这时虽然听诊器内可能无声了,但有可能是心律不齐患者两次心跳之间出现较长的间歇。
三、放气的速度不恰当一般来说,放气的速度以每秒水银柱下降2~3毫米为适宜。放气太快容易使测试者反应不及,发生误差;放气太慢则使前臂淤血,造成舒张压读数增高。
四、测一次所得的结论,可能不准确测量血压应反复数次,取其稳定值为实际血压。测第一次时,数值经常偏高,而第二第三次一般较稳定。应在放气后休息30秒以上,再测一遍。两次读数的平均值即为测得的血压值。
如何正确测量血压
通常以汞柱式血压计和听诊方法间接测量,测量前患者应安静舒适就座休息数分钟,除去紧袖衣物,放松手臂肌肉,前臂支撑使肘高在心脏水平(平第四肋间),以适宜大小的袖带(成人为13-15cm宽、30-35cm长气囊。肥胖者应用较大袖带,儿童需用较小袖带)平坦地缚于暴露的上臂,袖带迅速充气直至脉搏消失后血压计读数继续上升约4kPa(30mmHg),然后以大约0.27kPa(2mmHg)/s的速度放气,此间用听诊器听件置于肱动脉,听到第一声响为收缩压(SBP),声音消失或减弱时的血压为舒张压(DBP)。在不少于3分钟期间至少测量两次,计算其平均值。
对首次就诊的患者,建议测量坐位及站立位时的双臂血压,如怀疑体位性低血压,应定期测理站立位血压。
有些以无液型血压计或数字显示的自动或半自动装置代替汞信血压计测量血压,应注意校对和定期检查。
高血压病人必须警惕脑卒中
高血压是全球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据统计,目前我国的高血压病患者已超过1.3亿人,35岁以上人群的患病率在13%以上,55岁以上的老年人患病率高达25%-35%,每年因高血压直接死亡的患者人数超过了20万人。更为严重的是,如果血压长期没能得到良好的控制,还会引发其它更为严重的疾病,其中最主要的就是全世界公认的导致现代人死亡头号杀手的“脑卒中”。
你真的了解高血压吗
我国高血压患病率明显上升,以高发的35岁至74岁年龄段的患病率,及2000年我国人口和人口构成推算,高血压病患者已达1.3亿,我国已成为世界上高血压危害最严重的国家。
测量血压的正确方法
1、选择符合计量标准的水银柱血压计或者经国际标准,检验合格的电子血压计进行测量。
2、使用大小合适的袖带,袖带气囊至少应包裹80%上臂。大多数人的臂围25-35cm,应使用长35cm、宽12-13cm规格气囊的袖带。肥胖者或臂围大者应使用大规格袖带。儿童使用小规格袖带。
3、被测量者至少安静休息5分钟,在测量前30分钟内禁止吸烟或饮咖啡,排空膀胱。
4、被测量者取坐位,最好坐靠背椅,裸露右上臂,上臂与心脏处在同一水平。如果怀疑外周血管病,首次就诊时应测量左、右上臂血压。特殊情况下可以取卧位或站立位。老年人、糖尿病患者及出现体位性低血压情况者,应加测站立位血压。站立位血压应在卧位改为站立位后1分钟和5分钟时测量。
5、将袖带紧贴缚在被测者的上臂,袖带的下缘应在肘弯上2.5cm。将听诊器探头置于肱动脉搏动处。
6、测量时快速充气,使气囊内压力达到桡动脉搏动消失后再升高30mmhg,然后以恒定的速率2-6mmhg/秒缓慢放气。在心率缓慢者,放气速率应更慢些。获得舒张压读数后,快速放气至零。
7、血压单位在临床使用时采用毫米汞柱mmhg,在我国正式出版物中注明毫米汞柱与千帕斯卡kpa的换算关系,lmmhg=0.133kpa。
8、应相隔1-2分钟重复测量,取2次读数的平均值记录。如果收缩压或舒张压的2次读数相差5mmhg以上,应再次测量,取3次读数的平均值记录。
如何正确测量血压 多久测一次血压合适
对于一个健康且没有心血管疾病风险的人来说,每半年需要测量一次血压。
首次诊断高血压,应测量三天以上的血压,并排除其它疾病的影响。测量血压应每天早、晚各测一次。
治疗后血压稳定的高血压患者,建议每周测量一次血压,每月一次规范地连续测量3天以上。
血压未达标或达标后出现波动的高血压患者,应坚持测量血压直到血压控制稳定达标。
因各种原因需要调整治疗方案的,应在调整方案后连续测量血压三天以上。
高血压病运动疗法的程序早知道
1.确定高血压病病人的血压水平
正确测量参加运动疗法的高血压病病人的血压。经不同日、多次测血压,参加者收缩压应在18.7—24千帕(即140—179毫米汞柱)之间或舒张压在12—13.3千帕(即90—109毫米汞柱)之间,即轻度、中度高血压病人。
2.评估参加者是否伴有心血管的危险因素。心血管的危险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点:
(1)年龄:男>55岁,女性>65岁。
(2)吸烟。
(3)血总胆固醇>6.2毫摩尔/升(240毫克/分升)。
(4)糖尿病。
(5)有早发心血管疾病的家族史(发病年龄男<55岁,女<65岁)。
(6)肥胖。
(7)以静息为主的生活方式。
3.评估参加者是否会合并重要器官的损害
高血压病人可因高血压病造成心、肾改变,如左心室肥厚、蛋白尿和肾功能不正常,大动脉硬化斑块形成以及视网膜动脉硬化。
正确测血压的方法
01让被测者安静休息15分钟以上,取坐位或平卧位,使手臂与心脏位置保持在同一水平,掌心朝上,将气袖展平,气袖中部对着肱动脉(上臂的中上1/3内侧)缚于上臂,气袖下缘距离肘窝2~3厘米,松紧度以能放下被测者1~2根手指为宜;将听诊器胸件放在肘部肱动脉上(注意不能接触气袖,更不能塞于气袖下)。
02选择合适的测压环境:患者应在安静、温度适当的环境里休息5—10分钟,衣袖与手臂间不应过分束缚,避免在应激状态下如膀肮充盈或吸烟、受寒、喝咖啡后测压。
03然后给气袖充气,待肱动脉搏动消失后,再将汞柱升高20~30毫米(或将汞柱升高到180毫米高度后试测,再酌情调整);慢慢放出气袖中的空气,使汞柱以大约2毫米/秒的速度缓慢下降,当听到第一个动脉搏动声时所示的压力值即是收缩压;继续缓慢放气,至动脉搏动声刚刚消失时的压力值即是舒张压;收缩压与舒张压之差为脉压。
如何测血压这样操作最正确
血压是一个关系人体健康的重要指标,我们去常规体检时,测血压是必做的一个项目。不过,虽然测血压很常见,但是有些人在测血压时方法不正确,导致测出来的血压不准。那么,正确测血压的方法是什么呢?
(1)选择合适的血压计:
一般最常用的是汞柱式血压计,气压表式血压计和电子血压计 亦常用。血压计的袖带宽度应能覆盖上臂长度的2/3,同时袖带长度需达上臂周径的2/3。 如果 袖带太窄则测得的血压值偏高,袖带太长则测得的血压值偏低。
(2)选择合适的测压环境:
患者应在安静、温度适当的环境里休息5—10分钟,衣袖与手 臂间不应过分束缚,避免在应激状态下如膀肮充盈或吸烟、受寒、喝咖啡后测压。
(3)选择正确的测压步骤:
患者取坐位,被测的上臂应裸露,手掌向上平伸,肘部位于 心脏水平,上肢胳膊与身躯呈45。角,袖带下缘与肘前间隙间距为2—3厘米,充气至挠动脉 搏动消失后再加4.0千帕(30毫米汞柱),此时为最大充气水平。如果加压过高会得到收缩压 过高的结果。如果充气到达40.0千帕(300毫米汞柱)水平时,即会导致“气囊充气性高血 压”。
然后逐渐放气,速度为0.27千帕(2毫米汞柱)/秒,第一听诊音为收缩压,搏动音消 失时为舒张压(旧制单位血压读数应精确到2毫米汞柱)。充气压迫的时间不宜过长,否则易造成血压升高的假象。?测量上肢血压时,袖带下缘要距肘窝2~3cm;测量下肢血压时,袖带下缘要距离腘窝3~5cm, 且听诊器胸件均不能塞到袖带内.
第二次测量时袖带下缘包过肘窝,测量血压时袖带缠得过低,所测得的血压值偏低 相关药品推荐:清脑降压片(处方药) 适应症:平肝潜阳,清脑降压。用于肝阳上亢,血压偏高,头昏头晕,失眠健忘。
九个步骤教你正确测血压
现在高血压人群越来越多了,尤其是老人。所以大多数家庭都备有家用电子血压计,省时省力。那么,我们在使用血压计的时候应该注意哪些事项?我们又该怎样正确的使用电子血压计。今天,小编就教给大家一些使用血压计的方法和它的原理。
1、使用电子血压计测量血压前应休息10-15分钟,以消除疲劳及兴奋。运动后则必须休息30分钟。室内环境温度应保持在20℃左右。测量血压前先作3-4次深呼吸。躺着测量和坐着测量血压时,血压值是不同的。因此,测量血压的姿势必须严格按照操作说明书进行。同时应避免测量时情绪紧张,精神不安。测量血压前严禁吸烟、饮酒、淋浴及运动。
2、、高血压患者需定时监测血压,最好每次都能定时间、定部位、定体位进行测量,把所测量的血压值记录下来,以便对照,进行自我健康保健。
3、测量血压前,手臂上臂最好裸露出来,也不能把长袖袖子卷起来造成压迫上臂血管,而造成血压值不准确;
4、取坐位,手掌向上平伸,肘部位于心脏水平,上肢胳膊与身躯呈45°角,手放轻松勿握拳;
5、将袖带平整地缠绕于上臂中部(不能缠在肘关节部)。袖带的下缘距肘窝约1-2cm。袖带卷扎的松紧以能够刚好插入一指为宜。缠得过紧,测得的血压偏低;而过松则偏高。袖带的胶管应放在肱动脉搏动点;
6、测量血压的时候不要说话,不要屏住呼吸,要自然呼吸;
7、测血压需一次完成,若未完成则应松开袖带,休息2~3分钟再重新测量;
8、测血压过程中如发现血压有异常,应等待一会再重测。两次测量的时间间隔不得少于3分钟,且测量的部位、体位要一致。
9、开始测量血压时可双臂血压皆测量,如果双臂血压不同,通常左臂的血压值会略高于右臂,记录时应以高的测量数据为准。
在家自己测血压最怕数值不正确,大多数人认为是血压计出现了问题。可能这只是其中一个原因,还有一个原因可能就是我们测量的时候没有注意到一些事项。比如以下这些问题:
1.为什么测量血压时会有偏低或偏高的现象
手腕带是否有正确的定位:手腕带捆绑是不是正确?将手腕带下面部分拉紧系好,并注意不要留有缝隙,如手腕带捆绑不正确,将无法精确测量。
*测量中是否有说话或移动?活动、说话、饮酒、饥饿、饱餐、疲劳、紧张、心情不畅等,都会引血压的变化。因此,请选择好测量时机,并在整个测量过程中,务必自然放松,尽量不要活动和说话。
*测量中姿势是否正确:血压实质上是一种液体压力。将手举起测得的血压值会低,将手垂下测得的血压值会高。因此,测量时请务必坐正,尽量保证每次测量时,头顶至心脏的垂线距离概略相等,并使手腕带与心脏位置同高。 手掌不要用力,自然张开,不要握拳。
2.为什么正常人测试无问题,高血压患者测试偏低
年老患者血压值为 SYS 140~160 mmHg,DIA 90~100 mmHg, 与水银比较,容许误差为正负 6mmHg, 有些人会量在负 6mmHg 的范围。所以会有这方面的疑问。偏低 6mmHg 是会有的。
3.为什么血压计有时会产生再次加压
如果被测量者血压偏高,血压计的智能检测功能会使血压计再次加压到理想值,并测量出精确的血压值。
怎么测量血压才最准确 选择正确的测压步骤
高血压患者应取坐位,被测的上臂应裸露,手掌向上平伸,肘部位于心脏水平,上肢胳膊与身躯呈45度角,袖带下缘与肘前间隙间距为2-3厘米,充气至挠动脉搏动消失后再加4.0千帕(30毫米汞柱),此时为最大充气水平。充气压迫的时间不宜过长,否则易造成血压升高的假象。
如何正确测量血压
第一、学习血压计的使用方法
购买血压计后务必仔细按照说明书操作使用。确保测量血压的一般条件和医院大致相似。如使用上臂式电子血压计,应在有靠背的椅子上坐位休息至少5分钟,将捆绑了袖带的上臂放在桌面上,与心脏同一水平,两腿落地放松。
第二、血压计需要定期进行校准
血压计在使用期间,应定期校准,每年至少1次。可在购买处或就医处寻求帮助进行校准。
第三、长期定时观察血压变化
每日早(起床后)、晚(上床睡觉前)各测量2-3次,间隔1分钟;初诊或治疗早期应在就诊前连续测量5-7天,血压控制良好时,每周测量1天。家庭血压≧135/85毫米汞柱时可确诊为高血压,
专家指出,在高血压的诊治与管理中,家庭血压监测与诊室血压、动态血压具有相辅相成的作用。家庭血压监测不仅可以帮助医生有效提高降压治疗的质量,还可以发现如白大衣性的难治性高血压,因为部分患者只在诊室测量血压时血压升高,而长期的家庭血压监测则显示血压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