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柴胡的传说

柴胡的传说

在很久以前,蜀国的凤凰山上,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相传,山上有 两个人很要好。一个姓柴,一个姓胡。他们都在给一个地主家当长工,二人亲 如兄弟,有一天,胡弟突然患了病,病很奇怪,一会儿热,一会儿冷。 地主知道后,便硬要撵走他。柴兄和地主争论了半天,一点儿作用也 没有,气得他一咬牙,背起胡弟就走了。

柴兄便背起胡弟,爬到半山腰处,把被盖在一片小草旁铺好,把胡弟 安顿好后,便在山林中寻找一些柴火和野果充饥。 胡弟躺等柴兄,等得肚子也饿了,口也渴了,便顺手拔些身边的野草, 嚼着它的根充饥,胡弟越嚼越觉得味道不错,便接着嚼了下去。 柴兄回来了,带着柴火和野果、野菜,就开始生火煮食,他俩美美地吃了一顿野味。

看看天色已晚,兄弟俩就在这山坡草地上露宿下来。 柴兄一觉醒来,见胡弟没睡觉,询问胡弟,胡弟一愣,说:“怪了, 我昨晚上为什么没发病呢?”柴兄想到了胡弟嚼过了野草,就试着用这种野草 煎汤给胡弟喝,果然见效。

他们干脆暂不回家,也不再给那地主干活了,决定采些这种野草下山去卖,一来治好了穷哥们的病;二来我们也有了一条生活的门路。于是,二人 就采了很多这种草,并用两人各自的姓给这种野草药起名为“柴胡”。 于是,他们开始做起卖柴胡的生意了。时间不长,这一带用“柴胡” 又治好了几个人,于是名声传出,患病的人纷纷前来购买,柴胡也随之列为中 药收载起来。

柴胡有什么用呢

疏郁:

柴胡长于疏达肝、胃、胆、三焦之气机,张锡纯说:“肝气不舒畅者此能舒之”,又谓:“善达少阳之木气,则少阳之气能疏通胃气之郁,而其结气、饮食、积聚自消化也。”正说明柴胡有疏郁作用。可治疗肝郁之疾、胆道疾病、月经不调之症。常伍香附、郁金、枳壳、陈皮等。代表方如逍遥散、柴胡疏肝散等,均以柴胡为主药。

升清:

柴胡味轻,具升阳之性,能引中气升达于上。“柴胡升也,能引中气升达于上。”方如补中益气汤、调中益气汤、升阳汤等。常配伍升麻、生口芪等常治疗清阳下陷、中气不升、上气不足之证。

散邪:

柴胡的散邪作用,已为张仲景所重视,张景岳创“新方八阵”立方十五,柴胡占其十三方。均分别体现了柴胡具有寒散、温散、平散、补散之作用。其寒散配黄芩、生地、石膏、竹叶,温散配细辛、半夏、生姜,平散配防风、生姜,补散配当归、白芍、熟地,均取其有很好的散邪外出功能。

清热:

柴胡具有良好的清热作用,《神农本草经》言其能治“寒热邪气”《伤寒论》有小柴胡汤专治热传少阳,热入血室之证。清热临床常配伍黄芩、青蒿、丹皮、栀子等品。无论外感热邪或脏腑郁热均可使之,其效验迅捷。《药性论》也谓其:“主时疾,内外热不解”。

柴胡主要是可以起到疏郁、升清、散邪、清热的作用,但是我们不太清楚药理的人,还是要注意不要擅自的盲目用药,因为有些药物是有一些禁忌的,如果服用不当,可能会对身体造成一定的伤害。在服用中药的时候,还常常会有一些药物的配伍,配伍不当,可能会有中毒的情况出现。

小柴胡颗粒的作用

小柴胡汤出自东汉医圣张仲景所著的《伤寒论》,具有扶正祛邪,和解平衡的功能,从古至今都用于伤寒证的抗感冒、流感及变异流感,是治疗感冒的千古名方。20世纪80年代,白云山光华制药厂以小柴胡汤为基础,全国首家研发出小柴胡颗粒,并独家传承了东汉医圣张仲景濒临失传的“去滓再煎”工艺,从而使小柴胡千年传奇功效得以再现。

“市场上各品牌小柴胡众多,但同名不同效,其中白云山小柴胡颗粒最受青睐,全国销售额近3亿。”有专家说道,白云山小柴胡颗粒选取天然道地北柴胡为原料,与张仲景《伤寒论》中小柴胡汤中所选用的北柴胡一脉相承,疗效显著,再加上‘白云山’大品牌背书,所以白云山小柴胡颗粒一直是市场的领导品牌。

另一方面,小柴胡汤作为治疗感冒的名方,广为世人所知。专家表示:“小柴胡具有”疏肝和胃“功能,民间不少人把小柴胡颗粒巧用于解酒,而且效果明显。”

柴胡的功效

柴胡清虚热中药,用于感冒发热、寒热往来、疟疾、肝郁气滞、胸肋胀痛、脱肛、子宫脱落、月经不调

柴胡适合人群:真阴亏损、肝阳上亢及阴虚火旺者禁服。

柴胡食疗作用:柴胡味苦、辛,性微寒;归肝、胆经;微香升散;

具有清热解表、和解少阳,疏肝解郁,升阳举陷的功效;

主治外感发热,寒热往来,疟疾,黄疸,胸胁胀痛,头痛目赤,耳聋口苦,月经不调,脏器下垂,脱肛阴挺。

柴胡食物相克:柴胡与皂荚、女莞、藜芦相克。

1. 解热生用量宜大,升阳生用量宜小;疏肝解郁宜醋炒,阴虚骨蒸宜鳖血炒。

2. 大叶柴胡的干燥根茎,表面密生环节,有毒,不可当柴胡用。

3. 柴胡治疗感冒常与葛根、羌活等同用。

4. 柴胡有较佳的退热作用,邪在少阳、寒热往来,常与黄芩、半夏等同用(如小柴胡汤)。

5. 对疟疾症,柴胡又可与草果、青皮等配伍应用。

6. 见肝气郁结所致的月经不调或痛经等,均可与当归、白芍、香附、郁金等药同用。

柴胡的介绍

一、柴胡的介绍

所谓柴胡,是伞形科的一种宿根草本植物,又叫地薰、茈胡、山菜、茹草、柴草,是一种清虚热中药,用于感冒发热、寒热往来、疟疾、肝郁气滞、胸肋胀痛、脱肛、子宫脱落、月经不调等。

柴胡植株主根较粗大,坚硬。通常从基部分出数茎,茎单一或数茎丛生,茎基部木质化,上部多回分枝,微作“之”字形曲折。叶互生;基生叶和下部的茎生叶有长柄,叶片较大;茎上部的叶小,披针形或线形。花序为伞形花序,或开展疏散形成圆锥花序,花瓣淡黄色,双悬果长圆状椭圆形,花期6–7月,果期7–8月。

柴胡可分为北柴胡和、南柴胡或大叶柴胡和狭叶柴胡之分。作为药用的柴胡是北柴胡或狭叶柴胡等的根。北柴胡多年生草本,生于向阳旱荒山坡、路边、林旁灌木丛或草丛中。分布于东北、华北、西北、华东和华中地区;而狭叶柴胡多年生草本,生于干燥草原、向阳山坡及灌木林缘等处。分布于东北、华北及陕西、甘肃、山东、江苏、安徽、广西等地。

二、柴胡的成分

柴胡的成分主要是柴胡皂苷、甾醇、挥发油、脂肪酸(油酸、亚麻油酸、棕榈酸、硬脂酸等)和多糖等。 此外,还含有黄酮、多元醇、香豆素和微量元素等成份。而且在大叶柴胡的根和茎中分离到4种多烯炔类化合物:柴胡毒素、柴胡酮醇、乙酰柴胡毒素和柴胡炔醇。这些化合物对光、热不稳定,易氧化。而且柴胡毒素和乙酰柴胡毒素有剧毒。

黑柴胡和北柴胡的区别

产地产生的不同叫法。

黑柴胡和北柴胡都是柴胡类药物,在功效和作用上,黑柴胡和北柴胡一样,只不过黑柴胡的颜色是黑色的,常见的黑柴胡外观为黑褐色,质地比较松散,北柴胡名称的来源是其产地,北柴胡主要产于我国北方地区,所以命名为北柴胡。

柴胡的鉴别

北柴胡呈圆柱形或长圆锥形,长6~15cm ,直径0.3~0.8cm。根头膨大,顶端残留3~15 个茎基或短纤维状叶基,下部分枝。表面黑褐色或浅棕色,具纵皱纹、支根痕及皮孔。质硬而韧,不易折断,断面显纤维性,皮部浅棕色,木部黄白色。气微香,味微苦。

南柴胡根较细,圆锥形,顶端有多数细毛状枯叶纤维,下部多不分枝或稍分枝。表面红棕色或黑棕色,靠近根头处多具细密环纹。质稍软,易折断,断面略平坦,不显纤维性。具败油气。

理化鉴别

1.取该品粉末0.5g,加水10ml,用力振摇,产生持久性泡沫。

2.取该品粉末0.5g,加甲醇20ml,置80℃水浴回流1 小时,放冷,滤过,滤液浓缩至5ml,滤过,滤液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柴胡皂苷a、柴胡皂苷d对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ml 各含0.5mg 的混合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附录Ⅵ B)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5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醋酸乙酯-乙醇-水(8:2:1) 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2%对二甲氨基苯甲醛的40%硫酸溶液,60℃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分别置日光及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或黄色荧光斑点。

药材炮制

1.柴胡 将原药除去杂质、残茎及须根,洗净,润透,切成约4毫米厚片,干燥,筛去灰屑。

2.醋柴胡取柴胡片加米醋拌匀,吸尽,闷润,用文火炒干。每100公斤柴胡片,用米醋20公斤。

3.鳖血柴胡 先将鳖血与黄酒混和,滤过,再与柴胡片拌匀,吸尽,闷润,晒干或低温烘干。每10公斤柴胡.用鳖血1.25公斤、黄酒1.25公斤。炮制研究进展:略置阴凉干燥处,防霉,防蛀。炮制品贮于干燥容器内,密闭。

小柴胡汤

小柴胡汤组成小柴胡汤,中医方剂学。为和解剂,具有和解少阳之功效。主治伤寒少阳病证。邪在半表半里,症见往来寒热,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口苦,咽干,目眩,舌苔薄白,脉弦者;妇人伤寒,热入血室,经水适断,寒热发作有时;疟疾,黄疸等内伤杂病而见以上少阳病证者。临床常用于治疗感冒、流行性感冒、疟疾、慢性肝炎、肝硬化、急慢性胆囊炎、胆结石、急性胰腺炎、胸膜炎、中耳炎等属胆胃不和者。

小柴胡汤组成:柴胡半斤(24g),黄芩三两(9g),人参三两(9g),甘草三两,炙(6g),半夏半升,洗(9g),生姜三两,切(9g),大枣十二枚,擘(4枚)。

小柴胡汤的功效1.本方主治少阳病证。以往来寒热,胸胁苦满,苔白,脉弦为证治要点。因柴胡升散,苓、夏性燥,故对阴虚血少者忌用。

2.若胸中烦而不呕,为热聚于胸,去半夏、人参,加瓜蒌以清热理气宽胸;渴者,是热伤津液,去半夏,加天花粉以生津止渴;腹中痛,是肝气乘脾,宜去黄芩,加芍药以柔肝缓急止痛;胁下痞鞭,是气滞痰郁,去大枣,加牡蛎以软坚散结;心下悸,小便不利,是水气凌心,宜去黄芩,加茯苓以淡渗利水;不渴,外有微热,是表邪仍在,宜去人参,加桂枝以解表;咳者,是素有肺寒留饮,宜去人参、大枣、生姜,加五味子、干姜以温肺止咳。

3.常用于感冒、流行性感冒、疟疾、慢性肝炎、肝硬化、急慢性胆囊炎、胆结石、急性胰腺炎、胸膜炎、淋巴腺炎、中耳炎、产褥热、急性乳腺炎、睾丸炎、胆汁返流性胃炎、胃溃疡等属少阳证者。

小柴胡汤食用注意事项1.服小柴胡汤时,宜少吃豆类、肉类、油腻生冷及一些不易消化的食物,以免增加患者的消化负担。平时小孩、老人由于脾胃弱、消化功能差,在服中药期间更应少吃这些食物。

2.在小柴胡汤时,不宜吃生冷及酸性食物,因为它们有收敛作用,会影响药物解表发汗。 3.在服小柴胡汤时,要禁用酒类、肉类、鱼类和辛辣食物。因为酒类及辛辣食物性热,而鱼、肉类则有腻滞生热生痰的作用,一旦食后会使病情加重。

柴胡的鉴别

药材鉴别

北柴胡呈圆柱形或长圆锥形,长6~15cm ,直径0.3~0.8cm。根头膨大,顶端残留3~15 个茎基或短纤维状叶基,下部分枝。表面黑褐色或浅棕色,具纵皱纹、支根痕及皮孔。质硬而韧,不易折断,断面显纤维性,皮部浅棕色,木部黄白色。气微香,味微苦。

南柴胡根较细,圆锥形,顶端有多数细毛状枯叶纤维,下部多不分枝或稍分枝。表面红棕色或黑棕色,靠近根头处多具细密环纹。质稍软,易折断,断面略平坦,不显纤维性。具败油气。

理化鉴别

1.取该品粉末0.5g,加水10ml,用力振摇,产生持久性泡沫。

2.取该品粉末0.5g,加甲醇20ml,置80℃水浴回流1 小时,放冷,滤过,滤液浓缩至5ml,滤过,滤液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柴胡皂苷a、柴胡皂苷d对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ml 各含0.5mg 的混合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附录Ⅵ B)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5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醋酸乙酯-乙醇-水(8:2:1) 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2%对二甲氨基苯甲醛的40%硫酸溶液,60℃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分别置日光及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或黄色荧光斑点。

药材炮制

1.柴胡 将原药除去杂质、残茎及须根,洗净,润透,切成约4毫米厚片,干燥,筛去灰屑。

2.醋柴胡取柴胡片加米醋拌匀,吸尽,闷润,用文火炒干。每100公斤柴胡片,用米醋20公斤。

3.鳖血柴胡 先将鳖血与黄酒混和,滤过,再与柴胡片拌匀,吸尽,闷润,晒干或低温烘干。每10公斤柴胡.用鳖血1.25公斤、黄酒1.25公斤。炮制研究进展:略置阴凉干燥处,防霉,防蛀。炮制品贮于干燥容器内,密闭。

小柴胡和柴胡的区别是什么

小柴胡和大柴胡的区别是什么呢?小柴胡和大柴胡都是西药,只要是药物对于身体来说都是有影响的,所以大家是一定要合理的用药,才可以避免身体出现其他的不舒服,但是有些人对小柴胡和大柴胡的认识都不了解,这两种的治疗效果是不同的,那么,小柴胡和大柴胡的区别到底是什么呢?我们来看看吧。

大柴胡颗粒与小柴胡颗粒有什么区别?

柴胡主治邪在半表半里,肝气郁结,中气下陷等病证。小柴胡颗粒是柴胡与黄芩、半夏等药同用,能增强和解退热作用,可用于邪在半表半里,寒热往来,胸胁苦闷,心烦喜呕。大柴胡颗粒则是柴胡与黄芩、半夏、大黄、枳实等药同用,具有和解退热,消积通便的作用。

小柴胡颗粒可以疏肝解郁,治疗情绪易怒导致的肝气郁结。由于心烦导致的呕吐与抑郁症导致的呕吐可能有所不同。抑郁症是精神方面出现问题。大柴胡颗粒是治疗身体方面问题的药物。柴胡与其他一些药物同用才利于治疗肝气郁结引起的发热、疟疾和便秘。

大柴胡颗粒可明显减轻肥胖型2型糖尿病患者的胰岛素敏感指数,改善胰岛素抵抗大柴胡颗粒能降低空腹、餐后血糖,但对胰岛素分泌无影响大柴胡颗粒通过疏泄肝胃郁热调节肝脏的功能,恢复肝脏在脂质代谢中的作用,从而起到改善胰岛素抵抗的作用大柴胡颗粒能明显升高血清高密度脂蛋白和载脂蛋白A的浓度,降低甘油三脂水平大柴胡颗粒通过促进胃的排空功能,恢复胃的降浊功能从而消除胃中积热。

综合上述所说的,小柴胡和大柴胡的区别主要是在于功效以及作用,所以这两者还是有所不同的,为了安全用药,患者在使用药物的时候,就应该知道药物的禁忌,互相作用以及不良反应等等,这样才能够做到合理的,安全,有效的使用药物。最好是能够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用药效果会比较好。

柴胡的功效与作用是什么

柴胡的功效与作用

1、疏郁:柴胡长于疏达肝、胃、胆、三焦之气机,说:“肝气不舒畅者此能舒之”,又谓:“善达少阳之木气,则少阳之气能疏通胃气之郁,而其结气、饮食、积聚自消化也。”正说明柴胡有疏郁作用。可治疗肝郁之疾、胆道疾病、月经不调之症。例如常伍等。代表方如逍遥散、柴胡疏肝散等,均以柴胡为主药。

2、升清:柴胡味轻,具升阳之性,能引中气升达于上。李东垣云:“柴胡升也,能引中气升达于上。”方如补中益气汤、调中益气汤、升阳汤等。常配伍升麻、生口芪等常治疗清阳下陷、中气不升、上气不足之证。

3、散邪:柴胡的散邪作用,已为所重视,创“新方八阵”立方十五,柴胡占其十三方。均分别体现了柴胡具有寒散、温散、平散、补散之作用。其寒散配黄芩、生地,温散配,平散配、生姜,补散配、熟地,均取其有很好的散邪外出功能。

4、清热:柴胡具有良好的清热作用,言其能治“寒热邪气”《伤寒论》有小柴胡汤专治热传少阳,热入血室之证。清热临床常配伍黄芩、丹皮、栀子等品。无论外感热邪或脏腑郁热均可使之,其效验迅捷。《药性论》也谓其:“主时疾,内外热不解”。

风寒感冒可以吃小柴胡颗粒吗

风寒感冒者不适用。

小柴胡颗粒,中成药名,是由柴胡、黄芩、姜半夏、党参、生姜、甘草、大枣制成的,其中柴胡有疏邪透表,使半表之邪得从外宣,黄芩清热,使半里之邪得从内彻;半夏开结痰,降浊气以止呕;人参补气扶正,甘草和中;更加姜、枣以助少阳生发之气,使邪不内传,具有解表散热,疏肝和胃的功效,主治外感病,邪犯少阳证,症见寒热往来、胸胁苦满、食欲不振、心烦喜呕、口苦咽干的疾病症状,而风寒感冒的症状是畏寒怕冷、流鼻涕、鼻塞、咳嗽有白痰等,因此通过这些主治症状我们可以看出,小柴胡颗粒并不适用于治疗风寒感冒。

1、小柴胡颗粒药品说明书上也明确标注风寒感冒者不适用,若饮用错误,会加重患者病情,需谨慎。

2、针对感冒的哪些症状在什么时机使用小柴胡颗粒,还需就医询问,根据医生的建议来判断服用。

中药柴胡的作用是哪些

疏郁

柴胡的功效与作用包括能够疏通肝胆以及胃的三焦之气。中国古方记载,肝气不能畅达者服用柴胡可见效,这都说明了柴胡的疏散作用。逍遥散等疏散药方,都以柴胡为主要原料配制。

升清

柴胡味轻,具升阳之性,能引中气升达于上。李东垣云:“柴胡升也,能引中气升达于上。”方如补中益气汤、调中益气汤、升阳汤等。常配伍升麻、生口芪等常治疗清阳下陷、中气不升、上气不足之证。

散邪

柴胡的散邪作用,已为所重视,创“新方八阵”立方十五,柴胡占其十三方。均分别体现了柴胡具有寒散、温散、平散、补散之作用。其寒散配黄芩、生地,温散配,平散配、生姜,补散配、熟地,均取其有很好的散邪外出功能。

清热

柴胡具有良好的清热作用,言其能治“寒热邪气”《伤寒论》有小柴胡汤专治热传少阳,热入血室之证。清热临床常配伍黄芩、丹皮、栀子等品。无论外感热邪或脏腑郁热均可使之,其效验迅捷。《药性论》也谓其:“主时疾,内外热不解”。

柴胡是一种常用的中药,柴胡的功效与作用都很明显。柴胡对肝胆郁结,月经不调等都有很好的治疗作用,具有散寒,补散等作用,对治疗一些疾病和保持人体健康很有帮助。但是在选用柴胡组方的药物时,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相关推荐

柴胡的副作用

一、口服柴胡制剂后可有倦怠、嗜睡、食欲减退、腹胀等。 二、柴胡注射液肌注或静滴可致变态反应:主要有过敏性休克、急性肺水肿等。临床表现为:头晕、乏力、心悸、大汗淋漓、四肢发凉、烦躁不安、呼吸困难、发绀、两眼酸胀、腹痛、腹泻、左面颊部见褐色斑块、周围微红、瘙痒及全身有淡红色的大小不等的风团。严重时脉搏细弱、体温骤降、血压下降、心率减慢,以及溶血反应,个别患者有意识丧失,甚至心跳停止。 三、含有柴胡的中成药有:小柴胡片、小柴胡颗粒、柴胡口服液、柴胡舒肝丸、小儿热速清口服液、午时茶颗粒、牛黄清心丸、气滞胃痛颗粒、

柴胡的相关论述

①《滇南本草》:“伤寒发汗用柴胡,至四日后方可用:若用在先,阳症引入阴经,当忌用。” ②《本经逢原》:“柴胡,小儿五疳羸热,诸疟寒热,咸宜用之。痘疹见点后有寒热,或胁下疼热,于透表药内用之,不使热留少阳经中,则将来无咬牙之患。”

柴胡汤药物的组成

柴胡汤由七味药物组成:柴胡,黄芩,半夏,人参(可用党参代替),生姜,大枣,炙甘草。 柴胡味辛、苦,性微寒,主入肝、胆经。它有三大功能:一是解热作用,主要靠它的辛散之性,所以多被用于治疗外感发热,尤其是发热与恶寒交替出现时;二是解郁作用,柴胡辛散,又入肝胆经,肝胆主管疏通人体的气机,所以柴胡自然能治肝胆气郁之证;三是升阳作用,柴胡为伞形科植物,伞形科植物大多具有轻清上升的特性,能够升提人的阳气,所以小量的柴胡可以治疗阳气的不足或下陷的病症,如胃下垂、子宫下垂、脱肛等等。黄芩味苦性寒,主要入胆与肺经,所以善

降血脂的药物中草药有哪些

虎杖 药用其根,性微温,具有活血通经和利湿功能,传统用于治疗风湿、痹痛、黄疸、闭经、痛经等。现代药理研究证明,虎杖含蒽醌类化合物和黄酮类多种成分,从其根茎中可提取具有降血脂成分的白藜芦醇苷等。有关实验证明,虎杖有降低胆固醇和甘油三酯的作用。 柴胡 药用部分为柴胡的根或全草,味苦,性微寒,入肝、肾二经。主要成分为柴胡酮、植物甾醇、脂肪酸、柴胡皂甙,具有疏气、解郁、散火之功效。其中柴胡皂甙具有降血脂作用。 柴胡 药用部分为柴胡的根或全草,味苦,性微寒,入肝、肾二经。主要成分为柴胡酮、植物甾醇、脂肪酸、柴胡皂甙

柴胡疏肝散配方

柴胡疏肝散的主要组成的成分主要有陈皮(醋炒)柴胡各6克、川芎枳壳(麸炒)芍药各4.5克、甘草(炙)1.5克、香附4.5克。如果按照这样的配方抓好药之后,那么就可以用水220毫升,煎至180毫升,空腹时服。 如果是抓好药的话,那么就可以服用了。这些配方的功效主要是来自于成分的功效。柴胡疏肝散证是肝气郁结,不得疏泄,气郁导致血滞,故见胁肋疼痛诸症。方用四逆散去枳实,加陈皮、枳壳、川芎、香附,增强疏肝行气,活血止痛之效,故服后肝气条达,血脉通畅,痛止而诸症亦除。

柴胡吃多了为什么不舒服 什么柴胡最好

影响柴胡品质的不是产地,而是拿在手里具体的柴胡的品质。 柴胡是我国常见的中药材,在我国有广泛的种植,根据柴胡的产地和柴胡的外观有很多柴胡类别,每一种柴胡功效上都具有极强的作用,在选购柴胡的时候,尽量选择品质好一些的柴胡,这样比选产地,效果会更好一些。

柴胡的用法注意

柴胡在用法里面,就是它有不同的炮制品。柴胡主要有生柴胡、醋炙柴胡、酒炙柴胡的不用,再功效上各有侧重,用量也因此而异,需注意! 一般柴胡就这样子干了以后切片,或者切段,小段,直接入药,那么它主要是解表退热的,就是柴胡生用,而且解表的时候,一般用量都比较大,一般取它的大量,我们书上都是只有10g,或者10g以上,都经常有人使用,用生的,剂量偏大。如果说作为疏肝解郁,一般就用醋来炙,醋炙柴胡,那么能够更好的入肝经,醋能够入肝,前人认为醋作为一种辅料,那么能够增强疏肝解郁,或者疏肝止痛的一些效果。另外用它来升举脾

柴胡可以长期泡水喝吗 柴胡孕妇能吃吗

可以适量吃。 柴胡是一种清热解毒的中药材,一般情况下,孕妇是可以食用的,但是食用的量要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柴胡适量吃对孕妇的身体有较好的调理作用,但是如果长期过量的吃柴胡,可能反而会对孕妇以及胎儿的健康造成影响。

怎样使用柴胡

柴胡柴胡的根,我们一般在春季和秋季的时候开始挖,把它洗净后晒干,切成片备用。柴胡可以生用,也可以用酒炒用,还可以用醋炒用。柴胡主要含有挥发油,脂肪油,葡萄糖。常用剂量是6~12g。 柴胡可用于感冒引起的发热,提取的注射液一般用于轻度发热,(体温在37~38摄氏度之间)。对中度和重度发热效果不是很好。对流感病毒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如果病情严重,还需加用其他治疗,比如消炎和抗病毒治疗 柴胡可用于治疗疟疾,疟疾主要由于蚊子吸了含有疟原虫病人的血液然后再叮咬我们,把疟原虫传播到我们的血液中引起的。主要表现为一会儿

柴胡的种植方法

1.选地整地 柴胡原野生,近几年来由于采挖造成药源不足,故将野生家植。选择沙壤土或腐殖质土的山坡梯田栽培,不宜选择黏土和易积水的地段种植。如果是在开垦的荒地播种时,应清除田间的石块。树枝等。播前施足基肥,每公顷施圈肥22500千克左右,过磷酸钙75千克,均匀撒入翻耕25~30厘米,而后仔细耙平,作畔宽100-130厘米的平畦或30厘米宽的高垄备播种。 2.繁殖方法 用种子繁殖,可直接或育苗后移栽。大面积生产多用直播,种子发芽率约50%左右,温度在20℃左右,有足够的湿度,播种后7天即可出苗,如果温度低于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