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果的环境及分布
草果的环境及分布
草果喜温暖湿润气候,怕热,怕旱,怕霜冻。年均气温15-20℃。适宜在树木稀疏(透光度约40%)环境生长。以在海拔1000-2000m,荫蔽度50%-60%左右的林下或溪边湿润排水良好的山谷坡地阴凉地带,疏松肥沃,富含腐殖质的砂质壤土栽培为宜。
草果生长于热带、亚热带湿热荫蔽的阔叶林中。云南独有,主要分布于红河、文山、西双版纳、德宏、保山、思茅、临沧等地州的31个县以及金平县马鞍底乡的原始生态老林中,以金平苗族瑶族自治县(被称为"青果之乡")出产最多。
水草的生长环境
苦草:对水质的适应性较强,喜弱碱性水质,不喜高温,耐寒,喜光。
卷叶龙须草:要求较多的光照,也不喜高温,适宜温度24℃。
皇冠草:喜温、喜光,水温要24℃以上,26—28℃最宜。
细叶皇冠:喜强光。20-25℃最宜。
阿根廷皇冠草:要求较多的阳光。水温22-28℃为宜。
白贝的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1.生活于潮间带中低潮区的珊瑚礁及岩石下。
2.生活于潮间带中区的珊瑚礁及岩石间。
资源分布:1.肉食性,雌雄异体,春、夏季产卵,卵囊黄色。我国分布于南海。
2.我国分布于南海。
性状
性状鉴别,显微鉴别,环纹货贝,贝壳磨薄片,置放大镜下观察呈鱼肚白色,有枯砜磁微粒堆积,边缘有钝圆形碎粒。
货贝呈鱼肚白色,有枯矾样颗粒堆积,边缘散布棕红、黑色微粒。
怒江原生态草果
怒江原生态草果为姜科植物草果的干燥成熟果实。具有燥湿温中、除痰截疟的功能。
草果商品多来源于栽培,常有进口,在我国,草果主要分布干云南、广西、海南,进口则多来源于越南、泰国等国。
喜温暖而阴凉的山区气候环境。以年平均气温18 - 20℃为适宜,在绝对低温为1℃时,不出现冻害现象;喜湿润,怕干旱,开花季节如雨量适中,则结果多,保果率高,若雨量过多,会造成烂花不结果,若开花季节遇上天旱,花多数干枯而不能座果;草果是阴生植物。
不耐强烈日光照射,喜有树木庇荫的环境,一般郁闭度50 - 60%为宜;土壤则以山谷疏林阴湿处,腐殖质丰富、质地疏松的微酸性沃土为宜。
桑葚的生境分布
桑葚喜温暖湿润气候,稍耐荫。气温12℃以上开始萌芽,生长适宜温度4~30℃,超过40℃则受到抑制,降到12℃以下,则停止生长。
生于丘陵、山坡、村旁、田野等处,多为人工栽培。
全国各地且世界各地均有栽培。
白鲞的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1.为暖温性回游鱼类。栖息于60m以内近海的中下层。喜集群,食性广,主要摄食小型鱼类、节肢类等动物。能发声,生殖期更盛。一生能多次产卵,产卵场均在河口附近或岛屿、内湾近岸浅清洁工我。产卵期分春秋二季。怀卵量一般为20万-50万粒,卵浮性,球形,很1.19-1.55mm,有无色油球1个。秋冬随水温下降。鱼群向南回游越冬。 2.为温水性底层鱼类。喜栖息于软泥或泥沙质海底。食性广。能发声,在生殖期常发出“咯咯”、“沙沙”声。生殖期在北方海区于4-5月间产卵,怀卵量平均为7万-15万粒,卵浮性,球形,直径1-1.45mm,有油球1个。秋末冬初,鱼群南下作适温回游。
鳝鱼骨的功效与作用
鳝鱼骨的功效与作用
①《本经逢原》:"烧灰,香油调涂流火。" ②《本草再新》:"治风热痘毒。
鳝鱼骨的用法与用量
外用:适量,烧炭研末;麻油调涂,或敷贴。
扩展阅读:鳝鱼骨的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为底层生活的鱼类,喜栖息于河道、湖泊、沟渠及稻田中有性逆转现象。为凶猛的肉食性鱼类,捕食各种小动物。
资源分布:除西北地区及东北北部外,各地均有分布。
沙枣花的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1.生于沙漠地区,耐旱、耐寒,并在沙地、盐渍化土地和村边、田边广泛栽培。
2.生境同沙枣。
3.生于海拔400-660m的戈壁沙滩或沙丘的低洼潮湿地区和田边、路边,野生或栽培。
资源分布:1.分布于华北、西北及辽宁等地。
2.分布于内蒙古、宁夏、甘肃、新疆等地。
3.分布于内蒙古西部、甘肃河西走廊和新疆等地。
通草的生长环境
喜光,喜温暖。在湿润、肥沃的土壤上生长良好。根的横向生长力强,并能形成大量根蘖。
不甚耐寒,越冬温度在5℃
以上。适于肥沃的砂质壤土栽培。
栽培技术
用播种、扦插或早春根插,早春用种子育苗。通脱木的地下茎萌发力很强,冬季挖伤部分地下茎,刺激第2年生出新苗,到第3年早春萌芽前移栽这些新苗,按行株距各1.3m定植。
采收和储藏
秋季选择生长3年以上的植株,割取地上茎,切段,捅出贿心,理直,晒干(注意不要受雨淋)。
形状
茎髓呈圆柱形,长20-40cm,直径1-2.5cm,。表面白色或淡黄色,有浅纵沟纹。体轻,质松软,稍有弹性,易折断,断面平坦,显银白色光泽,中内有直径0.3-1.5cm的空心或半透明的薄膜,纵剖面呈梯状排列,实心者(仅在细小茎髓中的某小段)少见。无臭,无味。
以条粗壮、色洁白、有弹性、空心有隔膜者为佳。
羊舌树的功效与作用
【拼音名】Yánɡ Shé Shù
【别名】狗舌头叶
【来源】
药材基源:为山矾科植物羊舌树的树皮。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ymplocos glauca(Thunb.)Koidz.[Lau-rus Thunb.]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剥取树皮,晒干。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海拔600-1600m的林间。
资源分布:分布于浙江、福建、台湾。广东、广西、云南等地。
【功能主治】清热解表。主感冒头痛;口燥;身热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
【摘录】《中华本草》
蛇鲻的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
1.为热带和亚热带海区中下层鱼类,生活于近海底层的泥沙质底。主食虾、小鱼等。
2.为近海中下层鱼类,栖息于水深20-100m泥沙质海底及沿海河口区域。
资源分布:
1.我国分面于东海和南海。
2.我国沿海均有分布
榛蘑的生境分布
生于针叶树或阔叶树的根基部。分布黑龙江、内蒙古、吉林、河北、山西、甘肃、青海、四川、浙江、云南、广西等地。
(1)植被:榛蘑菌丝分解木材的能力很强,不论是针叶树或阔叶树,还是枯木、倒木或活树根部都能生长良好,导致多种树木的根腐病。据报道榆蘑菌丝能广泛生长在云杉、冷杉、雪松等针叶树,也广泛生长在栋、柳、桦、榆等阔叶树,桑、茶、苹果、李、柑橘等经济植物,以及草毒、马铃薯、酸模等草本植物上,计200多种,是一种分布广、适应性强、寄主多的兼性寄生真菌。
(2)土壤:榛蘑的菌索多生长在高山森林地里的烂树桩、朽木、枯枝落叶及有机质丰富、团粒结构良好的土壤里,特别是深沟两旁湿润的地方,生长最为旺盛。如果土壤干燥,则菌丝的生长受抑制,菌索侵染寄主的能力减弱。菌丝和菌索的生长要求湿润的土壤,但又忌土壤过湿,因此,凡有积水或土壤薪重、板结、透气性不良的,都少有榛蘑发生。对土壤酸碱度的要求,以微酸性为好,菌丝体生长最适的pH为5 -5.5。
(3)气候:菌丝体生长的温度范围在6℃-28℃,最适温度25℃,高于30℃则停止生长。菌索生长最适温度26℃-28℃’,高于28℃,菌索易老化,变成黑褐色,高于32℃则停止生长。子实体发生适温为14℃-20℃。
菌丝和菌索的生长不需要光线,子实体的发生和发育需要一定的散射光。菌丝、菌索的生长和子实体的发育都需要新鲜的空气,通常在树根、树桩及天麻块茎表面由于氧气充足,则菌索生长特别多,并交织成网状;而在通气不良处,则少有菌索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