谨防游泳可能带来的疾病
谨防游泳可能带来的疾病
1、皮肤瘙痒
游泳池里的水含氯等化学消毒成分,如果氯浓度过高,而你又刚好对消毒剂过敏,就容易皮肤过敏,出现潮红等。如果游泳池水消毒不到位,有的人也会出现皮肤瘙痒等问题。首先要选择卫生达标的正规泳池。游泳时间不要过长、过于频繁。
2、妇科病
女性在游泳中坐在池边或场地的躺椅上休息,或会感染霉菌性阴道炎等。沐浴后,不要直接坐在洗浴间的长凳上换衣服,最好垫上毛巾等自用的干净物品,以免交叉感染。游泳后应尽快彻底冲洗并擦干身体,以保持皮肤及外阴清洁。
3、过敏性鼻炎
游泳池内一般会投放漂白粉来消毒。漂白粉里有次氯酸钠,这种化学物质对鼻黏膜有刺激作用,游泳时如果被呛水,含有漂白粉的水进入鼻子,可能将鼻子里的分泌物、细菌带入鼻窦,易诱发鼻窦炎。建议,有鼻炎的人,游泳前要做好防范工作,例如戴鼻夹等。
嘴唇的嘴唇带来疾病信号
观唇判健康
1、嘴唇发黑: 消化系统异常:食欲不佳、便秘、腹泻、腹胀,嘴唇会呈黑色。出现黑色沉淀、深色斑,可能是慢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或消化道长息肉,亦有罹患梅毒之可能。嘴唇泛黑或呈紫黑色斑点的人,可能缺乏维他命C。
2、嘴唇青紫:血液循环不佳所致,易患心脏病、贫血,有中风的倾向。极度寒冷时,身体末端血液循环不良,嘴唇呈现青紫色。
3、唇色深红:烧时,嘴唇呈深红色。...说明心脏衰竭缺氧或罹患肺病,嘴唇会呈深红色。
4、嘴唇变厚: 嘴唇部位变厚,应是甲状腺素分泌不足。
唇厚薄有别:
上唇较薄的人,先天心脏较弱。
下唇较薄的人,先天性胃部较弱。
5、光芒放射状线条:嘴巴四周有如光芒放射状的条纹,疑似带有先天性梅毒。
6、嘴唇乾燥: 天候乾燥时,饮水不足,习惯以口呼吸的人,有此症状。饮食中缺乏各种谷类、蔬菜、水果者,容易因缺乏维他命C而觉得嘴唇很乾。饮酒过量及罹患慢性肺炎、胃病,也经常嘴唇乾燥。
7、口唇溃烂:口角部位疼痛、溃烂,显示患了口角炎,右口角溃,应该戒酒,饮食尽量清淡;左口角溃烂,戒吃零食,少吃甜食。新生儿若有口唇溃烂现象,疑似遗传性梅毒。唇附近起水泡,可能患有慢性胃病或肺炎。嘴唇肿大、起泡、渗液,可能是化妆品所引起的唇炎。
8、唇缘长颗粒:嘴唇四周长颗粒,表示饮食摄取过多糖分,应该节制。罹患肺炎、胃病时,唇边也会长出小颗粒。
游泳后的几个健康提示
谨防感染疾病,游泳过后要及时刷牙洗澡。对于很多男性朋友而言,炎炎夏日去游个泳,可以说是神清气爽的一件事情。不过,人们游完泳,通常只是简单地洗个澡,很少想到要认真做一番清洁,殊不知这样做并不符合卫生的要求。
夏季游泳池里人很多,他们的汗液、唾液、尿液等会溶进水里。如果游泳者本身就伴有痢疾、肺结核、红眼病等疾病,他们携带的病原微生物就很容易污染池水,进而感染他人的口腔、鼻孔、眼睛等部位。虽然池水中加有消毒剂,但仍不能杀死所有的病原微生物。所以游泳后最好清洁一下身体和口腔,以避免感染疾病。
提示一:游完泳后不要忘记刷牙漱口。人们游泳时,池水常会进入口腔,一些病菌也随之而来。如果游完泳不及时清洁口腔再接着吃东西,这些病菌就会进入胃肠道,抵抗力较差的儿童更容易成为受害者。
提示二:认真清洗皮肤。游完泳,病菌很容易残留在皮肤上,再加上游泳池常用氯制剂消毒,容易刺激皮肤,所以,游完泳最好用有滋养成分的沐浴液认真地洗个澡。
有些人认为,既然氯制剂呈酸性,游泳池水自然也是酸性的,便用碱性的香皂洗澡,觉得可以酸碱中和保护皮肤,其实这样对皮肤并不好。一般来说,皮肤的角质层比较耐酸,但不耐碱,用碱性强的香皂洗浴,皮肤很容易干燥。此外我们还要注意,洗浴后最好涂保湿性较强的润肤乳。
提示三:清洗头发不要太草率。头发被浸湿后,很容易窝藏病菌,而且池水中的氯制剂会直接损伤发干,导致发质枯黄、干涩,所以游泳后一定要仔细洗头,最好再用护发素加强保护。有些人游泳后不用洗发水,只用热水随便冲一下或者干脆就用毛巾把头发擦干,这样会残留病菌,如果头皮破损的话,伤口很容易被污染。
提示四:适当滴氯霉素眼药水。潜水时最好戴上游泳镜,避免含有病原微生物的池水进入眼睛,导致结膜炎。此外,池水中的消毒剂也刺激眼结膜。游泳后如果眼睛酸疼,或有其他不舒服的感觉,可适当用点氯霉素眼药水,预防眼睛感染。
提示五:游泳不忘防晒。如果选择室外游泳池,最好在下午四点以后再去,以免阳光太强晒伤皮肤。建议用SPF(防晒指数)30以上的防水防晒霜保护皮肤。为保证效果,每半小时至1小时涂抹一次。
游泳后该怎样放松身心
仔细观察游泳竞技运动员的身姿,不难发现他们的肩背和小腿肌肉很发达,超出常人的匀称范围,这对想要柔美身材的女生也是一大困扰,怎么防止肌肉的过度增长,以及回到家后的肩酸背痛呢,那就别忘了上岸后用这些方法来放松:
放松小腿:
俯身,用双臂和一条腿(伸直,脚尖着地)支撑身体,另一条腿屈于体前放松,身体重心集中在支撑脚的脚尖处,脚跟向后、向下用力,感觉到小腿后部肌肉被拉紧,保持紧张状态10秒再放松,重复3次,然后换另一条腿做3次。
放松大腿内侧:
保持坐姿,双脚脚底靠拢,膝盖向外撑并尽量靠近地面 , 两只手抓住双脚踝,身体尽量往前俯低,保持10秒 , 放松,重复3次 。
放松大腿后部:
仰卧,抬起一条腿,尽力拉向胸部,保持另一条腿伸直并贴近地面,上半身尽量平躺,保持10秒,再放松,重复3次,并换腿 。
放松肩部:
双手手指在头顶交叉互握,掌心朝上,双臂向上、向后伸展 ,保持15秒钟 。或者一只手臂向上伸直,然后前臂向脑后弯曲,放松,用对侧手从脑后抓住这只手臂的肘部,向对侧缓慢拉动,以手臂舒适为度,保持15秒 。
治疗红眼病的误区
不少红眼病和游泳池有关
“红眼病是由细菌感染所致的一种常见急性流行性结膜炎。”据爱尔眼科的医生介绍。根据他坐诊经验来看,红眼病患者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因为游泳直接或间接感染上,所以这部分人又称“游泳池红眼病”。
据分析,夏季游泳池红眼病之所以流行,与游泳池的消毒不充分,和部分人不自觉带菌入池有关。“病菌被带入游泳池后,传染到他人眼里面,导致红眼病发生。
警惕!红眼病常见误区
误区1:游泳前滴眼药水能更好的防护眼睛
泳池是传播细菌的温床,现在人们下水游泳都长了个心眼,尽量选择比较干净卫生泳池,并且在下水前非常注意滴上眼药水防护。
游泳谨慎环境卫生是必须的,但泳前滴用眼药水防止病菌侵入眼睛却是达不到效果的。
因为人们游泳时尽管带上护镜,下到水里,还是会有小部分水浸入眼中把眼药水冲掉,根本起不到保护眼睛的作用。但出水后滴用眼药水,并不断地眨眼却可以把眼里的细菌、病菌冲出来,减少细菌病菌对眼睛的感染。
误区2:红眼病是因为看了红眼病人的眼睛才得
“我就不小心看了他一眼!”在日常生活中,常听到有人在得了红眼病后抱怨。 其实看红眼病人的眼睛而得病这种说法是毫无科学依据的。专家表示,红眼病主要通过接触传染,光看不接触是不会被传染的。
但直接接触病人眼睛或上呼吸道的分泌物、受污染的手指、毛巾、衣服和其他物品或水源,或者与病患共用眼部化妆用品、外用眼科药物、电脑;在受污染的水源里游泳等却极容易染病。
因此专家建议,防治红眼病,人们日常生活中一定要注意用眼卫生,勤洗手,不与他人共用脸盆、毛巾;外出入公共场所如商场、泳池、公车和学校等接触身外的事物后千万不要用手揉眼睛;身边患病病人所用的脸盆、毛巾、手帕等要煮沸消毒(不煮的用具可以在太阳底下暴晒),并分开放置。
孕妇是可以去海边游泳的吗
孕妇最好不要到海边游泳,海水不干净,孕妇抵抗力低,容易得阴道炎,进而感染胎儿.另海边人多,孕妇最好不要去人多的地方,以防止一些突发事件引起小产。
孕妇是否可以游泳,应根据孕妇的体质决定。可以肯定的是,适当的活动是会给孕妇带来好处的。孕妇参加劳动或体育活动,或多或少会引起子宫收缩,子宫收缩时子宫的血流量就会减少,对宝宝的供血也相应减少。身体一向健康的孕妇参加体育活动以致子宫血流量减少,并不影响宝宝的发育,宝宝对此有很好的耐受力。
孕妇运动后促进盆腔血液循环,改进身体的新陈代谢,对孕妇和宝宝都有好处。游泳时,呼吸、肌肉用力等情况颇似分娩过程,因此,游泳的最大好处是分娩过程缩短,难产的孕妇减少,顺产的产妇增加。但是,孕妇游泳一般不宜超过1小时,大致游300-400米即可。游泳前要做好充分准备,不要跳水,不要仰泳。游泳之后要做整理活动,并测量体重、体温、血压等。一般应有救护设备及救生人员监护。孕妇参加的所有体育活动都应以安全为第一。
游泳时注意细节可防病
1、应选择卫生达标的正规泳池游泳。正常情况下,站在游泳馆泳池边能闻到淡淡的氯气味。如果氯添加过多会产生刺鼻的味道,过少则闻不到氯味。建议大家选择卫生条件好、水质清澈透明、氯气味适中的高质量游泳馆。
2、游泳前可到正规医院耳鼻喉专科检查一下外耳道,如果有耵聍栓塞,及时清理。
3、游泳时尽量不做跳水等大动作,不要推水嬉戏,避免呛水。
4、建议使用游泳专用耳塞、鼻夹,以防止水的进入。佩戴合适的泳镜,避免水和眼睛直接接触,泳镜专人专用,以免引起交叉感染。
5、游泳后应保持耳道干燥,如果耳道进水,上岸后可歪头,向后外方向牵拉耳廓,把耳道拉直,以便污水流出。每次游泳后,用清水洗头、洗脸,浴巾及毛巾专人专用。
另外,有不少人会戴着隐形眼镜去游泳,这其实也是很危险的事。一般泳池的水中都含有氯和其他化学物质,我们大部分配戴的都是软性隐形眼镜,软性隐形眼镜可吸收这些化学物质,这种化学物质会刺激人眼角膜、结膜而导致眼睛不适。所以游泳尽量不要带隐形眼镜。
如果怀孕的话最好不要到海边去游泳,因为海水遭受污染,有可能会导致出现一些疾病,对胎儿的发育产生不良的影响,游泳的时候最好不要去人太多的地方,到正规的游泳馆游泳比较好,另外一定要有专业的人士陪护,要小心一些谨慎,防止跌倒。
女性游泳会得妇科病吗
女性游泳会得妇科病吗
相对于男性而言,从女性的生理特点上来说,女性阴道呈管状,上接子宫,下连处女膜,前后扁平.通过阴道前庭与大小阴唇与外界相通,前为膀胱、尿道及尿道口,后为直肠及肛门,所以可因外环境、尿道口、肛门口的改变而影响阴道的环境,这就为细菌感染提供了可能性。阴道内存在革兰阴性和革兰阳性球菌及杆菌及其他微生物(如人型支原体、解脲支原体、酵母菌等)共计29种之多,一般至少可检出7~8种。正常阴道菌群中数量最多的是乳杆菌,占95%,与其他菌群共生和拮抗。正常情况下,阴道的微生态和免疫功能平衡,阴道pH值在正常范围之内不易发生炎症。进入泳池后受细菌入侵,阴道内正常的菌群被破坏,抵抗力下降,引起白带异常、阴部瘙痒等症状,极易引起霉菌性阴道炎、细菌性阴道炎、滴虫性阴道炎及性病等妇科疾病。
如何预防游泳带来的妇科病
1、不要到水源受到污染的水中游泳,以防脏水进入体内,引发感染。
2、不要随意坐在游泳池边的地上或台子上,以免引起霉菌性阴道炎。
3、阴冷天不要游泳,也不要到水特别凉的泉水里游泳,因为女性的抵抗力和适应性较差。
4、月经期间不适宜游泳。
5、患有妇科炎症及泌尿道感染的患者,不要去游泳,否则很容易被水里的细菌感染,加重病情。
6、游泳后应尽快用清水洗澡。如果发现不适,应及时去医院检查来确认身体状况,一旦有病可在最佳时间得到医治。
游泳病夏季游泳需谨防
1、急性外耳道炎
在夏季,耳朵护理更为重要,高温和潮湿可以加速细菌和真菌的滋生,造成外耳道炎的常见原因就是泳池水入耳,那么如何预防呢?有人会用棉花或者其他物体塞住耳朵,其实正确的方法是留住耳垢,让他们保护你的耳朵。如果游泳之后耳朵进水,就必须即时进行干燥处理。
首先,头倾向一侧,以便水从耳道流出,轻轻向各个方向拉扯耳垂,帮助积水流走。如果还有残留的水,可以使用吹风筒吹干。注意,确保风筒的温度保持在低温冷风状态,且应该距离头部十余厘米之外。
2、咽喉炎
多在呛水或吞水后发生,除可出现咽喉不适或疼痛外,常伴有咳嗽。轻者可用多贝尔液含漱或含化消炎含片,重者应及时去医院检查。
3、结膜炎
有很多人游泳后,会出现眼睛发红、发涩的症状,有时还会出现较多的分泌物,这是结膜发炎的表现。游泳以后,发生的结膜炎,大多数是由细菌、病毒感染引起的。还有游泳池里的水常用漂白粉消毒,有轻度刺激性,也有因为这种化学刺激引起非感染性的结膜炎。如果在江河天然水里游泳,水被污染的机会多,在这种水里游泳以后,容易引起细菌、病毒性结膜炎。
在游泳池里游泳,受到漂白粉消毒剂的轻度刺激引起的结膜炎,常常是在出水以后眼睛有轻微发红,会自行消失了,一般不必治疗。但如果有加重趋势或在未经消毒的水里游泳,容易引起病菌、病毒性结膜炎,常常在刚出水时症状很轻或不明显,过1~2天以后眼睛发红,分泌物逐渐增多,应该及时治疗,点抗菌素或抗病毒的眼药。
①选择到卫生条件好、消毒措施完备的游泳场所游泳。
②游泳时最好配戴密封性好的游泳镜,眼睛尽量少接触游泳池里的水,不要配戴隐形眼镜游泳。
③游泳结束后,到浴室淋浴,用流动的清洁水充分冲洗眼睛和游泳镜。
④游泳结束后预防性点眼药,可用氯霉素眼液、诺氟沙星眼液或无环鸟苷眼液点眼,1~2次。儿童可用妥布霉素眼液点眼。有眼疾者不宜游泳。
4、阴道炎
因为女性的尿道短,阴道和外界又是相通的,这就为病菌感染提供了方便之门。在游泳馆中,经常能看到有些女孩子,游累了就随意坐在游泳池边的地上或台阶上,同时地上和台阶上也有很多人光着脚走来走去,如果有脚气就会粘在地上,这时有人坐上去,就很容易引起霉菌性阴道炎。
①不要穿湿游泳衣到处乱坐。
②游泳后立即排排尿,起到清洁作用。游完泳后应仔细清洗外阴。
③进门首先要查看泳池有无“公共场所卫生许可证”,是否有“禁泳”的警示牌。
④观察更衣室、淋浴间的卫生状况,看看墙壁、坐凳上有无霉斑。
⑤浸脚消毒池应当与进入泳池的通道同宽,闻上去有氯味。
⑥进入池内看周围是否有杂物,闻空气是否污浊。每场游泳人数是否严格控制,人均游泳面积是否少于2.5平方米。
⑦观察池水是否洁净,水面是否有漂浮物,站在池边能否看到两三条泳道外的池底,池底有无污垢。
⑧不要租用馆内的游泳衣裤,游泳时注意戴泳帽、泳镜等个人防护用品,游泳后用清水彻底清洗全身。这既能减轻池水中的消毒剂对头发和皮肤的不良刺激,也可冲洗掉皮肤上的致病微生物。
5、鼻窦炎
因为高温,身体各个器官毛孔都处于张开状态,相对也更脆弱。一般游泳池内都会投放消毒剂和漂白粉杀菌,漂白粉的主要成分是次氯酸钠,这种化学物质对鼻黏膜有刺激作用,含有漂白粉的水进入鼻腔,将鼻子内的分泌物、细菌带入鼻窦,可能会引发鼻窦炎、中耳炎等一系列症状。
游泳前,应首先要看场所是否有《卫生许可证》,其次是尽量保证颈部以上不浸泡于池中,避免将口鼻长时间潜水,可采取不同泳姿来进行娱乐。如果条件允许,游完泳后最好能用盐水清洗口鼻。
6、皮肤过敏
公共游泳池其实就像一个大染缸,不管什么类型的人都往里面挤,于是带进去了大量的病菌。再加上公共游泳池换水的成本高,基本上要隔很久才能换上一次水,导致小小的一个游泳池就成了个温床,充斥着大量的细菌病毒。所以很容易出现皮肤过敏。
如果你对游泳池水中的氯过敏,不是很厉害的话,最好不用什么药膏之类的东西,游完泳只要用温水最好是偏热一点的清水仔细地将身体冲干净,轻微的过敏就很快会好。如果稍微厉害一点,可以吃一点开瑞坦、乐果等脱敏药,抗感冒药黑加白也很有效果。
7、心血管病
坚持游泳对于心血管系统是有益处的,它使心脏体积运动性增大,心肌收缩变得有力,安静时心率减慢,每搏输出量增加,血管壁增厚,弹性加大,心血管系统的效率得到提高。另外,在游泳的过程中与水产生抗阻力,具有减肥、保持体型的功效,进而有利于控制血压、血脂、血糖等。
但是,游泳也会造成高血压病人血压突然升高,有诱发中风、脑梗塞的危险。如果游泳运动量过大,心脏病患者在运动状态下可能会出现血液供应不上,出现冠状动脉缺血、血管痉挛等现象,进而可能引发心梗、猝死。
游泳的禁忌
一、16岁以下70岁以上需谨慎
人体都有一个发育期以及一个衰老期,而16岁一下的孩童,身体还没有发育完全,身体的抗压性比较差,因此16岁以下的少年儿童不适合长时间的游泳,否则很容易的就会造成身体健康出现问题!
而人过40岁之后,身体机能就会慢慢的下降,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衰老期,而人体一旦到了70岁,便可以说是完全衰老了,这是做一些体力消耗很大的事情,往往就会让身体的健康遭受损害,因此年龄过了70岁的朋友在游泳时需要谨慎一些!
二、自身有疾病的朋友要小心
自身患有疾病的朋友在游泳时需要小心,不论是你的疾病会传染给别人,还是游泳时水会对身体造成损害的疾病,都不适宜游泳这样的运动!那么哪些疾病不适宜游泳这样的运动呢?
1、中耳炎
有朋友问我什么样的疾病不适宜游泳,我第一个反应就是中耳炎,因为人在游泳时,很容易导致水进入耳道中,但是患有中耳炎的人,耳道本就比较脆弱,耳道再因为游泳而进水,便会让中耳穿孔的几率大大的增加,所以在生活中耳炎患者好不要游泳!
2、皮肤病
除了中耳炎之外,我第二个想到的疾病就是皮肤病,如果说中耳炎是损害自身的健康,那么皮肤病就是损害他人的健康了,随着现代生活的越来越讲究,很少有人回到野外去游泳了,但是去游泳池就有这样的一个问题!
游泳可防治哪些疾病
对心血管的作用:
游泳对心血管系统的改善有相当重要的作用。冷水的刺激通过热量调节作用与新陈代谢能促进血液循环;此外游泳时水的压力和阻力还对心脏和血液的循环起到特殊的作用,在水面游泳时,身体所承受的水压就已达到每平方厘米0.02—0.05kg。
潜水时随着深度的加大,物理条件的变化,压力还会增大,游泳速度的加快也会加大压力负荷,心房和心室的肌肉组织能得到加强,心腔的容量也能逐渐有所加大,心脏的跳动次数减少。
这样心脏的活动就能节省化,整个血液循环系统却能得到改善,静止状态下缩张压有所上升,收缩压有所下降,因此血压值变得更为有利;血管的弹性也有所提高。
根据有关专家统计,一般人在安静状态下每分钟心脏跳动约66—72次,每博输出量约为60—80毫升,而长期参加游泳锻炼的人,在同样情况下秩序收缩50次左右,每博输出量却达到90—120毫升。
对呼吸系统的作用:
在游泳练习时,新陈代谢过程和心血管系统工作的节省化,都离不开大量的供氧,然而由于水压迫着胸腔和腹部,给吸气增加了困难,曾有人做过专门的试验,游泳时人的胸廓要受到12—15kg水的压力,那么要想使身体获得足够的氧气,呼吸肌就必须不断的克服这种压力;
另外游泳时呼气一般都是在水下完成,而水的密度要比空气的密度要大得多,因此要想呼气就必须用力,这样不管是吸气还是呼气都能增加呼吸肌的收缩力,从而能增强呼吸系统的功能,加大肺活量。一般健康男子的肺活量为3000—4000毫升,而经常从事游泳者,可以达到5000—6000毫升。
对人体皮肤的作用:
在游泳过程中,由于水温的刺激,机体为了保证足够的温度。皮肤血管参与了重要的调节作用,冷水的刺激能时皮肤血管收缩,以防热量扩散到体外。
同时身体又加紧产生热量,使皮肤血管扩张,改善对皮肤血管的供血,这样长期的坚持锻炼能使皮肤的血液循环得到加强。
另外,水是十分柔软的液体,而由于水波浪的作用,不断对人体表皮进行摸擦,从而是皮肤得到更好的放松和休息,所以经常参加游泳锻炼的人,都有一身光滑洁白、柔软的皮肤。
过敏性鼻炎会发生传染吗
过敏性鼻炎的危害大,应及时治疗。过敏性鼻炎容易引起其它疾病,比如长期呼吸不畅易导致脑部供养不足,导致头晕、贫血、血液循环不畅、记忆力下降,老年痴呆;而呼吸交替不彻底,心、肺得不到大换气,身体会聚积众多毒素、垃圾;过敏性鼻炎极易引起咽炎,它们之间的连带发病率是极高的,一旦一齐发病,治疗难度又成倍增加。患有过敏性鼻炎给人们的生活带来诸多不便,患者常常会出现鼻痒、鼻塞的症状,那么,经常游泳能预防过敏性鼻炎吗?过敏性鼻炎患者能游泳吗?很多人对此还不是很了解,其实,过敏性鼻炎患者最好不要游泳,以免诱发过敏性鼻炎。
游泳池游泳容易诱发过敏性鼻炎,这是因为游泳池水质的问题。夏季炎热,人们喜欢泡在游泳池里消暑嬉戏,为了防止通过游泳池水传染疾病,泳池馆的工作人员会经常向泳池投放消毒剂(俗称“漂白粉”)。“漂白粉”的主要成分为次氯酸钠,是常见的过敏原,游泳池里的清洁成分可能对鼻黏膜有一定刺激,不少患者对次氯酸钠容易产生过敏现象,从而引发鼻炎以及丘疹性、荨麻疹等过敏性疾病等。
过敏性鼻炎患者可以去游泳池游泳吗?以上内容已经为大家讲解清楚了,患有过敏性鼻炎的人对过敏源都比较敏感,所以要尽量远离过敏源,怎样才能减少疾病带来的困扰。
孕妇游泳的最佳时期
孕妇游泳的好处多多,但是我们一般只是建议孕中期的孕妇参与,这主要是基于孕妇的身体状况和安全方面考虑的,对于怀孕4~8个月的健康孕妇来说,游泳可以说是最安全和最有效果的。及时是孕妇不游泳,只是在水下漂浮,当靠着浮力帮助孕妇支撑比怀孕前多出的10至13公斤体,试试同时水的阻力可以减少逐渐松弛的关节受损伤的机会,使孕妇健身更加安全。
而孕妇游泳能促进血液循环,增加肌肉弹性和力量,并且增强耐力。对孕妇来说,游泳带来的额外的好处是,它几乎让你感觉不到任何重力,而且不太可能受伤,它安全、舒适,活动量适中,能锻炼腹部、腰部和腿部力量,增加肺活量,提高身体的协调性。所以说游泳是适合孕期的最佳运动之一。
公共泳池游泳谨防阴道炎
女性公共泳池游泳谨防阴道炎
“女性在月经期前后,机体抵抗力下降,病菌容易通过阴道进入子宫、输卵管等生殖器官造成感染。而男性因身体构造不同,游泳时一般不会引发男科疾病。”专家表示。
此外,专家特别提醒,除了接触带病原体的池水容易感染阴道炎,在公共浴池洗澡时坐在不干净的地方也可能得病。游泳池的地上、台阶、公共储物柜等,都是潜在的传染源。
专家建议女性游泳后应立刻清洁全身,并多喝水,消暑利尿,冲洗掉尿道中的寄生细菌,消除感染的隐患。公共场合可能隐藏着大量的霉菌。出门在外,不要使用宾馆的浴盆、要穿着长的睡衣、使用马桶前垫上卫生纸等等。同时选用适宜的个人清洁护理产品。
预防阴道炎注意什么
1、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上厕所前也应该洗手;不滥用不洁卫生纸;排便后擦拭外阴时宜从前向后擦;每日清洗外阴,换洗内裤并放于通风处晾干;自己的盆具、毛巾自己专用;内裤与袜子不同盆清洗。
2、合理穿衣:不穿化纤内裤,不借穿他人内衣、内裤及泳装。
3、使用公共厕所时尽量避免坐式马桶;提倡淋浴,不洗盆塘;浴后不直接坐在浴室坐椅上;不在消毒不严的泳池内游泳。
4、不滥用抗生素:长期大量应用抗生素会破坏阴道细菌间的制约关系,使念珠菌失去抑制过多生长而致病。
5、锻炼身体,均衡饮食,不过食含糖量高的食品。
6、不过度讲究卫生:有些病人就诊时说自己非常注意卫生,每天要清洗外阴2—3次,每次还用冲洗器或手清洁阴道,其实这种做法是错误的。因为阴道内环境呈弱酸性,又有许多菌群共同存在,菌群间的相互制约作用能抑制某种菌属过度增长而致病,这是人体的一种自然防御系统。清洗阴道无疑将阴道的弱酸环境和菌属间的相互制约关系破坏了,使阴道上皮的抗病力下降,引起念珠菌或其它细菌所致的阴道炎。
谨防游泳带来的5种病
皮肤瘙痒
游泳池里的水含氯等化学消毒成分,如果氯浓度过高,而你又刚好对消毒剂过敏,就容易皮肤过敏,出现潮红等。如果游泳池水消毒不到位,有的人也会出现皮肤瘙痒等问题。首先要选择卫生达标的正规泳池。游泳时间不要过长、过于频繁。如果你身上有皮肤破损,也不要去游泳,因为在水中长时间的浸泡,会使得角质层软化,皮肤破损加重,细菌容易入侵,会诱发一些皮肤病。同时,本身有皮肤病如足癣、皮疹、湿疹等,去游泳会加重病情。此外,每次游泳后,要用清水洗头、洗脸,浴巾及毛巾专人专用,有条件的话,最好自己带毛巾拖鞋。
妇科病
女性在游泳中坐在池边或场地的躺椅上休息,或会感染霉菌性阴道炎等。黄光民表示,沐浴后,不要直接坐在洗浴间的长凳上换衣服,最好垫上毛巾等自用的干净物品,以免交叉感染。游泳后应尽快彻底冲洗并擦干身体,以保持皮肤及外阴清洁。
过敏性鼻炎
游泳池内一般会投放漂白粉来消毒。漂白粉里有次氯酸钠,这种化学物质对鼻黏膜有刺激作用,游泳时如果被呛水,含有漂白粉的水进入鼻子,可能将鼻子里的分泌物、细菌带入鼻窦,易诱发鼻窦炎。建议,有鼻炎的人,游泳前要做好防范工作,例如戴鼻夹等。
中耳炎
游泳后引发中耳炎的病人不少,多因呛水逆行感染引起,其中以孩子居多,因为孩子鼻咽管比较平直,游泳池的水容易通过鼻咽部进入中耳,把细菌带入引发中耳炎。外耳道进水,如果处理不当也容易引发外耳道炎或中耳炎,因为泳池中的水灌进外耳道后导致潮湿,容易滋生细菌,产生炎症。如果游泳后用棉签挖耳朵不当,不慎损伤外耳道,也有可能造成细菌感染,引起外耳道炎或中耳炎。大家游泳后要尽快恢复和保持耳道干燥,如有水进入外耳道,可用棉棒放在外耳道口将水吸出,或者歪头将进水侧的耳朵向下,蹦跳几下,同时向后外方向牵拉耳廓,让水流出后擦干。现在有游泳专用耳塞、鼻夹,可以防止水的进入。耳朵有炎症的人最好不要去游泳,容易因为呛水和进水加重病情。
红眼病
游泳时如果不小心接触红眼病患者用过的毛巾、水龙头、门把、游泳池的水等,就非常有可能被传染。如果有些市民自行买一些氯霉素、氧氟沙星类眼药水治疗红眼病,眼药水、眼药膏不是人人都适用,最好请医生对症下药。红眼病防范的关键是不要让病毒、细菌接触眼睛。游泳时佩戴泳镜,能减少感染病菌的几率。游泳以后要及时用干净水洗脸、洗澡。
游泳注意事项
1.忌饭前饭后游泳。
2.忌剧烈运动后游泳。
3.忌在非正规或不具备救生条件的游泳场所游泳。
4.忌长时间曝晒游泳。
5.忌不做准备活动就游泳。
6.忌游泳时间过久。
7.忌有癫痫病史或精神病患者游泳。
8.忌高血压、心脏病患者游泳。
9.忌患某些皮肤病、传染病者游泳:传染病患者、过敏性的皮肤病患者等忌入公共游泳场所。
10.忌酒后游泳。
11.进入公共游泳场所前应做好自身清洁工作。
12.下水游泳前必须要了解自己的健康状况和水性,切忌逞能或贸然跳水、潜泳或互相打闹等。
13.在游泳中如遇身体不舒服,应立即呼救或上岸休息。
14.下水前应了解相关急救知识,以在遇到溺水时能科学有效施救或自救。
游泳谨防6种疾病
游泳半个月后,竟然感染了霉菌性阴道炎。医生提醒,身体抵抗力不强时,最好别去公共游泳池游泳。方小姐25岁,是公司白领。半个月前,她尝试游泳减肥,每天下班后游2个小时,累了就坐在泳池台阶上休息。前不久,方小姐感觉下身瘙痒、白带增多,在闺蜜的提醒下,赶到医院检查,被诊断是霉菌性阴道炎。
医院妇科主任分析,女性尿道短,阴道和外界相通,容易感染阴道炎,夏季游泳,如水质或公共设施消毒不过关,或坐在泳池台阶上休息,就可能被感染。
妇科主任建议,女性在不同生理期,抵抗力也有差异,月经期间和月经前后3天都不可游泳。游泳后要尽快用清水将身体冲洗干净,保证皮肤外阴清洁,消除感染隐患。
游泳谨防6种疾病
1、谨防急性外耳道炎
在夏季,耳朵护理很重要,人们除了更多进行游泳运动外,高温和潮湿也可以加速细菌和真菌的滋生,从而造成“游泳者的耳朵”—外耳道炎。造成外耳道炎的常见原因就是泳池水入耳,而如何防止感染这一恶疾呢?
有人会用棉花或者其他物体塞住耳朵,美国亚特兰大的健康专家珍妮弗·苏教授表示,正确的方法是留住耳垢,让他们保护你的耳朵:“留住耳垢,它可以保护耳朵,避免感染外耳道炎。如果游泳之后耳朵进水,就必须即时进行干燥处理。首先,头倾向一侧,以便水从耳道流出,轻轻向各个方向拉扯耳垂,帮助积水流走。如果还有残留的水,可以使用吹风筒吹干。注意,确保风筒的温度保持在低温冷风状态,且应该距离头部十余厘米之外。
2、谨防阴道炎
因为女性的尿道短,阴道和外界又是相通的,这就为病菌感染提供了方便之门。在游泳馆中,经常能看到有些女孩子,游累了就随意坐在游泳池边的地上或台阶上,同时地上和台阶上也有很多人光着脚走来走去,如果有脚气就会粘在地上,这时有人坐上去,就很容易引起霉菌性阴道炎。因此为预防游泳时引发阴道炎,不要穿湿游泳衣到处乱坐,游泳后立即排排尿,起到清洁作用。游完泳后应仔细清洗外阴。
3、谨防染“红眼病”
夏季气温高、湿度高,最适合细菌病毒的生长、繁殖,尤其是葡萄球菌、链球菌等,当这些细菌、病毒入侵人眼后,可能会导致急性结膜炎。
由于急性结膜炎的症状是眼结膜充血,直观看到眼睛发红,因此常被俗称为“红眼病”。
夏季户外活动多,许多都是接触到水的户外活动。如果不注意分流红眼病人,通过水这个传染媒介,很容易将红眼病人眼睛分泌物中的病毒和细菌传染给健康人,使健康人染病。因此,一定要尽量选择正规消毒的游泳场所,游泳时一定要配戴泳镜,泳后及时用氯霉素滴眼液或氧氟沙星滴眼液清洗眼睛,这样可以减少感染“红眼病”的机会。
4、小心鼻窦炎
因为高温,身体各个器官毛孔都处于张开状态,相对也更脆弱。一般游泳池内都会投放消毒剂和漂白粉杀菌,漂白粉的主要成分是次氯酸钙,这种化学物质对鼻黏膜有刺激作用,含有漂白粉的水进入鼻腔,将鼻子内的分泌物、细菌带入鼻窦,可能会引发鼻窦炎、中耳炎等一系列症状。
游泳前,应首先要看场所是否有《卫生许可证》,其次是尽量保证颈部以上不浸泡于池中,避免将口鼻长时间潜水,可采取不同泳姿来进行娱乐。如果条件允许,游完泳后最好能用盐水清洗口鼻。
5、避免咽喉炎
多在呛水或吞水后发生,除可出现咽喉不适或疼痛外,常伴有咳嗽。轻者可用多贝尔液含漱或含化消炎含片,重者应及时去医院检查。
6、慎防结膜炎
有很多人游泳后,会出现眼睛发红、发涩的症状,有时还会出现较多的分泌物,这是结膜发炎的表现。游泳以后,发生的结膜炎,大多数是由细菌、病毒感染引起的。游泳池里的水常用漂白粉消毒,也有轻度刺激性,这种化学刺激也会引起非感染性的结膜炎。
如果在江河天然水里游泳,水被污染的机会多,在这种水里游泳以后,容易引起细菌、病毒性结膜炎。在游泳池里游泳,受到漂白粉消毒剂的轻度刺激引起的结膜炎,常常是在出水以后眼睛有轻微发红,会自行消失了,一般不必治疗。但如果有加重趋势或在未经消毒的水里游泳,容易引起病菌、病毒性结膜炎,常常在刚出水时症状很轻或不明显,过1~2天以后眼睛发红,分泌物逐渐增多,应该及时治疗,点抗菌素或抗病毒的眼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