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成功迎接孩子第一个反抗期

成功迎接孩子第一个反抗期

父母要正视幼儿反抗期

孩子偶尔不听话是常事,但如果不听话成为他的固定行为模式,不仅会令父母困扰,破坏亲子关系,不及时纠正还容易引发孩子更为严重的行为问题,如攻击行为、扰乱秩序的行为、反社会行为,并因被定位为“不乖”或“坏孩子”而感到自卑。

幼儿逆反行为也许会因他逐渐长大、认知和自控能力增强而有所改善,但也可能因父母的忽略或错误的应对而让他出现严重的行为问题,延续到青春期,影响他的学习表现、人际关系、工作生涯及成就等。这样的孩子到青少年时期,他表现出的敌意和逆反行为会比其他孩子更明显和恶化,甚至出现“反抗叛逆症”。所以,父母需要谨慎应对幼儿的不听话或违抗行为。你可以采取以下5个技巧,每个技巧都可以用一个英文字母C开头的单字代表。

技巧1:保持冷静理性(Calm)

父母对于孩子不听话或违抗行为容易感到烦躁、愤怒、没耐心,对孩子大发脾气、出言威胁或动手打他,这样不但无法减少不良行为,甚至还会助长这种行为的不断发生;同时,也容易让孩子对你产生不安和敌意的情绪,破坏亲子情感。当孩子显得暴躁易怒时,不要火上加油,稍微等候,让孩子的情绪风暴过去再说。孩子对你的指令提出质问或争论时,尽量不要和他争论,可以置之不理,或再重复一次你的指令。

父母要先控制自己的情绪,不要被激怒,要保持冷静理性,可以采取“不予理会”的策略,除非是真正危险的行为。如:静静地把头扭开,不看他,不皱眉头,他会因为这样的行为无法奏效而逐渐减少,但当他打人时你要立刻制止。

技巧2:承受自然后果(Consequence)

父母要把幼儿反抗期视为孩子生活、学习及成长的机会,帮助他理解及接受自己行为的自然后果。例如,他摔丢玩具并不听劝止,因为他不爱惜玩具的行为,你可将这玩具没收一周不准他玩或一个月不买新玩具。对幼儿最好采取立即后果,因为他对于“未来”的感受较模糊。又如,他吵着要看电视才吃饭,让他承受不吃饭就饿肚子的结果,一餐不吃或晚点吃对孩子不会有太大影响。

你也可以采取暂停“正增强”的方式帮助幼儿增强自我控制的能力,即把孩子从一个让他不良情绪增强的环境移送到一个得不到正增强的环境。例如,他看电视或吃点心时不守规则,可以叫他离开现场几分钟,指定他到墙角或坐在椅子上,作为自己不当行为的后果,持续时间大约为5~10分钟。父母也要对孩子的正面行为给予注意和赞赏,可以是言语的鼓励或实质的奖赏,如买一个新玩具或多讲一个故事。

技巧3:给予选择机会(Choice)

Amy和3岁宝宝到小区活动,回家时宝宝坚持要走另外一条不是回家的路,妈妈一直劝说他不听。最后,妈妈让他一个人走他要走的那条路,自己偷偷跟在宝宝后面。宝宝走了一段路后停下来,觉得自己走错了路而开始紧张和啜泣,妈妈及时出现带他走回正确的路。在幼儿反抗期,父母可以正面解读,这表示他开始有自己的想法和意识,他想要什么或不想要什么,这对他未来独立思考和判断是必要的过程。

父母尽量在生活上给予孩子适当的自主权,不再是一贯地命令和控制,开始给他选择的机会且要为自己的选择负责任。对幼儿而言,提供有限选择会更好,如“想要吃什么样水果,苹果、香蕉或橘子?”避免使用二分法,如“你要不要吃水果”;或者过度开放,导致他不知如何选择,如“你要吃什么”。让孩子有充分的选择机会,并给予尊重和保持弹性,能减除幼儿反抗期常见的暴躁情绪。

技巧4:下达清楚指令(Command)

幼儿在反抗期表现的不听话或违抗行为,往往和父母的教养模式有密切的关系。美国心理学家Williams和Forehand研究指出,父母下达指令的方式和孩子是否听话有密切关系。他们发现Alpha指令最能引起孩子的顺从,即清晰具体、直截了当告诉孩子他现在要做的行为,并明白地指示合理的时间,让孩子从容地完成指定的工作,如“你现在把玩具收到玩具箱,然后去洗手和准备吃饭”。

相对Alpha指令的Beta指令,则容易引起孩子的不顺从行为,它是含糊笼统的,一个命令并发为数个要求,对行为要求没有适当标准,时间上也含糊不清,甚至附加一大堆解释,有时则以责问或威胁的口吻提出要求,如“你看看你,把房间弄得乱七八糟,玩具满地都是,跟你说过几次啦?如果讲不听,我要把玩具都丢掉”。需要注意的是,对反抗期幼儿,父母即使使用Alpha指令,也要给予孩子适当的反应时间。

技巧5:达到管教一致(Consistence)

幼儿出现不听话的行为可能来自于你自己管教方式的不一致,例如,孩子要在饭前吃糖果,你心情好的时候会给他吃,但当你心情不好的时候,不但不给他吃还会责骂他。另外一种不一致是来自你和其他照顾者的管教态度或方式的不一致。孩子白天和爷爷奶奶在一起时,他们让孩子看电视,并且边看电视边喂他吃东西;晚上和你在一起吃晚饭,你不准他看电视,又要他自己吃饭,他当然会吵闹。

对待孩子的方式要一致,不要随意打破为孩子建立的生活规则,也不要为他找借口,如他感冒不舒服就让他边看电视边吃饭,这样会负增强孩子的行为,孩子甚至会故意生病。同时,也要避免让第三方卷入你和孩子的纷争。你要设法独自解决目前的争执,除非争执已升级为危机,不然妈妈不要叫爸爸出面。父母也要拒绝他人和你们不一致的教养方式,否则,孩子会变得无所适从或倾向有利的一方。

许见声

知名婚姻与家庭咨询专家,现任林紫心理咨询中心专家级心理咨询师。从事二十年以上的心理咨询和教育工作,擅长婚姻与家庭咨询、儿童与青少年咨询,曾担任台湾婚姻与家庭辅导学会秘书长、台湾青少年教育协会秘书长。

宝宝不听话怎么办

3~6岁的年龄期是宝宝的第一个反抗期。是宝宝心理迅速成长的表现,是发展宝宝独立性和自信心的大好时机。这个时期,由于宝宝已经独立行走,思维也有了一定的发展,逐步能用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意愿,总想亲自去用自己的小手显示一下自己的能力,若不让他做,就会又哭又闹。但由于宝宝年纪尚幼,其表现不够成熟,有些行为不合爸爸妈妈的意愿,如果爸爸妈妈强行阻止、责备乃至惩罚,将会使宝宝幼小的心灵受到压抑,出现反抗心理,表现出反抗的言语和行动。如果对宝宝发脾气的行为一味地退让,长此以往,宝宝以反抗作为控制局势的最佳手段,就会常常施展出来,来达到自己的目的,无形中促使宝宝养成常发脾气的坏习惯。

宝宝脾气大怎么办,教你几招应对自如

一、宝宝脾气大,是谁在作祟

如果不是因为疾病导致的宝宝脾气异常,基本上就是以下集中情况导致的。

☆ 宝宝脾气大是没吃对

最新研究证明,儿童情绪不稳与饮食有关,一些儿童脾气暴躁可能祸在饮食。具体原因是:

1.饮食中含钙量少 钙有抑制脑神经兴奋的作用,脑神经有充足的钙容易保持情绪稳定,缺钙则会情绪不安,易激怒、周身无力。

2.饮食糖分过量 食甜点、饮料,会使体内血糖升高,为了降低血糖,胰脏必须分泌大量胰岛素,引起副肾素分泌过剩,从而引起烦躁、发怒、情绪不稳。

3.B族维生素缺乏 糖分摄入过多,要变成热量,必须消耗B族维生素。如果饮食B族维生素缺乏,就会造成精神亢奋,情绪失控。

4.维生素C缺乏 精神经常紧张要消耗维生素C,饮食中如维生素C不足,脑神经机能就会降低,也会造成情绪不稳。

☆ 宝宝脾气大是心理需求

孩子发脾气是种心理需求的表现。婴幼儿随着生理、心理的发育,开始逐渐接触更多的事物。他们对这些事物的正确与否的认识,不可能像成人那样进行理性的分析再做出行动的决定,都凭着自己的情绪与兴趣来参与,尽管这些事物往往是对他不宜、不利,或者是有害的。因此,当宝宝遇到挫折或是不舒服的时候,很自然的就通过发脾气来表达,比如摔东西或是拉妈妈的头发。但是这样的行为只能是偶尔出现的情况,并不能作为宝宝惯有的一种习惯。

☆ 脾气大是两岁宝宝毕经阶段

两周岁左右的宝宝普遍存在一个心理成长过程,其表现为以自我为中心、有什么不顺心的事就发脾气、摔玩具,和小朋友闹别扭就挥起小拳头。其实这些都是正常的,因为这是孩子在心理上的第一个反抗期,是几乎所有的宝宝在两周岁左右都会必经的一个成长过程。只是有些宝宝表现的明显,有些不明显而已。

☆ 宝宝脾气大是在要求更多的爱

在情感上感到饥饿的孩子,与他人沟通的能力都比较弱。明明是想和小朋友表示友好,却不知怎么表达。有的孩子为了引起爸爸妈妈和其他小朋友的注意,会故意做出一些表现异常现象,像咬人、打人、撒谎、哭闹等行为。有攻击力倾向的宝宝并不一定都是个性强悍的,反而是因为内心比较脆弱,用武力来保护自己罢了。

☆ 宝宝脾气大是爸妈的溺爱

有的父母过于娇惯孩子,只要孩子一发脾气,便会满足孩子的任何愿望,天长日久,孩子揣摸透了大人的心理,便会通过发脾气来要挟大人,以满足自己的要求。

二、 妈妈如何应对宝宝的“大脾气”

1、对小儿反抗期的宝宝要有耐心,不要强迫

国外的研究机构进行追踪研究,结论是有反抗精神的儿童,长大后能办事果断、有个性和意志坚强的人。因此,对小儿反抗期的行为表现父母们不要横加指责、干涉,要因势利导,尊重他们的主张,支持和帮助他们干他们想干的事情。

其次,要对他们有耐心,不要强迫命令,适当的时候可以采取转移法,转移他们的注意力。当然孩子提出不合理的要求时,也要敢于说“不”,不能一味顺从,重要的是要使他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这对今后健康的心理发展很有好处。

2、坚持原则冷处理,宝宝情绪稳定后再教育

宝宝发脾气时,不予理睬,待他的情绪慢慢稳定下来以后,再和他谈这样做有什么不对。家长要有原则性,一定要一直坚持这么做。时间长了,孩子就会懂得,父母坚持的事情不会因为自己而改变,发脾气是徒劳的。或者也可以采用转移注意力的方法吸引孩子将注意力转向别的内容,待情绪稳定后再加以教育。

案例示范1:宝宝丢了某个喜欢的玩具或者对离开奶奶家很不舍而哭闹,试着先不要管他,任他哭闹好了。如果宝宝一发脾气父母就屈服,那是在向他传达一个信号,那就是挤眼泪、丢东西是达成自己愿望的一个有效的手段。>>>对待“缠人”宝宝要更温柔

案例示范2:周末在爷爷奶奶家或者到其他小朋友家做客,要告别的时候,小家伙总会依依不舍并打闹一场。父母们可以适当延长宝宝向某人或者某事物说再见的时间,让他在心理上有缓冲阶段,而不是粗暴的突然终止他的好心情。在睡觉的时候提前告诉他,让他跟那些玩偶说再见;在离开奶奶家的时候,提前跟他说:“宝宝,过一会我们要回家了,下周我们再来奶奶家好不好”。

3、鼓励孩子自己解决

家长应让孩子独立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或解决一些问题,并适当给予一些指导;对于孩子提出的不合理要求,要向他说明,为什么不能满足他,或者是用别的事情转移孩子的注意力,使他暂时忘掉自己的要求。

4、家长需要反省 你是否火上浇油

当宝宝发脾气时,你是不是忍不住打骂他或溺爱他,这些都会给宝宝错误的认知,或者火上浇油,让他更加反抗。作为家长不能因为孩子脾气暴躁而打骂他们, 要给予朋友式的帮助、关心和安慰。可用幽默的言语,消除孩子的不愉快心情、忘掉不愉快的事情。

两岁宝宝的心理你了解吗

宝宝的心理发展和特征一:执拗期

两岁左右的孩子正处在第一执拗反抗期,很多家长发现本来很听话的孩子在这个阶段突然开始逆反了,甚至跟家长对着干,你越让他做很么他越不做什么,特别在两岁到三岁这种情况达到高峰,家长非常不理解,认为是孩子不听话了、不好管,甚至为了让孩子听从说教而采用极端的方法,轻则指责重则打骂。

而这种现象并没有随着家长的意识而改变,甚至有更为严重的倾向出现,而这种阶段会出现在第二执拗反抗期,就是我们说的青春期而出现爆发。儿童心理学研究认为,所有在幼年没有解决的问题,在青春期都会出现爆发的状况。所以家长在这个阶段,对于儿童的逆反要有科学理性的认识和分析。

宝宝的心理发展和特征二:自我意识萌发

两岁左右的孩子形成自我意识非常关键的时间点。当孩子在一岁的时候,有一个重要的动作出现,就是直立行走。这被称之为真正脱离母体。正是因为独立行走的出现,儿童的心理产生了巨大的变化,他们发现从此开始他们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去行动,自己的思想可以控制自己的身体,他们开始对于“我”出现了认识的萌芽。

在两岁左右这种自我认识进入到一个更强烈的阶段。他们开始觉得自己就是家中的主人,是主宰者。只要是他们想的都可以做到,这是从最初的能控制自己的身体得到的一种初步认证。而家长还停留在对婴儿阶段的照顾方式,对孩子的一切都是按照自己的意愿和想法而为之。而孩子虽然不具有强大的生活经验,但是他们的心理发展进入到非常关键的分水岭。孩子的想法就是:我是谁?我可以做什么?我可以尝试吗?我可以体验吗?我可以参与吗?我可以感受吗?......孩子要做的就是通过自己来认知世界,并获得最自然的成长力量。所以这种强大的自然的力量和家长的强烈的呵护关爱产生了强烈的矛盾,一个是我要做,一个是我替你做。所以孩子会不断的和家长产生逆反,背道而驰,来不断的获得“我”是真实存在的。

只有这种自我意识建立健康的、正常的引导和培养,才会让孩子的未来人格特质拥有良好的基础。一个在幼年迷失自我的孩子,缺少自我存在感的孩子,都会产生消极的、不良的、丧失安全感的表现。

14岁的青少年最叛逆

1、青春期必然叛逆

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都会有一个叛逆期,这是每个人从儿童向成人过度的关键时期,所以经常兼有两个时期的特点:一方面,这一时期的孩子缺乏适应社会环境的独立思考能力、感受力和行动能力等;另一方面,初步觉醒的自我意识又会支配他们强烈的表现欲,即处处想体现自己,想通过展示自己和别人不同来证明自己的价值。这一时期的孩子喜欢打扮得与别人不一样,喜欢做一些引人注目、与众不同的事情,也爱说一些令人吃惊的话,希望别人能够对他们另眼相看,这都是他们想要的效果。如果了解到这些,相信很多家长就不难理解孩子这一时期的叛逆表现了。

2、反抗是成长的轨迹

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存在两个比较明显的反抗期,即两三岁时的第一反抗期和青春期时的第二反抗期。反抗是孩子正在顺利成长的标志,当孩子出现反抗言行时,做父母的应放心:孩子在顺利成长呢。

反抗,是与自我成长同步出现的自然表现,对于孩子的发展来说是不可欠缺的重要一环,所以,欧美等国非常重视孩子说“NO(不)”,在反抗期里不会反抗的孩子才是令人担心的。对于孩子的反抗,父母不要与之对抗,而要巧妙地应付。

青春期男生心理

青春期男生心理是处于一个变化的时期,同时也是处于反抗的时期,同时也是处于负重的时期,所以从小孩子的无忧无虑忽然变成这么多的压力,自然就会出现一些心理问题,当然这些心理问题其实是正常的,不过也不能够不管不问,否则就会出现严重的问题的,下面我们就来给大家介绍两类青春期男生心理的症状!

青春期是一个变化时期

青春期是少年身心变化最为迅速而明显的时期,在这个时期,男性从儿童的身体、外貌、行为模式、自我意识、交往与情绪特点、人生观等,都脱离了儿童的特征而逐渐成熟起来,更为接近成人。这些迅速的变化,会使少年产生困扰、自卑、不安、焦虑等心理卫生问题,甚至产生不良行为。因此,青春期是一个既可以预测、又不可预测的时期。也就是说,在这个时期中,人从儿童向成人发展是可预测的,但是在发展过程中会出现什么情况或问题则不可预测。

青春期是一个反抗时期

在很早一起,著名的德国儿童心理学家夏洛特·彪勒就曾把青春期称之为“消极反抗期”。以后这一名称一直被使用。由于身心的逐渐发展和成熟,个人在这个时期往往对生活采取消极反抗的态度,否定以前发展起来的一些良好本质。这种反抗倾向,会引起少年对父母、学校以及社会生活的其他要求、规范的抗拒态度和行为,从而会引起一些不利于他们的社会适应的心理卫生问题。

通过对上面的两类进行了简单的介绍,我们知道了青春期男生心理都会经过这两个必经的阶段,如果出现男孩子老是反抗你,别认为这个孩子不好,不听话,其实这是正常的过渡性的心理状态,所以只要进行适当的引导就能够缓解青春期男孩的不正常的心理状态!

如何对待儿童第一反抗期

二三岁的孩子一般都要经过一般都要经过一个“反抗期”,叫作“第一反抗期”。本来温顺听话的孩子,一到这个时期就会变得调皮、不听话。比如天气凉了,妈妈让孩子穿外套,孩子硬是不穿;客人来了,妈妈让他有礼貌地招呼客人,他就是不理不睬。这些孩子常常固执地坚持自己的主张,这样一来,成人就会生气,以致于可能打他一顿。

其实,从孩子生理和心理发展的角度看,这种“反抗期”的表现是一种正常的现象。随着幼儿活动能力的增强,知识的不断丰富,孩子心理变化急剧,特别是孩子的需要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而成人往往还是用老眼光去看待孩子,要求孩子,因而引起孩子的种种反抗行为。但是,从另一个方面看,如果孩子的个性得不到发展,反倒会影响他今后的成长。所以说经历“反抗期”是孩子正常发育的必然阶段。

那么,怎样才能帮助孩子渡过这一特殊阶段呢?

1、教育是关键。在这段时期里,父母要放弃那种不分青红皂白的强硬态度。应该看到,孩子的“反抗”行为正是促进他们能力发展的心理动力。成人应及时抓住这一时机对孩子的某些行为给予适当的鼓励,以促进孩子自我意识的形成和动作技巧、能力的发展。

2、家长要助孩子发展一臂之力,对孩子的反抗行为既不能一味地满足,也不能过多地限制。一味地满足容易造成孩子任性和执拗;过多地限制会挫伤孩子的自尊心,从而变得顺从和依赖,缺乏自立能力。

3、父母在了解了孩子的“反抗期”特点以后,最重要的是要注意因势利导,从旁协助,给予正确合理的教育。比如:孩子喜欢独立行走,你就不要硬去搀扶他,可以在旁注意保护;孩子要自己吃饭、穿衣,就可以让他自己动手,而你在旁加以指导,以此促进孩子心理健康发展,帮助孩子顺利渡过“反抗期”。

两周岁宝宝身高体重是多少

2岁宝宝体重、身高参考值:男婴体重:9.5-15.0kg,身长:81.0-92.9cm。女婴体重:8.9-14.6kg,身长:79.2-91.9cm。

2岁的宝宝招人烦;脾气强,真的是这样吗?实际上,两岁是宝宝的第一个反抗期,第二个反抗期将是在青春期发生。妈妈要了解,无论是青春期还是反抗期,都是孩子必须要经历的阶段,这些过程能够帮助他们逐渐走向成熟,认识自我、认识世界,从而更好的融入社会。

在去年的大部分时间里,你的宝宝都在发展他的运动技能,像走路、跑步、跳跃、上下楼梯和小手的精细动作能力等。在今年,你将看到他思维方面的诸多变化。他会逐渐关注自己的感受,开始尝试着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并开始感受父母对他的感情。但宝宝的认知能力依然有限,当妈妈因为宝宝犯了错误而批评他时,宝宝会单纯的认为妈妈“不爱他了”。宝宝看到的是妈妈外在的表现,感受到的是妈妈“不友好的态度”。

2岁宝宝语言发展又上了一个新台阶,词汇量又一次爆炸式增长。除了会用“你”、“我”,还会用“他”来表达人称,并开始理解反义词。宝宝对语言表现出浓厚的兴趣,愿意使用新词和妈妈对话。2岁以后,宝宝的语言发育将出现惊人的变换,到2岁末,几乎没有他不能说的话了,而且宝宝常常会语出惊人。

相信大家从上文的介绍中,对两周岁宝宝身高体重是多少也都心中有数了,要让孩子们发育的更好,变的更聪明更健康,就需要从饮食、睡眠及运动等各个方面来养护,宝妈宝爸们需要多陪陪孩子,伴随着他们的成长会感到更加幸福。

关注宝宝的第一反抗期

关注宝宝的第一反抗期

这是宝宝第一反抗期的现象。第一反抗期是指孩子1~3岁,尤其3岁孩子表现得更为充分。

这个时期的孩子会以哭闹来表达自己的情感,父母及隔辈老人一见孩子哭,就会迫不及待地冲上去,左哄右哄,一旦不理他们,他们就会用哭闹来表示,为孩子的第一反抗期埋下不良的种子,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小皇帝”“小公主”脾气渐长,要做什么必须立即去做。如果要求受到家长的阻止和限制,他们就会产生反抗。3岁孩子的逆反心理的根源是家长造成的,特别是隔代人的宠爱。

性格开朗的孩子同样会产生逆反心理。孩子对喜欢的人经常接触的人,可能会好一些,对于陌生人他们会产生戒备心理,这是由以下几方面造成的。

1。遗传问题。父母社会交往差,或是老人呵护得太过分。我们把第一反抗期的孩子称之为模仿思维阶段,如果大人在社会交往上欠缺,孩子会在潜移默化中模仿,所以,这个年龄的孩子家长要特别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

2。孩子接触陌生人的机会少,出门少。

3。第一反抗期的逆反心理。当孩子不高兴,你强迫他(她)去做,他们会产生逆反心理,他们会反其道而行之,沉默就是他们的一大法宝(对爱他的人也一样)。综上所述,希望您找出女儿的问题所在。

最后我有个建议:隔辈老人,特别是有文化知识的老人,为了隔辈人好,还是让他们上幼儿园吧。让我们共同记住一句话:“生活即教育”。

相关推荐

过敏性肠炎的特点

第一个特点就是:痒! 基本上孩子大约2-3个月的时候就会眼睛痒—揉眼睛、迎风流泪;鼻子痒:揉鼻子;耳朵痒:挖耳朵、拽耳朵;头皮痒:抓头、用头往大人身上蹭。 第二个特点就是:哭! 哭闹是最常见的问题,如果孩子伴有肠绞痛,一般孩子会定时哭闹,一个星期超过三次,每次2-3个小时。 急性腹泻有时还会有粘液脓血便,化验大便会有大量白细胞和红细胞。经常会被诊断为细菌性痢疾,使用抗菌素治疗。全国每天会有几百人被误诊,被使用各式各样的抗菌素,甚至静脉输液。孩子使用抗菌素越早,孩子出现过敏性疾病的机会就越多,得其他过敏性疾

三种女人不适合生孩子

女人结婚了,想要生个孩子。这是没有什么错误的,但是你在生孩子之前,一定要弄清楚下面这三个问题...... 很多新婚的女子都希望有一个和爱人的爱情结晶,这当然是美好的愿望,但是作为爱情科代表,我要和所有的女孩子们说,要孩子之前一定要想清楚以下三件事: 第一,自己是否有能力单独带好孩子。 谁都希望爱情是美好的,渴望从一而终,但是现实生活中总是有很多不尽如人意的事情在发生。特别是在当今这个社会,情感的稳定性越来越差,所以,每一个打算要宝宝的女人都应该想清楚了,我要这个孩子,就要为他负责任,如果有一天,我变成一个

学步孩子去幼儿园

1.做好准备 开始孩子的求学生涯的最糟糕的可能方式就是在没有做任何准备的情况下把孩子送到学校。即使孩子没有说太多的话,他却可以听懂你所说的大部分内容。关于学校的一些图画书可以让孩子对上学有一个初步的概念,展示给孩子在学校可能会出现的人或事物。预先了解学校或是到学校去参观可以让孩子首先对学校的建筑物以及老师有一些认识。 2.不要立即说“不” 把上学以确定的方式而不是以一种选择的方式来告诉孩子是很重要的,除非你真的想要孩子自己决定上学的时间。期望学步孩子用语言来表达自己不想去上学的想法需要一部分时间。即使是大

​青春期的心理过度你准备好了吗

了解青春期 1、身高与体重 青春期,孩子将迎来生长发育的第二个高峰期,平均每年女孩长8-10cm,男孩长10-12cm。体重在此阶段也是迅速增加哦~ 2、性与第二特征 无论男同学还是女同学,都会出现第二性征的发育。进入青春期后,性激素的分泌几乎接近成人,性腺的发育成熟使女生来初潮,男生出现遗精。 3、生理与心理的冲突 有些孩子对于自己快速发展的躯体是有羞耻感的。这源于青春期躯体的发展太快,心理的成熟度又不够,造成的一种不协调状态。 4、心理上的成人感与幼稚性的矛盾 青春期的孩子非常渴望家长和学校能把他们当

3岁宝宝身高体重标准介绍

3岁宝宝身高体重标准 一个标准的身高与体重是体现一个宝宝健康的基本方法。那当宝宝三岁的时候,其身高体重多少是达标的呢? 生长指标 男童体重10.61-20.64kg,身高86.3-109.4cm。女童体重10.23-20.10kg,身高85.4-108.1cm。 能力指标 宝宝已经能发绝大多数音。可以做向上纵跳、立定跳远的动作。 宝宝3岁发育指标详解 身体 当宝宝三岁之后,则这个时候的孩子所处的时期可以称之为幼儿期,发育则会变缓慢。 牙齿 此时要注意预防龋齿,睡前不吃东西,吃甜食后漱口。 语言 3岁的宝宝

这才是接孩子放学的正确方式

孩子在学校遇到的事情尽量让孩子自己解决每一个孩子的成长,总会因为新环境而不适应,或遇到一些不如意的事情而不开心,爸妈可以引导孩子将在学校的经历说出来,但爸妈需要知道的是,上学是孩子成长的第一步,他们永远不能在大人的庇护下成长。所以他们在学校遇到比如跟小朋友抢玩具打架、因为玩闹摔倒磕破等一些小伤,不要去指责老师,更不要告诉老师应该如何保护好孩子。因为没有老师故意让孩子受伤,甚至很多老师都害怕孩子在幼儿园受伤。这一切经历,都是孩子成长过程中必须跨越的一个个的坎。除此之外,放学接孩子的细节也很重要不要带着玩具、

详解孩子第一个叛逆期

第一回合 满地打滚PK号召围观 晚餐时,乐乐妈没有答应乐乐的无理要求:果汁拌饭,于是乐乐立刻往地上一躺,作爬行状,同时还用挑衅的眼神望着妈妈。乐乐妈一改平时紧张生气的样子,鼓着掌大声笑着说,“大家快来看啊,这里有人学小狗。 ”乐乐一听很不开心,飞快地站起身,掉头就走。 心得:面对宝宝的叛逆与好奇,以平常心对待,切忌大惊小怪。适当的时候可以利用其逆反心理进行教育。 第二回合 耍酷走反向PK捉迷藏 上午,乐乐妈带着乐乐在小区里散步,走了一会儿,小朋友开始不听指挥了,故伎重演,往相反的方向走,一边走一边转头看看

造成孩子吃饭太挑食的原因是什么

1、造成孩子吃饭太挑食的原因是什么? (1)母亲的饮食习惯,现代科学研究证明,孕期得母亲的饮食喜好通过羊水影响着胎儿,例如:母亲在孕期喜欢吃辣椒,一般孩子出生后接受辣椒味道就比母亲不吃辣椒的孩子容易得多。 (2)孩子到了一岁时,因为进入了第一反抗期,由于自我意识加强,处处显示“自我”的力量,所以可能会坚持自己的意愿而出现“挑食、偏食”的行为。 (3)孩子因为娇生惯养,喜欢吃什么食物就要求家长给他买,零食一大堆了,或者是甜食太多,这样到了正餐时间孩子吃饭就不会有食欲,也就不会饿了,久而久之就养成了偏食和挑食

儿童应警惕心理营养不良

“今天的孩子和以前不一样了。这一代儿童要承受各方面压力,可他们往往心理上‘营养不良’。” 外来务工者、农村的孩子,学校教育、家庭教育难免欠缺,父母生存压力大,很少交流沟通,心理上极易“营养不良”;城里的孩子,学习压力很重,家里往往过分溺爱、精神层面却缺乏交流,心理上也会造成“营养不良”。 对这个身无分文离家出的平湖男孩,朱晓华分析,八、九岁正是“似懂非懂”的年纪,而且容易自卑。当得不到父母认可,或是恶语、批评后,他可能会想“你们不爱我,我就走呗”,好像“脾气”很大。 另外,“问题小孩”往往性格方面存在偏差

女人体内有这物必能生双胞胎

南非30岁母亲法基席今年喜迎第3对双胞胎,全家人乐不可支。她说,第一对双胞胎让她十分兴奋,第一对让她感受上苍无限眷顾,第3对让她完全不可置信自己的幸运。 法基席(Samantha Phakisi)表示,父亲与她同住,加上丈夫,3个成年人照顾6个小孩,况且第一对双胞胎已经步入青少年,乐意分担家务事,生活起居问题不大。 她说,第一对双胞胎是儿子,2004年第二对是龙凤胎,今年迎接的是一对女儿,6名子女恰巧是3男3女。经过查证父母双方家族史,她是第一个生下双胞胎的人。 她表示,孩子们不是生活瓶颈的借口,反而是督