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膜病如何确诊
角膜病如何确诊
一、临床检查
1、病史有无角膜刺激症状及外伤史,局部和全身是否用过皮质类固醇;有无慢性泪囊炎、内翻倒睫等眼病及有关的全身疾病。
2、眼部检查刺激症状严重者,特别是小儿,可先滴表面麻醉剂后再行检查。对有穿孔危险者,检查时切忌压迫眼球。对角膜表层损伤,利用荧光素染色法很容易查见,利用放大镜或裂隙灯更易查出角膜病变部位和形态。必要时作角膜知觉检查和泪液分泌功能检查等。
二、实验室检查
为选择最有效的治疗方案,确定致病因素甚为重要。对细菌性或霉菌性角膜溃疡,做刮片检查常能得到线索。微生物的培养及药物敏感实验,更有助于诊断和治疗。必须指出,在取得实验结果之前,应根据临床诊断,首先给予必要的治疗,不可等待而延误治疗时机。
角膜炎症的防治
1.积极预防引起角膜炎的各种诱因,如植物划伤、角膜外伤等。
2.营养治疗:主要是营养角膜,促进角膜上皮修复,抑制基质降解。
3.对症治疗:主要是缓解疼痛、改善睡眠、清除角膜表面异物或坏死组织,预防虹膜后粘连等相关治疗。
4.对因治疗
这是最关键的治疗。根据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进行抗细菌、抗真菌、抗病毒及针对棘阿米巴等治疗。及时解除诱发角膜病的因素,如积极治疗全身病、眼睑异常等诱因。根据角膜病变特点积极合理应用皮质类固醇及免疫抑制剂,需要注意掌握用药时机。
5.角膜移植
角膜移植分为板层和穿透性角膜移植,根据角膜病变特点及病变深度等选择不同的手术方式。角膜移植依据治疗目的又可分为治疗性和屈光性角膜移植,前者主要是为了保住眼球,后者是为提高视力。角膜移植需要术后长期用药,同时存在免疫排斥的问题,必要时需重新进行角膜移植。
眼角膜受损 人工眼角膜
人工眼角膜是利用人工方法体外培育出来可用于移植的角膜内皮细胞层。现阶段还并没有正式投入临床应用。角膜病变在过去一段时间里只能通人工捐献来满足病人需求,而能得到眼角膜移植手术的人只占角膜疾病患者的千分之一。今后更多的角膜病变患者有望通过人工眼角膜恢复光明。
大泡性角膜病的病因
1、有晶体大疱性角膜病变如青光眼绝对期,色素膜炎晚期,Fuchs角膜营养不良,穿透角膜移植术后并发虹膜前粘连等。 2、无晶体大疱性角膜病变(aphalricbullouskeratopathy,大疱性角膜病变ABK)白内障术后玻璃接触角膜,术中机械性损伤,化学性损伤(生理盐水,BSS)等。
3、人工日化性大疱性角膜病变(pseudophakicbullouskeratopathy,PBK)早期因素主要是手术本身造成的角膜内皮损伤,术后继发青光眼,人工晶体对内皮细胞直接的机械损伤。后期因素主要是人日化接触虹膜引起的慢性低度虹膜炎(共发生率在前房型和虹膜固定型为1%~10%,而后房型为小于1%)及年龄增长所造成的角膜内皮损伤。
角膜病如何远离
如何预防角膜病发生?首先,应注意充分休息。让眼睛多与新鲜空气接触,以利康复。多听轻松音乐,也利于缓解眼痛与局部刺激症状。应注意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精神调养于角膜病十分重要,最忌郁怒,以免加重肝火,不利康复。
但也不宜过度言谈嘻笑,以心情舒畅、宁静为度。由于单疱角膜病患者终身带毒,任何影响免疫波动的因素,都会引发旧病复发。应该生活规律,避免熬夜、饮酒、暴饮暴食、感冒发烧、日光暴晒等,预防角膜病的发生。
预防角膜病多食用一些含有维生素A的食物也对眼睛有益。缺乏维生素A时,眼睛对黑暗环境的适应能力减退,严重的时候容易患夜盲症。
饮食上宜多吃富含维生素及纤维素的蔬菜和水果。多吃豆类、豆制品、瘦肉、蛋类等高热量、高蛋白食品,以利角膜修复。应戒烟酒,不要吃煎炸、辛辣、肥腻和含糖度高的食品。
多吃含有维生素C的食物。因为维生素C是组成眼球水晶体的成分之一。如果缺乏维生素C就容易患水晶体浑浊的白内障病。维生素C丰富的食物有各种新鲜蔬菜和水果,其中尤以青椒、黄瓜、菜花、小白菜、鲜枣、生梨、桔子等含量最高是比较好的预防角膜病的方法。
滥用眼药水可能会诱发角膜病
滥用眼药水已成为日益严重的护眼误区,这可直接导致干眼症和各种角膜病的多发。现代人眼药水成了许多人随身携带的保健用药。错误地选择了眼药水,不仅不能达到护眼治病的作用,反而对眼睛有很大伤害。
多数眼药水在制作过程中,为了稳定药物性能或较长时间不被外界微生物污染,都含有防腐剂,这些成分可直接影响眼睛泪液成分,改变眼球表面的微环境,导致角膜上皮脱落、缺损、糜烂,严重者会发生角膜溃疡、角膜穿孔等。
经常使用电脑的人和大中专学生超过一半曾使用过各类护眼药水,约三成人对眼药水有依赖心理,很多人一出现眼睛发痒、干涩等不适症状,就不经医生指导长期使用眼药水,这是非常不妥的。
眼科界称这些眼病为药物毒性诱发角膜病变。同时,长期使用抗生素眼药水,有可能造成难以治疗的结膜囊内菌群紊乱。更为严重的是,长期使用激素类眼药水,会导致皮质类固醇性青光眼,这种青光眼往往不易及时发现,直到晚期才被确诊,而此时患者的视功能已经发生不可逆的损伤。
常见的角膜病有哪些种类
一、细菌性角膜溃疡:是一种非常严重的化脓性角膜炎,常常因为角膜外伤、隐形眼镜划伤或剔除角膜异物术后细菌感染所致。患者的症状主要表现为重度的眼睛疼痛并引起放射性半侧头痛,以及流眼泪、畏光、眼内有异物感等。由于这类角膜溃疡多位于或靠近角膜中央,影响光线进入眼内,故常常严重影响视力。
二、浅层点状角膜炎:为角膜最表面一层的上皮细胞变性、脱落和炎症细胞浸润所致。大多数浅层点状角膜炎病人自己能够感觉到的症状很轻,有时有轻度的眼内异物感、畏光和流眼泪。角膜旁边的白色结膜不发红,角膜表面出现点状灰白色混浊。
三、真菌性角膜炎:由于抗生素和糖皮质激素的广泛应用这种由真菌引起的感染性角膜病变发病率明显增加,已成为一种致盲性很高的感染性眼病。病人具有角膜炎的主要自觉症状,但发病相对较慢,病程常持续数月。
四、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这是一种很常见的角膜病变,由于其反复复发常常导致严重的视力受损,是角膜病的首位致盲性疾病,危害极大。患者通常都有强烈的畏光及流眼泪、眼内异物感、眼睛疼痛伴侧头痛和视力下降等症状。
五、边缘性角膜溃疡
常见的角膜病有哪些?想必各位患者已经通过上述的介绍对常见的角膜病有了相应的了解,希望对您能有所帮助。专家提醒您,角膜病是当前致盲的重要眼病之一,因此早期若能及时准确的治疗,可以治愈;若延误治疗时机,则可能导致失明的严重后果发生。
角膜炎会导致失明吗 角膜对视觉的重要意义
角膜是和巩膜一起构成眼球最外层的纤维膜,同时角膜也是非常重要的屈光间质,外界光线进入眼内在视网膜上成像的必经之路,因此角膜病变对视力的影响是很大的,同时角膜病变也还是我们国家目前主要的至盲疾病之一。
最常见的致盲性眼病
1、白内障
白内障是引起失明的第一大眼病,由于晶状体变浑浊造成。多见与60岁以上的人群,一旦确诊,就应尽早考虑进行手术,否则可能引起永久性失明。在中老年朋友中假如出现视力越来越差、眼前有黑影,应及时去医院检查。
是致盲主要原因,估计目前全世界有2.5千万人因此而失明。我国目前盲人中约有半数是白内障引起的,估计我国积存的急需手术治疗的白内障盲人有300多万人。我国每年新增白内障盲人约为40万人。随着人口增加和老龄化,这一数字还会增加。因此白内障盲是防盲治盲最优先考虑的眼病。一般认为白内障不能被预防,但通过手术可将大多数盲人恢复到接近正常的视力。
建议:平常生活中注意避免过多的紫外线照射,不能常常用手揉眼睛,多吃胡萝卜、鱼类等食物。每隔45分钟就应远眺一次。
2、青光眼
据了解数据显示,青光眼病人中双眼失明的病人比例达15.8%,单眼失明的病人比例达16.9%,多数病人早期没有很明显的症状,一旦有所觉察,损伤就比较严重了,早发现是关键。
青光眼是我国主要致盲原因之一,也是全世界致盲的第二位原因,而且青光眼引起的视功能损伤是不可逆的,后果极为严重,因此预防青光眼盲十分重要。一般地说,青光眼的发生是不能预防的,但只要早期发现,合理治疗,绝大多数患者可终生保持有用的视功能。
建议:近视眼度数在600度以上、有青光眼家族史等高危人群,每年至少做一次眼科检查。假若有眼肿等不适,每隔半年就应检查一次。
3、角膜病变
角膜是位于眼球前表面的一个透明组织,它具有保护眼球内结构及屈光的作用。各种外界损伤因素,包括感染、外伤、变性等,可使透明的角膜出现灰白色的浑浊,也就是人们俗称“长翳子”。角膜的浑浊必将阻挡光线进入眼内,这样使视力模糊、减退,严重者甚至失明。在我国,特别是广大农村地区有上百万人因角膜病而失明,他们无法从事劳动,且生活上需要家人的照顾。目前角膜病已成为我国致盲的重要眼病之一。
角膜位于眼睛的最外层,最容易受到外伤,使角膜浑浊甚至是失明。在角膜病变中,角膜炎发病率很高,倘若治疗不及时或不正确就会引起失明,可能需要角膜移植。一旦出现怕光流泪,看不清时应及时治疗,防止发生病变。
角膜病的早期,若能及时准确地进行治疗可以治愈。但若病变严重或反复发生,则将使角膜上留下厚厚的瘢痕,此时唯一的治疗方法只有进行角膜移植术,将已浑浊的角膜去除,换上透明的角膜,这样才能使患者通过透明的角膜重新获得视力。就像一台镜头已毛糙的照相机,若换上透明新镜头,又可照出清晰的照片一样。
角膜病预防
患者应注意充分休息,让眼睛多与新鲜空气接触,以利康复,多听轻松音乐,也利于缓解眼痛与局部刺激症状。
饮食上宜多吃富含维生素及纤维素的蔬菜和水果,多吃豆类,豆制品,瘦肉,蛋类等高热量,高蛋白食品,以利角膜修复,应戒烟酒,不要吃煎炸,辛辣,肥腻和含糖度高的食品,精神调养于本病十分重要,最忌郁怒,以免加重肝火,不利康复,但也不宜过度言谈嘻笑,以心情舒畅,宁静为度。
为了预防角膜炎,应注意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由于单疱角膜炎患者终身带毒,任何影响免疫波动的因素,都会引发旧病复发,患者应该生活规律,避免熬夜,饮酒,暴饮暴食,感冒发烧,日光暴晒等诱因,才能减少旧病复发的危险,一旦旧病复发,要及时到医院接受医生的诊疗和咨询,不要胡乱用药,以免使病情复杂化,加大疾病的治疗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