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期体重增长表
孕期体重增长表
关于孕妇体重增长表的温馨提示
1. 孕前标准体重(KG)=(身高)2×21(理想值为22),即身高160cm、孕前基础标准体重为1.6×1.6×21=53.76kg。
2. 孕前实际体重与标准体重差比为肥胖度 (实际体重-标准体重)/标准体重×100%,肥胖度超过20%的要注意控制体重了。
3. 测量肥胖度的BMI值 体重(KG)/(身高M)2= BMI,<20的偏瘦,20~24之间正常,24~26.4之间略胖,26.4以上太胖。
4. 分娩时的安产理想体重 (妊娠前的BMI×0.88+6.65)×(身高m)2
例如身高155cm、妊娠前50kg的理想体重为59.97kg、60kg为68.76kg、70kg为77kg,那么7~10kg是孕期的体重增加适宜范围。
5. 个子达不到1.50米的人的时候必须对体重调节下功夫。个子比普通个子小的时候平常骨盆窄的几率非常高。骨盆窄容易引起难产,所以要注意婴儿过度大以及产道内脂肪的过度积累。
6. 怀孕之后很多的孕妇有怀孕反应。怀孕反应会是增加体重的直接要素。由于怀孕反应受到影响的孕妇过了怀孕反应之后爆食高能的间食造成肥胖。所以过了怀孕反应之后彻底的管理饮食习惯一周的体重增加量不能超过500克为好。一周之内体重增加500克以上并且有浮肿的现象的时候最好是咨询医生。
关于孕期体重增长表,文章给各位孕妈们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希望上面的文章内容能够给各位朋友们带来帮助,只要我们掌握了孕期体重增长表这个方面的知识,我们就能够在整个孕期监测宝宝的健康情况了。
孕期体重增长标准
怀孕期间体重增加量
怀孕期间体重的增加量针对每个人以及他们的自身情况都会有所不同,例如你怀孕之前的体重以及基因问题。
怀孕期间,大多数女性体重的增加量在10到20公斤之间。这个重量包括了宝宝、胎盘、血液中多余的液体、包围着宝宝的羊水、孕妇发育的乳房,以及一些额外的用来保护宝宝的脂肪储存的重量。
如何避免孕期体重的过量增长
避免孕期体重的过量增长,保持健康均衡的饮食习惯是一直在推荐的方法。“一天只吃两餐”这种老的建议已经过时了,现在我们知道,婴儿会从母体吸取他们需要的所有营养,因此孕妇的营养摄入量不能太少,否则母体无法为宝宝提供足够的养分。只要遵循良好的通用饮食指南,宝宝就会平安无事,孕妇的体重也不会过分增长。
如果超重了要怎么解决
只要注意关注怀孕期间体重不要增长过多,适量增长就可以了。如果超重了,也不要过分担心,一定要避免节食,因为节食会对未出生的宝宝健康产生伤害。怀孕期间注意运动,保持活跃(如散步、游泳等),这将有助于管理体重,避免体重过量增长,且能够帮助身体储存能量。
如果体重过轻怎么办
有些人无论尝试什么样的办法,怀孕期间体重都难以增加,如果存在这样的情况的话,试着增加卡路里的摄入量。建议存在这种情况的孕妇早晚多吃一些,并且白天时不时的吃一些坚果和干果,当做零食,补充卡路里。
减少常规的锻炼,适当降低运动强度。另外,如果工作日程太忙碌导致无法按时吃饭,那就尝试定期休息,利用休息时间来吃饭。
不要过分担心体重问题
让孕妇不去担心自己的体重可能是非常困难的,特别是怀孕之前健康状况存在问题的孕妇,针对这种情况,最好的建议就是放轻松,让自己的身体和宝宝来告诉你如何保持健康。
抚触可以促进宝宝体重的增长
体重增长有规律可循
体重是孩子健康的重要标志,若孩子体重有规律地增长,说明孩子在这段时间内身体健康;反之,若体重不增或增长减慢,说明这时可能有喂养不当、患病或其他原因。孩子体重的增长不是一个直线上升的过程,而是有一定规律的。出生早期体重增长比较快,以后逐渐减慢,到青春期再次快速增长。一般出生3个月后婴儿的体重可以比出生时增加一倍,生后第一年内孩子的体重可以增长6千克,第二年大约只增长2-2.5千克。两岁以后到十岁以前,每年体重增长只有2千克左右。因此当孩子1岁左右时,常常有家长很着急,为什么孩子体重增加明显减少,其实这是正常的。
抚触可促进宝宝体重增长
调查发现,受抚触的婴儿比未受抚触的婴儿体重增长1.47倍,定向力、运动能力、活动程度相对成熟。
专家介绍,婴儿出生以后,会感到原先熟悉而又温暖有限的空间突然消失,这时如果给婴儿按摩,能帮助他们对新环境产生应激反应,婴儿吸收食物也会增强。另外年轻妈妈给宝宝按摩,也能达到情感上的交流。
据悉,从婴儿出生的第二天起,就可给婴儿按摩,母亲是最理想的抚触者,其次为近亲者。按摩每天保持一次,最佳按摩时间为喂奶一小时后,时间为15~20分钟,宝宝累时或是哭泣时可停止。抚触时要注意室内温度,千万不要让宝宝着凉。
怎样称体重
目前儿童保健专家提议,在小儿出生后的2、4、6、9、12个月应各称一次体重;1-3岁,每隔半年称1次;3-7岁每年称1次。将每次结果标在生长图上,描成体重曲线,然后对小儿体重曲线的形态和趋势进行客观的评价。如果孩子的体重曲线与标准体重曲线平行,表示生长速度正常;如果体重曲线平坦或向下,则表示生长缓慢,应该积极寻找原因。
参考数据:
正常足月的宝宝出生时体重为2000-4000克左右。
最初3个月,宝宝每周体重增长180-200克,4-6个月时每周增长150-180克,6-9个月时每周增长900-120克,9-12个月时每周增长60-90克。
按体重增长倍数来算,宝宝在6个月时体重是出生时的2倍,1岁时大约是3倍,2岁时大约是4倍,3岁时大约是4.6倍。
在出生第二年,宝宝体重平均增长2500-3000克。
2岁以后平均每年增长2000克左右,一直到青春发育期。
体重计算公式:
1-6个月:体重(千克)=出生体重(千克)+月龄×0.7(千克)
7-12个月:体重(千克)=出生体重(千克)+6×0.7(千克)+(月龄-6)×0.4(千克)
2岁-12岁:体重(千克)=年龄×2(千克)+8(千克)
贴心小提示
1。给宝宝测量体重时,要先排去大小便后空腹;
2。要减去衣服和尿布的重量;
3。在一岁以内应该每月测量一次体重;
4。同龄男孩要比女孩重。
如何维持健康体重
健康的体重是靠“吃”和“动”的平衡来维持的。
吃是为了健康。孩子每日摄入产能的营养素所产生的热量50%用于维持生命即基础代谢,比如维持体温、呼吸、心跳等。约20%—30%用于生长发育,在不同的年龄阶段,不同环境下哪怕是同一个孩子在遗传、生长速率、活动多少、气候、内分泌调节等因素的影响下对营养需求也会有所不同,这是儿童营养不同于成人的最主要的部分。
还有10%—15%的热量用于运动,这是人类生存不可缺少的部分,正如人们常说“生命在于运动”。这里强调运动的另一个寓意在于运动是我们维持健康体重的不可少的关键环节。孩子体重超重、肥胖;夜里不好好睡觉;情绪不佳等等,往往都和运动不足有关。
“总量控制”是关键。“总量控制”使我们有可能作到享受美味的基础。在了解一日总的营养需求之后我们才有可能灵活的变通我们的食谱。比如,今天孩子很想吃一块奶油蛋糕,为了享受美味可以让她吃,但是要注意的是适当减少主食、奶、油、糖、蛋的摄入量。总之是将一日的总摄入量控制在一个合乎生理需要的范围之内。
正确看待“体重增长表”
一般来说,测量宝宝体重增长的标准,都是一些书上所提供的“增长表”。这些表格都是根据奶粉喂养的婴儿来制定的。由于奶粉含有的脂肪是母乳的两到三倍,又由于奶粉喂养的婴儿普遍辅食添加的早,在成长速度相同的情况下,所以纯母乳喂养的婴儿比奶粉喂养的婴儿“苗条”。
“婴儿体重增长表”是根据成千上万个婴儿的体重增长情况而总结出来的“平均值”。根据增长表,你的宝宝的体重落在某一个百分比上。虽然大多数宝宝的体重在50%左右,却并不意味着达到95%高度的就“更好”,落在5%低度的就“不好”。宝宝的发育,应该根据多方面观察,综合测评;而不是刻板地参照一个表格,单方面判断他是不是“不够格”。一个爱笑、警觉、皮肤滋润光鲜、肌肉紧凑结实、情感智力等方面发育良好的宝宝,就是正常的。
对于母乳喂养的宝宝,美国的育儿专家推荐用婴儿抱带将宝宝每天数小时、甚至整天挂在妈妈身上,搂在妈妈怀里,一方面增进宝宝的哺乳频率,一方面协助妈妈更好地掌握和满足宝宝的需要,最重要的是刺激宝宝体内的生长荷尔蒙,促进宝宝的成长。实践证明,这个方法对于宝宝的体重增加,有着“神奇”的效果。
锻炼可以改善“豆芽菜”体型
豆芽菜体型有比较明确的医学标准,即看胸廓(胸围)的大小。胸围过小者说明孩子属于或趋向于“豆芽菜”体型。新生儿的胸围一般小于头围约1-2厘米。随着以后的发育增快,胸廓的发育速度明显快于头部,儿童在一周岁左右时胸围就与头围基本相同,都是46厘米左右。周岁以后儿童的胸围逐渐超过头围,超过的数值大约等于儿童的岁数,例如,6岁孩子的胸围大于头围约6厘米,如果测量得出的胸围明显低于孩子的年龄,就可以认定孩子是“豆芽菜”体型。而“豆芽菜”体型除了说明胸廓包括胸部的皮下脂肪、胸部肌肉与骨骼较小外,还表明胸腔内的脏器如心脏、纵隔以及肺脏的发育质量不太好,严重的还会造成相应的缺铁性贫血、佝偻病、缺锌等病症。
如果孩子的“豆芽菜”体型和消瘦不是由于器质性疾病,如遗传、内分泌的关系引起的,就可以在加强营养和正常用餐后一两个月开始锻炼,以帮助改善体型。当然在选择项目时要讲究科学性,开始要少参加耐力性项目的运动,即不要做耗费精力太多的活动,如长跑、踢足球、打篮球等。因为这些运动消耗能量较多,不利于肌肉、骨骼的增长,也无法慢慢扩大胸廓。正确的做法是应该以调整运动能力为主,包括平衡性、敏捷性、柔软性和灵巧性的活动和运动,比如散步、跑步、游戏、登楼梯、游泳、骑自行车、打乒乓球等。另外,体操也是一种极好的活动,应多做扩胸、上臂提举等动作,以促进胸肌发达和胸廓的展开。此外,打网球、做艺术体操等可给人的胸廓和肢体带来一定的冲击力,有利于骨骼的健壮和胸围的发育。无论什么样的活动每天至少要进行半小时,即使户外的捉迷藏也能达到锻炼的目的。
谨防体重增长过快的不良后果
美国儿科专家指出,如果婴儿在出生后头4个月里体重增长过快,有可能导致他们日后患上肥胖症。宝宝出生后前3个月每月增重如超过1000克,属体重增加过快。任何年龄,按身高测体重大于标准10%以上,可给予爸妈警告,说明体重增加过快或宝宝已超重,有发生肥胖的倾向。保证身高增加,活动正常,限制体重增加,每增加5厘米身高,体重不能超过2公斤。
儿童肥胖的主要原因首先是与家长在孩子婴幼儿期超量喂食,又缺乏运动有关。专家认为,儿童肥胖导致的不良后果直接表现在:智力降低,动手操作能力和运动协调性差,性格孤僻、缺乏自信心,影响日后正常的性发育。此外,儿童慢性疾病的发病率也显著上升。
专家建议,控制儿童的肥胖,应该从均衡膳食、合理营养和科学体育运动着手。在饮食控制上,需控制高热量食物摄入,减少油、脂肪、糖等的摄入,不要过度喂养。避免长期高热量食物,大宝宝可以每周1-2次适当选用粗粮制品,避免以肉类代替主食或因饥饿吃进过多零食。不必过分严格限制某些食物,如宝宝特别喜爱糖果、冰淇淋等,可在控制总热量的基础上,减少其他食物摄入,适当给予。如果过分限制,会导致宝宝对该食品渴望,易发生暴饮暴食。
孕妈体重增长小贴士
低体重孕妈咪一定要注意加强营养,多增加些肉肉,这样生出体重正常的健康宝宝的机率才更大。孕前体重正常的孕妈咪较为安全的体重增长应平均在23-32斤之间。体形较小或骨骼较小的孕妈咪体重增长可能接近23斤左右;体形高大或骨骼较大的孕妈咪体重增长则会向32斤靠拢。这样的体重增长基本可以保证胎儿的体重在5-7斤左右。超重的孕妈咪一定要严格控制饮食和体重增长量,这样不仅是对宝宝负责,也是对自己的健康负责。另:低龄孕妇、吸烟女性应尽量让体重增加得多一些;个子较矮的女性应尽量体重增加得少一些。
孕妇体重增长标准 孕妇体重增长标准表
怀孕后孕妇体重增长的范围由孕妇身体条件所决定,一般来说体重在正常增长范围在10-13kg之间。具体增长标准可参考下表:
孕期体重增长标准
首先根据孕前的体重和身高计算:BMI=体重(公斤)/身高的平方(米),然后根据计算出来的值查看下面所在的区间,就可以判断自己整个孕期体重增加多少合适了。
孕前BMI19.8,孕期总增重12.5—18公斤为宜;
孕前BMI在19.8—26之间,孕期总增重11.5-16公斤为宜;
孕前BMI在26.1—29.9之间,孕期总增重7-11.5公斤为宜;
孕前BMI30,孕期总增重大于6公斤就正常。
孕期体重增长参照表
1. 孕前标准体重(KG)=(身高)2×21(理想值为22),即身高160cm、孕前基础标准体重为1.6×1.6×21=53.76kg。
2. 孕前实际体重与标准体重差比为肥胖度 (实际体重-标准体重)/标准体重×100%,肥胖度超过20%的要注意控制体重了。
3. 测量肥胖度的BMI值:体重(KG)/(身高M)2= BMI,少于20的偏瘦,20~24之间正常,24~26.4之间略胖,26.4以上太胖。
4. 分娩时的安产理想体重:(妊娠前的BMI×0.88+6.65)×(身高m)2
例如身高155cm、妊娠前50kg的理想体重为59.97kg、60kg为68.76kg、70kg为77kg,那么7~10kg是孕期的体重增加适宜范围。
宝宝体重增长慢的原因 体重增长多少是正常
根据宝宝发育的一般规律,宝宝月增体重值的最低值限是:0~6月正常增长值≥600克/月;6~12月正常增长值≥300克/月。如果连续两个月中,每月增长值不足这个标准,医生便认为宝宝的体重增长不足。
孕期体重增长表
1. 孕前标准体重(KG)=(身高)2×21(理想值为22),即身高160cm、孕前基础标准体重为1.6×1.6×21=53.76kg。
2. 孕前实际体重与标准体重差比为肥胖度 (实际体重-标准体重)/标准体重×100%,肥胖度超过20%的要注意控制体重了。
3. 测量肥胖度的BMI值 体重(KG)/(身高M)2= BMI,<20的偏瘦,20~24之间正常,24~26.4之间略胖,26.4以上太胖。
4. 分娩时的安产理想体重 (妊娠前的BMI×0.88+6.65)×(身高m)2
例如身高155cm、妊娠前50kg的理想体重为59.97kg、60kg为68.76kg、70kg为77kg,那么7~10kg是孕期的体重增加适宜范围。
5. 个子达不到1.50米的人的时候必须对体重调节下功夫。个子比普通个子小的时候平常骨盆窄的几率非常高。骨盆窄容易引起难产,所以要注意婴儿过度大以及产道内脂肪的过度积累。
6. 怀孕之后很多的孕妇有怀孕反应。怀孕反应会是增加体重的直接要素。由于怀孕反应受到影响的孕妇过了怀孕反应之后爆食高能的间食造成肥胖。所以过了怀孕反应之后彻底的管理饮食习惯一周的体重增加量不能超过500克为好。一周之内体重增加500克以上并且有浮肿的现象的时候最好是咨询医生。
关于孕期体重增长表,文章给各位孕妈们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希望上面的文章内容能够给各位朋友们带来帮助,只要我们掌握了孕期体重增长表这个方面的知识,我们就能够在整个孕期监测宝宝的健康情况了。
孕妇体重增长标准
孕妈体重增长标准是有相关规定的,如果孕妇体重增加过多,反而会影响孕妇和胎儿的身体健康。但是如果孕妇体重增长不足,会导致胎儿生长受到一定的限制。所以,孕妈的体重是需要控制在一个稳步增长的状态的。
首先,孕妈需知道自己孕前的体重以及初次产检的体重;然后将初次产检测得的体重作为估计未来孕期体重的基准值,怀孕后孕妇体重增长的范围由孕妇身体条件所决定,一般来说体重在正常增长范围在10-13kg之间。如果体重不增加或增加范围小于正常,可能是胎儿宫内发育迟缓或孕妇营养不良所导致。如果每周体重增加超过0.5kg,应注意有无异常情况发生,建议去医院检查。
根据孕前体重的不同,增加的体重量也会有所不同。一般用计算BMI的方法来判断。
BMI的计算公式如下:
BMI的计算公式为:BMI=体重/身高2(体重单位:千克;身高单位:米)
孕前BMI《19.8,孕期总增重12.5—18公斤为宜;
孕前BMI在19.8—26之间,孕期总增重11.5-16公斤为宜;
孕前BMI在26,1—29.9之间,孕期总增重7-11,5公斤为宜;
孕前BMI》30,孕期总增重大于6公斤就不正常。
孕前正常体重(参考):
10周2.5斤、14周5斤、16周7斤、18周10斤、20周12斤、22周14斤、24周16斤、26周17.5斤、28周20斤、30周22斤、32周24斤、34周26斤、36周28斤、38周30斤、40周33斤。
孕妇要怎样测量体重孕妇要怎样测量体重?孕妇测量体重的方法是,孕妇测量体重前需脱鞋,然后站在体重上测量即可。
将初次产检测得的体重作为估计未来孕期体重的基准值,怀孕后孕妇体重增长的范围由孕妇身体条件所决定,一般来说体重在正常增长范围在10-13kg之间。
如果体重不增加或增加范围小于正常,可能是胎儿宫内发育迟缓或孕妇营养不良所导致。如果每周体重增加超过0.5kg,应注意有无异常情况发生,建议去医院检查,以明确原因。孕妇体重增长异常最常见的情况是孕妇营养过剩引起肥胖、羊水过多、妊娠水肿或多胎妊娠。
孕妇在家里可以自己利用母婴安全秤进行体重测量。由于孕妇在怀孕中后期,体型和身体灵活度的变化,在秤的选择上一定要选择大秤面、大称脚的智能母婴安全秤。
孕期体重增长标准
体重的适度增长不但对孕妇有益,还能确保胎儿的良好发育,体重如果增长异常,那么会容易出现早产,胎盘发育不良以及其他不良反应,一般来说,根据产妇的实际情况,医生会建议产妇将体重增加控制在11到20公斤之间,如果怀的是双胞胎,则控制在20到29公斤之间较为合适。当然,具体重量要根据产妇个人情况确定。
体重增长过快怎么办
1、减少摄入血糖指数高的食物
为了避免孕中晚期胰岛素抵抗与体重增加堆积的脂肪互相加重进入恶性循环,应该大力推进孕期营养指导,降低妊娠糖尿病的发病率。
2、控制体重,健康饮食
避免摄入过多的高热量食物,含糖类食物少吃,水果每天只吃一个,坚持少食多餐,加餐可以考虑各种营养的搭配,控制整个孕期体重增长在12.5kg左右。一日三餐一定要有规律,吃饭的时候要细嚼慢咽,切忌狼吞虎咽。
3、适当运动,以不累为准
孕妈也不要整天都呆在家里,在天气好的时候适当的到户外做运动可以有效的控制体重,能够为准妈咪的生产储备能量,又能够帮助准妈咪消耗多余的热量,帮助肠胃消化。
婴儿体重的增长是什么意思
1、一般来说,测量宝宝体重增长的标准,都是一些书上所提供的“增长表”。这些表格也许对于忙碌的保健医来说比较方便,但是却有诸多弊端。比如,它们丝毫不考虑地区、遗传基因以及人种等方面的差异。而且最大的缺点就是,所有的数据都是根据奶粉喂养的婴儿来制定的。
2、由于奶粉含有的脂肪是母乳的两到三倍,又由于奶粉喂养的婴儿普遍辅食添加的早,在成长速度相同的情况下,纯母乳喂养的婴儿比奶粉喂养的婴儿“苗条”。奶粉喂养的婴儿往往有超重的担忧,过多脂肪的摄入,会导致今后一系列的健康问题。
3、什么是正常体重增长呢?首先,新生儿在出生后的头三、四天内,会因为排除体内多余的液体和胎便而丢掉一些体重,大约是出生体重的5%到8%,二到三周内会恢复回来。因此,计算宝宝体重的增长,要从他体重最轻时开始计算。
4、新生儿从出生到三、四个月之间,体重增长最迅猛,大约每周113到227克,到了五、六个月左右,就达到出生体重的两倍。从四个月开始,体重增长缓慢下来。
5、四到六个月之间,母乳喂养宝宝体重的每周大约增长85到142克;六到十二个月之间为每周42到85克。满一周岁,母乳喂养宝宝的体重一般为出生体重的2.5倍,身长增长50%,头围增长33%。
孕期体重增长标准
孕妇体重增长标准是有相关规定的,如果孕妇体重增加过多,反而会影响孕妇和胎儿的身体健康。但是如果孕妇体重增长不足,会导致胎儿生长受到一定的限制。孕妇首先需要知道自己的孕前体重,并据此计算BMI(身体质量指数)值。BMI值用于测量肥胖度,BMI=体重(kg)/(身高m)2。根据孕前BMI,可以计算出孕期体重可增长的范围。
孕前BMI :<19.8,19.8-26,>26
孕期体重增加:12.5-18kg,11.5-16kg,7-11.5kg
正常情况下,孕妇体重一般是在孕中晚期增长最快。孕早期宝宝正处在各系统分化阶段,不主张刻意增加体重。孕早期应多吃新鲜蔬菜水果,避免感冒,保持情绪稳定,并补充叶酸。
孕中期宝宝处于各脏器分化和体重增长阶段,孕妇体重每周增重0.3~0.5公斤左右即可。该时期孕妇多吃新鲜蔬果,并适当增加肉类等优质蛋白质的摄入量。
孕晚期是宝宝体重快速增长阶段,因此,宝宝对营养的需求明显增多。该时期孕妇应多吃富含优质蛋白质的食物(如鱼、禽、瘦肉和蛋、奶、大豆等)。此外,海鱼富含n-3脂肪酸,对视网膜和大脑发育有益。富含钙的食物如牛奶、虾皮、黑豆、黄豆等也是不错的选择。孕后期孕妇一般每周增重0.5~0.6公斤为宜。
对于体重超重或偏轻的孕妇,最好在医生的指导下,对食物的摄入量和种类进行个体化调整。如超重的孕妇,可多吃饱腹感的食物,如红豆、莲子、莲藕、淮山、小米等粗杂粮。而体重偏轻的孕妇,应增加肉类以及主食的摄入量。如果发现体重异常,最好及时到营养科就诊。一般在孕早中晚期至少3次进行营养咨询。
新生儿体重增长标准 新生儿体重增长规律
正常足月的宝宝出生时体重为2500-3999克左右。
最初3个月,宝宝每周体重增长180-200克,4-6个月时每周增长150-180克,6-9个月时每周增长90-120克,9-12个月时每周增长60-90克。
按体重增长倍数来算,宝宝在6个月时体重是出生时的2倍,1岁时大约是3倍,2岁时大约是4倍,3岁时大约是4.6倍。
在出生第二年,宝宝体重平均增长2500-3000克。
2岁以后平均每年增长2000克左右,一直到青春发育期。
孕期体重增长表
孕期体重增长表,只要了解了这个方面的知识,各位孕妈们都可以随时掌握自己的体重了,孕期的体重监测也是十分重要的,这样也能够帮助我们孕妈了解孕期宝宝的发育情况,所以这些知识大家一定要了解,让我们具体的来了解一下吧。
关于孕妇体重增长表的温馨提示
1. 孕前标准体重(KG)=(身高)2×21(理想值为22),即身高160cm、孕前基础标准体重为1.6×1.6×21=53.76kg。
2. 孕前实际体重与标准体重差比为肥胖度 (实际体重-标准体重)/标准体重×100%,肥胖度超过20%的要注意控制体重了。
3. 测量肥胖度的BMI值 体重(KG)/(身高M)2= BMI,<20的偏瘦,20~24之间正常,24~26.4之间略胖,26.4以上太胖。
4. 分娩时的安产理想体重 (妊娠前的BMI×0.88+6.65)×(身高m)2
例如身高155cm、妊娠前50kg的理想体重为59.97kg、60kg为68.76kg、70kg为77kg,那么7~10kg是孕期的体重增加适宜范围。
5. 个子达不到1.50米的人的时候必须对体重调节下功夫。个子比普通个子小的时候平常骨盆窄的几率非常高。骨盆窄容易引起难产,所以要注意婴儿过度大以及产道内脂肪的过度积累。
6. 怀孕之后很多的孕妇有怀孕反应。怀孕反应会是增加体重的直接要素。由于怀孕反应受到影响的孕妇过了怀孕反应之后爆食高能的间食造成肥胖。所以过了怀孕反应之后彻底的管理饮食习惯一周的体重增加量不能超过500克为好。一周之内体重增加500克以上并且有浮肿的现象的时候最好是咨询医生。
关于孕期体重增长表,文章给各位孕妈们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希望上面的文章内容能够给各位朋友们带来帮助,只要我们掌握了孕期体重增长表这个方面的知识,我们就能够在整个孕期监测宝宝的健康情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