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电表现出什么症状
触电表现出什么症状
第一为全身的表现,轻度电击者头晕、心悸、面色苍白、口唇发绀、四肢乏力、情绪紧张,因惊恐而晕倒并可能有肌肉疼痛,稍待休息即可完全恢复。中度电击者表现为惊恐、面色苍白、表情呆滞、 触电肢体麻木感,部分患者甚至昏倒,暂时意识丧失。重度电击者,立即昏迷抽搐。
第二为局部表现,主要表现为皮肤电热灼伤。
接触性皮炎症状
1、自觉症状
自觉瘙痒、烧灼感,间有疼痛。皮损泛发者,可有发热、头痛、不适等全身症状。
2、皮损分布
皮损常分布在接触部位,有一定形态,界限清楚,且与致病物的接触方式有关。可根据发病部位寻找可能的发病原因,如头面部接触性皮炎常考虑化妆品及染发剂过敏,对内裤染料过敏引起的皮损可呈裤形分布。
3、皮损特点
境界清楚的红斑、丘疹、丘疱疹,严重时红肿明显并出现水疱或大疱。疱壁紧张,内容澄清,水疱破后为糜烂面,严重者(如强酸、强碱作用)可发生表皮剥脱,甚至坏死。在皮肤组织比较疏松处如面部、阴囊等处常有明显肿胀。有时由于接触物的刺激性较弱,或浓度较低,则症状发生缓慢,皮损开始可呈亚急性表现,为轻度红斑、丘疹、境界不清楚。若病因不能及时发现而长期反复接触后发病,则呈慢性湿疹样变,皮损呈轻度浸润、增厚及苔藓样变,如洗涤剂引起的手部接触性皮炎。
触电急救的关键在于触电后4分钟
千防万防,意外难防。日常生活生产中,一旦我们遇到触电事故,触电之后的救治是非常关键的。
有的触电事故,先触电者被救助之后没有死亡,反而救助者死亡。有的高处触电事故,触电者起初并没有死亡,但在隔断其与电源的接触之后,未加以保护,坠落死亡。更有触电者,因为没有得到正确的救治,延误了救治的最佳时机而发生悲剧。
如2010年发生在西乡的2尸3命触电事故,妻子触电之后,丈夫在紧急情况下不够冷静,盲目施救,使事态扩大,不仅没救活妻子,自己也触电身亡。在此提醒广大市民,遇到触电事故的发生,一定要冷静,首先断掉电源,在立足自身安全的前提下,不直接接触带电体和触电者,拿干衣服和毛巾、被子等绝缘物将触电者拽离带电体。
专家告诉我们,事故发生后的4分钟是救援最关键时间。很多触电者施救及时是可以救活的。在抢救过程中,救治者首先要对被电者做心肺挤压,方法是用双手叠加对心脏部位用力挤压,同时给伤者进行人工呼吸,向伤者口中吹气,再将空气挤压出身体,直至恢复心肺功能。专家还提到过去一些农村地区流传着一种错误的认识,认为发生触电事故之后要把触电者放在沙土里或木板上让其“放电”,这是不科学的,请广大市民在遇到触电事故时采取科学的方法,进行正确的施救。
下雨天触电怎么办 触电后手麻怎么办
这就是电击伤引起的神经损伤,一定要积极的治疗,就会好转的,一般的治疗方法有,针灸按摩治疗,配合口服药物治疗,口服,维生素B1,维生素b12治疗。
触电伤害表现为多种形式。电流通过人体内部器官,会破坏人的心脏、肺部、神经系统等,使人出现痉挛、呼吸窒息、心室纤维性颤动、心跳骤停甚至死亡。电流通过体表时,会对人体外部造成局部伤害,即电流的热效应、化学效应、机械效应对人体外部组织或器官造成伤害,如电灼伤、金属溅伤、电烙印,所以一定要小心避免生活中的触电。
洪水来了怎么办 避开电类设施
寻找逃难点时,如果发现高压线铁塔倾斜或者电线断头下垂时,一定要远远避开,不要攀爬电线杆和铁塔,防止直接触电或因地面“跨步电压”触电。
如何防止触电
在使用家电过程中,需要将插头部位的地与地面或其他具有接地效果的物体保持良好的接触,只有这样才能防止家电外表面或漏电对人身造成的伤害。
在维修家庭线路或用电设备时,首先就应确保电源已经断开,并且在操作至前,用测电设备如电笔再此测试以确保设备或线路上安全。在对设备或电气进行维修是时最好佩戴绝缘手套和其他具有保护措施的装备,如绝缘手环等。
对于用电设备的维修,应该请专业人员进行维修,做到不私自拆用电设备,有些用电设备即使在断电情况下,自身也会存在带点的情况,因此维修时应谨慎。
养成良好的用电习惯,用电设备在不使用时应当切断电源,插座等用电设备连接部位保持稳固接触,防止产生火花。对于线路部分出现裸露的部位应当及时进行包裹处理,防止对人身造成伤害。
触电死亡人数
失去知觉机械性损伤 是电流作用于人体时,由于中枢神经反射和肌肉强烈收缩等作用导致的机体组织断裂、骨折等伤害。电光眼 是发生弧光放电时,由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对眼睛的伤害。电光眼表现为角膜炎或结膜炎。按照人体触及带电体的方式和电流流过人体的途径,电击可分为单相触电、两相触电和跨步电压触电。当人体直接碰触带电设备其中的一相时,电流通过人体流入大地,这种触电现象称为单相触电。对于高压带电体,人体虽未直接接触,但由于超过了安全距离,触电死亡人数高电压对人体放电,造成单相接地而引起的触电,也属于单相触电。低压电网通常采用变压器低压侧中性点直接接地和中性点不直接接地(通过保护间隙接地)的接线方式,这两种接线方式发生单相触电的情况。体同时接触带电设备或线路中的两相导体,或在高压系统中,人体同时接近不同相的两相带电导体,而发生电弧放电,电流从一相导体通过人体流入另一相导体,构成一个闭合回路,这种触电方式称为两相触电。发生两相触电时,作用于人体上的电压等于线电压,这种触电是最危险的。
当电气设备发生接地故障,触电死亡人数接地电流通过接地体向大地流散,在地面上形成电位分布时,若人在接地短路点周围行走,其两脚之间的电位差,就是跨步电压。由跨步电压引起的人体触电,称为跨步电压触电。带电导体,特别是高压导体故障接地处,流散电流在地面各点产生的电位差造成跨步电压电接地装置流过故障电流时,流散电流在附近地面各点产生的电位差造成跨步电压电击正常时有较大工作电流流过的接地装置附近,流散电流在地面各点产生的电位差造成跨步电压电击防雷装置接受雷击时,极大的流散电流在其接地装置附近地面各点产生的电位差造成跨步电压电击高大设施或高大树木遭受雷击时,极大的流散电流在附近地面各点产生的电位差造成跨步电压电击。跨步电压的大小受接地电流大小、鞋和地面特征、两脚之间的跨距、两脚的方位以及离接地点的远近等很多因素的影响。人的跨距一般按0.8m考虑。
由于跨步电压受很多因素的影响以及由于地面电位分布的复杂性,几个人在同一地带(如同一棵大树下或同一故障接地点附近)遭到跨步电压电击时,完全可能出现截然不同的后果。即使鞋底是绝缘的人的电容还是相当大,脚底和地面的电容也很大, 如果是交流电的话, 电压高还是很有可能触电的触电死亡人数,纯理论研究可以这么说, 千万别真去试 电器的插头上有水,当你将插头插入带电插座时,首先人体会产生触电,如果是组合式插头里面进水,当你将插头插入带电插座时,很有可能烧坏用电器,重则会引起火灾,所以一定要保持干燥,免得发生意外。作用有限,只能保证触电后不会持续让电流通过人体,减少触电伤害电击伤的急救原则:一是发现有人触电后,立即切断电源,拉下电闸,或用不导电的竹,木棍将导电体与触电者分开。在未切断电源或触电者未脱离电源时。
切不可触摸触电者;二是对呼吸和心跳停止者,触电死亡人数应立即进行口对口的人工呼吸和心脏胸外挤压,直至呼吸和心跳恢复为止。如呼吸不恢复,人工呼吸至少应坚持4小时或出现尸僵和尸斑时方可放弃抢救。有条件时直接给予氧气吸入更佳;三是可在就地抢救的同时,尽快呼叫医务人员或向有关医疗单位求援。首先使触电人迅速脱离电源。其方法,对低压触电,可采用“拉”、“切”、“挑”、“拽”、“垫”的方法,拉开或切断电源,操作中应注意避免人救护人触电,触电死亡人数应使用干燥绝缘的利器或物件,完成切断电源或使触电人与电源隔离。对于高压触电,则应采取通知供电部门,使触电电路停电,或用电压等级相符的绝缘拉杆拉开跌落式熔断器切断电路。或采取使线路短路造成跳闸断开电路的方法。
如何避免触电
为了更好地使用电能,防止触电事故的发生,必须采取一些安全措施:
(1)各种电气设备,龙其是移动式电气设备,应建立经常与定期的检查制度,如发现故障或与有关的规定不符合时,应及时加以处理;
(2)使用各种电气设备时,应严格遵守操作制度,不得将三脚插头擅自改为二脚插头,也不得直接将线头插入插座内用电;
(3)带金属外壳的家用电器的外接电源插头一般都用三脚插头,其中有一根为接地线,而现在居民住宅大多没有敷设保护接地线,因此无法接用接地线,如果采用埋在地下的自来水管等作接地体,则必须保证地上的自来水管道有良好的电气连接,中间必须接触良好,不能有塑料等不导电的接头,更不得利用煤气管道等易燃易爆的气体管道作为接地体或接地线使用,另外还须注意家用电器插头的相线零头应与插座中的相线零线相一致,插座规定的接法为:面对插座看,上面的接地线,左边的接中线,右边的接相线;
(4)静电可能引起危害,重则可引起爆炸与火灾,轻则可使人受到电击,引起严衙后果,消除静电首先应尽量限制静电电荷的产生或积聚 ,方法:
①良好的接地,以消除静电电荷的积累;
②提高设备周围的空气湿度至相对湿度70%以上,加静电荷逸散;
③用电离中和的措施,在形成电荷最强烈的地方安装放电针,使电荷得到中和,消除静电;
④采用能防止产生静电的生产过程,如减少摩擦,防止液体摇晃,防止灰尘飞扬等;
⑤在低导电性物质中掺入导电性能良好的物质。
(5)有条件时,还可采用性能可靠的漏电保护器;
(6)严禁利用大地作中性线,即严禁采用三线一地,二线一地或一线一地制。
触电如何急救呢
触电急救的主要原则
触电事故是比较特殊的事故。因此,触电急救必须掌握3项原则,否则,不但达不到救人的目的,还可能造成不必要的伤亡。
原则之一:迅速切断电源
触电急救的前提就是要迅速切断电源。一方面,通电时间越长,触电者身体流经的电流越多,对人体的伤害越重;另一方面,从救护人员的安全考虑,除非万不得已,我们不能带电抢救,否则可能造成触电事故的扩大。
原则之二:就地正确抢救
触电者脱离电源后,处于“假死”状态时,恢复心跳和呼吸是最重要的。时间就是生命。如果只知道送往医院让大夫去抢救,就会把最容易救活的时间耽误在路途上。心跳和呼吸停止时间越长,大脑细胞坏死速度越快,医术再高明的医生也难以恢复了。有资料显示,从触电1min开始救治者,90%有良好效果;从触电6min开始救治者,10%有良好效果;从触电12min开始救治者,救活的可能性很小。因此,要刻不容缓地就地抢救。
原则之三:坚持到底不中断
对触电“假死”者的抢救,一旦开始,就应该持续不断地进行到底。抢救的结果只有两个,一个是生还,一个是死亡。但这里的死亡,指的是真正的死亡,即触电者身体僵硬、出现尸斑等症状,经医生确诊的死亡。只要触电者未出现真正死亡的症状并被医生确诊(二者缺一不可),救护者就要尽100%的努力,继续抢救。有触电者经4h或更长时间的人工急救而得救的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