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祛痰与化痰的区别

祛痰与化痰的区别

化痰是指痰液过于粘稠,难以排出,需要使用药物,让它变得稀薄,容易咳出。祛痰是指促进痰液排出,使痰液不要集聚在气管支气管内,当患者本身有肺部湿罗音,有痰液咳出,但是,咳出困难的时候需要化痰治疗。化痰和祛痰没有明显的差别,痰液稀释后,自然就会通过呼吸运动咳出。早期如果痰明显增多,伴随咳嗽,就先祛痰,不能止咳药物。而如果是后期少量痰,伴随咳嗽,就需要止咳化痰措施。

盐蒸橙子的功效与作用 盐蒸橙子润肺止咳

橙子性平偏凉,可理气、化痰、润肺,橙子皮中含有两种具有止咳化痰功效的成分,一个是那可汀、一个是橙皮油。那可汀具有镇咳作用,而橙皮油可以起到止痰化咳的作用。淡盐水可以祛痰,但也不要放太多,同时可以用蜂蜜代替。

老人咳嗽化痰祛痰的方法

痰可刺激呼吸道黏膜引起咳嗽,并可加重感染。祛痰药可稀释痰液或液化痰液,使之易于咳出。常用的祛痰药也分为两类:一类能增加呼吸道分泌,使痰液变稀,易于咳出;另一类能使痰液溶解、粘度降低而使痰容易咳出。需要强调的是,如果痰液为黄色或绿色脓痰,说明伴有感染,这种情况在服用止咳化痰药的同时,应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合适的抗生素。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治疗喉咙痛、痰多等症,常常选择甘草或胖大海,因为这两味药服用起来比较方便。

但这种做法在中医看来有些偏颇,甘草具有化痰的作用,如果痰很黏,吐不出来,服用甘草能够化痰,这样痰就可以吐出来了,但它只是化痰,并没有祛痰的作用,所以治标不治本。

而胖大海则是老年人不应该服用的,因为胖大海虽有祛痰功效,但只是针对肺热导致的痰多有效,而老年人痰多常是由脾虚、肺虚、肾虚导致的寒痰。

有一个方剂是“万能”方剂,各种痰症都可以通过它的加减进行治疗,这就是所谓的“二陈汤”。

具体方法:半夏、橘红各10克,茯苓9克,炙甘草4.5克。水煎温服。具有燥湿化痰、理气和中的功效。

小孩半夜咳嗽厉害怎么办 及时就医

咳嗽并非疾病,而是一种症状,常见于上呼吸道感染、咽喉炎、支气管炎、肺炎、支气管扩张、肺结核等。所以需要明确病因后,针对原发疾病做治疗,在医生指导下选用祛痰、化痰、镇咳的药物。

宝宝咳嗽是先止咳还是先祛痰

一般人以为,止咳、祛痰的药都那么回事。其实“咳嗽药”明确地分成两类,一类为止咳药,一类为祛痰药。不同的病状,用不同的药。

止咳药止咳药又叫镇咳药,用来减轻咳嗽的药。按照药的作用部位,又分为中枢性止咳药和末梢性止咳药。中枢性止咳药是指作用于脑中枢的抑制药,有的作用很强,叫强力镇咳药。中枢性镇咳药有严格的适应症,一般情况不用,必要时才可偶尔使用,如剧烈咳嗽、急性肺梗塞伴有咳嗽者,干咳引起咯血等。多痰或者痰液粘稠的情况下不能使用强力镇咳药。

末梢性止咳药服用后,能覆盖在发炎的咽部黏膜上,降低呼吸道感觉神经末梢对刺激的敏感性而产生止咳效果。如各种止咳糖浆等。这类药适用于呼吸道感染的炎症刺激性咳嗽,痰量很少的阶段。

祛痰药或化痰药祛痰化痰药也分为两类,一类能增加呼吸道分泌,使痰液变稀,易于咳出,如氯化铵、碘化钾、桔梗、远志等,适用于呼吸道炎症、痰稠又难于咳出者;另一类能使痰液溶解、粘度降低而使痰容易咳出,如必嗽平、去痰片等,适用于手术后咳痰困难者。还有一些兼有止咳、祛痰的中成药,如枇杷露、半夏露、梨膏等,它们的止咳作用比较缓和,同时有化痰作用,可以根据病情选用。

中医祛痰经典方剂与祛痰穴位

咳出来的“有形之痰”不难对付,停滞在经络中的“无形之痰”才难缠。所谓“百病皆由痰作祟”,很多现代病,如三高症、脂肪瘤、不孕不育、胃病、中风、心脏病、脑血栓等,都与痰邪有关。

中医祛痰经典方剂

痰湿的产生与脾胃运化能力下降有关,中医祛痰有一经典方剂———二陈汤,由法半夏、陈皮、茯苓、甘草、生姜、乌梅六味药组成,有燥湿化痰、理气和中之功。之所以称为“二陈”,是因为两味主药(法半夏和陈皮)都是年头越陈,效果越好。法半夏有燥湿作用,可以化痰湿;陈皮不仅理气化痰,还有燥湿和胃之功;配合乌梅敛肺止咳,生姜抑制半夏毒性,共同组成此化痰经验方。

与方剂类似,我们身体上也有自带的二陈汤———丰隆、阴陵泉两个穴位。

祛痰的穴位

丰隆穴是化痰祛湿的经验取穴,既能化有形之痰,又能化无形之痰。

阴陵泉是足太阴脾经的穴位,具有健脾利湿的功效。

按摩方法

两个穴位一起按揉,每天10分钟,力度均匀、 柔和、渗透,就相当于服了身体自带的化痰汤。十分推荐给平时头重身困、咳嗽痰多、口中黏腻、胸腹胀满、形体肥胖的痰湿之人。

痰的病证特点:痰滞在肺,可见喘咳咯痰;痰阻于心,心血不畅,而见胸闷心悸。

痰迷心窍,则可见神昏,痴呆;;痰火扰心,则发为癫狂;痰停于胃,胃失和降,可见恶心,呕吐,胃脘痞满;痰在经络筋骨,则可致瘰疬痰核,肢体麻木,或半身不遂,或成阴疽流注等;痰浊上犯于头,可见眩晕,昏冒;痰气凝结咽喉,则可出现咽中梗阻,吞之不下,吐之不出之病症。

中医认识痰饮病证,除根据临床病证特点外,还常结合舌苔滑腻,脉滑或弦等全面综合分析,以进行判断。

中医有“见痰休治痰”之说。生痰之源有寒、热、燥、湿、风、郁、虚之别,风又有外风、内风(肝风内动)之异,虚也有心、肺、脾、肾的不同。当坚持辨证以求其本,标本同治方为上策。治痰当调气。尽管痰证的表现千奇百怪,但痰的产生与气机不调有关系。常用的化痰药物贝母。《五十二病方》中亦记载有常用的化痰药物如半夏、服零(茯苓)、白附(白附子)等。

中医辨证治痰多

中医将痰分为寒痰、风痰、热痰、湿痰及燥痰等。

1、寒痰

由寒邪犯肺,使肺内津液凝聚成痰。痰呈白色,病人怕冷,喜热饮,舌苔薄白或腻,小青龙汤加减:桂枝6克,制半夏10克,干姜6克,细辛 3克,杏仁10克,白芥子6克。有气喘加炙麻黄6~9克。

2、风痰

由风邪侵肺即伤风引起,开始痰白稀,以后可转黄黏痰,病人怕风,舌苔初起白,后转薄黄,杏苏饮加减:杏仁10克,苏叶6克,荆芥6克,前胡10克,桔梗l0克,白前10克,痰色转黄,加胆星6克,连翘10克,银花12克。

3、热痰

由热邪侵肺或先受风或寒邪而发高热数天后,使津液烧灼而转化为黄黏痰,病人怕热喜凉饮,舌红苔黄腻,泻白散化裁:桑白皮10克,地骨皮1 0克,甘草5克,生石膏 30克,黄芩10克,杏仁10克,胆星6克。

4、湿痰

湿邪侵人人体(如居潮湿环境),使肺、脾功能失调或饮食不节而运化失调引起。痰为白色稀水样,病人有身重、倦乏或便溏等症,舌苔薄白或白腻,二陈汤加味:制半夏10克,橘红10克,茯苓l0克,炙甘草5克,杏仁10克,苡仁15克,苍白术各10克。

5、燥痰

由久旱气候干燥、燥邪侵肺,痰黏稠不易咳出或有咳血,病人觉口鼻咽燥等症,舌苔薄黄,清燥救肺汤出入:北沙参15克,天麦冬各l0克,生石膏30克,炙杷叶10克,杏仁10克,生地15克,浙贝10克,玉竹15克。

中医教你咳嗽痰多的有效护理办法

咳嗽同时有高热症状时,睡觉时垫一个冰枕头可缓解,也可用冷手巾敷额头,洗个冷水澡也不错;只是单纯的咳嗽严重,就要注意休息和保暖,寒冷的冬天,要带好围巾,多喝热水,不要去空间不流通或太过干燥的地方;如果咳嗽咳到呼吸困难的程度,要马上准备氧气袋给氧,否则会发生意外。

上面为大家介绍了中医祛痰的经典方剂及祛痰的穴位,咽喉有痰不要忽视,这种感觉难受还是早点治疗的好。

中医祛痰经典方剂与祛痰穴位

中医祛痰经典方剂

痰湿的产生与脾胃运化能力下降有关,中医祛痰有一经典方剂———二陈汤,由法半夏、陈皮、茯苓、甘草、生姜、乌梅六味药组成,有燥湿化痰、理气和中之功。之所以称为“二陈”,是因为两味主药(法半夏和陈皮)都是年头越陈,效果越好。法半夏有燥湿作用,可以化痰湿;陈皮不仅理气化痰,还有燥湿和胃之功;配合乌梅敛肺止咳,生姜抑制半夏毒性,共同组成此化痰经验方。

与方剂类似,我们身体上也有自带的二陈汤———丰隆、阴陵泉两个穴位。

祛痰的穴位

丰隆穴是化痰祛湿的经验取穴,既能化有形之痰,又能化无形之痰。

阴陵泉是足太阴脾经的穴位,具有健脾利湿的功效。

按摩方法

两个穴位一起按揉,每天10分钟,力度均匀、 柔和、渗透,就相当于服了身体自带的化痰汤。十分推荐给平时头重身困、咳嗽痰多、口中黏腻、胸腹胀满、形体肥胖的痰湿之人。

痰的病证特点:痰滞在肺,可见喘咳咯痰;痰阻于心,心血不畅,而见胸闷心悸。

痰迷心窍,则可见神昏,痴呆;;痰火扰心,则发为癫狂;痰停于胃,胃失和降,可见恶心,呕吐,胃脘痞满;痰在经络筋骨,则可致瘰疬痰核,肢体麻木,或半身不遂,或成阴疽流注等;痰浊上犯于头,可见眩晕,昏冒;痰气凝结咽喉,则可出现咽中梗阻,吞之不下,吐之不出之病症。

宝宝痰多怎么办 用药

痰多的宝宝不要随便服用止咳药,以免抑制咳嗽中枢,反而不利于排痰。痰少而黏稠不易咳出时,可在医生指导下,为宝宝选择止咳祛痰、化痰的药。

常见的祛痰药物有:止咳糖浆、化痰平喘颗粒、氨溴特罗口服液、乙酰半胱氨酸等,有条件的也采用雾化吸入的治疗方法。

中药陈皮健脾祛湿化痰

中药陈皮是什么?

陈皮是柑桔等水果的果皮经干燥处理后所得到的干性果皮,其皮干燥后可放置陈久,故称陈皮,也称贵老。陈皮味苦,有橘子的清香,故常用于烹制某些特殊风味的菜肴,如“陈皮牛肉”、“陈皮鸡丁”等。

陈皮的好处有哪些?

冬天喝点热汤,既美味又养生,在汤里放几片陈皮,不仅能改善味道,能起到缓解胃部不适、治疗咳嗽痰多的作用。陈皮,其实是我们平时所吃的橘子的皮,由于其放置的时间越久,其药效越强。中医学认为陈皮味辛苦、性温,具有温胃散寒、理气健脾的功效,适合胃部胀满、消化不良、食欲不振、咳嗽多痰等症状的人食用。现代研究表明,陈皮中含有大量挥发油、橙皮甙等成分,它所含的挥发油对胃肠道有温和刺激作用,可促进消化液的分泌,排除肠道内积气,增加食欲。煲汤时放入10克左右的陈皮即可。

陈皮除了具有上面的好处外,在食疗方面也具有很好的用处,以下是陈皮在膳食中的应用。

1、陈皮蜜汁炸鸡翅

将鸡翅用盐、料酒、花椒腌10分钟左右。把切好的辣椒、青豆用沸水焯熟捞出待用;锅内放油将鸡翅炸成金黄色后捞出,然后在锅中放入葱、姜、辣椒炒香后,放入炸好的鸡翅加陈皮、冰糖、开水炖5分钟,然后加青豆、枸杞再煮1分钟即可。

2、陈皮蚝油火腿酱

将陈皮放入清水中浸泡三小时、晾干,切丝后放入80℃高温的花生油慢火油泡20分钟,然后加入瑶柱、火腿、原晒虾干、干葱混合油泡30分钟后停止加热,加入蚝油、精盐,搅拌均匀后常温下自然散热而成。

3、陈皮萝卜老鸭煲

加水适量,先用武火将陈皮、青萝卜、老鸭煲沸后,改为文火煲约两个半小时,调入适量食盐和生油、葱、姜便可。还可以做陈皮兔、陈皮牛肉、陈皮鸭等各种菜。

健康提示:陈皮偏于温燥,有干咳无痰、口干舌燥等症状的阴虚体质者不宜多食。此外,鲜橘皮不具备陈皮那样的药用功效,另外,因为鲜橘皮表面有农药和保鲜剂污染,这些化学制剂有损人体健康,因此,不可以用鲜橘皮来代替陈皮。

教你辩痰识痰祛痰

“痰”是体内水液停聚凝结而形成的一种质稠浊而黏的病理产物。形成痰的病因很多,如外感六淫、饮食不当、情志刺激、过劳少动等,影响肺、脾、肾等脏的气化功能,以致水液未能正常输布而停聚结成痰。由痰浊停聚所导致的证候,是为痰证。

根据痰的性状和兼症的不同,痰证有寒痰、热痰、湿痰、燥痰等之分。

湿痰:

湿痰多由脾失健运,湿郁气滞所致。症见咳吐多量稠痰,痰滑易咯,胸脘痞闷,恶心呕吐,眩晕,肢体困重,食少口腻,舌苔白腻或白滑,脉缓或滑。

治疗原则:燥湿化痰

代表方:二陈汤,其方剂组成:法半夏、橘红各15克,茯苓9克、炙甘草4.5克,其功用燥湿化痰,理气和中。本方也常用于慢性支气管炎、慢性胃病、梅尼埃病、神经性呕吐等病中,可是由于本方性燥,故燥痰者慎用;吐血、消渴、阴虚、血虚者忌用本方剂。

热痰:

热痰多因为邪热内盛,灼精为痰;或痰郁生热化火,痰浊与火热互结而成。症见咳吐黄痰,咯吐不舌红苔黄脉滑数;以及由痰热所导致的胸痛,眩晕,惊痫等。

治疗原则:清热化痰

代表方:清气化痰丸,其方剂组成:陈皮、杏仁、枳实、黄芩、瓜蒌仁、茯苓各30克,胆南星、法半夏各45克,其功用清热化痰,理气止咳。本方常用于肺炎、急性支气管炎、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等。

燥痰:

燥痰多由燥邪灼津,炼液为痰所致。症见咳嗽严重或呛咳,咯痰不爽,或痰黏成块,或痰中带血,胸闷胸痛,口鼻干燥,舌干少津,苔干,脉涩等。

治疗原则:润燥化痰

代表方:贝母瓜蒌散,其方剂组成:贝母4.5克、瓜蒌3克、天花粉、茯苓、橘红、桔梗各2.5克,其功用润肺清热,理气化痰。本方剂可用于肺结核、肺炎等燥痰症中,但对于肺肾阴虚、虚火上炎的咳嗽,就不适合了。

寒痰:

寒痰多由于阳虚生寒,水湿不运,寒与痰浊凝滞所致。症见咳吐白痰,胸闷脘痞,气喘哮鸣,畏寒肢冷,舌苔白腻,脉弦滑或弦紧等。

治疗原则:温化寒痰

代表方:苓甘五味姜辛汤,其方剂组成:茯苓12克、甘草3克、干姜9克、细辛5克、五味子5克,其功用温肺化饮,常用语于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等寒饮内停者,但是凡肺燥有热、阴虚咳嗽、痰中带血的就要忌用本方剂了。

注意:上述的方剂成分的剂量是成人的份量,若特殊人群小孩、老人服用,需要向专业的医护人员咨询。

清热化痰的中药有哪些 白前降气祛痰

性味归经:辛,甘,微温,归肺经。

功效主治:降气祛痰,止咳;用于肺气壅实之咳喘气逆,痰多。

用法用量:内服3-10g。煎汤,或入丸散。蜜灸白前,性较缓和,长于润肺降气止嗽,宜用于肺虚咳嗽。

常用配伍:

1.白前配紫菀,半夏:肺气壅实,痰多而咳嗽不爽,气逆喘促偏寒者。

2.白前配桑白皮,地骨皮:肺气壅实,痰多咳喘之偏热者。

3.白前配荆芥,桔梗,陈皮:外感风寒咳嗽。

注意事项:本品辛散下气,对胃黏膜有刺激性,故肺虚干咳者不宜用,胃病或有出血倾向者慎用。

宝宝咳嗽排痰妙招

1、药物排痰法

在医生的知道下,家长可以为孩子选择止咳祛痰、化痰的药。常见的祛痰药物有:止咳糖浆、化痰平喘颗粒。这些药物有很好的化痰止咳的效果。

2、饮水法

喂孩子喝室温白开水,能够很好的滋润孩子的喉咙,这种物理疗法能够有效的消除嗓子的局部炎症。孩子感冒后,一般都会有不同程度的厌食和脱水,从而使得呼吸道的分泌物更加粘稠。所以,多喂孩子喝白开水还能湿润孩子的呼吸道,稀释痰液,最重要的是,白开水还能改善血液循环,使孩子体内的废物能够尽快通过尿液从身体中排出。

如何祛痰

如何祛痰呢?喉咙部位有痰会让你感觉非常的不舒服,如果不能及时的排除痰液,那么会影响到疾病的康复。有些时候的痰是咳不出来的,那么我们该如何祛痰呢?下面专家就为大家介绍祛痰方法!

咳出来的“有形之痰”不难对付,停滞在经络中的“无形之痰”才难缠。所谓“百病皆由痰作祟”,很多现代病,如三高症、脂肪瘤、不孕不育、胃病、中风、心脏病、脑血栓等,都与痰邪有关。

中医祛痰经典方剂

痰湿的产生与脾胃运化能力下降有关,中医祛痰有一经典方剂———二陈汤,由法半夏、陈皮、茯苓、甘草、生姜、乌梅六味药组成,有燥湿化痰、理气和中之功。之所以称为“二陈”,是因为两味主药(法半夏和陈皮)都是年头越陈,效果越好。法半夏有燥湿作用,可以化痰湿;陈皮不仅理气化痰,还有燥湿和胃之功;配合乌梅敛肺止咳,生姜抑制半夏毒性,共同组成此化痰经验方。

与方剂类似,我们身体上也有自带的二陈汤———丰隆、阴陵泉两个穴位。

祛痰的穴位

丰隆穴是化痰祛湿的经验取穴,既能化有形之痰,又能化无形之痰。

阴陵泉是足太阴脾经的穴位,具有健脾利湿的功效。

两个穴位一起按揉,每天10分钟,力度均匀、 柔和、渗透,就相当于服了身体自带的化痰汤。十分推荐给平时头重身困、咳嗽痰多、口中黏腻、胸腹胀满、形体肥胖的痰湿之人。

痰的病证特点:痰滞在肺,可见喘咳咯痰;痰阻于心,心血不畅,而见胸闷心悸。

痰迷心窍,则可见神昏,痴呆;;痰火扰心,则发为癫狂;痰停于胃,胃失和降,可见恶心,呕吐,胃脘痞满;痰在经络筋骨,则可致瘰疬痰核,肢体麻木,或半身不遂,或成阴疽流注等;痰浊上犯于头,可见眩晕,昏冒;痰气凝结咽喉,则可出现咽中梗阻,吞之不下,吐之不出之病症。

中医认识痰饮病证,除根据临床病证特点外,还常结合舌苔滑腻,脉滑或弦等全面综合分析,以进行判断。

中医有“见痰休治痰”之说。生痰之源有寒、热、燥、湿、风、郁、虚之别,风又有外风、内风(肝风内动)之异,虚也有心、肺、脾、肾的不同。当坚持辨证以求其本,标本同治方为上策。治痰当调气。尽管痰证的表现千奇百怪,但痰的产生与气机不调有关系。常用的化痰药物贝母。《五十二病方》中亦记载有常用的化痰药物如半夏、服零(茯苓)、白附(白附子)等。

相关推荐

哪些食物化痰 白萝卜化痰

白萝卜性甘平,味辛,对脾肺皆有好处,具有下气消食,解毒生津,利尿通便的功效,主治肺痿肺热,气胀食滞,消化不良,咳嗽痰多,大小便不通畅等症。白萝卜煮水,加姜丝和白糖可治寒咳;白萝卜搭配菊花,金银花食用可治热咳;配合银耳百合治燥咳;配合山楂,麦芽治疗积食咳嗽。

宝宝喉咙有痰如何祛痰

补水 多喂点热开水,有利于痰液稀释和排出。 拍背 用空掌轻轻拍宝宝的背部,上下左右都拍到。拍背能起到宽胸理气,促进痰液排出的作用。 室内通风 定时开窗通风换气,室内放加湿器,这有利于呼吸道黏膜的保持湿润状态,促进痰排出。 饮食 家长还可在家中制作川贝炖雪梨,让孩子食梨饮汁,也有利于化痰止咳。 药物治疗 必要时,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化痰药物。不能随便服用止咳药,以免抑制咳嗽中枢不利于排痰。

孕妇咳嗽有痰怎么祛痰

孕妇感冒咳嗽怎么办之方法一:当发现轻微咳嗽时,可多喝凉开水,能缓解咳嗽症状,一般来讲,多喝温开水会使孕妇略微发汗,还可补充孕妇咽喉部水分,从而减轻咳嗽症状。正常情况下医生不提倡使用药物治疗轻度感冒、咳嗽。 孕妇感冒咳嗽怎么办之方法二:喝盐水对缓解支气管炎、咽喉炎和呼吸道感染引起的咳嗽有较好的效果,并能起到预防作用。 孕妇感冒咳嗽怎么办之方法三:制作姜汤,鲜姜两片放入500亳升凉水中,煮沸后放入红糖一勺,给孕妇服用。这主要是由于姜具有温中散寒的作用,而红糖则具有温中和胃的作用。这个办法适合于风寒感冒引起的咳

痰生百病 祛痰防治多疾病

肺病通过咳嗽排出的痰,主要分 热痰、寒痰、湿痰等。其中最有代表性的 是热痰,一般有痰质黄稠、舌苔黄腻的症 状,这类人群多有肺病,比如肺炎、哮喘 等。治疗多采用“清”法,用具有清热化 痰、润肺止咳功效的药,常见的方剂有清 气化痰丸等。 肥胖肥人多痰,因为肥胖的人脾 胃多虚弱,水湿代谢出现障碍,也因此影 响了消化功能。这种胖需用燥湿化痰或 是健脾化痰的方法来祛痰治疗。常见的 方子是二陈汤。需要提醒的是,这类方子 主要适合于舌苔厚、腻,大便不成形的肥 胖人群。 中风中风人群常常贪食肥腻,或 是体质肥胖,导致聚湿

宝宝咳嗽吃什么好的快

婴幼儿的呼吸系统发育尚不成熟,如果一咳嗽,便给予较强的止咳药,咳嗽虽暂时得以停止,但气管其他功能会受到抑制。宝宝咳嗽适合选用兼有祛痰、化痰作用的止咳药,糖浆优于片剂,服用时不要用水稀释,也不需用水送服。比较有效的糖浆有: 1、复方枇杷膏,具有清肺、止咳、化痰之功效,适用于风热咳嗽、咽喉干燥、咳嗽不爽等证。 2、百日咳糖浆,药性偏温,用于伤风感冒引起的咳嗽比较适宜,如果是风热感冒引起的咳嗽,则不可服用。 3、伤风止咳糖浆,也叫非那根糖浆,以止咳为主,兼顾化痰,并有镇静作用,适用于夜间咳嗽多痰、影响睡眠及由于

止咳化痰最快的方法 萝卜胡椒止咳祛痰

做法: 1、萝卜1个,白胡椒5粒,生姜3片,陈皮1片。 2、加水共煎30分钟,一日饮汤2次。 功效:下气消痰,治咳嗽痰多。

哪些食物可以化痰 柿子化痰

柿子性寒味甘微涩,归肺、脾、胃、大肠经,具有润肺化痰、清热生津、涩肠止痢、健脾益胃,凉血止血等多种功效。对于秋燥咳嗽有痰的人来说,吃点柿子能有效润肺化痰。但需要注意的是,涩的柿子不要吃,如果柿皮较涩,也最好去皮食用。因为涩的食物大多含有丰富的鞣酸,这是一种收敛物质,对大便有收敛作用,容易造成大便的干结等,加重便秘症状,因此有便秘症状的人群不要吃涩的柿子。

小孩子5个月早上醒来有点咳嗽,今天比较频繁,每次咳

你好小儿咳嗽可由多种疾病引起,咳嗽是一种保护性反射动作通过而且咳嗽把呼吸道中的"垃圾"清理出来咳嗽,婴幼儿的呼吸系统发育尚不成熟,小儿一般不适合使用中枢性镇咳药,如可待因,咳必清,咳美芬等,小儿咳嗽适合选用兼有祛痰,化痰作用的止咳药,糖浆优于片剂,糖浆服用后附着在咽部黏膜上,减弱了对黏膜的刺激作用,本身就可达镇咳目的,服用时不要用水稀释,也不用用水送服.

痰湿体质如何减肥

痰湿不仅仅是咱们一般所说的“痰”,而是泛指体内的水湿代谢反常所构成的一系列体现,包含身体沉重,脸部油腻,口粘腻等,痰湿最有代表性的体现即是肥壮。 1、减肥饮食关键 若是你是痰湿体质的胖人,那要记住想减肥首先要做的即是健脾利湿、祛痰化浊。饮食上首先要根绝甜食,戒酒,且最忌暴饮暴食和进食速度过快。应常吃味淡性温平的食物,多吃些蔬菜、生果,尤其是一些具有健脾利湿、化淤祛痰的食物。 2、一定要运动 痰湿体质者多形体肥壮,身重易倦,所以最佳能长时间坚持体育锻炼,漫步、慢跑、球类、游水、以及各种舞蹈,均可挑选。活动量

小孩咳嗽怎么办 对症用药治疗

咳嗽并非疾病,而是一种症状,常见于上呼吸道感染(如感冒)、咽喉炎、急性与慢性支气管炎、肺炎、过敏性鼻-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肺结核等。所以需要明确病因后,针对原发疾病做治疗,而不一定是要用止咳药物,尤其对于痰多的咳嗽,不可单独应用止咳药物,以免咳嗽虽得到暂时停止,但痰液却不能咳出而滞留在呼吸道里,反而不利于疾病治疗。 一般对于剧烈干咳可选用止咳药物,而对于咳嗽有痰者,应选用祛痰、化痰的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