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血红蛋白浓度偏高

血红蛋白浓度偏高

针对血红蛋白浓度偏高这个问题一定要得到重视,关于血红蛋白浓度偏高为你解答如下:你好!血红蛋白浓度偏高可能是生理情况也可能是病理情况,如果在采血检查前长时间没吃饭没喝水,血液有些浓缩,检查结果血红蛋白就可以高,紧张也会引起同样的情况。如果是有病引起的,常常是有比较严重的心肺疾病,身体长期处于缺氧状态,也会引起血红蛋白浓度偏高。

血红蛋白浓度临床意义

血红蛋白增高、降低的临床意义基本和红细胞计数的临床意义相似,但血红蛋白能更好地反映贫血的程度。血红蛋白增多有以下情况:

(1)生理性增多:见于高原居民、胎儿和新生儿,剧烈活动、恐惧、冷水浴等;

(2)病理性增多:见于严重的先天性及后天性心肺疾患和血管畸形,如法洛四联症、发绀型先天性心脏病、阻塞性肺气肿、肺源性心脏病、肺动脉或肺静脉瘘及携氧能力低的异常血红蛋白病等;也见于某些肿瘤或肾脏疾病,如肾癌、肝细胞癌、肾胚胎瘤及肾盂积水、多囊肾等。

血红蛋白减少见于以下情况:

(1)生理性减少:3个月的婴儿至15岁以前的儿童,主要因生长发育迅速而致的造血系统造血的相对不足,一般可较正常人的低10%-20%。妊娠中期和后期由于妊娠血容量增加而使血液被稀释,老年人由于骨髓造血功能逐渐降低,可导致红细胞和血红蛋白含量减少。

(2)病理性减少:A.骨髓造血功能衰竭,如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纤维化所伴发的贫血;

B.因造血物质缺乏或利用障碍所致的贫血,如缺铁性贫血、叶酸及维生素B12缺乏所致的巨幼细胞性贫血;

C.因红细胞膜、酶遗传性的缺陷或外来因素所致红细胞破坏过多而导致的贫血,如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海洋性贫血、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异常血红蛋白病、免疫性溶血性贫血、心脏体外循环的大手术或某些生物性和化学性等因素所致的溶血性贫血以及某些急性或慢性失血所致的贫血。

血红蛋白浓度偏低的原因是什么

①缺铁性贫血一般会表现为血红蛋白偏低,常见的原因是饮食中缺乏铁造成的。铁摄入量不足直接影响血红蛋白生产,因此会导致血红蛋白分子生产过程中出现重大故障。这无疑会造成血红蛋白质水平偏低。

②血红蛋白偏低的原因主要是由于乙肝病毒感染对骨髓造血功能有一定的抑制作用,红细胞分化成熟出现障碍。此外在慢性肝炎、脾肿大、脾功能亢进,对红细胞的破坏亦有一定的影响,从而造成血红蛋白偏低,此时患者需要从根本上清除乙肝病毒。

在重型肝炎和较严重的慢性乙肝时,食物含铁量不够、食欲差、营养不够、维生素缺乏等造血物质不够,也会使红细胞生成减少,这也是血红蛋白偏低的原因之一。

③红细胞膜、酶遗传性的缺陷或外来因素造成红细胞破坏过多导致的贫血和失血过多等,如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纤维化等伴发的贫血、缺铁性贫血、铁粒幼细胞性贫血等等,同时红细胞的生产减少也是引起血红蛋白偏低的重要原因。

④荷尔蒙失调也会导致血红蛋白偏低。有时甲状腺机能降低会引起身体新陈代谢率下降,引起的危害就是让患者会感觉疲劳和昏昏欲睡等症状。

⑤营养不良也是其中一个常见因素。很多营养素缺乏会直接影响血红蛋白数量,如维生素不足(特别是B12)。这种问题最常见于孕妇和饮食不当的女性(缺乏叶酸,维生素和矿物质)。

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偏高怎么办

1.相对性增多:由于某些原因使血浆中水分丢失,血液浓缩,使红细胞和血红蛋白含量相对增多。如连续剧烈呕吐、大面积烧伤、严重腹泻、大量出汗等;另见于慢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尿崩症、甲状腺功能亢进等。

,2.绝对性增多:由各种原因引起血液中红细胞和血红蛋白绝对值增多,多与机体循环及组织缺氧、血中促红细胞生成素水平升高、骨髓加速释放红细胞有关。,

(1)生理性增多:见于高原居民、胎儿和新生儿、剧烈劳动、恐惧、冷水浴等。,

(2)病理性增多:由于促红细胞生成素代偿性增多所致,见于严重的先天性及后天性心肺疾病和血管畸形,如法洛四联症、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阻塞性肺气肿、肺源性心脏病、肺动-静脉瘘以及携氧能力低的异常血红蛋白病等。,在另一些情况下,病人并无组织缺氧,促红细胞生成素的增多并非机体需要,红细胞和血红蛋白增多亦无代偿意义,见于某些肿瘤或肾脏疾病,如肾癌、肝细胞癌、肾胚胎瘤以及肾盂积水、多囊肾等,注意是否是高海拔地区缺氧导致,另外吸烟,慢性支气管炎,心脏方面的疾病这些都可能导致这个症状的啊。检查清楚再说。

首先建议肺部拍片和心脏彩超检查看看啊,当然如果你没有其他异常,暂时观察,暂时不治疗.不要担心.血小板偏高是很多情况可以引起的,有生理性的正常人一般一天有6%-10%的变化早上较低,午后较略高,春天较低冬天略高,高原地区较高月经后增高,运动后增高.病理性的骨髓增生性疾病,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急性溶血,急性化脓性感染,你先注意观察,过阵子再检查依次,如果还是高那就要找出怎么因起的,意见建议:,血液受损伤流血时,发生止血和凝血效应的机制有多种,但大都与血小板的作用有关系.多了不是什么问题.太高的话,平时多饮水.

以上就是有关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偏高的问题,希望对于大家是有帮助的,我们有很多的疾病问题都是需要去医院做检查的,那就好好的进行检查,治疗就好了,及时的检查,自己的饮食和作息的习惯对于自己的身体是非常的有影响的,好好的关注自己的身体健康就好。

平均血红蛋白浓度高的原因

既然血红蛋白会出现偏高或者偏低的现象,那什么样的标准才是正常的血红蛋白指标呢?可能还有很多人对血红蛋白浓度这个概念还是很模糊,下面就为您介绍一下正常的血红蛋白指标到底是多少。

红细胞平均体积(MCV) 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量(MCH) 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

大细胞性贫血 94~160fl 32~50pg 32~36%

正细胞性贫血 80~90fl 27~31pg 32~36%

单纯小细胞性贫血 72~80fl 21~24pg 32~36%

小细胞低色素贫血 50~80fl 21~29pg 24~30%

平均血红蛋白浓度偏低会怎么样呢?红细胞及血红蛋白减少是指血液中的红细胞数、血红蛋白量及血细胞比容低于参考值正常范围的低限,通常称为贫血。以血红蛋白为标准,则成年男性的血红蛋白<120g/L,成年女性<110g/L,即可以认为有贫血。根据血红蛋白减低的程度,将贫血分为以下4级:

(1)轻度贫血:血红蛋白小于参考值正常范围的低限,减少至90g/L;(2)中度贫血:血红蛋白90~60g/L;(3)重度贫血:血红蛋白60~30g/L;(4)极重度贫血:血红蛋白<30g/L。

治疗:

1病因治疗:首先要查明引起贫血的原因,并尽可能除去引起贫血的原因。

2铁剂治疗:口服铁剂可以用硫酸亚铁,每日三次,每次0.2-0.3g。

3辅助治疗:加强营养,增加含铁丰富的食品:如肝、腰、肾、瘦肉、血、蛋奶、干果(枣、杏干)、木耳、蘑菇、绿叶蔬菜等。

如果人体内的平均血红蛋白浓度偏低就会出现贫血,对人们人体的伤害还是很大,所以当人们检查出自己的血红蛋白浓度偏低的时候就应该给与足够的重视,可以同时饮食或口服一些药物进行治疗,否则时间拖得越久越不利于患者的健康。

平均红细胞浓度低什么影响

1、什么是平均红细胞hb浓度? 平均红细胞hb浓度是辅助判断贫血类型的,单独异常是没有意义的。譬如某人血红蛋白是160,红细胞压积是0.45,那么它的红细胞平均HB浓度就是365左右。

2、平均红细胞hb浓度偏低代表什么? RBC和红细胞压积属正常范围,无贫血. 血粘度请参考当地医院正常指标,如高,可选用:首乌片脉安冲剂脉康非诺贝特降脂平...... 贫血是指全身循环血液中红细胞总量减少至正常值以下。但由于全身循环血液中红细胞总量的测定技术比较复杂,所以临床上一般指外周血中血红蛋白的浓度低于患者同年龄组、同性别和同地区的正常标准。国内的正常标准比国外的标准略低。沿海和平原地区,成年男子的血红蛋白如低于12.5g/dl,成年女子的血红蛋白低于11.0g/dl,可以认为有贫血。12岁以下儿童比成年男子的血红蛋白正常值约低15%左右,男孩和女孩无明显差别。海拔高的地区一般要高些。 贫血患者红细胞计数的降低与血红蛋白浓度的降低一般是成比例的,但是小细胞低色素型贫血的红细胞计数减少比血红蛋白的减少相对的较少,以致贫血较轻时红细胞计数可以不低于正常。相反,大红细胞型贫血时,血红蛋白浓度相对地偏高,而红细胞计数偏低。当失水、水滞留或急性大量失血后血液总量尚未恢复到正常时,血红蛋白的浓度不能准确反映贫血的真实程度,因此临床上要考虑这些因素对贫血的影响。此外,在急性大量血管内溶血时,血浆内含有较高浓度的游离血红蛋白,这时血红蛋白测定的结果高于贫血的实际程度。在这种特殊情况下,红细胞压积和红细胞计数更能反映贫血的程度。

由此上面两个问题及解答来看,平均红细胞hb浓度偏低可能会导致贫血问题的出现。所以,大家在平时,发现自己有头晕或者乏力一些现象,最感到医院进行检测,很可能是平均红细胞hb浓度偏低。发现问题后,则可以向医生求助,通过药物或者食物进行缓解。

平均血红蛋白浓度低原因

平均血红蛋白偏低不多,没有临床意义。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这三项分项指标怎么样,如果正常或者偏低不多那就没有问题。上述指标都是用来诊断贫血的,偏低就有贫血可能。中型粒细胞增多多见于急性感染,急性组织损伤、大出血,中毒等。指标偏高不多,可能略微有些上火之类的,看看是不是有长痘痘、口腔溃疡等,吃点消炎退火药即可,或者不吃药多吃水果蔬菜多喝水,也就好了。血小板分布只是说明血小板大小不均,14.0偏低不多也没有临床意义,只要血小板数值正常(8-30万)就根本不是问题了。

新生儿血红蛋白高的原因

很多父母在发现孩子身体不舒服的时候就会带孩子到医院做检查,而通过检查发现孩子的血红蛋白高的现象,这个结果让很多父母们比较有疑虑,但是更多是担心孩子的身体状况在这个时候出现了什么问题,其实血红蛋白高的话原因有很多的,孩子的血红蛋白也有一个正常值,如果超过了就说明偏高,那么导致孩子出现血红蛋白高的原因到底是什么?

血红蛋白浓度偏高可能是生理情况也可能是病理情况,如果在采血检查前长时间没吃饭没喝水,血液有些浓缩,检查结果血红蛋白就可以高,紧张也会引起同样的情况。如果是有病引起的,常常是有比较严重的心肺疾病,身体长期处于缺氧状态,也会引起血红蛋白浓度偏高。你说的情况考虑就是生理原因引起的,不用担心,如果你检查前喝一杯水,可能这个数值就降低了。

相对性增多:由于某些原因使血浆中水分丢失,血液浓缩,使红细胞和血红蛋白含量相对增多.如连续剧烈呕吐,大面积烧伤,严重腹泻,大量出汗等;另见于慢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尿崩症,甲状腺功能亢进等.绝对性增多:由各种原因引起血液中红细胞和血红蛋白绝对值增多,多与机体循环及组织缺氧,血中促红细胞生成素水平升高,骨髓加速释放红细胞有关. 生理性增多:见于高原居民,胎儿和新生儿,剧烈劳动,恐惧,冷水浴等.

平均血红蛋白浓度偏低

中文名称: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英文名称:MCHC

名词解释:指每升红细胞中平均所含血红蛋浓度,以g/L表示。

推算公式:MCHC=MCH/MCV=Hb/Hct(g/l, 习惯用%化表示,老外来的,没办法), 理解为离心仅剩下红细胞(白细胞等忽略)后,血红蛋白的比例,

化验介绍:红细胞平均体积(MCV)、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量(MCH)、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3种平均值,是根据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测定和红细胞比积结果计算出来的,对贫血的鉴别有一定的价值。

血红蛋白的介绍

血红蛋白浓度直接影响着人们的身体健康,血红蛋白浓度偏高使机体输送氧气的能力下降,对身体很不利,那血红蛋白浓度偏高该怎么办呢,一起来看看。

1、应该注意调整饮食结构,最好不吃动物肝脏、无鳞鱼和肥肉,少吃花生、瓜子等含油多的坚果,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多做户外运动等。

2、病理性原因造成的血红蛋白,一定要及时去医院检查原因,对症治疗才能药到病除。

3、每天早上空腹喝一杯温热得淡盐水,有助于稀释血液。

生理情况下,人体每天均约有1/120红细胞衰亡,同时,又有1/120的红细胞产生,使红细胞的生成与衰亡保持动态平衡。多种原因可使这种平衡遭到破坏,导致红细胞和血红蛋白数量减少或增多。所以当发现血红蛋白浓度不正常时,一定要及时去医院检查。

血红蛋白的介绍

血红蛋白是高等生物体内负责运载氧的一种蛋白质(缩写为Hb或HGB)。是使血液呈红色的蛋白。血红蛋白由四条链组成,两条α链和两条β链,每一条链有一个包含一个铁原子的环状血红素。氧气结合在铁原子上,被血液运输。血红蛋白的特性是:在氧含量高的地方,容易与氧结合;在氧含量低的地方,又容易与氧分离。血红蛋白的这一特性,使红细胞具有运输氧的功能。

血红蛋白(hemoglobin;haemoglobin;Hb;HGB ) 每一血红蛋白分子由四分子的珠蛋白和四分子亚铁血红素组成,每个血红素又由4个吡咯环组成,在环中央有一个铁原子。血红蛋白中的铁在二价状态时,可与氧呈可逆性结合(氧合血红蛋白),如果铁氧化为三价状态。血红蛋白则转变为高铁血红蛋白,就失去了载氧能力。珠蛋白约占96%,血红素占4%。

血红蛋白浓度偏低是怎么回事

血红蛋白是红细胞的组成部分,因此,它减少的程度与红细胞相同,常见于大出血,再生障碍性贫血、类风湿性关节炎及急、慢性肾炎所致的出血。

慢性和反复性出血也会引起血红蛋白量的减少,如胃溃疡、胃肠肿瘤、女性月经过多、痔疮出血等等。

红细胞减少的程度比血红蛋白严重的情况,见于大细胞高色素性贫血,如缺乏维生素B12、叶酸的营养不良性贫血及慢性肝病所致的贫血。

想要补血应该要同时养好肝脏,否则吃再多也是达不到想要的效果。小编马上为大家介绍最适合补血的食物,各位女性朋友日常饮食里可以适当的添加哦,还可以适当搭配,发挥出更强大的补血效果来。

相关推荐

小孩缺铁性贫血该怎么治疗

治疗性铁剂有无机铁和有机铁两类。无机铁以硫酸亚铁为代表,有机铁则包括右旋糖酐铁、葡萄糖酸亚铁、山梨醇铁、富马酸亚铁和多糖铁复合物等。无机铁剂的副反应较有机铁剂明显。首选口服铁剂。如:硫酸亚铁0.3g,每日3次;或右旋糖酐铁50mg,每日2~3次。餐后服用胃肠道反应小且易耐受。进食谷类、乳类和茶抑制铁剂吸收,鱼、肉类、维生素C可加强铁剂吸收。口服铁剂有效的表现先是外周血网织红细胞增多,高峰在开始服药后5~10天,2周后血红蛋白浓度上升,贫血症状得到缓解,一般2个月左右恢复正常。铁剂治疗应在血红蛋白恢复正常后

贫血看什么指标

血常规中的红细胞、血红蛋白是诊断贫血的参考指标,成年男子的血红蛋白如低于12.5g/dl,成年女子的血红蛋白低于11.0g/dl,可以认为有贫血。其中平均血红蛋白浓度、血红蛋白体积,分布宽度是初步分类的参考。 如果为缺铁性贫血,可补充铁剂治疗,如为巨幼细性贫血应补充叶酸、维生素B12治疗,并对原发病积极治疗。

贫血病情如何分级

血红蛋白浓度低于下述水平,可诊断为贫血:成年男性,120克/升;成年女性,110克/升;孕妇,105克/升。 贫血的严重度分四级: ① 极重度,血红蛋白浓度低于30克/升; ② 重度,血红蛋白浓度为30~59克/升; ③ 中度,血红蛋白浓度为60~90克/升; ④轻度,血红蛋白浓度高于90克/升,但低于相应的标准。

红细胞血红蛋白的临床意义

红细胞平均体积(MCV) 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量(MCH) 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 大细胞性贫血 (MCV)94~160fl(>94fl) ,(MCH)32~50pg(>32fl),(MCHC)32~36% 正细胞性贫血 (MCV)80~94fl ,(MCH)26~32pg,(MCHC) 31~35% 单纯小细胞性贫血 (MCV)72~80fl(

小儿偏食应查查全血细胞计数

对于小儿偏食的问题家长们都应重视的,可是家长们该怎样改变偏食宝宝的呢?其实,小儿偏食应查查全血细胞计数,白细胞或白细胞计数偏高的问题更应该重视的。 现在的孩子有很多养成了偏食的习惯,也有个别小孩甚至出现了爱吃泥土、生米等怪癖,手指甲外翻呈勺状。这是为什么呢? 当家长带孩子去医院看病时,医生会开一张“全血细胞计数”或“全血细胞分析”的化验单,等孩子的化验结果出来后才能作出诊断。 全血细胞计数的化验主要是针对血液中的各种细胞的数量、体积、血红蛋白浓度等18~22个项目进行检查,对儿童最常见的缺铁性贫血具有重要

贫血的简介

贫血(anemia)是指人体外周血红细胞容量减少,低于正常范围下限的一种常见的临床症状。由于红细胞容量测定较复杂,临床上常以血红蛋白(Hb)浓度来代替。我国血液病学家认为在我国海平面地区,成年男性Hb

平均血红蛋白浓度正常参考值

血球计数仪法、人工法平均红细胞体积(MCV):80~90fl 平均红细胞蛋白量(MCH):27~31pg 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310~370g/L.[临床意义]分为生理性或病理性增高。 1.生理性增高:住在高原地区的居民其红细胞和血红蛋 白往往高于平原地区的居民。饮水过少或出汗过多,排除水分过多可导致暂时性的血液浓缩,造成红细胞和血红蛋白轻度升高。新生儿则为生理性增高。 2.病理性升高: (1)严重呕吐,腹泻,大量出汗,大面积烧伤病人,尿崩症,甲状腺功能亢进危象,糖尿病酸中毒等,由于血浆中

贫血到底是怎么回事

贫血是指人体外周血红细胞容量臧少,低于正常范围下限的一种常见的临床症状。由于红细胞容量测定较复杂,临床上常以血红蛋白(Hb)浓度来代替。我国血液病学家认为在我国海平面地区,成年男性Hb

血红蛋白偏低是不是贫血

是贫血。 贫血是指外周血中血红蛋白浓度、红细胞计数和血细胞比容低于同年龄和同性别正常人的最低值。其中血红蛋白浓度低于正常值可诊断为贫血。

贫血的医学定义是什么

现代医学解释:贫血指的是循环血液单位容积内血红蛋白浓度、红血球计数以及红血球比积均低于正常值的现象。因此所谓贫血是指循环血液单位容积内血红蛋白量低于正常值的下限,是血液中所含的血红蛋白数量减少的症状。通常情况下,血液中的血红蛋白一旦减少,红血球的数量也会随之减少。有时也会出现血红蛋白数量减少,而红血球数量不发生变化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