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惊风的症状 急惊风的主要症状
小儿惊风的症状 急惊风的主要症状
急惊风的主要症状表现为:发病急,小儿出现神志昏迷,两眼窜视,牙关紧闭,头颈部强直,四肢出现抽搐,脉浮数或滑数,指纹青紫等症状。
小儿惊厥推拿
惊风又称惊厥,以抽搐、痉挛、神志不清为特征,一般分为急惊风和慢惊风两种。急惊风多突然发生,出现神志昏迷,两目上视,牙关紧闭,脊背强直,四肢抽搐、颤动等症状。慢惊风多发生较缓,出现面色苍白,嗜睡神昏,两手握拳,抽搐无力,四肢厥冷等症状。
对于惊风,特别是急惊风的治疗,强调一个“快”字。家庭中遇到孩子发生惊风时,应马上送医院急诊。但在孩子危重的时候,还应先采取推拿急救手法,以赢得去诊治的时间。
一、急惊风:
推拿治疗原则是开窍镇惊。手法操作可以:
1.掐人中、承浆、老龙、威灵、十王等穴。
2.拿肩井、委中穴。按揉百会穴。
3.发热者加推泻肝经、心经、天河水、推退下六腑、推脊等。
4.痰闭加按揉天突-、膻中、丰隆,小天心穴。
二、慢惊风:
推拿治疗原则是培元安神。手法操作除可同于急惊风手法外,还可加:
1.揉中脘、丹田、脾俞、胃俞穴。
2.推补脾经,按足三里,捏脊。(捏脊法参见疳积的治疗)
小儿急惊风偏方
1.桃仁栀子面治小儿惊风
材料:桃仁25克,栀子20克,白面粉30克。
制作:桃仁洗净、捣泥,栀子洗净、研末;将桃仁泥、栀子末与面粉混合,加入鸡蛋清,调匀。
用法:均匀涂于两足心,用纱布包扎固定。
适用范围:主治急惊风。
2.木芙蓉治疗惊风
材料:鲜木芙蓉花10克,绿茶1克,蜂蜜25克。
制作:木芙蓉花洗净,加适量水,煮沸5分钟后加入绿茶和蜂蜜即成。
用法:每日1剂。分3次温服。
适用范围:用于小儿惊风。
3.菖蒲生姜汁治小儿惊风
材料:菖蒲、老生姜各适量。
制作:将菖蒲、生姜洗净,一起捣烂,取汁。
用法:隔汤温热灌服。
适用范围:小儿急惊风。
这里还为大家介绍一个急救方法:当患儿抽搐大作时,由大人口含生油,用手掩儿双目,当面喷一口,随手用干布抹去油,然后给儿童小便半茶杯饮下,抽搐即止。
小儿惊风偏方
芭蕉薄荷汁
组成:鲜芭蕉、鲜薄荷各适量。
用法:上药分别捣烂取汁,和匀备用。取汁涂抹头顶留卤门,涂四肢留手足心勿涂。
主治:适用于小儿急性惊风。
薄荷油
组成:薄荷油1-2滴。
用法:用温水半面盆,加入簿荷油1-2滴,搅匀,给患儿洗擦周身。
主治:本法用于夏天小儿高热惊厥。薄荷油不可多用,多用小儿洗后会寒战。
泡薄荷叶
组成:鲜薄荷叶10-20片。
用法:将上药浸泡于热水中数分钟备用。取药液待水温适中时,洗擦患儿。
主治:用于急惊风。
水煎大蜂窠
组成:大蜂窠一个。
用法:取上药加水煎汤备用。取药液待其温度适宜时浴之。
主治:适用于小儿诸热惊厥。
柳树枝尖
组成:细叶柳树枝尖(约2寸长,去粗皮)7~11根,葱白15茎(连须),米酒糟50克,生姜3 克。
用法:诸药混合捣至极烂,用砂锅炒热,布包备用。用时分成2份,1份贴脐上,1份贴头顶,敷20~30分钟,再炒热再敷,至病愈止。
主治:小儿急惊风发作时见目睛上视,牙关紧急,项背强直,四肢拘急,抽搐昏迷,发作前可有发热、呕吐、烦躁,摇头弄舌,时发惊啼或昏迷嗜睡等先兆症状。
石菖蒲汁
组成:石菖蒲、老生姜各适量。
用法:共捣烂取汁,隔汤温热灌服。
主治:小儿急惊风。
朱砂泥
组成:朱砂1克、连须葱头数个、灯芯草。
用法:共捣如泥,滴入香油少许,文火煎熬如膏,摊在布上。先将灯芯草2 段放在脐部,然后贴上膏药。
主治:小儿慢惊风,发病时作时止,或面部肌肉抽动,或某一肢体抽搐,面色苍白或萎黄,精神疲倦,嗜睡或昏迷。
丁香葱白
组成:葱白1根、丁香、艾蓬头各7个。
用法:共捣烂,敷脐孔,布包。
主治:小儿惊风。
小儿惊风是什么症状 慢惊风的症状
慢惊风的主要症状,除了有抽风、昏迷与急惊风表现症状相同外,患病的小儿还表现为形神疲倦,嗜睡,面色晄白萎黄,体温一般下降,四肢冰冷,呼吸微弱,囟门低陷,抽搐无力、似搐非搐等症状。
小儿急惊风的症状和护理方法
小儿急惊风的症状
1.肢体抽搐,两目上视,意识不清:急惊风往往高热39℃以上,面红气急,躁动不安,继而出现神志不清,
2.慢惊风表现嗜睡无神,两手握拳,抽搐无力,时作时止,有时小儿会在沉睡中突发痉挛。
小儿急惊风家庭护理方式
1.急惊风发病突然,必须争分夺秒地进行抢救;在家庭中如果宝宝发生急惊风时,可以采取掐人中、按合谷穴等方法先进行急救,以赢得时间,然后立即到医院进行诊治。
2.慢惊风在急性发作时,常用手法同急惊风,先缓解病情。
3.惊风发作时,可以用裹了纱布的筷子放在宝宝上、下牙齿之间让他咬住,以防咬破舌头。
4.宝宝衣服要宽松,及时清除咽喉部的分泌物如痰液,头后仰,托起下颌,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窒息。
5.在抽搐发作时,不要强行扯拉宝宝的手足,以防扭伤四肢筋骨,留下后遗症。
6,小儿惊风的治疗偏方:用麻线把宝宝手心脚心缠住,又在胁下缠一圈,然后以灯火照灼手足心。同时,用石蒜(晒干)、车前子,等分为末,水调匀贴手心。再在手足心、肩膀、眉心、鼻心等处以灯火照灼,可使宝宝复苏。
婴儿惊风推拿手法 婴儿惊风随证推拿
急惊风型:症状表现为突然高热惊厥,烦躁不安,面红唇赤,气促,牙关紧闭,继而四肢抽搐,昏迷,头项强硬,随证加掐合谷,清天河水,按天柱,揉印堂,掐精宁,按小天心,推心经。
慢惊风:症状表现为面色苍白,嗜睡无神,抽搐无力,时作时止,两手颤抖。随证加补脾经,补肾经,推三关。
前顶的准确位置图作用 前顶的作用
前顶穴属督脉,具有平肝熄风,清热利窍,安神醒脑的作用,长期按摩这个穴位,对癫痫,头晕,头顶痛,鼻渊,目赤肿痛,小儿惊风,高血压,鼻炎,中风后引起的偏瘫等疾病有医治,调整,改善作用。
临床上配伍后顶穴,颌厌穴,有通经活络的作用,能够治疗风眩,眩晕,偏头痛;配人中,治疗面肿虚浮;配百会穴,有清热泻火的作用,能够治疗目暴赤肿,头痛,眩晕;配攒竹,人中,有熄风镇静,清热宁神的作用,能够治疗小儿急惊风。
中医急惊风的概述
惊风是小儿时期常见的一种重急病证,临床以昏迷、抽搐为特征,又称“抽风”。惊风可发生于任何季节,年龄以l~5岁小儿最多见,年龄越小,发病率越高。惊风在古代属四大儿科要证之一,由于来势急暴,变化迅速,因此也是一种“恶候”。惊风属西医学“小儿惊厥”。
惊风可出现许多不同的证候,临床用四证、八候予以概括。四证措痰、热、惊、风;八候指搐、搦、颤、掣、反、引、窜、视。发作时四证常同时出现,难以截然分开,而八候则不一定会全部出现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惊风可分为急惊风和慢惊风两类。几起病急暴,属阳属实者,称急惊风;病久已虚,属阴属虚者,称慢惊风。
急惊风来势急骤,以高热伴抽搐、昏迷为特征。
外感风邪、时邪,内蕴湿热疫毒及暴受惊恐为主要病因。临床以清热、豁痰、镇惊、熄风为主要治则,痰盛者首先化痰,热盛者予以清热,风盛者应速祛风镇惊。
小儿急惊风小儿推拿 小儿急惊风主证
高热。体温往往在39°c以上,面红唇赤,气急鼻煽,烦躁不安,啼无涕泪,继而出现神志昏迷,两目上视,牙关紧闭,脊背强直,四肢抽搐,颤动等候。因食物积滞而引起者,可兼见脘腹胀满,便秘,苔厚腻之症;若因痰湿内阻者,可兼有喉中痰声漉漉,咳吐不利,呼吸急促,苔白腻等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