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椰子的药材鉴定

椰子的药材鉴定

1.性状鉴别:本品呈心形,直径约5~10cm,有时纵剖成两瓣;种皮棕紫红色,具众多而凹陷的网状纹理,其一侧有数条纵理(种脊),种皮薄。果肉(胚乳)厚约1cm,洁白色,内有大形空腔,新鲜食之香而可口,干时较硬,折断面光滑,富油性。气微,味微甘。如放置时间过长,胚乳变为淡黄,则有脂肪酸败气,味微辛辣。

2.显微鉴别:粉末特征:

2.1.种皮石细胞长圆锥形或狭椭圆形,长40~70μm,直径20~30μm,淡黄色至棕黄色,壁孔明显或不甚明显。

2.2.导管孔纹和螺纹,直径10~30μm。

2.3.胚乳细胞多角形至长方形,内含油滴和少数棕色块状物。

2.4.种皮细胞呈棕色不规则。

杏仁生药材鉴定

1、杏仁外种皮细胞1列,散有长圆形、卵圆形,偶有贝壳形及顶端平截呈梯形的黄色石细胞高38-95μm,宽30-57μm。埋在薄壁组织部分壁较薄,纹孔及孔沟较多;出部分壁较厚,纹孔较少或无。种皮下方为细胞皱缩的营养层,有细不维管束。内种皮细胞1列,含黄色物质。外胚乳为数列废的薄壁细胞。内胚乳为1列长方形细胞,内含糊粉粒及脂肪油。

2、野杏仁种皮表面石细胞单个或2-5个(或更多)散在于种皮薄壁细胞中,石细胞呈类、多角形、类多角形或梭形,纹孔大而密;侧面观呈贝壳形、类圆形、卵圆形、类方形、类多角形或梭形,径向27-76μm,底部宽18-60μm,突出于表皮层的部分呈半月形、弓形或圆拱形,约占高度的一半,色较淡,壁厚5-8(-10)μm,层纹及纹明显,底部壁厚3-5μm,层纹无或极少,纹孔密。

3、山杏仁石细胞表面观较宽扁,呈类圆形、卵圆形、类多角形、类方形,纹孔大而密;侧面观多为宽贝壳形、类圆形或扁梭形,少见长圆形或卵圆形,高46-84μm,宽34-68μm。

4、东北杏仁石细胞多为较高的长贝壳形,顶端较小,向基部渐宽大,高46-95μm,宽41-91μm,纹孔及孔沟均细密。

理化鉴定

1、取本品0.5g,置带塞试管中,加5%硫酸溶液3ml充分摇匀,在试管口放一用三硝基苯酚钠溶液湿润的滤纸条,塞紧塞子,试管置40-50℃水浴中加热10min,滤纸条由黄色变砖红色。(检查氰甙)

2、薄层色谱取本品0.5g,加等量碳酸钙共研碎,放入带塞三角瓶内,加石油醚(60-90℃)4ml,冷浸过夜后,滤过。残渣挥干石油醚,加入乙醇4ml冷浸过夜,滤过。滤液浓缩作供试品。以苦杏仁甙作对照。分别点样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氯仿-乙酸乙酯-乙醇(2:1:2)展开,碘蒸气显色。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的相应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药物应用鉴别

杏仁与麻黄,二药均归肺经,对于风寒犯肺之咳喘证,常相须为用。然麻黄偏于发散风寒以宣肺定喘,杏仁偏于降气定喘止咳,一宣一降,肺气宣降正常,则咳嗽喘息自平。且麻黄有宣肺利水通经消肿满的作用,为治风水所常用,杏仁疏导开通,为湿温证所常用。

川芎生药材鉴定

川芎生药材横切面

木栓层为10余列细胞。皮层狭窄,散有根迹维管束,其形成层明显。韧皮部宽广,形成层环波状或不规则多角形。木质部导管多角形或类圆形,大多单列或排成“V”形,偶有木纤维束。髓部较大。薄壁组织中散有多数油室,类圆形、椭圆形或形状不规则,淡黄棕色,靠近形成层的油室小,向外渐大;薄壁细胞中富含淀粉粒,有的薄壁细胞中含草酸钙晶体,呈类圆形团块或类簇晶状。粉末淡黄棕色或灰棕色。淀粉粒较多,单粒椭圆形、长圆形、类圆形、卵圆形或肾形,直径5~16μm,长约21μm,脐点点状、长缝状或人字状;偶见复粒,由2~4分粒组成。草酸钙晶体存在于薄壁细胞中,呈类圆形团块或类簇晶状,直径10~25μm。木栓细胞深黄棕色,常多层重叠,表面观呈多角形,壁薄。油室多己破碎,偶可见油室碎片,分泌细胞壁薄,含有较多的油滴。导管主为螺纹导管,亦有网纹及梯纹导管,直径14~50μm,有的螺纹导管增厚壁互相联结,似网状螺纹导管。

川芎性状鉴别:根茎为不规则结节状拳形团块,直径1.5-7cm。表面黄褐色至黄棕色,粗糙皱缩,有多数平行隆起的轮节;顶端有类圆形凹窝状茎痕,下侧及轮节上有多数细小的瘤状根痕。质坚实,不易折断,断面黄白色或灰黄,具波状环纹形成层,全体散有黄棕色油点。香气浓郁而特残,味苦,辛,微回甜,有麻舌感。以个大饱满、质坚实、断面色黄白、油性大、香气浓者为佳。

川芎显微鉴别

根茎横切面:木栓层为10余列木栓细胞。皮层狭窄。韧皮部宽广,散有根主迹维管束。形成层环波状或不规则多角形。木质部不规则多角形。木质部导管多角形或类圆形,大多单列或排成“V”开,偶有木纤维束。髓部较大。薄壁组织散有多数油室,类圆形、椭圆形或不规则形,淡横棕色,近形成层的油室小。薄壁细胞富含淀粉粒,有的含草酸钙结晶。

川芎粉末特征:淡黄棕色或灰棕色。

①淀粉粒单粒椭圆形、长圆形、类圆形、卵圆形或肾形,直径5-16μm。长约21μm,脐点点状、长缝状或人字状;复粒由2-4粒组成。

②草酸钙结晶呈类圆形团块或圆簇状,直径10-25μm。

③木栓细胞深黄棕色,常多层重叠,表面观呈多角形,壁薄。

④油室多破碎,分泌细胞含有较多的油滴。

⑤导管多为螺纹导管,有的螺纹导管增厚壁相互联结,亿网状螺纹导管。亦有网纹、梯纹及具缘孔导管,直径14-50μm。

川芎中药化学鉴定

川芎理化鉴别

1.取粉末1克,加石油醚(30-60℃毫升,放置10小时,时时振摇,静置,取上清液1毫升,挥干后,残渣加甲醇1毫升使溶,再加2%3,5-二硝基苯甲酸的甲醇溶液2-3滴与氢氧化钾的甲醇饱和溶液2滴,显红紫色。(检查不饱和内酯类)

2.取粉末0.5克,加已醚适量,冷浸1小时,滤过。滤液浓缩至1毫升,加7%盐酸羟胺甲醇液2-3滴、20%的氢氧化钾已醇液3滴,在水浴上微热,冷却后,加稀盐酸调节Ph至3-4,再加1%三氯化铁已醇液1-2滴,于醚层界面处呈紫红色,(检查香豆精和内酯类)

3.取粉末0.5克,加水10毫升,冷浸过夜,滤过。加1%盐酸至酸性,分取滤液1毫升3份,分别加碘化铋钾、碘化钾和硅酸至酸试剂,分别产生橘红色、白色或白色滑淀。

4.取横切片置紫外光灯下观察,显亮淡紫色荧光,外皮显暗棕色荧光。

5.薄层色谱 取粉末2克,加已醚6毫升,冷浸4h,滤过。将滤液浓缩至干,残渣用氯仿1毫升溶解,作供试液。另取川川芎嗪作对照品。分别点样于同一氧化铝CAC薄层板上,以石油醚-氯仿(1:)展开,用磺化铋钾试剂显色,供试液色谱在与对照品色谱的相应位置显相同的橘黄色色斑。

6.取该品粉末1克,加石油醚(30~60℃)5毫升,放置10小时,时时振摇,静置,取上清液1毫升,挥干后,残渣加甲醇1毫升使溶解,再加2%3,5-二硝基苯甲酸的甲醇溶液2~3滴与甲醇饱和的氢氧化钾溶液2滴,显红紫色。

7.取该品粉末1克,加乙醚20毫升,加热回流1小时,滤过,滤液挥干,残渣加醋酸乙酯2毫升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川芎对照药材1克,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附录Ⅵ B)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1~2微升 ,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正己烷-醋酸乙酯(9: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置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

结语:川芎作为植物的根茎,很容易被别的植物所冒充,生活中要想识别川芎得擦亮眼睛,购买川芎一定要去正规的中药房里,千万别从路边小摊上购买。

灵芝的药材鉴定

性状鉴别

1、灵芝。子实体伞形,菌盖(菌帽)坚硬木栓质,半圆形或肾形,宽12-20cm,厚约2cm,皮壳硬坚,初黄色,渐变为红褐色,有光泽,具环状棱纹及辐射状皱纹,边缘薄而平截,常稍内卷。菌肉近白色至淡褐色;菌盖下表面菌肉白色至浅棕色,由无数细密管状孔洞(菌管)构成,菌管内有担子器及担孢子。菌柄侧生,长达19cm,粗约4cm,表面红褐色至紫褐色,有漆样光泽。气微,味淡。

2、紫芝。本品子实体形态与灵芝相似,主要区别为菌盖与菌柄的皮壳呈紫黑色或褐黑色;菌肉与菌盖下面的菌管均为锈褐色。

显微鉴别

1、灵芝。本品粉末淡棕色。菌管淡棕色,断面呈类圆形、卵圆形,直径116-190(-208)以μm,内充满担孢子。担孢子褐色,卵形,直径4-7μm,长8.5-11.5μm,一端平截,外孢壁光滑,内孢壁粗糙,具短突起,中央有时可见一大油滴。菌丝体无色,分枝状,有的微弯曲,直径2.6-5.2μm。

2、紫芝。本品显微特征与灵芝相近,但孢子直径为7-8.5μm,长10-12.5μm,内壁有显著小疣。

中药化学鉴定

1、取本品粉末2g,加乙醇30ml,加热回流30分钟,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甲醇2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灵芝对照药材2g,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照薄层色谱法(药典附录ⅥB)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4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石油醚(60-90℃)-甲酸乙酯-甲酸(15:5:1)的上层溶液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置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

2、检查总灰分不得过3.2%(药典附录ⅨK)。酸不溶性灰分不得过0.5%(药典附录ⅨK)。

白豆蔻的药材鉴定

显微鉴别

种子横切面尖梯形或不规则三角形,外周微波状。假种皮细胞多列,切向延长。种皮表皮细胞径向延长,长圆形或类长方形,长40-90μm,直径10-45μm,外被角质层。下皮细胞1列,切向延长,含红棕色或黄棕色色素。油细胞1列,褐红色或棕红色,径向延长,圆柱形,长至26μm,直径至21μm,胞腔含硅质块,外胚乳细胞含由微小淀粉粒集红成的淀粉团,并有细小草酸钙方晶。骨胚乳细胞含糊粉粒。胚细胞含糊粉粒及油滴。

皂角刺的生药材鉴定

性状鉴别

完整的棘刺为主刺及l-2次分枝;扁圆柱状,长5-18cm,基部粗8-12mm,末端尖锐;分枝刺螺旋形排列,与主刺成60°-80°角,向周围伸出,一般长约1-7cm;于次分枝上又常有更小的刺,分枝刺基部内侧常呈小阜状隆起;全体紫棕色,光滑或有细皱纹。体轻,质坚硬,不易折断。商品多切成斜薄片,一般是长披针形,长2-6cm,宽3-7mm,厚l-3mm。常带有尖细的刺端,切面木质部黄白色,中心髓部松软,呈淡红色。质脆,易折断,无臭。味谈。以片薄、纯净、无核梗、色棕紫、切片中间棕红色、慷心者为佳。

显微鉴别

刺的横切面:最外一层表皮细胞外被角质层。皮层薄,有的薄壁细胞合少量淀粉粒。中柱鞘处有厚壁纤维和厚壁细胞断续环列。薄壁细胞常合草酸钙方晶或簇晶。韧皮部呈新月形,极小。木质部发达,由木化的木薄壁细胞、纤维和导管组成。髓宽广,占整个断面的一半以上,髓细胞大形,不规则,常合少量棕色物质。

粉末特征

棕褐色,纤维性。①表皮细胞有棕色内含物及小颗粒状晶体,表面观可见气孔。②中柱鞘纤维多碎断,徽黄色,壁厚,胞腔不明显,周围薄壁细胞含草酸钙方晶,直径17-22μm,簇晶直径6-8μm,形成晶鞘纤维。纤维束厚壁性,分隔纤维,薄壁性纤维有的具单纹孔。③木薄壁细胞方形或类多角形,具纹孔。④有螺纹导管及具缘纹孔导管碎片散在。⑤髓细胞大形,具众多单纹孔。

药物应用鉴别

1.皂荚为攻散峻厉之品,无坚不破,无痰不散,能开关导滞,对痰闭症用之,可以救急。2.外疡头已突出,将溃未溃之时,利用皂角攻破其头,以代刀切,溃散之力颇强。

中药化学鉴定

理化鉴别:取本品粉末1g,加乙醇20ml,置水浴上回流15min,滤过。取滤液lml,加镁粉少量与盐酸3-4滴,显红色。

藿香药材鉴定

性状

本品茎略呈方柱形,多分枝,枝条稍曲折,长30~1500px,直径0.2~17.5px;表面被柔毛:质脆,易折断,断面中部有髓;老茎类圆柱形,直径1~30px,被灰褐色栓皮。叶对生,皱缩成团,展平后叶片呈卵形或椭圆形,长4~225px,宽3~175px;两面均被灰白色绒毛;先端短尖或钝圆,基部楔形或钝圆,边缘具大小不规则的钝齿;叶柄细,长2~125px,被柔毛。气香特异,味微苦。本品呈不规则的段。茎略呈方柱形,表面灰褐色、灰黄色或带红棕色。

鉴别

(1)本品叶片粉末淡棕色。叶表皮细胞呈不规则形,气孔直轴式。非腺毛1~6细胞,平直或先端弯曲,长约至590μm,壁具疣状突起,有的胞腔含黄棕色物。腺鳞头部8细胞,直径37~70μm;柄单细胞,极短。间隙腺毛存在于叶肉组织的细胞间隙中,头部单细胞,呈不规则囊状,直径13~50μm,长约至113μm;柄短,单细胞。小腺毛头部2细胞;柄1~3细胞,甚短。草酸钙针晶细小,散在于叶肉细胞中,长约至27μm。(2)取本品粗粉适量,照挥发油测定法(附录X D)测定,分取挥发油0.5ml,加乙酸乙酯稀释至5ml,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百秋李醇对照品,加乙酸乙酯制成每1ml含2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附录VI B)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1~2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石油醚(30~60℃)-乙酸乙酯-冰醋酸(95:5:0.2)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5%三氯化铁乙醇溶液。供试品色谱中显一黄色斑点;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的紫蓝色斑点。

马兰的生药材鉴定

性状鉴别 根茎呈细长圆柱形,着生多数浅细纵纹,质脆,易折断,断面柱形,直径2-3mm,表面黄绿色,有细纵纹,质脆,易折断,断面中央有白色髓。叶互生,叶片皱缩卷曲,多已碎落,完整者展平后呈倒卵形、椭圆形或披针表,被短毛,有的于枝顶可见关状花序,花淡紫色或已结果。瘦果倒卵状长圆形、扁平,有毛。气微,味淡微涩。

莪术的生药材鉴定

性状鉴定(1)莪术:根茎类圆形、卵圆形、长圆形,顶端多钝尖,基部钝圆,长2-5cm,直径1.5-2.5cm。表面土黄色至灰黄色,上部环节明显,两侧各有1列下陷的芽痕和类圆形的侧生根茎痕;体重,质坚实,断面深绿黄色至棕色,常附有棕黄色粉末。皮层与中柱易分离。气微香,味微苦而辛。

(2)广西莪术:根茎类圆形、卵圆形或长卵形,顶端钝尖,基部钝圆,长3.5-6.5cm,直径2-4.5cm。表面土黄色或土棕色,环节明显成不见,有点状须根痕,两侧各有1列下陷的芽痕和侧生根茎痕,侧生根茎痕较大,位于下部。质坚重,断面棕绿或棕黄色,内皮层环纹黄白色,皮层易与中柱分离,可见条状或点状维管束,气香,味微苦、辛。

(3)温郁金:根茎长卵圆形或长圆形,顶端长尖,基部多钝圆,长3.5-8cm,直径2-4cm。表面灰棕色或灰黄色,上部环节凸起,基部有下陷的须根痕,可见短的须根,有刀削痕。质坚实,断面灰黄色或黄棕色,常附有淡黄色或黄棕色粉末,可见点状或条状维管束。气香,味辛、苦。 均以质坚实、气香者为佳。

显微鉴别,广西莪术根茎横切面:木栓细胞数列,有时已除去。皮层散有叶迹维管束;内皮层明显。中柱较宽,维管束外韧型,散在,沿中柱鞘部位的维管束较小,排列较密。薄壁组织中散有油细胞,含有金黄色油状物。薄壁细胞充满糊化淀粉团块。

中药化学鉴定

理化鉴别,(1)参见“郁金”条。(2).吸收度检查:取本品中粉30g,加氯仿10ml,超声处理40min或冷浸24小时,滤至10ml量瓶中,用氯仿洗涤并稀释至刻度,摇匀。本溶液在242nm处有最大吸收,其吸收度不得低于0.45。

鹿筋的药材鉴定

干燥的鹿筋,细长条状,金黄或棕黄色,有光泽而透明。长45~65厘米左右,粗约1.5~2厘米。上端带肉质,下部有半圆形黑色蹄甲之个,亦有带4个小块蹄骨者;蹄甲处略带皮,有棕色或淡棕色短毛。质坚韧,气微腥。以身干、条长、粗大、金黄色有光泽者为佳。

(1)梅花鹿筋,本品呈细长条状,长25-43cm。粗0.8-1.2cm。金黄色或棕黄色,有光泽,半透明。悬蹄小,蹄甲黑色,光滑,呈稍狭长的半圆形,蹄垫灰黑色,角质化。蹄毛棕黄色或淡棕色,细而柔软。籽骨4块,关节面光滑,2、3籽骨似舌状,稍大,长1.2-1.4cm,宽0.5-0.7cm,1、4籽骨关节面均有1条棱脊,一侧斜面呈长条形,长0.9-1.1cm,宽0.4-0.6cm。质坚韧,难折断,气微腥,味淡。

(2)马鹿筋,本品呈细长条状,长37-54cm,粗1.4-3cm。红棕色或棕黄色,有光泽,不透明或半透明。悬蹄较大,蹄甲黑色,光滑,呈半圆锥状,顶部钝圆,蹄垫灰黑色,角质化。蹄毛棕黄色或棕色,稍柔软。籽骨4块,关节面光滑,2、3籽骨似舌状,稍大,长1.6-1.8cm,宽0.8-1cm,1、4籽骨关节面均有1条棱脊,一侧斜面呈长条形,长1.3-1.5cm,宽0.7-0.9cm,一侧斜面呈长条形,长1.3-1.5cm,宽0.7-0.9cm,一侧斜面呈长半圆形,长1.3-1.5cm,宽0.7-0.9cm。质坚韧。气微腥,味淡。

白豆蔻的药材鉴定

显微鉴别

种子横切面尖梯形或不规则三角形,外周微波状。假种皮细胞多列,切向延长。种皮表皮细胞径向延长,长圆形或类长方形,长40-90μm,直径10-45μm,外被角质层。下皮细胞1列,切向延长,含红棕色或黄棕色色素。油细胞1列,褐红色或棕红色,径向延长,圆柱形,长至26μm,直径至21μm,胞腔含硅质块,外胚乳细胞含由微小淀粉粒集红成的淀粉团,并有细小草酸钙方晶。骨胚乳细胞含糊粉粒。胚细胞含糊粉粒及油滴。[2

地笋的生药材鉴定

性状鉴别

(1)地笋茎呈方形,四面均有浅纵沟,长50-100cm,直径2-5mm,表面黄绿色或稍带紫色,节明显,节间长2-11cm;质脆,易折断,髓部中空。叶对生,多皱缩,展平后呈披针形或长圆形,边缘有锯齿,上表面黑绿色,下表面灰绿色,有棕色腺点。花簇生于叶腋成轮状,花冠多脱落,苞片及花萼宿存。气微,味淡。

(2)毛叶地笋茎节及叶面上密被硬毛,余均与地笋相似。

以质嫩、叶多、色绿者为佳。

显微鉴别

(1)地笋叶表面观;上表皮细胞垂周壁较平直,有少数非腺毛,角质层隐现波状层纹。非腺毛,角质层隐现波状层纹。非腺毛1-5细胞,表面隐现疣状突起,长75-360μm,叶脉上的毛长可达520μm,基部细胞较宽,直径32-80μm,并有少数腺毛,腺头1-2细胞,直径16-28μm,柄单细胞。下表皮细胞垂周壁波状弯曲,腺鳞较多,头部直径55-80μm,6-8细胞,亦有少数单细胞头腺毛,叶脉上非腺毛较多,长80-520μm,表面有疣状突起。气孔直轴式。

茎表面观:表皮细胞长方形,角质层有纹理;腺毛头部1-2细胞,柄单细胞;腺鳞头部直径角质层有纹理;腺毛头部1-2细胞,柄单细胞;腺鳞头部直径56-60μm,6-8细胞。气孔稀少。偶见非腺毛。

毛叶地笋叶表面观:上表皮细胞垂周壁平直,非腺毛较多,1-5细胞,长45-495μ,基部直径32-50μm,表面有明显的疣状突起,并有腺毛。下表皮细胞壁波状弯曲,腺毛较多,主脉及侧脉上均有众多非腺毛,3-6细胞,长62-600μm;腺鳞头部直径64-72μm。气孔直轴式。

茎表面观:表皮细胞多角形或长方形,角质层隐现纹理。有腺毛及腺鳞。单细胞非腺毛长20-28μm,茎的棱处有少数多细胞非腺毛,长可达750μm,表面亦有疣状突起。

理化鉴别

薄层色谱:取本品粗粉100g,置挥发油测定器中进行蒸馏,所得粗挥发油用乙水硫酸钠脱水,回收乙醚得挥发油。取挥发油0.1ml溶于石油醚1ml中作供试品液。另以α-蒎烯作对照品。分别点样于硅胶G-CMC薄板上,用已烷展开,置紫外光灯(365nm)观察,供试品液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位置,显相同的色斑。

相关推荐

石菖蒲药材鉴别

石菖蒲是一种药用价值很高的中药药材,不但可以化湿开胃,还能起到开窍豁痰,醒神益智的作用。那么石菖蒲在医学上究竟有哪些具体的功效和作用呢?在中医中又有哪些方剂需要用到它呢?今天三九小编就和大家一起来详细的学习一下芬香化湿药中关于石菖蒲在医学上应用的相关知识。 石菖蒲 石菖蒲(拉丁学名:Acorus tatarinowii),属天南星科、菖蒲属禾草状多年生草本植物,其根茎具气味。叶全缘,排成二列,肉穗花序(佛焰花序),花梗绿色,佛焰苞叶状。根茎常作药用。生长于海拔20米至2600米的地区,多生在山涧水石空隙中

亲子鉴定怎么鉴定 血型亲子鉴定

血型亲子鉴定是给需要鉴定的二者的血型做测试,对比他们的血型来辨别是否为亲生。 原理:孟德尔遗传定律指出,人类的血型会被遗传给下一代,所以子女的血型与父母的血型有着重要联系。此外,上个世纪专家们发现白血细胞的抗原也可以拿来做为参考数据,配合血型系统检测可以达到比较高的准确性。

文竹的作用有哪些

文竹概述 文竹又称云片松、刺天冬、云竹,为多年生常绿藤本观叶植物,著名的观赏植物。为百合科天门冬属植物文竹,以根入药,有治疗急性气管炎和止咳作用,具有润肺功能。以盆栽观叶为主,又为重要切叶材料。 文竹的作用 文竹不但可以提高文化修养,而且可以对肝脏有病,精神抑郁,情绪低落者有一定的调节作用,文竹,在夜间除了能吸收二氧化硫、二氧化氮、氯气等有害气体外,还能分泌出杀灭细菌的气体,减少感冒、伤寒、喉头炎等传染病的发生,对人体的健康是大有好处的。 文竹的功效 性味:苦,寒. 功效主治:凉血解毒,利尿通淋. 用法用

射干药材鉴别

检查】1.水分 照水分测定法(附录IX H第一法)测定,不得过10.0%。1、干燥根茎呈不规则的结节状,长约3~10厘米,直径1~1.5厘米。表面灰褐色或有黑褐色斑,有斜向或扭曲的环状皱纹,排列甚密,上面有圆盘状茎痕,下面有残留的细根及根痕。质坚硬,断面黄色,颗粒状。气微,味苦。以肥壮、肉色黄、无毛须者为佳。 2.该品横切面:表皮有时残存。木栓细胞多列。皮层稀有叶迹维管束;内皮层不明显。中柱维管束为周木型及外韧型,靠外侧排列较紧密。薄壁组织中有草酸钙柱晶;并含淀粉粒及油滴。粉末橙黄色。草酸钙柱晶较多,棱柱

羚羊角的药材鉴状

本品呈长圆锥形,略呈弓形弯曲,长15~33cm;类白色或黄白色,基部稍呈青灰色。嫩枝对光透视有“血丝”或紫黑色斑纹,光润如玉,无裂纹,老枝则有细纵裂纹。除尖端部分外,有10~16个隆起环脊,间距约2cm,用手握之,四指正好嵌入凹处。角的基部横截面圆形,直径3~4cm,内有坚硬质重的角柱,习称“骨塞”,骨塞长约占全角的1/2或1/3,表面有突起的纵棱与其外面角鞘内的凹沟紧密嵌合,从横断面观,其结合部呈锯齿状。除去“骨塞”后,角的下半段成空洞,全角呈半透明,对光透视,上半段中央有一条隐约可辨的细孔道直通角尖,

荠菜的药用价值

药材鉴定】 总状花序轴较细,鲜品绿色,干品黄绿色;小花梗纤细,易断;花小,直径约2.5mm,花瓣4片,白色或淡黄棕色;花序轴下部常有小倒三角形的角果,绿色或黄绿色,长5-8mm,宽4-6mm,气微清香,味淡。 【来 源】为双子叶植物药十字花科植物荠菜的花序。[2] 【性味归经】《履巉岩本草》:“性暖,无毒。”入大肠经。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5钱;或研末。 【别 名】地米花(《贵州民间方药集》) 【拉丁名】Capsella bursa-pastoris (L.)Medic). 【考 证】出自《履巉

北沙参的生药材鉴定

性状鉴别 根细长国cm,直径0.2-1.5cm。表面淡黄白色,略粗糙,偶有残留外皮;不去外皮的表面横棕以,有不规则纵沟及裂隙,并有横棕色横长皮孔及较多点状突起的细根痕。根头渐细,有残留茎基。质坚脆,易折断,断面皮部浅黄白色,形成层环深褐色,木部黄色,放射状。气微香,味微甜。以粗细均匀、长短一致、去净栓皮、色黄白者为佳。 显微鉴别 根横切面:未去外皮者木栓层2-11列细胞。皮层为数列细胞,有扁圆形分泌道散在,有的1个分泌道并列或中间溶合成一体。韧皮部宽广,分泌道略呈环状排列,类圆形,直径24-135μm,分

脐带的药材

来源为初生婴儿的脐带。 功效:补益气血,温肾纳气。 主治:治虚劳羸弱,气血不足,胃虚喘咳。 性味归经:甘,咸,温①《本草汇言》:"甘咸,气温,无毒。"②《医林纂要》:"甘苦咸,温。"入脾,胃,肺,肾四经 用法用量:内服:研末,2~6分;或煎汤。 别名:坎气(《本草从新》) 炮制方法:将脐带洗漂干净。用银花、甘草煎汁加黄酒和脐带同煮,沸后取出,烘干。(每20条脐带用银花、甘草各1钱,清水1斤煎汁,入黄酒1两) 考证:出自《本草纲目拾遗》。 生药材鉴定:干燥的脐带,呈细长条状,淡黄成黑棕色,长10~1

昆布是什么

【药 名】:昆布 【来 源】:为藻类植物药海带科植物海带、或翅藻科植物昆布、裙带菜的叶状体。 【功 效】:软坚,行水。 【主 治】:治瘰疬,瘿瘤,噎膈,水肿,睾丸肿痛,带下,脚气。 【别 名】:纶布(《吴普本草》)、海昆布(《山东中药》)、海带〈植物名实图考〉、海带菜〈南海海洋药用生物〉、黑昆布、面其菜、黑昆布、鹅掌菜、掌叶昆布、黑菜、吐血菜、五掌菜、木履菜、裙带菜、裙带、海芥菜 【处方名】:昆布、淡昆布、净昆布 【商品名】:海带:又名海菜 【动植物资源分布】:分布辽宁、山东沿海。药材产于辽宁、山东等地。

茜草药材鉴别

显微鉴别根横切面:木栓层为6-10列细胞,细胞扁平,切向延长,有棕色内含物,栓内层为3-6列细胞,部分细胞含草酸钙针晶束,针晶束与根的长轴平行排列。韧皮薄壁细胞亦含针晶束。木质部由导管、管胞、木纤维、木薄壁细胞组成,导管直径20-130μm。木栓层、韧皮部和木质部三者径向宽度之比为1:1:4.5。 理化鉴别取本品粉末0.2g,加乙醚5ml,振摇数分钟,滤过。滤液加氢氧化钠试液1ml,振摇,静置使分层,水层显红色;醚层无色,置紫外光灯(365nm)下观察,显天蓝色荧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