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训练宝宝追声
怎样训练宝宝追声
1、怎样训练宝宝追声
爸妈妈平时可以拿一些可以发出响声的玩具,弄出响声,让小宝宝注意倾听。等小宝宝有了反应之后,爸爸妈妈就从宝宝的身边走到另一个房间或躲在卧室的窗帘后面,叫着小宝宝的名字让小宝宝寻找。如果小宝宝找不到的话,爸爸妈妈可以露出头来吸引宝宝,直到宝宝注意为止。进行这种听觉感知训练,声音要由弱到强,距离要由近到远,循序渐进地锻炼宝宝的感听知觉能力。还可以进行一种找铃铛的练习。爸爸妈妈轻轻摇着小铃铛,引起小宝宝的注意,然后走到小宝宝视线以外地方,在身体的一侧摇响铃铛,同时引导小宝宝去寻找铃铛。当小宝宝将头转向响声的地方时,爸爸妈妈再把铃摇响,给他听和看,然后当着小宝宝的面把铃铛塞入被内,露出部分铃铛,再次引导宝宝去寻找铃铛,如果小宝宝不知所措的话,爸爸妈妈可用眼睛示意。如果宝宝找到铃铛的话,就抱起小宝宝亲亲,以示表扬和鼓励。
怎样训练宝宝追声
2、宝宝听力多久发育完全
宝宝在妈妈肚子里就已形成了听力。当宝宝还在温暖的子宫中,只有孕8周的时候,宝宝的听 力已经开始形成了。在孕24周,听力发育就已经完成。25周的时候,宝宝在父母肚子里就能听到周围的声音了,尤其是父母的声音。所以从孕25周开始,父母 就可以多跟胎宝宝说话了。
3、宝宝降生以后听力发育情况
当孩子降生到这个世界后,他们听力的发展也是循序渐进的,大概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宝宝刚出生时,对周围的声音就有感觉了。有的时候,突然出现的声音会让宝宝受惊。宝宝3个月左右时,听到父母的声音会觉得开心。他能向声源的方向张望,也能发出“啊”或“噢”的声音回应父母。宝宝7个月左右时,已经对声音很熟悉了。除了父母的声音,宝宝已经能够区分各种声音了,比如门铃声、电话铃声、电视的声音等。宝宝9个月大时,即使声音不大,他也已经能听到别的房间发出的声音了。宝宝12个月大时,他已经学会忽略噪音了。
教你4种方法训练新生儿视觉
视觉训练方法一:对视法
妈妈经常有意识地让婴儿注视自己的脸,俯身对婴儿说话、呼唤其名字或是对其微笑,同时不断地变换注视的角度。“眼睛对视”能传递妈妈对孩子的爱,增进母子感情。
平时可以采取玩藏猫猫的形式,训练时妈妈可用一条薄纱布盖住宝宝的眼睛(注意时间不能太长),然后妈妈把脸躲到一旁,一边跟宝宝说:“妈妈在哪儿?”一边迅速将薄纱布从宝宝的眼睛上拿开,把脸凑近宝宝的脸说:“妈妈在这儿呢!”
视觉训练方法二:迷你手电筒法
大多数宝宝喜欢看亮光。由于新生儿的视力还比较微弱,所以爸妈可以用支迷你手电筒(有点儿光就行,光千万不能太强)来训练宝宝的视觉能力。
先将迷你手电筒摆在宝宝视线的一侧,距宝宝的面孔约25~30厘米,在第1个月内,宝宝会稍加凝视;到1个月大时,如果爸妈慢慢将手电筒往旁边移动,宝宝的视线会追随的动作;一般要等长到3个月大以后,宝宝才能完成左右180度捕捉物体的视觉动作。
视觉训练方法三:动态玩具法
让新生儿学习追视,新生儿喜欢左顾右盼,极少注意正前方的东西。这时爸爸妈妈可以慢慢拿些玩具在宝宝眼前移动,宝宝的眼睛与追视玩具的距离以~20厘米为宜。训练追视玩具的时间不能过长,一般控制在每次1~2分钟,每天2~3次为宜,否则会引起宝宝的视觉疲劳。除了用玩具训练宝宝学习追视外,妈妈还可以用自己的脸引导宝宝进行追视。
视觉训练方法三:静态玩具法
当新生儿睡醒时,他会睁开眼睛到处看,这时可以为宝宝预备几幅挂图,最好是模拟妈妈脸的黑白挂图,也可以是条纹、波纹等图形。挂图要放在距宝宝眼睛20厘米处。由于新生儿对新奇的东西注视时间比较长,对熟悉的东西注视时间短,所以每隔3~4天应换一幅图。
爸妈在对新生儿进行视力训练时,也应留意观察宝宝的视力发育有无异常,关注宝宝健康,从每一个细节做起。
出生开始训练宝宝追视能力
一、怀孕第4周起
这时候,视觉神经、水晶体、血管和视网膜陆续发育,因此母体提供充足的营养成分是相当重要的。而一些病毒传染性疾病,例如德国麻疹病毒,已被证实会影响胎儿的视力和听力发展,所以爸爸妈妈们不可不慎,且怀孕期间妈咪也要小心,不要随便使用药物。
你可以这么做
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富含钙质和维生素A、B、C的食物,以及深海鱼类,这类的鱼油富有一种构成神经膜的要素,被称为Omega-3脂肪酸,它与大脑内视神经的发育有密切关系,能帮助胎儿视力健全发展,代表食物:鲭鱼、鲔鱼、沙丁鱼。
二、出生到3个月
虽然婴儿先天是远视,大约距离眼睛30公分是看得最清楚的距离,但这年纪的宝宝已经可以看到简单形象,也可以看到颜色,只是要对比明显的才看得清楚,整个眼睛的功能、立体感和两眼协调正在发育,也渐渐能分辨近与远的物品,因此,想要孩子眼睛功能发展好,就别老是让孩子躺在床上看着天花板唷!
其实现在的宝宝也很聪明,不甘于老是看着天花板,所以2至3个月开始放到床上就容易哇哇叫要人抱,其实这就是孩子在告诉爸爸妈妈“我想要看看不同的世界!”
你可以这么做
照料宝宝时,不要只从一边(若婴儿床是靠墙的,要让孩子能经常头尾交换方向睡,这样能避免孩子产生后天的斜颈问题)。妈妈可在离婴儿20至30公分远的距离,让婴儿凝视妈妈的脸,以增进凝视能力,之后再水平和垂直移动,让婴儿追视妈妈的脸,增进追视能力。
在床边布置或悬吊玩具,吸引宝宝注视,之后再移动这些玩具(视觉刺激物)训练追视的能力,但是一次只给一样或是少样的视觉刺激物即可,以免分心或是视觉习惯,这就好像让宝宝看了电视、DVD后,就比较不爱看平面的书一样;时常更换床边玩具的位置,但要在宝宝视线范围内,让他能碰触得到。
三、4个月到3岁
眼球结构逐渐成熟,6个月以后视觉功能已经与成人近似。4个月会开始想要伸手抓物,到了6个月就有基本的手眼协调能力,可正确抓到物品,但进阶的手眼协调仍需要不断地由生活中去练习。深度觉逐渐发展中,这和孩子的爬行经验有关,爬行经验较丰富的孩子,深度觉发展得较快也较好,深度觉简单而言就是距离判断的能力。
教你训练新宝宝
可和新生儿面对面地谈话,让他注视你的脸,慢慢移动头的位置,设法吸引新生儿视线追随你移动。可给新生儿看红色绒线球,一般距新生儿15-20厘米,慢慢抖动红球,以引起新生儿注意,再慢慢移动红球,让新生儿追视,这种方法可以训练新生儿的视觉能力及注意力。也可给新生儿看红光,方法是准备一个手电筒,外面包一块红布,距新生儿20厘米左右给新生儿看红光,大人要上下左右慢慢移动电筒,速度以每秒移动3厘米左右,大约1分钟摇动12次,每次距离为30-40厘米,让新生儿的目光追随和捕捉红光,从而训练新生儿目光固定以及眼球的协调能力。这些训练可每日一次,每次1分钟。我们还可距新生儿15-20厘米让新生儿看印有黑白脸谱、条纹及同心圆图形的卡片,促进新生儿的视觉分辨能力,看时家长可观察新生儿注视每个图形的时间,以了解新生儿比较喜欢看哪一种图形,一般新生儿都比较喜欢看人的脸谱。
在新生儿觉醒时,母亲可在新生儿耳边距离10厘米左右,轻轻呼唤小宝宝,使他听到你的声音后转过头来,还可以用能发出柔和声音的吹塑玩具、彩色旋转玩具、色彩鲜艳的球,悬挂在新生儿的床头,吸引新生儿听和看的兴趣。新生儿很容易疲劳,一般每次视听训练不要超过10分钟左右,以保证新生儿有充足的睡眠。
3个月宝宝护理注意事项
1 给宝宝丰富的感觉刺激,经常变换宝宝的位置,使他能从多方面来熟悉周围环境,获得不同的视觉经验。
2 通过让宝宝俯卧、竖抱宝宝,帮助宝宝练习抬头的动作,锻炼宝宝颈椎的支撑力。
3 用玩具逗引宝宝发音。
4 训练听力,初步培养追踪声音来源的能力,感受声音远近的能力。
5 锻炼宝宝的皮肤,只要宝宝的心脏没有毛病,就可以经常洗澡。
6 宝宝不会爬,但可能从大床上掉下来,大人离开时,别忘了把宝宝放在有栏杆的小床上。
7 宝宝的玩具不能比嘴小。
8 宝宝还小,母亲躺着哺乳有发生窒息的危险。
9 只吃牛奶的婴儿可加果汁,母乳喂养的婴儿如果喜欢喝,也可以加果汁。
婴儿早教的方法
一、运动
头竖直:每天适当竖起抱婴儿数次,练习头竖立,也可将婴儿背部贴住母亲胸部抱,使得他(她)更主动的练习抬头。
俯卧抬头:在奶前1小时,觉醒状态下练习俯卧抬头,用玩具在前逗引,每天数次,每次30秒,逐渐延长时间。
抚触及婴儿操:每天做婴儿抚触1~2次或做婴儿操,练习上肢,下肢,抬头的动作。
二、认知
视觉刺激:距离小儿眼睛20~30厘米处,用颜色鲜艳或伴有响声的玩具吸引宝宝集中注视后,再向水平或垂直方向移动,训练婴儿追踪。
转头找声音:再婴儿的不同方向用说话声、玩具响声或者音乐声等,训练婴儿转头寻找。
触觉刺激:给宝宝容易抓握的玩具玩,促使手的张开和进行触摸刺激。
三、语言
感知语言:多于婴儿说话,给婴儿创造一个丰富的语言环境,促进婴儿语言的发育。
发音:可重复啊、噢、呜等单音教婴儿发音。
四、生活与交往
生活规律:逐渐养成按时吃,喝,按时睡眠的习惯,训练醒来把尿。
交往:多用亲切的声调与婴儿说话,用慈爱的目光注视他(她),多给婴儿关怀与鼓励。
宝宝如何训练宝宝抓东西
抓手指法:在训练宝宝的握力时,妈妈可以把自己的大拇指或食指,放在宝宝的手心里让宝宝自己抓握,等感觉到有一定的握力后,再把手指从宝宝的手心向外拉,测试宝宝能不能抓。
拉线法:2个月之后的宝宝还不会自己拉线,妈妈可以买一些带拉线的玩具,最好选择那些一拉线就会动或者发出响声如音乐类的玩具;开始训练的时候,妈妈先把线放在宝宝手里帮助宝宝拉动,玩具的活动或响声会引发宝宝的兴趣,经过多次训练宝宝就会自己玩耍了。
抓悬挂物法:在宝宝小床的上方,低低地悬挂一些色彩鲜艳的小小软塑动物或其他东西,先晃动悬挂物引发宝宝的注意,然后拉着宝宝的手帮他(她) 抓,慢慢地逗引宝宝自己伸手去抓。也可以妈妈或爸爸用手把栓绳的玩具有意塞到宝宝手里,然后趁宝宝没有抓牢的时候,突然把玩具提起来,以此来刺激宝宝的兴趣,经过几次刺激之后,宝宝就会主动挥舞小手去抓了。
抓球法:这个训练方法可以训练宝宝手的握力同时还能训练宝宝眼睛的追视力。训练的时候,妈妈可以先让宝宝趴着然后把一个色彩鲜艳的球从宝宝手可以抓到的地方慢慢滚过一个色彩鲜艳的球,从宝宝的手可以抓到的地方慢慢滚过,刚开始球从一侧滚到另一侧时,宝宝会专心地看,经过几次重复之后,宝宝很快就会伸手去抓那个球。
两个月婴儿视力看多远
新生儿出生时已有光感反应,照以强光时可引起闭目;从第2个月开始就能协调地注视物体;3个月时可追寻活动着的玩具或人;4-5个月开始能认识母亲,看去奶瓶等物表示“喜悦”。2、4-5个月年龄的孩子,眼睛可以随意追寻活力着的玩具画画和人。常喜欢看自己的小手,看见母亲的面容会露出笑容,或看见奶瓶表示喜悦,所以您可以在宝宝床前挂上色彩鲜艳的玩具等,训练宝宝的视力,若孩子无上述反应,父母就应该引起警觉。
两个月的孩子的视力是不太好的。一般是看不到多远的 一般是在几十厘米左右的。能看到也是看不清的。主要是能看到一个轮廓的。看不清具体的细节的。但孩子会随着发育的继续视力也是会比较好的。一般是在 6个月以后视力是比较好了的。也能比较好的看清物体的。
0—1个月:
a、能够注视妈妈的脸10秒左右。(测试宝宝的专注能力。新生儿最喜欢 妈妈的脸;黑白对比强烈和比较复杂的图画;条纹、波纹及棋盘等几何图形。)
b、听到一侧有摇铃发出的响声会转过头看。(测试宝宝的听力。新生儿喜欢听柔和优美的音乐,玩具的声音也不可过于刺激。)
c、看妈妈从远处突然转移到面前的手会眨眼。(测试宝宝的视力。眨眼是一种本能的自我保护,宝宝的居室应该有色彩鲜艳的物品。)
1—2个月:
a、会对着喜欢的图画笑,不喜欢的扫一眼即过。(测试视分辨能力。妈妈应该每天带宝宝看画,并边看边讲,引起宝宝的兴趣,为诱导认物做准备。)
b、头和眼同时转动180度,追踪红色玩具。(测试追视能力。可将红色玩具放在宝宝面前的上方、下方或慢慢转圈,训练宝宝头颈运动与眼的协调,扩大视野。)
2—3个月:
a、一见到妈妈便能主动投入其怀抱。(测试辨认与记忆的能力。在基础上宝宝会逐渐建立与妈妈的依恋,妈妈应尽可能多与宝宝在一起,满足其心理、感情需要。)
b、能上下左右的追视眼前移动的玩具。(测试追视能力。说明宝宝两侧眼肌能互相协调,头颈运动与视觉协调,也能培养视觉集中能力)
婴儿出生需要注意的事情
一个月
1、24小时内要接种乙肝疫苗、卡介苗。
2、每天可以睡16—20小时。
3、不要枕枕头,把毛巾折两折枕,三个月后给宝宝枕枕头,枕高3到4厘米。
4、母乳喂奶前后半小时不要喂水,稀释胃液影响消化,睡前不喂水。纯母乳喂养6个月内可以不喂水。人工喂养,两餐之间需要喂水。
5、早看黑白图片,培养智力,距离眼镜20厘米处,每周换一张照片,直至宝宝有反应。(0—3个月内)
6、新生儿期间,按需喂养。
两个月
1、每个乳房喂奶10—15分钟,每三小时喂一次,养成按顿喂养好习惯。
2、不要用摇晃的方式哄宝宝睡觉,影响脑发育,造成轻微智力低下。若要哄,可幅度小、有规律、轻柔舒缓、10分钟左右。
3、45天可以训练宝宝抬头,每天两次,每次10秒钟,每次俯卧时间不宜超过一分钟。
4、不要经常抱宝宝,不利于独立性格形成。
三个月
1、上午可以睡1~2次,下午2次,晚上睡1~2个大觉。
2、喂奶每天6次,每次100ml~120ml,分6:00、9:30、13:00、14:30、8:00、11:00.。每日喂养总量超过600ml即可。为添加辅食培养好习惯。
3、陪宝宝发a、e等元音,训练宝宝追视能力。
4、给宝宝做按摩,每天洗澡后做抚触按摩,有效促进神经系统发育和锻炼宝宝的感觉系统(益智)。
5、预防宝宝经常偏头睡。
四个月
1、给宝宝枕枕头,枕高3~4厘米。
2、宝宝游泳可以提高智力。可以增强自信心、增强免疫力、增大肺活量,睡前游泳更可以促进宝宝身高和体重的增加。
3、不要看电视超过3分钟,辐射,对眼睛不好。
4、训练宝宝视觉,准备纯色的彩色图片,教宝宝认识不同颜色。
5、用棉签给宝宝擦牙。
6、宝宝若哭,非让抱着才睡,可让宝宝哭个够,一般一周哭的现象就会消失。
7、训练宝宝用手抓东西、训练宝宝嗅觉。
8、听三字儿歌学发音。
五个月
1、辅食的添加时间根据孩子生理发育来定,如果孩子已具备添加辅食的条件就可以添加了。但是最早不能早于4个月,最晚不能晚于8个月。
2、第一勺以对宝宝肠胃没有任何负担的米粉开始。第一天只喂一两勺,之后观察宝宝情况;第二天、第三天可以增加至两三勺,慢慢增加。4-5天时,可以在米粉里增加蔬菜泥,习惯之后可以增加蔬菜的种类。
3、6个月喂养半流质食物,7~12个月添加碎菜末、等碎状固体食物。
4、此月宝宝出牙,会吃手,应阻止,否则会影响出牙或牙齿排列不整齐,有缝隙。可用磨牙棒,或转移宝宝注意力。
5、不要添加淀粉类食物。
6、训练宝宝发ma、ba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