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粪便白细胞检查有什么意义

粪便白细胞检查有什么意义

粪便白细胞介绍

粪便白细胞检查是粪便常规中的一个项目,可以帮助了解消化与吸收功能,协助诊断消化系统疾病。正常粪便中不见或偶见,多在带粘液的标本中见到,主要是中性分叶核粒细胞。肠炎进一般少于15个/HPF,分散存在。具体数量多少与炎症轻重及部位有关。小肠淡症时白细胞数量不多,均匀混于粪便内,且因细胞部分被消化而不易辨认。结肠炎症如细菌性痢疾时,可见在量白细胞或成堆出现的脓细胞,亦可见到吞有异物不小吞噬细胞。在肠易激综合征、肠道寄生虫病(尤其是钩虫病胶阿米巴痢疾)时,粪便涂片洌还可见较多的嗜酸性粒细胞,可伴有夏拉莱登结晶。

粪便白细胞临床意义

异常结果

粪便中的白细胞当肠道有炎症时增多,其数量多少与炎症轻重及部位有关。

小肠炎症时白细胞数量不多,均匀混合于粪便内,且因细胞部分被消化而不易辨认。

结肠炎症如菌痢时,白细胞大量出现,甚至满视野,并可见到退化的白细胞,还可见到边缘已不完整或已破碎、核不清楚、成堆的脓细胞。过敏性肠炎、肠道寄生虫病(如阿米巴痢疾或钩虫病)时粪便中有时还伴有夏科-雷登(Charcot-Leyden)结晶,如用瑞氏染液染色可见到嗜酸性粒细胞。

需要检查人群:怀疑消化系统出现疾病患者,腹部经常疼痛患者

粪便白细胞注意事项

检查时要求

1.显微镜检查目的是查找细胞等病理成分。看片必须遵循全片观察,由上至下,由左至右,避免重复,显微镜检查时至少每张涂片观察10个视野。细胞检查要用高倍镜观察。

2.标本应盛于不吸水的干燥、清洁容器中送检。

3.应在排便后1小时内送检。

检查前准备:为使大便检查结果准确可靠,特别要注意大便取样必须新鲜。有人取样后放了一、两天才送医院化验室,则因细胞等已腐败,不能反映真实情况,检查就没意义了。

不适宜人群:非创伤性检查,无不适宜人群。

粪便白细胞检查过程

取有黏液、浓血部分的粪便约2-3克(如稀水便则取絮化物),盛于灭菌广口瓶或无菌容器中。用棉拭挑取粪便插入运送培养基或PH7.0的磷酸盐甘油中送检。医院进行涂片,后显微镜检查,查找白细胞,记录视野范围内白细胞的数量总数后记录,对照参考值。

白细胞无色呈球形,有细胞核,体积比红细胞大,直径在7~20μm之间。

急性盆腔炎的检查项目有哪些

血常规、尿常规、血沉、C-反应蛋白、宫颈管分泌物及后穹隆穿刺物检查。

血常规中白细胞检查对于诊断炎症有意义,滴虫阴道炎、黏液脓性宫颈炎、盆腔炎性疾病白细胞较多,而细菌性阴道病及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白细胞较少。

B型超声检查、腹腔镜检查等可协助盆腔炎性疾病的诊断。

痢疾检查

1.血常规

血液有三种不同功能的细胞——红细胞(俗称红血球),白细胞(俗称白血球)、血小板。通过观察数量变化及形态分布,判断疾病。是医生诊断病情的常用辅助检查手段之一。

2. 乙状结肠镜检查

乙状结肠镜检查是一种简便易行的检查方法,可发现直肠指检无法摸到的位置较高的肿块,同时对可疑病变取组织活检,明确性质。故乙状结肠镜检查可用于诊断,又可作为治疗仪器,对预防及早期发现直肠和乙状结肠癌有着重要的意义。

3.粪便红细胞

粪便红细胞检查是大便常规的一个项目,可以了解消化、吸收功能,协助诊断消化系统疾病。红细胞正常粪便中无红细胞。肠道下段炎症或出血量可出现,如果痢疾、溃疡性结肠炎、结肠癌、直肠息肉、急性吸虫病等。粪便中新鲜红细胞为草黄色、稍有折光性的圆盘状。细菌性痢疾理红细胞少于白细胞,多分散存在且形态正常;阿米巴痢疾者红细胞多于白细胞,多成堆存在并有残碎现象。

儿童腹痛的检查项目有哪些

检查项目:血液检查、便常规、尿中红细胞(RBC,BLO)、尿中白细胞(WBC,LEU)、粪便白细胞、白细胞计数(WBC)、血红蛋白、淀粉酶、尿淀粉酶(UAMY)、胸部透视、胸部CT检查、静脉肾盂造影

辅助检查:

1.实验室检查:血液和大小便常规检查,有时可提供有诊断价值的资料如血红蛋白及红细胞逐渐下降,须警惕内出血的存在。白细胞总数升高常提示炎症性病变。观察粪便性质有助于肠道感染和肠套叠的诊断。尿内有较多红细胞或脓细胞提示尿路感染。必要时需检测血和尿的胰淀粉酶等。

2.X线检查:胸部X线检查可显示肺、胸膜及心脏病变。腹部透视和摄片检查,如发现膈下游离气体,提示胃肠穿孔;肠内有梯形液体平面,肠腔内充气较多,提示肠梗阻。若疑及肠套叠可作空气灌肠以协助诊断和复位治疗,但疑有内脏穿孔者禁用。疑有尿路病变可摄腹部平片或作静脉肾盂造影。

3.B型超声:疑有胆石症、肝脓肿、膈下脓肿时作腹部B型超声检查。

粪便白细胞临床意义

异常结果

粪便中的白细胞当肠道有炎症时增多,其数量多少与炎症轻重及部位有关。

小肠炎症时白细胞数量不多,均匀混合于粪便内,且因细胞部分被消化而不易辨认。

结肠炎症如菌痢时,白细胞大量出现,甚至满视野,并可见到退化的白细胞,还可见到边缘已不完整或已破碎、核不清楚、成堆的脓细胞。过敏性肠炎、肠道寄生虫病(如阿米巴痢疾或钩虫病)时粪便中有时还伴有夏科-雷登(Charcot-Leyden)结晶,如用瑞氏染液染色可见到嗜酸性粒细胞。

需要检查人群:怀疑消化系统出现疾病患者,腹部经常疼痛患者

粪便白细胞注意事项

检查时要求

1.显微镜检查目的是查找细胞等病理成分。看片必须遵循全片观察,由上至下,由左至右,避免重复,显微镜检查时至少每张涂片观察10个视野。细胞检查要用高倍镜观察。

2.标本应盛于不吸水的干燥、清洁容器中送检。

3.应在排便后1小时内送检。

检查前准备:为使大便检查结果准确可靠,特别要注意大便取样必须新鲜。有人取样后放了一、两天才送医院化验室,则因细胞等已腐败,不能反映真实情况,检查就没意义了。

不适宜人群:非创伤性检查,无不适宜人群。

粪便白细胞检查过程

取有黏液、浓血部分的粪便约2-3克(如稀水便则取絮化物),盛于灭菌广口瓶或无菌容器中。用棉拭挑取粪便插入运送培养基或PH7.0的磷酸盐甘油中送检。医院进行涂片,后显微镜检查,查找白细胞,记录视野范围内白细胞的数量总数后记录,对照参考值。

白细胞无色呈球形,有细胞核,体积比红细胞大,直径在7~20μm之间。

婴幼儿腹泻的检查诊断

1.粪便常规检查:大便显微镜检查,注意有无脓细胞、白细胞、红细胞与吞噬细胞,还应注意有无虫卵、寄生虫、真菌孢子和菌丝。有时需反复几次才有意义,有助于婴幼儿腹泻的病因和病原学诊断。

2.大便培养:对确定腹泻病原有重要意义。1次粪便培养阳性率较低,需多做几次,新鲜标本立即培养可提高阳性检出率。

3.大便乳胶凝集试验:对某些病毒性肠炎有诊断价值,如轮状病毒、肠道腺病毒等。有较好敏感性和特异性,对空肠弯曲菌肠炎的诊断有帮助。

4.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对轮状病毒有高度敏感性、特异性。有助于轮状病毒肠炎和其他病毒性肠炎诊断。

5.聚丙烯酰凝胶(PAGE)电泳试验:此法可检测出轮状病毒亚群及不同电泳型,有助于轮状病毒分类和研究。

6.粪便还原糖检查:双糖消化吸收不良时,粪便还原糖呈阳性,pH值<6.0。还原糖检查可用改良斑氏试剂或Clinitest试纸比色。继发性双糖酶缺乏远较原发性多见,原发性者以蔗糖-异麦芽糖酶缺乏最常见。

7.粪便电镜检查:对某些病毒性肠炎有诊断价值。如轮状病毒性肠炎、诺沃克病毒性肠炎等。

8.血白细胞计数和分类:病毒性肠炎白细胞总数一般不增高。细菌性肠炎白细胞总数可增高或不增高,半数以上的患儿有杆状核增高,杆状核大于10%,有助于细菌感染的诊断。

9.血培养:对细菌性痢疾、大肠埃希杆菌和沙门菌等细菌性肠炎有诊断意义,血液细菌培养阳性者有助于诊断。

10.血生化检查:对腹泻较重的患儿,应及时检查血pH、二氧化碳结合力、碳酸氢根、血钠、血钾、血氯、血渗透压,对于诊断及治疗均有重要意义。

介绍一些小儿腹泻的检查诊断

1、粪便常规检查:大便显微镜检查,注意有无脓细胞、白细胞、红细胞与吞噬细胞,还应注意有无虫卵、寄生虫、真菌孢子和菌丝。有时需反复几次才有意义,有助于腹泻病的病因和病原学诊断。

2、大便培养:对确定引起腹泻的病原体有重要意义。1次粪便培养阳性率较低,需多做几次,新鲜标本立即培养可提高阳性检出率。

3、大便乳胶凝集试验:对某些病毒性肠炎有诊断价值,如轮状病毒、肠道腺病毒等。有较好敏感性和特异性,对空肠弯曲菌肠炎的诊断有帮助。

4、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对轮状病毒有高度敏感性、特异性。有助于轮状病毒肠炎和其他病毒性肠炎诊断。

5、聚丙烯酰凝胶(PAGE)电泳试验:此法可检测出轮状病毒亚群及不同电泳型,有助于轮状病毒分类和研究。

6、粪便还原糖检查:双糖消化吸收不良时,粪便还原糖呈阳性,pH值<6.0。还原糖检查可用改良班氏试剂或Clinitest试纸比色。继发性双糖酶缺乏远较原发性多见,原发性者以蔗糖-异麦芽糖酶缺乏最常见。

7、粪便电镜检查:对某些病毒性肠炎有诊断价值。如轮状病毒性肠炎、诺沃克病毒性肠炎等。

8、血白细胞计数和分类:病毒性肠炎白细胞总数一般不增高。细菌性肠炎白细胞总数可增高或不增高,半数以上的患儿有杆状核增高,杆状核大于10%,有助于细菌感染的诊断。

9、血培养:对细菌性痢疾、大肠埃希杆菌和沙门菌等细菌性肠炎有诊断意义,血液细菌培养阳性者有助于诊断。

10、血生化检查:对腹泻较重的患儿,应及时检查血pH、二氧化碳结合力、碳酸氢根、血钠、血钾、血氯、血渗透压,对于诊断及治疗均有重要意义。

11、其他:对迁延性和慢性腹泻者,必要时作乳糖、蔗糖或葡萄糖耐量试验,呼气氢试验(一种定量非侵入性测定碳水化合物吸收不良的方法,有条件可以应用),也可作纤维结肠镜检查;低钾血症者应做心电图检查;病程迁延者,营养障碍者及感染中毒症状重者,应做X线、B超检查。

前列腺炎的检查有什么?

前列腺炎容易发生在男性身上。很多男性都在忙碌工作,不注意自身工作。从而导致前列腺炎的发生,而且对于男性前列腺炎病情,男性一定要做好前列腺炎的检查,那么、前列腺炎的检查有什么呢?一起看看以下介绍。

前列腺炎的检查有什么?

检查1.四杯试验

本试验在前列腺炎的诊断中具有重要临床意义。具体方法:收集尿液以前嘱病人多饮水,包皮过长者应将包皮上翻。清洗阴茎头、尿道口后,病人排尿并收集尿液 10ml;继续排尿约200ml后收集中段尿10ml;然后停止排尿,做前列腺按摩并收集前列腺液;最后再次收集尿液10ml。将各标本分别做镜检和培养,通过以上标本细菌菌落数量的比较,可鉴别是否有前列腺炎或尿道炎。

2.前列腺液的白细胞检查

本检查对于前列腺炎的诊断也有一定的价值。正常前列腺液沉渣中白细胞的含量在高倍显微镜的每个视野应低于10个。如果前列腺液的白细胞数量10个/视野,就高度可以为前列腺炎,特别是前列腺液中发现含有脂肪的巨噬细胞,基本可确诊前列腺炎。但是有些慢性细菌性前列腺液病人的前列腺液中白细胞数量可能视野;另有部分正常男性其前列腺液中白细胞数量10个/视野。因此,前列腺液中白细胞的检查只是前列腺液细菌学检查的辅助方法。

3.其他

前列腺按摩前后尿液的细菌学或白细胞检查也是一种较为简便的方法,甚至可以替代上述的四杯试验。这种方法尤其适用于在前列腺抗生素治疗之前。

前列腺炎的检查有什么的介绍就为广大患者讲到这,在这里希望前列腺炎患者正确检查好子很病因,做好对应性的治疗。如果严重的前列腺炎患者如果治不好的话,一定要及时治疗,该手术的时候还是要做好前列腺炎的治疗,最后祝广大前列腺炎患者早日康复。

急性盆腔炎检查诊断

1、超声波检查:

主要是指B型或灰阶超声扫描、摄片,对识别来自输卵管、卵巢及肠管粘连一起形成的包块或脓肿有85%的准确性。因为在B型超声影象中轻度或中等度的盆腔炎很难显示出特征来,所以一般用来诊断较为严重的盆腔炎。

2、分泌物直接涂片:

是诊断急性盆腔炎的常见方法,一般可在阴道、宫颈管分泌物,或尿道分泌物取样,做直接薄层涂片,干燥后以美蓝或革兰染色,但宫颈管淋菌检出率只有67%。

3、腹腔镜检查:

用于急性盆腔炎的明确诊断和鉴别诊断,还可以对盆腔炎的病变程度进行初步判定,腹腔镜检查可以在盆腔炎或可疑盆腔炎以及其他急腹症病人施行。

4、病原体培养:

敏感性平均为89.5%,有98.4%的特异性,临床上使用较多。

5、血常规、尿常规、血沉:

血常规中白细胞检查对于诊断炎症有意义,滴虫阴道炎、黏液脓性宫颈炎、盆腔炎性疾病白细胞较多,而细菌性阴道病及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白细胞较少。

这些都是针对急性盆腔炎的方法,通过这些检查基本上可以将急性盆腔炎的误诊率将到最低的程度,有时候,女性急性盆腔炎的诊断还需要其男伴进行一些必要的检查,有利于急性盆腔炎的诊断。

相关推荐

白细胞的临床意义

中性粒细胞 中性粒细胞病理性增多 急性化脓性感染时,中性粒细胞增高程度取决于感染微生物的种类、感染灶的范围、感染的严重程度、患者的反应能力。如感染很局限且轻微,白细胞总数仍可正常,但分类检查时可见分叶核百分率所增高;中度感染时,白细胞总数增高大于10×109/L,并伴轻度核象左移;严重 感染时总数常明显增高,可达20×109/L以上,且伴明显核象左移;在脾破裂或宫外孕输卵管破裂后,白细胞迅速增高,常达(20~30)×109/L。其增多的细胞主要是中性分叶核粒细胞。这可能与应激状态、内出血而一过性缺氧

什么是肺活检、肺细胞学检查意义

活体组织检查(biopsy)简称"活检",亦称外科病理学检查,简称"外检";是指应诊断、治疗的需要,从患者体内切取、钳取或穿刺等取出病变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查的技术。这是诊断病理学中最重要的部分,对绝大多数送检病例都能做出明确的组织病理学诊断,被作为临床的最后诊断。肺活检往往通过纤维支气管镜或经皮肺穿刺实现。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支气管病变检出率高。B超或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用于肺周边部病变或弥散性肺病变的诊断。肺细胞学检查:包括痰脱落细胞学检查、穿刺细胞学检查及纤维支气管镜刷片和灌洗液细胞学检查等。

秋季腹泻的检查哪些

血常规白细胞总数多数正常,少数略为增多,细胞分类中可淋巴细胞增加。粪便检查:外观为黄色水样稀便,无黏液脓血,镜检多无异常。 粪便中病毒、病毒抗原检测(1)电子显微镜检测粪便中的病毒 电子显微镜通过典型形态的观察作出特异性诊断,其阳性率可达90%。(2)病毒特异性抗原的检测 许多免疫学方法可用于检测轮状病毒特异性抗原。如酶免疫测定(EIA)、补体结合试验(CF)、免疫荧光(IF)方法等。 粪便中病毒核酸的检测可应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核酸杂交法及聚合酶链反应(PCR)方法。其中核酸杂交法特异性较高,PC

伪膜性肠炎的检查

在使用抗生素期间或停用抗生素后短期内,特别是在应用林可霉素,氯林可霉素后,突然出现无红细胞的粘液腹泻;或腹部手术后病情反而恶化,并出现腹泻时,应想到本病,通过乙状结肠镜检查,见到伪膜及粪中细胞毒素测定阳性可迅速获得诊断。 (一)实验室检查:周围血白细胞增多,多在10,000~20,000/mm3以上,甚至高达40,000/mm3或更高,以中性粒细胞增多为主,粪常规检查无特异性改变,仅白细胞,肉眼血便少见,低白蛋白血症,电解质失平衡或酸碱平衡失调,粪便细菌特殊条件下培养,多数病例可发现难辨梭状芽孢杆菌

伪膜性肠炎应该做哪些检查

在使用抗生素期间或停用抗生素后短期内,特别是在应用林可霉素、氯林可霉素后,突然出现无红细胞的粘液腹泻;或腹部手术后病情反而恶化,并出现腹泻时,应想到本病。通过乙状结肠镜检查,见到伪膜及粪中细胞毒素测定阳性可迅速获得诊断。 (一)实验室检查周围血白细胞增多,多在10,000~20,000/mm3以上,甚至高达40,000/mm3或更高,以中性粒细胞增多为主。粪常规检查无特异性改变,仅白细胞,肉眼血便少见。低白蛋白血症、电解质失平衡或酸碱平衡失调。粪便细菌特殊条件下培养,多数病例可发现难辨梭状芽孢杆菌生

秋季腹泻怎么检查

1.血常规 白细胞总数多数正常,少数略为增多,细胞分类中可淋巴细胞增加。粪便检查:外观为黄色水样稀便,无黏液脓血,镜检多无异常。 2.粪便中病毒、病毒抗原检测 (1)电子显微镜检测粪便中的病毒 电子显微镜通过典型形态的观察作出特异性诊断,其阳性率可达90%。 (2)病毒特异性抗原的检测 许多免疫学方法可用于检测轮状病毒特异性抗原。如酶免疫测定(EIA)、补体结合试验(CF)、免疫荧光(IF)方法等。 3.粪便中病毒核酸的检测 可应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核酸杂交法及聚合酶链反应(PCR)方法。其中核酸杂

到医院做哪些检查可以确定是否得了前列腺炎血尿

检查1.四杯试验 本试验在前列腺炎的诊断中具重要临床意义。具体方法:收集尿液以前嘱病人多饮水,包皮过长者应将包皮上翻。清洗阴茎头、尿道口后,病人排尿并收集尿液10ml;继续排尿约200ml后收集中段尿10ml;然后停止排尿,做前列腺按摩并收集前列腺液;最后再次收集尿液 10ml。将各标本分别做镜检和培养,通过以上标本细菌菌落数量的比较,可鉴别是否前列腺炎或尿道炎。 2.前列腺液的白细胞检查检查对于前列腺炎的诊断也一定的价值。正常前列腺液沉渣中白细胞的含量在高倍显微镜的每个视野应低于10个。如果前

小便白细胞高的原因

尿白细胞增高说明您尿路感染.因细菌感染而引起.其致病菌多数为大肠杆菌.因为女性的尿道比男性的尿道短,宽,直,又接近肛门,大肠杆菌易侵人,通常多发生于女性. 指导意见: 1.您是尿路感染.阴道炎不会这样.医生的要求接尿,阴道炎也会导致您的尿检标本白细胞增高. 2.如果要确定是不是尿路感染,可以导尿,然后再做尿检.或者直接做导尿后做细菌培养. 生活护理: 下面说一下尿路感染的预防护理 建议:1.保持会阴区清洁 2.多喝水,勤排尿,简单效. 3.注意性生活卫生,在疲劳时避免过性生活.在出现局部组织黏膜破裂,

检查髓母细胞瘤的常规方法

髓母细胞瘤会对患者的生活带来很大的困扰,髓母细胞瘤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髓母细胞瘤会让患者处于不安的状态中。 1.腰椎穿刺 因瘤细胞可脱落播散,故脑脊液瘤细胞检查十分重要。因多数髓母细胞瘤患者颅内压增高,故术前腰椎穿刺宜慎用,以免诱发脑疝,脑脊液除常规化验外可寻找脱落细胞,通常腰穿多提示颅内压增高,而脑脊液生化见蛋白和白细胞增高者仅占1/5,术后腰椎穿刺行瘤细胞检查重要意义,提示了术后需进行全脑及脊髓放疗的必要性。 2.头颅X线平片 头颅X线可见颅缝增宽等颅内高压征,肿瘤钙化极为罕见。 3.CT扫描

老年泌尿系感染的诊断要点

诊断主要依靠病史和尿液检查尿路刺激症状等临床表现,尿白细胞超过5个/高倍视野,即要考虑。病原学诊断建立在临床初诊的基础上,留中段尿培养,每毫升尿菌>105集落形成单位,则可诊断;若反复检查都是同一病原体,则更意义;同时作药敏。 对于复发性泌尿系感染尚需检查原发病的存在,如梗阻性肾病、结石、肿瘤、脓肿,或泌尿生殖系的解剖异常。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是导致老年男性复发性泌感常见原因,诊断依据为尿液或前列腺液中菌落计数至少比尿液提取样品计数大10倍。此外,在前列腺的分泌物里中性粒细胞也助于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