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的慢性肾炎检查项目有哪些
常用的慢性肾炎检查项目有哪些
1.尿常规
尿比重偏低,多在1.020以下,疾病晚期常固定在1.010,尿蛋白微量~+++不等,尿中常有红细胞及管型(颗粒管型,透明管型),急性发作期有明显血尿或肉眼血尿。
2.血液检查
常有轻,中度正色素性贫血,红细胞及血红蛋白成比例下降,血沉增快,可有低蛋白血症,一般血清电解质无明显异常。
3.肾功能检查
肾小球滤过率,内生肌酐清除率降低,血尿素氮及肌酐升高,肾功能分期多属代偿期或失代偿期,酚红排泄试验及尿浓缩稀释功能均减退。
肾炎检查项目有哪些
1.尿液检查:尿为急性肾炎重要所见,或肉眼血尿或镜下血尿,尿中红细胞多为严重变形红细胞,但应用袢利尿剂时可暂为非肾变形红细胞,此外还可见红细胞管型。尿沉渣还常见肾小管上皮细胞、白细胞、大量透明和颗粒管型。尿蛋白通常为(+)~(++),尿蛋白多属非选择性,尿中纤维蛋白降解产物(FDP)增加。
2.血化学及肾功能检查:肾小球滤过率(GFR)呈不同水平降落,但肾血浆流量仍可正常,因此滤过火数常减少。与肾小球功用受累相较,肾小管功用相对良好,肾浓缩功用多能坚持。临床常见一过性氮质血症,血中尿素氮、肌酐增高。
3.血常规:红细胞计数及血红蛋白可稍低,系因血容量扩展,血液稀释所致。白细胞计数可正常或增高,此与原发感染灶能否继续存在有关。血沉增快,2~3月内恢复正常。
4.血补体测定:除个别病例外,肾炎病程早期血总补体及C3均明显降落,6~8周后恢复正常。此规律性变化为本症的典型表现。血补体降落水平与急性肾炎病情轻征无明显相关,但低补体血症持续8周以上,应思索有其他类型肾炎之可能。
5.细胞学和血清学检查:急性肾炎发病后自咽部或皮肤感染灶培育出β溶血性链球菌的阳性率约30%左右,早期承受青霉素治疗者更不易检出。链球菌感染后可产生相应抗体,常借检测抗体证明前驱的链球菌感染。
以上就是肾炎检查项目。一些老年人的身体机能在逐渐的下降,对身体的影响还是很大的,会影响日常生活中的代谢功能,肾炎还会带来一些其他的并发症状。为了解除大家的疑惑,以上的检查项目,希望对您能有所帮助。
肾功能检查的意义
尿液检查虽是反映肾脏疾病的一种方法,但要想进一步了解肾脏病变的程度,还需要借助于肾功能检查。常用的肾功能检查项目有尿素氮、肌酐、肌酸、尿酸、二氧化碳结合率、内生肌酐清除率等试验项目。
尿素氮是指血浆中尿素成分的含氮量,因大部分检验尿素的方法并非直接测定尿素,而是测量尿素中的氮含量,故为尿素氮。尿素氮主要是检测肾小球的滤过功能,作为判断肾小球滤过功能的一个筛选试验。尿素氮增高见于慢性肾炎、尿毒症、肾小球滤过功能受损、蛋白质摄入过多、肝功能受损、蛋白质分解过度,脱水、循环衰竭、尿路梗阻,肌酐是肌酸在肌肉中代谢的终产物。每个人肌酐生成的速率是恒定的,所生成的数量与肌肉量成正比。当肾功能损伤时,血肌酐水平升高。增高见于慢性肾炎、尿毒症、斑疹伤寒、破伤风、消耗性疾病等,减少见于进行性肌萎缩、贫血、白血病等;肌酸增高见于严重肌肉损伤,挤压综合征,皮肌炎,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症等;尿酸是嘌呤代谢的终产物。增高见于痛风、子痫、急慢性肾炎、肾结核及慢性白血病等;二氧化碳结合率增高见于慢性支气管炎、阻塞性肺气肿、肺心病、支气管哮喘、支气管扩张、肺纤维化、急性胃炎、幽门梗阻、妊娠呕吐和肾上腺皮质机能亢进等,减少见于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饥饿性酮中毒、肾功能不全、剧烈腹泻、肠瘘、脑炎、脑膜炎、脑溢血、哮喘病、感染性休克等;内生肌酐清除率增高见于慢性肾炎晚期、慢性肾炎肾病等,降低则有急性和慢性肾小球肾炎、慢性肾功能不全等。
小儿肾病的检查
肾病综合症是肾病的一种,那么对该病的实验室检查项目有:
1、血液流变学检查:肾病综合征患童血液经常处于高凝状态,血液粘稠度增加。此项检查有助于对该情况的了解。
2、可选用其他检查:以下检查项目可根据需要被选用,包括血清补体、血清免疫球蛋白、选择性蛋白尿指数、尿蛋白聚丙烯胺凝胶电泳、尿C3、尿纤维蛋白降解产物(FDP)、尿酶、血清抗肾抗体及肾穿刺活组织检查等。
3、肾功能检查:常做的项目为尿素氮(BUN)、肌酐(Scr),此为常做的项目之一,用来了解肾功能是否受损及其程度。
4、CO2结合力和电解质的测定:用来了解是否有酸碱平衡失调和电解质紊乱的情况,便于及时的进行纠正。
肾病综合征有必要行肾活检吗
因为肾病综合征仅仅是临床表现,病因多样,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包括膜性肾病、微小病变、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以及大量蛋白尿型的 IgA 肾病等;继发性肾病综合征,比如糖尿病肾病、狼疮性肾炎以及肾脏淀粉样变性等。由于这几种不同的病因造成的肾病综合征其治疗是不一致的,因此,对于不明原因的肾病综合征建议行肾活检明确其病理改变。
常用的胃炎检查项目有哪些
1.胃镜检查
能直接观察胃黏膜病变并可取病变部位组织进行幽门螺杆菌和病理学检查。内镜下表现充血、水肿、糜烂、新鲜或陈旧出血,有时可见黏膜表面黏液斑或反流的胆汁。Hp感染胃炎时,还可见到胃窦黏膜微小结节形成。
2.胃生化检查
胃酸、胃蛋白酶原、内因子(IF) 、胃泌素、壁细胞抗体(PCA)、胃泌素分泌细胞抗体(GCA) 等。
3.X线钡餐造影
胃炎病变多数在黏膜表层,钡餐造影检查难有阳性发现。部分胃窦部炎症者可呈现胃窦部激惹征,黏膜纹理增粗、迂曲、锯齿状,幽门前区呈半收缩状态,可见不规则痉挛收缩。气钡双重造影效果较好。
睾丸炎检查费用多少呢
男性出现睾丸炎虽然也是常见的,但是有个别患者可能是会因为症状性方面的病变症状有一定的提醒之后,从而是会让患者意识到有可能是睾丸部位出现一定的病变问题,而最终想要确定是否是存在睾丸炎这个病变问题,患者是需要通过及时性检查并有效确定病情的轻重,而在每个患者选择性检查这个过程中,由于检查项目的不同是会造成价钱也出现波动。
一般情况下,睾丸炎检查的项目虽然是比较多,但是在大体上的检查项目都是一致的,而产生的检查费用大约是在300-800元这个范围内有效地进行波动,而最终的检查费用是因人而异的,毕竟每个患者最终所选择检查的项目不一定是全部一致,所以最终的精确费用肯定是会出现波动性,并不是说每个患者都是一致的检查费用,因此最终的精确价钱是因人而异的。
通过上述可知,睾丸炎检查费用大约是在300-800元这个范围内,而根据每个患者自身的检查项目有所不同,而在进行检查时就会使检查费用出现一定的波动性,而面对于不同项目的检查下,最终所产生的检查费用肯定是会因人而异的。
常用的慢性胃炎检查项目有哪些
一、实验室检查
1.胃酸
浅表性胃炎胃酸正常或略低,而萎缩性胃炎则明显降低,空腹常无酸。Burhol用加大组胺法观察47例浅表性胃炎的最大胃分泌量平均为17.4mmol,46例萎缩性胃炎平均为5.6mmol,正常对照44人平均为19.8mmol。
某院100例萎缩性胃炎,91例用五肽胃泌素及组胺法测定胃酸结果:无酸13例;低酸18例;正常酸60例。无酸和低酸共31例,占34.1%。
2.胃蛋白酶原
由主细胞分泌,在胃液、血液及尿中均可测得。蛋白酶水平高低基本与胃酸平行。但主细胞比壁细胞数量多,所以在病态时,胃酸分泌常常低于蛋白酶原的分泌。
Joske观察胃液和血液胃蛋白酶原水平与活组织病理变化结果常常一致,蛋白酶原低者活组织检查多数为萎缩性胃炎。
3.内因子(IF)
IF由壁细胞分泌,壁细胞减少IF分泌也减少,两者是严格平行的。正常分泌量平均为7700U/h。检查IF对萎缩性胃炎、胃萎缩及恶性贫血的诊断有帮助。IF明显减少有利于以上3种疾病的诊断。恶性贫血病人极少数在胃液中尚可检出微量IF,但不足以供维生素A、B12吸收之用。
慢性萎缩性胃炎IF也可以减少到400~600U,但可以维持低水平的维生素B12吸收。据Ardeman的研究400~500U的IF可以供吸收1μg维生素B12之用。食物刺激胃液分泌每5~10ml即含IF 400~500U,因此可以解释萎缩性胃炎虽IF分泌也很低但不发生恶性贫血。
4.胃泌素
胃泌素由胃窦G细胞分泌。正常血清胃泌素含量各处报道不同(30~140pg/ml),我院检查结果为(130.84±8.34)(SE)pg/ml;浅表性胃炎平均为(219.09±36.04)pg/ml;A型慢性萎缩性胃炎平均为(566.22±140.3)pg/ml;B型平均为(246.76±9.52)pg/ml。胃泌素能促进胃液特别是胃酸分泌,由于反馈作用胃酸低时胃泌素分泌增多,胃酸高时胃泌素分泌减低。
此外血清胃泌素高低与胃窦黏膜有无病变关系密切。无酸的病人理应胃泌素升高,但若不高说明胃窦黏膜病变严重G细胞减少。
5.壁细胞抗体(PCA)
PCA在A型胃炎的阳性率较高,此抗体的检测有助于慢性胃炎的分型,对慢性胃炎发生的病理过程的认识及治疗有帮助。
6.胃泌素分泌细胞抗体(GCA)
1979年Vandelli检查106例B型胃炎,GCA阳性者8例,A型35例全部为阴性。恶性贫血病人35例及供血员115例也全部为阴性。
二、影像学检查
1.胃镜检查
悉尼分类系统对胃镜检查的描述词作了一系列的规定,包括对水肿、红斑、脆性、渗出、扁平糜烂、隆起糜烂、结节、皱襞肥大、皱襞萎缩、血管透见及出血点进行描述。一般来说浅表性胃炎胃镜所见为花斑样潮红如麻疹患儿的皮肤(或称红白相间),在小弯垂直部则为线状潮红在纵行皱襞的顶端;其次是黏液分泌增多,附着在黏膜上不易剥脱、脱落后黏膜表面常发红或有糜烂,咽下或反流的黏液常含气泡,而且随蠕动而流动,不难鉴别;
再次是水肿的表现,黏膜苍白、小凹明显而且反光强;最后是糜烂,由于腺窝以上的表皮剥脱发生糜烂且常伴出血,又可分为3型:①丘疹样隆起中央凹陷被覆暗褐色积血或白苔,周围潮红如天花的皮损,多发生在胃窦部皱襞的顶端。②平坦型几乎与黏膜水平一致,表面不光滑被覆褐色或白色分泌物。③凹陷型最常见,低于正常黏膜。表面粗糙或有分泌物甚至出血,范围或大或小,数毫米至数厘米,形态常不规则。或局限或弥漫。
萎缩性胃炎胃镜检查有2个突出的表现:①颜色改变,多呈灰、灰白、灰黄或灰绿色,同一部位深浅可不一致,境界常不清,范围或大或小。萎缩范围内也可能残留红色小斑。②因为黏膜变薄加之注气膨胀,黏膜下血管常可显露,轻者血管网,重者可见如树枝状的血管分支。暗红色微带蓝色,易与皱襞相混,根据血管走行方向与胃的长轴垂直,可资鉴别。
血管显露与胃内压力有密切关系,根据试验连续注气2000ml(压迫注气钮2min),病人如无暖气胃内压气达20mmHg,此时正常胃黏膜也可以显露小血管网,特别胃底最容易。胃内压在1.3~2.0kPa(10~15mmHg)时轻、中、重3型萎缩性胃炎均能显露血管。0.66~1.33kPa(5~l0mmHg)时,只中、重型可以显露。轻者不显露。0~0.66kPa(0~5mmHg)时,只重型显露。根据以上结果,胃内压以1.3~2.0kPa,注气量约1000ml为最适合。
浅表与萎缩两型胃炎胃镜诊断与病理诊断的符合率为60%~80%。但胃镜所见与病理所见尚无一致规律,也难以用病理变化来解释胃镜所见如花斑样潮红,血管透见等。本院135例活组织标本与胃镜所见对比可以说明这一问题。
2.X线检查
浅表性胃炎X线无阳性发现。萎缩性胃炎可见皱襞细小或消失,张力减低。Badenoch用X线诊断胃萎缩88例有22例正确。黏膜的增生肥厚易被认为是肿瘤。胃窦部黏膜粗乱常诊断为肥厚性胃炎但不能被活组织检查证实。用双重对比造影法可发现胃小区(1~1.5mm),因而对肠上皮化生及丘疹样糜烂的诊断,开辟了新的途径。
慢性肾盂肾炎的检查项目有哪些
检查项目:尿常规、尿液细菌学检查、肾功能检查、血常规、泌尿系B超
实验室检查
1.尿常规 可有间断性脓尿或血尿。急性发作时与急性肾盂肾炎的表现相同。
2.尿细胞计数 近年多应用1h尿细胞计数法,其评判标准:白细胞>30万/h为阳性,<20万/h为阴性,20万~30万/h需结合临床判断。
3.尿细菌学检查 可间歇出现真性细菌尿。急性发作时,与急性肾盂肾炎相同,尿培养多为阳性。
4.血常规 红细胞计数和血红蛋白可轻度降低。急性发作时白细胞计数和中性粒细胞比例可增高。
5.肾功能检查 可出现持续肾功能损害:①肾浓缩功能减退,如夜尿量增多,晨尿渗透压降低;②酸化功能减退,如晨尿pH增高,尿HCO3-增多,尿NH4 减少等;③肾小球滤过功能减退,如内生肌酐清除率降低,血尿素氮、肌酐增高等。
影像学检查
1.X线检查 KUB平片可显示一侧或双侧肾脏较正常为小。IVU可见两肾大小不等,外形凹凸不平,肾盏、肾盂可变形,有扩张、积水现象,肾实质变薄,有局灶的、粗糙的皮质瘢痕,伴有邻近肾小盏变钝或呈鼓槌状变形。有时显影较差,输尿管扩张。膀胱排尿性造影部分患者有膀胱输尿管反流。此外还可发现有尿流不畅、尿路梗阻如结石、肿瘤或先天性畸形等易感因素。
2.放射性核素扫描 可确定患者肾功能损害,显示患肾较小,动态扫描还可查出膀胱输尿管反流。
膀胱镜检查可能发现在患侧输尿管口有炎症改变,输尿管插管受阻,静脉注射靛胭脂证实患肾功能减弱。
3.肾活检 光镜检查可见肾小管萎缩及瘢痕形成,间质可有淋巴细胞、单核细胞浸润,急性发作时可有中性粒细胞浸润,肾小球可正常或轻度小球周围纤维化,如有长期高血压,则可见肾小球毛细血管壁硬化,肾小球囊内胶原沉着。
肾炎患者通过肾功能检查可以进行确诊吗
肾炎检查项目之肾功能检查:肾功能检查是一项用于检查排尿功能是否正常的辅助检查方法。肾功能检查包括血肌酐、血尿素氮、血及尿β2―微球蛋白、尿白蛋白、尿免疫球蛋白G、尿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等。肾脏不仅是一个排尿器官,而且是一个内分泌器官,在全身和肾脏局部发挥重要的生理作用。检查之前最好不要吃早饭,另外在检查前至少三天应饮食清淡,不要饮酒、暴饮暴食或过度疲劳,以免影响化验结果。
肾炎检查项目之肾病类尿常规:肾病类尿常规是一项用于检查是否患有肾病的辅助检查方法。尿常规检查简便易行,是临床上最常用的检查方法之一。它可直接、迅速地反映泌尿系统的情况,因此,经常做尿常规检查,对及时发现泌尿系统疾病具有重要意义。尿常规检查包括尿的颜色、透明度、酸碱度、红细胞、白细胞、上皮细胞、管型、蛋白质、比重及尿糖定性。除剧烈体力活动、严重受寒等可出现暂时性的生理性蛋白尿外,病理性蛋白尿见于肾小球肾炎、肾盂肾炎、肾肿瘤等肾脏疾病,也可见于发热、高血压、妊娠中毒等肾外疾病。通过此项检查可以判断出相应的病征。
肾炎检查项目之尿常规:尿液分析仪又称为干化学尿液分析仪。仪器操作简便、快速(最快10s内可完成11种尿液成分的检测)。尿常规在临床上是不可忽视的一项初步检查,不少肾脏病变早期就可以出现蛋白尿或者尿沉渣中有形成分。一旦发现尿异常,常是肾脏或尿路疾病的第一个指征,亦常是提供病理过程本质的重要线索。
肾炎检查项目之尿酸:尿酸是嘌呤代谢的终末产物,嘌呤代谢紊乱、能量代谢异常及肾脏对尿酸的排泄障碍均可引起血浆尿酸浓度升高(高尿酸血症)或降低(低尿酸血症)。目前认为,尿酸测定是诊断嘌呤代谢紊乱所致痛风的最佳生化标志。痛风的主要特点是高尿酸血症,由此而引起痛风性急性关节炎、痛风石沉积、痛风石性慢性关节炎和关节畸形、尿酸肾结石等肾脏病变,对健康危害很大。尿酸测定还有助于肾脏病变的早期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