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中医怎么治疗眼疲劳

中医怎么治疗眼疲劳

1、口服障眼明片,每次5片,每日3次。

2、口服复明片,每次5片,每日3次。

3、口服杞菊地黄丸,每次2丸,每日3次。

4、口服明目地黄丸,每次2丸,每日3次。

5、菊花30克,决明子30克,麦门冬30克,枸杞子30克,每日各用1克,用开水泡20分钟,每日饮用6至9次。

6、山楂30克,何首乌30克,金银花30克,菊花30克,每日各用1克,用开水泡20分钟,每日饮用6至9次。

7、点眼药:珍珠明目液,每次2滴,每日3次。

8、润舒眼药水,每次2滴,每日3次。

9、珍视明眼药水,每次2滴,每日3次。

10、艾唯多眼药水,每次2滴,每日3次。

11、滋阴养血和解汤:熟地30克,枸杞子12克,麦门冬10克,沙参10克,黄芩10克,半夏10克,银柴胡10克,荆芥10克,防风10克,香附10克,当归5克,白芍5克,夏枯草15克,甘草3克。水煎服。每日或隔日1剂,早晚分服,每次服150至200毫升。

中医对眼疲劳的认识

人在正常情况下,眼眶内的泪水会形成一层膜,覆盖在角膜和结膜的表面,称为泪膜。人每次眨眼之后,都能形成一层泪膜,可以保持眼睛湿润和舒服,因此不易产生眼干、疲劳等症状。但如果长期盯着一个目标(如用电脑、看书),持续时间太长,眨眼反射比较少,不能及时形成泪膜,就会导致眼表面干燥,引起眼疲劳。

现代中医学对眼疲劳的病因病机的研究,多以传统病机结合历代眼科古籍进行论述,也有人从大量病例资料中进行分析,或从现代医学的角度进行探索。其主要原因为肝肾不足,精血耗损而不能上荣;脾虚气弱,目失所养;劳瞻蝎视而暗耗精血,心血亏虚;肝郁气滞,无以滋养眼目。眼疲劳并非独立的眼病,其临床表现多种多样,不同类型的病因所伴随的症候也有所不同。肝肾不足者,兼症见眼胀干涩、目眩耳鸣、腰膝酸软、舌淡、苔白、脉沉弦;气血亏虚者,兼症见心悸、健忘、神疲、便干、舌淡苔白、脉沉细等。

眼疲劳已作为一种临床常见病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本病为多因素疾病,治疗上除了处理眼局部症状外,还要对患者的生活习惯、饮食方式、工作量、身体锻炼给予合理建议。

中医食疗治疗眼疲劳有妙招

妙招1

健目功

首先,将两手搓热,轻敷于两目之间,深呼3口气,吐出浊气。吸气时心中默念“ 静” 字,呼气时心中默念“ 松” 字,同时意念想像眼部的肌肉逐渐放松。5分钟后,两手自然下垂于身侧,睁开双眼。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眼睛有胀和热的感觉,这是肌肉松驰和气血充盈的表现。

接着,眼睛由观近物逐渐过渡到最远的物体。呼气时,眼睛由观最远物逐渐过渡到观近物。最远和最近的物体的选择,可因练功者所处环境地点的不同而异。

然后,按摩眼睛。两目轻轻闭上,用两个大拇指轻轻地揉按攒竹、睛明、太阳、四白、风池等穴位,次序不限,每个穴位正反各8次,共16次。按时吸气,松时呼气,一按一松反复进行。

最后,养目,即闭目静养5分钟。

妙招2

多吃明目的食物

自古以来,中国有“ 医食同源” 的说法,许多食物其实也是药物,同样能够防治疾病。有时,眼睛的不适或者眼病的出现,都是由于某些物质的缺乏所引起,所以,平时多补充能够有效明目的食物,就能让自己的眼睛“ 炯炯有神” 。那么,究竟什么食物能够起到明目的作用呢?主要有两大类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的食物和富含多种维生素的食物,尤其是维生素A。

因为,眼睛正常生理功能的发挥,衰老组织的更新,损伤后组织的修补都离不开蛋白质。如果蛋白质长期供应不足,会使眼睛组织衰退,功能减退,出现眼袋、眼睑下垂等问题,所以平时应多吃瘦肉、鸡蛋、牛奶等富含蛋白质的食物。

而维生素A对眼睛是必不可少的,一旦缺乏,眼睛就会出现干涩、易流泪、怕见光、眼皮干燥等情况,还有可能患上眼病,影响正常学习和工作,因此,平时要多吃富含维生素A的食物,例如动物的肝脏、蛋、奶、鱼肝油等,最好将它们与胡萝卜、油菜、菠菜、南瓜、橘、杏、柿子等搭配着吃。另外,还要经常食用含有维生素B和维生素C的食物,如各种新鲜蔬菜、糙米、粗面、豆类等。

中医如何治疗视觉疲劳

一、内治法

1、肝血不足型主要表现为,视力疲劳,视物模糊,眼目干涩,头晕心悸,失眠多梦,舌淡红,苔薄白,脉细弱。予以养血补肝,可用养肝丸,每次9克,每日3次,口服,当归养血膏,每次10毫升,每日3次,口服(或当归养血精亦可),复方阿胶浆,每次1支,每日3次,口服,阿胶补血膏,每次10毫升,每日3次,口服。

2、肝肾阴虚主要表现为视疲劳,视物模糊,眼目干涩,耳鸣健忘,失眠多梦,五心烦热,咽干颧红,腰膝酸软,甚或遗精,舌红苔少,脉细数。当滋补肝肾,养阴明目,可选用杞菊地黄口服液,每次1支,每日3次,口服,或杞菊地黄丸(浓缩丸),每次8丸(每瓶200丸),每日3次,口服,首乌宁,每次9片,每日3次,口服,明目地黄丸,每次9克,每日3次,口服,精乌冲剂(颗粒),每次10克,每日2次,冲饮。

二、外治法

1、珍珠明目滴眼液每次1-2滴,每日3-5次,双眼交替进行。

2、麝珠明目滴眼液每次1-2滴,每日3-5次,双眼交替使用。

3、千里明眼膏每次2次,午休及睡前进行。

4、千里明滴眼液每次1-2滴,每日3-5次,双眼交替使用。

内治与外治同时进行,效果更佳。

眼睛特别痒中医帮你解决

眼睛痒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点:一是结膜有炎症刺激所致;二是用眼过度引起的眼疲劳;三是过敏性结膜炎。其中以后二者更为多见,采用桑叶煎水敷眼,效果不错。……

在日常生活中,会有眼睛特别痒的时候,多数人会认为自己有沙眼。其实随着卫生条件的改善,沙眼已不多见。眼睛痒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点:一是结膜有炎症刺激所致;二是用眼过度引起的眼疲劳;三是过敏性结膜炎。其中以后二者更为多见,采用桑叶煎水敷眼,效果不错。

将桑叶10克加水煎煮5~10分钟,往里加一点食盐,稍凉后用药棉蘸水敷在眼睛上。敷时眼睛要闭着,水温不要太高。

中医认为,眼痒多是风热、津液不足所致,桑叶性味苦、甘、寒,能疏散风热、清肺润燥,为治疗眼涩眼痒、消除眼部疲劳的要药。加盐能促进药液渗入眼部皮肤,有助于药效发挥。

中医如何治疗疲劳咳嗽

疲劳咳嗽肺主气,为五脏之盖,其脉环循胃口,肺脏劳伤,则令人咳嗽上气,或唾脓血,寒热潮作,面赤口干,偏卧喜汗,不能饮食,肌肤消瘦。

方药 鲜莱菔10余枚。

用法 秋日鲜莱菔去叶,自叶中心穿以鲜槐条令槐条头透出根外,悬在茂盛树上百日,至101日取下。用时去槐条,将莱菔切片煮烂,每服1枚,数服即愈。

说明 本方出自《医学衷中参西录》。《日华子本草》中说:莱菔“能消痰止咳,治肺痿吐血。温中补不足,治劳瘦咳嗽”。莱菔即白萝卜,能消积滞、化痰热、下气、宽中、解毒,既补中益气,又可化痰止咳。秋天应提前准备,以待不时之需。

方药 鲜蜂蜜、姜汁、白萝卜汁、梨汁、人乳各120毫升。

用法 共熬成膏,早晚滚烫服10毫升。

说明 本方出自。《经验广集》,原名五汁饮。蜂蜜润肺通便,姜汁温化寒痰,萝卜汁下气通腑,梨汁清热止咳,人乳滋阴补气,诸药协同作用,有补有清,寒温并用,治虚劳咳嗽颇效。

睛明的准确位置图和作用 按摩睛明的功效

睛明穴是中医治疗眼部疾病常用的穴位之一,主治目赤肿痛,迎风流泪,视物不明,内外翳障,近视,青盲,夜盲,色盲,急慢性结膜炎,泪囊炎,角膜炎,电光性眼炎,视神经炎,按摩睛明可改善眼周气血供应,从而消除眼睛疲劳和干涩。

眼睛特别痒中医有妙招

眼睛痒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点:一是结膜有炎症刺激所致;二是用眼过度引起的眼疲劳;三是过敏性结膜炎。其中以后二者更为多见,采用桑叶煎水敷眼,效果不错。

将桑叶10克加水煎煮5~10分钟,往里加一点食盐,稍凉后用药棉蘸水敷在眼睛上。敷时眼睛要闭着,水温不要太高。

中医认为,眼痒多是风热、津液不足所致,桑叶性味苦、甘、寒,能疏散风热、清肺润燥,为治疗眼涩眼痒、消除眼部疲劳的要药。加盐能促进药液渗入眼部皮肤,有助于药效发挥。

有效缓解眼疲劳的四种按摩方法

1、按压穴位法缓解眼疲劳

闭上眼睛,把拇指放在太阳穴上。用食指第一和第二节关节间的指腹,平稳地触压眼窝上缘和眼窝下缘,方向是从鼻子往太阳穴进行。

2、按压眼球法缓解眼疲劳

闭着眼睛,用食指、中指,无名指的指端轻轻地按压眼球,也可以旋转轻揉。不可持续太久或用力揉压,20秒钟左右就停止。

3、按压眉间法缓解眼疲劳

拇指腹部贴在眉毛根部下方凹处,轻轻按压或转动。重复做3次。眼睛看远处,眼球朝右--上--左--下的方向转动,头部不可晃动。

4、按压额头法缓解眼疲劳

双手的各三个手指从额头中央,向左右太阳穴的方向转动搓揉,再用力按压太阳穴,可用指尖施力。如此眼底部会有舒服的感觉。重复做3~5次。

除此以外,用力眨眼,闭眼,也能消除眼睛疲劳,还有一些常见的 家庭日常治疗眼疲劳方法 ,这些方法都能消除眼睛疲劳,让眼睛充分休息,刺激容易老化的眼睛肌肉,恢复活力。上述各运动方法如能与用眼卫生、均衡膳食相结合,会更好。

相关推荐

中医按摩法帮你缓解眼部疲劳

一:捂眼 先闭紧双眼数到8,再眼部放松休息着数到8,多次重复进行。然后睁大眼睛,保持8秒钟,重复三次。闭上眼睛,手掌半握扣在眼睛上,要当心不要碰到眼球,通过想象黑暗来放松。 二:让眼睛转转圈 身体坐直,眼睛平视前方,保持头部不动。右臂向右侧完全伸直,抬至肩膀高度,保持手臂绷直并完全伸展,朝头中部呈弧形移动,同时摆动食指,两眼跟着食指的运动,让眼球先滚动到最右边,再向上到眼窝最上方,然后到最左边,再到眼窝的底部。 眼球在每一位置停留一秒钟,开始时做6次,逐渐增加到10至12次。然后用左手重复动作,让眼球沿相

眼底病怎么办

如果说玻璃体视网膜手术是治疗眼底病的“神兵利器”,那么,微创手术则是治疗眼底病的“新式武器”,两者相互配合能发挥巨大的“威力”。 据介绍,目前治疗眼底病最实用的微创技术为23G微创玻璃体视网膜手术。该微创手术切口只有0.6mm,手术时间短,伤口几乎没有出血,不需切开结膜,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术后炎症反应也几乎没有,患者异物感、疼痛感、流泪等刺激症状极其轻微。 在适应症范围内,如黄斑裂孔、黄斑前膜、玻璃体积血、单纯视网膜脱离、外伤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高血压视网膜病变、视网膜血管阻塞、黄斑

眼底出血中西医治疗的区别有哪些呢

我们知道,很多疾病都可以采用中药和西药的治疗方法,但这两者之间的区别是很多患者不了解的。很多眼底出血患者在治疗的时候总是会面临一个问题,到底是选择中医治疗呢还是西医治疗呢?在此,新浪中医专家为大家讲解一下眼底出血治疗在中西医方面的区别。 眼底出血中西医治疗的区别 首先我们来看看西医是如何治疗的,西医治疗离不开西药,而西药容易含有激素,让患者比较容易产生依赖性,或者产生别的并发症。因此新浪中医专家不建议广大患者采用这种治疗的方法。 那么中医又是如何治疗的呢?中医治疗眼底出血属于中医学的“内障”眼病范畴内的。

中医如何解释疲劳

《黄帝内经》中对疲劳就有较充分的论述。后世医家在此基础上不断补充、丰富,使中医疲劳理论不断完善。内因、外因均可导致疲劳,但以内伤尤其过劳为主要病因。疲劳为害,涉及五脏六腑,主要为脾、肝、肾,首当推脾。疲劳属于中医学的"虚劳"范畴。 疲劳是机体在一定环境条件下,由于过长时间或过于繁重、紧张的体力或脑力劳动而引起的作业效率明显的暂时降低的一种生理现象,主观上一般伴有疲倦感,甚至筋疲力尽的感觉。但主观疲倦感并不一定是机体疲劳,有时无疲倦感觉,而机体却已进入疲劳状态。 疲劳的表现是多种多样的,大体上可以分为四

眼睛流泪疲劳要怎么办

眼疲劳是一种眼科常见病,它所引起的眼干、眼涩、眼酸胀,视物模糊甚至视力下降直接影响着人的工作与生活。眼疲劳主要是由于人们平时全神贯注看电脑屏幕时,眼睛眨眼次数减少,造成眼泪分泌相应减少,同时闪烁荧屏强烈刺激眼睛而引起的。它会导致人的颈、肩等相应部位出现疼痛,还会引发和加重各种眼病。 缓解方法 缓解和治疗眼睛疲劳,也可以通过滴“人工泪液”的滴眼液来解决,它含有透明质酸纳、牛磺酸、维生素B6等成分,不但能缓解眼睛疲劳等不适症状,让眼睛持久水润,还能补充眼睛所缺乏的营养和水分,从而避免眼疲劳的发生。众所周知,正

眼底出血应如何治疗

中医中苭治疗眼底病具有止血不留瘀,祛瘀不伤正,延缓增殖性病变形成,减轻激光治疗对眼底的损伤,避免出血反复发生的优势;针刺联合中苭治疗缺血性眼底病更是独具特色,具有抗炎、镇静、解痉、补气养血、调整阴阳、活血化瘀、调节免疫功能、改善微循环、增强视细胞活性、提高视神经的兴奋和传导功能等方面作用,从而对保持和提高视力、扩大视野范围、改善病情、阻止疾病进展方面有着特定的临床意义。对于炎症性眼底病而言,中医治疗眼底病不仅具有确切的抗菌消炎、抗病毒作用,而且还有类似激素、免疫调节剂、免疫抑制剂的作用,可以减少这些西苭的

眼疲劳用什么眼药水

所谓眼疲劳,是一种由于从事近距离工作或学习,过度使用视力而产生的一种眼部症状,主要表现为眼胀、眼睛视物稍久即模糊,有时甚至无法写作或阅读,眼睛干涩,想闭眼等,也有人称之为“眼疲劳综合征”。 眼睛一疲劳,很多人就喜欢将眼药水变成“必备药品”。那么眼疲劳用什么眼药水?用于治疗眼睛干燥的眼药,与人体泪液的PH值都是相同的。所以,无论什么成分的眼药水点进眼睛都能适当缓解眼干涩。 专家表示,眼药水原则上是能不用就不用,尤其是对于单纯性眼疲劳,眼药水绝对不是必备品。如果一定要选择的话,在购买眼药水之前最好请眼科医生检

眼疲劳用什么眼药水

眼疲劳用什么眼药水 所谓眼疲劳,是一种由于从事近距离工作或学习,过度使用视力而产生的一种眼部症状,主要表现为眼胀、眼睛视物稍久即模糊,有时甚至无法写作或阅读,眼睛干涩,想闭眼等,也有人称之为“眼疲劳综合征”。 眼睛一疲劳,很多人就喜欢将眼药水变成“必备药品”。那么眼疲劳用什么眼药水?用于治疗眼睛干燥的眼药,与人体泪液的PH值都是相同的。所以,无论什么成分的眼药水点进眼睛都能适当缓解眼干涩。 专家表示,眼药水原则上是能不用就不用,尤其是对于单纯性眼疲劳,眼药水绝对不是必备品。如果一定要选择的话,在购买眼药水

黄斑区眼底出血可以治疗

1、激光治疗:用激光所产生的热能,摧毁黄斑区的异常新生血管。激光光凝仅是为了封闭已经存在的新生血管,并不能阻止新的新生血管的形成,是一种对症治疗。同时,激光稍一过量,本身可以使脉络膜新生血管增生,且对附近的正常组织也产生损坏,视功能将受到大的影响,必须警惕。 2、手术治疗:如视网膜下新生血管膜的切除、黄斑转位术、视网膜移植等。 3、中医治疗:眼底黄斑变性治疗方法现在的中医疗法是比较受欢迎的,中医疗法对于眼底黄斑变性的问题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中医对人眼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疾病的诊治方面有自己的治疗方式。 中

睛明的准确位置图视频 睛明的作用主治

睛明为足太阳膀胱经,手太阳小肠经,足阳明胃经,阳跷,阴跷五脉交会穴,是中医治疗眼部疾病的常用穴位之一,按摩该穴位有改善眼周气血供应,消除眼睛疲劳,干涩,镇痛,止泪,止痒,消肿的作用,令眼睛明亮;对于老花眼,近视,青光眼,白内障,迎风流泪,夜盲症等眼疾起到明显的调理,改善和保障作用;对急慢性眼结膜炎,眼睛充血红肿的症状有缓解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