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白血病白细胞值是多少 白细胞计数的正常值

白血病白细胞值是多少 白细胞计数的正常值

成人 (4.0~10.0)×109/L;

儿童 (5.0~12.0 )×109/L;

新生儿(15.0~20.0)×109/L

红细胞计数正常值是多少

了解红细胞的正常值对于疾病判断是十分有帮助的。红细胞正常值为:成年女性:3.8~5.1×T/L;成年男性:4.8~5.8×T/L;新生儿:6.0~7.0×T/L。

红细胞增多见于:

严重呕吐、腹泻、大面积烧伤及晚期消化道肿瘤患者。多为脱水血浓缩使血液中的有形成分相对地增多所致。

心肺疾病:先天性心脏病、慢性肺脏疾患及慢性一氧化碳中毒等。因缺氧必须借助大量红细胞来维持供氧需要。

干细胞疾患:真性红细胞增多症。

红细胞减少见于:

急性或慢性失血。

红细胞遭受物理、化学或生物因素破坏。

缺乏造血因素、造血障碍和造血组织损伤。

各种原因的血管内或血管外溶血。

白血病的血常规有哪些指标

白血病大多数的患者以发热为早期表现。可低热,亦可高达39~40℃以上,伴畏寒、出汗等。也会伴有有头痛、恶心、呕吐,这是已有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的表现。骨和骨膜的白血病浸润引起骨痛,可为肢体或背部弥漫性疼痛,亦可局限于关节痛,常导致行动困难。

对于患者在检查时候,常常根据其血常规指标来判断。经骨髓形态学、细胞化学染色、流式细胞学确诊在血液分析仪上检测,得到血细胞数值、警示异常细胞信息、白细胞直方图、白细胞散点图。一般患者的白细胞计数上升,血红蛋白上升占部分。血小板上升较多。

白血病的血常规有哪些指标

血常规俗称血象,最重要的三个指标是血红蛋白(hb)、白细胞(wbc)、血小板(plt或bpc)。

一、有无贫血,看血红蛋白

血红蛋白(hb)正常值:男性120~160g/l女性110~150g/l新生儿170~200g/l,低于正常值为贫血。

再看平均红细胞体积和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平均红细胞体积(mcv),正常值:手工法82~92fl;血细胞分析仪法80~100fl。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mch):手工法27~31pg;血细胞分析仪法27~34pg。如果两者均低于正常,考虑是否有缺铁性贫血或地中海贫血,后者为遗传性疾病,发生率低,多见于云贵、广西广东等地区。如果平均红细胞体积高于正常,考虑是否有营养性巨幼红细胞性贫血、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多发性骨髓瘤(骨髓瘤由于红细胞呈缗钱样重叠,平均红细胞体积也增高)。需要骨髓象检查。

如果平均红细胞体积和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均正常。要做网织红细胞检查。网织红细胞计数正常值:0.5%-1.5%。低于正常,考虑是否有骨髓造血障碍,明显高于正常,是否有溶血,要做进一步检查。

失血性贫血极为常见,慢性或急性出血引起。

正常白细胞数是多少

白细胞(英文名:leukocyte,white blood cell,简称:WBC),旧称白血球。血液中的一类细胞。根据白细胞的细胞质内有无特殊颗粒,可将其分为有粒白细胞和无粒白细胞。前者常简称为粒细胞,根据其特殊颗粒的染色特性,又分为中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白细胞也通常被称为免疫细胞。在显微镜下可以看到,血细胞中体积比较大、数量比较少。具有细胞核。其主要作用是吞噬细菌、防御疾病。

白细胞是人体与疾病斗争的“卫士”。当病菌侵入人体体内时,白细胞能通过变形而穿过毛细血管壁,集中到病菌入侵部位,将病菌包围﹑吞噬。如果体内的白细胞的数量高于正常值,很可能是身体有了炎症。

正常成人血液中的白细胞数目为4.0×10的九次方到10×10的九次方每升。婴幼儿稍高于成人。

白细胞计数值的高低可提示累及白细胞系统的疾病。

白细胞计数增多见于急性感染、尿毒症、严重烧伤急性出血、组织损伤、大手术后白血病等。

白细胞计数减少见于伤寒及副伤寒、疟疾、再生障碍性贫血、急性粒细胞缺乏症、脾功能亢进,X线放射性核素照射,使用某些抗癌药物等。

在上面的文章里面我们介绍了什么是白细胞,我们知道白细胞原来也叫做是白血球,白细胞如果出现异常的情况我们一定要引起注意,上文我们介绍了正常白细胞数是多少。

白血病的辅助检查有哪些

(1)血象:

1)急性白血病:

白细胞计数多少不定,一般在(20~50)x109/l,分类检查可见不同数量的原始和(或)幼稚白细胞,一般占30%~90%;红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不同程度的减少,呈正常细胞性贫血。

2)慢性白血病:

慢粒白细胞计数早期即明显增多,常超过20x109/l,晚期可达100x109/l以上,中性粒明显增多,分类检查可见各阶段细胞,但以中性中幼,晚幼,及杆状粒细胞明显增多为主,原始细胞不超过10%;早期红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正常,晚期可减少。 慢淋白细胞计数多在(15~100)x109/l,淋巴细胞占60%~75%,以小淋巴细胞为主,晚期有血红蛋白,血小板减少。

(2)骨髓象:骨髓检查是确诊白血病及其类型的重要依据。

1)急性白血病:骨髓增生明显活跃或极度活跃,主要是白血病性原始细胞,多超过30%。正常的幼红细胞和巨核细胞减少。10%急非淋白血病骨髓增生低下,称低增性急性白血病。胞质中有棒状小体,仅见于急非淋。

2)慢性白血病:

慢粒骨髓增生明显活跃或极度活跃,以粒细胞为主,红系相对减少,粒:红10~50:1,其中中性中幼,晚幼,及杆状粒细胞明显增多。原粒小于10%。嗜酸嗜碱粒细胞增多,巨核系正常或增多,晚期减少。

诊断白血病的方法

(1)有明确的病因 如较为严重的感染中毒,恶性肿瘤大出血,急性溶血过敏性休克服药史等。

(2)实验室检查

①红细胞与血红蛋白测定值基本正常,血小板计数正常。

②粒细胞型类白血病反应 白细胞计数50×109/L以上,或外周血出现原粒和幼粒细胞;成熟中性粒细胞胞浆中往往出现中毒性颗粒和空泡,骨髓象除了有粒系细胞增生、核左移现象外,没有白血病的细胞形态畸形(如细胞核与细胞浆的发育不平衡、细胞核畸形、核仁多或特别大等),成熟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积分明显增高。此型最常见。

③淋巴细胞型类白血病反应 白细胞计数轻度或明显增多,分类成熟淋巴细胞占40qo头上,并可有幼稚型淋巴细胞出现。

④单核细胞型类白血病反应 白细胞计数在30×109/L以上单核细胞大于30%。

⑤嗜酸粒细胞型类白血病反应 外周血象中嗜酸粒细胞明显增多,无幼稚细胞;骨髓象原始细胞不多,也无Ph染色体以及嗜酸粒细胞形态异常等。

⑥红白血病型类白血病反应 外周血中有幼红及幼粒细胞骨髓象中除粒细胞系增生外尚有红系细胞增生。

⑦白细胞不增多型类白血病反应 白细胞计数不高,但外周血象中出现幼稚细胞。

(3)其原发病去除后血象变化可恢复正常。

(4)骨髓细胞分类正常或基本正常,与周围血象表现不同步,无白血病细胞瘤样形态。

白细胞计数正常值是多少

白细胞计数

正常成人为4000~10000/μL,新生儿为15000~20000/μL,6个月至2岁婴儿为11000~12000/μL。

降低:白细胞减少症,脾功能亢进,造血功能障碍,放射线,药物,化学毒素等引起骨髓抑制,疟疾,伤寒,病毒感染,副伤寒.

白细胞增多常见于炎性感染、出血、中毒、白血病等。其减少常见于流感、麻疹等病毒性传染病及严重败血症、药物或放射线所致及某些血液病等。

分类计数

白细胞分为5类。

一是中性粒细胞(Gran),正常为0.50~0.70,增高或减少的原因与白细胞计数相同;增高:细菌感染,炎症;降低:病毒性感染

二是淋巴细胞(Lym),正常为0.20~0.40,增多时常见于中性白细胞减少、结核、百日咳等;其减少常见于中性白细胞增多;增高:百日咳,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病毒感染,急性传染性淋巴细胞增多症,淋巴细胞性白血病;降低:免疫缺陷

三是嗜酸性粒细胞,正常为0.005~0.05,增多见于寄生虫病、过敏性疾病及某些皮肤病;

增高: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及慢性溶血性贫血

四是嗜碱性粒细胞,正常为0~0.01,临床意义不大;

五是单核细胞,正常为0.03~0.08,增多时见于急性传染病恢复期。*增高:结核,伤寒,疟疾,单核细胞性白血病.

淋巴细胞计数(LY)介绍

淋巴细胞计数(LY)介绍:

淋巴细胞是白细胞的一种。由淋巴器官产生,是机体免疫应答功能的重要细胞成分。白细胞分类计数,是指对不同类型的白细胞分别计数并计算百分比。

淋巴细胞计数(LY)正常值:

淋巴细胞0.2~0.4(20%~40%)。

淋巴细胞计数(LY)临床意义:

增多:见于病毒感染、结核病、百日咳、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传染性淋巴细胞增多症、淋巴细胞白血病、淋巴肉瘤。

减低:见于细胞免疫缺陷病、某些传染病的急性期、放射病、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抗淋巴细胞球蛋白治疗、淋巴细胞减少症、免疫缺陷病、丙种球蛋白缺乏症等等。

白血病属于什么病 白血病白细胞值是多少

白血病患者白细胞的值可正常也可以不正常,正常人的白细胞是4到10乘以10的九次方,白血病患者的白细胞可以低于4乘以10的九次方,也可以大于4小于10也是正常的范围之类,也可以大于10乘以10的九次方,甚至有些白血病的白细胞大于100乘以10的九次方,大于200乘以10的九次方,更常见的一般是100以下,但是白细胞大于500乘以10的九次方的也有。

白血病的血常规存在哪些指标异常

血常规俗称血象,最重要的三个指标是血红蛋白(hb)、白细胞(wbc)、血小板(plt或bpc)。

怀疑白血病,前期需做血常规初步判断,经骨髓形态学、细胞化学染色、流式细胞学确诊在血液分析仪上检测,得到血细胞数值、警示异常细胞信息、白细胞直方图、白细胞散点图。一般白血病患者的白细胞计数会显示上升,血红蛋白上升占部分。血小板上升较多。

白血病的血常规是因人而异的,白细胞数值异常是白血病血常规中的其一数值表现,但不一定单纯出现白细胞减少或降低就一定是白血病,也多见于炎症病毒感染,如果数值过于增高或降低,需进一步做下骨髓穿刺的检查来得已确诊。

白细胞高的原因

有时候遇到一些疾病或者身体不适,人们就回去医院进行诊断治疗的,同时医生也会建议患者进行一些血液检验,不过有时候人们发现了自己的血液检验有很多项目都偏高了,尤其是白细胞更是偏高的。

血常规检查中发现的白细胞数值变化可以确定一些疾病,白细胞分类计数(DC,以比值计):白细胞分为5类。

血常规检查白细胞的变化以及数值疾病:一是中性粒细胞(Gran),正常为0。50~0。70,增高或减少的原因与白细胞计数相同;增高:细菌感染,炎症;降低:病毒性感染。

血常规检查白细胞的变化以及数值疾病:二是淋巴细胞(Lym),正常为0。20~0。40,增多时常见于中性白细胞减少、结核、百日咳等;其减少常见于中性白细胞增多;增高:百日咳,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病毒感染,急性传染性淋巴细胞增多症,淋巴细胞性白血病;降低:免疫缺陷。

血常规检查白细胞的变化以及数值疾病:三是嗜酸性粒细胞,正常为0。005~0。05,增多见于寄生虫病、过敏性疾病及某些皮肤病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及慢性溶血性贫血。

血常规检查白细胞的变化以及数值疾病:四是嗜碱性粒细胞,正常为0~0。01,临床意义不大。

血常规检查白细胞的变化以及数值疾病:五是单核细胞,正常为0。03~0。08,增多时见于急性传染病恢复期。增高:结核,伤寒,疟疾,单核细胞性白血病。

白细胞计数偏高原因,血常规血白细胞偏高,白细胞偏高是必要检查的项目,如果检查出来一些高数值或者底数值的变化,也有可能是某些隐藏的疾病。

淋巴细胞计数正常值偏高是怎么回事

正常生理情况下,淋巴细胞比率为:20%―40%,淋巴细胞检测属于临床化验血液常规的范畴,通过对白细胞检测并进行计数和分类即可对淋巴细胞的形态,比率进行观察。

淋巴细胞是白细胞的一种。由淋巴器官产生,机体免疫应答功能的重要细胞成分。淋巴器官根据其发生和功能的差异,可分为中枢淋巴器官和周围淋巴器官两类。

前者包括胸腺,腔上囊或其相当器官(有人认为在哺乳动物是骨髓)。它们无须抗原刺激即可不断增殖淋巴细胞,成熟后将其转送至周围淋巴器官。

后者包括脾,淋巴结等。成熟淋巴细胞需依赖抗原刺激而分化增殖,继而发挥其免疫功能。

(1)某些病毒或细菌所致的急性传染病,如风疹、流行性腮腺炎、传染性淋巴细胞增多症、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等。百日咳时淋巴细胞有数常明显增多。

(2)某些慢性感染:如结核病时淋巴细胞常增多,但白细胞总数一般仍可在正常值范围内。

(3)器官移植术后如发生排异反应时,特别是于排异前期,淋巴细胞数常出现增高。

(4)淋巴细胞性白血病、白血性淋巴肉瘤时。

(5)再生障碍性贫血、粒细胞缺乏症时,由于中性粒细胞显著减少,导致淋巴细胞百分比相对增高,此时称为淋巴细胞相对增多。

淋巴细胞计数正常值偏高是怎么回事呢?由上可见,慢性感染、器官移植排异反应、贫血、风疹和传染性淋巴细胞增多症等疾病的存在,都是能够导致患者身上的淋巴细胞计数偏离正常值的范围,而出现增高的情况的,因此,患者在有此种情况出现时,要多加注意。

白细胞分类计数的临床意义

白细胞临床意义

人体内白细胞总数和种类白细胞的百分比是相对稳定的。正常人每立方毫米的血液时白细胞为止5000~10000个。各种白细胞的百分比为:中性粒细胞50~70%;嗜酸性粒细胞1~4%;嗜好碱性粒细胞0~1%;淋巴细胞20~40%;单核细胞为1~7%。机体发生炎症或其他疾病都可引起白细胞总数及各种白细胞的百分比发生变化,因此检查白细胞总数及白细胞分类计数成为辅助诊断的一种重要方法。

粪便中的白细胞当肠道有炎症时增多其数量多少与炎症轻重及部位有关偑晩鄌回閳呀。小肠炎症时白细胞数量不多丂毡鞔蹑雉鞙,均匀混合于粪便内且因细胞部分被消化而不易辨认。佯爬癋觝韏亨鳅结肠炎症如菌痢时亢曣蛡钆醰蜇,白细胞大量出现甚至满视野仼托磺醠闍韫嫊媳,并可见到退化的白细胞,还可见到边缘已不完整或已破碎核不清楚、成堆的脓细胞。过敏性肠炎肠道寄生虫病(如阿米巴痢疾或钩虫病)时粪便中有时还伴有夏科-雷登伇気销详銄僀(Charcot-Leyden)両松铵鐂鎥结晶,如用瑞氏染液染色可见到嗜酸性粒细胞。

流行病学及临床研究发现,白细胞与脑血管病的发生和预后有关。文献报道,对10000余人两年的观察研究表明,白细胞增高是脑梗死的先兆之一;而中性粒细胞增高的相关性最大,尤其小于65岁组最明显。血中白细胞数越高,发生脑梗死的危险性越大。梗死组织周围有白细胞浸润,且梗死灶周围的毛细血管存在白细胞聚集现象。对脑血管病患者白细胞的流变性研究,亦发现白细胞在脑血管病的病理生理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白细胞计数(WBC)

白细胞计数(WBC)介绍:

白细胞计数是指计数单位体积血液中所含的白细胞数目。旧称白血球,是机体防御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白细胞计数(WBC)原理:

用白细胞计数稀释液(多用稀乙酸溶液),将血液稀释一定倍数并破坏红细胞后,滴入庆数盘中,在显微镜下计数一定范围内的白细胞数,经换算即可求得每升血液中各种白细胞的总数。

白细胞计数(WBC)正常值:

成人 (4.0~10.0)×109/L;

儿童 (5.0~12.0 )×109/L;

新生儿(15.0~20.0)×109/L

白细胞计数(WBC)临床意义:

白细胞计数值的高低可提示累及白细胞系统的疾病。

白细胞计数增多见于急性感染、尿毒症、严重烧伤急性出血、组织损伤、大手术后白血病等。

白细胞计数减少见于伤寒及副伤寒、疟疾、再生障碍性贫血急性粒细胞缺乏症、脾功能亢进,X线放射性核素照射,使用某些抗癌药物等。

白细胞分类计数

我国卫生部医政司编的《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关于白细胞分类计数正常参考值如下:

细胞类别 成人

中性粒细胞法定比例百分率

杆状核0.01~0.05 1~5%

分叶核0.50~0.70 50~70%

嗜酸性粒细胞 0.005~0.05 0.5~5%

嗜碱性粒细胞 0~0.01 0~1%

淋巴细胞 0.20~0.40 20~40%

单核细胞 0.03~0.08 3~8%

白细胞分类计数的临床意义如下:

(1) 中性粒细胞:增多和减少的临床意义与白细胞计数相同。

(2)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见于变态反应,寄生虫病、某些皮肤病、创伤等;减少见于伤寒、副伤寒、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后。

(3) 嗜碱性粒细胞:增多见于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何杰金氏病、癌转移、铅铋中毒等。

(4) 淋巴细胞:增多见于百日咳、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麻疹、腮腺炎、结核、传染性肝炎;减少多见于传染急性期、放射病、细胞免疫缺陷等。

(5) 单核细胞:增多见于结核、伤寒、疟疾、黑热病、急性传染病恢复期,单核细胞性白血病、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等;减少无意义。

淋巴细胞计数正常值是多少

淋巴细胞(lymphocyte)白细胞的一种。由淋巴器官产生,机体免疫应答功能的重要细胞成分。淋巴器官根据其发生和功能的差异,可分为中枢淋巴器官(又名初级淋巴器官)和周围淋巴器官(又名次级淋巴器官)两类。

前者包括胸腺、腔上囊或其相当器官(有人认为在哺乳动物是骨髓)。它们无须抗原刺激即可不断增殖淋巴细胞,成熟后将其转送至周围淋巴器官。后者包括脾、淋巴结等。成熟淋巴细胞需依赖抗原刺激而分化增殖,继而发挥其免疫功能。

淋巴细胞发育过程中任何一个环节发生障碍即可形成免疫缺陷。免疫缺陷基本上可分为三类,即细胞免疫缺陷、体液免疫缺陷和联合免疫缺陷。细胞免疫缺陷是由于胸腺来纠正。某些较轻型的细胞免疫缺陷,可用胸腺素来治疗。严重的联合免疫缺陷可采用组织相容性相近的骨髓进行接种而重建免疫。

淋巴细胞的正常值:

正常参考区间(男女均适用):

淋巴细胞百分数(Lymph%)20~40%,淋巴细胞绝对值(Lymph#)1.1~3.2×10^9。

上面就是对淋巴细胞计数正常值的介绍,希望对大家的认识有帮助。淋巴细胞计数正常值虽然我们平时接触的比较少,最多是进行常规血液检查的时候能够用到,但是一旦出现异常的病症,要引起重视,进一步寻找病因,然后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治疗,避免给我们的健康造成更大的影响。

相关推荐

手足口病血常规能查出来吗 手足口血常规看哪几项

主要看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三项。 白细胞计数指计数单位体积血液中含的白细胞数目。正常的外周血液中常见的白细胞有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手足口病的一般病例会显示白细胞计数正常或偏高,分类时淋巴细胞较高,中性粒细胞较低,这在血常规的化验单上会以上升或下降的箭头标示出来,很容易识读。 中性粒细胞N0.5~0.7(50%~70%) 淋巴细胞L0.20~0.40(20%~40%)

白细胞过低会有什么症状

白细胞人体免疫细胞的俗称,人体白细胞含量正常范围在4~10之间,如果白细胞含量超过4~10,证明你体内有炎症。白细胞过少会造成免疫能以下降。 造血干细胞发生病变,超额两生成白细胞,并生成的白细胞为一种不成熟的无核细胞,并没有正常白细胞的免疫能力,并造血干细胞无法生成有免疫能力的健康白细胞,此症状为造血干细胞癌症,称血癌,俗称白血病!您说白细胞低,低到什么程度!如果偏低一些,在3~4之间,有可能因为辐射、药物等外因,也可能其他状况,我建议远离电脑、手机等辐射性较强的电子产品,如果在吃抗生素,应该咨询医生

白血病白血胞多吗

一般人会认为白血病患者的主要症状就由于白细胞的数量超过了正常的范围。那么白血病就一定白细胞含量增高的情况呢?下面就让我们具体的了解一下。 骨髓中的白血病细胞有时能进入外周血循环中,通常白细胞的总数会增加,超过每升(4--10)x10^9/l 。但有时它会受到骨髓基质细胞及其它因素的影响而滞留于骨髓中,不易进入外周血循环,外周血白细胞数不增加。为什么有的病人白细胞增加,有的正常,有的减少呢?其确切的原因至今还不十分明确。 各种类型急性白血病患者的白细胞数常正常或低于正常。慢性白血病,不论粒细

孕妇血常规检查项目

孕妇血常规检查项目主要有:血红蛋白、血小板、白细胞等。 看懂检查报告: 1、红细胞主要判断准妈妈否贫血,正常100g/L—160g/L。轻度贫血对准妈妈及分娩的影响不大,重度贫血可引起早产、低体重儿等不良后果。 2、白细胞在机体内起着消灭病原体,保卫健康的作用,正常4—10*109/L,超过这个范围说明有病毒感染的可能,但孕期可以轻度升高。 白细胞还分有几类细胞: (1)中性白细胞,正常为0.5~0.7,增高或减少的原因与白细胞计数相同; (2)淋巴细胞,正常为0.2~0.4,增多时着表明准妈

白细胞增多一定白血病

白细胞增多一定白血病吗?在了解这个问题之前,先认识一下白细胞白细胞:成年人外周血液中正常的白细胞4~10×109/L,如果少于4×109/L为白细胞减少,超过10×109/L及为白细胞增多。 白细胞血液中一类细胞成分的总称。白细胞为无色有核细胞,按其形态可分为粒细胞、淋巴细胞及单核细胞三类。虽然白细胞数远少于红细胞,但其抵抗疾病、保护机体的功能非常重要的。健康成人白细胞总数为4000~10,000/立方毫米。各类细胞百分比为:中性粒细胞50~70%,嗜酸性粒细胞 0.5~5%,嗜碱性粒细

白血病细胞与白细胞的区别

人体外周血中出现的白细胞分化完整的成熟白细胞;而白血病细胞指未分化完整的不成熟的白细胞释放入血并出现异常。属于造血系统的恶性肿瘤。正常人的骨髓造血应该增生活跃,而白血病人的骨髓造血增生明显活跃或增生极度活跃,而且在骨髓中白细胞分化成熟障碍,导致未成熟的白细胞提前释放入血,导致外周血中白细胞计数明显升高。到了白血病晚期,骨髓造血由于各种原因受到抑制,故粒、红、巨三系血细胞增生明显减低或增生极度减低。

白血病细胞与白细胞的区别

人体外周血中出现的白细胞分化完整的成熟白细胞;而白血病细胞指未分化完整的不成熟的白细胞释放入血并出现异常。属于造血系统的恶性肿瘤。 回答你第二和第三个问题: 正常人的骨髓造血应该增生活跃,而白血病人的骨髓造血增生明显活跃或增生极度活跃,而且在骨髓中白细胞分化成熟障碍,导致未成熟的白细胞提前释放入血,导致外周血中白细胞计数明显升高。 到了白血病晚期,骨髓造血由于各种原因受到抑制,故粒、红、巨三系血细胞增生明显减低或增生极度减低。

白细胞偏高的简介

白细胞计数 正常成人为4000~10000/μL,新生儿为15000~20000/μL,6个月至2岁婴儿为11000~12000/μL。 *升高: 各种细胞感染,炎症,严重烧伤.明显升高时应除外白血病. 降低: 白细胞减少症,脾功能亢进,造血功能障碍,放射线,药物,化学毒素等引起骨髓抑制, 疟疾,伤寒,病毒感染,副伤寒. *白细胞增多常见于炎性感染、出血、中毒、白血病等。其减少常见于流感、麻疹等病毒性传染病及严重败血症、药物或放射线所致及某些血液病等。 * 分类计数 白细胞分为5类。 一中性粒细胞(Gr

血常规化验单能看出病毒感染吗

事实上,单纯从血常规化验单不能确定被检查者患有细菌感染,还病毒感染的,只能从血常规白细胞否升高初步判断细菌感染还病毒感染。 白细胞在机体内起着消灭病原体,保卫健康的作用,它的正常(4-10)×109/L。白细胞增多常见于炎性感染、出血、中毒、白血病等。其减少常见于流感、麻疹等病毒性传染病及严重败血症、药物或放射线所致及某些血液病等。 1、中性白细胞,正常为0.5-0.7,增高或减少的原因与白细胞计数相同。 2、淋巴细胞,正常为0.2-0.4,减少时表明中性白细胞增多,增多时常见于中性白细胞

孕妇白细胞高的原因

正常的妊娠过程中会出现白细胞增多,从妊娠7-8周开始增加,30周达高峰,约为5-12,有时可达14-16。 白细胞计数的高低可提示累及白细胞系统的疾病。 白细胞计数增多见于急性感染、尿毒症、严重烧伤急性出血、组织损伤、大手术后白血病等。 但孕期由于血液稀释引起的正常生理改变,白细胞会偏高,大致还都在孕妇的正常范围内,不必担心。安心做准妈妈就可以了,不用吃药。 一般白细胞的正常范围在4-10之间的,有的病人稍高点或者稍低点,假如没有什么症状的话一般没有什么问题的。 一般白细胞偏高的原因G-菌感染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