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高血压性固缩肾是什么

高血压性固缩肾是什么

在某些疾病的病程中,病变严重区域的肾小球因缺血发生纤维化和玻璃样变,所属肾小管因缺血及功能废用而萎缩、消失。间质则有结缔组织增生及淋巴细胞浸润。纤维化肾小球及增生的间质结缔组织收缩,使表面凹陷。病变较轻区域健存的肾小球因功能代偿而肥大,所属肾小管相应地代偿性扩张,向肾表面突起。从而形成肉眼所见肾表面的细小颗粒。肉眼可见双侧肾体积缩小,重量减轻,质地变硬,表面呈均匀弥漫的细颗粒状。切面皮质变薄,皮质与髓质分解不清晰。具有这些特点的肾被称为颗粒性固缩肾,因其发生的原因可分为原发性颗粒性固缩肾和继发性颗粒性固缩肾。原发性颗粒性固缩肾主要由高血压引起,继发性颗粒性固缩肾由慢性肾小球肾炎引起。

高血压引起肾小球入球小动脉发生玻璃样变,部分肾小球代偿性肥大,其所属的肾小管也代偿性扩张。部分肾小球萎缩、纤维化及玻璃样变,其所属的肾小管也发生萎缩,局部纤维结缔组织增生并有散在淋巴细胞浸润。从而使肾脏体积缩小、重量减轻、皮质变薄、表面呈凹凸不平的颗粒状,成为颗粒性固缩肾。

慢性肾小球肾炎的病程中,病变严重区域的肾小球因缺血发生纤维化和玻璃样变,所属肾小管因缺血及功能废用而萎缩、消失。间质则有结缔组织增生及淋巴细胞浸润。纤维化肾小球及增生的间质结缔组织收缩,使表面凹陷。病变较轻区域健存的肾小球因功能代偿而肥大,所属肾小管相应地代偿性扩张,向肾表面突起。从而形成肉眼所见肾表面的细小颗粒。肉眼可见双侧肾体积缩小,重量减轻,质地变硬,表面呈均匀弥漫的细颗粒状。切面皮质变薄,皮质与髓质分解不清晰。具有这些特点的肾被称为颗粒性固缩肾。

高血压性心脏损害

什么叫高血压性心脏损害?

血压长期升高往往累及心脏,使心脏的结构和功能发生改变叫高血压心脏损害。

首先,早期出现左心室肥厚,使心脏性猝死、心力衰竭及室性心律失常的危险性明显增加,因此,高血压一旦出现左心室肥厚,应及早进行抗高血压病的治疗,使肥厚的心肌得以逆转。

另外,流行病学研究证明,高血压是冠心病的主要危险因素,高血压患者冠心病发病率比血压正常者高两倍,若高血压同时伴有其它危险因素如高脂血症、吸烟等则冠心病发病率更高。

同时研究证明高血压与心力衰竭密切相关,70%的左心衰竭由高血压所致;另外,随血压的升高,左心衰竭的发生也明显增多。血压急性升高或有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患者,在血压较高的情况下容易出现心力衰竭。

高血压是致使心脏损害的重要因素

高血压所致的左心室肥厚与血压水平有一定关系,但有些血压显著升高者,不一定会出现左心室肥厚。高血压可致不同类型的心室肥厚,因此,认为左室肥厚的致病因素并非单一,一些心身因素及体力活动较多等也与左心室肥厚有关。

血容量过多是造成心脏损害的因素

血容量过多及神经内分泌激素等因素也参与左心室肥厚。心室肥厚发生后,心肌缺血,心脏舒张功能下降等共同作用,诱发心律失常的发生。高血压时外周阻力明显增加,心脏负荷加重;同时心肌肥大,供血相对不足均可致心功能严重损害出现心力衰竭

高血压常与动脉粥样硬化并存

高血压常与动脉粥样硬化并存。究其原因:过高的压力通过影响血管壁内膜细胞的结构及功能,使内膜通透性增加,管壁增厚,若同时伴有高脂血症,脂质沉积于动脉壁则易形成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使冠心病的发病率明显高于非高血压患者。

肾源性高血压如何治疗

在一组追踪观察20年之久的病例中,眼底检查呈高血压眼底改变Ⅰ级者,12%出现蛋白尿;Ⅱ级者22%有蛋白尿,19%男性出现肾功能下降;Ⅲ级者,57%出现蛋白尿,27%肾功能下降。因此,高血压是导致高血压性肾病的一大元凶。

什么是高血压?

在介绍高血压的定义之前,需要先了解一下什么是血压 ? 所谓血压是指血液在血管内流动,对血管壁产生的侧压力。是一种以动脉压增高为特征的疾病,用血压计在肱动脉上测得的数值来表示,以 mmHg( 毫米汞柱 ) 或 kPa( 千帕斯卡 ) 为单位,这就是血压。通常记录血压时要记录两个数据,较高的一个发生在心脏收缩时期,即收缩压。较低的一个出现在两次心跳之间的心脏舒张期,即舒张压。根据世界卫生组织( WHO )建议使用的血压标准是:正常成人血压标准为收缩压(高压)应 ≤140 mmHg ,舒张压(低压) ≤90mmHg 。如果成人收缩压 ≥160mmHg ,舒张压 ≥95mmHg 即可判定为高血压;血压值在上述两者之间,即收缩压在 141-159mmHg 之间,舒张压在 91-94mmHg 之间,为临界高血压。诊断高血压时,必须多次测量血压,至少有连续两次以上才能确诊为高血压。高血压可分为原发性高血压和继发性高血压两类。根据卫生部门的统计资料显示,目前我国高血压病患者已超过 1.3 亿人,患病率在 13% 左右,并以每年 300 万的速度增加,其中老年人的高血压患病率更是高达 25%-35% 。

高血压为什么会最终引起高血压性肾病?

高血压病可直接造成肾脏的损害,即所谓的高血压肾病,包括良性肾小动脉硬化和恶性肾小动脉硬化。良性肾小动脉硬化是长期高血压导致肾小动脉玻璃样变,从而引起肾脏缺血、缺氧、纤维化、硬化、坏死,进而出现肾功能不全,最终会发展到尿毒症。病理改变程度与高血压病程的长短及严重程度有关。肾小球的病变是纤维样及玻璃样变、入球动脉玻璃样变、肾小管萎缩、肾间质纤维化,叶间动脉及弓形动脉也可有不同程度的内膜增厚。而恶性肾小动脉硬化是由于急骤发展的高血压引起的肾小动脉弥漫性病变,导致肾功能急剧恶化。其组织学特征为叶间动脉和小动脉的纤维素样坏死。可波及入球小动脉,叶间动脉内膜和表层平滑肌细胞增生,呈“洋葱皮”样改变。绝大多数高血压病患者可发生肾脏改变,随着年龄的增长,肾小球硬化亦加重,约有15%的高血压会发展成尿毒症。在我国1998年对高血压的统计是1.1亿人,其增长速度为每年350万人,到2003年则为1.275亿人,占到了总人口的10%。每3个家庭或者说没10个人就有一个高血压,全世界约有6亿高血压病人。也就是说,100个人中就有10个高血压病人,有一个半人会成为尿毒症,这是一个可怕的数字,应引起全社会的警惕。

高血压性脑出血概述

高血压性脑出血是高血压病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男性发病率稍高,多见于50~60岁的老年人,但在年轻的高血压病人也可发病。

高血压病患者因情绪激动、过度脑力与体力劳动或其它因素引起血压剧烈升高,导致已病变的脑血管破裂出血所致。

临床特点为突然出现剧烈头痛,并且多伴有躁动、嗜睡或昏迷。血肿对侧出现偏瘫、瞳孔的变化,早期两侧瞳孔缩小,当血肿扩大,脑水肿加重,遂出现颅内压增高,引起血肿侧瞳孔散大等脑疝危象,出现呼吸障碍,脉搏减慢,血压升高。随后即转为中枢性衰竭。

脑ct、磁共振扫描。

高血压性脑出血的治疗是有选择性的,出血较少的,可以采取内科治疗,血肿较大时,及时开颅手术或行脑立体定向手术清除血肿。脑立体定向血肿吸除术。

非手术治疗包括绝对卧床、镇静与稳定血压,应用脱水药、止血药,保持水、电解质平衡,支持疗法,并注意保持呼吸道通畅。

高血压性脑出血常发生于50-70岁,男性略多,冬春季易发。

血压低压高的症状

1、高血压性心脏病,心电图可见左心室肥厚,电轴左偏,S—T段改变,尿液化验,可发现有蛋白、红细胞等。如得不到控制最后可因心脏肥大、心律失常、心力衰竭而危及生命。

2、脑血管疾病。世界卫生组织统计,90%以上脑出血是高血压的直接后果,脑血栓也大多与高血压有关。

3、肾功能衰竭。长期的高血压给肾脏造成损害,导致肾小球逐渐萎缩、肾功能逐步衰退,最终发展成为尿毒症,威胁患者生命。

4、老年高血压还会引起糖尿病、耳聋、痴呆症、阳痿等。

5、主动脉夹层血肿。也称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首先会感到胸痛,有时剧痛如撕裂样,虽含硝酸甘油之类的急救药均无效,应马上住院治疗。

高血压性肾病如何治疗呢

高血压性肾病怎么治疗积极治疗控制血压

由于高血压性肾病与血压异常有很大的关系,所以高血压性肾病必须积极控制治疗高血压。除根据患者的病情选择合适的降压的药物外,还要注意高血压的护理。不仅要远离各种不良情绪、禁忌过度劳累、饮食过饱、滥服药物、大便干燥外,还要饮食有节、平衡膳食、科学饮水、饮食宜清淡、降低食盐量量。

高血压性肾病怎么治疗肾的保健及肾病治疗

由于高血压对肾造成很大的影响,所以要对肾做足保健,多食护肾的食物、茶饮、中医中药等药物。如果高血压已经导致了某些疾病。那么治疗的重点还必须改善缓解肾病的系列症。由于个人体质和高血压肾病的病情阶段的差异,所以在治疗上必须结合患者病情,以身体自身免疫能力的保护、恢复、提升和强化为主要治疗重点。

高血压性头疼症状

紧张性头痛,往往发生在高血压早期、血压波动在130~140/85~90mmhg的患者中,多为青壮年人,且头痛多局限于一侧或两侧的前头部及后头部。这种情况往往由患者长期精神过度紧张,或突然受到强烈的刺激、打击等引起,在血压升高的同时常伴头痛。这种头痛在患者服降压药,且血压降至正常时就会明显减轻或消失。

血压波动于140~160/90~100mmhg者多为中老年人,其头痛可从颈枕部扩散至前头部、眼眶及太阳穴,头痛多为搏动性痛,常较剧烈。血压波动于160~190/95~120 mmhg之间者,以老年人居多。头痛常为全头痛,多不剧烈,常伴头昏、眩晕、头沉重、耳鸣或脑鸣等。

血压波动在160~190/95~120mmhg之间者经常伴有糖尿病、冠状动脉病变、高脂血症等其他疾病。当患者突然血压上升时,往往出现意识模糊、全身抽搐、头痛、剧烈呕吐、暂时性视力丧失等症状。患者家属这时候一定要引起警惕,这很可能是脑中风的警讯,一定要马上把患者送至医院。

此外,何主任提醒,季节更替时天气变化无常,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往往随着气温的变化而上下波动,从而导致头痛的出现。此外,由于天气转暖时人往往因为早醒而睡眠时间减少,睡眠不足可能引起精神紧张,导致紧张性头痛。这时应及时到医院查明病因,不要单纯依靠去痛片进行治疗,以免延误病情。

以上的内容就是针对高血压性头痛的介绍。一旦出现以上的这些症状之后一定要及时的到医院去做检查。不要等到病情严重了,才想要去医院做检查,有些时候病情不是特别严重的话,用药是可以控制的,而且不需要住院治疗,如果严重的话治疗起来也会比较麻烦的,在平时的时候要保持自己良好的心态,而且尽可能的去补充一些维生素和蛋白质,这样可以减少头痛的发生。

高血压性心肌病症状

(1)心功能代偿阶段:此阶段常缺乏明显症状,体格检查或诊治其他疾病时发现高血压和高血压性心肌病,如伴有心律失常时,可有心悸感,心界正常或稍向左下扩大,心尖搏动有力,可有抬举感。

(2)限制型心功能障碍阶段:临床表现,体征类似限制型心肌病。

(3)收缩性心功能障碍阶段:此阶段表现为充血性心力衰竭症状,逐渐加重的呼吸困难,器官灌注不足表现,心界向左下扩大,肺淤血体征。

高血压和高血压性心脏病介绍

高血压有原发性高血压和继发性高血压两种,这里只讨论原发性高血压和由其引起的高血压性心脏病的调养方法。

原发性高血压是以动脉压升高为主要表现的疾病,多见于中年及老年人。诊断高血压的标准是:收缩压在21.3千帕或以上,和或舒张压在12.7千帕或以上。近半数患者可无临床症状,部分患者可有头痛、头晕、耳鸣、眼花、健忘、烦躁、心悸、肢麻等症状。后期可出现心、脑、肾等损害,并出现相应的症状。高血压出现心脏损害者,称高血压性心脏病。

高血压病多由长期精神刺激,引起中枢神经活动失调所致,并与吸烟、肥胖、血脂升高、家族病史等相关。

本病在中医学中属“眩晕”、“头痛”等,其病机为肝阳上亢,或气血不足,或肾精不足,或痰浊中阻,或肝郁化火等。

高血压肾病与肾性高血压鉴别

肾性高血压和原发性高血压在治疗、预后方面存在很大的不同,故有必要对二者作认真的鉴别。那么如何区别肾性高血压和原发性高血压呢?这就需要进行仔细的检查和询问病史,明确因果关系,弄清发病的先后次序。

肾性高血压可分断肾实质性高血压和肾血管性高血压。其中肾实质性高血压,在病史不典型时,与原发性高血压的鉴别有一定的困难,这时需做肾穿以明确诊断。

(1)原发性高血压

一般年龄较大,或有原发性高血压家族史,先有高血压,以后才有肾损害。如蛋白尿、肾功能不全等。

(2)肾实质性高血压

这类患者多有肾脏病病史,如急性肾炎、慢性肾炎、肾病综合征及慢性肾盂肾炎等。

(3)肾血管性高血压

多见于30岁以下,或55岁以上,突然发生恶性高血压,或以往有高血压史,突然转为恶性高血压者。并应注意病史中有否腰部外伤,腰背部或胁腹部剧痛,腹痛等病史。

体检时腹部或胁腹部,颈部可有血管杂音。但上述征象均无特异性,确诊要靠肾动脉造影及肾静脉肾素测定,该病施行手术后可治愈。

引发脑出血的原因众多

非高血压性脑出血的病因很多,有大家熟悉的脑血管畸形、脑肿瘤、血液病等发生的出血;还有大家很少听说的,就像脑淀粉样血管病、酒精中毒、滥用成瘾药、抗凝药、溶栓药等,都可能引起脑出血。而这些正是近年非高血压性脑出血明显增多的原因。

在这群离、退休老人中,多有高血压,对于“脑出血”(即中风)简直达到了“谈虎色变”的程度,都十分害怕。唯独老孙头却例外,他自认血压不高;体型也很瘦,不仅沾沾自喜,还时常卖乘地说:“看来咱是跟脑出血无缘了!”不料,没过几天,老孙头没出来活动了,大家去看他,见他躺在床上,既不语又不动。医院检查证实他得了脑出血。大家都很惊奇,一向血压不高,怎么会脑出血呢:其实,脑出血并不是高血压的“专利”,近年的资料表明,没有高血压的人,也可患脑出血,且非高血压性脑出血日见增多,而高血压性脑出血呈逐渐下降趋势。

非高血压性脑出血的病因很多,有大家熟悉的脑血管畸形、脑肿瘤、血液病等发生的出血;还有大家很少听说的,就像脑淀粉样血管病、酒精中毒、滥用成瘾药、抗凝药、溶栓药等,都可能引起脑出血。而这些正是近年非高血压性脑出血明显增多的原因。

高血压性肾病的症状

生活中如果出现小便颜色异常、有泡沫的症状时,要引起注意,注意肾脏进行全面的检查,避免错过最佳治疗时机,带来不可挽回的后果,那么高血压肾病的早期症状表现都有哪些呢?

想要了解早期的高血压肾病,首先我们要了解其主要的症状,一般的高血压肾病患者会出现蛋白尿,个别的高血压肾病病人还可因为毛细血管破裂而发生短暂性肉眼血尿,但不伴明显腰痛。临床上,高血压肾病病人常合并动脉硬化性视网膜病变、左心室肥厚、冠心病、心力衰竭、脑动脉硬化和(或)脑血管意外史。

相关推荐

高血压心脏病病人的动脉硬化了

很可能。 (1)高血压病人常年的血压增高,对血管的冲击力增大,会影响血管弹,加重动脉硬化。 (2)但动脉硬化的原因复杂,目前的具体机制都不很确切,所以高血压心脏病的病人会更容易硬化,而不说一定会硬化了。 (3)而且血管硬化后,也会使血压升高,影响心脏的结构和功能。 (4)所以说高血压与动脉硬化可以相互促进,高血压心脏病的病人可能已经出现动脉硬化了,但这个动脉硬化真正出现的时间有可能早于高血压心脏病的发生,因为动脉硬化终身的疾病。

压迫临床特点

(1) 对侧脏代偿增大不常见,但血流量多数增强。 (2) 单侧本身不引起高血压,如先天发育不良、自截、结核、慢炎不伴高血压,但动脉狭窄因激活素-血管紧张素-醇固酮系统而使血浆素水平升高,引起高血压常见。 (3) 动脉狭窄伴患肢足背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并不常见。 (4) 动脉狭窄经DSA扩张术后,萎脏血流明显增加,脏较前明显增大,可见部分萎脏具有可逆。 (5) 动脉严重狭窄,探及不到血流,但通过侧枝循环使脏保持良好血供,不致病严重萎。 (6)

高血压导致心脏病的原因什么

凡伴有长期血压升高的疾病均能引起高血压心脏病,如原发高血压和各种继发高血压。但由于高血压中以原发高血压多见,故临床上所见本病多由原发高血 压引起。应当指出的,对继发高血压引起者,其心脏病不能视为单纯的高血压心脏病,因为导致继发高血压的原发病也可引起心脏病变,如小球炎既能 导致继发高血压,也能引起脏病心脏病变,即使在原发高血压引起的高血压心脏病中,也有其他因素参与导致心脏病的发生,特别长期的血压升高可促 使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因而原发高血压患者常并发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这必

高血压心脏病需要注意些什么

1、保持平和、豁达心态:情绪对人体的影响非常大。高血压心脏病患者不宜过于激动、愤怒、紧张等,否则易出现头晕、心慌、耳鸣、乏力等症状。因此患者要保持乐观、豁达,心态平和,不急不躁,喜怒哀乐都有“度”。 2、保暖防寒:在寒冷环境下,尤其在气温骤降时,血压会升高,继而加重高血压心脏病患者心脏的负担,不利于稳定病情。在季节变换时,高血压心脏病患者应作好保暖工作,特别对头部、面部和四肢的保暖。 3、保证充足睡眠:休息时间充足有助于患者改善心功能,降低血压,还能放松身心,对身体的恢复非常重要。 4、适度运动:

心房扑动什么

心房扑动一种心血管疾病,为房心动过速与心房颤动之间的中间型,病因为心房异位起搏点频率达到250~350次/分钟且呈规则状态,引起心房快而协调的收。心房扑动患病比例为0.02%-0.05%,患者可出现低血压、头晕、心悸、心绞痛等症状,甚至会心源休克。 心房扑动几乎总见于器质心脏病患者,很少见于正常人,最常见于风湿心脏病,以二尖瓣狭窄或左心房增大伴心力衰竭者最为多见,其次冠心病心肌硬化型,急心肌梗死合并心房扑动者占0.8%~5.3%,此外,也可见于心肌病,心肌炎,高血压心脏病,慢肺源

的特点

(1) 对侧脏代偿增大不常见,但血流量多数增强。 (2) 单侧本身不引起高血压,如先天发育不良、自截、结核、慢炎不伴高血压,但动脉狭窄因激活素-血管紧张素-醇固酮系统而使血浆素水平升高,引起高血压常见。 (3) 动脉狭窄伴患肢足背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并不常见。 (4) 动脉狭窄经DSA扩张术后,萎脏血流明显增加,脏较前明显增大,可见部分萎脏具有可逆。 (5) 动脉严重狭窄,探及不到血流,但通过侧枝循环使脏保持良好血供,不致病严重萎。 (6) 在同位素

高血压高血压病有哪些不同

高血压高血压病有哪些不同?人们对于高血压病与高血压的理解并不多,只知道不管哪一种疾病,都有血压高的现象。专家表示,由于患者的血压长期增高,逐渐导致小动脉硬化,单位萎或消失,临床上将这种由高血压造成的脏结构和功能的改变,称为高血压病。高血压病可导致多尿、夜尿,进而尿量减少。若得不到积极有效的治疗,会发展为尿毒症。治疗高血压病的前提首先必须把血压逐渐降到正常,避免脏的继续损害,同时恢复已受损的功能,从而达到彻底康复。 与高血压病不同,高血压脏本身的疾病引起的高血

高血压心脏病症状

1.早期临床表现:早期表现一般不典型,病人可无明显自觉症状或仅有轻度不适如头痛、胸闷等,这些症状主要高血压的一般症状,无特殊。 2.进展期临床表现:高血压时由于动脉血管压力过高,阻碍心脏泵出血液,心脏长期高负荷工作就出现了心肌肥厚和僵硬度增加,最终导致进入心脏的肺静脉血受阻,形成肺淤血。心肌肥大时需氧量增加,血液供应相对不足,常导致心衰发作。舒张心衰和收心衰临床表现相似,临床不易鉴别。由高血压引起的心衰的临床特点如下: (1)由于左心室舒张/收功能异常,可导致肺淤血,主要表现为 ①劳力呼吸困

高血压心衰怎么办

1.及早控制血压 早期降压达标治疗高血压心脏病的首要任务,应考虑SBP目标值140mmHg后发生冠心病的风险急剧升高。

高血压头晕怎么办

1.高血压比较常见,对健康的危害也比较大,很多时候高血压头晕由于情绪产生了波动、精神紧张或者受到精神刺激,使得血压产生了波动导致的,有的也由于滥用降压药使得血压急剧下降导致的。所以要想预防高血压头晕就需要避免以上的情况出现。 2.高血压患者应该多休息,早起的时候高血压可能没有症状或者症状不明显,头晕只会出现在过度劳累、精神紧张、情绪波动的时候,但会在休息后消失。 3.建议患者采用健康的枕头,可以取明矾6-7斤,捣碎后装进枕头,长期枕着睡能过降低血压。 4.吃完花生,将花生壳留下,清洗干净,加入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