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确定手杖的长度
如何确定手杖的长度
“这是因为手杖的长度不合适!”专家解释说。有些老人对手杖的要求不高,凑合用就行了,长点短点无所谓。其实不然,如果手杖太长,就会重心不稳,容易摔倒;如果选择了太短的手杖,老人则会自然而然地把重心全倚在手杖上,渐渐地背部向手杖的一侧弯曲,出现弯腰弓背的情况。因此,选择手杖时,除了握柄的舒适、底端包头接触地面的牢靠性,更重要的是手杖长短要合适。
如何确定适合自己的手杖长度呢?专家告诉老年朋友一个小窍门:穿鞋站在平地上,两手自然下垂,取立正姿势,然后测定手腕部皮肤横纹至地面的距离,这个距离的尺寸就是老年人使用手杖的理想长度。
另外,专家提醒老年朋友,如果身体健康最好不要使用手杖,否则就会对手杖产生依赖心理,生命的能动性差,反而不利于身体的健康。如果身体状况确实需要手杖,也不要拒绝使用。
老人选拐杖的4个标准
1、长度适宜
适宜的长度,老人握持起来才不至于因过矮而感到弯腰吃力;也不会因过高而感到顶得手臂酸麻。判断的标准就是:穿平底鞋站于平地,两手自然下垂,取立正姿势,然后测出手腕部皮肤横纹至地面的距离,这个尺寸就是拐杖的理想长度。
2、手柄宽度
古时手杖顶端做成龙头形状,并非仅仅是一种权利的象征。它均匀而圆滑的操持感,让老人握起来,会感觉到非常的舒服——既有饱满厚实的感觉,又省事不费力。
3、底端防滑
这一点很重要,因为后期老人使用久了就会产生依赖感,如果它防滑不可靠,就极易出现意外。根据老人的身体状况,可以调整为两角、三角或四角的有力支撑结构。
4、材质
手杖的材质易选用既轻盈又有厚实感,还要防潮、防开裂的才好。
关节炎患者切不可拒绝使用拐杖
关节炎泛指发生在人体关节及其周围组织的炎性疾病,根据病因和临床表现可分为多种类型,最常见的是骨性关节炎(骨质增生、老年性骨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等,其次还有结核性关节炎、痛风性关节炎、银屑病性关节炎、创伤性关节炎、松毛虫性骨关节炎及化脓性关节炎等等。对于关节炎患者而言,除了积极地接受正规医院的对症治疗外,还应该从生活细节中注意保护已经“受伤”的关节,避免关节损伤的进一步加重。
研究发现,使用拐杖时人体的支撑由两点变为三点,拐杖可以帮助双腿膝盖分担25%的身体重量,从而延缓关节退化的速度,因此,关节炎患者切不可拒绝使用拐杖,还应该掌握正确的使用方法。站起时一只手抓住拐杖把手,另一只手按住沙发扶手或床面,双手用力将身体撑起;行走时将拐杖放在身体前方,手握紧拐杖把手,身体重心前移,移动拐杖同时迈出拄拐杖的相反一边;坐下时拐杖立在腿旁,一只手抓住拐杖把手,另一只手按住沙发扶手或床沿,重心下移。注意拄拐杖行走时,步幅要较正常人小一些,因人而异以舒适为度。
小脑梗塞康复训练
首先是使用轮椅训练,初由人扶持及协助,协助人员站在轮椅后面,用两手握住轮椅扶手或背,再用足踏住下面的横轴以固定轮椅,轮椅放在病人健侧,上下时要挂上手闸;上去后训练椅上活动,前后动和左右旋转。
然后是行走训练,初由他人扶持,渐渐过渡到独自行走,同时注意纠正行走时的问题,如偏瘫病人画圈步态。训练时主动作屈膝动作和踝关节背伸动作,选择较轻而坚韧的拐杖,长短适宜,一般是腋下3~5厘米至脚底的长度,或病人身高减去40厘米,也可选用双拐,因人而异,合适为度。
最后是站位平衡训练,要有人扶持,或在特制的双杆中训练,可能的话用手杖协助。站立时两足分开约3厘米,先以健肢持重,缓慢试着用患肢,逐渐有两足交替,直至站稳,也可扶着凳子或其它工具,渐渐移步行走。
脑梗塞康复训练,以上就其中的三种为大家进行了具体说明,希望对这种疾病的治疗有一定的帮助,患者在平时生活中就应该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注意多锻炼身体,及时补充体内所需要的营养,同时关注自身的健康状况。
怎样给老人选择手杖
一、手杖的把手不能太滑,底部一定要有底垫防滑。
一般情况下,如果老年人身体状况不是太差,选单脚的手杖即可,但如果老人平衡能力较差,或有中风史、关节炎或腿部受过伤、支撑力差等情况,最好选择多脚的,以增强对身体的支撑力。
二、手杖的材质和重量也很重要。
手杖重了,使用起来会费力;轻了,扶着又有飘忽感。会感觉使用不够踏实。所以,宜选择那种拿在手里有沉稳感的,比如实心木头或竹头比较粗的手杖。
三、手杖的长短很重要。
太长或太短都会使支撑点不自然:高了,会使身体上倾,容易导致老人脚底踩不实;低了,则必须弯腰前屈,走起路来不舒服。手杖最恰当的高度,应该是人立正站立、两手自然下垂时,手杖从平地到达手腕部皮肤横纹之间的高度。
常见的老人手杖有哪些
人们称手杖为“第三只脚”。手杖之重要,由此可见一斑。
手杖是年迈、行动不便者的必需之物。人们称手杖为“第三只脚”。手杖之重要,由此可见一斑。
手杖的种类
常见的3种手杖
1.经常看见老年人用的那种“问号式”的手杖。
2.登山用的手杖。它略显专业,目前很多老年人用它来登山。
3.医学器械类的手杖。它们是给特殊人群设计的,如骨折或是卒中后遗症的患者。
具有特殊功能的7种手杖
1.手杖底部装有特制的防滑垫。
2.把手柄取下,可代替宝剑,供人舞剑健身用。
3.装有发光设备可当手电筒用。
4.有的手杖上还装有一个电动按摩器,可用来按摩。
5.手杖上还可写自己的名字和住址,以便发生意外时,救助人能与其家人联系。
6.安装有电动发声器,当头痛、头晕、心绞痛发作或摔倒时,只要按动电钮,即可发出警报声。
7.可坐式手杖。它结合手杖及椅子的功能,在走累时,可把手杖改成椅子坐着休息。但因椅面小,需小心使用。
选择手杖时注意
手杖的长度
长度合适的手杖,可以让您行走起来更舒服、更安全,也让您的手臂、肩膀、背部得到充分锻炼。
手杖正确长度的测定:穿平底鞋站在平地上,站直后,两手自然下垂,取立正姿势,胳膊肘应有20度的弯曲,然后测出手腕部皮肤横纹至地面的距离。这个尺寸,就是您的手杖的理想长度。也可以参考这个公式:手杖长度=0.72×身高。这样的长度才能更好地维持身体平衡。
提示:一般老年人用的手杖,拄起时高度不应超过自己的腰部。
手杖长度不合适的后果:手杖太长时会增加肘关节的弯曲程度,增加上臂三头肌的负担;也会使手腕往外溜,握力降低;还会使肩膀往上提,造成脊柱侧弯。手杖太短时肘关节要完全伸直,前行时躯干要跟着往前弯,这样不但加重腰部肌肉的负担,也会增加上下楼梯的困难。
手杖的材质
一般手杖大多为木头、藤、竹或铝合金制的,高级的手杖还有碳纤维材料的。材料的种类虽然多,但所有的手杖必须又轻又灵活,这样用起来才不会感到累。选择时还要注意,手杖材料的承重性能也要特别好。
手杖的“尖头”
手杖底部有个“尖头”,好的尖头触到地面,形成的角度会让使用者很舒服,而且也防滑。不论是何种材料的手杖,在与地面接触的部位都必须加防滑垫,这样才能避免打滑。
手杖的握柄
手杖的握柄部分不宜太小,否则对使用者的手关节不利;如果您的手掌容易出汗,避免使用塑料的握柄,软木或乳胶质的手杖最好抓。
登山手杖的选择
登山时使用手杖,可以减轻腿部压力,节省体力,加快登山速度,更重要的是,可以保护膝关节,减轻其磨损。此外,因为有手杖的支撑,可以有效地维持身体平衡,使登山更安全。
有的登山手杖是由碳纤维材料制成,每支重量仅约150克,从重量上讲,这是很占优势的,别看它重量轻,但很坚固耐用,能提供足够的支撑强度,很轻松地支撑全身的重量。这种手杖具有很好的弹性,在体重的压力下可以轻度弯曲,从而起到缓冲的作用;反弹力则能构成推动身体向前的助力。这种手杖都有特殊设计的腕带,它可以在支撑时使手臂和手杖形成一条直线,下山时用就更加方便。
相关链接:
调整登山杖的长度:一般三节式的登山杖有两节是可以调整的。开始先将登山杖全部旋松,将靠近底端的支杆伸长到最大限制的长度(登山杖上面都有刻度可以参考),手持登山手杖站在平面上调整登山杖的长度,手臂自然垂下,以手肘为支点,将前臂上举到跟上臂成90度,再将登山杖的尖端向下调整到接触地面(调整登山杖时不应该超过登山杖上所显示的最大调整长度)。最后将登山杖的支杆全部锁紧。
正确使用腕带:通过腕带来支撑登山手杖,而不是紧紧地抓着把柄施力。一般人使用登山杖时,都是紧紧地抓着登山杖的把柄施力,以为腕带的作用只是让登山杖不会离开自己的手腕而已。如果您也是这样认为的话,那就错了,腕带的重要性可是不亚于登山杖本身的强度。我们在使用登山杖下坡时,登山杖所承受的冲击力应该由腕带传导到手臂上;在上坡时,手臂的推力则由腕带传到登山杖,产生上坡的助力。所以,手腕穿过腕带时不应该直接从腕带上方伸进去抓住把柄,而是应该把腕带拿起来,从腕带的下方穿入,将带子压在手掌之中,然后再轻轻地抓住手杖把柄。
登山手杖的维护
1.碳纤维手杖不能受太大的横向力,也不能磕碰,所以使用时要小心一些。
2.登山杖用完后,如果长时间不再用,应将其开口处朝向下方直立存放。
医疗手杖的选择
这类手杖有自己的名字―“助行器”,依其与地面接触点的多少可分为以下3种:
一般手杖:与地面仅有1个接触点,好处在于灵巧。但由于提供的支撑与平衡作用较少,所以只适于行动较慢时使用。
三脚手杖:与地面有3个接触点。由于底面积较大,所以能提供比一般手杖更好的支持与稳定性。此类手杖尤其适用于不平的路面。
四脚手杖:与地面有4个接触点。适于偏瘫的中风病人在刚开始康复的时候使用,可以增加行走的稳定性。但因4点可以构成多个平面,在路面不平时,反而容易造成摇晃不稳的现象,所以建议四脚手杖最好在室内使用。
购买小贴士
1.手杖可在当地医疗器械商店购买,不过在网上商城购买能获得更多优惠。
2.医疗手杖应到医院康复科咨询后,再根据病情购买。
产品篇
日本三贵手杖(三贵康复器材上海有限公司)
产品特点:彩色伸缩拐杖,图案独特,精致,便于携带。
长度:68-91厘米 重量:0.29公斤 参考价:168元
佛山拐杖FS937L(佛山东方医疗设备有限公司)
产品特点:采用优质的不锈钢、铝合金制成,具有极强的稳定性能,高度可调节。
长度:95.5-118.5厘米 重量:0.55公斤 参考价:80元
方太手杖GZL103(上海方太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产品特点:铝合金表面,颜色可根据需要制作,高度可调节。
长度:68-90厘米 重量:0.3公斤 参考价:72元
yoke优客-越野行走登山手杖
质地:铝合金型号:EH产地:浙江
采用高强度铝合金制造,铝合金采用彩色光亮氧化,并带有弹簧减震系统,铝合金支杆、碳钨钢尖头、根据手掌设计的把柄护垫,还设有避震系统,减缓手臂的负担。参考价:260元
LEKI Super Makalu 登山手杖
型号:Super颜色:金色产地:德国
产品特点:LEKI顶级登山杖。三节可伸缩,80-140cm;Cor-Tec仿木制握把,握把前倾15度,更符合人体工程学;航空铝合金杆身,新的EasyLock锁紧系统,钨锰合金头;可调节腕带,并可缩紧;新的Soft Antishock避震设计。参考价:608元
脑瘫儿助行器的高度选择
脑瘫儿可能需要长期依靠助行器进行康复训练。在日常生活中,助行器可帮助患儿行走,提高患儿的生活质量。合适的助行器高度,可以方便患儿使用,增加活动的稳定性。有些助行器的高度是可以调整的,患儿父母应按照孩子的身高情况,选择合适的助行器,正确调整助行器高度。具体选择助行器高度的原则如下:
1、手杖的高度。测量患儿站立位时股骨大转子到地面的高度作为手杖的高度。如果患儿不能配合站立测量,可以取卧位,将患儿双手放在身旁,屈肘30°后,测量尺骨茎突到足跟外侧15厘米处的距离,再加2.5厘米,最终的结果作为手杖的高度。
2、腋杖的高度。腋杖的高度为身高减去41厘米,或站立位测量腋窝下5厘米至地面的距离。把手的位置与站立时患儿股骨大转子的高度平行。
3、肘杖的高度。患儿取站立位,测量肘横纹下约5厘米(前臂肌腹最饱满处)至地面的高度作为肘杖的高度。把手高度选择同手杖。
4、助行架的高度。助行架的高度选择同手杖的测量方法。
5、轮椅。轮椅的高度以患儿坐在轮椅内,着力均匀,血循环良好,舒适又不容易发生腘压伤为适宜。
脑梗死患者的康复保健
1、坐位平衡训练:先屈膝依靠背架支持坐在床上,渐去除支架,把双腿放在床边,也可在床侧或床头设上围栏杆、把手或捆上绳索,以助坐起。坐位平衡训练增强躯干肌(同时收缩)肌力和坐位平衡力等;
2、站位平衡训练:要有人训练:要有人扶持,或在特制的双杆中训练,可能的话用手杖协助。站立时两足分开约3厘米,先以健肢持重,缓慢试着用患肢,逐渐有两足交替,直至站稳,也可扶着凳子或其它工具,渐渐移步行走;
3、行走训练:初由他人扶持,渐渐过渡到独自行走,同时注意纠正行走时的问题,如偏瘫病人画圈步态。训练时主动作屈膝动作和踝关节背伸动作,选择较轻而坚韧的拐杖,长短适宜,一般是腋下3~5厘米至脚底的长度,或病人身高减去40厘米,也可选用双拐,因人而异,合适为度;
4、上下楼梯的训练:上楼时先用健足跨上然后再提起患足与健足在同一台阶,下楼梯则相反。如用拐杖,可先将拐杖支在上级台阶,再跨健足,最后再跨患足,下楼动作与之相反。有时下楼有居高不安感,可试行面向后方下楼法;
5、使用轮椅训练:初由人扶持及协助,协助人员站在轮椅后面,用两手握住轮椅扶手或背,再用足踏住下面的横轴以固定轮椅,轮椅放在病人健侧,上下时要挂上手闸;上去后训练椅上活动,前后动和左右旋转;
6、改乘动作训练:病情稳定、身体情况好转后,可做改乘动作训练。方法是除上述动作轮流练习外,再做床→轮椅、轮椅→椅子或便器、手杖→椅子、床→行走等改乘动作。边转动患侧边进行改乘,易做、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