味精对人体的危害
味精对人体的危害
味精的危害有以下几方面:
第一、味精的主要成分为谷氨酸钠,在消化过程中能分解出谷氨酸,后者在脑组织中经酶催化,可转变成一种抑制性神经递质,如果过多摄入,会干扰神经系统的自然规律。因此部分体质较敏感的人,食用过量的味精之后会出现眩晕、头痛、嗜睡、肌肉痉挛,甚至休克等一系列症状,有人还会出现焦躁、心慌意乱。
第二、当味精摄入过多时,过多的抑制性神经递质还会抑制人体的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释放激素,妨碍骨骼发育,对儿童的影响尤为显著。在动物实验中发现,幼小的小老鼠、小鸡受味精的伤害最严重,会破坏脑神经和视神经。
第三、当食用味精过多,超过机体的代谢能力时,还会导致血液中谷氨酸含量增高,限制人体对钙、镁、铜等必需矿物质的利用。尤其是谷氨酸可以与血液中的锌结合,生成不能被利用的谷氨酸锌被排出体外,导致人体缺锌。锌是婴幼儿身体和智力发育的重要营养素。因此,婴幼儿和正在哺乳期的母亲应禁食或少食味精。
第四、味精吃多了,常常会感到口渴,这是因为味精中含有钠,因为味精不咸,所以很容易食用过量而察觉不到。60岁以上的人对钠的摄入尤为敏感,所以,老年人和患有高血压、肾病、水肿等疾病的人尤其应该少吃味精。
通过本文的详细介绍,你是不是已经了解了味精对人体的危害了呢?希望本文对你有一些帮助!我们吃味精要适可而止。
长期吃味精有什么危害
1、长期食用味精会降低正常的人体抵抗力,减少人体对维生素的吸收,并对人体的中枢神经、骨骼、骨髓、遗传系统产生破坏作用。特别是经过高温处理,例如油炸、熏烤或长时间蒸煮的味精对人体危害就更大,甚至可能诱发癌症。
2、过多食用味精后,人体血液中的谷氨酸含量就会升高,会妨碍钙和镁的吸收,从而造成短期的头痛、心跳、恶心等症状,且对生殖系统也有不良影响。
3、味精食用过多,会使人产生对味精的依赖性,再吃不含味精的菜就会觉得没有味道,还会妨碍对其他营养素的吸收。
味精对人体的危害有哪些
味精,想必也是家家户户不可缺少的调味品之一。
但是在我们的印象里面,老人们总会念叨,不能吃太多味精,是对身体有害的。
时至今日,同事之间也如是说。
那么,味精到底是由什么元素组成,到底对人体有没有危害呢?
下面由我来简单介绍一下。
味精有哪些危害
概念:味精是一种增鲜味的调料,炒菜、做馅、拌凉菜、做汤等都可用。 味精对人体没有直接的营养价值,但它能增加食品的鲜味,引起人们食欲,有助于提高人体对食物的消化率。另外,味精中的主要成分谷氨酸钠还具有治疗慢性肝炎、肝昏迷、神经衰弱、癫痫病、胃酸缺乏等病的作用。
味精组成:化学成分为谷氨酸钠。味精是食品增鲜剂,最初是从海藻中提取制备,现均为工业合成品。
毒性:大量研究资料表明,常规食用量对人体无害。
味精中毒表现:部分西方人在进食富含味精的食物2小时内,出现头痛,面红,多汗,面部压迫或肿胀,口部或口周麻木、胃部烧灼感及胸痛等症状。此现象多出现在中餐用餐后,因此有些西方人将此现象称为“中国餐馆综合征”,但此现象和进食味精的关系至今未能证实。
中毒后紧急处理:误服过量味精后勿须特殊处理。出现“中国餐馆综合征”者也可口服维生素B6,每天50毫克。
中毒预防:可以放心食用味精,但不要使用量过大,一般每天每人食用量不要超过20克。
【味精虽能提鲜,但如使用方法不当,就会产生相反的效果!】
下面归纳一下,味精在烹饪中的使用技巧和如何科学地使用味精:
1.对用高汤烹制的菜肴,不必使用味精。因为高汤本身已具有鲜、香、清的特点,味精则只有一种鲜味,而它的鲜味和高汤的鲜味也不能等同。如使用味精,会将本味掩盖,致使菜肴口味不伦不类。
2.对酸性菜肴,如:糖醋、醋熘、醋椒菜类等,不宜使用味精。因为味精在酸性物质中不易溶解,酸性越大溶解度越低,鲜味的效果越差。
3.拌凉菜使用晶体味精时,应先用少量热水化开,然后再浇到凉菜上,效果较好(因味精在45℃时才能发挥作用)。如果用晶体直接拌凉菜,不易拌均匀,影响味精的提鲜作用。
4.作菜使用味精,应在起锅时加入。因为在高温下,味精会分解为焦谷氨酸钠,即脱水谷氨酸钠,不但没有鲜味,而且还会产生轻微的毒素,危害人体。
5.味精使用时应掌握好用量,并不是多多益善。它的水稀释度是3000倍,人对味精的味觉感为0.033%,在使用时,以1500倍左右为适宜。如投放量过多,会使菜中产生似成非成,似涩非涩的怪味,造成相反的效果。世界卫生组织建议:婴儿食品暂不用味精;成人每人每天味精摄入量不要超过6克。
6.味精在常温下不易溶解,在 70℃~90℃时溶解最好,鲜味最足,超过100C时味精就被水蒸气挥发,超过130C时,即变质为焦谷氨酸钠,不但没有鲜味,还会产生毒性。对炖、烧、煮、熬、蒸的菜,不宜过早放味精,要在将出锅时放入。
镀锌对人体危害大吗
首先,电镀行业是重污染行业,电镀使用大量有毒有害材料,如盐酸、硫酸、硝酸、磷酸、氢氟酸、铬酸、氢氧化钠、氰化钠及大量金属盐类等,这些化学材料在保管和使用过程中都会散发不同程度的气体,有些气体会对人的眼、鼻、喉、皮肤产生刺激而产生炎症的发生;有些气体如镍盐蒸气会导致部分人皮肤过敏;吸入大量铬酸气体还会对人的脏器造成损害,甚至发生癌变;氰化物非常容易被人体吸收,可经口、呼吸道或皮肤进入人体。特别是氰化物则非常容易被人体吸收,可经口、呼吸道或皮肤进入人体,可导致呼吸衰竭乃至急性中毒致死。
并且因为热镀锌一般需要,铅,锡,锌,如果长期接触,尤其是锌锅周围工作人员需要定期复查这几项元素是否超标,如果超标需要离开一段时间或调换工种。
但是注意只要进行适当治理和防范,以上危害是完全可以避免的。国家将电镀行业列为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行业,地方经济委员会和环保部门也会将电镀企业列入强制清洁生产审核名单,电镀企业必须进行清洁生产审核。通过清洁生产审核合格的企业,无论工艺水平、环境条件都会有较大提高,不仅气体产生量会有较大幅度减少,而且气体必须进行处理达标后高空排放,到那时你所工作的工厂条件一定会有很大改善。
以上就是我为大家介绍的有关镀锌对人体的危害了。其实无论热浸镀锌还是电镀锌工种在生产中产生的废气、废水都是有害物质,通常对人体都是有害的。大家应该在工作过程中多加注意做好防护措施,尽量减少有害气体的吸入。如果实在对身体健康造成很大损害,可以考虑换一个好一点的工作环境。
味精的危害
总的说来,味精是调味料的一种,主要成分为谷氨酸钠。120℃时可有部分谷氨酸钠丢失水分生成焦谷氨酸钠,不但没有鲜味,且有一定毒性,故在加热温度较高的烹调时勿用,一般在食物将熟或离锅时再加入味精。
有研究声称,摄取过量可能导致胃癌和内其他人类内脏疾病。但根据1992年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调查发现,只有部分人对味精有过敏反应;他们又利用白老鼠作试验,发现只有部分白老鼠摄取味精后,带有癌细胞和肿瘤。
急性味精中毒的症状是面部充血、热辣辣或烧灼的感觉、舌根肿胀;心跳反常或加速、晕眩、头痛、偏头痛、颈部僵硬,肌肉收缩、作呕、失眠、肠胃不适;皮肤刺痛、颈痛、臂痛、胸痛;上肢酸软、情绪低落;哮喘恶化、咳嗽等。而慢性味精中毒会导致下列情况发生:
1、破坏遗传因子、影响生殖力,而且幼年时看不出来。美国科学家在1970年及1971年,和1975年的三次小鼠实验中发现,如果母鼠吃了味精,那么产下的幼鼠长大后纷纷内分泌失调。这三次实验又发现,小鼠出生后不久一连10天用皮下注射法打进相当于每公斤体重2.2~4.2克的味精,后来在40日大时杀死剖尸检验,结果发现这些小鼠体重减少、睾丸及卵巢坏死,肾上腺及甲状腺重量减少,前大脑垂体内的生长激素及促黄体发生素水平下降。结果两性的老鼠长大后生殖都有问题:雌鼠怀孕较少,产生的小老鼠体积特别小;雄鼠能育性亦大减。
2、妨碍胎儿发育,令后代畸形。美国科学家在一次兔子实验里,把兔子分为四群。第一群兔子10雌4雄,所有的雌兔一连27天吃了每公斤体重25毫克的味精,而雄兔不吃。后来雌兔怀孕;两只雌兔子宫里有变质胎儿,后来小产,产下畸形死胎;另外两只后来怀孕,正常生产,但小兔四肢有多种畸形残缺、生长迟缓。
第二群兔子4雌2雄,全部吃了每公斤体重25毫克的味精。有两只雌兔怀孕,产生畸形小兔,出生后不久都死掉,骨骼变形,多个器官萎缩。
第三群兔子6雌1雄,全部吃了每公斤体重25毫克的味精。雄兔睾丸萎缩,雌兔产下的小兔身体全部多重残缺。
第四群兔子6雌8雄,作为对照;由于不吃味精而没有以上情形。
3、加重过敏性鼻炎、加重过敏性哮喘。中国医生发现,许多过敏性鼻炎、过敏性哮喘的病人,在停止食用味精之后,其症状不治而愈。
4、导致肥胖症。美国科学家在1970年的一次实验中,一群老鼠在出世后开头10天用皮下注射方式把味精打进体内,结果长大后纷纷痴肥——附睾脂肪垫重量增加,细胞体积增大,脂肪质细胞数目下降。此外,这群老鼠长大后与对照的另一群比较,体内较大型的细胞对于肾上腺素的脂解作用反应特别差,但是对胰岛素的抗脂解作用反应却特别厉害。负责研究的专家认为味精造成肥胖症,原因是味精改变了细胞对肾上腺素及胰岛素的反应,令在脂肪质里的脂类成分增加。
美国科学家在1974年的一次实验中,发现幼年老鼠长期吃了含1%~2%味精的食物之后,断奶时体重比对照那一群较高。在1997年的一次实验中,一组老鼠在出世后开头10天用腹膜注射法打进相当于每公斤体重4克的味精,结果发现长大后生长畸形、内分泌反常、行为反常,其中大部分尾部自动裂开,全部明显又矮又痴肥,雌鼠比对照的另一群卵巢小、子宫小、脑下垂体小。另一组老鼠同样在出世后开头10天打进了同样分量的味精,但分5次注射,结果上述典型的味精遗害轻微很多。
5、造成永久性脑部创伤。美国科学家在1970年的一次老鼠实验里,把65只10~12日大的老鼠,一次性喂食不同分量的味精,包括每公斤体重0.5克、0.75克、1.0克、2.0克,其中有10只没有吃味精,作为对照。喂食后3~6小时,所有的老鼠用灌注法杀死,结果发现吃过味精的54只老鼠之中,有51只老鼠的脑神经细胞纷纷坏死,而坏死的比率正好跟味精服量成正比。该次实验还发现,若味精与糖精同吃,脑部受损加倍严重。
6、破坏视网膜,影响视力。在1960年的一次实验里,美国科学家用腹膜注射的方法,把味精打进幼年老鼠体内,分量为每公斤体重3.2克,结果发现那些老鼠视网膜中毒受损。
生活常识很重要,掌握多一点,你会获得更精彩。
滑石粉的人体危害
滑石粉与烈性致癌物质石棉密切相关。滑石粉颗粒已被证明是引起癌症患者卵巢和肺部出现肿瘤的原因。近30年来,科学家们一直密切细察滑石粉颗粒,并发现了类似石棉的危险之处。1973年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回应了这方面的证据,即起草了一项用来限制在化妆品级滑石粉中的石棉纤维的数量的决议。但是,至今仍没有做出任何官方决定,化妆品级滑石粉仍然不受联邦政府管制。这种无所事事忽视了1993年的国家毒理学项目报告,该报告发现:不含任何石棉纤维的化妆品级滑石粉,在动物研究对象中引起了肿瘤。很显然,化妆品级滑石粉有或没有石棉纤维,都是一种致癌物质。
味精对人体的危害有哪些
01适用过多的味精,会使人眩晕、头痛、嗜睡、肌肉痉挛,甚至休克等一系列症状。
02摄入过多的味精,会妨碍骨骼发育。
03使用过多的味精,会导致血液中谷氨酸含量增高,限制人体对钙、镁、铜等必需矿物质的利用。
04服用过多的味精,会使人经常觉得口渴。
05摄入过多味精,会使人出现神经系统问题,导致高血压、肾病。
味精对人体的危害
“味精症状”的由来
食用味精在我国非常普遍,几乎每家用味精烹调,更是饭店餐馆的厨师们不能缺少它,炒菜做汤,只要加入少量,就可以大大增加鲜味。但在20世纪80年代,国际上掀起了一股所谓“中国餐馆病”,什么吃了中餐有头痛、脸发麻、口渴、胃肠不适等病症,以后又说这是由于中餐菜肴中味精引起的,故有“味精症状”的说法,以致有些西餐馆挂牌标明“本餐馆不用味精”,诸如此类,在国际上引起一场争议。
掀起味精的盖头来
味精的真面目:
味精是一种白色晶体,又名叫谷氨酸钠,化学名称为L-谷氨酸单钠一水化合物,英文缩写为MSG。味精是由大豆蛋白、小麦面筋或其它含蛋白较多的物质中提炼的,也有用淀粉发酵制成。味精是调味品,也是营养品,食后可直接被人体吸收,成为人体细胞的基本组成部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规定,商品名称为味精或味素的,其谷氨酸钠含量应在99%以上。
味精的生产过程:
目前我国多采用发酵法生产味精,首先要将各种粮食制成淀粉,然后将淀粉进行糖化,加入菌种进行发酵产生谷氨酸,再经过等电育晶、冷却分离、中和除铁脱色结晶、分离、干燥等工序便制成了纯度很高的谷氨酸钠,即味精。
味精如何产生"鲜味" :
味精的重要功能在于它能产生“鲜味”。人的味觉器官中存在着专门的氨基酸受体。当味精被人们食用时,刺激位于舌部味蕾的氨基酸受体,就能使人感受到可口的鲜味。
食用味精对人体有何作用
味精属于安全有益的调味品,人们可按各人喜爱摄取,联合国粮农及食品添加剂法规委员会早已决定取消味精食用限量。
1987年3月17至22日,荷兰海牙召开的十九届联合国粮食及世界卫生组织食品添加剂法规委员会会议上作出决议,取消每天摄取6克至7.5克味精(MSG)的食用限量规定。这项决议意味着作为食品风味增强剂的味精,人们可以无疑虑地按各人喜爱程度摄取。美国食品与药物管理局在收集了大量的文献和试验数据后,提出“在现在的使用量、食用方法下,长期食用味精对人体没有什么损害障碍”。
各国专家经过几十年的动物生化生理学研究及顾客进行广泛的问卷式调查,提出大量科学证据,证明味精属于人体所需的重要营养品之一,是存在人类食物及人体本身的天然物质,人体摄入味精可以完全消化、吸收并进行正常的生化代谢。
我国食品添加剂食用卫生标准规定,味精作为增鲜剂可以用于各类食品,其最大食用量按正常生产需要,无须提出每日允许摄入量标准。中国中医研究院已对我国味精产品进行了长期毒性试验,再次证明味精是安全的。
正确使用味精,无需杞人忧天
人们正确地认识味精,充分发挥它的作用是一个十分关键的问题。味精易溶于适宜温度的水,但温度过高,味精会变为焦谷氨酸钠,不但没有鲜味,而且还会产生轻微毒性。10%的味精水溶液在100摄氏度分别煮1、2、3小时,鲜味损失率分别为0.6%、1.1%、2.1%。所以在烹饪时一般在起锅装盘之前加入味精效果最好,菜肴的味道会更加鲜美。
拌凉菜加味精效果也不好,因为温度低,很难溶解,必要时可先用少许热水化开,晾凉后浇入凉菜。味精不能用于碱性或酸性食品,在碱性溶液中,味精会引起化学变化,产生一种具有不良气味的谷氨酸二钠,而失去调味作用;把味精放在酸性菜肴中(如醋溜鱼片等),酸性越大越不易溶解,效果也越差。 应该说,任何营养物质均应适量食用才有益于健康。目前我国人均消费味精每年不到50克,而且菜肴中过量加入味精会产生一种似咸非咸、似涩非涩的怪味,使菜肴无法食用,所以“味精症状”、“味精致癌”是根本没有道理的,味精不是“害人精”。
味精对人体有没有危害 土豆放味精会中毒吗
一般不会中毒。
土豆中所含的成分与味精中的成分并不存在配伍禁忌,一起食用也不会产生毒性物质,所以土豆里面放味精一般是不会中毒的,而且还能提升土豆的鲜味,可以使土豆吃起来更鲜甜、更好吃。
但如果土豆本身已经发绿或者发了芽的话,那么这种土豆中就可能会含有一定的毒素物质,食用后就有可能会出现腹痛腹泻、恶心呕吐等不适的症状。
味精的危害
1.概念:味精是一种增鲜味的调料,炒菜、做馅、拌凉菜、做汤等都可用。 味精对人体没有直接的营养价值,但它能增加食品的鲜味,引起人们食欲,有助于提高人体对食物的消化率。另外,味精中的主要成分谷氨酸钠还具有治疗慢性肝炎、肝昏迷、神经衰弱、癫痫病、胃酸缺乏等病的作用。
2.味精组成:化学成分为谷氨酸钠。味精是食品增鲜剂,最初是从海藻中提取制备,现均为工业合成品。
3.毒性:大量研究资料表明,常规食用量对人体无害。
4.味精中毒表现:部分西方人在进食富含味精的食物2小时内,出现头痛,面红,多汗,面部压迫或肿胀,口部或口周麻木、胃部烧灼感及胸痛等症状。此现象多出现在中餐用餐后,因此有些西方人将此现象称为“中国餐馆综合征”,但此现象和进食味精的关系至今未能证实。
中毒后紧急处理:误服过量味精后勿须特殊处理。出现“中国餐馆综合征”者也可口服维生素B6,每天50毫克。
5.中毒预防:可以放心食用味精,但不要使用量过大,一般每天每人食用量不要超过20克。
【味精虽能提鲜,但如使用方法不当,就会产生相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