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头痛的食疗方法
偏头痛的食疗方法
1、鸡头煲核桃肉:雄鸡头一个,核桃肉24克,首乌15克,天麻7克。
做法:上述材料处理好之后,入锅加水适量,以慢火煮至鸡头熟烂即可。加入适量花生油、食盐、料酒调味。
食法:吃肉喝汤,每日一剂,连服5-7日。
小贴士:如果没有雄鸡头,可用鲈鱼头1个或者猪脑半个代替。
2、龙眼煲鸡蛋:龙眼干100克,鸡蛋2个,白糖50克。
做法:龙眼干带壳带核捣碎,入锅加水,与鸡蛋炖至蛋熟。鸡蛋去壳,加入白糖,再炖1小时即可。
食法:分早晚两次食用。
3、金银花川穹茯苓:金银花30克,川穹30克,土茯苓30克,辛夷30克,荆子30克,防风30克,细茶叶30克。
做法:上述材料备好,洗净,加水煎煮,去渣取汁。
食法:温服,每日一剂。
偏头痛食疗治疗方法 风寒型偏头痛食疗方法
用鸡蛋2只,大葱5根,川芎6克,加水一种煮至蛋熟,然后将鸡蛋去壳后再稍煮片刻,吃蛋喝汤,每日1次,连续服用数日,可以改善因受寒感冒后引起的偏头痛发作症状。
偏头痛食疗方法 肝阳上亢型偏头痛食疗方法
大鲢鱼头1个,天麻25克,川芎、茯苓各10克。将鱼头整理干净,入锅,加入上述药物及调料,加水适量,先用武火煮沸,后用文火纯熟.再放入=入味精、水豆粉、葱、姜末即成。可平肝息风、活血补虚,适用于偏头痛属于肝阳上亢,症见头昏头痛、情绪激动、面色潮红者。
用猪瘦肉50克,夏枯草6-24克,分别洗净后放入锅中加水煮汤,待汤成后加入适量调料即可,吃肉喝汤,每日1次,连续服食3-5日。可以起到平肝潜阳,缓解肝阳上亢引起的各种头痛不适。
偏头痛预防及调理原则
偏头痛的食疗原则
1、实症偏头痛:饮食宜清淡,除米,面主食外,可多食青菜,水果类食物。
2、虚证偏头痛:可多食富有营养的食物,如母鸡,猪肉,猪肝,蛋类以及桂圆,莲子汤等。
3、有热者,宜吃新鲜蔬菜,水果,绿豆汤,赤豆汤等。
4、禁忌烟、酒和公鸡,螃蟹,虾等发物。
偏头痛生活调理
1、注意气侯的影响,风、燥、湿热、暴风雨,明亮耀眼的阳光,寒冷、雷声等气候变化均可诱发偏头痛发作,注意避风寒,保暖,不要暴晒淋雨,防止诱发致病。
2、注意睡眠,运动或过劳的影响,注意规律的睡眠,运动,加强工作计划性,条理性,注意劳逸结合,注意眼睛调节,保护对敏感病人来说是重要的预防措施。
3、注意室内通风,戒烟酒。
4、注意药物的影响,可诱发偏头痛药物如避孕药,硝酸甘油,组织胺,利血平,肼苯达嗪,雌激素,过量VitA等。
偏头痛食疗方法有哪些
山药枸杞炖猪脑,取怀山药30克,枸杞30克,猪脑1只,黄酒、精盐少许。将猪脑浸于碗中,撕去筋膜备用,再将怀山药、枸杞分别用清水洗净,与猪脑一起放入锅里,加水适量,炖两小时后,加黄酒、精盐,再炖10分钟即可。此汤具有滋养肝肾、补中益血之功,适用于偏头痛之血虚为主者。
芹菜粥,取连根芹菜12克,粳米250克。将粳米淘洗后煮成粥,加芹菜(连根洗净切碎)再煮沸即可。此粥具有清热止痛之功,适用于肝火而致偏头痛者。
桑菊豆豉粥,取桑叶10克,甘菊花15克,豆豉15克,粳米100克。先将桑叶、甘菊花、豆豉水煎取汁,再将洗净的粳米放入沙锅煮成稀粥,加入药汁,稍煮即成。此粥具有疏风清热、清肝明目之功,适用于风热所致偏头痛,证见头痛而胀、口渴便秘者。
疏肝止痛粥,取香附9克,玫瑰花3克,白芷6克,粳米或糯米100克,白糖适量。将香附、白芷水煎取汁,再将粳米洗净后加入药汁和水,煮至水沸,将漂洗干净的玫瑰花倒入,用文火慢熬10分钟,服时加糖。此粥具有疏肝解郁、理气止痛之功效,能防治偏头痛,经常服用能明显减少偏头痛的发作次数。
菊花粥,取菊花末15克,粳米100克。先用淘洗后的粳米煮粥,待粥将成时,调入菊花末稍煮一二沸即可。此粥具有清肝火、散风热之功,适用于肝火所致偏头痛,证见心烦易怒面红者。
经期头痛是什么原因 经期头痛食疗
疏肝止痛粥
食材:香附9克,玫瑰花3克,白芷6克,粳米100克,冰糖适量。
做法:(1)香附、白芷一起加入锅中,加适量的清水煮去渣取汁液。
(2)将药汁液和洗干净的粳米一起放入锅中,加适量的清水煮粥。
(3)待粳米烂熟后,加入玫瑰花和适量的白糖,用文火煮10分钟即可。
功效:疏肝解郁、理气止痛,尤其适合经期偏头痛患者。
头痛食疗吃什么好
葱豉粥功效:辛温解表,祛风散寒。葱白解表,通阳散寒;淡豆豉发汗散寒;粳米健脾。所有食材一起煮粥,适宜于风寒头痛患者缓解症状。
食材:葱白10克,淡豆豉10克,粳米50-100克。
做法:粳米煮粥,粥熟下葱白,淡豆豉,再次煮沸即成。
薄荷糖功效:疏风热,清头目,利咽喉,主治风热所致头昏头痛。
食材:薄荷粉30克,白糖500克。
做法:将白糖放入锅中,加水少许,用文火炼稠之后,加入薄荷粉调匀,再继续炼至不粘手时,倒入涂有熟菜油的瓷盘中,待冷后切成小块,随时含咽。
川芎鱼肚汤功效:川芎性温味辛,有活血星期,散风止痛等功效,可用于治疗胸肋疼痛,偏正头疼,身痛,关节痛,筋脉拘挛诸症;鱼肚性平味甘,有补肾益精,滋养筋脉,养血止血等功效,一同炖汤可用于治疗风寒型及血虚型头痛。
食材:鱼肚40克,川芎15克,葱白25克,精盐2克,黄酒10克,清汤500克,味精1.5克。
做法:先将鱼肚用温水浸泡约8小时左右,然后放入沸水中以微火煮约2小时,离火,焖2小时;待汤冷后再烧开,再焖2小时,焖透之后,洗去粘液,放入清水中漂洗干净,待鱼肚发亮,有弹性时,再切成片,将鱼肚片放入锅中,川芎用布包好也投入锅中,加入适量清汤,用中火烧沸后,再投入大葱白,熟猪油,出锅前加入味精,食盐,食用时再冲入黄酒即成。
偏头痛的食疗方法
1.热水泡双手:洁净热水一盆,把双手浸入。水量以浸过手腕为宜,并不间断地加些热水,以保持 水温。浸泡半小时后,痛感可减轻,甚至完全消失。
2.葱姜泥敷痛处:鲜葱3条,姜皮半酒杯,酒槽1杯,共捣拌匀,敷于痛处。
3.辣椒树蔸煎水:辣椒树蔸十个,洗净,水煎加糖服。
4.白萝卜汁滴鼻:鲜白萝卜一个,捣烂挤汁,滴鼻。在滴液中也可溶入冰片1.5克再用。滴后应保 待20分钟内汁不外流, 1日2次。
5.服丝、苦瓜藤:丝瓜藤、苦瓜藤炒枯碾末, 每次用开水送服10~12克。
6.服“中药”小方:甘菊花、石膏、川芎各10克,研末,每服3克,清茶送下。
吃什么能缓解偏头痛
1姜糖水:取姜3片、红糖15克,加水煮沸,趁热服。每日3次,每服500毫升。适用于外感风寒而致的头痛患者。
2丝瓜根煮鸭蛋:将鲜丝瓜根150克洗净,与鸭蛋2枚水煎服。用治头痛、偏头痛。
3白菜根汤:取干白菜根50克、小葱3根,切碎后加水,旺火烧沸后改文火煎煮约20分钟即 成。每日2次,温服,每服400毫升。适用于风寒头痛患者。
4葱白桂皮粥:取连须葱白10根,洗净切细,加入粳米50克煮成薄粥,粥中再放入桂皮9克 ,煮20分钟即可。每日2次温服。适用于头痛、恶风、骨关节酸痛者。
5杏仁菊花茶:取捣碎杏仁3克、菊花3克,加水煎,代饮。适用于风热头痛、咽喉肿痛者。
6苍耳金银花茶:取苍耳子、金银茶各3克,水煎代茶饮。适用于外感风热、头痛、鼻塞或流浊涕者。
7芦根决明茶:取芦根、决明子各30克,水煎代茶频饮。适用于肝阳头痛、目糊口干者。
8绿豆粳米粥:将绿豆50克加水胀发后,与粳米100克、清水适量共煨粥。每日2次。适用 于夏季中暑头痛患者。
9西瓜汁饮:取西瓜汁适量,频饮。适用于暑湿头痛者。
10 陈皮茶:取陈皮6克、茶叶少许,水煎服。每日2次。适用于头痛伴恶心痰多者。
11荷叶粳米粥:取荷叶30克切细丝,入粳米50克加水共煨粥。每日2次。适用于湿邪所致 头痛、头重如裹者。
12枸杞鸡汤:取枸杞30克、母鸡1只,按常法煮汤食用。每日2次。适用于肾虚体亏的头痛 ,痛势绵绵者。
13木耳羹:取木耳(干品)15克,加水胀发洗净,加入清水300毫升,冰糖10克,文火炖烂 即成。适用于面色苍白、血虚头痛者。
14 嚼核桃仁:取核桃仁5枚细细嚼服。早晚各1次。适用于头晕头痛、心悸不寐、唇甲淡白者。
以上便是对偏头痛食疗的一个大致介绍,亲爱的朋友们,请多多关心自己的身体健康,在工作的时候别忘了休息自己,放松一下疲惫的心,照着上面介绍的方法作为食谱,让偏头痛远离自己,拥有一个好的心情。
偏头痛的食疗方法 血瘀型偏头痛食疗方法
取墨鱼60克、鹌鹑蛋2个,一同放入锅中,加水适量,置于武火上烧沸,再改用文火熬煮至熟,蛋、鱼汤同吃。可养血祛瘀,适用于偏头痛属气滞血癌,症见头痛夜间发作明显、手足麻木、口唇暗紫者。
猪脑1个,桃仁5克。将猪脑剔去血筋,洗净后与桃仁一起放入碗内,加入盐、味精、胡椒粉,上笼蒸熟即成。可补精髓、行气顺,适用于偏头痛属于气滞血瘀,症见头昏头痛、手足
麻木者。
净鸡肉250克,水发冬菇30克,红枣10个。把鸡肉洗净,切成长片;红枣洗净,去核,每个切成四瓣;冬菇切成丝,二者同放入碗内,加入酱油、盐、白糖、味精、葱、黄、料洒、清汤、水淀粉抓匀,上笼蒸10分钟,待热时取出,用筷子拨开,摊入盘中,淋上麻油即成。可以益气养血,适用于偏头痛属于气血两虚,症见面色萎黄、疲劳乏力者食用。
头痛的食疗偏方
1、姜葱炒螃蟹
配方:雄螃蟹500克,干葱头150克,姜丝25克,猪油75克。
制法:螃蟹洗净切块:把炒锅用武火烧热,下猪油,烧至六成热下葱头,翻炒后,把葱头捞出,在锅内略留底油,武火爆炒姜丝、蒜泥和炸过的葱头,下蟹块炒匀,依次炝料酒,加汤、食盐、白糖、酱油、味精,加盖略烧,至锅内水分将干时,下猪油10克及香油、胡椒粉等炒匀,用湿淀粉勾芡即成。
功效:活血化瘀,滋阴清热。
用法:佐餐食用。
2、川芎红花茶
配方:川芎3~6克,红花3克,茶叶3~6克。
制法:上物水煎取汁,当茶饮。
功效:活血化瘀,祛风止痛。
用法:每日1剂,不拘时饮服。
3、竹笋粥
配方:熟冬笋100克,猪肉末50克,粳米100克,麻油25克。
制法:先将熟冬笋切成丝,锅内放麻油烧热,下入猪肉末煸炒片刻,加入冬笋丝、葱姜末、盐、味精,翻炒入味,装碗备用。粳米加水用文火熬粥,粥将成,把碗中的备料倒入,稍煮片刻即成。
功效:化痰祛湿。
用法:每日2次,早晚空腹服食。
4、橘红糕
配方:橘红10克,米粉500克,白糖200克。
制法:橘红研细末,与白糖和匀为馅;米粉以水少许湿润,以橘红为馅做成糕,放蒸锅屉布上蒸熟,冷后压实,切为夹心方块米糕。
功效:燥湿化痰,理气健脾。
用法:可作点心服食。
5、天麻陈皮炖猪脑
配方:天麻10克,陈皮10克,猪脑1个。
制法:将猪脑、天麻、陈皮洗净,置瓦盅内,加清水适量,隔水炖熟食用。
功效:化痰降浊,平肝熄风。
用法:佐餐食用。
6、半夏山药粥
配方:山药30克,清半夏30克。
制法:山药研末,先煮半夏取汁一大碗,去渣,调入山药末,再煮沸,酌加白糖和匀。
功效:燥湿化痰,降逆止呕。
用法:每日早晚空腹服食。
7、僵蚕葱白茶
配方:白僵蚕不拘量,葱白6克,茶叶3克。
制法:将白僵蚕焙后研成细末,用葱白与茶叶煎汤,调服。
功效:化痰祛风止痛。
用法:每日1~2次,每次取上末3克,以葱白、茶叶煎汤调服。
8、参杞蛤士蟆
配方:干蛤士蟆仁60克,人参3克(或党参15克),枸杞子30克,罐头青豆25克,甜酒汁50克,冰糖250克,葱结20克,生姜片10克。
制法:将蛤士蟆仁洗净,放瓦罐内,加水50毫升,甜酒汁25克及葱、姜,共入笼蒸约2小时。去蛤士蟆上面的黑色筋膜,入罐中,加清水500毫升,甜酒汁25克,上笼再蒸2小时,取出放碗中。枸杞子洗净,人参研成末。将冰糖置大碗内,加开水350毫升,加人参、枸杞子入笼蒸化,取出去沉淀,倾入蛤士蟆碗内,再加青豆即成。
功效:养血滋阴,补肾益气。
用法:佐餐食用。
9、黄精蒸鸡
配方:黄精30克,党参30克,淮山药30克,仔母鸡1只(约500克)。
制法:将母鸡剁成3厘米见方的块,放入沸水锅内烫3分钟捞出,洗净血沫,装入汽锅内,加入姜、葱、盐等调料,再将洗净切好的黄精、党参、淮山药放入,上笼蒸3小时即可。
功效:益气补虚。
用法:佐餐食之。
10、西红柿粥
配方:西红柿250克,西米100克,白糖150克,玫瑰卤少许。
制法:用刀在西红柿皮上划个十字,再放入开水中烫一下,去皮,切成小丁。将西米(先用温水泡胀)放入沸水内煮一会儿,放入西红柿丁再煮沸,加白糖、玫瑰卤调味即成。
功效:清热凉血平肝。
神经性头痛食疗偏方
偏方一
处方:川芎6克,白芷6克,细辛3克,羌活10克,独活10克,防风10克,苍术10克,黄芩10克, 菊花10克,当归10克,麦冬10克,藁本10克,蔓荆子10克,蜈蚣2条。水煎服,一日一剂。7剂1疗程,服用2~3个疗程即可治愈。
功效:散风清热,通络止痛,平肝熄风,用于风热上扰清窍,清阳被遏之各种头痛,不论头痛新旧部位均可用此方加减治疗可获良效。
偏方二、芹菜根汤
组成:芹菜根60g
用法:芹菜根加水煎煮,早晚各一次。
主治:适用与高血压头痛,高血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