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小板低吃什么好
血小板低吃什么好
花生煨汤
(1)每天生吃连皮花生米每日50~100克。
(2)连皮花生米100克,猪蹄一只,老藕节适量,共煨汤食用。
(3)连皮花生米200克,与带肉脊骨500克或猪肝加水煨汤食用。
龙眼肉15克,连衣花生30克,鸡蛋1枚,同炖汤饮食,每日一次。龙眼性
温益血宁心,花生衣促生血小板,故对血小板减少、心慌心悸、畏寒怕冷之患者较合适。
花生衣红枣汁
(1)花生米50g,红枣30g。
(2)将花生米在温水中浸泡半小时,取皮,红枣洗净后温水泡涨,以浸药之水煮花生衣及红枣半小时,加适当红糖。此为1日量,分3次饮汁共吃枣和花生。
(3)该药膳有补血止血的功效。适用于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各种失血及血虚、肿瘤经放疗、代疗后血象异常等。
羊脊骨汤
(1)羊脊骨(连尾)1条,肉苁蓉10g,菟丝子10g,葱、姜、盐适量。
(2)将羊脊骨碎成块;肉苁蓉酒浸一夜,刮去粗皮;菟丝子酒浸3日晒干,捣末,用水适量,放入羊脊与苁蓉,同炖至熟透,调入菟丝子末及调味品。此为1日量,分2次空腹食之。
(3)该药膳有补肾阳、益精血、健脾胃的功效。适用于肾精不足型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枸杞参枣鸡蛋汤
(1)枸杞子10g,红枣10枚,党参10g,鸡蛋2个。
(2)把枸杞,红枣、党参放砂锅内同煮成汤,鸡蛋煮熟后去壳取蛋,再煮片刻,吃蛋饮汤。此为1日量,分2次食用。
(3)该药膳有补气养血的功效。适用于气不摄血型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花生党参汤
(1)花生红衣6g,红枣10枚,党参10g。
(2)把花生衣、红枣、党参用砂锅加水煮成汤,弃掉党参、花生衣药渣,吃红枣喝汤。此为1日量,分2次食用。
(3)该药膳有养心健脾,益气摄血的功效。对于病后体虚、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均有良效。
圆肉花生汤
(1)龙眼肉12g,带衣花生25g,大枣15g。
(2)大枣去核,与花生仁、龙眼肉加水同煮后食。此为1日量,分2次食用。
(3)该药膳有健脾补心、养血止血的功效。适用于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贫血及脾虚肌衄或虚劳血虚等症。
鸡血藤大枣汤
(1)鸡血藤20g,大枣15枚。
(2)以上二药水煎后弃鸡血藤药渣,吃枣饮汤。此为1日量,分2次食用。
(3)该药膳有益气摄血、补血的功效,适用于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反复出血,兼有鼻衄、齿衄、头晕目眩,面色苍白,唇甲不华,神疲体倦,食欲不振,心悸,动则心跳气短,震颤多汗等症。
孕妇血小板低要注意什么
孕妇是很容易发现血小板低的情况的、引起血小板低的原因和自身的免疫力很有关系,在怀孕的时候血小板低的话是会胎儿和母体很不好的,那么如果有出现血小板低的情况应该注意什么呢?我来分享一下。
1孕妇在怀孕后做检查的时候如果查出来有血小板低的情况的话,要去医院向医生说明情况然后让医生给配一些口服泼尼松喝,这样可以提高血小板数量,避免在分娩的时候大出血。
2在孕期的时候要照顾好自己,避免出现外伤和感染的情况,这样会让血小板消耗更快的。还有就是要避免乱服用一些可能会引起损害血小板的药物;比如磺胺类药物、阿司匹林等。
3然后是在分娩了之后。要母婴两人一起在医院观察一段时间,出院后,要避免母乳了。因为孕妇生产后还要继续吃药的。这个时候要是母乳。会让宝宝通过母乳允吸到。会影响到的。
注意事项:产后要避孕,不宜生第二胎,也不要用避孕环。要检查到医院做检查。
紫癜与EB病毒有关吗
免疫血小板低下性紫斑症是幼童常见的血液疾病,高雄长庚儿童医院小儿血液肿瘤科发现与EB病毒有关,可以球蛋白或高剂量类固醇治疗,但如非EB病毒引起,就须以其它方法治疗。
免疫血小板低下性紫斑症是血液中出现许多抗血小板的自发性抗体,并附着在血小板上,导致被吞噬细胞破坏,形成血小板数目严重降低,正常人的血小板数在十五万到四十万间,免疫血小板低下性紫斑症病患只有数千个到一、二万个。
免疫血小板低下性紫斑症好发于二到五岁幼儿,大部分病例在发病前三、四周或同时,出现呼吸道感染的症状,因此常被误诊为普通感冒,目前原因不明,但病毒感染被医学界认为是重要的致病因子。
高雄长庚儿童医院小儿血液肿瘤科主任萧志诚9号表示,幼儿皮肤出现血点、瘀青、流鼻血或黏膜出血是免疫血小板低下性紫斑症常见的病症,甚至有百分之一颅内出血,导致死亡。
院方小儿血液肿瘤科过去十年诊治一百零八名免疫血小板低下性紫斑症幼童,年龄从一个月到十六岁,平均年龄四点五岁,检验证实有三十五人是因EB病毒引发,另七十三人为非EB病毒引起。
其中有两名十多岁女生因颅内出血而不治死亡,她们都不是EB病毒引起,因对球蛋白、类固醇反应慢,血小板数量升高慢,导致死亡。
萧志诚表示,台湾地区百分之九十儿童在十岁前感染EB病毒,远超过国外,主因是父母嚼碎食物喂食幼儿。
大多数人感染EB病毒后会痊愈,但病毒存在人体内,藉由口沫传播,除引发免疫血小板低下性紫斑症外,较严重的会引发传染性单核球增多症(俗称接吻病)、溶血性贫血、再生不良性贫血、病毒关联性噬血症候群、脾脏破裂及爱丽斯梦游仙境症候群等,甚至与淋巴癌、鼻咽癌有关。
他说,EB病毒与非EB病毒引发的免疫血小板低下性紫斑症症状相似,但治疗方式不同,若确定为EB病毒引起,免疫球蛋白或高剂量类固醇是最好的疗法。
血小板低吃什么好
血小板低吃什么好
一、饮食要有规律,主副食应以高蛋白高维生素为主,如小麦、玉米、小米、糯米、豆类、瘦肉、蛋类等。多吃新鲜水果,如橘子、红枣、核桃、红皮花生、菠菜、青椒、觅菜、白菜等。忌辛辣、油腻及不易消化的食物,烟酒等刺激类食物应以戒除;
二、平时宜保持心情舒畅避免精神过度紧张。要保持个人卫生,预防各种感染,特别要注意防止外伤的发生;
三、缓解阶段可以适当参加一些锻炼,如散步、慢跑、打太极拳等,以增强体质,提高抗病能力。
四、尽可能避免使用能引起血小板减少的药物也是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注意事项。
血小板低很容易造成出血不止,在进行血小板减少治疗期间一定要注意:
1、尽量不要刷牙,以免损伤牙龈及口腔粘膜。
2、避免吃硬的水果和食物,如咬苹果、啃馒头,吃硬食如煎炸、鸡骨、猪排、鱼刺等,预防口腔粘膜出血、食管静脉破裂出血和胃出血等。
3、预防引起齿龈出血,如挖耳、挖鼻可致耳鼻衄;抓皮肤或碰撞后发生紫斑或出血;大便干燥可引起肛裂出血。因此,口腔、鼻、耳要湿润,肛门润滑,防止干燥,忌挖耳、鼻,饮食宜软,避免外伤,以预防出血的发生。
4、鼻腔干燥可使出血加重,平时可用油剂保护鼻腔粘膜,如维生素E、鱼肝油。
血小板低食疗菜谱
1.首乌花生藕蒸何首乌10克,洗净,切细;鲜藕一节洗净,将何首乌、连衣花生捣碎,与黑芝麻、冰糖合并纳入藕孔中,藕两端盖好,文火蒸熟,随意常食。能加速血小板再生。
2.韭菜炒猪血肴韭菜80克,择洗干净,切成段;猪血50克,同用武火炒熟,加盐佐味,当菜食。有补血化瘀的良好作用。
孕妇血小板低的危害
大家知道孕妇血小板低的危害是什么吗?一说起血小板低,人们都认为那是成年后得的病,与小孩子无关,然而孕妇血小板低对孩子与自身到底有没有影响呢?下面就来为大家解答!
血小板对血液凝固具有重要作用,对毛细血管壁也有营养和支持作用,血小板数量减少时,毛细血管易破裂,皮肤、黏膜就会出现出血点。孕妈妈若血小板减少,不仅会使胎儿的血小板遭受破坏,而且会在分娩时出血不止,非常危险。
因为怀孕期间一些药物是不能服用的,不论什么药对胎儿的身体都会有影响,你可以通过吃一些补血的食物来调理试试。若还是不可以恢复身体症状还比较严重最好是慎重考虑这个胎儿问题。
血小板减少一般使用天然植物中药来调理治疗不会造成身体的伤害,中医药材绿色安全,卷柏紫癜方等汤药效果就很好。
血小板低吃什么好
实热型:
饮食宜清凉之品,可以进食绿豆汤、兔肉、田螺、香蕉、甘蔗、橄榄、藕、冬瓜、丝瓜、空心菜、黄花菜、茭白等清解毒热之物,忌食或少食羊肉、狗肉、牛肉、鸡肉、驴肉、雀肉、水龟肉、胖头鱼、黄花鱼、荔枝、杨梅、核桃仁、杏、辣椒、花椒、胡椒、蒿子杆、大蒜、芥菜、榨菜、丁香、茴香菜等性温、辛热之品,以避免发生紫斑连片,使毒热更盛。
虚热型:
饮食宜凉润之品,可以进食菠萝蜜、柿子、丝瓜、菠菜、空心菜、藕、蚌、银耳、木耳、猫肉、青鱼、黑鱼、鳖、干贝、河蟹、水龟肉、银鱼、鸭肉等滋阴凉血之物,以辅助治疗。忌服或慎用温散、燥热、助阳之品,以避免发生出血量多,及心烦急躁、不得安宁等虚热迫扰之证。
气虚型:
饮食宜甘温之物,可以进食牛肉、羊肉、鸽肉、海参、龙眼肉、蚕豆、栗子、大枣、南瓜、山药、甘薯、莲子、青梅等益气摄血之品;忌食或少食河蟹、牡蛎、蚌、生菱角、冬瓜、葫芦、苦瓜、茭白、香蕉等性凉、损气之物以避免发生气短、身倦、神疲、血出不止等气不摄血之证。
孕妇血小板低吃什么好
1、多食含丰富,优质蛋白质白质,铁、钙、磷及维生素食物,如木耳,海带,动物肝脏,果类,避免食用腌制类和有硬壳类食物。
2、多吃花生、红枣和红豆。
3、血小板少可以食补的,如猪肝牛奶,花生仁的红色表皮,最好是生吃,或者有热水烫一下就行,要是煮完营养都没了。
动物的胶脂脂肪,像牛蹄筋肉皮什么的,这些东西不用天天刻意去吃,隔三差五的吃一回就行。
紫癜与EB病毒有关
免疫血小板低下性紫斑症是幼童常见的血液疾病,被发现与eb病毒有关,可以球蛋白或高剂量类固醇治疗,但如非eb病毒引起,就须以其它方法治疗。
免疫血小板低下性紫斑症是血液中出现许多抗血小板的自发性抗体,并附着在血小板上,导致被吞噬细胞破坏,形成血小板数目严重降低,正常人的血小板数在十五万到四十万间,免疫血小板低下性紫斑症病患只有数千个到一、二万个。
免疫血小板低下性紫斑症好发于二到五岁幼儿,大部分病例在发病前三、四周或同时,出现呼吸道感染的症状,因此常被误诊为普通感冒,目前原因不明,但病毒感染被医学界认为是重要的致病因子。
儿童医院小儿血液肿瘤科主任萧志诚9号表示,幼儿皮肤出现血点、瘀青、流鼻血或黏膜出血是免疫血小板低下性紫斑症常见的病症,甚至有百分之一颅内出血,导致死亡。
院方小儿血液肿瘤科过去十年诊治一百零八名免疫血小板低下性紫斑症幼童,年龄从一个月到十六岁,平均年龄四点五岁,检验证实有三十五人是因eb病毒引发,另七十三人为非eb病毒引起。
其中有两名十多岁女生因颅内出血而不治死亡,她们都不是eb病毒引起,因对球蛋白、类固醇反应慢,血小板数量升高慢,导致死亡。
萧志诚表示,台湾地区百分之九十儿童在十岁前感染eb病毒,远超过国外,主因是父母嚼碎食物喂食幼儿。
大多数人感染eb病毒后会痊愈,但病毒存在人体内,藉由口沫传播,除引发免疫血小板低下性紫斑症外,较严重的会引发传染性单核球增多症(俗称接吻病)、溶血性贫血、再生不良性贫血、病毒关联性噬血症候群、脾脏破裂及爱丽斯梦游仙境症候群等,甚至与淋巴癌、鼻咽癌有关。
他说,eb病毒与非eb病毒引发的免疫血小板低下性紫斑症症状相似,但治疗方式不同,若确定为eb病毒引起,免疫球蛋白或高剂量类固醇是最好的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