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胖症的病因
肥胖症的病因
遗传因素(30%):
流行病学调查表明:单纯性肥胖者中有些有家庭发病倾向。父母双方都肥胖,他们所生子女中患单纯性肥胖者比父母双方体重正常者所生子女高5~8倍。Vanllallie对1333名出生于1965~1970年期间的儿童进行了纵向调查也发现,父母一方有肥胖, 其所生子女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的超出正常的比值(odd ratio)也随之增加;1~2岁肥胖儿童到成人早期肥胖为1.3,3~5岁肥胖者为4.7,6~9岁肥胖者为8.8,10~14岁者22.3,15~17岁为17.5。
神经精神因素(30%):
已知人类与多种动物的下丘脑中存在着两对与摄食行为有关的神经核,一对为腹对侧核(VMH),又称饱中枢;另一对为腹外侧核(LHA),又称饥中枢,饱中枢兴奋时有饱感而拒食,破坏时则食欲大增;饥中枢兴奋时食欲旺盛,破坏时则厌食拒食,二者相互调节,相互制约,在生理条件下处于动态平衡状态,使食欲调节于正常范围而维持正常体重。当下丘脑发生病变时,不论属炎症的后遗症(如脑膜炎,脑炎后)、创伤、肿瘤及其他病理变化时,如腹内侧核破坏,则腹外侧核功能相对亢进而贪食无厌,引起肥胖;反之,当腹外侧核破坏,则腹内侧核功能相对亢进而厌食,引起消瘦。另外,该区与更高级神经组织有着密切的解剖联系,后者对摄食中枢也可进行一定程度的调控。下丘脑处血脑屏障作用相对薄弱,这一解剖上的特点使血液中多种生物活性因子易于向该处移行,从而对摄食行为产生影响。这些因子包括:葡萄糖、游离脂肪酸、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5-羟色胺、胰岛素等。此外,精神因素常影响食欲,食饵中枢的功能受制于精神状态,当精神过度紧张而交感神经兴奋或肾上腺素能神经受刺激时(尤其是α受体占优势),食欲受抑制;当迷走神经兴奋而胰岛素分泌增多时,食欲常亢进。腹内侧核为交感神经中枢,腹外侧核为副交感神经中枢,二者在本症发病机理中起重要作用。
高胰岛素血症(30%):
近年来高胰岛素血症在肥胖发病中的作用引人注目,肥胖常与高胰岛素血症并存,但一般认为系高胰岛素血症引起肥胖。高胰岛素血症性肥胖者的胰岛素释放量约为正常人的3倍,胰岛素有显著的促进脂肪蓄积作用。有人认为,胰岛素可作为总体脂量的一个指标,并在一定意义上可作为肥胖的监测因子;更有人认为,血浆胰岛素浓度与总体脂量呈显著的正相关。
褐色脂肪组织异常(5%):
褐色脂肪组织是近几年来才被发现的一种脂肪组织,与主要分布于皮下及内脏周围的白色脂肪组织相对应。褐色脂肪组织分布范围有限,仅分布于肩胛间、颈背部、腋窝部、纵隔及肾周围,其组织外观呈浅褐色,细胞体积变化相对较小。白色脂肪组织是一种贮能形式,机体将过剩的能量以中性脂肪形式贮藏于间,机体需能时,脂肪细胞内中性脂肪水解动用,白色脂肪细胞体积随释能和贮能变化较大。褐色脂肪组织在功能上是一种产热器官,即当机体摄食或受寒冷刺激时,褐色脂肪细胞内脂肪燃烧,从而决定机体的能量代谢水平。以上两种情况分别称之谓摄食诱导产热和寒冷诱导产热。当然,此特殊蛋白质的功能又受多种因素的影响,由此可见,褐色脂肪组织这一产热组织直接参与体内热量的总调节,将体内多余热量向体外散发,使机体能量代谢趋于平衡。
肥胖症病人的饮食宜忌
1、荷叶粉蒸排骨
配方:新鲜荷叶8~10张,猪小排骨1000克,粳米300~400克。
制法:荷叶洗净,一张切成四块备用。粳米,加八角茴香2只,用小火同炒。炒至粳米成金黄色时,离火冷却,磨成粗粉备用。将排骨洗净,切成大块,放入大瓷盆内,加酱油半碗,黄酒4匙,细盐半匙,味精、葱白少许,拌匀,腌浸2小时以上,并经常翻拌使之人味。然后,将每块排骨的两面,粘上一层炒米粉,用事先切好的荷叶将排骨包好,每包1~2块,视排骨大小而定,包紧扎牢。蒸笼底层垫上一张新鲜的荷叶,再将包好的排骨放入蒸笼,盖上笼盖
功效:健脾升清,祛瘀降浊。
用法:打开荷叶包,热食,佐餐食用。
2、冬瓜烧香菇
配方:冬瓜250克,水发香菇50克。
制法:将冬瓜切成小方块,香菇浸泡后切块。锅中加油烧热,倒入冬瓜、香菇及泡香菇水,炯烧数分钟,加食盐、味精等调味,至熟即可。
功效:清热健脾。
用法:佐餐食用。
用法:佐餐食用。
3、雪羹萝卜汤
配方:荸荠30克,白萝卜30克,海蜇30克。
制法:三者切碎块,文火煮1小时至三者均烂即可。
功效:清热化痰,利湿通便。
用法:可随意食之。
肾虚为什么会发胖
肥胖的基本原因是痰、湿、滞,更进一步说是由于气虚。所以,肾气虚的女性常有发胖趋势。现代医学对发胖与肾虚关系的解释则是:肾虚的人内分泌功能减弱,肾上腺皮质激素(促进脂肪分解,抑制合成)的分泌减少,基础代谢率水平降低,造成对体内卡路里消耗减少,导致发胖。而中药,对改善这种易胖体质、消除肥胖之烦恼发挥着卓越的疗效。如果遇上肥胖而兼虚证者,可以配合补气血、调阴阳、益脾肾等药物扶助正气,更有利祛邪。肾阳虚型肥胖临床表现为:形体肥胖、头昏头痛、手脚发凉、热、腰酸腿软、舌体胖大、舌苔发白。由于肥胖症病因复杂,治疗与保健宜标本兼顾,补泻同用,数法并施,方能取得比较好的效果。
儿童肥胖症病应该看什么科
儿科和内分泌科。
肥胖症的病因
肥胖症是一组常见的代谢症群。当人体进食热量多于消耗热量时,多余热量以脂肪形式储存于体内,其量超过正常生理需要量,且达一定值时遂演变为肥胖症。正常男性成人脂肪组织重量占体重的15%~18%,女性占20%~25%。随年龄增长,体脂所占比例相应增加。关于肥胖的评估方法,包括人体测量学、双能X线吸收法、超声、CT、红外线感应法等多种。如无明显病因者称单纯性肥胖症,有明确病因者称为继发性肥胖症。
病因
外因以饮食过多而活动过少为主。热量摄入多于热量消耗,使脂肪合成增加是肥胖的物质基础。内因为脂肪代谢紊乱而致肥胖。
1.遗传因素
人类单纯性肥胖的发病有一定的遗传背景。有研究认为,双亲中一方为肥胖,其子女肥胖率约为50%;双亲中双方均为肥胖,其子女肥胖率上升至80%。人类肥胖一般认为属多基因遗传,遗传在其发病中起着一个易发的作用。肥胖的形成还与生活行为方式、摄食行为、嗜好、气候以及社会心理因素相互作用有关。
2.神经精神因素
已知人类和多种动物的下丘脑中存在着两对与摄食行为有关的神经核。一对为腹对侧核,又称饱中枢;另一对为腹外侧核,又称饥中枢。饱中枢兴奋时有饱感而拒食,破坏时则食欲大增;饥中枢兴奋时食欲旺盛,破坏时则厌食拒食。二者相互调节,相互制约,在生理条件下处于动态平衡状态,使食欲调节于正常范围而维持正常体重。当下丘脑发生病变时,不论是炎症的后遗症(如脑膜炎、脑炎后),还是发生创伤、肿瘤及其他病理变化,如果腹内侧核破坏,则腹外侧核功能相对亢进而贪食无厌,引起肥胖。反之,当腹外侧核破坏,则腹内侧核功能相对亢进而厌食,引起消瘦。
3.内分泌因素
许多激素如甲状腺素、胰岛素、糖皮质激素等可调节摄食,因此推想这些激素可能参与了单纯性肥胖的发病机制。肥胖者对胰岛素抵抗而导致高胰岛素血症,而高胰岛素血症可使胰岛素受体降调节而增加胰岛素抵抗,从而形成恶性循环。胰岛素分泌增多,可刺激摄食增多,同时抑制脂肪分解,因此引起体内脂肪堆积。性激素在单纯性肥胖发病机制中可能起作用。
进食过多可通过对小肠的刺激产生过多的肠抑胃肽(GIP),GIP刺激胰岛β细胞释放胰岛素。在垂体功能低下,特别是生长激素减少、促性腺及促甲状腺激素减少引起的性腺、甲状腺功能低下的情况下可发生特殊类型的肥胖症,可能与脂肪动员减少,合成相对增多有关。临床上肥胖以女性为多,特别是经产妇或经绝期妇女或口服女性避孕药者易发生,提示雌激素与脂肪合成代谢有关。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时,皮质醇分泌增多,促进糖原异生,血糖增高,刺激胰岛素分泌增多,于是脂肪合成增多,而皮质醇促进脂肪分解。
4.棕色脂肪组织异常
棕色脂肪组织是近几年来才被发现的一种脂肪组织,与主要分布于皮下及内脏周围的白色脂肪组织相对应。棕色脂肪组织分布范围有限,仅分布于肩胛间、颈背部、腋窝部、纵隔及肾周围,其组织外观呈浅褐色,细胞体积变化相对较小。白色脂肪组织是一种贮能形式,机体将过剩的能量以中性脂肪形式贮藏于间,机体需能时,脂肪细胞内中性脂肪水解动用。白色脂肪细胞体积随释能和贮能变化较大。棕色脂肪组织在功能上是一种产热器官,即当机体摄食或受寒冷刺激时,棕色脂肪细胞内脂肪燃烧,从而决定机体的能量代谢水平。以上两种情况分别称之为摄食诱导产热和寒冷诱导产热。当然,此特殊蛋白质的功能又受多种因素的影响。由此可见,棕色脂肪组织这一产热组织直接参与体内热量的总调节,将体内多余热量向体外散发,使机体能量代谢趋于平衡。
5.其他
如环境因素等。
胖可能是因为肾虚
肾虚专家指出,中医认为肥胖的基本原因是痰、湿、滞,更进一步说是由于气虚。所以,肾气虚的女性常有发胖趋势。现代医学对发胖与肾虚关系的解释则是:肾虚的人内分泌功能减弱,肾上腺皮质激素(促进脂肪分解,抑制合成)的分泌减少,基础代谢率水准降低,造成对体内卡路里消耗减少,导致发胖。
而中药,对改善这种易胖体质、消除肥胖之烦恼发挥着卓越的疗效。如果遇上肥胖而兼虚证者,可以配合补气血、调阴阳、益脾肾等药物扶助正气,更有利祛邪。
肾阳虚型肥胖临床表现为:形体肥胖、头昏头痛、手脚发凉、热、腰酸腿软、舌体胖大、舌苔发白。由于肥胖症病因复杂,治疗与保健宜标本兼顾,补泻同用,数法并施,方能取得比较好的效果。
肥胖症状起因
病因分类
分为单纯性肥胖和继发性肥胖两大类
一、单纯性肥胖症
无明显内分泌、代谢病病因可寻者。
1.体质性肥胖症 又称幼年起病型肥胖症。
2.获得性肥胖症 又称成年起病型肥胖症。
二、继发性肥胖症
有明显的内分泌代谢病等病因可查。
1.下丘脑病
1)下丘脑综合征:各种病因如炎症后遗症、创伤、肿瘤、肉芽肿等均可导致下丘脑综合征性肥胖症。
2)肥胖性生殖无能症:又称Frohlich综合征。
2.垂体病
1)垂体ACTH细胞瘤:又称库欣病。
2)垂体生长激素(GH)细胞瘤:又称肢端肥大症。
3)垂体泌乳素(PRL)细胞瘤
3.甲状腺功能减退症
1)原发性(甲状腺性)甲状腺功能减退。
2)下丘脑-垂体性甲状腺功能减退。
4.胰岛病
1)非胰岛素依赖型(NIDDM、2型)糖尿病早期。
2)胰岛素瘤:又称胰岛B细胞瘤。
3)功能性自发性低血糖症。
5.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症 又称皮质醇增多症、库欣综合征。
6.性腺功能减退症
1)女性绝经期肥胖症。
2)多囊卵巢综合征。
3)男性无睾或类无睾症。
7.其他
1)痛性肥胖(Dercum病)。
2)水钠储留性肥胖症。
3)颅骨内板增生症(Morgagni-Stewart-Morel综合征)。
4)性幼稚-色素性视网膜炎-多指(趾)畸形综合征(Laurence-Moon-Biedl综合征)。
8.药物性肥胖症 精神病患者长期服用氯丙嗪、某些疾病长期使用胰岛素、促进蛋白质合成制剂、糖质激素、息斯敏等可使患者食欲亢进而招致肥胖症。
单纯性肥胖也是肥胖症吗
导致肥胖症的基本原因是吃的比消耗的多。有多种因素可以导致这种能量不平衡的出现,包括遗传因素、环境因素(不良生活方式与饮食习惯)、内分泌因素、神经精神因素(饱食中枢与饥饿中枢的作用)等。根据病因,肥胖症可以分为原发性肥胖症和继发性肥胖症。
(1) 原发性肥胖症又称为单纯性肥胖症,是指一种找不到引起肥胖原因的疾病的肥胖症,可能仅仅是和长期进食过量有关,但也危害健康,达到体重标准即为肥胖症。
(2) 继发性肥胖症,是指由于其他健康问题所导致的肥胖,换句话说,就是指有病可查的肥胖症。
(3) 继发性肥胖非常少见但更要重视。据统计,原发性肥胖和继发性肥胖占肥胖的比例分别为 99% 和 1%,尽管如此,继发性肥胖症如被误以为单纯性肥胖症的话,容易延误相关疾病的诊断治疗,需要加以认真鉴别。
什么是小儿肥胖
胖症是指体内脂肪积聚过多,体重超过按身长计算的平均标准体重20%者。是常见的营养性疾病之一,其发病率由于诊断标准不一而变异较大,国内报告为2.4%~3.92%,而西安对青少年的调查则高达8.39%。
肥胖症分两大类,无明显病因者称单纯性肥胖症,儿童大多数属此类;有明显病因者称继发性肥胖症,常由内分泌代谢紊乱、脑部疾病等引起。研究表明,小儿肥胖症与冠心病、高血压和糖尿病等有密切关系。因此,有必要对小儿单纯生肥胖症早期进行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