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更年期常用的避孕方法
女性更年期常用的避孕方法
(1)口服避孕药。
口服避孕药的效果、安全性易被妇女接受,但更年期妇女已不适宜用口服避孕药来预防怀孕,特别是以前长期选用口服避孕药者。值得注意的是,长期单用雌激素有可能引起妇女某些癌症的发病率增高,因此如果一定要选用小剂量的雌孕激素联合制剂的口服避孕药,也最好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2)避孕套和隔膜。
避孕套是一种常用的避孕工具,但是更年期妇女因阴道分泌物减少,使用避孕套易致阴道上皮损伤,引起性交不适或性交痛。将避孕药膏涂在避孕套上,效果可能会好些。有些妇女不喜欢用避孕套,也可用阴道隔膜。
(3)避孕环。
避孕环为宫内避孕装置,年轻时就一直使用而无不适者可等绝经后取出。虽然这种方法比较安全、简单,效果确切,但因为有时可引起流血、腰痛,会掩盖某些肿瘤的症状。长期使用避孕环者,有时在取出时可能有一些困难。少数人因避孕环引起的出血,使妇女无法断定是自然月经,还是避孕环刺激的结果,对准确地判断什么时候绝经有一定困难。
(4)绝育。
接近绝经期的妇女施行绝育手术似乎不可理解,但对于那些性生活正常甚至活跃的妇女,绝育是最好的避孕措施。但是对更年期的妇女施行绝育手术,其危险性略高于年轻的妇女,因此,可以在进行其他腹部手术的同时做绝育手术。
更年期来了要注意哪些
注意饮食,合理增强营养。
注意合理的饮食方法。少吃不健康的食物。更年期时的女性饮食要注意,尽量多选择低热量、低脂肪、低盐、低糖的食物,少吃或者不吃腌制、膨化、油腻等食物。而且一日三餐要定时,要注意多补钙,多喝牛奶,多吃新鲜水果和蔬菜,可以多吃一些干果,比如酸角等就不错,营养非常丰富的,含钙量很高。
多进行户外活动
多进行运动,合理的运动,有助于身体的健康。女性更年期要注意放松自己,不要整天憋在家里,应该经常进行户外活动,或者踢踢毽子、练练太极拳,或者跳个广场舞等都不错的,既能锻炼身体,又能减轻 更年期的一些综合症状的,而且室外空气较好,经常锻炼可以预防骨质疏松。
保证充足睡眠
注意睡眠的充足。更年期的女性要注意保证充足的睡眠,一般每天要睡够7--8个小时,而且要提高睡眠质量,不能醒睡,不能熬夜了,这一段时期的睡眠很重要的,千万不要马虎大意,不能为了工作就影响一辈子的身体了。
更年期注意保持心理平衡
白痴健康的心理,放松自己的心情。很多女性到了更年期就变的脾气暴躁,易怒,而且心理很脆弱,很容易导致心理失衡,所以要注意调整心态。有空多出去旅游,放松心情,对平稳度过更年期是很有好处的,而且要注意调整好人际关系,多和亲戚邻里交流。更年期女性要预防外生殖器感染
避免感染,防止疾病。女性更年期的养生要注意防外生殖器感染,因为防外生殖器在更年期处于萎缩,自身抵抗力比较弱了,很容易受到细菌的感染,因此夫妻同房要注意卫生,预防泌尿系统感染和阴道炎等发生。要经常用盐水洗下体比较好。
注意避孕,不要大意。
女性更年期到了之后,很多夫妇以为不用避孕了,其实不要大意,除非停经一年以上才不用避孕了,否则还是有怀孕的可能的,而万一受孕,很麻烦和危险的。所以丈夫为了妻子健康,同房应该注意有所措施。
女性更年期有避孕的必要吗
更年期女性到底是否有必要避孕呢?
女性更年期是指月经完全停止前数月至绝经后若干年的一段时间,一般更年期女性是指45-55岁的人群。一般女性进入更年期后,月经开始发生变化,出现月经不规律,直至月经彻底干净,此期间女性的生育能力逐渐丧失,性生活能力下降,因而开始对是否有必要继续采取避孕措施产生质疑,一些人甚至干脆就不再避孕,结果往往导致意外怀孕。事实上,更年期女性避孕是必要的,如果不避孕,依然有怀孕的可能,而且存在较高的宫外孕的风险。
因为从女性的生理进程来看,更年期女性的生殖功能并不是突然中止的,而是一个逐渐衰退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卵巢功能逐渐衰退,其外在表现就是月经的变化,可能表现为月经不规则或月经稀少,直至彻底绝经。
女性更年期要注意避孕?
妇女进入更年期后,生育能力在逐渐下降、直到消失,那么是不是妇女进入更年期后就不再需要避孕了呢 - 专家回答说:如果有过夫妻性生活一样的要进行避孕。不过性学专家指出:一般在最后一次月经后再使用避孕方法1整年,以后方可放心停止避孕了。
中国有句俗话:“够不够,四十六,有没有,四十九。”意思是说,有些妇女在46 岁、49 岁时仍有妊娠的可能。换句话说,并不是到了更年期,妇女就完全丧失了生育能力。相反,有些更年期妇女如果在性生活时不采取避孕措施,仍有可能怀孕。若掉以轻心,这种侥幸心理必然会给工作和生活平添许多麻烦:不仅人工流产后会有感染、出血等问题,严重者还会加重更年期的各种症状。
由此可知,虽然更年期女性的月经不规则,经量也明显稀少,但卵巢功能尚未完全消失,仍有不规则的排卵,而只要有成熟的卵泡排出,就有怀孕的可能,而此时女性的输卵管运输功能明显降低,也就增加了宫外孕的风险。因此提醒广大的更年期夫妇还要坚持采取有效的避孕措施,直至女性彻底绝经,以免女性遭受不必要的伤害。
在日常生活中,女性朋友们一定要注意避孕,尤其是更年期女性。
选择适合自己的避孕方式
1、新婚时期:新婚期的避孕措施应以简单、容易掌握、不会给今后的妊娠带来影响为原则,口服短效避孕药是最佳选择。
2、怀孕及哺乳期:为了不影响幼儿发育及乳汁分泌,这个时期的女性最好选择一些物理方法,如在产后6周检查时放置宫内节育器(俗称“上环”)。使用避孕套、女用避孕膜、阴道药环、皮下埋植剂等也是不错的选择,且产后42天就可以开始使用。
3、探亲阶段:短暂相会容易使女性正常的排卵规律被打乱,再加上探亲时间不能根据月经周期安排,所以使用探亲避孕药最合适。此外,也可以使用避孕套、避孕栓、避孕药膜等外用避孕方法。如果是计划好的探亲,或者探亲时间超过半个月,可于当月的月经来潮第5天起服用短效口服避孕药。
4、特殊患病期:很多慢性病对女性避孕措施提出了较高要求。例如糖尿病患者不宜服用避孕药;患有急慢性盆腔炎、重度宫颈炎等疾病的女性不宜放置宫内节育器,这类女性最好在医生推荐下选择避孕方法。
5、更年期:更年期女性月经逐渐出现紊乱,排卵没有规律,避孕方法首选放置宫内节育系统。它在实现避孕目的的同时,还可以配合更年期的治疗,即口服雌激素,以避免女性诸多更年期反应。
紧急避孕药会诱发子宫肌瘤
40岁以上的女性由于接近更年期,雌激素容易不稳定,若是再选择服用避孕药的话,会使雌激素越积越多,进而诱发子宫肌瘤。
一般来说,避孕药主要成分是雌激素和黄体素。中年女性,因为马上要进入更年期了,身体内的雌激素常常忽高忽低。如果此时服用避孕药,将人为地增加雌激素含量,容易造成雌激素水平紊乱。长此以往,体内的雌激素越积越多,月经容易受影响,甚至会出现不规则阴道流血、乳房胀痛,以及助长原有的子宫肌瘤,诱发子宫内膜癌、宫颈癌等。
特别是紧急避孕药,40岁以上的女性更是不要碰。因为,紧急避孕药的用药剂量明显高于常规避孕药,服用一次紧急避孕药量相当于6次的短效避孕药量。如果短期内多次重复使用,显然会增加雌激素紊乱。
通常情况下,服用短效避孕药6~7年,长效药避孕药3~4年就应该考虑更换避孕方式了。服用期间,最好在每次月经结束后做乳房自我检查,每一年接受子宫颈抹片检查。
通过以上介绍,相信大家都明白了为何避孕药也能引发子宫肌瘤了,建议40岁以上的女性,尽量不要服用避孕药,采用其他方式进行避孕,以免诱发子宫肌瘤,被病痛所扰。
女性更年期避孕须知
不少女性试过以口服避孕丸作为常用避孕方式.的确,口服避孕丸既方便快捷,并且,避孕的安全性也不算低.此外,口服避孕丸还能调节月经周期,更可预防卵巢及子宫内膜肿瘤,对中年女性尤其有益.
然而,由于绝大多数的口服避孕丸含有大剂量雌性激素,超出接近更年期女性需要量的五、六倍,所以,更年期女性并不适宜用口服避孕丸来避孕.
至于打避孕针,虽然临床上并不认为会对身体造成伤害,却会导致月经不规则,对大多数更年期女性也不适用.
用安全套是许多人乐于尝试的,只要用得其法,避孕率是相当高的,并且还可预防部分阴道感染.
但是,当女性接近绝经期时,较易产生子宫脱垂及子宫肌瘤,这类情况,在使用女性安全套时会出现一些技术上的困难.
多发性子宫肌瘤如何引起的
1、不良饮食习惯:根据证明,常吃肉食的女性发生子宫肌瘤的几率比常吃蔬菜的女性高,这是因为维生素可以降低子宫肌层对雌激素的敏感性,对神经内分泌系统有调节作用,特别是维生素c。所以女性要少吃油炸类的肉类,不要宿醉,也不要经常的熬夜。推荐阅读:子宫肌瘤的最好治疗方法
2、频繁服用避孕药:避孕药物的主要成分是雌激素和孕激素,就从临床发现,避孕药中雌激素的含量越高,不良反应就越大,不仅会刺激子宫肌层,产生子宫肌瘤,还会导致女性血栓的风险。因此女性不要经常的服用避孕药,以免多发性子宫肌瘤的出现。
3、未育女性更年期提前:女性一生原始卵泡数目有限,排卵的年限约有30年。妊娠期和哺乳期,由于激素作用,卵巢暂停排卵,直至哺乳期的第4~6个月才恢复,卵巢由此推迟了一定数量的排卵,有生育史的女性要较晚进入更年期。而未育女性得不到孕激素及时有效保护,易发生激素依赖性疾病,子宫肌瘤就是其中之一。
4、性生活失调:长期性生活失调,容易引起激素水平分泌紊乱,导致盆腔慢性充血,诱发子宫肌瘤。
5、情绪抑郁:现在女性朋友不仅受到家庭的压力还受到工作的压力,容易产生抑郁情绪。如果再赶上了更年期,就会促使雌激素分泌量多,最终导致子宫肌瘤的发生。因此女性朋友要适当的调节自己的心情,多参加一些户外活动,多参加各种社交活动等。
更年期女性应如何避孕
更年期女性应如何避孕
专家指出,其实,卵巢功能衰退是有一个过程,并非一年或两年就结束的,所以,这段时间只能说是生育功能减退,而不能说没有生育能力,若不避孕仍有可能怀孕。所以,更年期女性也要学会如何避孕。
一、宫内节育器
原来放置有避孕环的妇女,在更年期月经紊乱初期,如无不良反应仍可继续留置;若出血频繁或出血过多,可考虑提前取出,以免掩盖更年期疾病,贻误诊治。
在更年期,子宫并不会明显缩小,子宫的萎缩在绝经以后才会明显。因此,把更年期的腰背酸痛归咎于“逐渐萎缩的子宫不适应节育环”是没有道理的。腰背酸痛可能是由于骨质疏松或其他原因引起,应进一步检查、治疗。目前,取环技术非常成熟,女士们大可不必因担心取环困难而提前取下。
取环应在绝经后一年,如提前取出就要改用其他的避孕方式。
二、避孕套
应坚持每次同房时使用。避孕套无不良反应,只要使用得当,避孕率相当高,并且还可以预防交叉感染。如阴道干涩,可在套上涂上避孕膏或人体润滑剂以增加润滑度。
三、外用避孕药
比如避孕栓在体温条件下可以融化,性交前5分钟放入阴道内,既能杀精避孕,又能润滑阴道。
那么,更年期女性什么时候可以不再需要采取避孕措施?严英医生说,大多数女性在停经后9-12个月之间,通常还会来一次月经。因此,一般在最后一次月经后再避孕1年,就可放心停止避孕了。
需要强调的是,女用避孕药是通过改变体内正常激素水平而影响排卵和受孕过程,而达到避孕目的。但40岁以上的妇女不适宜长期服用避孕药,因为进入更年期后,卵巢功能减退,月经开始紊乱,避孕药抑制排卵可能更易造成内分泌紊乱,故不适宜长期服用。如果原来是通过服用避孕药避孕者,这时宜改用其他避孕措施。
6类女性最易患卵巢早衰
1、皮肤衰老、身材走形的女性:皮肤发黄、斑点皱纹增多、腰腹、乳房松垮变形,是卵巢开始萎缩的预兆。
2、更年期女性:更年期是女性绝经前的过渡期,年龄越早,症状越明显的女性,卵巢萎缩程度越严重。
3、卵巢功能差的女性:女性卵巢功能差,雌激素分泌下降,骨质疏松、乳腺癌、卵巢囊肿、心脑血管疾病随之来。
4、月经不调的女性:月经是卵巢功能是否正常的标志,月经紊乱、失眠多梦,不仅老得快,还易患妇科病,绝经的年龄也提早5-10年。
5、流过产或长用避孕药的女性:流产和避孕药是对内分泌的恶性干扰,卵巢受损严重,卵巢衰老就显老,体质也变差。
6、有妇科炎症的女性:妇科炎症带来的异味、湿热瘙痒让性生活如同受刑。
女性更年期常见的症状
1、肥胖。一般超过正常体重15~20%者为肥胖,更年期是女性发胖的主要时期,尤其是腹部及臀部等处的脂肪最容易堆积起来。
2、月经改变。
(1)不规则子宫出血:因停止排卵而发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
(2)月经稀发:指月经周期超过35天,因排卵稀少引起,常伴经血量减少。
(3)月经频发:指月经周期短于21天,常伴有经前点滴出血至出血时间延长。其发生原因多为黄体功能不足。
(4)闭经:卵巢合成性激素大幅度减少后,子宫内膜失去雌激素及孕激素的影响而处于静止状态,因而不再增殖及脱落,此时发生闭经。
3、自主神经系统不稳定症状。如心悸、眩晕、失眠、皮肤感觉异常等。常伴随潮热症状,少数妇女无潮热发作,只表现此类症状的一种或数种。
4、潮热与潮红。是更年期最突出的症状,发生率约80%。表现为阵发性热感,起于面部,向颈部、胸部扩展,伴有弥漫性或片状皮肤发红,而后伴有出汗,此为潮红,如只有热感而无潮红、出汗,称之为潮热。两者常同时出现,多在午后、傍晚及夜间发作,持续时间可从数秒至数分钟,甚更长,轻者每日数次,重者十余次或几十次。一般汗后有畏寒感。
5、皮肤恶化。皮肤毛发均发生明显变化,皮肤干燥、弹性逐渐消失,时有瘙痒,出现皱纹,特别是暴露处,如面颈手等部位更为明显。
6、心血管症状。心悸及“假性心绞痛”:常觉心悸,心前区疼痛,胸部压迫感,类似心绞痛发作,但与体力活动无关,用硝酸甘油无效,雌激素可缓解。常有阵发性心动过速或过缓,心律不齐等,但心电图往往正常,未发现器质性病变。
7、骨及关节肌肉症状。关节及肌肉疼痛,更年期妇女常发生急性或慢性肌肉痛,多见于肩、颈、腰骶、骶髂关节等部位。劳累或受寒可加重,休息后缓解。关节痛多见于膝关节、腰骶关节、髋关节及手指关节等。骨质疏松:以累及脊柱为主,表现为腰背痛。较易发生骨折,以股骨颈、腕骨、脊椎骨折常见。
8、性欲改变。围绝经期妇女常常自述性欲下降,但并没有性交痛及性交困难;少数妇女性欲亢进。追究性欲减退的原因,多数认为“年龄大了,不需要了”,其实质是一种认识上的错误及心理障碍,认为自己已老,性能力已减退;或者认为性生活只是为了生育,因而没有必要了,从而在性生活中缺乏主动及兴趣,甚至怀疑自己已经没有性的吸引力,而增加对性生活的干扰与不和谐。
9、肿瘤易发。更年期为常见肿瘤的高发年龄。常见的有子宫肌瘤、子宫颈疾病、卵巢肿瘤等。如能早些发现早治疗,可提高治疗效果及患者生存率。
多发性子宫肌瘤的病因
了解多发性子宫肌瘤的病因,不仅可以帮助疾病的治疗,还可以让更多女性朋友有效预防这样的良性肿瘤。从病因来看,多发性子宫肌瘤多是因为不良的饮食习惯、频繁服用避孕药以及性生活失调导致的。下面,我们一起来详细了解一下!
1、不良饮食习惯:根据证明,常吃肉食的女性发生子宫肌瘤的几率比常吃蔬菜的女性高,这是因为维生素可以降低子宫肌层对雌激素的敏感性,对神经内分泌系统有调节作用,特别是维生素c。所以女性要少吃油炸类的肉类,不要宿醉,也不要熬夜。
2、频繁服用避孕药:避孕药物的主要成分是雌激素和孕激素,就从临床发现,避孕药中雌激素的含量越高,不良反应就越大,不仅会刺激子宫肌层,产生子宫肌瘤,还会导致女性血栓的风险。因此女性不要经常的服用避孕药,以免多发性子宫肌瘤的出现。
3、性生活失调:长期性生活失调,容易引起激素水平分泌紊乱,导致盆腔慢性充血,诱发子宫肌瘤。
4、未育女性更年期提前:女性一生原始卵泡数目有限,排卵的年限约有30年。妊娠期和哺乳期,由于激素作用,卵巢暂停排卵,直至哺乳期的第4~6个月才恢复,卵巢由此推迟了一定数量的排卵,有生育史的女性要较晚进入更年期。而未育女性得不到孕激素及时有效保护,易发生激素依赖性疾病,子宫肌瘤就是其中之一。
5、抑郁情绪:由于生活和工作上压力大,很多女性朋友容易产生抑郁情绪。如果再赶上了更年期,就会促使雌激素分泌量多,最终导致子宫肌瘤的发生。因此女性朋友懂得调节自己的情绪,多出去户外走走,不开心的事不要太放在心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