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小儿惊风的症状 急惊风的主要症状

小儿惊风的症状 急惊风的主要症状

急惊风的主要症状表现为:发病急,小儿出现神志昏迷,两眼窜视,牙关紧闭,头颈部强直,四肢出现抽搐,脉浮数或滑数,指纹青紫等症状。

小儿惊厥推拿

惊风又称惊厥,以抽搐、痉挛、神志不清为特征,一般分为急惊风和慢惊风两种。急惊风多突然发生,出现神志昏迷,两目上视,牙关紧闭,脊背强直,四肢抽搐、颤动等症状。慢惊风多发生较缓,出现面色苍白,嗜睡神昏,两手握拳,抽搐无力,四肢厥冷等症状。

  对于惊风,特别是急惊风的治疗,强调一个“快”字。家庭中遇到孩子发生惊风时,应马上送医院急诊。但在孩子危重的时候,还应先采取推拿急救手法,以赢得去诊治的时间。

  一、急惊风:

  推拿治疗原则是开窍镇惊。手法操作可以:

  1.掐人中、承浆、老龙、威灵、十王等穴。

  2.拿肩井、委中穴。按揉百会穴。

  3.发热者加推泻肝经、心经、天河水、推退下六腑、推脊等。

  4.痰闭加按揉天突-、膻中、丰隆,小天心穴。

  二、慢惊风:

  推拿治疗原则是培元安神。手法操作除可同于急惊风手法外,还可加:

  1.揉中脘、丹田、脾俞、胃俞穴。

  2.推补脾经,按足三里,捏脊。(捏脊法参见疳积的治疗)

小儿急惊风偏方

1.桃仁栀子面治小儿惊风

材料:桃仁25克,栀子20克,白面粉30克。

制作:桃仁洗净、捣泥,栀子洗净、研末;将桃仁泥、栀子末与面粉混合,加入鸡蛋清,调匀。

用法:均匀涂于两足心,用纱布包扎固定。

适用范围:主治急惊风。

2.木芙蓉治疗惊风

材料:鲜木芙蓉花10克,绿茶1克,蜂蜜25克。

制作:木芙蓉花洗净,加适量水,煮沸5分钟后加入绿茶和蜂蜜即成。

用法:每日1剂。分3次温服。

适用范围:用于小儿惊风。

3.菖蒲生姜汁治小儿惊风

材料:菖蒲、老生姜各适量。

制作:将菖蒲、生姜洗净,一起捣烂,取汁。

用法:隔汤温热灌服。

适用范围:小儿急惊风。

这里还为大家介绍一个急救方法:当患儿抽搐大作时,由大人口含生油,用手掩儿双目,当面喷一口,随手用干布抹去油,然后给儿童小便半茶杯饮下,抽搐即止。

小儿惊风偏方

芭蕉薄荷汁

组成:鲜芭蕉、鲜薄荷各适量。

用法:上药分别捣烂取汁,和匀备用。取汁涂抹头顶留卤门,涂四肢留手足心勿涂。

主治:适用于小儿急性惊风。

薄荷油

组成:薄荷油1-2滴。

用法:用温水半面盆,加入簿荷油1-2滴,搅匀,给患儿洗擦周身。

主治:本法用于夏天小儿高热惊厥。薄荷油不可多用,多用小儿洗后会寒战。

泡薄荷叶

组成:鲜薄荷叶10-20片。

用法:将上药浸泡于热水中数分钟备用。取药液待水温适中时,洗擦患儿。

主治:用于急惊风。

水煎大蜂窠

组成:大蜂窠一个。

用法:取上药加水煎汤备用。取药液待其温度适宜时浴之。

主治:适用于小儿诸热惊厥。

柳树枝尖

组成:细叶柳树枝尖(约2寸长,去粗皮)7~11根,葱白15茎(连须),米酒糟50克,生姜3 克。

用法:诸药混合捣至极烂,用砂锅炒热,布包备用。用时分成2份,1份贴脐上,1份贴头顶,敷20~30分钟,再炒热再敷,至病愈止。

主治:小儿急惊风发作时见目睛上视,牙关紧急,项背强直,四肢拘急,抽搐昏迷,发作前可有发热、呕吐、烦躁,摇头弄舌,时发惊啼或昏迷嗜睡等先兆症状。

石菖蒲汁

组成:石菖蒲、老生姜各适量。

用法:共捣烂取汁,隔汤温热灌服。

主治:小儿急惊风。

朱砂泥

组成:朱砂1克、连须葱头数个、灯芯草。

用法:共捣如泥,滴入香油少许,文火煎熬如膏,摊在布上。先将灯芯草2 段放在脐部,然后贴上膏药。

主治:小儿慢惊风,发病时作时止,或面部肌肉抽动,或某一肢体抽搐,面色苍白或萎黄,精神疲倦,嗜睡或昏迷。

丁香葱白

组成:葱白1根、丁香、艾蓬头各7个。

用法:共捣烂,敷脐孔,布包。

主治:小儿惊风。

小儿惊风是什么症状 慢惊风的症状

慢惊风的主要症状,除了有抽风、昏迷与急惊风表现症状相同外,患病的小儿还表现为形神疲倦,嗜睡,面色晄白萎黄,体温一般下降,四肢冰冷,呼吸微弱,囟门低陷,抽搐无力、似搐非搐等症状。

小儿急惊风的症状和护理方法

小儿急惊风的症状

1.肢体抽搐,两目上视,意识不清:急惊风往往高热39℃以上,面红气急,躁动不安,继而出现神志不清,

2.慢惊风表现嗜睡无神,两手握拳,抽搐无力,时作时止,有时小儿会在沉睡中突发痉挛。

小儿急惊风家庭护理方式

1.急惊风发病突然,必须争分夺秒地进行抢救;在家庭中如果宝宝发生急惊风时,可以采取掐人中、按合谷穴等方法先进行急救,以赢得时间,然后立即到医院进行诊治。

2.慢惊风在急性发作时,常用手法同急惊风,先缓解病情。

3.惊风发作时,可以用裹了纱布的筷子放在宝宝上、下牙齿之间让他咬住,以防咬破舌头。

4.宝宝衣服要宽松,及时清除咽喉部的分泌物如痰液,头后仰,托起下颌,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窒息。

5.在抽搐发作时,不要强行扯拉宝宝的手足,以防扭伤四肢筋骨,留下后遗症。

6,小儿惊风的治疗偏方:用麻线把宝宝手心脚心缠住,又在胁下缠一圈,然后以灯火照灼手足心。同时,用石蒜(晒干)、车前子,等分为末,水调匀贴手心。再在手足心、肩膀、眉心、鼻心等处以灯火照灼,可使宝宝复苏。

婴儿惊风推拿手法 婴儿惊风随证推拿

急惊风型:症状表现为突然高热惊厥,烦躁不安,面红唇赤,气促,牙关紧闭,继而四肢抽搐,昏迷,头项强硬,随证加掐合谷,清天河水,按天柱,揉印堂,掐精宁,按小天心,推心经。

慢惊风:症状表现为面色苍白,嗜睡无神,抽搐无力,时作时止,两手颤抖。随证加补脾经,补肾经,推三关。

前顶的准确位置图作用 前顶的作用

前顶穴属督脉,具有平肝熄风,清热利窍,安神醒脑的作用,长期按摩这个穴位,对癫痫,头晕,头顶痛,鼻渊,目赤肿痛,小儿惊风,高血压,鼻炎,中风后引起的偏瘫等疾病有医治,调整,改善作用。

临床上配伍后顶穴,颌厌穴,有通经活络的作用,能够治疗风眩,眩晕,偏头痛;配人中,治疗面肿虚浮;配百会穴,有清热泻火的作用,能够治疗目暴赤肿,头痛,眩晕;配攒竹,人中,有熄风镇静,清热宁神的作用,能够治疗小儿急惊风。

中医急惊风的概述

惊风是小儿时期常见的一种重急病证,临床以昏迷、抽搐为特征,又称“抽风”。惊风可发生于任何季节,年龄以l~5岁小儿最多见,年龄越小,发病率越高。惊风在古代属四大儿科要证之一,由于来势急暴,变化迅速,因此也是一种“恶候”。惊风属西医学“小儿惊厥”。

惊风可出现许多不同的证候,临床用四证、八候予以概括。四证措痰、热、惊、风;八候指搐、搦、颤、掣、反、引、窜、视。发作时四证常同时出现,难以截然分开,而八候则不一定会全部出现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惊风可分为急惊风和慢惊风两类。几起病急暴,属阳属实者,称急惊风;病久已虚,属阴属虚者,称慢惊风。

急惊风来势急骤,以高热伴抽搐、昏迷为特征。

外感风邪、时邪,内蕴湿热疫毒及暴受惊恐为主要病因。临床以清热、豁痰、镇惊、熄风为主要治则,痰盛者首先化痰,热盛者予以清热,风盛者应速祛风镇惊。

小儿急惊风小儿推拿 小儿急惊风主证

高热。体温往往在39°c以上,面红唇赤,气急鼻煽,烦躁不安,啼无涕泪,继而出现神志昏迷,两目上视,牙关紧闭,脊背强直,四肢抽搐,颤动等候。因食物积滞而引起者,可兼见脘腹胀满,便秘,苔厚腻之症;若因痰湿内阻者,可兼有喉中痰声漉漉,咳吐不利,呼吸急促,苔白腻等症。

相关推荐

小儿惊风的病因是什么

急惊风病因以外感六淫、疫毒之邪为主,偶有暴受惊恐所致。 外感六淫,皆能致痉。尤以风邪、暑邪、湿热疫疠之气为主。小儿肌肤薄弱,腠理不密,极易感受时邪,由表入里,邪气枭张而壮热,热极化火,火盛生痰,甚则入营入血,内陷心包,引动肝风,出现高热神昏、抽风惊厥、发斑吐衄,或见正不胜邪,内闭外脱。若因饮食不节,或误食污染有毒之食物,郁结肠胃,痰热内伏,壅塞不消,气机不利,郁而化火。痰火湿浊,蒙蔽心包,引动肝风,则可见高热昏厥,抽风不止,呕吐腹痛,痢下秽臭。 小儿神气怯弱,元气未充,不耐意外刺激,若目触异物,耳闻巨声,

小儿推拿急惊风的手法 小儿急惊风推拿方解

急惊风有清热,熄风,化痰,镇惊四法。 其治:清热宣肺有清天河水,退六腑,清肺经,心经,捏脊,掐揉二扇门; 平肝息风有清肝经,拿风池,肩井,推天柱骨,捏脊,按阳陵泉,拿承山; 化痰导致,有清肺经,摩肺俞,推揉膻中,揉天突,中脘,丰隆,按弦搓摩,猿猴摘果法,补脾经,清大肠,揉板门,中脘,天枢,脾俞,胃俞。 镇惊定搐,有清心经,肝经,揉小天心,总筋,拿曲池,肩井,阳陵泉,承山,天柱骨,捏脊。 开窍醒神,有掐人中,拿合谷,掐五指节,端正,老龙,十宣,百虫,承山,委中。

小儿惊风推拿 小儿惊风养护宜忌

1.小儿惊厥是神经系统严重症状,应尽快控制,以免损伤脑细胞。对病情重的患儿应采取综合疗法。 2.高热引起的惊厥应尽快退热,防治复发。 3.对于惊搐不止的痰涎多者,应使其侧卧,可用纱布裹压舌板放于上下齿间,以利于呼吸和痰涎外流。 4.惊风者禁食含有脂肪等的食物,应以素食流质为主。病情好转后,注意补充营养,缺乏维生素D和缺钙者应注意及时补充。

青黛的功效与作用 定惊

青黛能清热解毒,凉血,定惊。可用于暑热惊痫,惊风抽搐,小儿惊风。治暑热惊痫,常与甘草、滑石等同用,如碧玉散;治小儿惊风抽搐,多余钩藤、牛黄等同用。

小儿惊风推拿 小儿惊风病因病机

风,热,痰,火之邪及惊吓,食滞等,是惊风发生的主要外因。小儿因体属纯阳,感受六淫外邪,化热急速,热盛生风,风热相煽,煎熬津液,凝结为痰,痰热壅闭;或因乳食不节,积滞痰热内壅,气机逆乱,清窍蔽塞,发为惊风;另外先天肾气不足,久病津液亏损,阴血不足,筋脉失其濡养等内因也可导致肢体拘急,角弓反张发作。

全蝎的功效有哪些

全蝎又叫蝎子,为钳蝎科动物东亚钳蝎的干燥全体。别名:虿、奎、杜伯、主簿虫、虿尾虫、全虫、茯背虫、蝎子。有息风镇痉,攻毒散结,通络止痛的功效。用于小儿惊风,抽搐痉挛,中风口喎,半身不遂,破伤风症,风湿顽痹,偏正头痛,疮疡,瘰疬。 别名:虿、奎、杜伯、主簿虫、虿尾虫、全虫、茯背虫、蝎子。 性味:味辛;性平;有毒 功效分类:平肝息风药;祛风药。 归经:肝经。 功效:祛风止痉;通络止痛;玫毒散结 主治:小儿惊风;抽搐痉挛;中风口;半身不遂;破伤风;风湿顽痹;偏正头痛;牙痛;耳聋;痈肿疮毒;瘰疬痰核;蛇咬伤;烧伤

荨麻的功效与作用 平肝定惊

荨麻有平肝定惊的作用,适用于产后抽风、幼儿惊风。麻叶荨麻少许适量,以水煎后内服,治疗产后抽风、小儿惊风。《黔书》:可已疯。

小孩惊风的推拿疗法

临床上分为急惊与慢惊两种,急惊来势凶急,处理不当可使脑组织和面部机体缺氧,遗留后遗症状,严重的可引起窒息,发生呼吸和循环衰竭,因此要及时治疗。慢惊风多因急惊失治或突受惊吓,或久痢久泻、大病后正气亏损,津血耗伤,筋脉失于滋养而致。 惊风可受多种原因引起。现代医学认为小儿中枢神经发育不完善,每当高热或炎症刺激时容易发生惊风。祖国医学认为外感时邪,内蕴痰热,及大病久病之后,脾虚肝旺、肝肾阴亏为其主要发病因素。 临床上急惊风者,高热往往39℃以上,面红唇赤,气急鼻扇,烦躁不安,啼无泪涕,继而出现神志昏迷。两目上视

小儿惊厥概述

惊厥(convulsion)俗称抽筋、抽风、惊风,也称抽搐。表现为阵发性四肢和面部肌肉抽动,多伴有两侧眼球上翻、凝视或斜视,神志不清。有时伴有口吐白沫或嘴角牵动,呼吸暂停,面色青紫,发作时间多在3~5分钟之内,有时反复发作,甚至呈持续状态。是小儿常见的急症,尤以婴幼儿多见。6岁以下儿童期惊厥的发生率约为4%~6%,较成人高10~15倍,年龄愈小发生率愈高。惊厥的频繁发作或持续状态可危及患儿生命或可使患儿遗留严重的后遗症,影响小儿的智力发育和健康。 惊厥是小儿常见的危急重症,可发生于许多疾病的过程中,临床以

中药地龙的功能主治

热病惊狂、小儿惊风、咳喘、头痛目赤、咽喉肿痛、小便不通、风湿关节疼痛,半身不遂 地龙菜等症。外用涂丹毒、漆疮等症。 1.清热息风:主治壮热惊痫,动风抽搐。 2.清肺定喘:可治肺热痰咳气喘,对肺热型支气管哮喘疗效较好。 3.利尿通淋:适用于湿热下注,热淋涩痛。4.通行经络:可用治热痹节肿赤痛;适当配伍也可治寒痹;配伍益气行血药常用于气虚血瘀,经络不利,偏瘫失语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