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8种方法去寒气治头疼 葱白粥

8种方法去寒气治头疼 葱白粥

大米50克,生姜5片,连须葱白5段,米醋5毫升,加水适量煮粥,趁热饮用。

作用:散寒、发热,可治风寒感冒,头疼等。

硬蜱分类

目前世界上已知蜱类应为895种,包括软蜱科Argasidae 189种、硬蜱科Ixodidae 705种、纳蜱科Nuttalliellidae 1种,并译出相应的中文物种名,这将有利于对世界蜱类的深入了解。同时对Barker和Murrell (2004)蜱类名录进行了修订,包括修订了9个拼写错误的种名、废除了31个无效种,增加了13个新种、重新启用了12个原无效种。 2、对中国蜱类曾经采用的分类体系进行了更新,并重新厘定了蜱类名录,解决了中国蜱类分类系统过时、种名混乱、物种不清等问题。目前中国已知蜱类117 种,包括软蜱科13种(锐缘蜱属Argas 7种、败蜱属Carios 4种、钝缘蜱属Ornithodoros 2种)、硬蜱科104种(硬蜱属Ixodes 24种、花蜱属Amblyomma 8种、血蜱属Haemaphysalis 44种、异扇蜱属Anomalohimalaya 2种、璃眼蜱属Hyalomma 6种、革蜱属Dermacentor 12种、扇头蜱属Rhipicephalus 8种)。 3、鉴于蜱类分类地位的变更及曾经遗留的物种描述错误等现象,制定出各科、属检索表及我国已知蜱类的种级检索表,并补充了邓国藩和姜在阶(1991)未描述种(灰黄花蜱A. helvolum和心形花蜱A. cordiferum)的形态特征,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蜱类从形态上难以鉴定的难题。

治疗感冒的10个小偏方

多日感冒:在晚上睡觉前,用大蒜头捣成糊状,敷两足心(涌泉穴,每足心敷黄豆粒大即可),用布包好,次日晨揭去,连用2-3天即愈。

1.神仙粥治风寒感冒

糯米100克,葱白、生姜各20克,食醋30毫升。

先将糯米煮成粥,再把葱姜捣烂下粥内沸后煮5分钟,然后倒入醋,立即起锅。趁热服下,上床覆被以助药力.15分钟后便觉得胃中热气升腾,遗体微热而出小汗。每日早晚各1次,连服4次即愈。发表解毒,驱风散寒。治外感初起周身疼痛,恶寒怕冷无汗,脉紧,其效甚佳。有人写诗赞曰:“一把糯米煮成粥,7个白葱7片姜,煮熟对入半杯醋,伤风感冒保安康”。

注:风热感冒不宜服。

2.胡萝卜汤发汗

洗净,切碎,煎汤。热饮。

发汗解表。治感冒,畏寒需发汗。胡萝卜汤发汗作用轻微而持续,无过度之弊。

3.草鱼汤治伤风鼻塞

草鱼(青鱼)肉150克,生姜片25克,米酒100克。

用半碗水煮沸后,放入鱼肉片,姜片及米酒共炖约30分钟,加盐调味。趁热食,食后卧床盖被取微汗。

每日2次。注意避风寒。

解表散寒,疏风止痛。用治感冒,症见畏寒发冷,头痛体倦,鼻塞不通等。

4.葱姜豆豉治伤风感冒

葱白5根,姜1片,淡豆豉20克。

用砂锅加水一碗煎煮。趁热顿服,然后卧床盖被发汗,注意避风寒。

解毒透表,解毒通阳。用于感冒初起,症见鼻塞,头痛,畏寒,无汗等。

5.五神汤

荆芥,苏叶(中药店有售)各10克,茶叶6克,鲜姜10克,红糖30克。

先以文火煎煮荆芥,苏叶,茶叶,生姜,15-20分钟后,加入红糖待溶化即成。每日2次,量不拘。

发散风寒,祛风止痛。治风寒感冒,症见畏寒,身痛,无汗等。如伴有咳嗽痰盛可加橘皮10克(鲜品加倍)。

6.口含生大蒜治感冒

生大蒜1瓣(去皮)。

将蒜瓣含于口中,生津则咽下,直至大蒜无味时吐掉,连续3瓣即可奏效。

辛温解表,解毒杀菌。用于感冒初起,症见鼻流清涕,风寒咳嗽等。

7.白胡椒热汤面治感冒

白胡椒末,葱白各适量。

煮热汤面条一碗,加入葱白及胡椒面拌匀。趁热吃下,盖被而卧,汗出即愈。

辛温解表,消痰解毒。治风寒袭表引起的感冒。

8.干白菜根汤治感冒

干白菜根1块,红糠50克,姜3片。

加水共煎汤。日服3次。

清热利尿,解表。治风寒感冒。

9.冰糖鸡蛋治感冒

鸡蛋1个,冰糖30克。

将鸡蛋打破,同捣碎的冰糖混合调匀。临睡前用开水冲服,取微汗。

养阴润燥,清肺止咳。治感冒,症见流清涕,咳嗽,发冷等。对小儿流鼻血亦有效。

10.滴大白萝卜汁治感冒头痛

大白萝卜。

将大白萝卜洗净,捣烂取汁。滴入鼻内,治各种头痛;饮用,治中风。

治感冒头痛,火热头痛,中暑头痛及中风头痛等。

上述文章就是我今天为大家介绍的针对不同的感冒类型而治疗的偏方。感冒,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最最常见的病症之一了希望这些偏方对正在患多日感冒的患者有一定的帮助作用。最后祝早日康复。

小感冒勿服药药粥帮你忙

中医常把感冒分为风寒型感冒和风热型感冒。使用药粥要根据感冒的类型进行选择。

风寒型感冒 主要表现为恶寒,发热(热度不高),无汗,头疼身痛,鼻塞,咳嗽痰白,舌苔白滑,脉浮。

可用淡豆豉姜葱粥。原料:淡豆豉20克,生姜15克,鲜葱白3根,已煮好的热粥1碗(约250毫升)。把淡豆豉压烂,生姜切成细丝,葱白切成碎花状,然后将淡豆豉、姜、葱白共放进碗中,再把热粥倒进碗里,加上适当食盐调味,然后搅匀,趁热食用。食完粥后,平卧于床上盖被,微出汗即可。

也可用姜葱米醋粥。原料:选鲜生姜5片,粗壮鲜葱白5条(切段用),米醋15毫升,粳米50克。将姜、葱白、粳米同放砂锅内煮成粥,然后加进米醋煮沸。调味后趁热食用。食后加衣被,微出汗便可。

若风寒感冒兼有呕吐、食欲不振者,可用生姜炒米粥。原料:生姜30~50克,炒米50克,红糖适量。先将生姜洗净(不用去皮),切成薄片,与炒米同放砂锅内煮成粥,然后加进红糖搅匀即可食用。

以上3种药粥,都有发汗解表、疏散风寒之效,从而能治外感风寒型感冒。生姜炒米粥还能止呕化痰,故风寒感冒并呕吐者用之有效。

风热型感冒 主要表现为发热(较明显),微恶寒,头痛,有汗,口干,微口渴,或咽喉肿痛,咳嗽痰黄,舌苔薄黄,脉浮数。

可用薄荷粥,原料:干薄荷15克(鲜品30克),粳米100克,冰糖适量。先将薄荷煎汤(不宜久煎,水开后2分钟便可),去渣取汁备用。将粳米入砂锅内煮成粥,待粥沸即可。待稍凉后食用。

也可用石膏葛根粥。原料:生石膏45克,鲜葛根100克(干品30,克),淡豆豉6克,生姜3片,葱白3根,粳米100克。先将石膏、葛根、豆豉、姜同放锅内煎煮,然后去渣取汁,沉淀澄清备用。将粳米放砂锅内煮粥,煮沸后,加入药汁、葱白,煮成稀粥,趁热食用。

以上2种药粥,都有疏风清热、利咽解表的作用,故能治疗风热型感冒。

药粥一般适用午病情较轻、病程较短、症状不复杂的感冒。对于病情较重,兼夹其他症侯较多,或者服食药粥后症状不缓解反而加重者,就应到医院请医生诊治,以免拖延病情。

治疗腹股沟斜疝的偏方有哪些

(1)葱衣(系葱白的外衣)90克,稍加水煮,1次吃完,连服7次。本方用治疗疝气,具有解肌散寒之功效。

(2)用茴香15克,先煎后取其汁,加入粳米100克,煮成稀粥。每天分两次食之。有行气止痛功效。适用小肠疝气治疗。

(3)小茴香9克和无花果2个,煎熬成汤,每日服两次,治疗疝气病,有温中散寒功效。

(4)补骨脂50克,盐炒研末,加入黑芝麻25克,每次服9克,每日2次。

(5)用荔枝核30克,先煎后取其汁,掺入粳米50克同煮成粥,经常食之,用于疝气治疗,有理气止痛功效。

(6)蒜头皮20克,熬水,每日服用数次。蒜头皮即粘贴蒜肉之衣,约1000克的蒜头,可剥皮20克。本方适用于小儿疝气治疗。

(7)生姜15克、当归15克、羊肉100克,同煮熟,吃肉饮汤,每日1次。本方用于疝气治疗,可治疗寒疝,具有补血活血、解气止痛之功效。

(8)红皮蒜2只、桔核50克、金橘2个、白糖50克,蒜去皮,同其他三味用水2碗,煮成1碗,顿服。本方用于疝气治疗主治疝气异常疼痛。

(9)鲜生姜适量,洗净,捣烂绞取其汁,去渣,将汁贮于碗内,阴囊浸入姜汁内片刻即成。本方用于疝气治疗,具有散寒之功效。

(10)羊睾丸、鸡蛋各4个,水煮后吃蛋喝汤,每日1剂,连服数日。

(11)全蝎一个研末,用于疝气治疗,装入鸡蛋孔内蒸熟食之。

(12)禾花雀炖汤:用禾花雀(灵巧鸟)一只,去毛,配以黄皮核、桔核、小茴香籽、玉桂参、陈皮等药材炖汤。

(13)小儿冷疝(气痛、阴囊浮肿)。用金铃子(去核)五钱、吴茱萸二钱半,共研为末,加酒、糊做成丸子,如黍米在。每服二、三十丸,盐汤送下。

(14)用山楂肉、茴香籽(炒)各一两,共研为末,加糊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一百丸,空心服,白开水送下。

感冒肚子疼如何调理

取穴部位:膝眼下3寸,屈膝后,将右手掌心正对膝关节髌骨上,四指向下伸直,中指尖所到达之点外侧旁开1寸处即是此穴位。

做法:指推该穴,推8分钟,摩擦100~200次,搽点按摩液在穴位上,效果更好。

功效:该穴位是阳明胃经要穴可造化脾湿对感冒和肠胃疼痛都一定的帮助,适用于感冒肚子疼的症状。

材料:粳米50克,红枣5枚,葱白2根,砂糖适量,良姜粉适量。

做法:将粳米洗净放入砂锅内,加水适量(超出粳米些许),煮沸后加入红枣葱白熬成粥,然后取良姜粉5克,调入粥中,再煮片刻,早晚温热服。

功效:红枣补气血益肠胃,姜和白葱去风寒治感冒,所以对于风寒型感冒腹痛有一定治疗效果。

8种方法去寒气治头疼 吃些药来治疗

如果是洗头发的时候或是之后受了寒气,可以吃一些祛风湿的药,但是,药不要自己乱吃,需要去药房或者医院咨询相关的医生。

偏方治疗小儿疝气

小儿疝气是儿科很常见的一种疾病,多发于几岁、几个月甚至刚出生几天的小孩,疝气的发病与婴儿先天腹壁薄弱和腹部压力增高有直接原因。这里提供一些小儿疝气治疗偏方以供参考:

1、鲜生姜适量,洗净,捣烂绞取其汁,去渣,将汁贮于碗内,阴囊浸入姜汁内片刻即成。本方用于疝气治疗,具有散寒之功效。

2、羊睾丸、鸡蛋各4个,水煮后吃蛋喝汤,每日1剂,连服数日。

3、全蝎一个研末,用于疝气治疗,装入鸡蛋孔内蒸熟食之。

4、禾花雀炖汤:用禾花雀(灵巧鸟)一只,去毛,配以黄皮核、桔核、小茴香籽、玉桂参、陈皮等药材炖汤。

5、用山楂肉、茴香籽(炒)各一两,共研为末,加糊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一百丸,空心服,白开水送下。

6、用茴香15克,先煎后取其汁,加入粳米100克,煮成稀粥。每天分两次食之。有行气止痛功效。适用小肠疝气治疗。

7、小茴香9克和无花果2个,煎熬成汤,每日服两次,治疗疝气病,有温中散寒功效。

8、补骨脂50克,盐炒研末,加入黑芝麻25克,每次服9克,每日2次。

9、用荔枝核30克,先煎后取其汁,掺入粳米50克同煮成粥,经常食之,用于疝气治疗,有理气止痛功效。

10、蒜头皮20克,熬水,每日服用数次。蒜头皮即粘贴蒜肉之衣,约1000克的蒜头,可剥皮20克。本方适用于小儿疝气治疗。

11、红皮蒜2只、桔核50克、金橘2个、白糖50克,蒜去皮,同其他三味用水2碗,煮成1碗,顿服。本方用于疝气治疗主治疝气异常疼痛。

12、葱衣(系葱白的外衣)90克,稍加水煮,1次吃完,连服7次。本方用治疗疝气,具有解肌散寒之功效。

治风寒感冒管用的食疗方有哪些

1、生姜苏叶饮

材料:生姜20克,干紫苏叶8克,红糖10克。

做法:将生姜洗净,切碎。然后在砂锅中放入紫苏叶,加适量水烧开,改小火煮15分钟,滤渣留汤,放入姜末、红糖略煮即可。

功效:此饮适用于风家感冒初起,发热无汗者,也是缓解胸闷呕吐的良药。

2、豆豉葱白汤

材料:葱白1根,豆豉10克,葛根10克,麻黄5克。

做法:用纱布将豆豉包好,葱白切成小段。然后将所有材料一起放人锅内,加水适量,煎煮,取汁两次,每次煎煮大约20分钟。合并两次药汁,即可。

用法:顿服。

功效:发汗解表,止痛。适用于风寒感冒初起时的头痛身热、烦躁闷满。

3、大蒜葱白汤

材料:大蒜250克,葱白500克。

做法:葱白洗净,大蒜去皮,均切碎,放入锅中,加水2000毫升煮汤。

用法:每日服3次,每次1茶杯。

功效:祛风解表,解毒杀菌。可用于防治风寒感冒。

4、神仙粥

材料:糯米100克,葱白,生姜各20克,食醋30毫升。

做法:先将糯米煮成粥,再把葱姜捣烂下粥内沸后煮5分钟, 然后倒入醋,立即起锅。趁热服下,上床覆被以助药力,15分钟后便觉胃中热气升腾,遍体微热而出小汗。每天早晚各1次,连服4次即愈。

功效:发表解毒,驱风散寒。治外感初起周身疼痛,恶寒怕冷无汗,脉紧,其效甚佳。

5、生姜红糖饮

材料:生姜、红糖各15克,葱白10克。

做法:将生姜切片,葱白切段。锅内加水,放入生姜、葱白,煮沸;加红糖,稍煮,搅拌均匀即可。

功效:生姜中有” 姜辣素”,人吃过生姜之后能使血管扩张,血液循环加快,促使身上的毛孔张开这样不但能把多余的热带走,同时还把体内的病菌、寒气一同带出。本品具有解表散寒的功效,适宜风寒感冒,呕恶腹痛。

几种去寒气的汤水

在饮食历史上胡辣汤传承了上千年,它起源于河南,流传于陕西。胡辣汤为什么这么有名?因为它的食材和营养都非常丰富。其中牛肉丸、白菜和土豆以及胡萝卜是制作胡辣汤的必要食材,这符合了现代饮食科学食物多样化的要求。而且,其中加入胡椒,使其具有能增加食欲和健胃祛风驱寒的作用,增加身体的免疫系统。

药膳花旗参乌鸡汤:花旗参乌鸡汤缺是最适合女性喝的老火汤。乌鸡有“名贵食疗珍禽”的美称,乌鸡富含蛋白质、B族维生素和氨基酸以及多种微量元素,而它的胆固醇和脂肪含量却非常的低。而花旗参具有益气、养胃、生津功效,能补益五脏,治脾胃虚弱,温精养血。

药膳山楂桂枝红糖汤:桂枝温性理气补血,红糖暖宫它们具有温经通脉,化淤止痛的功效。适用于女子寒性痛经症及面色无华。

8种方法去寒气治头疼 晒晒太阳散散步

风寒感冒头疼,如果天气很好,可以去记外晒晒太阳,差不多晒半小时左右,让身体发热出汗,如果能保持适量的运动散寒气,治头疼的效果会更好,不妨在阳光明媚的天气,去户外散散步吧。

老年性关节炎药粥调理良方

方一 取葱头30克,淡豆豉10克,粳米100克,洗净,共煮成粥,去葱头。每日2次,稍温服食。

功效:祛风通络,散寒除湿,主治行痹。适用于肢体关节疼痛,游走不定,以腕、肘、膝、踝等处为多见,关节伸屈不便,或恶风发热,苔白滑或腻,脉浮。

方二 取肉桂2~3克,桂枝10克,粳米50~100克,红糖适量。将肉桂、桂枝煎取浓汁去渣,用粳米煮粥,待粥煮沸时,放入桂汁和红糖,同煮成粥。每日早晚温热服。3~5日为1疗程。

功效:温经散寒,通络止痛,补阳气,暖脾胃。适用于寒湿腰痛,风寒湿痹及肾阳不足,畏寒肢冷,小便频数清长,脉微弱无力,脾阳不振,脘腹冷痛,饮食减少,大便稀薄,呕吐,肠鸣腹胀,消化不良,妇人虚寒痛经。

注意:热痹及实症、热症、阴虚火旺的病人忌食。

方三 取薏苡仁30克、云苓、苍术各20克,木瓜15克,粳米60克。将四味药煎取浓汁去渣,与粳米同煮成粥。每日2次服食。

功效:利湿、祛风、通络。适用于痹症,主要是关节疼痛重、肢体麻木、周身倦怠者。

感冒肚子疼是什么原因 感冒肚子疼如何调理

取穴部位:膝眼下3寸,屈膝后,将右手掌心正对膝关节髌骨上,四指向下伸直,中指尖所到达之点外侧旁开1寸处即是此穴位。

做法:指推该穴,推8分钟,摩擦100~200次,搽点按摩液在穴位上,效果更好。

功效:该穴位是阳明胃经要穴可造化脾湿对感冒和肠胃疼痛都一定的帮助,适用于感冒肚子疼的症状。

材料:粳米50克,红枣5枚,葱白2根,砂糖适量,良姜粉适量。

做法:将粳米洗净放入砂锅内,加水适量(超出粳米些许),煮沸后加入红枣葱白熬成粥,然后取良姜粉5克,调入粥中,再煮片刻,早晚温热服。

功效:红枣补气血益肠胃,姜和白葱去风寒治感冒,所以对于风寒型感冒腹痛有一定治疗效果。

8种方法去寒气治头疼 用热毛巾敷敷

头发没吹干,就跑去睡觉或是出门,导致寒气入侵头部,进而引发头疼,可以用热毛巾,或是热水袋等东西来敷敷头部,可以暂时缓解下头疼感。

相关推荐

腰痛患者应多摄取的食物

腰痛患者应多摄取的食物猪肾粥 原料:猪肾两枚,糯米50g,葱白、五香粉、生姜、盐适量。 做法 1、将猪肾洗净,泡水半小时腥味,脂肪,切细。 2、将米淘洗干净,放入锅内煮成粥。 3、粥将熟时放入适量的葱白、五香粉、生姜、盐调味即可。 功效:早餐服用,可补。肾,还可老人肾气不足引起的腰膝酸软疼痛、步履维艰、耳聋等。粥中加50g杜仲更好。 枸杞羊肾粥 原料:枸杞叶250g,羊肾1只,羊肉60g,葱白1000g,细盐少许,糯米60g。 做法 1、将新鲜羊肾洗净,泡水半小时腥味,筋膜,切细,再把羊肉洗净切

6大感冒症状的对症食疗

用于风寒感冒 可用葱白1段、糯米100克、生姜6片、米醋1匙。将糯米淘洗干净,放入锅中先煮开,改用小火煨。加入葱白、生姜煮至粥烂,加入米醋、食盐、味精搅匀,即可趁热食用。早、晚各1次,热服。 用于风热感冒 苦瓜1条、白萝卜25克、葱白1段,水适量。将苦瓜洗净,纵向劈成两半,籽,切成薄片;将白萝卜洗净,皮,切片;锅内装入苦瓜、白萝卜、葱白。加水煮开,改用小火炖热止。早、晚各1次,热服。 用于咳嗽咽痛 嫩豆腐250克、淡豆豉10克、葱白段15克,水适量。将豆腐冲洗干净,切成块;豆豉冲洗干净。将两者与葱白段

补肾养肝抗衰老

男士补肾壮阳粥 1营养饭:大米2-4杯,20克左右,大枣3-8粒,栗子5粒,红豆5大匙,黑豆2匙,水3-5杯。 烹饪方法:大米洗净放在水里泡30分钟后沥干水分。大枣籽后切丝,栗子切厚块。红豆和黑豆提前泡软。红豆煮开后用比较适宜。往锅里放米和准备好的材料后倒水做饭。待米汤开后用微火焖好。 2.海参粥: 枸杞猪腰粥3.枸杞猪腰粥:枸杞子10克,猪肾一个(内膜,切碎),粳米100克,葱姜食盐少许,同煮成粥。有益肾阴、补肾阳、固精强腰的作用,适用于肾虚劳损,阴阳俱亏所致的腰脊疼痛、腰膝酸软、腿足痿弱、头晕耳鸣

煲什么粥适合感冒的人吃

感冒是一种十分常见的疾病,中医将感冒分为风寒感冒、风热感冒、暑湿感冒、气虚感冒、阴虚感冒、阳虚感冒、血虚感冒等多种症证型,其中最为常见的是风寒感冒和风热感冒。风寒感冒多表现为恶寒重,发热轻、无汗、四肢酸痛、流清涕、鼻塞等,这类感冒的疗当以宣肺散寒为主,适合喝生姜粥、葱白粥、生姜大枣粥等;而风热感冒多表现为发热、头胀痛、咽喉疼痛、鼻塞、流黄涕、咳黄痰等,疗当以宣肺清热为主,适合喝金银花粥、绿豆竹叶粥、菊花粥等。具体做法如下:

怀孕感冒喝什么粥 防风粥

材料:防风10克,葱白2段,梗米30克。 做法:先以防风、葱白水煎取汁,渣;另用粳米煮粥,待粥将熟时加入药汁,煮成稀粥。日服1剂,分数次温热食用,2-3天为一疗程。 功效:本品具有祛风解表、散寒止痛的功效,适用于风寒感冒,症见恶寒发热、头身疼痛。

补肾粥的制作方法

1营养饭:大米2-4杯,20克左右,大枣3-8粒,栗子5粒,红豆5大匙,黑豆2匙,水3-5杯。 烹饪方法:大米洗净放在水里泡30分钟后沥干水分。大枣籽后切丝,栗子切厚块。红豆和黑豆提前泡软。红豆煮开后用比较适宜。往锅里放米和准备好的材料后倒水做饭。待米汤开后用微火焖好。 2.海参粥: 枸杞猪腰粥3.枸杞猪腰粥:枸杞子10克,猪肾一个(内膜,切碎),粳米100克,葱姜食盐少许,同煮成粥。有益肾阴、补肾阳、固精强腰的作用,适用于肾虚劳损,阴阳俱亏所致的腰脊疼痛、腰膝酸软、腿足痿弱、头晕耳鸣等。 4.苁蓉羊

流行性感冒药膳食疗

1,葱白粥: [原料]葱白l段,糯米100 g,生姜6片,米醋l匙。 [制法1]将糯米淘洗干净,放入锅中先煮开,改用文火煨。加入葱白、生姜煮至粥烂,加入米醋、食盐、味精搅匀。即可趁热食用。 [功效]辛温散寒,健脾养胃。用于风寒感冒患者。 [服法]早、晚各1次,热服。 2,苦瓜白萝卜汤; [原料]苦瓜1条,白萝卜25 g,葱白1段,水适量。 [制法]将苦瓜洗净,纵向劈成两半,籽。切成薄片;将白萝卜洗净,皮,切片;锅内装入苦瓜、自萝卜、葱白。加水煮开,改用文火炖熟止。 [功效]清心涤热,化痰止咳。用于

类风湿性关节炎饮食应注意什么 类风湿性关节炎药粥推荐

薏苡仁100g。将薏苡仁研末,放入锅内,加适量水,用文火煮成粥。空腹1次食之。 功用:健脾,糁湿,除痹。风湿痹证,筋急拘挛不可屈伸。 黑大豆500g,食油500g,大米1500g,白糖500g,生姜适量。将黑大豆隔日浸泡后,加食油一同煮烂。另将大米煮熟,下入大豆,加白糖、生姜,即可食用。可做主食,每日1次,每次100~200g。 功用:益气,祛风,活血。关节 肌肉疼痛,入夜痛甚,或游走不定。 赤小豆30g,白米15g,白糖适量。先煮赤小豆至熟,再加入白米做粥,每日1次。 功用:利水除湿,活血消肿。湿

产后脚膝盖痛怎么办

妇女产褥期间,出现肢体酸痛、麻木重者,称“产后身痛”,或称“产后关节痛”,亦称“产后痛风”。特点是产后肢体酸痛、麻木重着,局部无红、肿、灼热,临床上应与风湿热相鉴别。中医认为本病因产后气血俱虚所致,虽夹外邪,但疗当以调理气血为主。 临床可分为: 1、血虚型,症见遍身关节疼痛,肢体酸楚、麻木,头晕心悸,舌淡红、少苔,脉细无力。宜益气养血,温经通络。 2、风寒型,症见周身关节疼痛;屈伸不利,或痛无定处,或疼痛剧烈,宛如锥刺,或体肿、麻木重着,步履艰难,得热则舒,舌淡、苔薄白,脉细缓。宜养血祛风,散寒除湿

风寒咳嗽吃什么好的快

风寒咳嗽吃什么好的快? 1、生姜 生姜辛温无毒,入脾、胃、肺经,益脾胃,具有发汗解表,温中止呕,温肺止咳,及解毒的功效;主外感风寒、胃寒呕吐、风寒咳嗽、腹痛腹泻等病症。可用生姜10克,萝卜250克,切片煎水趁热频饮。 2、葱白 能宣肺散寒止咳,适宜风寒感冒引起的咳嗽。可用新鲜葱白3~5根,每根约7厘米长,洗后切细。先用粳米50克,如常法煮成稀粥,待粥将熟时,再放人葱白,稍煮后即可食用。 3、紫苏 紫苏通常作为生鱼的配莱或烹调时的香料来食用,它除有解腥作用外,还具有宣肺散寒止咳的效果。可选用粳米50克煮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