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缓解痛经的穴位 按对了有奇效

缓解痛经的穴位 按对了有奇效

1.太冲穴。

位置在脚大趾与第二趾之间。用左手拇指指腹揉捻右太冲穴,右手拇指指腹揉捻左太冲穴。

2.三阴交穴。

位置在小腿内侧,当足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方。

3.血海穴。

屈膝,在大腿内侧,髌底内侧端上2寸,当股四头肌内侧头的隆起处。

4.子宫穴。

它位于下腹部,脐下4寸处左右,旁开正中线3寸的距离各一点。按摩时用双手食指、中指按压住两旁子宫穴,稍加压力,缓缓点揉,以有酸胀感为度。

注意事项

按摩治疗痛经时,要用拇指指腹分别揉捻穴位,每个穴位按摩5分钟,以有酸胀感为宜。一般在经前一周开始,月经来潮后停止。

非经期的时候按摩这几个穴位可以预防痛经的发生,若结合艾灸对这几个穴位施治,效果会更好。

缓解痛经的穴位

从中医的角度来看,每个穴位总是对身体的器官起着很大的作用,所以通过穴位按摩或者是穴位针灸,总是能很好解决一些病症,只是每个穴位都有其针对性,那什么穴位能够很好的缓解痛经穴位呢?

其实按照医学资料所示,能够缓解痛经的穴位主要是太冲穴、叩打腰骶部、擦小腹和揉子宫穴、足三里、三阴交穴等。针对不同的穴位,按摩方法也有所不同,对于每个穴位的具体按摩方法,我们接下来也会做出详细的介绍,而按摩穴位缓解病痛则是要求手法准确,不然的话也算是白费功夫。

痛经按摩哪里缓解 缓解痛经按摩这些穴位

地机穴位于小腿内侧,胫骨内策踝下4横指的位置,这个穴位是是足太阴脾经的郄穴,中医学认为,脾有生血作用,直接为子宫行经提供物质基础,郄穴为气血深藏聚集处,能疏调脾经经期,有痛经毛病的女性,在月经前几天和经期自己按摩地机穴,可以达到调经止痛的功效。

三阴交穴位于小腿内侧,足内踝尖上3寸的地方,在人体下肢有三条属阴的经脉,分别是足厥阴肝经、足太阴脾经、足少阴肾经,三阴交就是这3条经脉的交会,按揉这个部位对气血调节特别有帮助,有痛经苦恼的女性在每次月经前一周左右的时间点揉三阴交穴可以起到缓解痛经的作用。

太冲穴位于大脚趾与第二个脚趾之间,用左手拇指指腹揉捻右太冲穴,以有酸胀感为宜,一分钟后再换右手膜质指腹揉左太冲穴一分钟,能起到明显的疏肝止痛作用,同时还可以有效缓解其他妇科疾病导致的不适症状。

子宫不好按摩什么穴位

一、子宫不好按摩什么穴位

穴位治疗是我国独特的中医治疗方式之一,是历经数千年而不衰的中医精髓之所在。一起来看,如何用简单的穴位按摩调理子宫吧:

合谷穴缓解痛经好帮手

穴位功效:月经来时疼痛、月经不规则或连续3个月未来,按压合谷穴可以帮助舒缓疼痛,改善月经不调及失眠现象。

女性痛经应该如何治疗

1、服用止痛药。

必要的时候女孩们可以服用一些止痛的药物来快速缓解疼痛,很多人可能不知道最有效的止痛法就是在痛经出现之前吃止痛药。医生建议,女士在月经前服一粒止痛药,然后根据包装上的服药指示连续服用几天,直至痛经完全消失,但不宜常吃,因为止痛药止痛容易产生耐药性和激素治疗副作用大,更会造成神经系统功能紊乱,记忆力降低、失眠等不良后果。用药最好是经过专家的指导用药,不要胡乱用药。

2、穴位按摩法。

穴位按摩和针灸师中医防护痛经的精髓。有时间条件允许的话还可以用一些自我的按摩穴位的方法来缓解痛经,足部含有一些指压点,在脚踝双边的凹陷处,皆有指压点。轻轻地用拇指与其它指尖捏后,顺着跟腱而上,直至小腿肌。右脚作完,换左脚,各指压数分钟。

3、热敷。

还可以用一些热敷的方法,用热鸡蛋或者是热水袋放于腹部进行快速温热,都可以起到时快速促进血液的快速流通,促使经血快带排出,达到止痛的目的,有效缓解痛经。这也是生活中人们常见的用来快速止住痛经的常用的方法,也是一个很简单有效的方法。

穴位按摩缓解女性痛经

1、太冲穴

太冲穴的位置在我们脚上大脚趾和第二个脚趾之间。我们用左手的拇指指腹按右边的太冲穴,反之,用右手拇指指腹揉捻左太冲穴。

2、三阴交穴

位置在小腿内侧,当足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方。

3、血海穴

屈膝,在大腿内侧,髌底内侧端上2寸,当股四头肌内侧头的隆起处。

4、子宫穴

它位于下腹部,脐下4寸处左右,旁开正中线3寸的距离各一点。按摩时用双手食指、中指按压住两旁子宫穴,稍加压力,缓缓点揉,以有酸胀感为度。

中医怎样治疗痛经

中医穴位按摩

小腿部的三阴交是缓解痛经的常用穴位。为足太阴脾经、足少阴肾经、足厥阴肝经交会之处,在足内踝尖直上三寸,胫骨后缘,左右各一。经本人临床实践,对缓解痛经效果比较明显。

取穴时用并拢的四指沿腿在足内踝向上量取,以用手可摸到一个痛点为宜。一般按压3—5分钟疼痛就会缓解。

功效:有健脾益血、调肝补肾、安神助眠等保健功效。

关元穴

下腹部的关元穴、气海穴是治疗痛经等妇科病的有效穴位,关元穴在肚脐下3寸,气海穴在肚脐下约1.5寸。痛经的时候可以用两手拇指点按这两个穴位,也可以用家里的备用热水袋或电热宝进行热敷来缓解疼痛。

合谷穴

手上的合谷穴是缓解痛经的有效穴位。特别适合在学习、开会和工作单位等公共场所使用。合谷穴是止痛第一穴位,痛经的时候这里按起来会痛。取穴时一手拇指和其它四指并拢,在大拇指和食指掌背部肌肉隆起的部位(轻按时会有痛感)。按摩时用另一手的拇指点按20下,左右手共40下,以感觉酸痛能难受为度。注意体质差者刺激不宜强,孕妇不宜按摩。

经期穴位按摩操缓解痛经

该穴位于小腿内侧,足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方。有痛经问题的女性,可在平时轻轻用拇指揉按该穴,左右各指压3分钟;还可以用艾条灸疗。将从药店买回的艾条点燃放在靠近穴位处,以局部皮肤温热而不烫伤为度,每穴灸10分钟。要注意的是,月经来潮后不要强烈刺激该穴,否则可能引起经血增多。

经期穴位按摩操:

搓揉手掌:双手掌相对密合,用力搓揉49次,使双手掌温热,温暖手上三阴经。

按摩三阴交穴:翘起二郎腿,用姆指按摩三阴交穴49次,一般内分泌失调患者经常在本穴有明显压痛。三阴交穴位在足内踝尖直上三寸(约四横指),靠胫骨后缘处。

按摩血海穴:正坐屈膝,用拇指按摩同侧血海穴49次,血海穴位在股骨内髁上二寸。

按摩小腹:用手掌轻揉小腹49次,小腹部有任脉的关元、气海,关元穴位于脐正中直下三寸(约四横指)处;气海穴位在肚脐正中直下一寸五分。

按摩腰部肾俞穴:双手掌向后放在腰部,在肾俞穴上面来回按摩49次,肾俞穴位在第二腰椎棘突旁开一寸五分。

相关推荐

缓解痛经穴位

很多女性都痛经的烦恼,用药虽然能达到止痛的效果,但是同时也会带来副作用,如果能缓解痛经穴位,那就能在安全的前提下达到预防和缓解痛经的效果,下面,我们具体来了解下。 子宫穴: 位置:子宫穴位于下腹部,脐下一横掌处(脐下4寸)正中。左右旁开四横指(旁开正中线3寸)的距离各一点即是此穴。 点揉子宫穴,刺激子宫穴是直接针对女性生殖器的调理手法,疗效显著,具活血化淤、理气止痛的作用。 摩方法:用双手食指、中指压住两旁子宫穴,稍加压力,缓缓点揉,以酸胀为度,操作5分钟,以腹腔内热感为最佳。 三阴交穴

缓解痛经穴位

缓解痛经穴位 现在就结合自己平时的经验,给大家推荐几种简单快速缓解女性痛经的方法,供大家做个参考,希望对大家所帮助。 1下腹部的关元穴、气海穴是治疗痛经等妇科病的穴位,关元穴在肚脐下3寸,气海穴在肚脐下约1.5寸。痛经的时候可以用两手拇指点这两个穴位,也可以用家里的备用热水袋或电热宝进行热敷来缓解疼痛。 2手上的合谷穴是缓解痛经穴位。特别适合在学习、开会和工作单位等公共场所使用。合谷穴是止痛第一穴位痛经的时候这里起来会痛。取穴时一手拇指和其它四指并拢,在大拇指和食指掌背部肌肉隆起的部位

痛经摩哪些穴位可以缓解

摩子宫穴 子宫穴具活血化瘀、理气止痛的效果,经期前后摩均治疗及预防作用。 摩八髎穴 八髎穴对泌尿生殖系统方面的疾病治疗和预防作用,尤其针对女性生殖系统,摩八髎运行气血,活血化瘀的效果,痛经时使用揉及压的手法,效果都不错。 摩太冲穴 大冲为肝经的穴位,具疏肝解郁、行气止痛的效果,助于减缓痛经压合谷穴 很多穴位止痛效果,合谷穴就是其中一个,它具镇静止痛,通筋活络的效果,使用揉的手法。 以上就是可以缓解痛经的4个穴位了,如果你是个会痛经的人,那么在经期前一定要特别

穴位缓解痛经需注意什么

1、点穴位时,要注意温度适宜,以免过凉刺激使疼痛加剧。在过饥、过饱和激烈运动、极度疲劳的状态下,应先休息,或调节饮食,餐后1小时后再进行自我摩。 2、摩治疗痛经时,要用拇指指腹分别揉捻穴位,每个穴位摩5分钟,以酸胀感为宜。一般在经前一周开始,月经来潮后停止。 3、点穴位前指甲要修剪光滑,防止在操作时损伤皮肤而发生疼痛、长短适中,边缘整齐,不戴戒指,防止在操作时损伤皮肤而发生疼痛、充血、感染等。 4、非经期的时候摩这几个穴位可以预防痛经的发生,若结合艾灸对这几个穴位施治,效果会更好。 5、点

子宫不好摩什么穴位

穴位治疗是我国独特的中医治疗方式之一,是历经数千年而不衰的中医精髓之所在。一起来看,如何用简单的穴位摩调理子宫吧: 合谷穴缓解痛经好帮手 穴位功效:月经来时疼痛、月经不规则或连续3个月未来,压合谷穴可以帮助舒缓疼痛,改善月经不调及失眠现象。 摩手法:先取得左手上的合谷穴后,以右手拇指在左手合谷穴上加压,一紧一松,需局部酸胀感。完左手后再右手,每两秒钟压1次,即可松开,再行压。 血海穴活血化瘀最给力 穴位功效:血海是活血化瘀的主要穴位,与血相关的病症都可以调理,穴位可以缓解月事的痛经程度

女性经期多这处保证疾病全跑

一、多身体这处保证疾病全跑 1、地机穴 每个女性来例假的时候,经常会痛经的症状出现,对于一些痛经严重的女性的时候会通过服用止痛药来缓解痛经症状,但是这只能暂时的对身体的疼痛进行缓解,治标不治本。所以说,与其通过服用药物来缓解痛经症状,还不如通过穴位的方法来缓解疼痛,这可以说是一个安全无副作用的可行方法。 地机穴位于小腿的内侧,胫骨髁下凹陷处大概4个手指的位置。中医认为此穴是脾经中的一个重要穴位,而脾是生血和统血的主要器官,能很好的为女性子宫的经络源源不断的提供所需的物质。因此经常对地机穴进行

提神宁心的穴位摩方法

穴位很神奇,穴位可以防治疾病,下面就说说这几个穴位,给自己提神宁心。 1、压后颈部第七颈椎棘突下的大椎穴,能够起到清热除湿的功效。 2、压少少阴心经(手臂内侧外缘)和心包经(手臂内侧中线),每天一次,对心痛、心悸、心胸烦闷都缓解作用。 3、压太阳穴、印堂穴,提神宁心作用。 马上试试吧。

摩四个穴位即可缓解痛经

1、太冲穴 位置在脚大趾与第二趾之间。用左手拇指指腹揉捻右太冲穴,右手拇指指腹揉捻左太冲穴。 2、血海穴 屈膝,在大腿内侧,髌底内侧端上2寸,当股四头肌内侧头的隆起处。 3、子宫穴 这个穴位在肚子的肚脐下面左右,旁边正中间一点。摩时候可以用双手的食指和中指住这个穴位,稍加压力,缓缓点揉,以酸胀感为度。 4、三阴交穴 位置在肩部内侧,当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方。 穴位缓解痛经时需要注意些什么 1、点穴位时,要注意温度适宜,以免过凉刺激使疼痛加剧。在过饥、过饱和激烈运动、极度疲劳的状态下,应先休

屁股上什么穴位

1、屁股穴位之环跳穴 侧卧屈股,股骨大转子最凸点与骶管裂孔连线的外1/3与中1/3交点处为环跳穴。压此穴能增强臀部皮下脂肪的代谢能力,消除多余脂肪,同时对下肢痿软、腰痛、阳痿、便秘等疗效。用手掌从臀下大腿根部依次向臀部推送,到达穴位时用力穴位点,每天进行20分钟。10天为一周期。 2、屁股穴位之承扶穴 承扶穴在臀横纹中点处。压此穴可增强臀大肌细胞的代谢能力,使肌纤维的活性增加,对痔疮和腰骶部疾病也效。用手心压作用在穴位上,让穴位受到压力感到酸胀,每天进行15~30分钟,10天为一周期。 3、

痛经摩哪个穴位比较好

痛经摩哪个穴位比较好呢?我们知道能够缓解痛经穴位主要是太冲穴、叩打腰骶部、擦小腹和揉子宫穴、足三里、三阴交穴等。其实很多女性被痛经问题所扰,所以穴位缓解痛经问题还是很受推崇的,虽然在我们看来,能够通过缓解痛经穴位不少,但是当自己已经被痛经折磨得自顾不暇时,究竟摩哪个穴位能更快“对症下药”起到更快的疗效呢?其实从太冲穴、叩打腰骶部、擦小腹和揉子宫穴、足三里、三阴交穴这几个穴位中,我们不难看出子宫穴和擦小腹对缓解痛经的效果比较好,因为这两个位置可谓是最接近“痛苦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