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龄产妇血压高怎么办 每天卧床10小时以上
高龄产妇血压高怎么办 每天卧床10小时以上
高龄产妇若出现血压偏高的情况,那要及时调整生活作息。要争取每天卧床10小时以上,以增进血液循环,改善肾脏供血条件。睡觉时采取左侧卧,可以维持正常的子宫胎盘血液循环,保证胎儿的供氧。还要减少站立,休息时把脚垫高,有利于减轻浮肿。
妊高症预防
妊高症是孕妇怀孕5个月后出现高血压、浮肿、蛋白尿等一系列症状的综合征,严重时会出现抽搐、昏迷甚至死亡,因此预防妊高症非常重要。准妈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预防妊高症。
1、注意休息和营养。孕妇的心情要舒畅,精神要放松,争取每天卧床10小时以上,避免过度劳累,生活要规律。从妊娠7个月起,不要做过于沉重的工作和剧烈的运动,感到身体疲劳时要马上休息;不要长时间看电视和泡澡、游泳。
2、饮食须均衡,避免体重过重。孕妇要进行适量运动,增强抗病力。
3、孕期应适当补钙。一般从孕20周开始补充,可以降低妊高征时发病率。
4、睡眠宜左侧卧位。侧卧睡姿可以增进血液循环,改善肾脏供血条件。左侧卧位可使子宫不压迫脊椎旁边的大血管,使得脚下大静脉血管正常回流心脏,因而可以预防水肿,降低妊高征的发生。
5、及时纠正异常情况。如发现贫血,要及时补充铁质;若发现下肢浮肿,要增加卧床时间,把脚抬高休息;血压偏高时要按时服药。症状严重时要考虑终止妊娠。
6、定期检查。孕妇在在妊娠早期应该要进行定期检查,主要是测血压、查尿蛋白和测体重,以利于尽早发现妊高症的症状。
7、注意既往史。曾患有肾炎、高血压等疾病以及上次怀孕有过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孕妇要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重点监护。妊娠20周后,孕妇发生高血压,并伴有蛋白尿及水肿称为妊娠高血压综合征。
每个女人怀孕后都应了解清楚这病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是近年来孕产妇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妊娠前已有高血压的孕妇多能早期引起重视,但是大部分孕妇是妊娠期首次发现血压高,又称妊娠期高血压。
因此常常有孕妇来产检,医生告知患者有妊娠期高血压,患者会觉得很不可以理解,甚至质疑医生的话。
妊娠期高血压是妊娠期特有疾病,在我国发病率为10%左右,多数孕妈无明显症状,少数有头晕、头痛,甚至抽搐等,死亡率在7/10万左右。早期发现、及时治疗意义重大。
妊娠期高血压的发病机制目前尚不清楚,但是吸烟、肥胖、多胎妊娠、缺钙、既往妊娠有过高血压的孕妈们发生率要高。
平时要多注意休息和营养。你的心情要舒畅,精神要放松,争取每天卧床10小时以上,并以侧卧位为佳,以增进血液循环,改善肾脏供血条件。饮食不要过咸,保证蛋白质和维生素的摄入。
应进三高一低饮食,即高蛋白、高钙、高钾及低钠饮食,每日蛋白摄入量为100克,食盐控制量每日应5克以下。有助于预防妊高征。因此,孕妇应多吃鱼、肉、蛋、奶及新鲜蔬菜,补充铁和钙剂,少食过咸食物。
定期产检,早期发现。每次产检的时候都会常规监测血压,尿液分析主要是看是否尿中有蛋白。不能抽烟,并尽量减少被动吸烟可能。
适当运动,保证充足的睡眠,保持心情愉悦,避免情绪上较大的波动。控制体重,孕期体重增加不超过30kg。
均衡营养,清淡饮食,适当添加蛋白、钙含量丰富的食物。避免大鱼大肉或吃太咸的食物。
多少岁算高龄产妇
高龄产妇是多少岁?医学上定义超过三十五岁以上生产者为“高龄产妇”,目前大约占了5%左右。国家“全面二孩”政策出台后,不少家庭萌生了生育二胎的想法,高龄产妇比例逐渐增加。
女性35岁以后随年龄增长,高龄产妇发生妊娠期高血压、前置胎盘、早产、胎膜早破、妊娠期糖尿病、产后出血等并发症的几率明显高于适龄产妇。由于母亲身体素质不再是高峰期,高龄产妇产下宝宝的问题也比适龄产妇要大,如婴儿先天愚型、心血管畸形、兔唇、腭裂等畸形率也相应升高。因此,高龄产妇应加强围产期保健,积极预防妊娠合并症及并发症,提前入院监护,确保母婴安全。
妊高症患者在生活中需注意三点
妊高症患者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充分休息,保证充足而高质量的睡眠;睡觉时左侧卧,可以维持正常的子宫胎盘血液循环,保证胎儿的供氧。还要减少站立,休息时把脚垫高,有利于减轻浮肿。同时注意适度的运动。而对于轻度妊高症的孕妇,要争取每天卧床10小时以上,并以侧卧位为佳,以增进血液循环,改善肾脏供血条件。另外还有三点需要特别注意的地方:
1、最好要每天数胎动,有条件的自己也可以买血压计,随时监测自己的血压。
2、不要精神紧张、心理负担过重。因为怀孕导致荷尔蒙变化,孕妇情绪比较容易激动和起伏,尤其是易患人群整天会有各种各样的担忧,自己一点不舒服就担惊受怕。这样是不会带来任何好处的。一定要心情轻松愉快,不生闷气、不发脾气,这才是孕妇和胎儿平安 健康 的首要条件。特别是对于已经患有妊高症的孕产妇,乐观开朗、平和积极的心态才是对宝宝最大程度的负责任。
3、膳食平衡:孕妇通常会在孕期为了增强营养,拼命为自己和胎儿进“补”,运动又相对较少,就很容易导致发胖。体重过重,是很容易引发各种病症的,包括妊高症。蔬菜、水果、高蛋白的食物(如豆类、牛奶等)要多吃,维生素和矿物质的摄入量要相应增多一些,而且饮食要低脂肪(以植物油为主,不要大鱼大肉)、低碳水化合物、低钠盐(包括避免那些腌制品、咸菜、酱菜等),也要注意糖的摄入量。
妊娠高血压要注意预防
妊娠高血压的预防是十分必要的。孕妇在怀孕期间血压会增高,有一部分孕妇会患有妊娠高血压,这是一种病理性高血压,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简称妊高症,是怀孕5个月后出现高血压、浮肿、蛋白尿等一系列症状的综合征,严重时会出现抽搐、昏迷甚至死亡,医学上称为“子痫”。它严重地威胁着母胎生命安全。由于发病原因尚不清楚,因此难以完全避免。那么妊娠高血压要怎么进行预防呢?
1、在妊娠早期进行定期检查,主要是测血压、查尿蛋白和测体重。
2、注意休息和营养。你的心情要舒畅,精神要放松,争取每天卧床10小时以上,并以侧卧位为佳,以增进血液循环,改善肾脏供血条件。饮食不要过咸,保证蛋白质和维生素的摄入。
3、及时纠正异常情况。如发现贫血,要及时补充铁质;若发现下肢浮肿,要增加卧床时间,把脚抬高休息;血压偏高时要按时服药。症状严重时要考虑终止妊娠。
4、注意既往史。曾患有肾炎、高血压等疾病以及上次怀孕有过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孕妇要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重点监护。
如果你在怀孕期间查处患有妊娠高血压也不要太担心,及时治疗都是可以控制的。妊娠高血压一般在产后会逐渐好转。
40岁可以生孩子吗
可以,但是高龄产妇要格外小心,给你介绍一下高龄产妇的注意事项:
所谓的高龄产妇,是指生产时年满35岁的妇女,卫生署为倡导方便,改以满34岁受孕的妇女为主。因为年满35岁以上生产的妇女,宝宝出生后的染色体异常的机会较35岁以下的怀孕妇女为高(满30、33、34、35、38岁生出唐氏儿的比率,各约为1/885,1/592,1/465,1/365,1/176),因此,将年满34岁以后怀孕的妇女做为一个分界点,称为高龄产妇。
此外,年纪越大可能产生疾病的机率就比较多,例如年纪越大,产生怀孕相关的妊娠高血压、妊娠糖尿病机会
比年轻的产妇还高。而高龄产妇在怀孕时,高血压、心脏病或是肾脏病、糖尿病的内科并发症机会也比较多一点。另外,高龄产妇也比较容易产生早产、胎盘早期剥离等等的现象,所以高龄产妇在怀孕本身的问题会比一般人多一点。
预防重于治疗
为了预防怀孕期间所产生的并发症,妇产科医师建议高龄产妇考虑在怀孕以前做一个全身性、基本的、以抽血为主的健康检查,看看自己是不是有血压高、糖尿病、肾脏方面等的问题。如果确定都没有问题,就不要太担心,只要在妊娠期乖乖地配合检查,并且做好保护措施,即可放心。若是检查出来有问题者,建议要积极做适当的治疗,通常在有效的治疗后,大部份的妈咪都能很安全的受孕。
产妇在怀孕期间,因为年纪比较大,所以不适合太劳累。很多高龄产妇同时维持职业妇女、料理家务、照顾其它孩子的角色,工作过于忙碌,会造成体力上的负担,对高龄怀孕者是件非常吃力的事。
Part 2:注意高龄产妇的妊娠风险
以下介绍几种可能在孕期发生的症状,这些都是高龄产妇容易发生的妊娠风险,有些疾病例如高血压,会因为个人体质的关系,加上高龄的影响,较易发生在孕妇身上,加上身体逐渐老化的关系,即使治疗也不容易控制及复原。所以,若高龄孕妈咪要特别注意妊娠时期的身体状况,并且预防发生,如此才能保护母子的孕期健康!
以上文章中所描述的就是关于40岁还可不可以生孩子的相关话题,相信大家看到这里已经对此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也希望这篇文章可以帮助到更多的人,希望高龄准妈妈要注意自己的身体健康。
妊娠高血压的预防
1、注意休息和营养,心情要舒畅,精神要放松,减少不必要的压力;饮食要低盐、低脂,保证蛋白质和维生素及叶酸的摄入。
2、平日注意血压及体重的变化,当自己是高危险人群时(如:自己或家族有高血压、糖尿病、肾脏病、妊娠高血压之病史等),最好每日测量血压并做纪录,以了解自己血压的变化. 如有不正常的情况应就医检查。
3、保持生活规律,保证足够的睡眠及休息,争取每天卧床10小时以上,平日卧床时可采左侧卧位,以增加胎盘及全身器官的血流,以增进血液循环,改善肾脏供血条件,增加排尿量、使血压下降,有利于改善胎盘功能。另外,避免站立太久, 睡觉时可将腿垫高。.
4、怀孕后要定期产检,做肾脏B 超、尿常规等检查,随时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及宝宝的情况,当有不舒服的症状产生时应及时告知医师。并要定期监测体重,注意水肿、头痛等症状。并及时纠正异常情况,如发现贫血,要及时补充铁质;若发现下肢浮肿,要增加卧床时间,把脚抬高休息;血压偏高时要按时服药。
5、对於前一胎曾经有子痫前兆或子痫症的孕妇,要经医师评估后,视病情服用预防性的药物,预防妊娠高血压的发生,但不表示每位孕妇都适用,要经过医师的诊视才可服用。对曾患有肾炎、高血压等疾病以及上次怀孕有过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孕妇要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重点监护。
6、即使患了妊高征,也不必担心,只要定期做产前检查,及早治疗,好好休息,病情多半可以得到控制并好转。
孕15周高血压如何处理
1、在妊娠早期进行定期检查,主要是测血压、查尿蛋白和测体重。
2、注意休息和营养。你的心情要舒畅,精神要放松,争取每天卧床10小时以上,并以侧卧位为佳,以增进血液循环,改善肾脏供血条件。饮食不要过咸,保证蛋白质和维生素的摄入。
3、及时纠正异常情况。如发现贫血,要及时补充铁质;若发现下肢浮肿,要增加卧床时间,把脚抬高休息;血压偏高时要按时服药。症状严重时要考虑终止妊娠。
4、注意既往史。曾患有肾炎、高血压等疾病以及上次怀孕有过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孕妇要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重点监护。
孕期高血压的防治
1、在妊娠早期进行定期检查,主要是测血压、查尿蛋白和测体重。尤其是在20-32周测血压和观察有无浮肿,早期轻度的孕期高血压经过积极有效的治疗是可以治愈或控制病情发展的。
2、孕妇及哺乳期妇女应用降压药需十分谨慎,千万不要随便用药。因为有些降压药物可以通过胎盘进入胎儿或出现在乳汁中,对胎儿或婴儿产生毒副作用。部分所谓中成药其实含有一定量的对胎儿不利的西药成分,而且中药本身也不是没有副作用的,孕妇采用中成药和中草药降压也要注意到这一点。
3、注意休息和营养。心情要舒畅,精神要放松,争取每天卧床10小时以上,并以侧卧位为佳,以增进血液循环,改善肾脏供血条件。饮食不要过咸,保证蛋白质和维生素的摄入。避免强光、噪音或振动等刺激,以防诱发抽搐;
4、及时纠正异常情况。如发现贫血,要及时补充铁质;若发现下肢浮肿,要增加卧床时间,把脚抬高休息;血压偏高时要按时服药。妊娠近足月或虽未足月经治疗病情进展严重者,应终止妊娠。
5、注意既往史。曾患有肾炎、高血压等疾病以及上次怀孕有过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孕妇要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重点监护。
怎么预防妊娠高血压 注意休息及卧位
注意休息对于妊娠高血压的孕妇来说很重要,争取每天卧床10小时以上。一般来说,建议患有妊娠高血压的患者采用左侧卧的睡姿。这是因为如果采用左侧卧的姿势,可以减少对于子宫的压迫,使得静脉血的回流量增加,增加对于胎盘和肾脏血量的灌注,有利于血压的下降和稳定。
妊高症预防
1、注意休息和营养。孕妇的心情要舒畅,精神要放松,争取每天卧床10小时以上,避免过度劳累,生活要规律。从妊娠7个月起,不要做过于沉重的工作和剧烈的运动,感到身体疲劳时要马上休息;不要长时间看电视和泡澡、游泳。
2、饮食须均衡,避免体重过重。孕妇要进行适量运动,增强抗病力。
3、孕期应适当补钙。一般从孕20周开始补充,可以降低妊高征时发病率。
4、睡眠宜左侧卧位。侧卧睡姿可以增进血液循环,改善肾脏供血条件。左侧卧位可使子宫不压迫脊椎旁边的大血管,使得脚下大静脉血管正常回流心脏,因而可以预防水肿,降低妊高征的发生。
5、及时纠正异常情况。如发现贫血,要及时补充铁质;若发现下肢浮肿,要增加卧床时间,把脚抬高休息;血压偏高时要按时服药。症状严重时要考虑终止妊娠。
6、定期检查。孕妇在在妊娠早期应该要进行定期检查,主要是测血压、查尿蛋白和测体重,以利于尽早发现妊高症的症状。
7、注意既往史。曾患有肾炎、高血压等疾病以及上次怀孕有过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孕妇要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重点监护。妊娠20周后,孕妇发生高血压,并伴有蛋白尿及水肿称为妊娠高血压综合征。
高龄产妇血压高怎么降 每天监测血压
高龄产妇最好自己购买一个血压计,按时监测血压,可每天早晚各量一次,并做记录。并注意观察有无水肿,有无头痛等不适症状。一但有异常应及时入院就诊。还要提醒的是,血压偏高的孕妇,最好勤到医院做产检,建议每1~2周做一次产检。
高龄产妇生二胎的注意事项
检查:如果成功怀孕,准妈妈应缩短检查的时间间隔,特别注意血压、尿液,以便早期发现妊娠中毒症。怀孕16周~20周时,要进行唐氏筛查、怀孕20周以后要做羊水穿刺,更多关注血糖、血压等指标,高龄产妇自然分娩的难度更大,需要提前做好准备。
生活:高龄孕妇孕期要比一般孕妇更加谨慎,饮食上既要保证充足的营养,又不能吃得过多过饱。穿着保持柔软、宽大,不穿紧身裤和高跟鞋。孕妈妈每天应保持8~10小时的睡眠时间,并远离辐射,不要长时间看电视、玩电脑,或者是打电话。
运动:由于刚怀孕时胎儿发育不稳定,孕妇身体状况也不稳定,最好不要进行剧烈的运动,以免发生流产。待身体状况稳定,可坚持适度的体力活动,增强自身体质的同时,预防因胎儿过大而导致的难产。
分娩:高龄妇女生育属于高危妊娠行为,自然分娩的难度比一般孕妇更大。为确保母婴安全,建议高龄产妇提前几天或十几天入院待产,以保证分娩顺利。
高龄产妇的种种困扰
高龄产妇这个词越来越被人们所熟知,高龄产妇是指那些错过最佳生育年龄,怀孕的大龄妇女们,高龄产妇有着种种困扰,看过下面的种种困扰希望您不要做高龄产妇:
高龄产妇的种种困扰
困扰一、生育哺乳晚,乳腺癌的风险高;高龄产妇容易并发各种合并症,其中以妊娠高血压综合症最为严重。妊高症的产妇会有高血压、蛋白尿、浮肿、严重时出现抽搐等症状,这种疾病也是引起孕产妇和宝宝死亡的主要原因。高龄产妇因为有高血压,因而易罹患妊娠中毒症,这个比例比年轻妈妈高2—10倍。
困扰二、体力不支,育儿负担重;近几年来,高龄产妇有增多的趋势。近五个月来产妇资料统计,超过35岁以上产妇占8%,30-34岁的有26%,两者加起来竟有1/3是高龄产妇。
困扰三、染色体异常畸胎儿越多;研究表明,产妇年龄愈大,先天痴呆儿和畸形儿的发病率愈高。据统计资料显示,在20岁的产妇中,唐氏综合症病率为1/1530;在35岁产妇中,发病率高达1/360;40岁时则为1/100。
困扰四、心理紧张,剖宫产高居不下;高龄产妇生理、心理发育成熟,但随着预产期的临近,可能会因为年龄偏大,心理压力更大。这压力来自于胎儿,高龄产妇因本身具备高危因素,同时因为“好不容易才怀上”的心理,胎儿显得弥足珍贵,这份担心、紧张、焦虑,很容易发生难产、产程延长、产后出血等并发症。因此,在临床上,高龄产妇已经是剖宫产的指征之一,这也是这一群人剖宫产率居高不下的原因。
困扰五、内外科合并症多,易流产;女性在35岁以后,容易有一些内外科合并症,比如说甲亢、高血压、糖尿病,可能还会有一些其他的内外科疾病,这样也会使得孕期变得不那么顺利。因此,高龄产妇在妊娠早期,比年轻产妇更易发生流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