缓解痛经的穴位有什么
缓解痛经的穴位有什么
第一、子宫穴,它位于下腹部,肚脐下四寸的正中间,旁开正中线三寸的距离各一点就是。按揉子宫穴是对女性生殖器官最直接的手法,具有活血化瘀,理气止痛的作用,治疗效果非常明显。按摩方法:用双手食指、中指用力按压两旁子宫穴,慢慢的揉按,以稍稍感到酸胀为准,按揉五分钟。
第二、三阴交穴:它位于小腿的内侧,胫骨内侧缘后方。按揉三阴交,对女性所患的妇科疾病疼痛都可以起到缓解作用,具有引火下行的作用。按摩方法:用一侧的拇指指腹揉捻对侧的三阴交穴,揉按一分钟待有酸胀感后,换另一侧。
第三、血海穴:它位于在大腿内侧,将腿成九十度角摆放,在膝盖内侧的凹陷地方有一块肌肉,肌肉的上端就是血海穴。揉按血海穴,具有可以引血归经,治疗多种疾病的作用。按摩方法:两个大拇指按压这个穴位,揉按五分钟,然后换另一侧。
第四、太冲穴:它位于脚大趾与第二趾之间。揉太冲,不仅可以缓解痛经,还可以治疗其他妇科疾病,具有明显疏肝止痛的作用。按摩方法:用一侧拇指指腹揉捻对侧太冲穴,揉按一分钟待有酸胀感后,换另一侧。
痛经止痛穴位按摩
按摩方法:可以用用双手食指以及中指对两旁子宫穴进行按压,可以适当用力,缓缓的进行点揉,当酸胀是当时,连续5分钟,揉至腹有热产生。
气海位于关元穴与肚脐的中间,气海穴在妇科疾病治疗地位重要,月经不调,痛经,经闭,崩漏,都可按摩气海穴。按摩手法与子宫穴类似。可以缓解疼痛。
除了对子宫穴位的按摩,也可对常见的足部穴位按摩进行缓解疼痛。主要穴位有以下。
太冲穴:位于脚大趾与第二趾之间。对太冲的按摩可以有效缓解疼痛,不仅可以治疗痛经,对其他妇科疾病也有功效。按摩时,指腹揉捻右太冲穴,有酸胀感为宜,适当按揉后还手换手对穴位继续进行按揉。
另外一个重要的穴位是三阴交,顾名思义,三阴交穴分是足厥阴肝经、足太阴脾经、足少阴肾经,这三条经脉的交会。交会的穴位按摩会有更加的功效。对这个穴位的按摩可以缓解很多症状,利肾化血。可以缓解痛经等症状外,也对一些肾虚等男性病有益。
按摩手法为在每次月经前1周左右的时间点揉三阴交。方法是将拇指立起来,放在三阴交的穴位上,向胫骨内抠按,揉大约1分钟,停下来再揉1分钟,反复5~6次。
痛经不能根治,但是可以防御,在经期间,痛经、月经不调患者的饮食应以清淡且富有营养为主,注意补铁以及维生素C。这些微量元素可以促进生血机能。使你在经期间免受其他痛苦困扰。
按摩穴位缓解痛经
(1)、按摩足三里穴
用一只手的掌心按准膝盖的顶部,中指下伸的顶端,向外一横指即是三里穴。可以用针灸,也可以用拇指反复按压。
(2)、按摩上腹部
仰卧于床,先将两手搓热,然后将两手放在上腹部,先由上至下按摩60~100次,再从左至右按摩60~100次,最后转圆按摩60次,以局部皮肤红润为宜,每日早晚各一次。
(3)、按摩血海穴
该穴位于人体的大腿内侧,从膝盖骨内侧的上角,上面约三指宽筋肉的沟,一按就感觉到痛的地方。按摩方法是先搓热两手,然后按在血海穴上,按顺时针方向按摩五分钟。
(4)、按摩指压点
足部含有一些指压点,被认为与骨盆部位的气路相连。在脚踝双边的凹陷处,皆有指压点。轻轻地用拇指与其它指尖捏后,延着跟腱而上,直至小腿肌。右脚作完,换左脚,各指压数分钟。
缓解痛经的穴位
从中医的角度来看,每个穴位总是对身体的器官起着很大的作用,所以通过穴位按摩或者是穴位针灸,总是能很好解决一些病症,只是每个穴位都有其针对性,那什么穴位能够很好的缓解痛经穴位呢?其实按照医学资料所示,能够缓解痛经的穴位主要是太冲穴、叩打腰骶部、擦小腹和揉子宫穴、足三里、三阴交穴等。针对不同的穴位,按摩方法也有所不同,对于每个穴位的具体按摩方法,我们接下来也会做出详细的介绍,而按摩穴位缓解病痛则是要求手法准确,不然的话也算是白费功夫。
女人如何缓解痛经
1、补充矿物质
女性在痛经的时候还应该要注意补充矿物质,如钙、镁、钾等,这些矿物质都可以有效的帮助女性缓解痛经的症状。
2、避免咖啡因
女性在月经期间一定要注意避免咖啡因,咖啡、浓茶、可乐等都是不可以喝的,这里面都含有咖啡因的成分,会使人神经紧张,加重痛经的症状。
3、注意做好保暖措施
女性在月经期间一定要注意保暖,加速身体的血液循环,是肌肉可以松弛,这样是有助于缓解痛经的症状的。在就是要多喝一些热水,这对于缓解痛经也有帮助。
4、注意避寒
女性要缓解痛经的症状就一定要注意避寒,比如说在月经期间不要碰凉水,也不要去游泳,另外也不要坐卧在比较湿的地面上等,这样才可以帮助缓解痛经的症状。
5、适当服用一些止痛药
如果实在是痛的很厉害的话那么可以适当的服用一些止痛药,比如说芬必得一类的,一般来说效果好的止痛药可以在半个小时左右缓解疼痛,但是不能依赖止痛药。
6、服用维生素
现在很多女性之所以在经期会有痛经的现象就是因为缺乏了维生素而导致的,对于这样的情况想要缓解痛经就必须要适当的补充维生素,可以是平时的时候服用,也可以是在月经来时服用,一天可以吃数次。
7、点穴按摩
从中医的角度,人的穴位对应不同的症状,穴位按摩有助舒缓不适。痛经时,可试在以下穴位按摩:
关元穴:重要的保健穴位,具有补培元气的功效,可治带下、经痛、月经不调,正确位置是肚脐下三吋处。
中极穴:人体重要穴位之一,具有治疗月经不调、经痛、崩漏的功效,位于肚脐下四吋处。
方法:每个穴位按压两至三分钟,直至有局部酸胀的感觉即可。
8、改善不良姿态
站姿和坐姿不良也会引致痛经?事实是脊椎与子宫以韧带相互连结,姿势不正确会造成子宫颈口变窄及子宫倾斜等问题,经血不能顺利排出便会引致痛经。久坐对腹股沟会造成压迫,令子宫附近的肌肉血液循环不良,所以平日要注意保持正确的姿势,坐久了更要不时走动。
痛经怎么快速止痛 穴位按压
下腹部的关元穴、气海穴是治疗痛经等妇科病的最快方法,关元穴在肚脐下3寸,气海穴在肚脐下约1.5寸。
方法:痛经的时候可以用两手拇指点按这两个穴位,也可以用家里的备用热水袋或电热宝进行热敷来缓解疼痛。
手上的合谷穴是缓解痛经的最快方法。特别适合在学习、开会和工作单位等公共场所使用。
位置:合谷穴是止痛第一穴位,痛经的时候这里按起来会痛。取穴时一手拇指和其它四指并拢,在大拇指和食指掌背部肌肉隆起的部位(轻按时会有痛感)。
方法:按摩时用另一手的拇指点按20下,左右手共40下,以感觉酸痛能难受为度。注意体质差者刺激不宜强,孕妇不宜按摩。
小腿部的三阴交是缓解痛经的常用穴位。
位置:三阴交为足太阴脾经、足少阴肾经、足厥阴肝经交会之处,在足内踝尖直上三寸,胫骨后缘,左右各一。取穴时用并拢的四指沿腿在足内踝向上量取,以用手可摸到一个痛点为宜。一般按压3—5分钟疼痛就会缓解。
功效:三阴交有健脾益血、调肝补肾、安神助眠等保健功效。经本人临床实践,对缓解痛经效果比较明显。
小腿部的地机穴也是缓解痛经的最快方法,它是足太阴脾经的郄穴。
位置:地机穴位于阴陵泉穴下3寸,取穴时用并拢的四指沿阴陵泉向下量取,以用手可摸到一个痛点为宜。注意要用拇指尖沿骨头向内抠才有明显效果。
功效:地机穴有健脾渗湿、调经止带的功效,适用于月经不调、痛经、阴道炎等症。
背部的气海俞穴和关元俞穴也是缓解痛经的最快方法。
位置:这两个穴位找起来不太容易确定。取穴时找到腰椎部,在其两边旁开1.5寸处上下按摩,找到痛点就是。这个需要在别人的帮助下才能完成,但效果明显,按摩1-2分钟就有明显效果。这个部位也适于用来热敷,效果更加明显。
足底含有一些与骨盆气路想通的指压点。在脚踝两边凹陷处,用拇指与其它指尖从跟腱向上到小腿肌进行轻轻揉捏,每次指压数分钟。也可以很快的缓解痛经。
缓解痛经的穴位 血海穴
位置:位于人体的大腿内侧,髌底内侧端上2寸,股四头肌内侧头的隆起处。取穴需屈膝,将掌心盖住膝盖(右掌按左膝盖,左掌按右膝盖),五指朝上,手掌自然张开,大拇指端下面对应的就是血海穴。
功效:该穴位具有理血活血、调经、健脾化湿等功效,主治妇科系统疾病如痛经、月经不调、闭经,产后恶露不尽等症。也可缓解治疗皮肤瘙痒、湿疹、膝盖疼痛等症。
做法:用大拇指指腹按揉该穴位3分钟。
上述的四穴合用,可起到行气活血、温经止痛的效果。建议在经前一周就开始采用穴位按摩,能引血下行,在月经来潮后可停止按摩,按摩手法得当,经期可提前1~2天,随着经血通畅排除,痛经会随之消失或减轻。如果痛经严重,疼痛难忍,建议及时就医缓解。
治疗痛经最快的方法 穴位按摩缓解痛经
我们的小腿脚踝两边内侧有一处三阴交穴,经常按摩这个穴位有助于女性子宫和卵巢保养,由于月经是子宫壁脱落的结果,因此女性的子宫保养是尤其重要的,在月经来的时候多按摩这处穴位,可以有效缓解痛经的苦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