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痛经针灸什么穴位

痛经针灸什么穴位

1、主穴:分2组。承浆、大椎;十七椎下、阿是穴。

配穴:承山、三焦俞、肾俞、气海俞。阿是穴位置:下腹部压痛点。

2、主穴:按证型分3组。气滞血瘀:中极、气海、三阴交;气血两虚:关元、足三里、血海;寒湿凝滞:命门、带脉、归来。

配穴:肾俞、次缪、地机、天枢。

主穴每次取一组,效不显时加用或改用配穴。承浆穴,以28号1寸针向下斜刺5分,待患者有针感后,快速提插捻转约30分钟,留针30分钟,每隔10分钟行针1次。大椎穴将针刺入皮下,向深部缓慢进针,使针感向背部下方传导,亦留针30分钟。

带状疱疹可以针灸吗

带状疱疹是可以通过针灸来辅助治疗的,针灸疗法通过对相关穴位的刺激,可以起到消炎止痛、祛风清热等作用,有利于缓解病情。但是需要在专业的针灸师下操作进行,不要自行针刺,灸法可以在医生指导下操作。下面是常见的针灸穴位:

针灸对颈椎病的作用

针灸疗法用于颈椎病,而且效果非常理想,多采用循经取穴、局部取穴与经外奇穴:相结合,可消除或减轻颈椎病所引起的头痛头晕、颈部酸痛、活动不便、耳鸣、上肢麻木及神经功能障碍等症状。

中医认为气不通则麻,血不通则木,气血不通则生麻木,可用中医药跟中医针灸治疗:

针灸疗法具有温经通络、行气活血、散寒止痛的功效,对颈椎病的颈肩及上肢麻木、疼痛有很好的疗效。我国治疗颈椎病的针灸疗法有多种:有穴位刺激法,如电针、温针、隔药饼灸、竹罐法、穴位激光照射、穴位注射、磁针、铍针等等都应用于本病的治疗。国外针灸工作者多用毫针或电针治疗,日本学者还采用过隔姜灸。据国内外资料统计,针灸对颈椎病有效率在90%左右。

尿频按摩哪里可以缓解 三阴交+阴陵泉+气海+关元

要改善频尿,也可以用针灸穴位,经常针灸的穴位是脚踝上3寸的三阴交,以及小腿膝盖内侧的阴陵泉,针灸时会有酸软微痛感,或是肚脐下1.5寸的气海与3寸的关元穴,都可以改善频尿,而平常可以多按压这些穴位,也有缓解效果。

腋臭针灸穴位

1、腋臭针灸穴位

穴位:肝俞、脾俞、关元、神门、中脘、丰隆、期门、丘墟。

方法:留针15分钟左右,隔五分钟捻转,提插一次,艾灸5-7壮(期门、丘墟穴除外)。15次为一疗程。间隔一周开始下一疗程。

功效:养阴清热,化痰逐瘀。

体针法

取穴:极泉、肩髃、肩井、太冲、支沟。

湿热盛者加内庭、阴陵泉。针刺用泻法,极泉用重度刺激,注意勿伤腋动脉,其余穴采用中度刺激。每日一次,每次留针20-30分钟,10次为一个疗程。

火针闪罐法

取穴:少海、极泉以及穴位周围。

患者取仰卧位,先取双侧少海穴,在对穴位进行常规消毒后,用三棱针放血3-5滴。然后再让患者双手抱头,露出腋窝,消毒后,用火针快速刺入极泉穴以及此穴周边上下左右0.8寸各1针。随后用闪罐法连续吸拔穴位及周边部位10-15次,并留罐30秒钟左右,后达到皮肤潮红的状态。每个7天治疗1次,3次为一个疗程。

2、腋臭的病因

小汗腺引起的臭汗症往往与多汗症伴发,常见于足跖和趾间部位,因细菌分解汗液产生臭味。大汗腺受内分泌的影响,在青春期才开始分泌活跃,故大汗腺引起的臭汗症多在青春期出现,到老年可减轻或消失。由于细菌与大汗腺的分泌物发生作用产生不饱和脂肪酸导致特殊臭味的形成。大汗腺导致的臭汗症与遗传因素有关,患者大多有家族史。

3、腋臭的临床表现

臭汗症多见于多汗、汗液不易蒸发和大汗腺所在的部位,如腋窝、腹股沟、足部、肛周、外阴、脐窝及女性乳房下方等,以足部和腋窝臭汗症最为常见。足部臭汗症常与足部多汗伴发,有刺鼻的臭味,夏天明显。腋窝臭汗症俗称狐臭,是一种特殊的刺鼻臭味,夏季更明显。少数患者的外阴、肛周和乳晕也可散发出此种臭味。多数患者外耳道内有柔软耵聍。患者往往伴有色汗,以黄色居多。

如何预防腋臭

1、首先要选择合适的衣服

夏季的温度较高,对于女性腋臭患者来说最好不要去选择一些丝质、紧身衣、牛仔类衣服等,导致皮肤与衣服紧贴,阻止了分泌液的挥发,成为细菌的培养基,促使一些细菌滋生、分解,而产生特殊的异味加重。最好是选择宽松棉质的衣服。

2、减少对腋下皮肤的刺激

经常剃或拔腋毛,以免引起毛囊增生、肥大,如果大汗腺体肥大,可过多地分泌汗液及加大脂质类排泄渗出量。腋窝温暖潮湿,又不透风,容易孕育细菌的生长与繁殖,分解过多的不饱和脂肪酸,会导致臭味更明显。

3、要注意个人卫生

注意清洁卫生,常用肥皂清洗患处,勤洗澡,勤换衣服,保持皮肤干燥。持皮肤干净。尤其是保持腋窝、会阴部、乳房等部位的清洁,每天要用肥皂水清洗。特别是在运动后要洗澡,清洁皮肤,勤换内衣,减少细菌繁殖。

中医偏方治疗狐臭

1、辣椒碘酒治狐臭法:将50克新鲜辣椒粉放入300毫升碘酒中浸泡15日。每日早晚先擦净汗渍,然后用此液涂抹患处,即可见效。

2、大田螺1个,放在清水中养至盖张开后,立即用针头将1粒巴豆放进田螺腔内,再将其置于杯中。约1小时后,田螺即化成水。用此水涂双腋部多次,可消狐臭。

3、胆矾1克,水粉1.5克,麝香0.5克,田螺2个。先将螺盖拔下,然后将上述3种药放入田螺内,置放一夜,螺肉即会液化成水,和此水搽腋下,一日2~3次,狐臭即会随粪便而出,有特效。

4、将食盐炒热后,装入纱布袋内,趁热扎好,反复摩擦双腋窝约5分钟,每日1次,连用5天。

5、艾叶20克晒干搓细,明矾20克(为末),食盐200克,将上物伴匀后放锅内加热,取出,用布包好夹在腋下即可,以不烫伤皮肤为度。5分钟后便无臭味,此方使用1次可保持1个月以上。不见效最好是手术。

痛经针灸扎哪里

承山穴

定位:在小腿后面正中,委中与昆仑之间,当伸直小腿或足跟上提时腓肠肌肌腹下出血尖角凹陷中。

刺法:患者俯卧,以6寸亳针针刺双侧承山,徐徐捻转进针,以有强烈针感为度。

作用:承山是足太阳膀胱经穴,挟脊抵腰中,和带脉相会,绕带脉又冲击任,督二脉,可驱除胞宫之寒滞,运行气血温煦下焦。

三阴交穴

定位:内踝高点上3寸,胫骨内侧后缘取穴。

刺法:常规针刺,针尖略偏向足心方向,快速提插捻转手法,得气后针感向上传导为佳,留针30分钟。

公孙穴

第1跖骨基地前下缘,赤白肉际处,距太白穴1寸。

刺法:直刺。

作用:公孙是脾经络穴,又是八脉交会穴之一,通于冲脉,因脾主运化,与胃相表里,冲为血海,冲为十二经脉之海,故公孙穴有健脾益胃,通调冲脉的作用,有助于缓解痛经。

地机穴

定位:位于人体的小腿内侧,在内踝尖与阴陵泉的连线上,阴陵泉下3寸。

刺法:直刺,每日1次,连刺3日,下次应在经前3天施术,连针3个月经周期即可治愈。

作用 :地机穴是临床治疗痛经的有效经验穴,该穴可温暖子宫,散寒止痛;而且地机还是脾经的郄穴,郄穴是经气所深聚的地方,治急症效果好,阴经郄穴善治血证,阳经郄穴善治急性疼痛。

失眠针灸穴位

失眠针灸穴位,中医认为失眠不仅是会让人的精神不好,食欲也会受到影响的,这时候如果用针灸来治疗的话,会让你的食欲变的好很多,因为身体通畅了,自然不会有便秘的情况了,饿了自然就会有食欲了。失眠针灸穴位,改善人们的气色用了针灸治疗失眠的方法之后,人们不需要再吃安眠药就能睡的很香甜,慢慢的脸色会好很多,同时白天没有精神的状态也会好很多的。失眠针灸穴位,在选用针灸来帮助自己治疗失眠的时候,要注意穴位针灸与中药相配合也可起到失眠治疗作用,治疗肝郁化火型失眠就可利用番泻叶泡水当茶饮外加针灸进行治疗。从而看到针刺取风池、头维、合谷、百会、印堂、太阳、肝俞、行间等穴,用泻法。 失眠针灸穴位,治疗失眠,首先建议自我调整:养成按时睡觉的习惯,使人体的生物钟处在一个相对稳定和谐的状态,调节自己的情绪,药物简单的分中药和西药,现在大家已经普遍意识到西药安眠类药物的危害之大。失眠针灸穴位,所以以中医调理为佳:中医一般分型(痰,火,气,血虚,食滞,惊吓等等)根据个人情况配药,中医药治疗都是一人一药的,需要根据个人而已。一般均能彻底解决失眠的问题,祝你早日康复。

脑出血后障碍 针灸穴位可治疗

"穴位给药是针灸治疗脑中风后遗症的重要刺激方法。"江苏省人民医院针灸科专家田青乐介绍道,人体经络是人体气血运行的通路,内属于脏腑,外布于全身,将各部组织、器官联结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在这些经络之中分布着众多穴位,绝大多数"穴位"所在的"位置"都是人体的生物学信息相对集中的部位。通过针灸穴位给药,可以使药物更直接的作用于人体,从而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中风在根本上是由于人体内肝肾精血不足,表现出来就是淤血阻络,在治疗中风后遗症中,将疏血通等虫类药通过针灸穴位给药的方法应用于人体,一是起到活血作用,二是起到祛瘀的疗效。

腰痛针灸部位 腰痛针灸常用穴位

俯卧位,先取与脐相对的命门穴,再于命门旁1.5寸取穴。

刺灸方法:直刺0.8-1.0寸,,寒湿腰痛,瘀血腰痛均针灸并用,泻法;肾虚腰痛针灸并用,补法。

在脊柱区,当第4腰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1.5寸,当第4腰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1.5寸。

刺灸方法:直刺0.8-1.8寸,寒湿腰痛,瘀血腰痛均针灸并用,泻法;肾虚腰痛针灸并用,补法。

俯卧位,先按取两髂嵴,髂嵴平线与正中线交点处相当于第4腰椎棘突,棘突下方凹陷处即是本穴。

刺灸方法:直刺或斜刺0.5-1.9寸,寒湿腰痛,瘀血腰痛均针灸并用泻法,肾虚腰痛针灸并用,补法。

俯卧位,在腘横纹中点,当股二头肌与半腱肌的中间。

刺灸方法: 直刺0.5-1.0寸,寒湿腰痛,瘀血腰痛针灸并用,泻法,肾虚腰痛针灸并用,补法。

隆胸方法有哪些 针灸丰胸

针灸丰胸主要是用过针灸穴位的方式帮助调理身体,使身体内气血充和,运行到胸部的气血丰盛后就能够刺激乳腺得到成长以丰胸。这种方式需要有经验的针灸师进行,找准穴位效果会更好。

痛经针灸扎哪里 痛经针灸穴位

定位:在小腿后面正中,委中与昆仑之间,当伸直小腿或足跟上提时腓肠肌肌腹下出血尖角凹陷中。

刺法:患者俯卧,以6寸亳针针刺双侧承山,徐徐捻转进针,以有强烈针感为度。

作用:承山是足太阳膀胱经穴,挟脊抵腰中,和带脉相会,绕带脉又冲击任,督二脉,可驱除胞宫之寒滞,运行气血温煦下焦。

定位:内踝高点上3寸,胫骨内侧后缘取穴。

刺法:常规针刺,针尖略偏向足心方向,快速提插捻转手法,得气后针感向上传导为佳,留针30分钟。

作用:该穴是肝,脾,肾三经交会穴,肾藏精,胞脉系于肾;肝藏血,主疏泄,与经血,行经相关;脾统血,为经血生化之源,且肝经过阴器,足太阴之筋聚于阴器,足少阴筋并足太阴之筋而上结于阴器,从而缓解痛经。

第1跖骨基地前下缘,赤白肉际处,距太白穴1寸。

刺法:直刺。

作用:公孙是脾经络穴,又是八脉交会穴之一,通于冲脉,因脾主运化,与胃相表里,冲为血海,冲为十二经脉之海,故公孙穴有健脾益胃,通调冲脉的作用,有助于缓解痛经。

定位:位于人体的小腿内侧,在内踝尖与阴陵泉的连线上,阴陵泉下3寸。

刺法:直刺,每日1次,连刺3日,下次应在经前3天施术,连针3个月经周期即可治愈。

作用 :地机穴是临床治疗痛经的有效经验穴,该穴可温暖子宫,散寒止痛;而且地机还是脾经的郄穴,郄穴是经气所深聚的地方,治急症效果好,阴经郄穴善治血证,阳经郄穴善治急性疼痛。

人流后盆腔积液怎么治 中医治疗

中医一般认为盆腔积液一般是因为邪热余毒残留,与气血相缚,治疗一般以清热解毒、祛湿化瘀为主。治疗方法一般有口服中药、艾灸穴位、针灸穴位等办法。

胃痛针灸什么穴位

中脘:在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上4寸。不仅是胃之募穴,而且是八会穴之腑会,治疗胃腑之病变。

足三里:在小腿前外侧,当犊鼻穴下3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为胃之下合穴,凡胃脘部疼痛,无论虚实,均可用本穴治疗。具有通调腑气,和胃止痛的作用。

内关:在前臂掌侧,当曲泽和大陵的连线上,腕横纹上2寸,掌长肌腱和桡侧腕屈肌腱之间。为手厥阴心包经之络穴,八脉交会穴通阴维脉;具有宁心安神、和胃止痛、降逆止呕、宽胸理气等作用。

公孙:在足内侧缘,当第一跖骨基底前下方。为足太阴脾经之络穴,八脉交会穴通冲脉;可用于治疗脾胃方面的病证。

相关推荐

针灸可以治痛经

针灸能治痛经。 分期治疗痛经,主要为分疼痛发作期以及间歇期施行针灸治疗。如果是痛经疼痛发作期,则取穴位置是关元、三阴交、地机和十七椎。如是寒湿凝滞,则需要取穴加灸水道。气滞血瘀需要针灸加合谷和太冲。气血不足主要针灸穴位是加血海、脾俞和足三里。然后,痛经间歇期应取穴取太溪(双)。最后,根据以上方法治疗,如果一周后仍未改善,可以继续下一周的治疗。在治疗的同时,一定要注意针感的传导,具有明显的临床表现。综上述所述,如果痛经,有针对性的进行针灸是可以缓解的女性疼痛的。

针灸为什么可以止疼

通过针灸人体穴位止痛的机理所在!疼痛是在我们日常生活经常会遇到的事情,如果疼痛过于厉害,就会到医院就医或吃止痛药,今天介绍一下通过针灸穴位止痛的方法,经络表面有360个针刺点,又叫穴位,这些点可以平衡和储存流动的气。气指一种在经脉中运动的看不见的能量或者电磁能。针灸可以调整气的运行,通过经脉管理身体的各个系统,如神经、免疫、循环系、肌肉等等。针灸可以影响气在管道和器官中的运动,从而调节气、血、津液、神经、免疫、脏腑功能等等。

右脸很痛怎么办

你好,你的这个情况,多是颞颌关节炎的表现。建议你及时到当地中医院的针灸科诊治,进行中医针灸穴位注射等治疗,效果会比较理想、

先天性子宫内膜异位穴位按摩保健

穴位保健: 第一、 可在气海、关元穴,温灸二十分钟,使热通过针身传到穴位,而达到温经、通络、止痛的效果。或针足三里、三阴交、合谷、血海穴,留针三十分钟。 ?穴位:按摩三阴交、合谷、足三里、血海、灸气海、关元。 ?功效:三阴交为中医治疗妇科疾病的常用穴位,加上合谷穴可增强调经止痛的作用,足三里则为强壮要穴,有助于增强体质改善痛经;若是经前月经闷胀不出,血海则为特效穴。此外,用艾灸气海、关元穴,会对盆腔脏器组织产生温热效应,可改善盆腔的血液循环;尤其针对经行下腹冷痛,温灸、热敷疼痛处,有改善痛经现象的效果。

慢性盆腔炎如何治 慢性盆腔炎中医疗法

慢性盆腔炎多是由于邪热余毒残留,与冲任气血相缚结,凝聚不去所致,以气滞血瘀,气虚血瘀,湿热预计,寒热凝滞症为多见,常患者常有下腹疼痛,恶寒或寒战,咽干口苦,小便短赤,大便秘结,白带量增多,色黄,质地粘稠,有异味舌色赤红,舌苔黄厚,经血量多或淋漓不尽,治疗应以清热解毒为主,祛湿化瘀为辅,临床上可以采用丹参,赤芍,木香,桃仁,金银花,蒲公英,茯苓,丹皮,生地黄等药物煎药汤口服。 治疗慢性盆腔炎还可以采取艾灸穴位的方式,艾灸的主要穴位为气海,中极,归来三大穴以及大肠俞和次髎两大配穴。艾灸的方法为,取直径1.5厘

妇科病针灸穴位

1、妇科病针灸三阴交 针灸三阴交这个穴位,可以有效治疗各种妇科疾病,例如月经不调、手脚冰冷、痛经、更年期综合征、脚底肿胀等等。 位置:三阴交穴位于小腿的内侧,足内踝尖上3寸,胫骨(小腿内侧骨)内侧缘后方凹陷处。 操作:痛经或月经不调者,在月经开始前5至6天起,每天花1分钟刺激本穴,有良好的保健效果。更年期综合征等病症者,常刺激此穴,能改善病情。但孕妇不宜。 .2、妇科病针灸关元穴 针灸关元穴对症妇科类的白带病、痛经、各种妇科炎症。 位置:位于下腹部,身体前正中线上,肚脐下3寸。古有“为男子藏精,女子蓄血之

阳溪穴针刺怎么操作

阳溪准确位置 拇指向上翘起,腕横纹前露出两条筋,即拇长伸肌腱和拇短伸肌腱,两筋与腕骨,桡骨茎突所形成的凹陷处取穴。 针刺阳溪的方法 操作方法:仰掌取穴。 进针方法:直刺0.-0.5寸。以局部有酸胀感为宜,留针20分钟;艾炷灸3-5壮,或温和灸5-10分钟。 注意:穴位忌直刺过深,本穴位于桡骨茎突与掌骨之间,直刺过深会损伤骨膜,造成手腕部刺痛;忌用粗针强刺,本穴位于骨缝之间,粗针强刺会伤及骨膜,造成手腕刺痛无力,甚则损伤神经,造成腕部活动障碍;忌瘢痕灸,本穴位于腕关节部,肌腱附近,故不宜用直接灸或化脓灸,以

针灸的分类

毫针刺法 用艾绒或其他药物放置在体表的穴位部位上烧灼、温熨,借灸火的温和热力以及药物的作用,通过经络的传导,起到温通气血,扶正祛邪,达到治疗疾病和预防保健目的的一种外治方法。 其他刺法 三棱针刺法,皮肤针刺法,皮内针刺法,火针刺法,芒针刺法,电针刺法,温针疗法,埋线疗法。 拔罐法 应用各种方法排除罐筒内空气以形成负压,使其吸附体表以治疗疾病的方法。又称吸筒疗法、拔筒法。古代有以兽角制成的,称角法。通过吸拔,可引致局部组织充血或郁血,促使经络通畅、气血旺盛,具有活血行气、止痛消肿、散寒、除湿、散结拔毒、退热

针灸如何治疗三叉神经痛

针灸治疗时的取穴分类包括循经取穴,近端取穴,远端取穴和局部取穴等。 三叉神经痛是发生在三叉神经所分布的面部区域的疼痛,所以,根据中医针灸的取穴规律可以选择局部取穴,也就是在在三叉神经所分布的区域内取穴。具体穴位可以选取面部的鱼腰穴,四白穴再配以下关穴。这三个穴位是治疗三叉神经痛的主要穴位。但是三叉神经一般分为眼支,上额支和下额支三支,当疼痛发生在某一支时,针灸治疗就需要选取配穴,一般的配穴会选取阿是穴。但是疼痛部位不同,配穴选取也就不同。下面,具体分析一下。 当三叉神经的一支即眼支疼痛时,除主穴外,配穴可

针刺少海怎么操作正确

少海针灸操作方法: 取穴:坐位或仰卧,肘关节极度屈曲,肘横纹肉侧端处,及肘横纹内侧端与肱骨内上髁连线的中点处。 进针方向:从掌侧面直刺向背侧面与肘窝平面成90°。 进针深度:直刺0.5-1.5寸,留针15分钟;艾炷灸3-5壮,或温和灸5-10分钟。 感觉及放射方向:局部可有酸胀,麻感,可有向指端放射的触电感。 作用 少海穴是手少阴心经之合水穴。针刺少海可以安养心神,通利血脉。同时该穴位近肱骨内上髁,亦可疏通筋脉,缓急止痛。现代常用于治疗颈淋巴结结核,头痛,心绞痛,腋胁痛,肩痛,手抖,瘙痒,下肢痿痹等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