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苏的医用价值
紫苏的医用价值
紫苏既能发汗散寒以解表邪,又能行气宽中、解郁止呕,故对风寒表症而兼见胸闷呕吐症状的,使用本品,很是适宜;或无表症而有气滞不畅症状的,也可用于宣通。如配藿香、陈皮则解表和中,配半夏、厚朴则解郁宽胸。
用于感冒风寒:紫苏能散表寒,发汗力较强,用于风寒表症,见恶寒、发热、无汗等症,常配生姜同用;如表症兼有气滞,有可与香附、陈皮等同用。
用于胸闷、呕恶等症:紫苏用于脾胃气滞、胸闷、呕恶,不论有无表症,均可应用,都是取其行气宽中的作用,临床常与藿香配伍应用。
花生的医用价值
抗老化性:花生果实中所含有的儿茶素、赖氨酸对人体起抗老化的作用。凝血止血:花生果衣中含有油脂,多种维生素,并含有使凝血时间缩短的物质,能对抗纤维蛋白的溶解,有促进骨髓制造血小板的功能,对多种出血性疾病有止血的作用,对原发病有一定的治疗作用,对人体造血功能有益。滋血通乳:花生果实中的脂肪油和蛋白质,对妇女产后乳汁不足者,有滋补气血,养血通乳作用。促进发育:花生果实中钙含量极高,钙是构成人体骨骼的主要成分,故多食花生,可以促进人体的生长发育。增强记忆:花生果实中的卵磷脂和脑磷脂,是神经系统所需要的重要物质,能延缓脑功能衰退,抑制血小板凝集,防止脑血栓形成。实验证实,常食花生可改善血液循环、增强记忆、延缓衰老。
食疗价值
降低胆固醇:花生油中含有的亚油酸,可使人体内胆固醇分解为胆汁酸排出体外,避免胆固醇在体内沉积,减少因胆固醇在人体中超过正常值而引发多种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率。延缓人体衰老:花生果实中的锌元素含量普遍高于其他油料作物。锌能促进儿童大脑发育,有增强大脑的记忆功能,可激活中老年人脑细胞,延缓人体过早衰老,抗老化。促进儿童骨骼发育:花生果实含钙量丰富,促进儿童骨骼发育,防止老年人骨骼退行性病变发生。预防肿瘤:花生果实、花生油中的白藜芦醇。是肿瘤疾病的天然化学预防剂,能降低血小板聚集,预防和治疗动脉粥样硬化、心脑血管疾病。
紫苏梗的药用价值
药性说明
紫苏辛温行散,叶轻如肺,能发散风寒、宣肺止咳;梗如脾胃,善于行气和
紫苏梗中,理气安胎。故为风寒咳嗽、脾胃气滞所常用,此外,又解鱼蟹之毒。发汗解表(苏叶较佳):用于风寒感冒,咳嗽痰多。主治风寒感冒,恶寒无汗;风寒犯肺,咳嗽痰多;外感风寒,内兼气滞者用之更良。行气宽中(苏梗、苏兜较佳):用于脾胃气滞,胸闷呕吐。本品为行气宽中,行气止呕良药,兼有理气安胎之功。解鱼蟹毒(苏兜较佳):适于鱼蟹变质,食后吐泻、腹痛。
苤蓝的医用价值
苤蓝是甘蓝的一种,学名叫球茎甘蓝。苤蓝是介于大头菜和包心菜之间的蔬菜,可以拿来清蒸当作小菜,或切丝做成凉拌沙拉。它的维生素C含量极高,一杯煮熟的苤蓝含有“每日建议摄取量”的1.5倍。它还含大量的钾,而维生素E的含量也超过“每日建议摄取量”的10%。
苤蓝是从欧洲引进的特菜新品种,以膨大的肉质球茎和嫩叶为食用部位,球茎脆嫩清香爽口,营养丰富,适宜凉拌鲜食;嫩叶营养丰富,含钙量很高,并具有消食积、去痰的保健功能,适宜凉拌、炒食和作汤等。在装箱礼品菜和超市销售很受欢迎。其生育期短,病害少,种植容易。
据营养学家分析,每500克苤蓝中含蛋白质5.9克.糖11克,粗纤维4.1克,灰分3.3克,钙81毫克,磷122毫克,铁1.1毫克,胡萝卜素微量,硫胺素0.19毫克,核黄素0.07毫克,尼克酸1.5毫克,维生素C152毫克。
苤蓝维生素含量十分丰富,尤其是鲜品绞汁服用,对胃病有治疗作。其所含的维生素C等招牌营养素,有止痛生肌的作用,能促进胃与十二指肠溃疡的愈合。内含大量水分和膳食纤维,可宽肠通便,防治便秘,排除毒素。苤蓝还含有丰富的维生素E,有增强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所含微量元素钼,能抑制亚硝酸胺的合成,因而具有一定的防癌抗癌作用。
红豆的医用价值
①治水肿坐卧不得,头面身体悉肿:桑枝烧灰、淋汁,煮赤小豆空心食令饱,饥即食尽,不得吃饭。(《梅师集验方》)
②治卒大腹水病:白茅根一大把,小豆三升,煮取干,去茅根食豆,水随小便下。(《补缺肘后方》)
③治水肿从脚起,入腹则杀人:赤小豆一升,煮令极烂,取汁四、五升,温渍膝以下;若已入腹,但服小豆,勿杂食。
④治脚气:赤小豆五合,葫一头,生姜一分(并破碎),商陆根一条(切)。同水煮,豆烂汤成,适寒温,去葫等,细嚼豆,空腹食之,旋旋啜汁令尽。
⑤治脚气气急,大小便涩,通身肿,两脚气胀,变成水者:赤小豆半升,桑根白皮(炙,锉)100克,紫苏茎叶一握(锉,焙)。上三味除小豆外,捣罗为末。每服先以豆一合,用水五盏煮熟,去豆,取汁二盏半,入药末20克,生姜0.5克,拍碎,煎至一盏半,空心温服,然后择取豆任意食,日再。
⑥治伤寒瘀热在里,身必黄:麻黄100克(去节),连轺100克,赤小豆一升,杏仁四十个(去皮、尖),大枣十二枚(擘),生梓白皮(切)一升,生姜100克(切),甘草100克(炙)。上八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黄再沸,去上沫,纳诸药,煮取三升,去滓,分温三服,半日服尽。
⑦治急黄身如金色:赤小豆50克,丁香0.5克,黍米0.5克,瓜蒂0.25克,熏陆香5克,青布五寸(烧灰),麝香5克(细研)。上药捣细罗为散,都研令匀。每服不计时候,以清粥饮调下5克;若用少许吹鼻中,当下黄水。
⑧治肠痔大便常血:小豆一升,苦酒五升,煮豆熟,出干,复纳清酒中,候酒尽止,末。酒服方寸匕,日三度。
软儿梨医用价值
兰州软儿梨,又名香水梨、化心梨。主要分布在兰州的什川镇,软儿梨一种耐寒、丰产、生长在海拔比较高的阴湿山区的树种。在有较好护理和长势良好的年份,成年梨树每株可采果200~300kg。在初熟时软儿梨颜色呈青黄味微酸, 进行低温贮藏后,果皮会变成黑色,俗称“冻梨”。在食用时,将软儿梨自然融化,待表层变软后,梨肉变软,然后剥皮刮食,果肉为泥,香甜无比。它的汁液清香、醇甜、冰凉、爽口、沁人心脾。在立春前后,人们最易患咳嗽、哮喘等呼吸道疾病’食用软儿梨可以使患者病症减轻、呼吸畅通,具有清热、润肺、止咳的特殊功能和营养保健作用。
软儿梨含可溶性固物约13%,含糖量8% -11%。还富含果酸、苹果酸、柠檬酸、蔗糖、葡萄糖等成分,营养价值极高,且具有清热解毒、润燥止咳,生津化痰、滋身祛疾的功效。
软儿梨的保健功能
根据《甘肃省食物营养成份表及食品营养》的介绍,每百克软儿梨含蛋白质0.4g、脂肪0.2g、膳食纤维0.3g、胡萝卜素0.02g、铁5.9mg、锌1.12mg、硒8.43mg以及其它微量元素,尤其含有果酸(苹果酸、柠檬酸、葡萄糖酸)及蔗糖等成分,有很高的营养价值。软儿梨芳香味浓郁且有润肺、
暖胃、醒酒等多种药用功效。软儿梨还是一味止咳良剂,如果咳呛不止,痰多气涩,拿几个软儿梨,加几块冰糖,放进砂罐,隔水蒸透,晾凉后连汤…同吃下,立见疗效。若咳嗽的重,还可在梨中加几克麻黄草,良药不苦口,又“利于病”。 抗疲劳
软儿梨含较多的苹果酸,而且由于苹果酸在物质代谢途径中所处的特殊位置,可直接参与人体代谢,被人体直接吸收,实现短时间内向肌体提供能量消除疲劳,起到抗疲劳、迅速恢复体力的作用。
减肥
苹果酸在软儿梨中含量较高,与柠檬酸相比具有酸度大(酸味比柠檬酸强20%),但味道柔和(具有较高的缓冲指数),具有特殊的香味,不损害口腔与牙齿,代谢上有利于氨基酸吸收,不积累脂肪。防止人体由于L—苹果酸的缺乏导致三羧酸循环不正常,导致代谢失调。代谢的正常运行可以使各种营养物质顺利分解,促进食物在人体内吸收代谢,低热量,可有效地防止肥胖,可以起到减肥的作用。软儿梨中还含有膳食纤维等物质,脂肪含量少具有减肥的作用。 预防便秘
软儿梨中的膳食纤维可以促进肠道蠕动,减少有害物质与肠壁的接触时间,尤其是果胶类吸水膨胀后,使大肠内容物的体积相对增加,有利于粪便排出。同时,在肠道内被酶
降解,产生二氧化碳并使酸度增加、粪便量增加以及加速肠内容物在结肠内的转移而使粪便易于排出,来达到预防便秘的作用。
增强免疫力
软儿梨中的蛋白质和微量元素,参与人体免疫器官、抗体、补体等重要活性物质的构成。还可以维持重要免疫细胞正常发育、功能和结构完整性而不同程度地提高机体免疫力。
辅助改善记忆
软儿梨的成分中有铁和锌等微量元素,这些成分在中楸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有的参与神经细胞或髓鞘的构成;有的直接作为神经递质及其合成的前体物质;还有的与认知过程中新突触的产生或新蛋白的合成密切相关。
其它
软儿梨中含有膳食纤维,苹果酸还含有其它诸多营养素,具有辅助降血压、辅助降血脂、辅助降血糖的功能,调节肠道内菌群等功能。具有清热解毒、润燥止咳,生津化痰、滋身祛疾的功效。
软儿梨是兰州的特色水果,含有各种酸、糖和维生素等多种成分,还具有清热、滋阴、润燥、生津、止咳化痰、养身祛疾等功效,有特殊的功能和营养保健作用。
经期能吃紫苏吗
那么经期能吃紫苏吗?经期虽然有很多的饮食禁忌,但是我们一般强调太热和太冰的食物不能吃,而有活血等功效的药物也不要吃。
营养
紫苏在中国常用中药,而日本人多用于料理,尤其在吃生鱼片时是必不可少的陪伴物,在中国少数地区也有用它作蔬菜或入茶。紫苏叶也叫苏叶,有解表散寒、行气和胃的功能,主治风寒感冒、咳嗽、胸腹胀满,恶心呕吐等症。种子也称苏子,有镇咳平喘、社痰的功能。紫苏全草可蒸馏紫苏油,种子出的油也称苏子油,长期食用苏子油对治疗冠心病及高血脂有明显疗效。
紫苏在中国种植约有2000年历史,明代李时珍曾记载:“紫苏嫩时有叶,和蔬茹之,或盐及梅卤作菹食甚香,夏月作熟汤饮之”,可见紫苏在中国人的饮食中很常见。中国人用紫苏烹制各种菜肴,常佐鱼蟹食用,烹制的菜肴包括紫苏干烧鱼、紫苏鸭、紫苏炒田螺、苏盐贴饼、紫苏百合炒羊肉、铜盆紫苏蒸乳羊等。
韩国的紫苏变种的叶片比日本青紫苏要更大、更圆、更为平坦,而且锯齿较为细密,一面是紫红色,一面是绿色。韩国人用紫苏制作泡菜,基本上在全世界的韩国货商店中都有紫苏泡菜罐头销售,在这种罐头中,每两片紫苏叶包裹着一个红辣椒。新鲜的紫苏叶可用来制作沙拉。紫苏子用作肉类食品的调料,也用来制作紫苏芝麻盐。韩国人在吃烤肉习惯用新鲜的紫苏叶或辣椒叶搭配,而韩国人掀起了用紫苏叶补钙的热潮,因为紫苏叶富含钙质。
越南人用在炖菜和煮菜中加入紫苏叶,或者将紫苏叶摆放在越南米粉上作为装饰。他们使用的紫苏品种的叶子一面红中带绿,一面是紫色,与日本紫苏品种相比香气更浓。
医用
紫苏既能发汗散寒以解表邪,又能行气宽中、解郁止呕,故对风寒表症而兼见胸闷呕吐症状的,使用本品,很是适宜;或无表症而有气滞不畅症状的,也可用于宣通。如配藿香、陈皮则解表和中,配半夏、厚朴则解郁宽胸。
用于感冒风寒:紫苏能散表寒,发汗力较强,用于风寒表症,见恶寒、发热、无汗等症,常配生姜同用;如表症兼有气滞,有可与香附、陈皮等同用。
用于胸闷、呕恶等症:紫苏用于脾胃气滞、胸闷、呕恶,不论有无表症,均可应用,都是取其行气宽中的作用,临床常与藿香配伍应用。
上文我们介绍了什么是紫苏,我们知道紫苏有非常高的食用价值和药用价值,紫苏在日本可是非常有名的料理,但是我们中国是采用紫苏作为中药来使用。紫苏有非常高的药用效果,所以经期是可以吃紫苏的。
红豆的医用价值
①治水肿坐卧不得,头面身体悉肿:桑枝烧灰、淋汁,煮赤小豆空心食令饱,饥即食尽,不得吃饭。
②治卒大腹水病:白茅根一大把,小豆三升,煮取干,去茅根食豆,水随小便下。
③治水肿从脚起,入腹则杀人:赤小豆一升,煮令极烂,取汁四、五升,温渍膝以下;若已入腹,但服小豆,勿杂食。
④治脚气:赤小豆五合,葫一头,生姜一分(并破碎),商陆根一条(切)。同水煮,豆烂汤成,适寒温,去葫等,细嚼豆,空腹食之,旋旋啜汁令尽。
⑤治脚气气急,大小便涩,通身肿,两脚气胀,变成水者:赤小豆半升,桑根白皮(炙,锉)100克,紫苏茎叶一握(锉,焙)。上三味除小豆外,捣罗为末。每服先以豆一合,用水五盏煮熟,去豆,取汁二盏半,入药末20克,生姜0.5克,拍碎,煎至一盏半,空心温服,然后择取豆任意食,日再。
⑥治伤寒瘀热在里,身必黄:麻黄100克(去节),连轺100克,赤小豆一升,杏仁四十个(去皮、尖),大枣十二枚(擘),生梓白皮(切)一升,生姜100克(切),甘草100克(炙)。上八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黄再沸,去上沫,纳诸药,煮取三升,去滓,分温三服,半日服尽。
紫苏梗的营养价值 营养价值
紫苏梗,辛甘、微温、无毒,有效成分为精氨酸、枯酸、矢车菊素、异戊基-3-呋喃甲酮、紫苏醛、莰烯、薄荷酮、紫苏醇、二氢紫苏醇及丁香酚。
紫苏叶的营养价值
紫苏叶的采集
在9月上旬(白露前后)枝叶茂盛花序刚长出时采收,置通风处阴干,然后将叶子采下。
药材特征
干燥完整的叶呈卵形或圆卵形,多数皱缩卷曲,或已破碎,两面均棕紫色,或上面灰绿色,下面棕紫色,两面均有稀毛;先端尖,边缘有锯齿,基部近圆形,有柄,质薄而脆。切碎品多混有细小茎枝。茎四方形,有槽,外皮黄紫色,有时剥落,木质部黄白色,中央有白色疏松的髓。气芳香,味微辛。以叶大、色紫、不碎、香气浓、无枝梗者为佳。
药用价值
1、理气,和营。治感冒风寒,恶寒发热,咳嗽,气喘,胸腹胀满,胎动不安。并能解鱼蟹毒。用于感冒风寒,发热恶寒,头痛鼻塞,兼见咳嗽或胸闷不舒者。常配伍杏仁、前胡等,如杏苏散;若兼有气滞胸闷者,多配伍香附、陈皮等,如苏散。
2、脾胃气滞,胸闷,呕吐之证。本品具行气宽中,和胃止呕功效。偏寒者,每与藿香同用;偏热者,可与黄连同用。偏气滞痰结者,常与半夏、厚朴同用。
3、用于妊娠呕吐,胸腹满闷,常与陈皮、砂仁配伍,以加强其止呕、安胎的效果。
4、用于进食鱼蟹而引起的腹痛、吐泻,单用或配生姜,白芷煎服。
紫苏的营养价值
紫苏的营养价值
紫苏全株均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它具有低糖、高纤维、高胡萝卜素、高矿质元素等。在嫩叶中每100克含还原糖0.68~1.26克,蛋白质3.84克,纤维素3.49~6.96克,脂肪1.3克,胡萝卜素7.94~9.09毫克,维生素B10.02毫克,维生素B2 0.35毫克,尼克酸1.3毫克,维生素C55~68毫克,钾522毫克,钠4.24毫克,钙217毫克,镁70.4毫克,磷65.6毫克,铜0.34毫克,铁20.7毫克,锌1.21毫克,锰1.25毫克,锶1.50毫克,硒3.24~4.23微克,挥发油中含紫苏醛、紫苏醇、薄荷酮、薄荷醇、丁香油酚、白苏烯酮等。抗衰老素SOD在每毫克苏叶中含量高达106.2微克。
紫苏的功效与作用
紫苏叶性味辛温,具有发表、散寒、理气、和营的功效。治感冒风寒、恶寒发热、咳嗽、气喘、胸腹胀满等。《本草纲目》载“行气宽中,清痰利肺,和血,温中,止痛,定喘,安胎”。
紫苏的营养价值
①紫苏Perilla frutescens(Linn.) Britt.常见有两种类型;一类叶绿色,花白色,习称白苏;一类叶和花均紫色或紫红色,习称紫苏。入药多取花叶紫色的。
②紫苏在我国栽培很广,栽培历史也很长,因而形成多个变种。除本书有记载的回回紫苏外.尚有野紫苏var.acula(Thunb.) Kudo和耳齿紫苏var.auriculato-dentata C.Y.Wu,据报道(中国植物志六十六卷)这些变种也均可入药。
附:紫苏梗
本种为回回苏的干燥茎,商品呈方柱形,角钝圆,长短不一,直径5~ 15毫米。表面紫棕色或暗紫色,四边均有直沟和直纹,节部稍膨大,有对生的枝和叶痕。体轻,质硬。以茎粗壮,紫棕色者为佳。辛,温。归肺、脾经。理气宽中,止痛安胎。
附:紫苏子
本品为回回苏的干燥成熟果实。商品为小球形或卵形颗粒,直径1~3毫米,表面灰棕色或灰褐色,有隆起的暗紫色网纹和圆形小凸点。果皮薄,硬而脆,易压碎。种子黄白色,种皮膜质,子叶2,油性,用手搓之有紫苏香气。以粒大饱满,色黑者为佳。辛,温。归肺经。降气消痰,平喘,润肠。
紫苏煎黄瓜:湘菜菜系里的一道菜名。此菜有着黄瓜之脆软,紫苏之香甜,加上湘菜独有的香辣,作为名菜,果然名不虚传。希望各位有机会去湘菜馆品尝这道菜的独特魅力!
野菜食谱—紫苏
紫苏为唇形科植物紫苏PerillafrutescensL.的嫩叶,又称白苏。一年生草本植物,嫩叶凉拌或作汤。
紫苏嫩叶每百克含水分85.7 克,蛋白质3.8 克,脂肪1.3 克,碳水化合物6.4 克,磷44 毫克,铁2.3 毫克,胡萝卜素9.09 克,维生素B10.02 毫克,维生素B20.35 毫克,尼克酸1.3 毫克,维生素C47 毫克,还有挥发油等物质具有特异芳香。
紫苏叶性味辛温,具有发表、散寒、理气、和营的功效。治感冒风寒、恶寒发热、咳嗽、气喘、胸腹胀满等。《本草纲目》载“行气宽中,清痰利肺,和血,温中,止痛,定喘,安胎”。
注意:温病及气弱表虚者忌食。
紫苏子紫苏子为唇形科植物紫苏的种子。种子出油率高达45%左右,油中亚麻酸占62.73%,亚油酸占15.43%,油酸占12.01%。种子中蛋白质含量高达25%,还含有谷维素、维生素E、B1、甾醇、磷脂等。
紫苏子性味辛温,具有下气消痰、润肺、宽肠的功效。治咳逆、痰喘、气滞、便秘。气虚、阴虚久咳、脾虚便搪者忌食。
鱼鳔的医用价值
补肾益精,滋养筋脉,止血,散瘀,消肿。治肾虚滑精,产后风痉,破伤风,吐血,血崩,创伤出血,痔疮。
1、《本草拾遗》:主竹木入肉经久不出者,取白敷疮上四边,肉烂即出刺。
2、《海药本草》:主月蚀疮,阴疮,痔疮,并烧灰用。
3、《饮膳正要》:与酒化服之,消破伤风。
4、《纲目》:鳔,止折伤血出不止;鳔胶,烧存性,治妇人难产,产后风搐,破伤风痉,止呕血,散瘀血,消肿毒。
5、《本草新编》:补精益血。
6、《本草求原》:养筋脉,定手战,固精。
鱼鳔的药用价值
【药名】鱼鳔
【别名】鱁鮧(《齐民要木》),鱁鳀、鱼白、鳔(《本草拾遗》),鱼胶(《三因方》),白鳔(《普济方》),鱼脬、縼胶(《纲目》),鱼肚(《医林纂要》)。
【炮制】鱼鳔:烘软、切段,晾干。蛤粉炒鱼胶:先用蛤粉放锅内炒热,再将切断的鱼胶倒入,文火拌炒至松泡为度,取出筛去蛤粉即成。(每鱼胶10斤,用蛤粉2.5斤)
【性味】甘,平。
【归经】入肾。
【功效】补肾益精,滋养筋脉,止血,散瘀,消肿。治肾虚滑精,产后风痉,破伤风,吐血,血崩,创伤出血,痔疮。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5钱;熬膏或研末入丸,散。外用:溶化涂敷。
【注意事项】胃呆痰多者忌服。
天麻的医用价值
1.用于头晕目眩。治肝阳上亢的眩晕,可与钩藤、石决明等配伍;如风痰为患引起之眩晕,又可以半夏、白术、茯苓等同用。
2.用于热病动风、惊痫抽搐。对高热动风、惊痫抽搐、角弓反张者,常与钩藤、全蝎等配伍同用。
3.用于头痛,痹痛,肢体麻木。配川芎等以治头痛,配全蝎、乳香等以治痹痛等。此外,对于肢体麻木、手足不遂,常配当归、牛膝等,则为临床所常用。
多食用樱桃能滋养肝肾
樱桃的营养价值
樱桃的营养价值自然丰富,常见的樱桃的营养价值如下,樱桃味甘、酸,性微温。能益脾胃,滋养肝肾,涩精,止泻。樱桃的主要成分是糖、枸椽酸、酒石酸、胡萝卜素、维生素C、铁、钙、磷等。这些成分是樱桃的营养价值的主要依托。
樱桃的食用价值
樱桃的营养价值之食用价值在于它含有丰富的铁元素,可以缓解贫血,因为铁是合成人体血红蛋白的原料,特别是对女性,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樱桃的营养价值通过它作为水果被人体摄入得到了体现。樱桃常被用于脾胃虚弱,或脾胃阴伤,口舌干燥,少食腹泻;肝肾不足,腰膝酸软,四肢乏力;血虚,头晕心悸,面色不华,面部雀斑等。通过如此食用价值就可看出樱桃的营养价值是与它的价格成正比的。
樱桃的医用价值
樱桃的营养价值不仅体现在食用价值上,它的医用价值也很多。樱桃全身都可入药,鲜果具有祛风、透疹、发汗、益气的功效,适用于四肢麻木和风湿性腰腿病的食疗。益气、健脾、和胃、祛风湿的功效也是樱桃的营养价值中医用价值的体现。
樱桃的营养价值中的医用价值还有防治麻疹、收涩止痛、养颜驻容、缓解肌肉酸痛、预防视力下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