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黄疸,家长常见的误区
新生儿黄疸,家长常见的误区
误区1:坐月子时,常把门窗关着
有些地方流行月子期间,要把门窗关着,如在广东。其实,此做法是非常不利于家长对宝宝黄疸情况的观察,在临床上经常会遇到因家长没注意到而导致宝宝黄疸情况发展到较严重时才被送往医院。
自然光里任何波长的光都有,照射自然光或多或少会对加速黄疸消退有帮助。
误区2:用中草药给孩子洗澡,以为可以退黄疸
有些老人喜欢用中草药给黄疸的宝宝冲凉,认为这样能退黄疸。对于这样的做法,家长应该避免,因为有些中草药不但对黄疸无效,还可能会引起溶血加重黄疸。
误区3:擅自给宝宝服用退黄药
家长不应该轻易地给孩子口服药物来退黄,服用药物一定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不要用一些民间偏方的中成药来退黄。大部分中成药对退黄无效,而且还可能产生严重的副作用。
新生儿黄疸是什么
新生儿黄疸(别名: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胎黄)是指新生儿期(自胎儿娩出脐带结扎至生后28天),由于胆红素在体内积聚,导致血中胆红素水平升高而出现的以皮肤、黏膜及巩膜黄染为特征的病症。新生儿黄疸是种正常现象,60%-80%的新生宝宝在出生后2到5天内会出现黄疸。
尽管引起新生儿黄疸的原因很多,但临床上常见的有生理性黄疸、母乳性黄疸和新生儿溶血病三种。生理性黄疸是指因胆红素代谢尚不完善而引起的暂时性黄疸,母乳性黄疸则易发于用母乳喂养的顺产足月新生儿。而新生儿溶血病,是指因母婴血型不合,母亲的血型抗体通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引起胎儿、新生儿红细胞破坏而造成的一种溶血病。
前面两种黄疸并不会影响小北鼻的健康,但新生儿溶血病则需接受治疗。所以,小北鼻发生黄疸时,家长们可根据黄疸出现的时间、程度、发展速度作一个初步判断。对于生理性黄疸,不必过于担心;如果黄疸程度严重、发展速度快,则有可能是病理性黄疸,应及时送院诊治。
如何护理黄疸患儿
正常的生理性新生儿黄疸一般在出生后的3~5天出现,到10天左右就基本消退,最晚不会超过3周。大部分的新生儿黄疸都会在第二周消退。
黄疸
正常的生理性新生儿黄疸一般在出生后的3~5天出现,到10天左右就基本消退,最晚不会超过3周。大部分的新生儿黄疸都会在第二周消退。假如在第二周,父母依然发现孩子出现比较明显的黄疸,这个时候就需要多留心,及时区分生理性黄疸与病理性黄疸对孩子治疗大有帮助。
生理性黄疸:黄疸色不深,妈妈会发现宝宝的食欲依然很好,精神也不错,没有过多的吵闹现象。在7~10天的时候就会自然消退。
病理性黄疸:宝宝出现黄疸时间过早,或者症状过重、延续时间长,这个时候就要怀疑是病理性的黄疸。
症状
在新生儿出生后24小时内黄疸就非常明显;黄疸遍及全身,为橘黄色,且在短时间内明显加深;黄疸减轻消退后又加重或重新出现;黄疸出现后2~3周仍不减轻甚至更明显;宝宝的大便颜色淡或呈白色,尿呈深黄色;黄疸同时伴随有发热、拒奶、精神不好、嗜睡、两眼呆滞等症状。
妈妈的精心呵护
1.生理性黄疸
生理性黄疸通常是由于新生儿的肝脏功能不成熟而造成的。随着新生儿肝脏处理胆红素的能力加强,黄疸会自然消退,所以生理性的黄疸,家长一般不需要额外的护理,在孩子黄疸期间可以适量多喂温开水或葡萄糖水利尿。
2.病理性黄疸
严重的病理性黄疸可并发脑核性黄疸,通常称“核黄疸”,造成神经系统损害,导致儿童智力低下等严重后遗症,甚至死亡。父母需要仔细观察孩子的黄疸变化,当出现特殊情况时,应及时送往医院,请求医生的帮助。
新生儿黄疸疾病的主要治疗办法
大部分新生儿在出生后的一周内可以出现皮肤黄染。这主要是由于新生儿胆红素代谢的特点决定的。如果黄疸的程度较轻,属于生理性黄疸。家长不必过分紧张。生理性黄疸一般在新生儿出生后2-3天开始出现,出生后4-6天是最黄的时候,7-10天以后逐渐消退。家长在家里如何判断新生儿黄疸的程度呢?我们可以在自然光线下,观察新生儿皮肤黄染的程度,如果仅仅是面部黄染为轻度黄染;躯干部用手指将皮肤按压后抬起,观察皮肤黄染的情况,躯干部皮肤黄染为中度黄染;用同样的方法观察四肢和手足心,如果也出现黄染,即为重度黄染,应该及时到医院检查和治疗。
让孩子的黄疸病情减轻,我们要提醒家长的是:在早期时我们要尽早给新生儿喂养,让胎便尽早的排出,因为胎便里含有很多胆黄素,因为如果胎便不排出干净胆黄素就会经过新生儿的特殊的肝肠循环重新到吸收到血液里使黄疸增多。怎样看胎便是否排干净呢?主要是看胎便从黑色胎便转变为黄色胎便就是排干净了。另外一点就是要给新生儿充足的水分,判断新生儿液体射入是否充足的办法是看新生儿的小便,一般正常的新生儿一天6-8次小便,如果次数不足,有可能他的液体射入不够,小便过少不利于胆黄素的排泄。我们应当保证新生儿的液体射入,一般新生儿的胎便应当2-3天就排完了,这样就能减少其黄疸的程度。
新生儿的生理性黄疸是可以自行消退的,但是病理性黄疸是由许多原因组成的一组疾病,必须尽早发现,尽早治疗。常见的几种黄疸原因是:溶血性黄疸、感染性黄疸、阻塞性黄疸、母乳性黄疸等,有严重黄疸的新生儿应警惕核黄疸的发生,特别是未成熟儿,月龄越小发病率越高,一般可于重黄疸发生后12-48小时之内出现精神萎靡、嗜睡、吮奶无力、肌张力减低、呕吐、不吃奶等症状,此时如及时治疗,可以完全恢复。病理性黄疸不论何种原因,严重时均可引起“核黄疸”,其预后差,除可造成神经系统损害外,严重的可引起死亡。因此,新生儿病理性黄疸应重在预防,如孕期防止弓形体、风疹病毒的感染,尤其是在孕早期防止病毒感染;出生后防止败血症的发生;新生儿出生时接种乙肝疫苗等。家长要密切观察孩子的黄疸变化,如发现有病理性黄疸的迹象,应及时送医院诊治。
孕妇吃南瓜胎儿会有黄疸吗 新生儿黄疸是什么原因导致的
新生儿黄疸是由于胆红素代谢异常,引起血中胆红素水平升高而出现于皮肤、黏膜及巩膜黄疸的病症。又分为生理性和病理性之分。大部分新生儿在出生后的一周内可以出现皮肤黄染。如果黄疸的程度较轻,属于生理性黄疸。家长不必过分紧张。生理性黄疸一般在新生儿出生后2-3天开始出现,出生后4-6天是最黄的时候,7-10天以后逐渐消退。如果出生24小时出现黄疸,黄疸程度深,属于病理性,可以就医检查。
新生儿轻微黄疸怎么办才好
婴儿黄疸值是怎样的
足月出生宝宝的黄疸正常值与早产儿又有所不同。通常,足月新生儿黄疸正常值是12.9毫克/100毫升,也就是100毫升的血液中的胆红素水平低于12.9毫克。早产儿的黄疸正常值15毫克/100毫升血液,也就是100毫升的血液中的胆红素水平低于15毫克。
当宝宝的黄疸值超过12.9mg/dl或新生儿黄疸指数上升过快时(每日上升超过5mh/dl),或黄疸持续时间超过足月儿在14天内消退,早产儿在4周内消退这个时间,或者黄疸退而复现。就表示新生儿黄疸不健康,可能患了病理性黄疸。
一个月新生儿黄疸怎么办
一般来说,大多数新生儿黄疸都不需要治疗。但如果需要,新生儿黄疸治疗有以下两种方法:
1、光照疗法
光照治疗是一种通过荧光灯照射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辅助疗法。光照治疗通常可以缓解新生儿黄疸,因为紫外光能把胆红素转变成一种更容易通过宝宝的尿液排出体外的东西。
2、换血疗法
如果新生儿黄疸比较严重或经过光照疗法后胆红素水平仍持续升高,宝宝就需要进行换血疗法。
3、其他疗法
还可以采取其他措施来帮助宝宝减退新生儿黄疸。比如,确保宝宝能够吃到足够多的母乳或配方奶,这样就能多排便。如果对宝宝的新生儿黄疸有任何疑问,一定要请教医生,以确保妈妈选择了正确的新生儿黄疸治疗方法。
往往在孩子出现健康的问题时家长们总是会坐立不安,上面就是对新生儿黄疸怎么办的介绍,通过了解之后我们知道新生儿黄疸的治疗方法也是多种多样的,所以说再出现黄疸的问题时候,家长也不要太多的担心和顾虑,一定要做好及时的治疗。
黄疸是什么病 患上黄疸应该怎么办
其实只要生过宝宝的家长都知道,大部分的宝宝都会患有黄疸,一般都是刚刚出生的新生儿,这些黄疸分为病理性的和生理性的,生理性的就没有什么问题,一般医生会告诉你一些注意事项就可以出院了,但是如果是病理性的话,那就需要进行相关的治疗了。
很多家长会有这样的疑问:新生儿黄疸原因是什么?会不会是因为自己的怀孕期间吃了什么食物或者是不注意哪些事情而导致的,这孩子怎么会得黄疸呢?家长先不要着急,接下来就随着小编一起来看下文章中是怎么说的关于新生儿黄疸原因是什么的相关介绍吧。
新生儿黄疸原因是什么 听听看这些过来人怎么说的:
新生儿黄疸主要就是因为婴儿体内的胆红素过多而造成的,生理性的就没有问题。
应该和血液有关系吧,我听说有可能是宝妈在怀孕期间橘子吃多了,就会造成宝宝黄疸的情况。
黄疸其实也是由血液中胆红素增高而引起的皮肤,粘膜及巩膜黄染。
新生儿黄疸原因是什么呢?
1.胆红素生成过多
因过多的红细胞的破坏及肠肝循环增加,使血清未结合胆红素升高。常见的病因有:红细胞增多症、血管外溶血、同族免疫性溶血、感染、肠肝循环增加、红细胞酶缺陷、红细胞形态异常、血红蛋白病。
2.肝脏胆红素代谢障碍
由于肝细胞摄取和结合胆红素的功能低下,使血清未结合胆红素升高。常见的病因有:缺氧和感染、Crigler-Najjar综合症、Gilbert综合症、Lucey-Driscoll综合症、药物(如磺胺、水杨酸盐、吲哚美辛、毛花苷丙等)。
3.胆汁排泄障碍
肝细胞排泄结合胆红素障碍或胆管受阻,可致高结合胆红素血症,但如同时伴肝细胞功能受损,也可有未结合胆红素的升高。常见的病因有:新生儿肝炎、先天性代谢性缺陷病、综合症、胆管阻塞。
新生儿黄疸怎么办?
1.晒太阳治疗黄疸:
当宝宝的黄疸是属于生理性的,不严重的时候,家长就可以带宝宝晒晒太阳,想必很少会有人知道晒太阳可以治疗轻度的黄疸,其实太阳中含有蓝光和绿光,这些光是可以治疗宝宝的生理性黄疸的。
但是新生儿的皮肤很娇嫩,所以在晒太阳的时候要做好保护措施,要给宝宝带好眼罩给挡住阳光,保护眼睛,另外可以选择在树荫下面,避免阳光直射,在晒完太阳后记得要给宝宝补充水分哦。
2.蓝光照射
有很多宝宝的黄疸比较严重,医生就会对宝宝采取治疗措施了,现在临床上治疗宝宝的黄疸最有效并且是最主要的手段就是蓝光照射,症状轻的只需要照几次蓝光就可以使宝宝的症状减轻了,有的宝宝在照射蓝光后可能会出现腹泻或者是皮疹的副作用,但这种情况只要是停止蓝光照射就可以使这些副作用消失了。
3.药物治疗黄疸
药物治疗黄疸的效果也是非常不错的,主要是酶诱导素或者是糖皮质激素来进行治疗,能够帮助新生儿身体当中的胆红素得到恢复,这样就能够改善身体当中黄疸的症状。但是有的新生儿可能会出现腹泻问题,如果出现相关症状建议马上停服药物。
以上就是给大家介绍的关于新生儿黄疸原因是什么了,希望对想要了解这方面知识的家长有所帮助。在了解了新生儿黄疸的原因之后,对于生理性的黄疸,家长就不用担心了,但是对于孩子病理性的黄疸的话,那就要配合医生采取相关的治疗方法了。
如何处理新生儿黄疸
一般新生儿黄疸分为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生理性黄疸一般是不需要特殊干预的,如果是在黄疸高峰期,宝宝就是注意一下喂养,尽量加强喂养,让他多排大小便,是有助于黄疸的减轻的。
另外宝宝如果是属于病理性黄疸,这种是建议去医院,由新生儿专科医生对宝宝进行了仔细的检查,看需不需要特殊的治疗干预。
一般病理性黄疸只是疾病的一个表现,还有可能会存在一些病理因素,家里对于黄疸患儿的护理就是注意喂养,避免他呛奶。
然后同时注意加强大小便的监测,注意臀部护理,然后还要注意下他的精神状态,然后吃奶反应,体温的一些监测就行。病理性黄疸家长还是及时去医院,由医生根据宝宝情况及时的治疗干预。
怎么样才能分辨新生儿黄疸
其实新生儿黄疸在婴儿出生不久时是可以完全避免的,只要母亲在孩子早期时就尽早给新生儿喂养,让胎便尽早的排出就可以很好地预防新生儿黄疸。但是,即便如此也不能保证每个婴儿都健健康康,那我们就要很好地了解黄疸的症状,并且尽早治疗。
大部分新生儿在出生后的一周内可以出现皮肤黄染。这主要是由于新生儿胆红素代谢的特点决定的。如果黄疸的程度较轻,属于生理性黄疸。家长不必过分紧张。生理性黄疸一般在新生儿出生后2-3天开始出现,出生后4-6天是最黄的时候,7-10天以后逐渐消退。
家长在家里如何判断新生儿黄疸的程度呢?我们可以在自然光线下,观察新生儿皮肤黄染的程度,如果仅仅是面部黄染为轻度黄染;躯干部用手指将皮肤按压后抬起,观察皮肤黄染的情况,躯干部皮肤黄染为中度黄染;用同样的方法观察四肢和手足心,如果也出现黄染,即为重度黄染,应该及时到医院检查和治疗。
新生儿的生理性黄疸是可以自行消退的,但是病理性黄疸是由许多原因组成的一组疾病,必须尽早发现,尽早治疗。常见的几种黄疸原因是:溶血性黄疸、感染性黄疸、阻塞性黄疸、母乳性黄疸等,有严重黄疸的新生儿应警惕核黄疸的发生,特别是未成熟儿,月龄越小发病率越高,一般可于重黄疸发生后12-48小时之内出现精神萎靡、嗜睡、吮奶无力、肌张力减低、呕吐、不吃奶等症状,此时如及时治疗,可以完全恢复。
病理性黄疸不论何种原因,严重时均可引起“核黄疸”,其预后差,除可造成神经系统损害外,严重的可引起死亡。因此,新生儿病理性黄疸应重在预防,如孕期防止弓形体、风疹病毒的感染,尤其是在孕早期防止病毒感染;出生后防止败血症的发生;新生儿出生时接种乙肝疫苗等。家长要密切观察孩子的黄疸变化,如发现有病理性黄疸的迹象,应及时送医院诊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