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力缺陷多动症如何治疗
注意力缺陷多动症如何治疗
一、儿童多动症的治疗: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多动症已有六十余年的经验,证实有明确的治疗效果,不仅可以改善常见症状——多动、注意不集中和冲动,还能改善学习能力,提高学习成绩,增强儿童的社会交往能力。常用的药物包括三大类:
1.中枢神经兴奋剂:包括利他林(哌甲酯片),Concerta(哌甲酯缓释片)。通过调节脑内神经递质多巴胺的代谢起治疗作用。
2.某些抗抑郁药,其中最新的是Atomoxetine(托莫西汀)。抗抑郁药调节脑内去甲肾上腺素或五羟色胺的功能。
3.可乐定:适合于多动伴抽动的孩子。
儿童多动症的治疗:感觉统合与平衡仪训练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患儿中伴有感觉统合失调的高达84.3%。针对这一问题目前开展了以下两项训练:
二、儿童多动症的治疗:社交技能训练
多动症儿童常常动作过多,行为冲动,情绪不稳,好插嘴和招惹别人,因此难以与同学和父母建立良好的关系。社交技能训练是多动症治疗方法之一,侧重于培养儿童以下方面的能力:了解自身特点;学会倾听和表达;培养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认识情绪,学会缓解压力;理解支持他人;学会换位思考;解决问题的步骤;避免攻击性言行以及培养自律能力等。同时,在训练的过程中,运用行为治疗的理论和方法,通过集体心理治疗矫正不良行为,倡导健康行为,从而提高患儿的社会竞争力,减少挫败感和情绪不适。社交技能训练以6-10人小组的形式进行,训练方式活泼多样,以孩子参与为主,包括角色扮演、小品、游戏、讨论等 。
三、儿童多动症的治疗:父母培训
通过10次授课,教给家长正确关注孩子的方式、采取一整套科学严格的奖惩制度,使孩子在家里、公共场所和学校更快乐、更受人欢迎、更有成就感。
经过初步研究,57%患儿的注意缺陷和/或多动症状消除,80%患儿的对立、违抗症状消除,93%家长对培训效果感到满意或非常满意。
总而言之,宝宝患了多动症,对日常的学业、人际关系、心理的正常发展都是有很严重的影响。因此宝宝如果患上了多动症,还是尽早去医院接受治疗哦。
有小儿多动症怎么办啊
小儿多动症一般称之为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多动症是儿童和青少年期间最为普遍的心理障碍之一多动症有三组症状:注意力缺陷、冲动和多动也有的把冲动和多动合到一组症状这类患儿的智能正常或基本正常但学习、行为及情绪方面有缺陷表现为注意力不易集中注意短暂活动过多情绪易冲动以致影响学习成绩在家庭及学校均难与人相处大多始于幼儿早期进小学后表现显著上课时小动作不停撕书把书本涂得不成样子凡能碰的东西部要碰喜挑逗常与同学斗殴注意力不集中『学习时不专心上课时专心听课的时间短对来自各方的刺激都起反应情绪不稳冲动任性会无故叫喊无耐心做事急匆匆学习困难『患儿智力正常但由于多动带来学习上的困难
儿童多动症的检测方法
如何测试小儿是否患了多动症?一般多动的孩子在安静的环境下会有所收敛,做感兴趣的事情时就能静下心来。但多动症的孩子则是不分场合环境的多动,即使在安静的环境里也—样毫无顾忌地上跳下窜,看电视也要扭来扭去。如何辨别孩子是正常的好动还是多动症呢?下面是小儿多动症的家庭自测法。
表现一:注意力不集中1、常常在作业、工作或其他活动中不注意细节或经常犯一些粗心大意的错误;2、在工作或游戏中难以保持注意集中;3、别人和他说话时常似听非听;4、常不能按别人的指示完成作业、家务或工作(不是由于违抗行为或未能理解所致);5、常难以组织工作和学习;6、常逃避、讨厌或不愿做要求保持注意集中的工作(如学校作业或家庭作业);7、常常丢失学习和活动要用的物品(如玩具、学校指定的作业、铅笔、书本或工具);8、常常易受外界刺激而分散注意力;9、日常生活中容易忘事。
表现二:多动或冲动行为1、常常手脚动个不停或在座位上不停扭动;2、在教室或其他要求保持坐姿的环境中常常离开座位;3、常在不恰当的情况下乱跑或乱爬(成人或青少年仅限于主观感觉坐立不安);4、常难以安静地玩耍或从事闲暇活动;5、经常忙个不停或常像“装上了发动机”似地不停地动;6、经常说话过多;7、常常别人间话未完就抢着回答;8、经常难以安静等待或按顺序排队;9、常打断或干扰别人的活动(如插话或干扰别人的游戏)。
结果分析:孩子符合表一中6项以上,可考虑“注意力缺陷障褥”;孩子符合表二中6项以上,可考虑“多动障碍”;两个表均符合6项以上,可考虑为“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
注意力缺陷多动症的原因
1.遗传因素
多项研究表明ADHD是具有复杂遗传特征的家族性疾病,遗传度平均为0. 76,提示遗传因素在ADHD病因学方面起主要作用。
2.器质性因素
母孕期、围生期及出生后各种原因所致的轻微脑损伤可能是部分息儿发生该障碍的原因,但没有一种脑损伤存在于所有该障碍患儿,也不是所有有此损伤的儿童都患该障碍,而且许多患儿并没有脑损伤的证据。
3.神经解剖学因素
磁共振研究报道该障碍患儿存在胼胝体和尾状核体积的减小,功能磁共振研究尚报道该障碍患儿尾状核、额区、前扣带回代谢减少。
4.神经生理学因素
该障碍患儿脑电图异常率高,主要为慢波活动增加。脑电图功率谱分析发现慢波功率增加,α波功率减小、平均频率下降。提示该障碍患儿存在中枢神经系统成熟延迟或大脑皮质的觉醒不足。
5.神经生化因素
有研究表明该障碍可能与中枢神经递质代谢障碍和功能异常有关,包括:多巴胺和肾上腺素更新率降低,多巴胺和去甲肾上腺素功能低下等。
6.心理社会因素
早期智力开发过度,学习负担过重,不良的社会环境、家庭环境,如经济过于贫穷、父母感情破裂、教育方式不当等均可增加儿童患该障碍的危险性。
7.其他因素
该障碍可能与锌、铁缺乏,血铅增高有关。食物添加剂可能增加儿童患本病的危险性。
什么是多动症
每个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健康成长,但是却经常见到一些家长为孩子的表现而苦恼。这些孩子表现为:活动过多、注意力不集中、书写潦草;还有的孩子任性、不合群,缺乏自我克制能力,或行为幼稚、怪僻,肢体抽动,或行为无目的、贪玩、逃学、打架,甚至说谎、偷窃等,教育也无济于事。少数病例成年后,还留有性格和行为缺陷。这就是儿童多动症。
儿童多动症又称注意力缺陷多动症(ADHD),或脑功能轻微失调综合征, 是一种常见的儿童行为异常疾病。 这类患儿的智力正常或基本正常, 但学习、行为及情绪方面有缺陷,主要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注意短暂,活动过多,情绪易冲动,学习成绩普遍较差,在家庭及学校均难与人相处,日常生活中常常使家长和教师感到没有办法。
儿童多动症的患病率国外报道在5%~10%,国内调查在10%以上,男孩多于女孩,早产儿及剖宫产儿患多动症的几率较高,大约在60%以上。
多动症的表现
儿童多动症的表现有哪些?儿童多动症的表现主要包括注意力障碍,以及活动过度,具体的介绍如下:
1、活动过度:活动过度是常见的儿童多动症的表现之一。表现为明显的活动增多,过分地不安静,来回奔跑或小动作不断,在教室里不能静坐,常在座位上扭动,或站起,严重时离开座位走动,或擅自离开教室。话多,喧闹,插嘴,惹事生非,影响课堂纪律,以引起别人注意。
2、冲动性:情绪不稳,易激惹冲动,任性,自我控制能力差。易受外界刺激而过度兴奋,易受挫折。行为不考虑后果,出现危险或破坏性行为,事后不会吸取教训。
3、儿童多动症的表现最后一条是神经系统发育障碍:有半数左右患儿可见有神经系统软体征,表现为快速轮替动作笨拙,共济活动不协调,不能直线行走,闭目难立,指鼻试验阳性,精细运动不灵活,部分患儿可有视觉-运动障碍、空间位置觉障碍等。
通过上面的介绍,我们就可以判断出小孩子是否患有多动症。如果发现情况的话,那么就应该找医生治疗,避免病情加剧。
怎样治疗注意力缺陷多动症
1.药物治疗
(1)中枢兴奋药:主要用于6~14岁患儿,可减轻多动、冲动,改善注意力。常用:①哌甲酯( methylphenidate),又名利他林(Ritalin)。该药有效率为75%~80%,起始剂量为每晨5mg,如症状改善不明显,无明显药物不良反应,可每3~7天增加5mg。一般日量不超过40mg。哌甲酯控释剂,商品名为专注达,每天晨间服用一次,疗效可维持12小时。此类药物服用初期有口干、食欲缺乏、恶心、上腹不适、心悸、血压轻度升高、焦虑、烦躁等不良反应,但随治疗时间延长或减量可减轻或消失。大剂量可能诱发癫痫或抽动障碍,因此,癫痫或抽动障碍患儿不宜服用。长期大量服用可能抑制生长发育,儿童中尚未见成瘾报道。②匹莫林( pemoline),又名苯异妥英(phenylisohydation)。该药有效率基本同盐酸哌醋甲酯,起始剂量为每晨10~20mg.因该药作用时间长,每日服用1次即可。如症状改善不明显,无明显药物不良反应,可每周增加10~20mg。一般日量不超过100mg,周末及节假日宜停药。该药不良反应较轻,部分患儿服用后可出现失眠、食欲减退、恶心、胃部不适、头痛等,约3%患儿出现肝脏损害,故应定期检查肝功能,个别患儿尚可出现抽动。该药是否抑制生长发育尚不清楚。儿童无成瘾报道。
(2)其他药物:最近获准应用的非兴奋剂药物—托莫西汀(tomoxetine),是一种选择性去甲肾上腺素重摄取抑制剂,同时具有对额叶中多巴胺的抑制作用。它是目前唯一获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批准用于ADHD儿童、青少年与成人患者的非兴奋剂药物,已有超过10项的对照研究证实其在改善18岁以下ADHD患儿的核心症状方面,疗效显著。
如患儿经上述治疗无效,或不适于选用上述药,或伴有明显情绪问题,可选用可乐定、抗抑郁药。抗抑郁药可选用丙米嗪、地昔帕明、舍曲林等。
2.非药物治疗
(1)认知行为治疗:该治疗可改善多动、冲动和攻击行为,并使患儿学会适当的社交技能。
(2)家庭治疗:家庭治疗的目的在于:①协调和改善家庭成员间关系,尤其是亲子关系;②给父母必要的指导,使他们了解该障碍,正确地看待患儿的症状,有效地避免与孩子之间的矛盾和冲突,和谐地与孩子相处和交流,掌握行为矫正的方法,并用适当的方法对患儿进行行为方面的矫正。
(3)学校教育:应给老师提供咨询和帮助,使老师了解该障碍,运用适合于患儿的方法对患儿进行教育,采取适当的行为矫正方法改善患儿症状,针对患儿的学习困难给予特殊的辅导和帮助。
(4)感觉统合治疗、脑电生物反馈治疗:对该障碍也均有一定治疗作用。
儿童注意力不集中的诊断方法
针对儿童注意力不集中评估问题,儿童心理专家介绍:对于轻微的、短暂的、偶尔的儿童注意力不集中,往往不是病态,家长不必紧张。像疲劳睡眠不足可以引起短暂的儿童注意力不集中,一旦休息改善睡眠,注意力便可恢复正常。家长必须引起重视的是长期的、严重的、不能自控的儿童注意力不集中,往往提示和某种疾病相关的注意力缺陷,是与疾病相关的症状表现,常见于多动症,抽动症,学习障碍,感觉统合失调,精神发育迟滞,情绪障碍,脑器质性疾病,铅中毒等病症。
一旦发现孩子注意力不集中,家长应该注意与一些其他病症进行评估鉴别,避免孩子被误诊
1、注意力缺陷多动症又称儿童多动综合征。儿童多动症是儿童多动综合征的简称。儿童多动综合征即轻微脑功能障碍综合征,是一种较常见的儿童行为障碍综合征。患儿智力正常或接近正常,活动过多,注意力不集中,情绪不稳,冲动任性,自控能力差,并有不同程度的学习困难。本病男孩多于女孩,多见于学龄期儿童。发病与遗传、环境、产伤等有一定关系。因此应该将注意力不集中与儿童多动症进行区分。
2、多血质:是气质类型之一。多血质的人表现出这样的特点:容易形成有朝气、热情、活泼、爱交际、有同情心、思想灵活等品质;也容易出现变化无常、粗枝大叶、浮躁、缺乏一贯性等特点。这种人活泼、好动、敏感、反应迅速、喜欢与人交往、注意力容易转移、兴趣和情感易变换等等。这种人适宜于做要求反应迅速而灵活的工作。因此家长应该注意孩子是属于多血质还是有注意力不集中的缺陷。
多动症怎么办
多动症也称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是注意缺陷与多动障碍的俗称,指发生于儿童时期,与同龄儿童相比,以明显注意集中困难、注意持续时间短暂、活动过度或冲动为主要特征的一组综合征。多动症是在儿童中较为常见的一种障碍,其患病率一般为3%-5%,男女比例为3:1。
药物治疗包括中枢兴奋剂、抗抑郁药、抗高血压药和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从中医的角度来看,儿童肾阴不足,虚火上升,烦躁不安,故有发育期的阴常不足,阳常有余,可引发儿童多动症。因此,滋阴补肾健脑才是治疗儿童多动症的中药药物也很多,但是,缺乏科学的方法验证其疗效。
1)中枢兴奋剂:为首选药。主要用于6岁以上患儿,可减轻多动、冲动,改善注意力。常用:
① 哌醋甲酯(Methylphenidate),。该药有效率为75-80%;
② 匹莫林,因为有增加急性肝衰竭的风险,已不再推荐使用。
近十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和报道显示,长效、缓释或控释哌甲酯疗效更持久,更稳定。有替代传统速效哌甲酯的趋势。
2)选择性去甲肾上腺素重摄取抑制剂:托莫西汀。托莫西汀是一种选择性去甲肾上腺素重摄取抑制剂(SNRI)。该药是第一种被批准用于治疗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的非兴奋型药物,国外已经有3-4年的使用经验,国内也已有近2年的使用经验,临床实践表明,该药治疗ADHD的疗效与哌甲酯相当,副作用不明显。目前也是主要治疗药物之一。
注意力缺陷多动症的护理
注意力缺陷多动症的护理:
(一)护理诊断
1.睡眠型态紊乱 与脑功能障碍有关。
2.角色的紊乱 与注意力不集中、不能完成学习任务有关。
3.社交障碍 与易冲动、任性、行为过激有关。
4.有外伤的危险 与冲动、多动有关。
(二)护理措施
1.一般护理 在患儿认知的范围内,参与治疗。针对患儿的行为特点,制定行为疗法,给予治疗。指导患儿不!故危险动作,防止受伤等。
2.心理护理 根据患儿临床表现,寻找病因,去除致病因素。理解关心患儿,避免打骂、歧视等不良刺激,要善于发现患儿的优点,给予表扬,以提高患儿的自信心。引导患儿开展正常的文体活动,克服冲动破坏行为。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引导遵守公共秩序和道德准则,循序渐进地培养注意力,提高办事效率。应制止攻击行为。家长应与学校取得联系,不要歧视患儿,共同教育,共同管理,使患儿的行为得到控制。
3.药物治疗的护理 除心理护理和教育外,应用精神兴奋剂有一定的疗效,如:哌醋甲酯(利他林)、苯丙胺、匹莫林等,用药要从小剂量开始,定期用量表监测患儿症状及药物的副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