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宝宝佝偻病能治吗

宝宝佝偻病能治吗

1、补充维生素

佝偻病是一种严重缺钙的情况,但是并不是一定指我们身体的钙元素比较少,另一方面可能是由于身体对钙的吸收不是很好,所以这个时候我们可以给身体多补充一些维生素d,是可以有效的促进钙元素的吸收的。平时的时候也要多带小孩子进行户外运动,多晒太阳,这些都是可以很好的帮助我们身体吸收钙元素的。

2、运动治疗

对于佝偻病除了一方面是由于缺钙引起的,另一方面还是会造成一些鸡胸或者是胸骨外翻的情况,这个时候要想达到治疗的效果我们就必须要通过一定的主动和被动的运动来进行改善,比如说平时的时候我们可以多做俯卧撑或者是扩胸运动等等,这些对于佝偻病的治疗,都是有很好的帮助作用。

以上就是关于佝偻病的治疗,对于佝偻病的确诊,我们首先要对身体的元素进行检测,另一方面也要根据一些临床经验比较丰富的医生,结合他们的建议进行判断,如果确诊为佝偻病,那么我们就要积极的,进行改善和治疗。

儿童缺钙容易引起的疾病

一、惊厥

宝宝血液中钙磷明显偏低,便会得"佝偻病性低钙惊厥",又称维生素D缺乏性手足搐搦症,俗称"低钙惊厥"。

起病原因

钙在血液中的重要作用是抑制肌肉兴奋性,防止过度收缩。宝宝血液中的钙水平下降,抑制作用减弱,肌肉兴奋性就会立即增高,人会发生不由自主的收缩,即抽筋。

发病症状

宝宝哭闹不安,稍有一点声音就容易受惊。繁寻受惊时,两侧手腕屈曲,大拇指紧贴掌心,其他手指伸得笔直。有时是两条腿伸直交叉,脚趾向下弯曲,足背弓起,像跳芭蕾舞,发作持续几秒钟至几分钟不等,然后可自行缓解。

发病时宝宝意识清楚,频繁发作的每天可多达10多次。严重的会发生喉痉挛,主是喉部抽筋。一般1岁以内的宝宝较多,发作时宝宝声门与喉部肌肉强力收缩,导致吸气困难,发出可怕的喉鸣音。更严重的会神志不清,甚至窒息死亡。

发病时间

低钙惊厥的大多发生在宝宝佝偻病初期,或患佝偻病的宝宝用维生素D治疗初期。还有,春末夏初,佝偻病患儿晒太阳时间开始增多之时。发热、感染、饥饿时宝宝也容易发生低钙惊厥。发生低钙惊厥的宝宝,多有佝偻病的其他表现,如多汗、睡眠不深、易醒、头枕部脱发形成枕秃等。

怎样预防孩子驼背呢

驼背,是佝偻病骨骼畸形症状,骨骼畸形是缺钙最严重的结果,需要大剂量服用维生素D治疗,可以服用龙牡壮骨颗粒治疗。青少年的骨骼有机物成分较多,这样的骨骼韧性较好,具有较大的可塑性,若不注意坐立行走的姿势,易发生变形,形成驼背的另一个原因是缺乏体育锻炼。

龙牡壮骨颗粒有补钙促进食欲消化的作用,能治疗和预防宝宝佝偻病(缺钙)、软骨病,对宝宝夜惊、夜啼、多汗、食欲不振、消化不良、发育迟缓等症也有治疗作用。

4岁宝宝,要按治疗量服用龙牡壮骨颗粒,1天3次,每次1包半服用,温开水冲服,饭前饭后都可以服用,因驼背是骨骼畸形,需要同时服用鱼肝油1天1颗一起治疗。由于骨骼畸形是不可逆转的,也就是不可能通过服用药物治疗恢复到没发病前的状态,治疗后可能会有骨骼畸形后遗症残留,一般服用3个月宝宝驼背无继续发展、检测骨碱性磷酸酶恢复正常就可以了。

以上就是关于怎样让孩子不驼背的一些介绍,孩子出现驼背一般是由于缺钙导致的,所以在平时需要给孩子补充一些钙质,出现驼背一定要及时的矫正,不然以后会影响到孩子走路的美观,更重要的是会对孩子的身心健康有一定的影响。

佝偻病能治好吗

很多家长发现自己孩子患上佝偻病后,都很心疼。的确,看到孩子受到病痛的折磨没有人会忍心的。所以大家想知道佝偻病能不能治好。其实遵守医生的建议,并且配合治疗的话,是能够治好佝偻病的,来看看下面这些治疗办法。

1.维生素D应用

(1)口服法:活动早期,婴幼儿每天给维生素D 62.5~125μg(0.25万~0.5万U),成人每天给125~250μg(0.5万~1万U)。活动极期,婴幼儿每天给维生素D 125~250μg(0.5万~1万U),成人每天服维生素D 250~500μg(1万~2万U),治疗量持续用1个月后改为预防量。恢复期可用预防量维持,婴幼儿每天10~20μg(400~800U),成人25μg(1000U)。为防止同时摄入大量维生素A,宜用单纯维生素D制剂 (维生素D2片或胆维丁乳剂)。

(2)肌内注射:凡有吸收不良、或婴幼儿不能坚持口服者可考虑采用肌内注射维生素D3 7500μg(30万U/支)作为突击疗法。活动早期或轻度患儿可肌内注射维生素D3 7500μg(30万U)1次。中度至重度者,可肌注维生素D3 7500μg(30万U)2~3次,每次间隔1~2个月。上述剂量完成后1个月,仍以预防量口服维持至2岁。成人在活动极期也可肌注维生素D3 1.5万μg(60万U);根据病情用1~2次,每次间隔1个月。以后继用预防量。治疗3个月后疗效不显著,应查明原因,除外抗维生素D佝偻病。

2.钙剂

中国营养学会推荐每天膳食钙的参考摄入量为:0~6个月300mg,7个月~1岁400mg,1~3岁600mg,4~10岁800mg,青少年为1000mg。孕妇和乳母,绝经期妇女和老年人则需要1000~1200mg,奶制品是钙的最好来源,在膳食中注意补充小鱼、小虾、豆制品、海藻和绿叶蔬菜。在补充维生素D 时应适量给予钙剂。应选用含元素钙高、胃肠道刺激性小的钙剂。

宝宝脚汗多怎么办

一、属于生理性多汗的宝宝

出汗是身体内的一种神经反射表现,宝宝由于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身体中生理代谢旺盛,神经系统调节功能不很健全,所以出汗多,医学上称为生理性多汗,这种生理性多汗的宝宝,在以下情况时会出汗更明显,如夏天、宝宝衣服穿的太多或过紧、宝宝活动时、吃热的食物、精神紧张或恐惧时。

如果您的宝宝没有其他异常表现,即属于生理性多汗,这样的宝宝出汗多,不是宝宝的体质虚,家长不必担心,无需服特别药物。

对策:对多汗的宝宝,家长需要细心护理,具体包括:

(1)应该让宝宝多饮水;

(2)要在生活中培养宝宝适应环境的能力,如衣服穿得宽松一些,被褥不要太厚;

(3)给宝宝勤换衣服、多洗澡和保证宝宝的皮肤清洁等;

(4)重视教育,不能溺爱,这些不仅对宝宝的心智培养有益,也能加速宝宝神经系统调节功能的健全。

另外,宝宝长期的多汗,会从汗中丢失了锌元素,需要有意识增加含锌丰富的食物,如蛋、肉、肝、豆和花生等,以满足宝宝生长发育需要的锌元素。如果宝宝出现厌食、体重和身高增加缓慢等情况,则要看医生,在医生指导下用含锌元素的药物治疗,一般葡萄糖酸锌副作用小,宝宝更容易接受。注意钙剂会阻止锌剂在肠道的吸收;许多宝宝在预防性服各种钙剂,锌剂要避免与钙剂一同服锌。

二、佝偻病多汗的宝宝

除宝宝的生理性多汗外,佝偻病引起的多汗也是婴幼儿宝宝常见的原因。婴幼儿宝宝每日需要维生素D400~800IU,若日光照射不足,又不能及时补充维生素D的食物,易致维生素D缺乏,加上宝宝生长发育迅速,所以宝宝因维生素D缺乏就引起了佝偻病,有佝偻病的宝宝表现为烦躁好哭、睡眠不安;多汗,尤以头部汗多,但与气候无关。

佝偻病的宝宝除多汗外,还有骨骼的畸形,如方颅、囟门宽大,闭合延迟;出牙延迟、肋缘外翻、手镯或脚镯等。佝偻病多汗的宝宝需要治疗佝偻病,才能解决多汗的问题。

对策:

1、必须在医生指导下进行维生素D和钙的治疗,完成疗程后再进行预防佝偻病的措施,如给宝宝添加富含钙和维生素D的食物,如蛋黄、动物肝、奶制品等;

2、平时注意让宝宝多晒太阳;2岁内的宝宝每天要补充维生素D400IU和钙元素600毫克左右(药房里有专给宝宝的维生素D制剂和钙剂),以满足快速的生长发育需要。

3、佝偻病多汗的宝宝的其他护理要求与生理性多汗宝宝相同。

三、需要特别关注的多汗宝宝

生理性多汗和佝偻病的多汗是婴幼儿宝宝最常见的,但尚有一些少见的情况,如结核病、有慢性感染病灶、寄生虫感染、贫血、甲状腺功能亢进、甚至肿瘤等疾病,多汗是这些疾病的伴随表现,要引起家长重视,患有疾病的宝宝除多汗外,还会有低度发热、体重不增或消瘦、面色蜡黄、皮疹等表现,对于多汗的宝宝家长如果发现其中任何一种表现,都要及时带宝宝看医生,以免延误疾病诊治。

有湿疹的宝宝可以吃鱼肝油吗 鱼肝油对宝宝的作用

维生素A的主要功能是维持肌体正常生长、生殖、视觉、上皮组织健全及抗感染免疫功能。

维生素D的主要功能是促进小肠黏膜对钙、磷的吸收,促进肾小管对钙、磷的重吸收。

所以,适量补充富含维生素A、D的鱼肝油,对于预防和治疗宝宝佝偻病和夜盲症等疾病有很好的疗效。

有湿疹的宝宝可以吃鱼肝油吗

有湿疹的宝宝可以吃鱼肝油

宝宝之所以有湿疹,主要是因为宝宝对外界物质或者食物过敏引起的皮肤红疹,而鱼肝油是一种维生素类药物,主要含有维生素A和D,常用来预防和治疗宝宝佝偻病和夜盲症。

如果宝宝对鱼肝油没有过敏反应,对于宝宝来说是可以吃鱼肝油的。

宝宝佝偻病的症状

专家介绍,佝偻病的早期,由于血钙降低,非特异性神经兴奋性增高,表现为易激惹、夜惊、夜哭、多汗、烦躁、食欲减退,部分婴儿可有低钙性手足搐搦、喉痉挛甚或惊厥。此时可稍现枕秃、颅骨软化及肋串珠改变。

佝偻病激期时,患儿血钙、磷显著下降,血碱性磷酸酶明显增高。从而引起甲状旁腺调节,使血钙代偿性增高及磷从尿中大量排出,致使原有骨质发生溶钙而“软化”。

佝偻病激期这个阶段可见明显串珠、郝氏沟、手镯,长骨溶钙出现“O”型或“X”型腿,扁骨异常而有颅骨软化—乒乓球感,枕秃、方颅、囟门闭合延迟,亦可有脊柱后突和侧突。此外,尚有血、尿和X线片等的改变。以上症状和体征经过治疗后可减轻或部分消失,称为恢复期。

佝偻病严重时,不仅会发生骨骼畸形,还会有生长发育停滞,贫血,免疫抗病力下降,患病迁延不愈,病死率高。此外,智能发展通常落后于同龄正常儿。

佝偻病后遗症

若佝偻病情节不严重的患者,能及早进行治疗,多补充维生素D的话,患者就能康复,一般不会引发佝偻病后遗症;

但若患者佝偻病由于早期没有及时治疗,患病情况严重就很容易引发佝偻病后遗症。严重者会导致患者骨骼畸形严重,影响患者的外观和今后的生活,所以患者一定要及早治疗。

因此,父母若察觉出宝宝具有佝偻病的早期症状,应该及时去医院检查,确定是不是患有佝偻病,若真的是的话,那就要及早地配合医生进行治疗。只要及早进行治疗,那么就不会造成佝偻病后遗症的出现,也就不会让自己出现驼背的现象了。

宝宝佝偻病如何食疗

佝偻病也就是我们俗称的缺钙,是由于维生素D的缺少导致的代谢差,而使骨骼钙化不良的一种疾病。多发于婴儿期。由于佝偻病发病缓慢,所以家长们不容易引起重视。但是佝偻病使小儿抵抗力降低,容易导致一些肺部疾病或者腹泻等。所以患有佝偻病以后应该及时采取治疗手段。以免造成婴儿发育不良。那需要如何治疗呢?我在此说一些建议,希望能帮助你们。

1对于九个月的宝宝而言,佝偻病是必须防治的。对于治疗佝偻病,我们一般采取食疗的方法来治疗。对于食物的选择应该吃一些补钙的食物,比如菠菜,黑豆,牛奶等。所以补钙是非常重要的。

2除了食疗之外,还应该吃一些鱼肝油,每天一粒是最好的选择。并且配合维生素D一起吃。这是一个很好的选择。另外还应该每天坚持晒太阳。因为太阳有助于维生素的吸收。每天坚持半小时的阳光太活动。

3以免对佝偻病做出误诊。我对佝偻病做出一些简单的症状说明。佝偻病患者头部会呈现乒乓球状。如果让宝宝直立的话,脚是O性腿。对于牙齿,也是发育非常缓慢的。一般来说,正常婴儿九个月大的时候已经有一两颗牙了。

注意事项:如果宝宝不吃鱼肝油可以参杂在牛奶里喂下去。牛奶也是补钙的最佳食物。晒太阳不能在阳光下暴晒,应该选择温和的太阳。比如早上8.9点的太阳是非常合适的。还有,晒太阳是。尽量把宝宝身体的每个部位都晒到。

佝偻病能治好吗

佝偻病是一种缺乏维生素D和钙引起的疾病,如果在婴幼儿时期发现较早,通过正确的对因治疗是可以治愈的,但是往往这种疾病起病缓慢,不容易被发现,一旦进入后遗症时期就难以被治愈,导致难以恢复成正常人样子,从而形成“鸡胸”、“龟背”等。

宝宝佝偻病的预防

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是可预防的疾病,如果婴幼儿有足够时间户外活动,可以预防发病。因此,现认为确保儿童每日获得维生素D400IU是预防和治疗的关键。

1.母乳喂养或者部分母乳喂养足月婴儿,应在生后2周开始补充维生素D400IU/日,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双胎儿生后1周开始补充维生素D800IU/日;均补充至2岁。如果生长速度快,即便夏季阳光充足时,也不宜减量或停用维生素D。一般可不加服钙剂,但乳类摄入不足和营养欠佳时可适当补充微量营养素和钙剂。

2.非母乳喂养的婴儿、每日奶量摄入小于1000ml的儿童,应当补充维生素D400IU/日。

3.青少年摄入量达不到维生素D400IU/日者,如奶制品摄入不足、鸡蛋或者强化维生素D食物少,应当每日补充维生素D400IU/日。

补钙不会导致佝偻病

近日,有消费者反应宝宝吃含钙营养品,反而吃出了佝偻病。这种说法是否成立呢?相关营养专家表示:只要产品不掺假,营养素含量符合标准,“补钙补出佝偻病”这种说法在医学上不成立。

那么,宝宝为什么会得佝偻病呢?佝偻病的病因主要是由于维生素D和与骨生成有关的一种或几种营养素的摄入或生物利用度不足,造成生成的骨基质不能正常钙化所致。因此,维生素D是预防佝偻病的关键,家长切忌忽视。

佝偻病,是婴幼儿时期常见的一种慢性营养不良性疾病,大多是由于身体内维生素D缺乏引起钙磷代谢紊乱,而使骨骼钙化不良的一种疾病。那么,宝宝为什么会得佝偻病呢?主要原因是维生素D缺乏。日照不足、维生素 D摄入不足、生长过速、胃肠道或肝胆等疾病以及抗惊厥等药物都可能导致佝偻病的产生。因此,如何预防佝偻病也是成为家长的必修课程之一。

佝偻病的预防要从围产期开始,1岁内的婴儿为重点,并一直持续到3岁。以下2点,家长需特别注意:

1、孕妈咪也应该多做户外活动,妊娠中晚期还需补充适量的维生素D和钙剂,帮助预防先天性佝偻病。

2、为了促进维生素D合成,宝宝每天1-2小时的晒太阳时间是必不可少的。新生儿时期,宝宝接触的太阳的时间较少,而人奶、牛奶中维生素D的含量也较少,不能满足每日的需要。因此,宝宝出生1-2周后就要补充适量维生素D制剂。维生素D的补充量为每天400国际单位,添加配方奶粉喂养的宝宝应在医生指导下,计算每天经配方奶或强化奶粉摄入维生素D的剂量后,予以补充,以达到400国际单位。

佝偻病发病缓慢,不容易引起重视。家长必须多加留意,如遇宝宝有烦躁不安、夜间易受惊吓、不明原因哭闹、多汗、枕秃、卤门大、颅骨软化等疑似佝偻病症状时,应第一时间带宝宝进行检查。一经确证,应及时治疗。

最后,营养专家还特别提醒:营养品,主要用于补充人体膳食摄入不足而缺乏的营养成分,以改善身体的营养状况,不能代替保健品,更不能代替药品。宝宝的健康成长更依赖于合理的膳食、健康的护理、良好的生活习惯等方方面面。

相关推荐

宝宝缺钙引起的连锁反应

起病原因:钙在血液中的重要作用是抑制肌肉兴奋性,防止过度收缩。宝宝血液中的钙水平下降,抑制作用减弱,肌肉兴奋性就会立即增高,人会发生不由自主的收缩,即抽筋。 发病症状:宝宝哭闹不安,稍有一点声音就容易受惊。每当受惊时,两侧手腕屈曲,大拇指紧贴掌心,其他手指伸得笔直。有时是两条腿伸直交叉,脚趾向下弯曲,足背弓起,象跳芭蕾舞,发作持续几秒钟至几分钟不等,然后可自选缓解。发病时宝宝意识清楚,如频繁发作的每天可多达十多次。 严重的会发生喉痉挛,就中喉部抽筋。一般一岁以内的宝宝多,发作时宝宝声门与喉部肌肉强力收缩,

宝宝长牙早晚和什么有关 秋冬季节出生的宝宝易出牙迟

秋冬季出生的宝宝,因为天气较冷,家长很少带宝宝到户外活动,日晒少了,很容易导致体内维生素D缺乏,引发佝偻病,从而令长牙迟缓。对于这样的宝宝,儿科专家通常建议家长适当给宝宝补充维生素D,促进钙吸收,防止佝偻病的发生。佝偻病可影响宝宝出牙的时间,但是这种程度的佝偻病同时还会伴有方颅、肋骨串珠、鸡胸、O型腿或X型腿等严重症状。

佝偻病愈吗 得佝偻病的原因

小儿患有佝偻病的因素有很多,具体概括起来有以下几点: 1、维生素D摄入不足:所谓的维生素D摄入不足主要是指外源性的维生素D,这主要是在小儿生长时期摄入的食物中维生素D的含量不满足生长发育需要,因此容易造成佝偻病。 2、日照时间不足:内源性的维生素D缺乏主要是由于日照时间不足,因为皮肤的基底层贮存有7-脱氢胆固醇,经日光中紫外线照射后可转化为维生素D3,如果日照时间过短就会造成内源性维生素D缺乏,出现佝偻病的症状。 3、其它因素:导致小儿佝偻病还可是由于食物中钙、磷含量不足、小儿生长发育过快维生素D含量

宝宝缺钙容易患的疾病

1、惊厥 宝宝血液中钙磷明显偏低,便会得“佝偻病性低钙惊厥”,又称维生素D缺乏性手足抽搦症,俗称“低钙惊厥”。 起病原因:钙在血液中的重要作用是抑制肌肉兴奋性,防止过度收缩。宝宝血液中的钙水平下降,抑制作用减弱,肌肉兴奋性就会立即增高,人会发生不由自主的收缩,即抽筋。 发病症状:宝宝哭闹不安,稍有一点声音就容易受惊。每当受惊时,两侧手腕屈曲,大拇指紧贴掌心,其他手指伸得笔直。有时是两条腿伸直交叉,脚趾向下弯曲,足背弓起,象跳芭蕾舞,发作持续几秒钟至几分钟不等,然后可自选缓解。发病时宝宝意识清楚,如频繁发作

婴儿什么时候吃鱼肝油 宝宝吃鱼肝油的作用

1、预防佝偻病:缺乏维生素D会导致宝宝患上佝偻病,鱼肝油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D,给宝宝吃鱼肝油可以预防佝偻病。 2、预防夜盲症:体内缺乏维生素A容易会导致夜盲症,使视网膜杆状细胞没有合成视紫红质的原料而导致夜盲症。鱼肝油含有维生素AD,给宝宝吃一点鱼肝油预防夜盲症。 3、促进钙吸收:鱼肝油主要成分有维生素D,其主要功是促进小肠黏膜对钙、磷的吸收,预防宝宝缺钙。

佝偻病的预防办法有哪些

佝偻病的患者是越来越多了,我们在生活中孩子要有好的生活环境,生活环境对于患者们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事情,我们一定要有合理的饮食,饮食上调理好了的话,佝偻病才会慢慢的康复,希望我们在生活中注意预防佝偻病,下面,我们看看预防的办法有哪些吧! 专家介绍,合理喂养对预防佝偻病是十分 重要的。宝宝出生后应尽量采用母乳喂养,因为母乳中维生素D以及其它营养物质易于吸收。4个月的宝宝开始添加辅食时,不要以谷类食品为主,否则会影响膳食中钙盐的吸收,应逐步添加蛋、肝等含维生素D多的食品。 佝偻病如何预防?晒太阳是预防佝偻病最方便

婴儿睡觉出汗怎么回事 病理性出汗

病理性出汗是在宝宝安静状态下出现的,如佝偻病的出汗,表现为入睡后的前半夜,宝宝头部明显出汗。由于枕部受汗液刺激,宝宝经常在睡觉时摇头,头部与枕头摩擦,从而造成枕部头发稀疏、脱落,形成典型的枕部环状脱发,医学上称之为“枕秃”,是婴儿佝偻病的早期表现,及时补充维生素D和钙,佝偻病得到控制,此类病理性出汗也会停止。如果宝宝在后半夜及天亮前也出汗,多数是患病的表现,最常见者为结核病。结核病还有其他表现,如低热、疲乏无力、食欲减退、面颊潮红等。结核病的病儿白天活动时易出汗称为虚汗,夜间的出汗称为盗汗。如怀疑孩子

宝宝吃鱼肝油有什么好处 防佝偻病

宝宝生长发育时,若缺乏维生素A、D,则会导致孩子头颅变方形,胸廓畸形,四肢弯曲,即患上了佝偻病。 因为维生素A的主要功就是维持人体的正常生长发育,若是缺少,那么就会导致宝宝骨骼发育迟缓,影响宝宝牙齿牙釉质的细胞发育,损害上皮组织结构,降低免疫功引起各种感染。 而维生素D的主要功是促进小肠黏膜对钙、磷的吸收,若是缺乏维生素D,钙磷经肠道吸收减少,那么骨样组织就会钙化障碍,所以宝宝适量吃些鱼肝油还是需要的。 一般来说,佝偻病的表现多为易惊、多汗、烦躁和骨骼改变。佝偻病除了补充足够的维生素A、D外,多

宝宝佝偻病怎么调节呢

正因为如此,许多家长都认为佝偻病的原因就是缺钙,其实,正常吃奶的婴儿不缺钙,人奶和牛奶中都含有大量的钙,体内缺钙是因为缺乏帮助钙吸收的维生素D。 孩子的佝偻病与以下因素有关: 食物中钙磷比例不当。牛奶中尽管含有大量的钙,比人奶中钙含量高得多,但钙磷比例不如人奶合适,钙经肠道吸收的比例比人奶差,因此,人工喂养的婴儿比母乳喂养的婴儿容易发生佝偻病。 缺少直接接触阳光的照射。阳光中并没有维生素D,但阳光中的紫外线照射人的皮肤后,皮肤内物质就够合成维生素D,这是人和动物体内维生素D的主要来源。 婴幼儿由于自身的

怎么应对宝宝佝偻病方法

1.目的在于控制活动期,防止骨骼畸形。疗的原则应以口服维生素D为主,一般剂量为每日2000IU~4000IU,或1,25-OH2-D30.5μg~2.0μg,一月后改预防量400IU/日。大剂量疗应有严格的适应证。当重症佝偻病有并发症或无法口服者可大剂量肌肉注射维生素D,3个月后改预防量。疗1个月后应复查,如临床表现、血生化与骨骼X线改变无恢复征象,应与抗维生素D佝偻病鉴别。 2.中国营养学会推荐我国每日膳食钙供给量0~6个月为300mg,7~12个月为400mg,l~3岁为600mg。只要母乳充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